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

(一)单项选择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 B )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D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C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 B )

A、急性感染期

B、病毒携带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艾滋病期

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B )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8、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C )

A、370C,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焚烧

C、室温条件下,放置3天

D、56?C,30分钟

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 D )

A、复发性单纯疤疹

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皮肤瘙痒

D、急性肾炎

10、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病人

D、艾滋病期病人

11、艾滋病人体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 A )

A、血液

B、尿液

C、泪液

D、汗液

12、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正确的描述是:( A )

A、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B、种族、性别与易感性有关

C、只有高危人群易感

D、只有性传播疾病患者易感

1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D )

A、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1个月以上

C、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D、体重减轻10%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和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14、艾滋病的特异性治疗是:(A )

A、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B、抗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

C、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D、融合抑制剂治疗

(二)判断题

1、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V )

2、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V )

3、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X )

4、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X )

5、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不可能成为HIV感染者。(X )

6、用于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剂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V )

7、医护人员受到针刺等接触到HIV污染的血液而感染的几率远高于乙肝。(X )

8、北京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V )

9、由于艾滋病无法治愈属于甲类传染病。(X )

农村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农村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09-19T15:27:47.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兴泽 [导读] 艾滋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出社会问题。大大损害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李兴泽 ( 甘肃省会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会宁 7 3 0 7 0 0 ) 【关键词】农村艾滋病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083-01 艾滋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出社会问题。大大损害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疫情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性接触传播已成为第一传播途径,并且疫情已呈现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从低学历人员向高学历层次扩散的特点[1],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防治艾滋病的法律、策略、措施以及地方法规,以期在科学、合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指导下构建有效的防治体系。我们针对目前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流行现状 1.1 我县此2006 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病例在逐年增加,从外地打工者和当地居民都有,但经过调查显示:农村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2],吸毒,卖淫嫖娼现象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素质低, 卫生知识缺乏, 对性病艾滋病知识了解甚少, 再加上农村地区干预措施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安全套的使用率极低, 推广使用安全套和开展针具交换非常困难, 给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带来很大阻力。虽然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政策不断加强, 力度不断提高, 但农村地区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仍令人担忧。 1.2 农村大多数人外出打工,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贫乏, 而且处于性活跃期, 非常容易发生高危行为, 再加上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 冬去春来, 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加重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1.3 在农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不容忽视, 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 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格, 操作不规范, 因此在注射、输血、手术、分娩、拔牙等过程中存在不安全操作, 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增加了艾滋病的传播。 2 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一些基层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防艾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事,与自己的工作很遥远。基层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治知识了解不多,认为只有吸毒,卖淫嫖娼和同性恋才会感染艾滋病,一般人没必要了解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社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2.2 政策宣传和执行缺乏有效的途径:很多基层领导不了解中央政府的政策,对《中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等防治政策学习不够,甚至处于盲区。社会多方面参与的防治局面尚未形成。 2.3 经费投入不足:地方财政困难,经费配套不到位,投入不足,使有关艾滋病防治措施难以落实,针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难以开展,制约了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开展。 3 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共同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组织落实防艾工作的各项措施。公安、司法、计划、财政、卫生、教育、民政、宣传、工商、旅游、广播、电视及妇联等部门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制定本部门的具体行动计划履行职责,各渠道、各层次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密切配合,实施综合治理。 3.2 卫生部门组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卫生机构,每年必须开展2 次以上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在育龄人群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开展咨询服务。利用每年12 月1 日的“艾滋病宣传日”进村进社宣传和教育。 3.3 教育部门按照《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切实有效的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3]、艾滋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将预防艾滋病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 3.4 工商、卫生、公安、计生及交通等部门合作,加强对高危行为人群(包括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恋和重点人群(包括营业性娱乐服务从业人员、长途汽车司机)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并使其彻底转变和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和歧视心理,从而使基层各项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实施得到保证。 3.5 开展培训活动,增进群众防病意识:各学校要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列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讲授艾滋病性病知识。对高危人群要加强禁毒禁娼法制教育,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要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宣传共用注射器的危害。 3.6 依法管理,强化监督监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血液制品的监督监测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对艾滋病、性病疫情进行检测,提高现有的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工作规范性管理水平,大力加强基层艾滋病防治机构及队伍建设,加强质量控制,使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疫情动态。完善艾滋病、性病医疗保健机构服务和咨询服务工作。 3.7 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疾病控制、性病防治、采供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在现有的疾病控制机构内部,强化艾滋病防治的专业功能,加强技术力量设施装备,改善工作条件,使之能够承担起艾滋病检测,性病诊治,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有步骤地、科学地、增加艾滋病哨点,逐步使性病防治、医疗卫生、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机构参与和承担相应的艾滋病监测与防治工作[4]。 3.8 加大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投入:艾滋病防治经费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 分级承担,多渠道筹集的原则,保证防治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落实规划所需的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经费投入,强化监督管理检查和督促。同时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援助,拓宽投资渠道。各级政府加大艾滋病防治人财物力的投入,并完善其调配与使用,切实保证有限的防治资源用到实处。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 称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及血液、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传染。HIV能特 异性侵犯T.淋巴细胞(CD+),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顽固感 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致命的损害,是当今世界 头号性传播疾病,也是头号传染病,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中医过去无艾滋病的研究资料,本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出现后,特别是1985年在 国内出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有关的研究已系统展开。目前除国内外,美国、日本、南韩及非洲援外的中国医疗机构都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艾滋病就其性质来讲,属于 “疫疠”、“虚劳”的范畴,就其临床疾病的演变来讲,属于正虚邪犯,是一个正气渐虚、 邪气渐盛的过程,依据中医诊疗的核心一一辨证施治,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辨病选药

遣方,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都会大有作为。 [病因病机] 根据艾滋病由艾滋病毒侵犯人体的基本原因来看,中医审症求因,其因当为邪毒外 袭和正气不足,特别是肾不藏精,肾亏体弱,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邪毒当属 疫疠之气,正如《温疫论》所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 有一种异气所感.”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即“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 似”(《素问.刺法论》)。不过艾滋病这种疫疠不是以呼吸道、消化道这些常见途径传播, 而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其制品、母婴接触及垂直传播传染的,又具有特殊性。由于肾 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是先天之根,元气之所在,人的一身之根本,卫气之 所依,营气之所系.合其他脏腑及肌肤皮毛共司卫外固内之作用。大凡由性接触传染者, 多为嫖娼、同性恋、肛交、滥交伐精纵欲者,其肾精处匮乏状态易为邪毒之所入;而凡 吸毒者均用兴奋致幻之品,令人异常亢奋,性欲亢进(暂时),心神恍惚,不能自恃,为

分析当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

分析当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 发表时间:2016-10-14T09:51:22.9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6期作者:莫爱兰 [导读]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农村中。 (武鸣区宁武镇卫生院广西南宁 530102) 【摘要】目的:探讨目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对目前农村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问题。结果:农村艾滋病防控中会出现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艾滋病防控。结论:在进行农村艾滋病防控过程中,需要针对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处理。 【关键词】当前农村;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情况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250-02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农村中,由于没有及时的对艾滋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农村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更是有着迅速增加的情况[1]。由于艾滋病的特点,一旦感染会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目前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对农村艾滋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当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目前我国农村艾滋病的防控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农村中,感染者中大部分为外出工作人员、恋爱适龄青年、空巢老人以及普通群众等,这些感染者呈现出多发现和复杂性等特点,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其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1 经费不到位 在目前农村艾滋病防控时,药物经费不到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经济非常不发达,因此其经费也是非常精确的[2]。而经费的精确会导致最终防控效果的不理想。尤其是在整个艾滋病防控体系的建设以及体制上,均难以实施。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展开。 1.2 领导对艾滋病防控的认识不足 从上文的分析中已经可以发现,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非常欠发达,不可避免的在这些地区中,领导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同时很多领导对艾滋病的认识并不足,因此会直接性导致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的松懈,最终让这些地区中农村艾滋病的大肆蔓延。这些领导人员认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应该是医院和疾控中心的责任,也是属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和自身的本职工作没有关系,因此会造成对艾滋病防控的疏于管理,导致在这些地区中艾滋病泛滥的情况。 1.3 政策管理的宣传不到位 领导人员在对艾滋病防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政策的宣传管理不到位也是较大的问题。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人民群众无法客观详细的了解到目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主要症状等,会导致群众出现两极分化[3]。一类认为艾滋病非常可怕,即使日常接触也会传染,对艾滋病产生极大恐惧心理。另一部分认为只有吸毒和同性恋等渠道才会导致艾滋病,因此极大的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2.对农村艾滋病防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构建起完善的艾滋病防控体制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对艾滋病防控的效果,可以对艾滋病防控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根据目前我国农村艾滋病的防控现状,结合我国各级政府针对艾滋病防控的诸多条例以及对现有的艾滋病防控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增强对艾滋病监督以及管理的效果,彻底提升对艾滋病的防控效率,并对控制效果进行提高。 2.2 强化基层领导队伍建设 在上文中的分析也可以发现,目前农村艾滋病防控过程中,基层领导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农村艾滋病防控工作无法较好展开的严重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完善农村地区的艾滋病管理队伍,并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提升,增强其工作积极性[4]。在这一点上,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村艾滋病防控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塑造出一支能适应农村环境、有较高业务水平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基层工作人员,彻底将农村艾滋病的发展进行抑制。 2.3 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 人民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清,也是导致农村艾滋病泛滥的重要原因。而基于这一点,可以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可以注意到将传统宣传手段和现代化宣传手段进行结合,保证到农村中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均能够较好的了解到艾滋病相关知识。同时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将艾滋病的所有知识进行全面化通俗化的普及。另外需要关注到在进行宣传过程中的具体性以及实用性,让农村群众可以在宣传后及时的纠正自身行为,彻底远离艾滋病,并提升农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艾滋病的防治意识,实现对农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3.结语 艾滋病为临床较为严重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非常长,因此极易导致其传染。在农村中则是艾滋病传染的高发地带。本次研究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中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的情况,并针对其缺陷分析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能够较好的改善农村艾滋病的防控情况。 【参考文献】 [1]夏虹.探讨如何做好山区农村艾滋病感染妇女所生儿童的预防与保健[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5):445,496. [2]莫洁玲,周容,黄颖红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调查研究——以广西农村地区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5,36(23):38-40. [3]邱婧,邱惠萍,王炜等.衢州偏远山区农村居民2014年艾滋病相关法律知识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70-72. [4]韦丽,贾存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自杀行为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5,(1):42-44.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附件1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

前言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

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3600) 张 霞 艾滋病因其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各地农村大力推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为了真实了解我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促进绛县控制与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正常而有效地开展,本调查针对15~49岁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3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15~49岁农村居民。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 1.2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以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等。对15~24岁、25~49岁2个年龄段统计当地农村居民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比例及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 1.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全部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后实施调查。所有资料通过EpiData 3.0录入并分析。对下列5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为艾滋病知晓: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会得艾滋病、仅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2 调查结果 15~49岁人群中,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人的比例为97.2%。15~24岁居民、25~49岁居民中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1.0%、44.7%。 3 讨 论 本次调查表明,当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7.2%)居民听说过艾滋病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于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等的认识不足、不深),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不足(血液安全意识,对安全套的防病功能缺乏认识等)。 本次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缺乏认识,特别是对于蚊虫叮咬以及与艾滋病患者共餐等心存恐惧,仍有31.2%和11.2%的被访居民不了解这两种方式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少数被访居民(3.3%)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会将病毒传播给她的孩子”。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引起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对于“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和“输入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分别有95.3%和97.0%的居民能正确认识到这两点。而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这一问题,仍有11.2%的居民不能正确认识。 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及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只有使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充足的正确的艾滋病预防措施,才能消除他们对于艾滋病不必要的过度恐慌,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预防能力。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到2007年底,全国15~49岁人口中,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5%以上。本次结果表明,尽管已开展了多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但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仅达到48.5%。由于在宣传工作中重视了核心信息的告知,农村居民对个别信息的知晓率相对较高,2004年本地调查农村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79.8%、38.5%,本次调查中,2个指标上升为88.8%、68.8%。与本地区2004年的调查相比,农村居民愿意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的比例为由当年的59.3%上升到85.3%。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有所缓解,表明这些年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富有成效的。 本次调查显示,在以往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中,电视(68.3%)、广播(44.5%)和免费宣传材料(54.5%)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而对朋友、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课堂讲授及网络的选择均不足7%。表明本地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期望途径较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欲求不强。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选择仅4.9%。这表明当地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促进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建议相关机构尽快开展需求调查,找到开展VCT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和薄弱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推进VCT工作的开展,使更多的高危人群和其他潜在可能感染的人群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到相应的机构获得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保密咨询和检测及转诊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扩大VCT的覆盖面,促进VCT的可持续发展[1]。 目前我县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农村。由于农村居民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又以青壮年为主,因不良性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较大。流动在外的农村人口大都处于城市的边缘,住所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都极度贫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不强的农民在城市里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更少获得帮助。 · 2 4 3 ·山西医药杂志2012年4月第41卷第4期下半月 Shanxi Med J,April 2012,Vol.41,No.4the Second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姓名: 学号: 专业: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目前,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各地传播。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至2000年底全球约有5 790万感染者,其中已死亡2 180万,每天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约有16 000人,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最为严重,亚洲其次。据国际组织专家预计,如果亚洲目前不抓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将会在本世纪的前10年超过非洲。由于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国际上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问题,许多国家把艾滋病问题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8国首脑会议均讨论了艾滋病的议题,今年6月联合国召开特别联大会议讨论艾滋病,许多国家派首脑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经经历了传人期、扩散期和增长期3个阶段,疫情逐渐蔓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01年3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3 90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56例,死亡503例,是HIV亚型最多国家之一,艾滋病病毒的3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一我国艾滋病的现状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涉及范围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现感染者。二是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经常性接触、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三是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分布在农村,例如,因非法采供血传播的感染者几乎100%分布在农村,而且大多在贫困地区。四是局部地区面临发病、死亡高峰。五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不安全性行为在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在吸毒人群中普遍存在。 二、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广阔,边境口岸众多改革开放加速,国际交往剧增,面临国际艾滋病大流行的态势,稍有疏忽,将有可能控制不住艾滋病的急剧传播,因此,下列情况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国际交往日渐频繁 目前国际上巳有1740万人感染了HIV,而我国每年出入境人数又处于逐年增多的态势。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印刷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

前言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3)新增了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WB,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试验);(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5)增加了核酸检测流程; (6)完善了检测报告。将抗体筛查和复检报告整合为 HIV抗体筛查检测报告,增加了HIV-1核酸检测报告和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报告,取消了流行病检测HIV抗体检测报告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和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7)取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章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一章。 所有附表的检测报告仅供使用实验室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下发至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及有关单位。本《规范》将为国家、相关部委下发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政策法规的有效实

(完整word版)艾滋病知识题库

郫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参考题库 一、选择题 1、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 A、HIV B、AIDS C、HAV D、HBV 2、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B)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毒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动物免疫缺陷病毒 4、成都市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A、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5、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6、下列哪项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A ) A、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B、拒绝毒品 C、到正规医院拔牙 D、不与人共用牙刷 7、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D、艾滋病期 8、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期( D )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感染期 C、临床症状前期 D、窗口期 9、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D )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C、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D、以上都是 10、我国现阶段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D ) A.打击卖淫嫖娼 B.禁止同性恋 C.应用疫苗 D、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解读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064328117.html, 1《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解读 新华社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对“十三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强调,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在工作目标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以上,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下降到1%以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4%以下;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5年增加一倍。 行动计划提出六项防治措施,包括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增强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提高综合干预实效性,有效控制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提高检测咨询可及性和随访服务规范性,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减少传播;全面落实核酸检测和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持续减少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培育引导措施,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 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和药品供应;加强科研与国际合作,提升防治水平。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关键词】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近27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经波及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者总数已超过6000万,20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众多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而成为了与气候改变和极度贫困等同的非传统威胁。由于该病潜伏期长、隐蔽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化、病死率高,目前即无能治愈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严重困难。 1艾滋病的病原学特点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这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几乎达100%。 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截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76335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死亡38150例;2008年报告HIV45572例,AIDS14509例(其中由HIV发展为AIDS3844例),死亡9748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在我国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2.1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HIV/AIDS的流行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1985~1988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病例多数为境外输入性。1989~1994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等个别地区发现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为标志。1995年至今被称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快速发展到大部分省;以中部数省为主的非法采供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并经人口流动和二代传播扩散至更广大的地区;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乱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目前,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法采供血行为,用血安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但是经静脉注射吸毒和经性传播HIV的势头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主,而且在一些地区已出现HIV感染者的第二代传播(母婴传播、家庭内性传播等),对全国HIV/AIDS的流行蔓延无疑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 2.2地区分布特点 艾滋病疫情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2000年报告HIV感染者最多的4个省份: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合计报告人数占全国报病总数76.7%(3989/5201),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HIV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海南、福建等南部及东南沿海省份,以性传播为主。河南、山西、安徽等中部地区,感染者主要为有偿采供血人员及流动人口,感染途径多不详。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2)详解

厚德 求精 严谨 创新 艾滋病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 型题】 1。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 ) A .性接触 B.输血 C .母婴 D .握手 E .共用注射器注射 2.HIV 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 ) A .高压湿热消毒法 B.7 5%乙醇 C .0.2%的次氯酸钠 D .焚烧 E .紫外线 3.据估计,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已死于艾滋病的病人 超过 ( ) A .1万 B 5万 C .10万 D.20万 E .25 【X 型题】 4.下列哪些消毒方法可以用于对HIV 的消毒 ( ) A .56℃,30分钟 B.0.2%的次氯酸钠 C .0.1%的甲醛 D.γ射线 E .紫外线 5.感染HIV 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 ( ) A .精液 B 血液 C .乳汁 D .艾滋病病人的骨灰 E .眼泪 6.HIV 的传播途径有 ( ) A .性接触 B 注射 C .母婴 D .人工授精 E .与感染者握手 7.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有 ( )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 E .住同一宿舍者 8.目前抗HIV 的药物有 ( ) A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B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C .博来霉 素 D .蛋白酶抑制剂 E .戊烷脒 9.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应在哪些种类的学校中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 ) A .高等院校 B 中等职业学校 C .普通中学 D .普通小学 E .军队院校 10.世界卫生组织将HIV 感染分为A 、B 、C 三大类,C 类包括 ( ) A .严重机会性感染 B .淋巴结肿大 C .神经系统症状 D .肿瘤 E .消化系统症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IDS 是由 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2.AIDs 的传染源为 、 。 3. 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4.目前治疗HIV 感染的抗病毒药有 、 和 三大类。 5.艾滋病的潜伏期为 年。 6.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包括 、 、 、

中国艾滋病现状

中国艾滋病人数2015年和2014年最新数据 提问者:傻瓜也疯狂提问时间:2014-9-1 11:27:06 记者昨天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全球平均每天有6000人感染艾滋病,其中男男同性恋成主要传播途径。中国现存艾滋病人数居全球第12位,同期死亡率下降63%。■现状 男男HIV感染率持续上升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3500多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00人感染。 中疾控性病艾滋病中心副主任孙江平介绍,多数新感染者来自重点人群,性传播的比例和构成不断增加。虽然单阳家庭夫妻间性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新发感染率逐渐下降,暗娼等异性传播人群也一直在小于1%的低水平,但男男同性恋HIV疫情却未能得到控制,感染率持续上升,“男男性传播感染率持续上升,不仅在中国较为严重,也是国际性难题”。孙江平建议,在抗艾工作中加大暗娼和男男性行为的干预力度,包括安全套推广和HIV检测。 ■举措 启动第三轮艾滋病防治工作 孙江平介绍,中国目前属于多种传染源、传播系数小的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复杂,较难控制。为改善HIV/AIDS的生存状况,10年间,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增加3.8倍,通过扩大检测,发现了更多感染者。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2005年的25%升至2013年的87%,同期病死率从17.9%降至6.6%,下降63%。 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了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亿多人,示范区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政策。 ■对话 我国半数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韩孟杰昨天接受采访,对当前防艾工作的焦点问题予以解答。 京华时报:马航MH17上有108位世界艾滋病研究顶尖专家,他们的遇难对学界有何影响? 韩孟杰:这是非常惨痛的一件事,但我觉得并不影响整个艾滋病工作的发展,反而可能激励大家付出更多努力。 京华时报:世界艾滋病大会对中国的艾滋病防御工作有什么影响? 韩孟杰:大会提出了很多需要努力的目标和防治措施,这些都会给中国艾滋病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 京华时报: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能否实现? 韩孟杰:我们仍把2030年终结艾滋病当成一种美好的期许。我们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2020年能否在具体目标上有所进展,这更重要。终结艾滋病可以说是我们雄心勃勃的理想和愿景,眼前的目标和努力更重要。 京华时报:我国在防艾方面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韩孟杰:在我国,只有50%的人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更谈不上让更多人接受治疗。也就是说,就算让所有知道自己患病的人接受治疗,也还有一半的人没有治疗。 京华时报:目前我国在治疗艾滋病方面能达到何种水平? 韩孟杰: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强有力了,治疗所用的药品对于延长生命很有效果。所以要让更多易感染艾滋病的人及早接受检测,检测出来后,及早接受治疗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艾滋病监测管理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7]68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6.16 【实施日期】2017.06.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7〕6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16日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推进健康山西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检测力度持续加大,实现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覆盖、临床用血艾滋病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基本实现了“十二五”阶段性目标要求。全省疫情整体控制在较低流行水平,截至2016年底累计报告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8140例,死亡1982例,疫情排名在全国23位。 但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每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人数仍在增加,且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尚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卖淫嫖娼、合成毒品滥用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治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解决主要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突出改革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防治成效,进一步遏制艾滋病流行,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我国是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截至2003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5092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532例,死亡1800例。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约84万例,其中患者8万例,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或可概括为:全国HIV感染者报告人数已超过4万例,实际上感染者估计人数已超过100万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3种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总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 1、时间分布? 我国艾滋病流行分为3个时期 第1个时期(1982~1988年)散发期:全国只报告19例HIV感染者,多为散发,分布于沿海各大城市,多为外籍公民或海外华人,只在浙江有4例血友病患者因应用污染的进口第Ⅷ因子而被感染。 第2个时期(1989~1994年)为局部流行期: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边境瑞丽吸毒人群中发现146例HIV感染者,系从境外传入,此后在德宏州的几个市县局部流行。其他咱份仅吸毒人群中偶有HIV感染者发现。全国各地在性病患者、暗娼、归国人员中以性接触传播HIV的例数逐年增加。 第3个时期(1995年至今)为广泛流行期:此期全国报告HIV感染者人数迅速上升,一方面由于云南省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流行地区明显扩大至全省各州,并且迅速传入新疆、广西及四川等地,另一方面,1995年起在我国中部一些地区的有偿供血员中发现为数不少的HIV感染者,主

要是地下采血(浆)点的供血员,这些人流行性很大,传播HIV感染的危险性较强。另外,许多地区在性病患者、暗娼中经过性接触传播的感染者人数亦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患者数量增加明显,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全国31省报告在注射毒品中发现HIV/AIDS,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上升。预示着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2、地区分布?2001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最多的省份为云南省,其次为新疆、广西、广东、四川及河南。青海是最后发现感染者的省份(1998年6月)我国西南、西北部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为吸毒人群,中部地区是以流动人口或有偿供血员等为主,而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各大城市主要以性病患者、暗娼等为主,1999年以来在广东省的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人数明显上升。 3、人群分布?从性别分布上看,全国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累计报告的40560例病例中,男性占80%女性HIV感染者比例较往年有所上升。 从年龄分布上看,青壮年仍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以20~29岁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占50%左右,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约30%)和40~498岁年龄组(约10%);1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2001年比2000年有所增加。 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存在潜在地危除法因素,例如:静脉吸毒与不安全性行为的泛滥,频繁的人口流动以及一般人群中HIV?/?AIDS知识缺乏等。这些因素的控制与应对,对于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总体趋势是,全国范围的低水平流行与局部地区和特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