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用什么中药调理

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用什么中药调理
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用什么中药调理

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人们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放疗是治_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有助于抑制肿瘤,控制病情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患者机体,因此有不少患者会在放疗期间进行中医药的调理,以期达到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元气的目的,那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用什么中医药调理呢?

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放射性皮炎等,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随之下降,身体也越来越弱,使患者很难耐受后期的治_疗,也有很多患者因耐受不了放疗的毒副作用而被迫中断治_疗。如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配合中医,则能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强患者的体能,还能提高机体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强耐受程度,提高整体的治_疗效果,使患者顺利完成治_疗。

另外放疗只是局部治_疗,只能对局部癌肿起到抑制作用,患者体内仍然会有残存的癌细胞,在治_疗后往往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中医则是全身性治_疗,可以作用于患者全身,有助于抑杀残存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可联合的中医药有很多,如丹参、当归、赤芍等,不过具体如何用药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决定的,而且中医治_疗讲究辨证施治,每个患者的病情、体质、并发症不同,所用药方也会有所差异,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疗效。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_疗肿瘤近40年,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专业治_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三联平衡理论”,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其中“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已帮助众多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使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高清莲,女,小细胞肺癌,河南濮阳县人

2000年3月份,65岁的高清莲老人突然出现吐血、胸闷,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肺部有阴影,随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确诊后,医生告知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化疗。虽然病情得到短暂控制,但其家属却反映“三番五次吐血,后来化疗也不能吃饭,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经同乡癌症患者的介绍,高清莲家人得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中医治癌的消息,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寻求帮忙。用药后,老人身体明显好转,用至85副药时,其家属高兴地说:“当时从郑州回来还不能自理,需要别人护理,现在看来病情稳定了,不疼了,身体逐渐好起来了,也能吃饭了!”

在2017年9月24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举办的第五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很难看出这样一个声音洪亮,又唱、又跳,向人们表达康复喜悦的老人是一个癌症病人。

小记:从2004年第一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到2017年第五届大会,高清莲见证了五届大会的历程。康复18年来有不下百位患者曾去拜访高清莲,高清莲也积极地向每一位癌症患者讲述自己的抗癌历程和康复经验,向他们传递着福音和希望。

案例2:赵学而(化名),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骨转移,脑转移,河南禹州人

2019年1月,赵学而因突然腹痛,到当地县医院检查,被确诊: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脑部有三处病灶,并有骨转移。本来老先生想要手术切除,但病属晚期,加

上又是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只能化疗。于是,按医生的建议行化疗后,仅一次化疗,老先生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副作用。身体虚弱的他不敢再尝试化疗,后经人介绍了解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于2019年1月28日向袁希福院长寻求诊治,用药20天后,他感觉身体有劲儿,吃饭也好了。觉得效果不错,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_疗,一边化疗,一边吃中医药。果不其然,治_疗半年多以后,复查发现脑部病灶大幅缩小,肺部病灶也缩小了。连主治大夫都夸:“只知道你们吃中医药效果不错,没想到疗效这么好。”老先生直言:“现在我是安心在家享受老年生活,没事逛逛走走,打打牌,很开心。”

(以上为真实治_疗案例,在实际治_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_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放疗期间所产生的副作用,对机体损伤较大,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对于失去放疗机会的患者,以中医为主进行保守治_疗也能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提示:小细胞肺癌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_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肺癌小细胞癌吃中医药|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方子|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有效吗|小细胞肺癌特效药|治_疗小细胞肺癌最新药|小细胞肺癌用什么药好|小细胞肺癌中医药配方|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秘方|小细胞肺癌中医药药方|吃什么能治小细胞肺癌|肺部小细胞癌中医药治_疗|小细胞肺癌用什么草药

小细胞肺癌放疗的靶区确定

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靶区确定及治疗策略 田世禹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一科

小细胞肺癌(SCLC)概述 ?SCLC占全部肺癌的20~25% ?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过程:肿瘤生长快,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自然病期短(确诊后半数患者于12周内死亡)?SCLC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限期患者约占30 % ,以治愈为目的,中位生存期16~24个月 ?广泛期约占70 % ,姑息治疗为目的,中位生存期6~12个月

分期方法 UICC/AJCC TNM分期系统:同NSCLC。2009年版肺癌TNM分期同样适用于SCLC,其TNM分期变更的内容和NSCLC完全相同。 对于多数SCLC患者,T和N的分期与患者的预 后关联性不强;TNM分期系统主要依赖于手 术确认其准确性,而多数SCLC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采用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故临床上通常不采用TNM分期

?VALG/IASLC两期分期系统:局限期SCLC(LS-SCLC)和广泛期SCLC(ES-SCLC) ?VALG分期——1957年提出 –局限期:病变局限于同侧胸腔、纵隔、锁骨上区,能被 可耐受照射野安全包括 –广泛期:病变超出同侧胸腔,难以包括在局限期内。血 行转移通常为广泛期,而同侧胸腔恶性胸水、恶性心包 积液、对侧锁骨上区转移多被划归广泛期 ?IASLC分期——1989年提出 –局限期:病变位于一侧胸腔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同侧肺门、同侧及对侧纵隔、同侧及对侧锁骨上区,也包 括伴有胸腔积液者 –广泛期:超出局限期界定范围者 ?VALG分期与IASLC分期比较 –IASLC分期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更强

NCCN 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

2013NCCN 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 1.一般原则:肺癌放射治疗的一般原则-包括常用的缩略语,临床标准和专业技能以及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一般原则,计划,实施-这些都包含在NSCLC指南中(见NSCL-B)并且也都适用于SCLC的放射治疗。 2.放射治疗在任何阶段的SCLC的中都有潜在的作用,不管是作为最终治疗的一部分或是姑 息性治疗中的一部分。肿瘤放射治疗,作为多学科评估或治疗讨论中的一部分,在治疗决策确定的早期就应该加入考虑。 3.为了达到最大的肿瘤控制和最小的治疗毒副反应,现代放疗的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合适的模拟定位,精确的靶区勾画,适形的放疗计划以及保证放疗计划的精确实施。放疗实施至少应为CT引导下的三维适形治疗。应该使用多靶区(大小等于4个,理论上更多),所有靶区每天都要接受照射治疗。 4.当需要达到足够的肿瘤剂量而又要顾及正常组织的阈值时,就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四维CT和/或PET-CT模拟定位,IMRT/VMAT,IGRT以及制动策略。质量保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涵盖于NSCLC指南当中(见NSCL-B)。 局限期: 1.周期:放疗联合化疗是标准的方案,并且顺序上化疗应先于放疗。 在化疗1个周期或2个周期后应尺早开始放射治疗(1类)。 从任何治疗开始后到放射治疗结束的时间越短与生存率的提高是明显相关的。 2.靶区的确定:在制定放疗计划时,放疗靶区体积的确定应该基于治疗前的PET扫描和CT 扫描而获得。PET-CT图像最好在治疗前4周内或最晚不超过8周内获得。理论上,PET/CT 的体位应该与治疗时的体位保持一致。 3.传统意义上临床未被累及的纵隔淋巴结一直都包含在放疗靶区内,而未受累及的锁骨上淋 巴结一般不包含在靶区中。对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的认识正在转变;几个大综系列的研究,既包括回顾性又包括前詹性研究,提示因选择性淋巴结照射而遗漏的淋巴结导致孤立的淋巴结 复发的几率是很低的(0-11%,最多小于5%),尤其是当使用PET分期/靶区确定时(复发率为1.7%-3%)。在当今的前詹性临床试验中选择性淋巴结照射一直忽略(包括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在临床工作中,我所在的医疗团队积累了为数不少的肝癌免疫治疗临床病例,之前我也结合相关文献,向广大癌友介绍了一些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多种抗肿瘤方法相结合的治疗肝癌成功经验。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几乎拓展到各个部位实体肿瘤的治疗领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占到了整个肺癌人群的15%左右,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出现全身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常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限,是肺癌治疗中的一大难点。那么,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从中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下面,小编向大家梳理一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最早开展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临床研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CTLA-4抗体“伊匹目单抗(Ipilimumab)”。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肿瘤科医生带你认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何治疗恶性肿瘤),这个药物可以调动我们体内的幼稚淋巴细胞向成熟淋巴细胞的转化,使T淋巴细胞的数目大大增加,而T淋巴细胞是抗击肿瘤细胞的“主力军”,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2013年欧洲学者首先报道了Ipilimumab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肿瘤的复发

时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2016年公布的进一步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II期研究的结论。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CTLA-4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Ipilimumab联合化疗并没有比单纯化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1]尽管第一类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显示出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上的优势,但是免疫治疗专家并没有放弃对这一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6年在肿瘤权威杂志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另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PD-1抗体,O药)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发现Nivolumab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均可以延长晚期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双药联合方案可以使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到30%,这一数据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化疗的疗效。因此,被肿瘤科医生广泛接受的NCCN指南在2017年第一版,将Nivolumab单药或Nivolumab + Ipilimumab作为复发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推荐方案。同年,在美国肿瘤年会(ASCO)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数据也得到了公布。结果显示,双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2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缩小,26%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年。即使是Nivolumab 单药治疗,也有11%的肿瘤缩小概率和14%的2年生存率。

小细胞肺癌晚期口服化疗药的作用有哪些

小细胞肺癌属于原发性肺癌,小细胞肺癌生长较快,倍增时间短,约为25-46天,平均约为30天,分化差,恶性程度高,如果治_疗不及时,随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小细胞肺癌到了晚期时,常会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_疗,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化疗是治_疗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患者会选择口服化疗药,那小细胞肺癌晚期口服化疗药的作用有哪些? 小细胞肺癌晚期通过化疗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缩小肿块,可以达到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延长生命的目的。化疗主要有口服化疗药和静脉化疗,其中口服化疗药可以在家用药,可以为患者减少部分费用,患者心理的压力也会减小一些,而通过口服化疗药也是能够杀死癌细胞,抑制扩散转移的。不过口服化疗药虽然剂量小,但长期用药也是会引起副作用的,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的不适,患者还会出现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影响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小细胞肺癌晚期口服化疗药虽然能获得较好的治_疗效果,但是对机体的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治_疗前一定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能耐受化疗的副作用,如果体质较差,一定要慎重考虑。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配合中医药的治_疗。中医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瘤者攻之"的记载。中医治_疗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靶点的综合治_疗作用,采用的都是中草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对症施治,基本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一方面有助于调养患者身体,减轻患者痛苦,抑制肿瘤生长,预防肿瘤复发转移;一方面有助于减轻化疗副作用,增强化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治_疗肿瘤近40年,在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_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而该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车平安,男,小细胞肺癌,河南开封市人 2011年3月,因咳嗽、咯血,车平安在淮海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随后,医生为他制定了8个疗程的化疗,但仅仅做了5个疗程,车平安的身体就扛不住了,吃不下饭,人又黄又瘦,连楼梯都上不了,更严重的是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项非常低,主治医生告诉其家人:“病人不能再化疗了,再化疗下去就没血了!”无奈之下,车平安只得停止化疗出院回家休养。曾在淮河医院妇产科当主任的表姐探望车平安时,告诉他们,自己弟弟就是得的肺癌,一直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医药,效果不错,建议也让车平安去试试。 2011年7月22日,车平安老伴及其儿子赶赴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10副中医药后,车平安感觉身上有劲了,原本上两个台阶楼梯都需要休息,用药后一口气爬上楼不用休息;20副中医药后,身体恢复正常的他带着老伴到西安、秦岭、宝鸡旅游;50副中医药后,车平安的肿瘤标志物降为正常值,红细胞增长近2倍。 车平安作为抗癌康复明星代表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抗癌康复经验。其老伴欣慰地说:“车平安能有现在这么好的身体,是袁院长把他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的,我们全家从心底里特别感激!”每次到希福医院巩固用药,车平安老人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和我一起住院的病人,唯独我一个人活着!” 案例2:左一佩(化名),女,小细胞肺癌,河南新乡人 2015年5月初,左一佩出现反复咳嗽症状,持续了三个多月。在家人的催促下,于2015

非小细胞肺癌NSCL放射治疗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原则 一般原则 ●应在包括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病理科和诊断放射科医生在内的多学科小组共同研究和/或讨论后决定NSCLC患者的治疗。 ●放疗可以作为病灶可切除的可手术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作为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病灶不可切除患者的主要局部治疗方法,同时放疗也是无法治愈 患者的重要的姑息治疗方式。放疗常用术语和缩写概括于表 1. 放疗常用缩写NSCL-C 7-5。 ●如病理示切缘阴性而纵隔淋巴结阳性(pN2),术后应接受辅助化疗,然后行放疗,尽管尚未建立针对这种情况的序贯放、化疗方案。 ●对于pN2和切缘阳性的肿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则推荐术后行同步化放疗。放疗应尽早开始,因为局部复发是这部分患者最常见的复发模式。 ● II和III期NSCLC患者如由于医学原因不能手术,但体力状态较好和预计生存期较长,则应接受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当需要给予肿瘤高剂量放疗,又不增加 正常组织损伤时,可以使用最新的治疗技术。 ●对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应采用适形放疗计划和强有力的支持治疗,以尽可能避免因可处理的急性毒性反应(3

度食管炎或血液学毒性)而中断治疗或减少治疗剂量。 ●对于存在广泛转移的IV期患者,如有指征,放疗可用于原发 灶或远处转移灶的姑息治疗。 常规分割放疗的剂量、体积和正常组织限制 ●根治性和姑息性放疗的常用剂量方案概括于,常规分割放疗的常用剂量。在对所有患者制定放疗计划时均推荐针对组织密度异质性进行校正。采用静脉造影的CT来制定放疗计划时,造影剂富集区域的密度可视为等于水的密度,这样可尽量减少静脉造影剂带来的影响。 ●术前,推荐使用45~50 Gy的剂量并分割为每次1.8~2 Gy 。有研究报道放疗使用大于50 Gy的剂量具有安全性,并获得更好的生存结果。但是,这种放疗剂量只能由经验丰富的放疗团队实施。 ●术后的放疗剂量应根据切缘状态制定。手术后患者肺组织对于放疗的耐受性看似显著低于双肺完整的患者,应尽可能降低放疗的剂量。建议在术后治疗中更保守地考虑对正常肺组织的剂量限制。 ●根治性放疗的常用剂量为60~70 Gy。对于接受单纯放疗或者序贯化放疗的患者,一项回顾性研究证据显示放疗剂量≥74 Gy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接受单纯放疗的I~II期患者或接受同步化放疗的III期患者,放疗剂量也被报告是一个影

晚期小细胞肺癌带瘤能否长期存活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和临床病程,约占肺癌患者的13%。晚期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肿瘤侵害较大,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随之下降,身体普遍较弱,对于创伤较大的治疗方法往往很难承受,因此带瘤生存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那晚期小细胞肺癌带瘤能否长期存活呢? 在过去,人们以为抗癌是一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因此会首先考虑西医的手术和放化疗,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也不容忽视。而现在,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医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且带瘤生存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带瘤生存引申于古医家“治之得法,止(只)可带疾终天”的理念,带着疾病同样可以享受上天赋予的寿命。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带病生存的案例,如: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等等。把这种“带疾终天”的理念应用到肿瘤治疗上,同样也是很务实、很理智的选择。 对于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治疗,中医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在控制局部癌肿,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增强患者的元气和免疫力,副作用小,能够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即使肿块没有缩小,但病灶稳定,患者和正常人一样能吃能喝能活动,实现了带瘤生存。不过对于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带瘤能否长期生存却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中医治病的精髓是辨证施治,即使同是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体质、病情、并发症不同,在治疗时所用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同,生存期也有所差异。在寻求中医治疗时,患者应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才能确保疗效。 中医治疗遵循整体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出身中医世家的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袁希福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在临床抗癌实践过程中,袁希福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以该理论指导用药时,往往重点抓住这三个病因病机,在辩证施治基础上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康复。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孟正宣(化名),男,小细胞肺癌,河南驻马店人 2016年孟正宣因咳嗽住院检查,查出:右胸腔积液,右上肺占位,考虑肺癌。后到郑大一附院进一步完善检查,确定是小细胞肺癌。咨询医生该怎么办?医生告知:“可以化疗,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化疗,生存期也就三四个月了。”其女儿得知自己父亲患病的情况后,一下子想起自己有个熟人朱联合,4年前他也是被确诊是肺癌,现在四年过去了,前两天还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去买菜,跟没事儿人似的。于是立刻就赶到朱联合的家里咨询情况,得知朱联合是在郑州

2014-广泛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胸部放疗研究-CREST TRAIL

Use of thoracic radiotherapy for 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en J Slotman, Harm van Tinteren, John O Praag, Joost L Knegjens, Sherif Y El Sharouni, Matthew Hatton, Astrid Keijser, Corinne Faivre-Finn*, Suresh Senan* Summary Background Most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ES-SCLC) who undergo chemotherapy, and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have persistent intra t horacic disease. We assessed thoracic radi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this patient group. Methods We did this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t 42 hospitals: 16 in Netherlands, 22 in the UK, three in Norway, and one in Belgium. We enrolled patients with WHO performance score 0–2 and con? rmed ES-SCLC who responded to chemotherapy.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1:1) to receive either thoracic radiotherapy (30 Gy in ten fractions) or no thoracic radiotherapy. All underwent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overall survival at 1 year in the intention-to-treat population.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his study is registered with the Nederlands Trial Register, number NTR1527. Findings We randomly assigned 498 patients between Feb 18, 2009, and Dec 21, 2012. Three withdrew informed consent, leaving 247 patients in the thoracic radiotherapy group and 248 in the control group. Mean interval between diagnosis and randomisation was 17 weeks. M edian follow-up was 24 months. Overall survival at 1 year was not signi? cantly di? erent between groups: 33% (95% CI 27–39) for the thoracic radiotherapy group versus 28% (95% CI 22–34) for the control group (hazard ratio [HR] 0·84, 95% CI 0·69–1·01; p=0·066). However, in a secondary analysis, 2-year overall survival was 13% (95% CI 9–19) versus 3% (95% CI 2–8; p=0·004). Progression was less likely in the thoracic radiotherap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R 0·73, 95% CI 0·61–0·87; p=0·001). At 6 month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24% (95% CI 19–30) versus 7% (95% CI 4–11; p=0·001). We recorded no severe toxic e? ects. The most common grade 3 or higher toxic e? ects were fatigue (11 vs 9) and dyspnoea (three vs four). Interpretation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addition to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all patients with ES-SCLC who respond to chemotherapy. Funding Dutch Cancer Society (CKTO), Dutch Lung Cancer Research Group, Cancer Research UK, M anchester Academic Health Science Centre Trials Coordination Unit, and the UK 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Network. Introducti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accounts for 13% of all lung cancers, with the majority presenting at a stage of extensive disease.1 Chemotherap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reatment, and four to six cycles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without maintenance treatment is the standard.2,3 However, survival for 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is poor, and has improved little in recent decades. Results of an analysis done in 2000 showed a 2-year survival of less than 5%.1 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is 4–6 months, and median survival is 7–11 months. Studies investigating other chemo-therapeutic drugs, molecularly targeted drugs, or 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have not shown improvements.4,5 Although most approaches have proven unsuccessful, a notable exception is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following response to induction chemotherapy, which provided a survival bene? t in a phase 3 trial.6 In this trial,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atic brain metastases decreased signi? cantly in the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5% vs 40%), and survival at 1 year improved (27% vs 13%). Intrathoracic tumour control remains a major di? culty for this disease. 75% of patients in the above mentioned study had persisting intrathoracic disease after chemo t herapy, and roughly 90% had intrathoracic disease progression within the ? rst year after diagnosis.6 In a trial done at a single site,7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had a complete response at distant disease sites, and a complete or partial response locall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oracic radiotherapy with low dose chemo t herapy or additional chemotherapy only. The researchers reported a signi? cant improvement in local control and survival following thoracic radiotherapy. Two retro s pective analyses8,9 and one non-randomised phase 2 trial10 also suggest that thoracic radiotherapy is bene? cial for patients. However, the level of evidence to recommend thoracic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need immediate symptomatic palliation is low.3,4,11 We evaluated the role of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addition to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had responded to chemotherapy. Lancet 2015; 385: 36–42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4, 2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063977346.html,/10.1016/ S0140-6736(14)61085-0 This online publication has been corrected. The corrected version ? rst appeared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063977346.html, on September 25, 2014, the second corrected version appeared on November 18, 2014 See Comment page 9 *Contributed equally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Amsterdam, Netherlands (B J Slotman MD, S Senan FRC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H van Tinteren PhD), and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J L Knegjens MD), 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 Amsterdam, Netherlands;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Erasmus MC, Rotterdam, Netherlands (J O Praag MD);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trecht, Utrecht, Netherlands (S Y El Sharouni MD);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Weston Park Hospital, She? eld, UK (M Hatton FRCR); IKNL Clinical Research Department, Amsterdam, Netherlands (A Keijser MSc); and Institute of Cancer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anchester, UK (C Faivre-Finn PhD) Correspondence to: Ben J Slotman,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e Boelelaan 1117, 1081 HV Amsterdam, Netherlands bj.slotman@vumc.nl

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厉害还能活多久

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人们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当小细胞肺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疼痛非常常见,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那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厉害还能活多久呢? 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疼痛厉害,有可能意味着病情进展,但并不能给出现患者还能活多久的答案,跟患者的体质、病情、心态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关。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的出现对患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的患者因疼痛难忍想要放弃生命,因此一定要重视疼痛的缓解。目前对于疼痛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相应阶梯的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患者需要长期按时、按量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还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当心。 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的出现多是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在进行止痛治疗时,也不能忽视原发灶的治疗,只有积极控制病情发展,才有助于从本身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小细胞肺癌晚期手术切除的几率很小,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放化疗短期效果明显,能控制病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但放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有不少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痛苦症状,还能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学而(化名),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骨转移,脑转移,河南禹州人 2019年1月,赵学而因突然腹痛,到当地县医院检查,被确诊: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脑部有三处病灶,并有骨转移。本来老先生想要手术切除,但病属晚期,加上又是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只能化疗。于是,按医生的建议行化疗后,仅一次化疗,老先生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副作用。身体虚弱的他不敢再尝试化疗,后经人介绍了解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于2019年1月28日向袁希福院长寻求诊治,用药20天后,他感觉身体有劲儿,吃饭也好了。觉得效果不错,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边化疗,一边吃中药。果不其然,治疗半年多以后,复查发现脑部病灶大幅缩小,肺部病灶也缩小了。连主治大夫都夸:“只知道你们吃中药效果不错,没想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非小细胞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而女性得到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 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8%—15%,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25%。一般来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活多久主要看在第一次诊断的时候肺癌的类型以及它的扩散范围。处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阶段的肺癌患者大约有三分之一只须通过外科手术就能治愈,在大多数不能治愈的肺癌患者中,存活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这主要取决于肺癌的扩散范围、病人的全身状况、还有他(她)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一般很难发现,一旦发现都已经是晚期,晚期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关系细胞肺癌能活多久最主要因素。所以就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方法而言,进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既倚重西医理论和治疗准则,又充分体现中医扶正培本的原则。 通过以上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的患者能约有40%-70%的人可以活很多年(10年以上者),其他60-30%的人当中,有不少活过5年的。只有少部分人在2-5年内,因肿瘤转移及蔓延,或不积极治疗者,因此而死亡,专家强调,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除了好的治疗方法以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关键。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涉及到很多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决定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有多长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已明显高于以前,所以肺癌病人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病人应该。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对任何一个肺癌病人都不一定确切的答案,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临床实践证实中药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同时中药人参皂苷Rh2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术后一定要结合放疗吗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20%左右,其病情发展快,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是治_疗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方法,但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实体瘤,术后患者体内仍有残癌,为术后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因此需要视一定的情况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_疗,如放疗,不过也有很多患者在了解到放疗的副作用后对放疗并不看好,那小细胞肺癌术后一定要结合放疗吗? 放疗是利用各种能量不同的放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是一种局部治_疗手段。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通过放疗对局部肿瘤细胞的抑杀,能够抑制局部病灶,预防局部复发,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但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放射性炎症、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等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治_疗的顺利进行。放疗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好,对放疗敏感,则可以考虑放疗,如果患者身体较差,对放疗不敏感,多不建议放疗,即使勉强治_疗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过度的治_疗而加重病情,甚至加快死亡的速度。 针对放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_疗,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医药,有助于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减轻放疗的副作用,缓解恶心呕吐的情况,增强患者体能,促进骨髓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机体对放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使治_疗顺利完成,同时中医具有的抗癌功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放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另外对于无法耐受放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选择以中医为主进行巩固治_疗,有助于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残癌,稳定病情,预防复发转移。 中医治_疗小细胞肺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_疗,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_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袁希福接诊了大量病例,并摸索出了专业治_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左一佩(化名),女,小细胞肺癌,河南新乡人 2015年5月初,左一佩出现反复咳嗽症状,持续了三个多月。在家人的催促下,于2015年8月5日到南阳南石医院检查,8月10日,做完支气管镜后,病理显示:小细胞肺癌,随后左一佩便开始了放化疗。但是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却让她痛苦不堪,精神不振、浑身乏力,走路时出虚汗,白细胞降低,身体看起来虚弱的很,头发还大片大片地掉。儿子实在是心疼母亲的身体,于是到处打听解决办法,后经人介绍于2015年8月3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经袁希福院长进行中医中医药治_疗后,家属反馈:“头一个月效果还不多明显,但是第二个月效果是真的好,身上有劲儿,痰血少了,虚汗也少了,也不发烧。感觉到有效就一直在吃,吃了一年,就感觉特别好了,完全恢复了。”(2016.11.14)报告显示:肺炎,左肺上端片状高密度影;(2017.4.26)报告显示:两肺感染,右上肺高密度影;(2019.10.2)报告显示:两肺炎症,右上肺软组织密度影;2019年10月28日,左一佩在爱人的陪同下复诊,精神好,面色正常,自述“能吃能喝能睡,目前在家里不让干任何重活,即便让做,也没有任何问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经过初始治疗病情控制后,为稳定病情在耐药产生前采用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或中医药维持治疗,这一模式已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尚有较多争议,中医药维持治疗已显示较多优势。 标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无论城市或是乡村,男性或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都是肺癌,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7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为晚期或局部晚期[1]。晚期NSCLC患者往往伴有广泛的脏器转移,对于行为状态评分(PS)为0,1和2的患者,采用含铂双联方案化疗4~6周期,有效率为20%~40%,但大部分患者会在3~4个月病情出现进展,所以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的认识和理念的更新,提出了肿瘤维持治疗这一概念。 1晚期NSCLC维持治疗现状 1.1晚期NSCLC的化疗维持治疗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NCCN指南推荐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为含铂双联方案,如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培美曲赛+顺铂,完成4~6周期后,当病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采用其中一种非铂类药物维持治疗,目前常用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每3w重复,多西他赛35mg/m2,第1,8,15每4w重复,有研究证实此二药在维持化疗中可见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延长的生存益处。培美曲赛600mg/m2,第1d,每3d重复,此药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用于标准一线治疗后无进展晚期非肺鳞癌患者的维持治疗[2]。此三药静点时间短,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1.2晚期NSCLC的靶向维持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等机制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其对于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已被认可,对于EGFR野生型其作用仍有争议。埃可替尼是我国资质研制的EGRF-TKI类药物,二、三线治疗NSCLC有效且安全,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具有较优的疗效和安全性。贝伐单抗是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其在晚期NSCLC的维持治疗中在PFS的延长上也获得了阳性结果[3]。 1.3晚期NSCLC化疗及靶向维持治疗存在的争议虽然晚期NSCLC维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维持治疗是在保证较好的生活质量,在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范围内进行的治疗,但化疗药物具有毒性积累的副作用,多次维持化疗很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免疫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