高校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_张杨

高校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_张杨
高校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_张杨

185

学生工作广角

总第275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的生存状态正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了解高校研究生的生存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借助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了高校研究生的生存质量,探讨了性别、年级、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某高校的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为95.2%。

2.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年龄、专业及婚姻状况;二是学习情况,包括专业学习、师生关系方面;三是生活情况,包括经济状况、情感娱乐方面;四是健康情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方面;五是工作情况,包括就业前景、就业压力、心仪职业、心仪工作地点等;六是总体生存质量评价。

在实施调查前,由专业人员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

3.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处理及分析。二、调查结果1.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8份,回收率为95.2%。其中,男生98人,占41.2%,女生140人,占58.8%;硕士生200人,博士生38人;文科生196人,理工科生42人;最低年龄21岁,最高年龄29岁,平均为24.3岁。

2.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群体对自己生存状态满意度的平均分为78.8分,大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生生存状态比较满意(见表1)。在238个被调查者中,64.3%的被调查者的满意度高于80%。不同的研究生群体的满意度存在着差异,女性群体高于男性群体(女生为80.6%,男生为78.7%),硕士生群体高于博

士生群体(硕士生为79.0%,博士生为77.5%),理工科学生群体高于文科生群体(理工科为79.9%,文科为78.5%),未婚群体高于已婚群体(未婚为79.3%,已婚为76.5%)。

表1?不同类别研究生群体的平均满意度

类别女性

男性

硕士博士理工科文科未婚已婚平均满意度(%)80.6

78.7

79.0

77.5

79.9

78.5

79.3

76.5

(1)压力。在“压力”方面,27.3%的被调查者表示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58.6%的被调查者表示压力来自于学业,压力来自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仅占6.8%和7.2%。问及“课题压力”时,35.3%的被调查者表示课题压力大,58.4%的学生表示压力一般,6.3%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随便应付即可。对于“是否能找到途径释放压力或烦恼的途径”,72.7%的被调查者表示总是或经常能找到释放途径,23.9%的被调查者表示偶尔能找到释放途径,表示不能找到释放途径的只有3.4%。在压力与烦恼的处理方式上,53.4%的被调查者选择向朋友倾诉,只有4.6%的被调查者选择向教师倾诉,而选择求助校心理咨询师的更低,只有0.84%。对于“院校条件”,87.4%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院校条件比较满意,仅有12.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院校条件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设置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认为研究生课程“与本科重复多、课程设置单一、与工作需求差异较大”的被调查者占92.9%。

可见,经济与学业仍是目前大部分研究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大部分研究生能找到释放的途径。“向朋友倾诉”为大部分研究生选择的方式,教师或校心理咨询室在这方面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研究生对学校条件比较满意,然而也有相当多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本科重复多、课程单一、与工作需求差异较大。

(2)情感娱乐。在此次调查中,92.4%的被调查者认为亲情比爱情或友情等重要。在业余爱好方面,75.6%的学生有包括各种运动、音乐、京剧等在内的爱好,62.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因业余爱好得到了提高。亲情在大部分研究生心中占重要位置。亲情关系在一大部分人的生命中是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稳固的关系,因而在一般人心目中的位置也是最高的。而业余爱好也有助于大部分研究生生存质量的提高,能充实生活,愉悦身心,从而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

(3)就业。在就业方面,58.4%的被调查者希望到北京、

高校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

张?杨?林大燕

摘要:以研究生的生存状态——学习、生活、情感、工作、心理等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某高校238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客观分析了高校研究生群体的生存状态、差异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研究生生存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

作者简介:张杨(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林大燕(198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5-02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16.093

网络出版时间:2013-07-30 16:5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618325131.html,/kcms/detail/11.3776.G4.20130730.1654.209.html

1862013年第16期

上海等大城市寻找工作,仅有0.3%的被调查者愿意到县城上班,而没有人愿意到乡镇上班。在企业性质方面,63.8%的被调查者心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25.6%的学生选择的是到“私有企业”上班,只有10.6%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是自己创业。可见,大部分研究生向往到大城市等竞争压力较大的地点或公司上班,而愿意到小地方、私营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研究生较少。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首先,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或县城、乡镇有很好的机遇。在大城市起点较高,如更有机会获得升迁,更容易获得信息、知识,具有更加广阔的人脉资源等。其次,大城市或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好。在大城市,收入支出高,生活质量同样也高;而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一般福利较好,工作也相对较稳定。最后,在大城市、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比较体面。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在这种单位工作是有能力、有追求的体现,从而不愿意在其他单位工作。

3.具体分析(见表2)

表2?不同群体研究生的生存状态满意比例(%)调查内容

\分类

男性女性硕士博士文科理工科未婚已婚

学习

兴趣43.2%21.4%15.5%44.7%36.2%19.0%39.7%8.3%科研本身29.6%43.6%38.0%39.4%39.2%35.7%41.1%8.3%院校条件97.8%87.2%14.0% 5.3%13.7%7.1%12.6%8.3%导师印象60.2%72.8%67.5%71.0%70.9%54.7%69.6%33.3%导师交流48.0%44.3%43%60.5%48.9%28.5%45.7%16.6%

生活爱情关系40.8%24.9%42%68.4%46.9%42.8%42.9%33.3%亲情关系40.8%49.3%87%92.1%87.7%88.0%80.3%37.5%友情关系80.6%59.3%84.5%81.5%83.1%88.0%89.2%37.5%

健康

睡眠15.3%20%86.5%84.2%81.6%83.3%81.3%95.8%心理97.9%97.8%97.5%100%97.9%97.6%97.6%100%压力释放97.1%98.6%97.5%92.1%95.9%100%96.7%100%

工作就业前景96.9%96.4%97.0%94.6%97.4%92.9%96.7%100%

就业压力 5.1%0.7%2% 5.3%99.0%90.5%98.1%95.8%注:满意比例是指对调查内容满意的被调查者的数量在被调查者总数中的占比。

“ ”表示在对比组中满意度较高的组别。

(1)男女研究生生存满意度差异。统计结果显示,男性研究生较多地从个人兴趣角度选择读研。虽然男女学生都会考虑就业前景、现实压力、兴趣爱好、科研天赋及亲戚朋友的观点和建议等因素,但相对来说,男性相对来说比女性更理智,意志也更坚定,而女生则相对感性,也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在院校条件、导师交流、爱情关系、友情关系、心理健康、就业前景及就业压力这六方面,男性研究生平均满意比例均高于女性,而女性仅在科研、导师印象、亲情关系及生活睡眠质量四方面的满意比例高于男性。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女性研究生相对于男性研究生而言更容易释放压力(男性为97.1%,女性为98.4%)。可见,能否释放压力和烦恼可能是导致女性研究生生存满意度最终高于男性研究生的原因之一。也许大多数时候,男性习惯隐藏自己的情感,所以尽管许多女性研究生在很多方面的满意度均低于男性,但其整体满意度却高于男性研究生。

(2)硕博士研究生生存满意度差异。统计结果显示,博士生出于自身兴趣选择读研的比例高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为44.7%,硕士生为36.2%)。可能是博士研究生已经接受了硕士阶段的思维训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及习惯,具有更强的主见和更坚定的意志,因而他们在选择是否继续攻读博士时会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此外,博士研究生对科研本身、导师印象、导师交流、爱情关系、亲情关系、心理健康、就业压力这七方面满意的比例均高于硕士研究生。而硕士研究生于院校条件、友情关系、睡眠质量及就业前景四方面的满意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

调查结果还显示,硕士研究生比博士研究生更容易释放压力或烦恼(博士生为92.1%,硕士生为95.9%)。其原因可能在于:男性在博士研究生群体中的比例相对较高;博士研究生承担的科研任务较多,科研压力较大,导师要求也会比硕士研究生高。由于压力或烦恼得不到充分释放,可能影响了博士研究生的生存满意度。因此尽管硕士研究生在很多方面的满意度都不如博士研究生,但其整体满意度却高于博士研究生。

(3)文理科研究生生存满意度差异。统计结果表明,文科研究生因兴趣读研的比例高于理工科研究生(文科生为36.2%,理工科生为19.0%)。同时文科研究生在科研满意度、院校条件、导师印象、与导师交流、情感关系、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就业前景等方面的满意比例均高于理工科研究生,理工科研究生仅在就业压力和释放压力这两方面的比例高于文科研究生。可能就业压力小和能及时释放压力或烦恼等原因,导致理工科研究生的整体生存满意度高于文科研究生。

(4)不同婚姻情况研究生生存满意度差异。从调查情况来看,未婚研究生因兴趣读研的比例远远高于已婚研究生(未婚为39.7%,已婚为8.3%)。这可能与已婚研究生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有关,很多已婚研究生表示他们选择读研主要是考虑到诸如职业发展等因素。未婚研究生在科研满意度、院校条件、导师印象、与导师的交流、情感关系满意、就业满意等方面的比例也高于已婚研究生。已婚研究生仅在睡眠质量、心理健康、能否找到释放压力或烦恼的途径三方面的满意比例高于未婚研究生。而未婚研究生整体的生存满意度高于已婚研究生。

三、提高研究生生存质量的建议

影响不同群体研究生生存满意度差异的原因之一是能否释放压力或烦恼,其次是就业压力的大小。此外,大部分研究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和学业,不少研究生经常无法找到释放压力或烦恼的途径,教师或校心理咨询室在帮助研究生释放压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当多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此外,亲情在大部分研究生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业余爱好能提高大部分研究生的生活品质,大城市及国企、事业单位是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梦想。因此,为提高研究生生存质量以适应我国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增加释放研究生压力或烦恼的途径。比如,加大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研究生了解并使用校心理咨询室;多请一些校外的心理专家或学者到学校给研究生进行指导。

二是加大对全日制研究生的补助力度,减轻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例如,可通过提高每个月的补贴、多设置奖学金、多提供勤工助学或实习机会等方式来增加研究生的收入,减轻他们的

(下转第195页)

学生工作广角总第275期

职业化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招生与就业、就业与学生管理、就业与教学工作的互动,还可以成立学校、二级学院两级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不断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教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集管理、服务、教育、指导为一体的职业指导队伍和机构。

最后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应经常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调查、了解社会职业要求与所学专业的差距;开展模拟面试或现场招聘,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就业的知识和技巧;也可以结合典型案例来进行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感知能力。

3.拓宽职业指导空间

除了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以外,可以邀请校外人力资源专家或心理专家开设职业兴趣类讲座、职业发展类讲座、职业选择类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也可以创建虚拟就业社区,积极组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求职经验;还可以建立职业指导网络平台。该平台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学校就业指导管理子系统,由学校、院系、班级就业指导管理人员使用。它能让学校准确掌握毕业生个人情况、求职意向以及用人单位情况、招聘需求等,实现用人单位的招聘与毕业生求职互动的整个过程都在学校的管理、调配之中。

(2)用人单位招聘子系统,由用人单位使用。可以实现用人单位发布公司简介、招聘职位信息;查看、搜索毕业生简历;发送面试通知;完成人才招聘全过程。

(3)毕业生求职就业子系统,由毕业生使用。可以实现毕业生发布个人简历;搜索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职位推荐信息;发送求职简历;接受面试通知;提交就业登记。职业指导网络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向互动,拓宽就业服务的空间,提高服务质量。

4.职业指导要实现社会化

欧美高校职业指导普遍施行以“政府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组织机构形式。[6]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和监督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如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检查工作以及财政拨款等方式对各类职业指导进行宏观管理、监督和调控。各种非营利性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广泛参与是欧美国家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特色之一,英国的就业指导服务协会、美国的职业开发协会等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接触社会的意识,采取提前实习、见习、勤工助学等方式,多种渠道接受实践锻炼,积累感性认识和经验体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迎接社会的检验,尽早地进入“社会人”的角色。

四、结语

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失成败的参考指标之一,大多数高校对此颇为重视。“理性服务”职业指导模式倡导通过更新职业指导理念、实现职业指导系统化和社会化、拓宽职业指导空间等措施,注重理性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当然,如何更有效地推行此种指导模式,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68.

[2]张毅芳.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6):189-193.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120-135.

[4]黄路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索与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2, (8):181-183.

[5]张颖.医学类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华章,2011,(2): 119-120.

[6]周红,周燕.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28-30.

(责任编辑:孙晴)

压力。

三是进行课程改革,使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同时增加研究生实践或实习机会,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在如何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调查中,可以加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让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四是增强学校研究生社团的监督制度,使其设置管理真正符合研究生的需求,同时改善学生社区的健身设备或体育设施,以利于培养并巩固研究生的业余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契机提高研究生的生存质量。

五是针对不同研究生群体提供不同的帮助。例如,应针对男性研究生情绪比较封闭、不容易找到释放压力或烦恼的途径的特点,多为男性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讲座,鼓励男性研究生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研究生自身也应该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学会通过各种途径释放自己的压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白东艳,等.广州市高校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医教育,2009,(2).

[2]冯光,等.论大学生的幸福及其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2).

[3]焦瑞.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青年,2009,(12):62-65.

[4]黄永涛,等.有关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J].科技经济市场, 2006,(8).

[5]李家才,等.大理学院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10).

[6]李凌江,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在中国应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

[7]李广宇,等.华北两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

(责任编辑:孙晴)

(上接第186页)

195

女研究生揭露教授的潜规则

女研究生揭露教授的潜规则 在官方报道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真相,请读者自行鉴别。 题记:看了下面的文章联系到我们学校女博士被开除事件,心情非常沉重!! 各位好,今天我之所以会写下面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我们学校在读女博士莫名其妙被开除的新闻,苦学了三年,在最后的时候被莫名其妙的开除,由于这位博士的导师也是我硕士时的导师何**,我为这位博士的命运深感同情,同时这又触动了我封尘在记忆里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下面我就把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全部告诉大家! 我是一个江苏女孩,1997年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全省前50名的成绩考入了某外院的英语系。在我这个江南鱼米之乡的小城姑娘看来某外院是一个笼罩着光环的殿堂,是我梦寐以求的求学地方。到了学校,虽然觉得校园稍微小了一点,但是看着到处匆匆的身影,校园里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我想我终于找到了学习英语的圣地。 我的个子有一米七,加上家乡江南水土的滋润,使18岁的我出落的亭亭玉立。因为如此,进了校园,很多学生社团都来找我,希望我加入,校电教老师也找我希望我做每周学校新闻的主持人,但这一切都被我拒绝了。我觉得这么不容易考到了北京,就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再考硕士,考博士,为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争光!我在大学里什么也不做,就一心读书,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全系前五名。当时我就见过何××,他是风靡全国的新概念英语的编者,中国英美文学专家,又是副校长,经常在系里大会给我们讲话,风度偏偏人也非常的帅!我当时就一直希望能考上北外英文系的硕士,当何××的学生,然而这个想法却是我噩梦的开始! 大三下学期时同学们就都在为各自的出路奔走,但是我却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是全系的尖子。保研非我莫数!在2000年的10月,我主动去何老师(现在姑且称呼他为老师)的办公室去找他,说我想报他的研究生。当时他看着我眼睛里就有些奇怪的表情,但是保研心切的我也没有意识到,看了我优秀的大学成绩,他非常高兴说我要定了你了!我当时非常高兴,回去和我的班主任讲了这件事。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女老师,她一直对我非常好,听说我会保到何××那里作研究生,她的眼里略过了一丝的惋惜。 终于我如愿以尝的当了何的硕士生。研一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那时就听到同寝室的姐妹说起何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当时听了不已未然,心想人家是教授,怎么会做出那些事情来?但是有一次学校要开学术会议,系里让我们研究生帮忙布置会场,在电教会议室里,何××当着我们学生和很多老师的面,和一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女性工作人员打情骂翘,语言极为暧昧肉麻,根本不把在场的师生当回事。从此我对我的导师想法有了改变。

最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院校名单(85所)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北京大学 北京市 南京大学 江苏省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东南大学 江苏省 清华大学 北京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

江苏省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河海大学 江苏省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江南大学 江苏省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浙江大学 浙江省

北京市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厦门大学 福建省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 山东大学 山东省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市

武汉大学 湖北省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市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省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市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省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市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 湖南大学 湖南省 南开大学 天津市 中南大学 湖南省 天津大学 天津市 中山大学 广东省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

广东省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四川大学 四川省 东北大学 辽宁省 重庆大学 重庆市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吉林大学 吉林省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西南大学 重庆市

关于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的 调查报告

目录 调查背景 (3) 调查基本情况 (3) 调查目的 (3) 调查方法 (3) 调查项目执行情况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4) 实践小结 (14) 实践建议 (15)

一、调查背景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共同繁荣来共同制定的,可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有所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比如说,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我国推出了那些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了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我国又实施了那些政策?能对此作出简单回答的大学生没有几个。就此问题,我们对我校正享受着民族优惠政策的预科学院部分学生做了关于对我国现行民族在政策人认识调查,就现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因此,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的民族、民族问题以及民族政策的认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存在56个民族,各民族特点鲜明,这使得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显著。中央多次要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学习民族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的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民族问题,事关大局,民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都会和民族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民族观,所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我们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为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而奋斗。而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则更需要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知,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将实践课题定为: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希望借此机会可以呼吁更多的高校大学生重视民族问题,努力学习民族知识,从而建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放了200份纸质问卷,69份网络问卷,访谈了拥有不同民族的20人 (三)调查项目执行情况 活动时间:2015.10.28——2015.11.25 活动过程:11.30在本校开展了活动安排讨论,并制作问卷

女研究生揭露教授的潜规则教学提纲

女研究生揭露教授的 潜规则

精品资料 女研究生揭露教授的潜规则 在官方报道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真相,请读者自行鉴别。 题记:看了下面的文章联系到我们学校女博士被开除事件,心情非常沉重!! 各位好,今天我之所以会写下面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我们学校在读女博士莫名其妙被开除的新闻,苦学了三年,在最后的时候被莫名其妙的开除,由于这位博士的导师也是我硕士时的导师何**,我为这位博士的命运深感同情,同时这又触动了我封尘在记忆里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下面我就把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全部告诉大家! 我是一个江苏女孩,1997年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全省前50名的成绩考入了某外院的英语系。在我这个江南鱼米之乡的小城姑娘看来某外院是一个笼罩着光环的殿堂,是我梦寐以求的求学地方。到了学校,虽然觉得校园稍微小了一点,但是看着到处匆匆的身影,校园里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我想我终于找到了学习英语的圣地。 我的个子有一米七,加上家乡江南水土的滋润,使18岁的我出落的亭亭玉立。因为如此,进了校园,很多学生社团都来找我,希望我加入,校电教老师也找我希望我做每周学校新闻的主持人,但这一切都被我拒绝了。我觉得这么不容易考到了北京,就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再考硕士,考博士,为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争光!我在大学里什么也不做,就一心读书,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全系前五名。当时我就见过何××,他是风靡全国的新概念英语的编者,中国英美文学专家,又是副校长,经常在系里大会给我们讲话,风度偏偏人也非常的帅!我当时就一直希望能考上北外英文系的硕士,当何××的学生,然而这个想法却是我噩梦的开始! 大三下学期时同学们就都在为各自的出路奔走,但是我却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是全系的尖子。保研非我莫数!在2000年的10月,我主动去何老师(现在姑且称呼他为老师)的办公室去找他,说我想报他的研究生。当时他看着我眼睛里就有些奇怪的表情,但是保研心切的我也没有意识到,看了我优秀的大学成绩,他非常高兴说我要定了你了!我当时非常高兴,回去和我的班主任讲了这件事。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女老师,她一直对我非常好,听说我会保到何××那里作研究生,她的眼里略过了一丝的惋惜。 终于我如愿以尝的当了何的硕士生。研一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那时就听到同寝室的姐妹说起何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当时听了不已未然,心想人家是教授,怎么会做出那些事情来?但是有一次学校要开学术会议,系里让我们研究生帮忙布置会场,在电教会议室里,何××当着我们学生和很多老师的面,和一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女性工作人员打情骂翘,语言极为暧昧肉麻,根本不把在场的师生当回事。从此我对我的导师想法有了改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究 贺新宇王志杰熊金银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有理想,有道德的各类建设人才,培养少数民族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各高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作为未来的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与各族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开展民族自治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 一、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本民族的杰出代表,是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民族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将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因此,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探索合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有利于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 (二)有利于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方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基本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有利于实现党和国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边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增强,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猖獗,而作为思想传播主阵地的高校,也就成为了分裂分子与我们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可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愈发重要。高校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与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民族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四)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任务的提出,对民族地区人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让更多、更加优秀的来

女性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的是否受到性别歧视的调查研究

在市场化改革中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受到性别歧视的调查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各大招聘公司的招聘章程上都白纸黑字上写着“只招男性”的招聘信息,而不管个人本身的素质如何,仅仅只是性别这个先天性的条件就能使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倍感受挫。虽然后来国家明令禁止不允许性别歧视,但是用人单位还是会用其他理由拒绝女大学生的求职,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仅由于性别的原因遭遇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使女大学生的求职之路充满坎坷,就业权利被剥夺却又无处申诉,就算成功就业,工资也是劣势。有理论表明,市场化改革加剧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柴国俊,2011)。但是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歧视现象越演越烈。但也有理论认为市场化不会增加性别歧视(吴愈晓和吴晓刚,2009)。那么,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得出一个结论。 文献综述 市场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歧视,但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的这个劳动力市场中,这个理论并不适用(柴国俊,2011;胡安荣,2004)。那女大学毕业生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有没有联系?如果没有联系,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遭到的性别歧视?如果有关系,那么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减弱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是加剧了性别歧视。 市场化与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市场化会增加性别歧视,因为女性在再分配体制中得到的保护逐渐消失;另一种观点刚好相反,认为市场化会减少性别歧视,因为市场带来竞争机制,性别等先赋因素的作用在减弱;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市场化与性别平等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吴愈晓和吴晓刚,2009)。关于造成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现有的理论观点认为,制度的影响因素较小,因为我国的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是主要因素(张洪伟和孙瞳,2011)。 本次研究相较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认为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女性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由于社会要求女性相较男性更照顾家庭,女性的妊娠任务,社会文化造成女性整体的人力投资低于男性,女性本身更愿意从事相对轻松的工作。这些社会环境造成的现象使女性在工作中所创造的价值低于男性,而市场以利益最优原则会选择男性劳动力。所以市场机制的完善会使就业时的性别歧视更严重。考虑到社会对市场的影响。 理论视角 本研究准备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分析女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也被称为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社会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差异;不同人群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渠道的差别,导致不同人群在就业部门、职位以及收入模式上的明显差异,比较突出的如在种族、性别与

广州大学城高校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广州大学城高校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情 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以调查广州大学城高校女硕士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为研究目的,对广州大学10所高校的女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量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她们的主要的活动是上网、看电视\电影等,参加体育锻炼已被忽视,因此,希望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学校管理者,学校体育工作以及女硕士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促进女硕士研究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为女硕士研究生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州大学城;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 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调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对她们的身体状况、锻炼意识、体育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了解、分析影响她们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根据社会体育学和学校体育学的原理为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旨在为提高健康的自我锻炼意识,促进女硕士研究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为女硕士研究生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的学科领域的书籍,并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进行检索并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普通高校女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完成后,根据抽样调查的原理,走访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女硕士研究生宿舍,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或约定时间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 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9.0)软件包对回收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3 研究对象 本文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5份,回收率达到96.5%,有效问卷915,有效率91.5%。 4 研究结果 4.1 在闲暇时间里,女硕士研究生主要参与的活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女硕士研究生在闲暇的时间里主要参加的活动的前10项包括:上网-看电视、电影-休息、睡觉-

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内涵和外延

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内涵和外延 一、研究生的概念 1、研究生的概念 研究生是指大专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研究生学历的人。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一般也将硕士毕业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毕业生称为“博士”。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大致有两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是从事以学术活动为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应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性人才的培养以博士研究生为主。应用性人才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性工作,应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工作能力,能够进行计划和组织、进行具体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以硕士研究生为主。1 2、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概念 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等;二是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三是企业,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 1 张国有.研究生专业建设应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地方高校是指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而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大学,是相对于教育部及其他一些部委所属的行业性高校而言的。地方高校由于其区域性、地方性特征,已基本形成由区域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而决定的办学类别、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社会服务功能特征。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展现了自身的办学水平与实力,特别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在本地区就业,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941 年,我国就有3 所地方高校即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率先进行研究生教育。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使地方高校的数量大大增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地方高校数量也迅速增加。2据教育部2013 年9 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中,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811 所,其中地方高校占427 所,所占比例为52.65%,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是相对于中央部门直属管理的高等院校而言,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经费主要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主要来源,因此,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职能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科技促进地方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任。 2赵炳起.教育分层与地方高校的发展[J].教育评论,2007( 1) : 18-21.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适应性探究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适应性探究 民族高校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学习与生活方式上的适应问题。基于此,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促进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校领导应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突出民族高校特色;学生处应组织多种活动,形成与少数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务处可以开设少数民族文化之类的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学生个人教育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端正思想态度,多与教师沟通,多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习惯。 标签: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教育;适应性 教育培养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高校立校的意义所在。从民族高校的实际教育状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求学,会面临语言交流、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适应问题,种种变化与文化冲击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思想困惑与现实压力。大连民族大学56个民族的学生齐聚校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能力不够强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教育适应性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得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策略。 一、教育适应性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多维的概念,由于学者们多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对学校适应的不同理解来加以研究的,因此目前对学校适应的界定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1]。刘万伦认为学校适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绪和情感、人际等方面的情况[2]。李辉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和学校环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以保证完成学业,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3]。陈瀛寰认为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4]。 关于教育适应性的定义,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冷余生认为教育的适应具有双重性,即社会和教育对象,从教育适应的目的讲,也应是双重性的,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5]。竺雪认为高等教育适应性是一种全面的适应,也包括对人的适应[6]。刘尧认为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7]。尽管对教育适应性的理解视角存在一些差异,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教育适应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平衡,是“以变应变” “以变促变”,适应与改造相统一的动态过程。 二、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适应性的调查情况分析

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汉语翻译

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汉语翻译第一单元(一) 1、核心员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几乎每次进行调查时,我都会从雇主们那里听到“核心员工”这个名词。我请一位客户------一位正参与研究的人事部经理,给我解释一下。“每家公司都有少数几个这样的员工,在某个专业领域,你可以指望他们把活干好。在我的小组中,有七名化工流程工程师和生物学家,其中有那么两三个人是我赖以生存的,”他说:“他们对我的公司而言不可或缺。当请你们公司替我们招募新人的时候,我们期待你们会去其他的公司找这样的人:其他公司经理不想失去的员工,我们只招募核心员工。 2、这是一段充满了鼓励性的谈话,目的是把猎头们派往竞争对手的公司去游说经验丰富的员工们做一次职业变更。他们想从另一家公司招募核心员工。然而,每家公司也从新人中找人。他们要寻找的是完全一样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和公司顶级员工表现出特质进行对照。假如他们看起来有同样特征的话,我们就在他们身上赌一把,只是这样有点冒险。 3、“这是一种有根据的猜测”,我的人事经理客户说。作为未来的一名员工,你的工作是帮助人事部经理降低这种风险,你需要帮助他们认定你有潜力成为一名核心员工。 4、特征 1:无私的合作者 职业顾问和化学家约翰.费策尔最早提出了这个特征。关于这个特征人们已经写了大量的文章,他之所以值得被反复谈及,是因为这一特征是学术界和企业间最明显的差别。“这里需要合作”。费策尔说,“企业的环境并不需要单打独斗,争强好胜,所以表现出合作和无私精神的员工就脱颖而出了。在企业环境中,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成功。 5、许多博士后和研究生在进行这种过度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费力。因为生命中能够有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扮演一个独立研究者的角色,并且要表现得比其他年轻的优秀人才更出色。你可以藉此提高在公司的吸引

哪些高校有研究生院

哪些高校有研究生院 一、1984年6月和1986年4月教育部分两次共批准了33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高校合并后变为31所) 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6.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10.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12.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13.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15.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16.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17.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1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19.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21.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22.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24.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25.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26.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8.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9.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30.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二、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38.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9.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40.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42.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三、2002年5月教育部批准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院校名单(85所)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院校名单(85所) 院校名称所在省市院校名称所在省市北京大学北京市南京大学江苏省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东南大学江苏省清华大学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河海大学江苏省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江南大学江苏省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浙江大学浙江省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厦门大学福建省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山东大学山东省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武汉大学湖北省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湖南大学湖南省南开大学天津市中南大学湖南省天津大学天津市中山大学广东省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四川大学四川省东北大学辽宁省重庆大学重庆市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吉林大学吉林省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西南大学重庆市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复旦大学上海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同济大学上海市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兰州大学甘肃省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东华大学上海市长安大学陕西省

(完整版)全国高校研究生双控排名要最全的

关键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字体:大中小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清华大学A+ 1 2 西安交通大学A 2 3 广东工业大学A 2 上海交通大学A+ 1 3 同济大学A 2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3 华中科技大学A+ 1 4 华东理工大学A 2 5 北京大学A 4 东北大学A+ 1 5 西北工业大学A 2 6 江南大学A 5 浙江大学A+ 1 6 湖南大学A 2 7 兰州理工大学A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 7 华南理工大学A 2 8 天津大学A 7 中南大学A+ 18 重庆大学A 29 华北电力大学A 8 东南大学A+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A 30 北京化工大学A 9 哈尔滨工业大学A 20 南京理工大学A 31 大连海事大学A 10 山东大学A 21 北京科技大学A 32 吉林大学A 11 北京理工大学A 22 上海大学A B+等(47个):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江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青岛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B等(47个):青岛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鞍山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三峡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华东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渤海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昌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给志愿进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给志愿进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给志愿进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进高校工作对于博士毕业生们来说是非常愿意选择的,我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几十年的求学经历下来,对于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算是不喜欢,但也算是习惯了,习惯了嘛,就不想改变,因为大多数在学校学习的生活对于年青人来说,是很舒适的,有宿舍住,有食堂吃饭,有干净整洁,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实验室,有全校一两万的少男少女,于是,毕业后依然想在高校中工作。 2、随着学历越来越高,对科研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前沿,同时也有很多机会看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不学无术,对技术的不尊重,而自已恰恰最大的资本就是所谓的“一身的科学技术,一肚子的墨水”,怕到政府部门去,玩不了人际关系,玩不了权力游戏,怕到企业去,不会跑市场,不会陪客户,就算是这些都会,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一身的科学技术,一肚子的墨水”,所以,到高校去做科研是多么的适合自己啊! 3、高校工作轻闲啊,有课就来,没课就走,多爽啊,不用朝九晚五,不用坐班。 4、收入高啊,有工资,有津贴,有课时费,有资金,有几千万的大项目,还有教师节发的购物劵哦!

5、社会地位高啊!有知识啊,受人尊重啊! 其实,这些都是梦想,除了第一条靠谱,后面的纯粹是读书人自己的一厢情愿,具体分析如下: 2、随着学历越来越高,对科研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前沿,同时也有很多机会看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不学无术,对技术的不尊重,而自已恰恰最大的资本就是所谓的“一身的科学技术,一肚子的墨水”,怕到政府部门去,玩不了人际关系,玩不了权力游戏,怕到企业去,不会跑市场,不会陪客户,就算是这些都会,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一身的科学技术,一肚子的墨水”,所以,到高校去做科研是多么的适合自己啊! ————什么985,什么TOP3之类的顶尖机构咱就不说了,咱中国一共近2000所高校,985的只有36所,211的只有134所,起过90%的高校不是什么整天搞天顶星科技的,而只是教学型高校,也就是说不是什么科研为主,而只是解决很多人就业的一个地方。对于这些高校来说,其科技实力大部分是不如企业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生产,都是纯理论。一个在985,TOP3读完博士的人,到那些学校去,不出两年,你就会深深的感觉到你那“一身的科学技术,一肚子的墨水”全白费!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碰巧普通话不够好,内向,过不了讲课考核,你直接

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内容,要以中国历史教育为基础课程,以时代精神教育为核心课程,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为其基础。在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参与策略、检验策略及榜样策略的运用。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上,一要注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二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形式 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把民族高校办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地。这样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在提高学校竞争力、发展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才能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卓越贡献。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选择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提炼,其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必须与国情民情相结合,必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相结合,必须与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从业精神和个人意志品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文化体系,并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1.以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 历史虚无主义、保守主义、沙文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中国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课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华夏儿女五千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传承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感受古人爱国奉献、为国分忧的博大胸襟和坚强意志,既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可以增长智慧、激发斗志和创造力,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2.以时代精神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课程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精神熔铸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二者具有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是我们国家和社会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管理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管理 2008-7-1 来源:教师·理论研究作者:李珊珊 摘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入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中,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显现出了自己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列举分析了少数民族特招生的特殊性,并且针对这些特殊性,对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西藏;新疆;特殊性;高等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的一大重点。国家从政策上调控,给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特招生这一特殊群体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这些学生,主要指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2006年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少数民族特招生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笔者负责的行政管理专业两个年级一共有23名少数民族特招生,学校除了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给予许多

特别关注。他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特招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2)生活习惯。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饮食习惯上,新疆学生尤为明显,他们进餐的地方必须是清真餐厅或者清真餐馆。而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并且藏族学生整体上自由散漫,这也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他们在家乡,大部分住在闭塞落后地区,家庭贫困。 (3)交际关系。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同学由于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4)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来说也不例外。但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他们存在问题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这是因为大部

全国高校研究生专业排名

全国重点学科最好的考研高校来源:贾琳的日志 全国重点学科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 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 数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二)法学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高校优秀毕业生评语

高校优秀毕业生评语 本文是关于高校优秀毕业生评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高校优秀毕业生评语 1. 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你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这学期你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班长工作认真负责;望性格开朗一些,如果能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勤奋、执著地去追索成功,相信你能靠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2. 你的热情、大方、聪明好学留给老师深刻的印象。进入初三,老师曾表扬过你,批评过你,在挫折中,你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成绩保持稳之余有良好的上升趋势。继续努力吧,切记戒骄戒躁,争取在中考里考出好成绩。另外还要注意融入集体,毕竟只剩半年了,同学的友谊应懂得培养! 3. 对你来说,体育是挚爱,学习排第二,可是你还没有吸取小学失败的教训吧,直到现在你还没有稳定下来,下的功夫仍不够,你的各门功课分数都不够好。你想报考高中,一定要付出,牺牲玩的时间。寒假好好的总结一下,补习欠缺的知识,这样对你有好处。 4. 你是一个让老师有喜有忧的学生。你在劳动、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但你的主科成绩却却未如理想。你要知道,考不上高中,你的理想将永远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在平时的确见你对某些科目比较认真,但有“三日打鱼,四日晒网”的迹象,希望你多一点恒心和毅力。考上理想的高一级中学校。从现在开始还是有希望的。 5. 提到你的名字,头也有点痛,但你的小聪明帮助了你,也害了你。本来应该是家长最疼爱、照顾的对象。但你的反叛,你的不理智,做了许多让同学、让老师和家长失望的事。光是怨天尤人,也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正当青春年少,但思想却异于同龄人。我想,假如你能将你的心思放在学习上,那该多好,至少不用为下半年的毕业发愁了。还剩半年了,在奉献一句“好自为之”之外,我想你看看李家城、窦炎强等同学怎么做,你就有方向了。 6. 尊敬老师,热爱班集体,讲义气是你的优点,但你有时处理问题自以为是,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 —基于国内某民族大学的问卷调查易莉1,赵磊2 (1·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41; 2·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都610041)* 摘要:通过采用半开放自填式问卷,对国内某民族高校228名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成员之间有积极的交往倾向; (2)多数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持有较高认同度; (3)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 (4)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处理族际矛盾。对于如何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增加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族际接触,设立族际间群体性共同活动目标。 关键词:族际关系;民族高校;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本文以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族际关系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族际关系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本国民族关系,以及政府应当如何引导族际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多年来,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构成了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但也应当看到,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上存在差异,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竟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不免引发民族间的不和谐。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改变和复杂化,破坏民族和谐的因素还依然存在,这对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局面带来极大挑战。调查我国当前族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并查找深层原因,为民族政策提供参考重要而迫切。(二)民族大学生是族际关系研究的标志性群体 在族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但需要判断族际交往的整体水平和深入程度,调查分析民族之间的整体关系,同时还需要关注分属不同的特定群体。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交往状况是国家各民族关系的一种折射与缩影,因其民族身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民族多样性,其民族结构和族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元。民族高校是多民族融合的聚集地,本身就是一个缩小的“多民族社区”,是研究族际关系的理想场域,在这里,调查的便捷性,样本的代表性以及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很容易得到保证。 (三)民族大学生是发展族际关系的推动力量 族际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需要随时代特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新形势下的族际关系发展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力量。民族大学生有着特定民族传统和主流文化的双重背景,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和族际交流的特殊使命,能以更为开阔的胸怀和更加多元的视野审视和处理民族关系。这些具有不同民族背景的大学生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构成了一个民族多样性的共同体。多元文化环境浸润出多元文化素养,他们在学习、比较、甄别与对话中萌生出新的个体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大学生将以理解、包容、学习、合作的性格特质和多元、交流、创新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和建构族际关系,发挥示范、纽带作用,以推动的力量给整个族际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局面。本文以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精心设计问卷,调查大学生族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原因并试图提出教育策略,以期促进族际间的尊重与和谐,达到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格局,为当前民族关系发展提供参考。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抽样调查和统计资料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半开放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调查对象是国内某民族高校在校本科生,有效被试228人。从民族身份看,主要涉及22个民族,其中汉族90人,壮族12人,满族12人,回族16人,苗族13人,维吾尔族10人,土家族7人,彝族12人,蒙古族13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