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

纪念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
纪念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

继承大师遗志作出一流成果

——纪念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弘扬华罗庚先生热爱祖国,对科学真理不懈追求的崇高精神,让更多的年青数学工作者学习、了解与感受华罗庚先生的治学思想与治学精神,数学研究所于2010年1月和2010年6月举办了两场纪念华罗庚先生数学论坛,与会嘉宾共同追忆了华罗庚先生引领中国数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和感人事迹,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从筹建、成立到发展,都浸透着华老的心血。华罗庚先生开辟的学科前沿、他强调的数学各分支的交叉、统一,他倡导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以及开放流动的传统,这一切为数学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在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之际,走进数学研究所,依然可以深深体会到华罗庚精神的巨大影响,强烈感受到这位数学大师的人格魅力。

爱国奉献,从实以终

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大楼二层的华罗庚纪念室里,可以看到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那是1950年华罗庚毅然放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职位携全家回国,在轮船上与同舟归来的留美学者的合影。正是在回国途中,华罗庚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这封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公开信,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华罗庚回国后为振兴和发展中国数学事业鞠躬尽瘁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回国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建、创办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日后已被证明对我国数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华罗庚回国之初先是在清华大学任教,但同时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身份积极投入了数学所的筹备工作,1952 年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经政务院批准,华罗庚被任命为所长,从此直到1984年,他在这一岗位上为建设、发展新中国有自己特色的数学研究机构而呕心沥血,在明确研究方向,开展国际交流,出成果、出人才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学所宣告成立前夕,华罗庚在一份工作报告中就数学所的奋斗目标、办所方针、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系统意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的战略目标,以及数学所三大研究方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这份纲领性的文件可以说是描绘了数学所发展的蓝图。数学所成立以来的工作,从人才聘用到科研布局,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蓝图。在华罗庚领导下,数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发扬爱国奉献、自主创新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涌现出一批杰出数学人才。

华罗庚还是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数学所初期就设有计算机科研小组。华罗庚大力支持数学所计算机科研小组的工作,在人员引进和培养方面都有高瞻远瞩的布局,并于1956年担任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亲自领导了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创办与筹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华罗庚开始更多关注数学的应用与普及。1958年,他与钱学森共同推动了数学所运筹学研究室的成立,并带领部分研究人员到工厂和农村推广“线性规划”,包括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图上作业法”,成为他后来在全国推广应用数学方法的先声。特别是从六十年代中期起,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几乎全部精力投入了“双法”(优选法和统筹法)的推广应用,近二十年间,他和他所领导的小分队,足迹遍布全中国大部分地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大庆油田,西南三线,到处都是推广“双法”的课堂,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蔚为中外数学史上罕见的数学普及应用大观。

自1951年至1983年,华罗庚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他在这一职位上进行的出色活动,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罗庚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身为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他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和谐作出了杰出贡献。

华罗庚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拼搏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曾说道:“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他晚年不顾抱病之躯,坚持推广双法,促进学术交流。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学术报告的讲坛上,突发心脏病而永远离开了我们,实现了他“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的豪迈誓言。

在2009年我国60周年国庆前夕,中宣部组织的双百评选活动中,华罗庚先生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自主创新,敢为人先

华罗庚以自主创新为数学所的战略目标,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担任数学所所长期间,他从未放松过数学研究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在多元复变函数论领域做出了原创性工作,1956年,他以“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研究工作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新闻在人民日报上以向科学进军为题作了报道,这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被评价为“领先西方10年”。

其实,华罗庚的整个科学生涯,就是自主创新、敢为人先的写照。除了多元复变函数论,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及高维数值积分等诸多领域,并且在每一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这些领域里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与方法,如完整三角和估计之华氏定理,又如体论的嘉当-布饶尔-华氏定理、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华氏算子、伪蒙特卡罗方法中的华-王方法等等。1983年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华罗庚论文选集》(Loo-Keng Hua:Selected Papers),这部约含华罗庚论文的三分之一的文集,记录了这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拼搏、攀登的轨迹,被国际评论誉为“20世纪数学中一个伟大人物的丰碑”,“将成为全世界数学家的宝贵财富”。

华罗庚著作等身,他为我们留下了十部专著和150余篇学术论文,还有大量科普作品。站在数学院华罗庚纪念室里陈列华罗庚著作的专柜前,注目那一本本闪耀着创造性光芒的著作,特别是想到这些为我们的国家赢得国际声誉的著作,是出自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学者之手时,人们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25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因家庭贫困,一年后离开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他在这期间撰写的一篇论文受到熊庆来教授关注,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工作,任管理员。他利用工作之余,旁听大量课程,努力开展研究工作。由于成果突出,他先后被破格提拔为助教、讲师,后来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1938年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华罗庚先生在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数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该著作中一些定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华不等式、多项式指数和估计已经成为经典结果,现在仍不断被引用。华罗庚1946年赴美,他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

华罗庚正是这样以初中文凭,主要依靠自学成才而成为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西方的一些权威杂志上评价华罗庚说:“他的工作范围广阔,使他堪称世界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华塑造了中国的数学”。2002年美国科学院出版了华罗庚传。

半个多世纪以来,华罗庚所提倡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他本人的创新道路,激励着数学研究所一批批年轻人刻苦攻关,勇攀高峰,为共和国的数学事业贡献了丰硕的成果。

甘为人梯,桃李芬芳

从数学所筹备之时起,华罗庚先生就为发现、培养年轻数学家不遗余力。

华罗庚善于发现人才。他对陈景润的提携,已成为又一则“伯乐与千里马”的美谈,而这只是华老识才、惜才,扶持新秀的一个例子。

华罗庚善于培养人才。早在1952年,他就提出了“三高一长”的研究实习员培养方针,即要求每一个研究实习员在二年内能“精通三高”(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和高等微积分),“握有一长”(掌握一门专研特长)。同时,华罗庚还制定了一套让青年科研人员在实干中学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他倡导下,数学所开设了一系列讨论班。华罗庚亲自指导了“数论导引”和“哥德巴赫猜想”两个讨论班。以“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为例,该讨论班不仅吸收所内研究实习员参加,还吸引了科学院以外的青年数学工作者(如山东大学潘承洞等),形成了一个研究群体。这个讨论班的参加者日后大都在数论领域做出重要工作,特别是王元、潘承洞、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在华罗庚的带领下,数学所常年举办涉及各个领域的讨论班,这些讨论班影响辐射全国,对推动我国数学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骨干引领作用,其中的一些成员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在60年代,也是在华罗庚的建议下,数学所举办了颇有特色的“练拳园地”,以适当的数学问题,吸引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探讨、解答。华罗庚对后学要求严格,却又循循善诱,既授之于“鱼”,更授之于“渔”。在治学方面,华罗庚特别注重勤奋和积累。“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他的名言。他还说过:“学习科学知识有如筑塔,级级上升,每一级都建筑在以下诸级之上。因之,一级不稳,就筑不上去。”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他还认为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钻研精神,“学习科学时,必

须紧紧掌握‘知难而进’的原则”。今天,“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从薄到厚,从厚到薄”、“弄斧必到班门”等脍炙人口的学习经典,早已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不仅使数学所直接就教于他的人受益,同时也启迪、熏陶着无数探求真知的青年学子。

华罗庚先生还特别强调知识的贯通,他认为数学虽然已经发展为许多分支,但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数学的基础内容来说,更是如此。他在科大倡导了“一条龙”式的教学,把大学相关的基础知识贯通为一个统一的教学整体,后以“华龙”著称。是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创举,也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数学研究与应用的骨干。华罗庚是新中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创始人、组织者,正确引导无数青少年步入数学的殿堂。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华罗庚先生的引领及其精神鼓舞下,数学所人才辈出。在数学所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员中,仅当选为两院院士的就有41人。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所自己培养的研究生中有的已经成为国际著名数学家。

继承遗志精神永垂

数学院思源楼五层,“中国科学院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的标牌赫然在目。重点实验室是数学所在新形势下继承华罗庚遗志、发扬华罗庚精神,经科学院批准成立的。事实上,华老长期担任所长的数学研究所,如今已成为国家数学的研究中心、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水平的国际交流的平台。数学研究所在分析数学、数论、代数、几何和拓扑、数学物理、数理逻辑、理论计算机科学以及基础数学的各交叉学科方向都拥有众多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瞄准国际数学前沿,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数学所现有院士6人,近十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在2002年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数学所有3人受邀做45分钟演讲。2008年成立的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于每年11月举办华罗庚数学讲座,华罗庚讲座邀请两位著名数学家介绍某个重要领域的主要发展及最新进展,迄今已邀请很多国内外著名数学家;实验室常年举办周五综合报告会,综合报告会邀请某个领域的著名专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室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上午举办Institute Lecture,讲解现代数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思想、方法和影响,扩展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视野。华罗庚数学讲座、综合报告会和Institute Lecture已经成为数学所和实验室的品牌闻名于外,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气氛。

华罗庚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已成为宝贵的科学遗产,构成了数学研究所文化的核心。数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决心踏着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的足迹,继承和发扬华罗庚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形成开放、流动、联合、面向全国、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未来的新格局,做出国际一流的重大成果,造就一批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为我国数学和整个科技事业作出更多重要贡献。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1910 年11 月12 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 1.65 米,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他12 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25 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1927 年秋,和吴筱之结婚。1929 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29 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 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

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 ”“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 人才’ 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1930 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 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即多方打听并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1931 年秋冬之交,华罗庚进了清华园。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 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为讲师。1936 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从1939 年到1941 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 多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数素论》。在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下,他还积极参加到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之中。《堆垒数素论》后来成为数学经典

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篇一:严格要求学生 华罗庚先生一直很重视青年数学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人才,他在清华园里的数学研究所开办了数学讨论班。 我国着名数学家王元先生那时就曾拿着苏步青和陈建功教授的推荐信来找华罗庚先生,希望能拜他为师。王元从小喜爱数学,一直非常仰慕华罗庚先生,立志要拜华罗庚先生为师。华罗庚先生看了推荐信后,并没有表示立即收他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王元一时发懵,思索半天没有想出答案。华罗庚先生严厉批评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当天晚上,王元用心演算,第二天把结果报告给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听了十分高兴,后来又出了几道题。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先生这才答应收下这个学生。 华罗庚先生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他每天黎明即起,然后去敲学生们宿舍的门,接着是和学生们讨论问题或授课,一干就是一天。有时睡到半夜,他忽然爬起来,穿上衣服又去逐个敲学生们的房门:“别睡了,别睡了,白天的题目还得再讲一讲!??”就这样,华罗庚先生忘我地工作,他对学生们说:“如果自己的脑子里没有问题了,就不是数学家了!”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兢兢业业,勤奋不息,即使假日也不休息。 华罗庚先生选择学生时从不以貌取人,他在给广州中山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在听讲的学生中,有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名叫陆启铿,他听了华罗庚先生的报告后,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毕业后能分配到北京,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搞研究。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当时华罗庚先生是万人仰慕的大数学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为荣,他怎会收下像陆启铿这样的残疾青年呢?陆启铿反复思考之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先生写了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华罗庚的悉心指导下,陆启铿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数学家。 篇二:尊师重教 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

第4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含答案

多有几个? [5分] 参考答案: 6. 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处分别标上1,2,3,4,5,6,7,8,然后再把每条棱两 端所标的两个数之和写在这条棱的中点,问各棱中点所写的数是否可能恰有五种 不同数值?各棱中点所写的数是否可能恰有四种不同数值?如果可能,对照图a 在图b的表中填上正确的数字;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 [5分] 参考答案:

2. 这是一个中国象棋盘(图中小方格都是相等的正方形,“界河”的宽等于小正方 形边长),黑方有一个“象”,它只能在1,2,3,4,5,6,7位置中的一 个,红方有两个“相”,它们只能在8,9,10,11,12, 13,14中的两个位 置。 问:这三个棋子(一个“象”和两个“相”)各在什么位置时,以这三个棋子为 顶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5分] 参考答案: 3. 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合金铝管截成若干根36厘米和24厘米两种型号的短管 (加工损耗忽略不计) 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5分] 参考答案:

甲、乙二人同时从A出发向B行进,甲速度始终不变,乙在走前面1/3路程 时,速度为甲的二倍,而走后面2/3路程时,速度是甲的7/9,问甲、乙二人谁 先到达B?请你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5. 这是一个长方形。(AE的长度与ED的长度之比是9∶5) (BF的长度与FC的长度之比是7∶4)问:涂红色的两块图形的面积与涂蓝色的两块图形的面积相比较,哪个大?请说明理由。 [5分] 参考答案: 6. 这是一个正方形,图中所标数字的单位是厘米。 问:涂红色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分]

7. 这是两个分数相加的算式。问:等号左边的两个方格中各是怎样两个不同的自然 数?[5分] 参考答案: 9. 图中有两个红色的正方形,两个蓝色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已在图中标出(单 位:平方厘米) 问:红色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大还是蓝色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大?请说明理由。[5 分] 参考答案: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他一生的故事许多许多,本文写的是他上小学时,敢于向专家挑战的事,表现了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求知态度。 文章开头先概括写华罗庚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联系到他日后的成功,使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说明华罗庚从小博览群书,对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用两个自然段讲华罗庚发现一位教授的文章有错误,勇敢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表扬。其中“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谁”指的是任何人,当然包括专家。老师的话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励,培养了他敢于求真的精神。 最后讲华罗庚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这篇课文是上一册教材中《动手试一试》一文的延伸,以著名科学家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明确了可贵的求知态度。课文虽然写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但是选取了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小时候的故事。而且力求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得生动、可亲,增强了感染力。 一、华罗庚的有关资料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 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

名人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

名人故事数学家华罗庚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 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 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 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

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关于伟大数学家华罗庚。他有许多小时候刻苦勤奋的故事,同时又有许多爱国事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华罗庚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华罗庚的故事篇一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

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

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的故事篇二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华罗庚,人们往往把这个名字当作"数学家"、"自学成才"和"聪明"的代名词。随着"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广泛开展.这位当代中国的传奇数学家在少年儿童中也广为知晓了。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在病痛和贫困面前,华罗庚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恋数学,他四处寻找数学书自修。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三本数学书可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贪婪地把它们读得烂透,并尝试写些论文,投寄到《科学》、《学艺》等刊物发表。1929年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学》第14卷第4期)。1930年l 2月他又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苏家驹的解法中把一个13阶行列式算错了。 这后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视,系主任熊庆来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1931年,华罗庚经他的同乡唐培经教员引荐,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这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华罗庚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在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指导下,两年之中,华罗庚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凭藉他的天赋和雄厚的学力,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为助教。一个乡间来的青年人,只有初中文凭,居然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1934-1936年,华罗庚在杨武之等教授的关心下,深入研究数论,他阅读丁许多当时国际上数论权

华罗庚阅读答案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1)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 3.(1)数学家中学教师 (2)《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 4.(1)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2)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3)希望能更正。

十个数学家的故事文档

华罗庚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 学习啦在此整理了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篇1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计算起来……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篇2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 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

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 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 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 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 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

华罗庚阅读答案

华罗庚阅读答案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 3.数学家中学教师 《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 4.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希望能更正。

华罗庚金杯2017初一试题

第二十二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决赛试题(初中一年级组) 一、填空题(每小题 10 分,共80 分) 1. 数轴上1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10,,...,a a a ,且当i 为奇数时,12i i a a +-=,当i 为偶数时,11i i a a +-=,那么106a a -= . 2. 如右图,△ABC ,△AEF 和△BDF 均为正三角形,且△ ABC ,△AEF 的边长分别为3和4,则线段DF 长度的最大值 等于 3. 如下的代数和 1201622015...(1)(20161)...10101007m m -?+?-+-?-+++? 的个位数字是 ,其中m 是正整数. 4. 已知20152016x <<. 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定义{}[]x x x =-.如果{}[]x x ?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x 的和等于 . 5. 设x ,y ,z 是自然数,则满足22236x y z xy +++=的x ,y ,z 有 组. 6. 设311,,,p q p q q p --都是正整数,则22p q +的最大值等于 . 7. 右图是A ,B ,C ,D ,E 五个防区和连接这些防区的10条 公路的示意图. 已知每一个防区驻有一支部队. 现在这五支 部队都要换防,且换防时,每一支部队只能经过一条公路, 换防后每一个防区仍然只驻有一支部队,则共有 种 不同的换防方式. 8. 下面两串单项式各有个单项式: (1) 2457832316046604760496050,,,...,,...,,n n xy x y x y x y x y x y -- ; (2) 23781213535210077100781008210083,,,...,,...,,m m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其中n ,m 为正整数,则这两串单项式中共有 对同类项.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10 分,共40 分,要求写出简要过程) 9. 是否存在长方体,其十二条棱的长度之和、体积、表面积的数值均相等?如 果存在,请给出一个例子;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 如右图,已知正方形ABDF 的边长为6 厘米,△EBC 的面

华罗庚的事迹_精选资料全面版

《华罗庚的事迹》 华罗庚的事迹(1):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 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我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 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的事迹(2): 华罗庚的故事:在数学上加倍用功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 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 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 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光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必须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 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我算的,那你说说,你

华罗庚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罗庚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罗庚》课时练习 一、积累运用 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蜚声(fēi)箪食(dān)椽子(huán)爱憎分明(zènɡ) B.靡涯(ǐ)耿然(ɡěnɡ)显赫(hè)坎坷(kǎn kě) .扉页(fēi)间或(iàn)一爿店(pán)乖角儿(u ér) D.监生(iàn)褒奖(bā)搭赸(shàn)困在垓心(ɡāi) 2.选出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鹰鹯拘挛金瓯春温秋肃 B.朴质恬静倚角之势曲意抚慰 .惨淡瘟疫良辰美景姹紫嫣红 D.亵渎蔓延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停止的论点,___________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2)而一旦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新事物

的性质。 (3)上写生课的时候我们要___________老师怎么用笔。 (4)他不会唱歌,你___________难为他。 A.失望变革留神何苦 B.悲观变化留心何必 .失望变化留心何苦 D.悲观变革留神何必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仿古建筑虽然也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不宜提倡。 B.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 .在审片的时候,孙玉胜副总编辑用了一个小时思考如何既能揭露事实,又能保护线人,在发现无法两全的时候,他作出了忍痛割爱的决定。 D.在度过了一段低迷期后,李金羽居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以12粒进球在射手榜上独占鳌头,曾经以个性张扬而闻名的阳光少年,在这个赛季再次让人领略到那逼人的青春气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实现的。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4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三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