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10社法吴梦瑶108328119

我写的是有关留守儿童的题材。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留守儿童,是现阶段特殊社会形势下形成的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还有壮大的趋势。她是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十分严峻的难题,留守学生的教育是迫在眉睫的研究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因为研究探讨范围很广我仅仅就从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一点来写。写这篇论文是源于在腾讯微博上看到的一位采访者采访留守儿童要对在外打工父母说的话时,一位一个志愿者手牵小学生参7岁的孩子说出了一句: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么?当时眼眶就红了,心里面酸涩一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就在前几天,铜山镇团委联合我们江苏师范大学,邀请铜山实验小学50名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留守儿童进校园”活动。观了师大图书馆、物电学院趣味实验室、美院画室等教学场馆。大学生志愿者还为孩子们送上书包等文具,并与这50名留守儿童填写了“一对一结对爱心卡”。这只是一个善意的活动,仅仅只是徐州市铜山县的一处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而还有很多地方有着无数多的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关注,等待着关

爱。

留守儿童我们都知道是父母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中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具体说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她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不知大家看过没有,这本书是由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26个平均年龄为9岁的留守儿童撰写的。我初步看了一下,大概是没有一口气读完的缘故,又大概是之前已经接触过太多这样的故事,又又或者是没有文字的描述终究没有图片来的直观,触发情绪,感觉心里是百感交集。看到有的留守儿童吃的是自己弄的咸菜拌饭,或是烧柴做饭吃的是玉米糊,吃的最好吃的就是玉米糊,肉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吃的了。她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最为代表的一个事件是,贵州深山一所小学,一栋破败的学校,两间残破的教室,两名年近60岁的老教师,50余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家长们每月只要交280块钱,就能包午餐和学费。桌椅、图书、玩具大部分是志愿者捐赠的,有的孩子连水杯也没有,于是把老师给的一次性纸杯反复用。我看到有关他们的一个视频关于孩子们的儿童节。二十分钟的表演,老教师弹钢琴伴乐,一部分孩子在台上唱歌,剩下的孩子在下面坐着观看。是观众是自己,演员是自己,掌声也是自己鼓给自己。问爸爸妈妈听过你们唱歌么,回答是没有,妈妈就听过一次。其中一对留守姐弟,父母打工5年未归,他们每天挑水煮饭,喂猪,打猪草,与自家的狗相依为命。

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在外游。

因留守而缺少家庭亲情的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最重的。一个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很好地去发展自己,哪怕他没有什么学历。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呢,可是父母眼中最好的孩子,他的成长不仅仅是靠学校的教育,也是需要家庭给予的关怀的。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地方。而家庭会给孩子生活常识的教育,教会孩子做事,有时候父母的行为也是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如何做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库利认为,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在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的意见有同感,由此而形成自我意识。通过注意父母的手势和话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对他们期望什么,父母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父母对他们的意见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和认知后,孩子就试图形成一种父母所期望的自我。可见,家庭对于儿童早期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都与“父母”这一词紧密相连。有的是自己一个人在学校生活,过着寄宿的生活,只有等过年了才会见到爸爸妈妈一次。有的是和爷爷奶奶老一辈的相依为命,甚至有两三年都没有见到父母了。我想有再多的新玩具、新手机,或者是寄回家再多的辛苦钱,也抵不过无助与父母的思念。父母对这些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是什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一个离去的背影,是仅仅屈指可数的的几面,是眼泪、思念和电话线另一端沙哑的声音。给孩子留下的是这些酸痛,那何谈在一起生活时,所需要给孩子的帮助教导爱护呢。最基础的

家庭温暖都给不到一半,这样的孩子他享受不到应有的父母关爱教育,他的身心健康不敢说是完全健康,但肯定是绝大多数已经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家庭family,有人说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的意思。这个含义简单充满童趣意义,但却真实的反应了一个核心家庭的关键,父母双方和子女。

父母的离开。导致了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因而逐渐使他们的成长环境了变化。没有父母悉心管教,身心的发展会产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若日积月累最终会成一个恶性循环,留守孩子们的整个成长环境发生了质变。除了不确定性还有底下的认知水平,便会造成底下的认知水平,导致行程很多恶性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正逐步深厌恶入且渲染,造成群体的统一。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确实不简单。根据搜集资料所得,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在情绪上是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少一部分的孩子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说到父母时,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他们中85%的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举止。最常见的是他们会厌恶学习、迷恋网吧、早恋、打架群殴….走上辍学道路的不少,走上犯罪道路的亦不少。最后受伤的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己。留守儿童们有思念外地父母的伤痛,也有忌恨父母离去的愤懑—他们是可

悲的矛盾体,便自暴自弃,或是自奋自勇。我身边有个同学她奶奶快60岁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和心脏病,爷爷照顾他们。而爸爸也是生病没有工作能力,一家只有妈妈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同学,一个是她弟弟。因为家庭原因,弟弟就给外公外婆抚养。弟弟本来就调皮,外公外婆对他又是拼命的溺爱,在家就是小霸王,在学校很快就混上了老大,经常带着一群手下欺负别的同学,搜刮钱财,经常炫耀他的混迹江湖故事。书是读不下去了,不好好学习就算了,在学校也不听老师的话,喊家长又是老人,根本管不了。我不禁问那位女同学,在农村管教孩子,最行之有效的是在犯错时候将其痛打一顿,中国父母最基本的管教是棒子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都调皮成这样了,你爸爸还有爷爷怎么教育他呢。后来转念又想舍得打么,本来就是家里的宝贝孙子,而且就算教训,也不服你的管教啊。每一个爷爷奶奶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是捧在手心里当宝贝的,更是护着不给家长打,连骂都不给。那么对于连父母中有不在身边的,缺少一层关爱的留守儿童们,老一辈的家长更不会打骂并且教育他的不对之处了,老人会把所有的爱都给孙子。

其实最关键的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父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这一辈的养,老人们只知道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睡好和照顾孩子的人身安全,这便是他们所有的工作。除了我听闻的溺爱型的管教方式,另一种是对孩子们严加看管,打骂被他们认为是最好的管教方式。大多数老人年老体弱,不仅要辛苦劳作、操劳家中的全部农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就失去了太多的耐心,更不会考虑教育儿童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方式,只是简单地采取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方式——打骂。打骂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打骂是种管教方式,这些和爷爷奶奶文化素质是有一

定联系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所以关于“德”的问题,然后“智”呢,就是靠学校了。可是再往上看,贵州深山一所小学,不说学校设备是否齐全,就拿师资力量来说,两名将近60岁的老教师,他们接受的教育基本是半农半新的,现在是一个日益更新的时代,而老师们能教给他们多少知识呢,看其教育水平和方式,便无需多谈了。除了“德”和“智”,那么“体”、“美”、“劳”都是次要的问题,光是其中的“体”,相信留守孩子们中大部分已经在一次次的打架斗殴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我们现在身为大学生,身心上已经算是成熟了不少,尽管如此,当我们受到委屈、烦恼、困惑时候,都会忍不住想得到父母的关怀,给予指导帮助。那么留守的孩子们呢,衙门的身心不成熟,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在爸爸妈妈不在,缺少关爱的生长环境中,我相信他们内心是孤独的,感情需要寄托并且心灵需要慰藉。对他们的早恋、打架、逃课,甚至更深的慢慢堕落,看来是可以理解的,用武力宣泄不满愤怒情绪是可以理解,逃课顶嘴消极错误的态度也可以理解。可是我们在感叹关注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同时,在意的是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父母为了家庭生活只能外出打工,为了供养孩子老人。做父母的哪有不把孩子当做心头宝贝的呢。提到孩子眼眶便红了,泣不成声。可是我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请在外忙碌的父母尽可能回到孩子身边,给孩子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帮助和关爱。孩子的成长为人父母少了一次次的见证机会,那就请抓住能陪伴他们的时光。虽然在外打工回家不易,也应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通过电话将父母的关爱送给他们,对孩子出现的错误应提出批评教育。

如果条件允许,我个人建议家长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尽量避免双方同出打工,可让一方选择本地务工,使自己能不隔太长时间回家一次,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或者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父母工作忙碌之余也可以在孩子心灵上给以安慰依赖感。陪读是一种选择。我看到一位打工母亲的话,她说:在她的家乡,陪读不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工家长无论在哪个大城市打工,一旦孩子念高中,一位家长、更多的是妈妈们就会选择回到县城租房陪读,有的靠孩子父亲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有的则一边陪读、一边在县城打零工。高月琴说,含山县城虽是个小地方,但近几年房价也涨了不少,租房子也比前些年贵多了,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陪读,经济条件不允许的“砸锅卖铁”也陪读,家长的想法是:牺牲三年,也要供孩子上学、看着孩子念书,做好后勤,千万不能让孩子荒废了学业。父母这样做,是希望孩子日后能考上一所大学、大专,将来能有个比较好的出路,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打工是为了下一代,回来也是为了下一代,挣钱顾不上孩子,顾孩子挣不上钱。”这位母亲的话的话,代表了所有在外打工妈妈的心声。

家长也应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以便互通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互相征求对方的管理教育的意见。在学校方面,条件设施允许的话,家长和学校沟通,可以有必要的建立留守儿童心里咨询室,老师应该把爱播撒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

学生的父母也应对留守老人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逐渐改变老人们在管理孩子时的纵容、溺爱、姑息迁就的思想,让家长对老人照顾孩子存在的顾虑可以少点。

除了家长这一方面,我认为社会各界应针对这一群体可以进行帮助,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目前有不少团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关注。像微行动圆梦留守儿童,这个微博是于建嵘教授响应腾讯留守儿童微心愿活动所发起的公益志愿者团队。组织网友志愿者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心愿。像我们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士可以在周边小学进行友爱帮助,助人自助是道德的种子,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注意和给予。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地关注,大家齐心协力采取相对措施,至少在某一方面必能使留守儿童们朝着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祖国的花朵和明天的太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