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据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发反应的含义

2.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判断

3.学会利用反应方向的判据ΔG=ΔH- TΔS判断反应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构建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

[设问]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学生讨论]……

[总结]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很多,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由落体,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室温下冰块会融化,……这些都是自发过程,它们的逆过程是非自发的。

[导入]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自动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自动进行。例如Zn+CuSO4=ZnSO4+Cu,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

[板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交流与讨论]讨论下列反应在室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如能自发进行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氯气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3、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

4、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

[板书]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过渡]究竟如何判断某个反应进行的方向或者说反应是否自动进行?

[分析与讨论]下列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Fe(s) + 2O2(g) = Fe3O4(s) △H = -1118.4 kJ·mol-1

C(s) + O2(g) = CO2(g) △H = -393.509 kJ·mol-1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 -890.36 kJ·mol-1

[讲述]在研究各种体系的变化过程时,人们发现自然界的自发过程一般都朝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显然,能量越低,体系的状态就越稳定。化学反应一般亦符合上述能量最低原理。的确,很多放热反应,(ΔrHm<0) 在298.15K、标准态下是自发的。而且反应放出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也越完全

结论:自发过程都由能量较高状态向能量较低状态转化的倾向,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板书]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一(焓判据): H<0 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分析]有人曾试图以反应的焓变(ΔH)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认为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当ΔH < 0时:化学反应自发进行,ΔH> 0时:化学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是,实践表明:有些吸热过程(ΔH>0)亦能自发进行。例如,NH4NO3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但在298.15K、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

NH4NO3(s) =NH4++(aq) + NO3-(aq);△H = 14.7 kJ·mol-1

又如,CaCO3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 >0)

CaCO3(s) = CaO(s) + CO2(g);△H = 178.32 kJ·mol-1

在298.15K、标准态下反应是非自发的。但当温度升高到约1123K时,CaCO3的分解反应就变成自发过程,而此时反应的焓变仍近似等于178.32kJ·mol-1,(温度对焓变影响甚小)。由此可见,把焓变作为反应自发性的普遍判据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因此除了反应焓变以外,肯定有其它因素的的制约。

[设问]为什么有些吸热过程亦能自发进行呢?

[解释]下面以NH4NO3的溶解为例说明之。例如,NH4NO3晶体中的NH4+和NO3-,在晶体中的排列是整齐、有序的。NH4NO3晶体投入水中后,形成水合离子(以aq表示)并在水中扩散。在NH4NO3溶液中,无论是NH4+(aq)、NO3-(aq)还是水分子,它们的分布情况比NH4NO3溶解前要混乱得多。

[结论]体系混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改变,也是许多化学和物理过程自发进行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物理和化学的自发过程一般都朝着混乱程度(简称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进行。体系内组成物质粒子运动的混乱程度,在热力学中用另一个物理量──“熵”来表示(其符号为“S”)。

[板书]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二(熵判据):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反应趋向于使体系的混乱度增加的倾向

[分析]一定条件下处于一定状态的物质及整个体系都有其各自确定的熵值。因此,熵是描述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物质(或体系)的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就越大,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反应的熵变,用△S表示。

[拓展]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熵值不同,同种物质的(g)>(1)>(s)。物质的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态物质的熵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熵与焓一样,化学反应的熵变(ΔS)与反应焓变(ΔH)的计算原则相同,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板书]变化前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此过程△S >0, △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变化前后体系的混乱度减少,此过程△S<0,△S越小,不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问题解决]下列情况的熵变是增大的还是降低的:

1、H2O(S)→H2O(l)→H2O(g);

2、2NaHCO3(S)= Na2CO3(S)+H2O(g)+CO2(g);

3、NaOH=Na+(aq)+OH-(aq)

4、N2(g) + 3H2(g)⇌ 2NH3(g)

由此可见,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必须从焓变与熵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板书]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讲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

[板书]体系自由能变化(△G、单位:KJ/mol):△G = △H - T△S

[强调]体系自由能变化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

[板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H - T△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H - T△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 T△S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举例]对反应CaCO3(s)= CaO(s)+ CO2(g)

△H = + 178.2 KJ·mol-1△S = +169.6 J·mol-1·K-1

室温下,△G =△H-T△S =178.2KJ·mol-1–298K×169.6×10-3KJ·mol-1·K-1=128 KJ·mol-1>0 因此,室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如要使反应自发进行,则应使△H - T△S < 0,

则T>△H/△S=178.2 KJ ·mol -1/0.1696 KJ ·mol -1·K -1

= 1051K 。

[展示]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D )

A 、放热反应

B 、熵增加的反应

C 、熵增加的吸热反应

D 、熵增加的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5.下列过程属于熵增过程的是( AD )

A .硝酸钾溶解在水里面;

B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

C .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D .(NH 4)2CO 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六、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方向

1、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依据一(焓判据): H <0 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2)依据二(熵判据):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反应趋向于使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倾向

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H - T △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H - T △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 T △S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S △H

例析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三大判据

例析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三大判据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判据是一项重要的化学知识,它可以在判断化学 反应进行方向上大有帮助和指导。它实质上就是根据反应量、活化能 和平衡常数来决定反应的进行方向。三大判据是: 一、反应量判据 反应量判据是指反应的方向取决于底物含量,化学反应多以各种 底物的物质量比例来决定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而反应量判据就是以 反应物含量最多和最少来决定反应的进行方向。若是A底物比B底物 含量多,则可断定反应结果应以减少A底物,反应结果以B形式折合,所有反应量方向正向正比减少A种物质量,反之,逆反应方向正比增 加A物质量。 二、活化能判据 活化能判据是指反应方向由能量的求取情况决定的,其实物质系 统通常是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当物质受到有害分子的攻击时,物质系 统就会分解,反应物会放出热能,这种反应方向就是活化能的作用决 定的,这和反应量判据中的反应量比不同,活化能方向不变,正反应 方向由物质系统的热能放出决定。 三、平衡常数判据

平衡常数判据是反应方向根据反应平衡常数决定的,反应过程有 两个方向,即正反应和逆反应,当系统处于反应平衡状态时,才有反 应方向,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都与反应 系统中的平衡常数有关,反应系统中的循环反应举申例,如A+B, A+B→C+D 。正反应反应方向的判断根据是平衡常数乘以A的转化率 小于1,逆反应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是平衡常数乘以A的转化率大于1,这三者并不是同时有效,而是互相帮助完善彼此,才能准确计算和判 断出反应的方向。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三大判据分别是:反应量判据、活化 能判据和平衡常数判据。由此可见,反应量、

【知识解析】用焓变与熵变综合判断反应方向

用焓变与熵变综合判断反应方向 1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研究表明,在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可以用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来综合判断,判据为ΔH-TΔS。 ΔH-TΔS<0 反应正向能自发进行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正向不能自发进行 上述判据可表述为在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2 反应方向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1)吉布斯自由能 ①符号:G。 ②定义式:G=H-TS。 (2)吉布斯自由能变(ΔG) ①含义:表示一个封闭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做最大非体积功的能力。 ②表达式:ΔG=ΔH-TΔS。 (3)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在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反应的方向可依据ΔG来判断。 ΔG<0 反应正向能自发进行 ΔG=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G>0 反应正向不能自发进行 在以上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名师提醒 (1)ΔH与ΔS共同影响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若只简单地用焓变或熵变中的一个来判断同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果。所以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应该同时考虑两个因素,用ΔH-TΔS作为判据。

(2)化学反应方向与反应条件有关,不能随意将常温、常压下的结论用于其他温度、压强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3)“ΔH-TΔS判据”只能用于判断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判断其他条件(如等温、等容)下的反应。 (4)“ΔH-TΔS判据”只能用于判断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条件下反应正向自发进行的趋势,即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但它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正向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这是因为反应能否实际发生还涉及反应速率问题。如涂有防锈漆和未涂防锈漆的钢制器件,其腐蚀过程的自发性是相同的,但只有后者会发生腐蚀。 3 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在判断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条件下的反应的方向时,需要同时考虑焓变、熵变和温度因素,用ΔH-TΔS作为判据进行判断。对于给定条件下不能正向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使反应能够正向自发进行。一定条件下,温度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如图2-1-3所示。当ΔH、ΔS符号相同时,反应方向与温度有关;当ΔH、ΔS符号相反时,反应方向与温度无关。 图2-1-3 记忆口诀 第一象限大大高可行;第二象限小大任意行。 第三象限小小低可行;第四象限大小皆不行。 (口诀中ΔH在前,ΔS在后,“大”或“小”指的是ΔH、ΔS与0的大小关系,“高”或“低”指的是温度的高低)。 4 对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讨论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规律和知识点总结: 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就看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向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 2.化学反应的方向: (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成为自发反应。 无需外界帮助≠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或者不能进行完全的反应,例如:酒精的燃烧需要点燃,铁粉和硫粉的反应需要加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等等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因为在所需的条件下,反应一旦发生便能自发进行下去。因而,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2)能量判据:?H < 0 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并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约完全。 规律: 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往往是非自发的。 ②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可能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可能在另一条 件下是非自发反应。例如2NO + O2= 2NO2,在常温下是自发反应,在高温下,其 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③吸热的自发过程或者自发反应: a. 室温下冰块融化 b. 硝酸铵的溶解 c. N2O5和(NH4)2CO3的分解 (3)熵增加判据:?S > 0 常见的熵增加反应: (1)产生气体的反应:例如双氧水的分解 (2)高温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例如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4)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 - T?S < 0的方向进行。 3.化学平衡状态: (1)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2)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各组分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需要注意的几点: ①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②实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③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可逆反应 ②等:v正= v逆 > 0 ③动:动态平衡 ④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⑤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详解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详解 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的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介绍 (一)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不借助外力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而必须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进行的过程为非自发过程。 说明: 1、体系有着趋于从能量高的状态变为能量低的状态的过程,此时体系对外界做功或放出能量?D?D这一经验规律就是能量判据。能量判据又称焓判据,即△H< 0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2、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并不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也不是讲吸热反应就不能自发进行。某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还有一些吸热反应在高温下也能自发进行。 3、混乱度: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D?D混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熵是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的状态函数,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D?D体系的无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 4、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大小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固态时熵值最小,气态时熵值最大。 5、熵变:化学反应中要发生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状态的变化,因此存在混乱度的变化,叫做熵变,符号:△S △S=S产物-S反应物。在密闭条件下,体系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D?D熵增 6、自发过程的熵判据: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于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2.自发反应 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能量判据)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进行的倾向,科学家提出用焓变(能量变化)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焓判据(能量判据)。 2.熵判据 (1)熵: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混乱程度越大。符号为S。单位:J·mol-1·K -1。 (2)熵值大小的比较: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大小为S(g)>S(l)>S(s)。 (3)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绝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符号ΔS)大于零。 (4)熵判据: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复合判据 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只根据一个方面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水在室温下结冰 2.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惟一判据 1.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温度、压强一定时,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进行的惟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最小 C.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3.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4.摩尔熵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熵。试比较下列两组物质摩尔熵的大小顺序。 (1)相同条件下的气态甲醇、乙醇、丙醇。 (2)气态苯、液态苯、固态苯。 3.下列对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 B.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 C.与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 D.25℃、1.01×105 Pa时,2N2O5(g)===4NO2(g)+O2(g)是熵增的反应 4. 在图中A、B两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理想气体。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所示),两种气体分子立即都分布在两个容器中。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变化的自发过程。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为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的方向进行的变化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5.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 B.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C.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 D.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 6.以下自发反应能用ΔH判据来解释的是( )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4NO2(g)+O2(g)ΔH=+156.7 kJ·mol-1 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 kJ·mol-1 D.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 7.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原理: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0 kPa下,ΔH=-113 kJ·mol-1、ΔS=-145 J·mol-1·K-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高温和催化剂 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这两种气体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8.已知,一个可逆反应,若正反应为自发过程,则其逆反应为非自发过程,反之,亦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习目标】 1、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发性; 2、能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要点梳理】 要点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 ①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 ②分类 a.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b.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④实例 a.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而不会自动从低处往高处流。 b.物理学中,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c.日常生活中,气温升高,冰雪自动融化。 2、自发反应 在给定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 3、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特点 ①具有方向性,如果某个方向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其逆方向的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自发,如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是自发的,而铁锈变为铁在该条件下肯定不是自发的。 ②要想使非自发过程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使水从低处升到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应用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可在内燃机中被用来做功,锌与CuSO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可根据氢气的燃烧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等。 要点诠释: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如涂有防锈漆和未涂防锈漆的钢制器件,其发生腐蚀过程的自发性是相同的,但只有后者可以实现。 要点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①概念:体系总是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化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往往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该判据又称能量判据。 ②应用:由焓判据知,放热过程(Δ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的。 ③焓判据的局限性 2N2O5 (g)==4NO2 (g)+O2 (g) ΔH=+56.7 kJ·mol-1 (NH4)2CO3 (s)==NH4HCO3 (s)+NH3(g) ΔH=+74.9 kJ·mol-1 以上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但是也可以自发进行。因此焓变是影响反应自发进行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熵判据 ①熵 a.概念: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程度的物理量,熵的符号为S,单位J/(mol·K)。 b.实质: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是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c.影响熵大小的因素 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Ⅱ.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一般地,对同一物质而言:S (g)>S (1)>S (s)。 ②熵判据 a.熵增原理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b.应用:由熵判据知,熵增(ΔS>0)的过程常常是自发进行的。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据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发反应的含义 2.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判断 3.学会利用反应方向的判据ΔG=ΔH- TΔS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 工,得出结论; 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 构建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 [设问]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学生讨论]…… [总结]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很多,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由落体,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室温下冰块会融化,……这些都是自发过程,它们的逆过程是非自发的。 [导入]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自动

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自动进行。例如 Zn+CuSO4=ZnSO4+Cu,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 [板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交流与讨论]讨论下列反应在室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如能自发进行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氯气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3、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 4、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 [板书]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外界帮助,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过渡]究竟如何判断某个反应进行的方向或者说反应是否自动进行? [分析与讨论]下列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分析 其可能的原因 3Fe(s) + 2O2(g) = Fe3O4(s)△H = -1118.4 kJ·mol-1 C(s) + O2(g) = CO2(g)△H = -393.509 kJ·mol-1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 -890.36 kJ·mol-1 [讲述]在研究各种体系的变化过程时,人们发现自然界的自发过程一般都朝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显然,能量越低,体系的状态就越稳定。化学反应一般亦符合上述能量最低原理。的确,很多放热反应,(ΔrHm<0) 在298.15K、标准

【知识解析】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

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 1 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焓变(ΔH )和熵变(ΔS )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但都不能独立地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体系的自由能变化(ΔG ,kJ/mol )是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它不仅与ΔH 、ΔS 有关,还与温度T 有关,其表达式为ΔG =ΔH -T ΔS ,在等温、等压及不考虑体积变化做功以外的其他功的条件下,ΔG 是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其规律是 000G G G ⎧⎨⎪⎩ ∆∆∆⎪<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注意 (1)复合判据只适用于判断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不适用于判断其他条件(如等温、等容)下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一定会发生,反应能否发生,还要看具体的条件。 2 对反应进行方向判断的讨论 深化理解 温度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

根据复合判据ΔH-TΔS可知,反应熵变ΔS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是与温度相关联的,因此温度也可以影响反应进行的方向。严格来讲,温度对反应的焓变与熵变都有影响,但是在焓变与熵变随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可以认为它们是定值。温度与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如图2-3-4所示: 图2-3-4 典例详析 例4-8(2020河北承德月考) 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ΔH<0,ΔS>0,则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则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则低温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则低温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解析◆若ΔH<0,ΔS>0,则ΔH-TΔS<0,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A项正确;若ΔH>0,ΔS<0,则ΔH-TΔS>0,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B项正确;若ΔH>0,ΔS>0,则高温时,ΔH-TΔS<0,即高温时反应可自发进行,C项错误;若ΔH<0,ΔS<0,则低温时,ΔH-TΔS<0,即低温时反应可自发进行,D项正确。 答案◆C 例4-9(2019四川成都双流中学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反应在外加条件下可能实现 B.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C.熵增加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方向讲义

【引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火柴棒散落 化学反应中镁条燃烧、酸碱中和、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锌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ZnSO4等,这些过程都是自发的,其逆过 程就是非自发的.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过渡】: 如何判断一个过程,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二、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交流与讨论】: 酸碱中和、镁条燃烧等这些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发生的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H < O即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使体系能量降低,能量越低越稳定,△H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1.焓判据(能量判据).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H ﹤0) 【设问】: 自发反应一定要△H < O ? 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H= +37.30kJ/mol 【结论】: △H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但自发反应不一定要△H < O. 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为了解释这样一类与能量状态的高低无关的过程的自发性,科学家们提出了在自然界还存在着另一种能够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熵. 2.熵判据. (1).熵:体系混乱度的量度,即熵是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 符号:S 单位:J?mol-1?K-1 . 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小,熵值越小. (2).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

知识点总结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知识点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相关概念 (1)自发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 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注:自发自发过程可以是物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反应。但自发反应一定是自发过程。 (3)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 注:a.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在另一条件下可能是非自发反应。如常温下,2NO + O 2 == 2NO 2是自发反应;高温下,其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b. 大部分自发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自发进行且进行完全,如酸碱中和反应等。但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自发反应,如氢气的燃烧需要点燃,但属于自发反应,所以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 例1-1: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 ) A. 判断过程的方向 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发生 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例1-2: 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D )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 天然气的燃烧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室温下水结成冰 (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 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2. 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 ① 熵:在密闭条件下,体系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为熵。符号:S ,单位:J ·mol -1·K -1或J/(mol ·K)。 ② 实质:熵是衡量体系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即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程度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个状态函 数。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③ 影响熵(S )大小的因素 a. 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b. 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物质而言:S(g) > S(l) > S(s)。 c. 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 (2)熵变 ① 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称为熵变,符号为:△S ,单位为:J ·mol -1·K -1或J/(mol ·K)。 反应熵变(△S )=生成物总熵(S 产物) – 反应物总熵(S 反应物) ② 熵变大小规律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体参与反应时,气体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是熵增大的反应;反之,气态物质的量减小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 例1-3:下列变化过程,△S <0的是( B ) A. 氯化钠溶于水中 B. NH 3(g)与HCl(g)反应生成NH 4Cl(s) C. 干冰(CO 2)的升华 D. CaCO 3(s)分解为CaO(s)和CO 2(g) (3)熵判据 ① 熵判据: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的体系倾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 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即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② 自发反应与熵变的关系 a. 产生气体的反应或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正值,为熵增加反应。例如: 2H 2O 2(aq) === 2H 2O(l) + O 2(g) △S = +57.16 J ·mol -1·K -1 NH 4HCO 3(S) + CH 3COOH(aq) === CH 3COONH 4(aq) + CO 2(g) + H 2O(l) △S = +184.0 J ·mol -1·K -1 b. 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例如: CaCO 3(S) === CaO(s) + CO 2(g) △S = +169.6 J ·mol -1·K -1 C(石墨,s) + H 2O(g) === CO(g) + H 2(g) △S = +133.8 J ·mol -1·K -1 c. 铝热反应是熵减小的反应,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2Al(s) + Fe 2O 3 (s) === Al 2O 3(s) + 2Fe(s) △S = -39.4 J ·mol -1·K -1 ③ 结论: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因此,只根据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注: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但又都不能独立用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只有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才能正确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1-4: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放热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 B. 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 放热且熵增加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例1-5:25 ℃和1.01×105 Pa 时,反应2N 2O 5(g) === 4NO 2(g) + O 2(g) △H= +56.7 kJ/mol 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D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该反应时熵减小的反应 D. 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3. 复合判据 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将更适用于所有的过程,只根据一个方面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H - T △S <0,反应能自发进行; △H - T △S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H - T △S = 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 一、引言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转化是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的。了解反应方向对于理解反应过程、优化反应条件以及设计合成路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方法。 二、热力学法 热力学法是通过分析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来判断反应方向的一种方法。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的正负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当ΔG小于零时,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是正向的;当ΔG大于零时,反应是不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是逆向的。热力学法适用于评估反应的可行性,但不能直接确定反应速率。 三、反应物与产物稳定性比较法 反应物与产物的稳定性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反应物和产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反应方向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较稳定的物质更不容易转化为较不稳定的物质,因此反应方向往往是从较不稳定的物质向较稳定的物质转化。通过比较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键能、离子化能、电子亲和能等参数可以对反应方向进行初步判断。 四、浓度变化法 浓度变化法是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方向的一种方法。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或产物浓度降低

时,反应会倾向于正向进行;相反,当反应物浓度降低或产物浓度升高时,反应会倾向于逆向进行。浓度变化法常用于判断平衡反应的方向。 五、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法 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法是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现象来判断反应方向的一种方法。例如,当反应产生气体的时候,根据气体的生成量可以判断反应方向;当反应生成沉淀的时候,根据沉淀的生成量可以判断反应方向。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法常用于判断实验中反应的方向。 六、动力学法 动力学法是通过研究反应速率来判断反应方向的一种方法。反应速率较快的反应往往是正向反应,反应速率较慢的反应往往是逆向反应。通过测定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从而判断反应的方向。 七、结论 通过热力学法、反应物与产物稳定性比较法、浓度变化法、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法和动力学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实验条件和反应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掌握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实验设计和反应优化。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课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设计者:浙江省磐安中学周岚岚 2010年6月1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实例出发,展示有关情境图片,指出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从中得出自发过程能发生的规律: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然后请学生找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同时介绍几个吸热反应,从所举的例子中找到影响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因素:1、能量降低- 放热反应(焓变△H<0)2、混乱度增大(熵变△S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如何判断一个过程,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 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250C 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 (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某化学反应其△H=—122k 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 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 温下自发进行DA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是自动进行的自发变化过 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一、化学反应的方向自然界中 有许多现象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1、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2、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3、墨水扩散 4、食盐溶解于水 5、火柴棒散落这些过程都是自发的,其逆过程就是非自发的.化学反应中镁条燃烧、酸 碱中和、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锌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ZnSO4等,这些过程都是自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 ①熵: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 ②常见的熵增过程: a.气体的扩散; b.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S(g)>S(l)>S(s); c.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有气体产生的过程; d.反应前后都有气体,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ΔG=ΔH-TΔS。

【例1】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概率大 解析:选AA项,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属于能量判据;B项,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 ℃和1.01×105 Pa时,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C项,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D项,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 【例2】(1)试判断用于汽车净化的一个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0 kPa下能否自发进行?已知:在298 K、100 kPa下该反应的ΔH=-113.0 kJ/mol,ΔS=-145.3 J/(mol·K)。 (2)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重点内容】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内容讲解】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含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正和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应注意:v正'≠v正,v逆'≠v逆。 2、影响因素: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在下列反应速率(v)对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在t1时刻发生下述相应条件的变化,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如图所示: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小生成物浓度;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注:①由于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所以改变纯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平衡不发生移动。 ②增大(或减小)一种反应物A的浓度,可以使另一种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或减小),而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或增大)。 (2)压强:其它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数不相等,则当缩小体积以增大平衡混合物的压强时,平衡向气体体积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当增大体积来减小平衡混合物的压强时,平衡向气体体积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即气体体积数相等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则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在下列v-t图中,在t1时刻发生下述相应条件的变化,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如图所示: ①m +n >p +q,增大压强;②m +n >p +q,减小压强; ③m +n <p +q,增大压强;④m +n <p +q,减小压强; ⑤m +n =p +q,增大压强;⑥m +n =p +q,减小压强。 (3)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H>0)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H<0)方向移动。在下列v-t图中,在t1时刻发生下述相应条件的变化,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如图所示: ①正反应△H>0,升高温度;②正反应△H>0,降低温度; ③正反应△H<0,升高温度;④正反应△H<0,降低温度。 (4)催化剂: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在下列-图中,在t1时刻加入了催化剂,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如图所示: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①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或温度; ②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已达平衡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但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④当反应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例如:改变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数相等的反应无影响(此时浓度也改变,同等程度增大或减小)。因此,在浓度、压强、温度三个条件中,只有温度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化学反应的方向(讲义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方向(讲义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方向(讲义) 一、知识点睛 1.自发过程 (1)自发过程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 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是自发过程的一种,具有性。反应的 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其逆方向的反应在 该条件下肯定是的。 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1)多数反应能自发进行。 (2)有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3)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S) ①熵是描述体系的物理量,符号为, 单位为。 ②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 对于同一物质来说,。 (2)熵变(△S) ①固体的溶解、水的汽化、墨水在水中的扩散以及气 体的扩散过程都是熵的过程。 ②化学反应存在着熵变。 反应熵变(△S)为总熵与总熵之差。 注: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态物质的物质 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3)反应熵变与反应

方向 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②有些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自发进行, 但在较高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③有些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④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又一个因素,但也 不是唯一的因素。 4.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反应的 和共同影响的结果。 (1)反应方向的判据 ①△H-T△S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H-T△S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H-T△S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文字表述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 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一般规律 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②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③当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影响相反时,如果二者大小 相差悬殊,某一因素可能占主导地位。当二者相差 不大时,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二、精讲精练 1.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则() A.可判断出过程的方向 B.可确定过程一定会发生 C.可预测过程发生的速率 D.可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2.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第二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内容 1. 焓变与变化方向; 2. 熵变与变化方向; 3. 吉布斯函数变与变化方向; 4.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熵(S ) 系统内微观质点混乱度的量度。Ωln k S =(k 是Boltzmann 常数,Ω是微观状态数(与混乱度密切相关)。熵是状态函数。 2. 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0K 时,任何纯物质、完整晶体的绝对熵为0,(固体在0K 时,任何物质的 热运动停止,只有一种微观状态,即Ω=1)。 3. 标准摩尔熵(θ m S ) 一定温度下,1mol 纯物质在标准情况下的规定熵。 人为规定:处于标准条件下的水合H + 离子的标准熵为零,其它离子的标准 熵为其相对值。 4.影响熵的因素 ① 相同物质S g > S l > S s ; ② 分子数越多、分子量越大、物质结构越复杂,熵越大; ③ 固体溶解于水,熵增加,而气体溶解于水,熵减小; ④ 温度越高,熵越大。 5.反应熵变的计算 对化学反应a A + f F = g G + d D =θ∆m r S gS θm ,G + dS θm ,D – aS θm ,A – fS θm ,F =∑θνB B ,m B S 。 注意:①计量系数;②物质的聚集状态。 6. 熵变与化学反应方向 等温等压条件下,熵变大于零(S ∆> 0)有利于变化过程自发进行,但 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标准。 7. 焓变与化学反应方向 等温等压条件下,焓变小于零(H ∆> 0)有利于变化过程自发进行,但

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变化过程方向的标准。 8. 吉布斯函数 TS H G -= (G 为状态函数,为复合函数)。 9. 吉布斯函数变 S T H G ∆-∆=∆(恒温、恒压下反应的推动力)(G ∆不是状态函数...... )。 10.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 G m Θ) 在一定温度,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 纯物质时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 11. 化学反应标准吉布斯函数变(Θ∆m r G )的计算 对化学反应 a A + f F = g G + d D θ ∆m r G = g Δf G m θ,G + d Δf G m θ,D — a Δf G m θ,A — f Δf G m θ,F =Θ∆∑B ,f B B m G ν 注意:①计量系数,②物质的聚集状态。 12.ΔG 与ΔS 、ΔH 及T 的关系 13.等温、等压,判断变化过程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据 ΔG < 0 过程正向自发进行 ΔG = 0 处于平衡状态 ΔG > 0 过程逆向自发进行 14.m r G ∆与Θ∆m r G 的区别 m r G ∆是指参加反应物系中各物质处于任意状态下, 反应进度ξ=1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由它判断(等温等压)实际条件下系统自发变化过程方向的判据,m r G ∆< 0,过程能正向自发进行。 而Θ∆m r G 指反应系统中各物质都处在标准态下(规定气体的分压为100kPa ,溶液浓度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