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SICOLAB

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目前公认的,“AEIR”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为Animal(动物),“E”为Equipment(设备),…l’为Information(信息),…R为Reagent(试剂)。实验动物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可以说近代生命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要应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何以受到如此重视?它究竟为各项科学研究做出了那些贡献?下面分别做简单介绍。

(1)生命科学方面

这方面是比较直接的、大量的。生命科学中,人类的健康和福利研究离不丌应用实验动物。在对人的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机制及疾病的防治研究中,实验动物是人的替难者。譬如,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疾病,由于在肿瘤的移植、免疫、治疗等研究中使用了裸鼠、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致癌原因,尤其是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和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计划生育研究有相当大的工作是在动物身上作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试验和我国生物学家朱洗的无外祖父的蟾蜍,即由动物实验进行成功。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传染病及外科病等发病、治疗与痊愈的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各方面的机理,都经过动物实验加以阐明或证实,这也就是SARS研究为什么离不开实验动物的原因了。因此,有人统计生物医学的科研课题有百分六十以上需要用实验动物,有许多课题的研究离开了实验动物就寸步难行。

(2)制药工来和化学工业方面

这方面对实验动物的依赖更为明显。药物和化工产品的副作用,对生命的影响程度包括致癌、致病、致畸、致毒、致突变、致残、致命,都是从实验动物的试验中获得结果。制药和化学工业产品如不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试验,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给人类应用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果。如1962年,西德某药厂生产一种安限药Thalidomide,推广给孕妇使用,结果在若干年内发现畸胎发生率增高,究其原因就是与孕妇服用Thalidomide有关。制药、化工等工业的劳动卫生措施,特别是各种职业性中毒(如铅、苯、汞、锰、矽、酸、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等)的防治方法,都必须选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动物实验后才能确定。实验动物也是医药工业上生产疫苗.诊断用血清,某些诊断用抗原,免疫血清等的重要材料,都是将菌毒种等接种于动物体内而制成。例如从牛体制备牛痘苗,猴肾制备小儿麻痹症疫苗,马体制备白喉、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等血清,金黄地鼠肾制备乙脑和狂犬病疫苗,小鼠脑内接种脑炎病毒后的脑组织制备血清学检验用的抗原等。

(3)畜牧科学方面

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营养饮料的分析、保持健康群体以及淘汰污染动物等工作。都要使用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畜禽传染病的研究工作中,常急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目前在兽医科学研究上,由于所用试验动物或鸡卵不合乎标准,质量很差,严重影响科研效果。甚至在某些疫病的研究工作中,因无SPF动物和SPF卵,试验无法进行,所制各的疫苗的效果难以保证,导致大量畜禽病死,在经济上带来重大损失。如1981年,我国某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猪瘟疫苗混有猪瘟强毒,结果注射后引起大批猪死亡,造成国家经济的很大损失,其原因是由于制苗所用的仔猪带毒,而安全检验用的动物数量和质量又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又如在生产鸡新域疫疫苗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鸡卵不是SPF鸡卵,使疫苗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4)农业科学方面

新的优良品种的确立除要做物理的、化学的分析以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的鉴定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化学肥科、农药的残毒检测,粮食、经济作物品质的优劣等,最后也还是要通过利用实验动物的试验来确定。化肥和农药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材科,由于未经严格的动物试验而发生的问题很多。在合成的多种新农药化合物中,真正能通过动物试验对人体和动物没有危害的只占1/30,000,其余都因发现对人的健康有危害而禁用。例如我国过去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后也发现它们有致癌作用,70年代,我国从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进口杀虫眯的生产流水线,化了大量投资建立了生产厂和20个车间,但就是因为忽略了动物的安全性试验而造成了很大损失。因为投产后,才从国外知道消息,杀早眯能致癌,国外已经不用。以后我国只好停止发展,但己造成损失。由此可见,用实验动物进行的安全性试验对农药、化肥等

生产极为重要。

(5)轻工业科学方面

人们的吃穿用,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皮毛及化学纤维、生物日常用品,特别是化学制品有害成份的影响,都要用实验动物去试验。食品、食品添加剂、皮毛制品、化妆品等上市销售,都要求必须先经国家指定的机构采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性试验,以证明其对人体无急慢性毒性,且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才能供应市场。

(6)重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

在重工业上,对有害物的鉴定和防治,以及国土的整个环境保护,包括废物的、气体的、光辐射的、声干扰的.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业中,实验动物都是监测的前哨和研究防治措施的标样。

(7)国防和军事科学方面

各种武器杀伤效果.化学、辐射、细菌、激光武器的效果和防护,以及在宇宙、航天科学试验中,实验动物都作为人类的替身而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数据。人们都知道,在宇宙飞船首次邀游太空时,代替人类受试作生理试验的是实验动物。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人体在太空条件下,失重、辐射和天空环境因素对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在核武器爆炸的试验中,实验动物被预先放置在爆炸现场,以观察光辐射、冲击波和电离辐射对生物机体的损伤,此外:在战伤外科的研究中,在防军事毒剂和细菌武器损伤的研究中,实验动物均被用来代替人类作为战争中的受难者.从而研究对各种战伤的有效防治措施。因此,实验动物在军事医学研究上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8)商品鉴定和国际贸易方面

现在已把实验动物的实验鉴定列为法规,它直接影响着对外贸易的数量、质量和信誉。

(9)行为科学的研究方面

实验动物在行为科学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汽车设计中的撞击,土建设计中震动的允许程度.灾难性事故的处理等,国外也已经采用实验动物模拟人类。

(10)实验动物科学本身研究方面

在实验动物科学本身研究中,由于其综合性很强,例如,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动物学、胚胎学、营养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解剖组织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免疫学、血液学、麻醉学、生态学等,虽然它的直接研究目的,是取得适用于各种特性需要的实验动物,但它对生物科学的微观领域,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SICOLAB总结

实验动物科学应用得如此广泛,主要是由实验动物的特点所决定的。实验动物具有无菌或已知菌丛,遗传背景明确、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纯度高、敏感性强、反应性一致、重视性好以及繁殖快(世代间隔短)、产仔多、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因而被广大科学工作者称为“活的试剂”、“活的精密仪器”。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研究要求和生产需要,因而广泛应用于医学、兽医学、药学、营养学、农学、畜牧学、劳动保护、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与优生、食品与饮料添加物、日用化妆品、化纤织物以及生命科学和国际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医学、兽医学和有关的生物学的理论研究以及生物药品制造、化学药物筛选、鉴定等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的工具之一,有力地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比较医学

一、比较医学概念 是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对人类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基础学科。 二、比较医学研究对象 人与实验动物 三、比较医学研究内容 探讨比较研究方法、探索比较研究的具体应用 横向比较—医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比较 纵向比较—医学母系与子系间的比较 实验动物(动物与人的比较、实验动物的饲养 与繁殖) 动物实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 四、比较医学的分类 基础比较医学:是研究正常(无病)动物与人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与 区别的学科。 包括:比较生物学、比较解剖学、比较组织学、比较遗传学、 比较营养学等。 专业比较医学:是研究不同种系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生理病理,通过对建 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来研究和了解人类疾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的科学。 包括:比较流行病学、比较毒理学、比较药理学等另外还包括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临床比较医学和系统性比较医学 5、―3R‖原则 “3R”即: 替代(Replacement) 高等动物—低等动物 动物实验—体外培养、化学分析、电脑模拟 减少(Reduction)

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提高实验动物质量 减少痛苦 优化(Refinement) 优化实验手段—降低痛苦 优化实验设计—减少实验动物数量 一、实验动物 实验用动物:(Animals for research )泛指所有用 于科学实验的动物。(Experimental A.) 包括: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家畜与家禽(Fowls and domestic animal) 野生动物(Wild animal)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 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 科学实验的动物。 分类(遗传控制)近交动物 杂交动物 封闭群动物 基因突变动物 分类(微生物控制)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GF) 动物机体内外不带有任何现有方法可检测出微生物与寄 生虫的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 GN) 无菌动物体内、外植入带有已知生物体的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动物机体内不带有特定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 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CA) 动物机体内不带有人畜共患病与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 动物机体内无人畜共患病的动物。 二、动物实验 主要研究人类疾病在各种实验动物上的体现,综合成一个―全息图像‖,使人们对人类疾病更透彻的了解,并制作成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AMHD) 动物实验手段: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第九九章章 动动 物物实实验验基基本本操操作作技技术术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必经途径三娴熟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和技巧,是顺利完成动物实验并取得准确二可靠的结果和较好的反应重复性的保证三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技术人员来说,动物不会讲话,不领人情,具有自卫本能,随时准备攻击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更不会自动地服药和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无疑给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兽医治疗工作增添不少麻烦三所以无论是饲养人员还是动物实验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常规的和一些特殊的实验动物学技术,才能科学合理地养好实验动物,规范熟练地开展动物实验,有效地对患病动物进行检查二诊断和治疗三同时也不会造成动物的应激反应或伤害,也不致给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自身造成意外的伤害三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二大二小鼠的抓取固定法 1. 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先用右手抓取鼠尾并提起(图91),置于鼠盒的笼盖或实验台上向后拉,在它向前爬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中指和无名指抵 住其背部即可,适宜作灌胃,皮下二肌肉二腹腔注射等实验操作(图92)三 图91 大、小鼠尾部抓取 图92 小鼠抓取固定 2.大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基本上与抓取小鼠相同,轻轻抓住鼠尾根部,将大鼠提起置于鼠盒笼盖上,迅速用左手

拇指和食指捏住鼠耳后下方,固定其头部,不让其转动,余下二指紧捏鼠背皮肤,置于左掌心,右手即可进行腹腔二肌肉二皮下注射与灌胃或其他实验操作三注意不要用袭击方法抓取大鼠,否则易被咬伤三进行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时,可先麻醉动物,取背卧位,再用细绳活结或大头针将鼠前后肢分别固定在板上三进行尾静脉注射或采血时,可用鼠静脉注射架固定,先选择合适固定架,打开鼠筒盖,将鼠尾提起,鼠身放入固定架,露出尾巴,盖好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三 二二豚鼠的抓取固定法 豚鼠的抓取固定法基本上与大鼠相同,只是由于豚鼠较胆小,易受惊,所以抓取时必须稳二准和迅速三可先用一手迅速抓住鼠背肩胛上方,用力下压固定后,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再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即可三 三二家兔的抓取固定法 抓取家兔一般用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皮,并提起,用左手托其臀部或腹部,让其身体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左手上三注意不能用手抓双耳或腹部,以免损伤动物三 家兔的固定分为盒式二台式两种三如做兔耳血管注射和兔耳采血,可用盒式固定;如做呼吸二血压测定试验和手术,则可用台式固定三台式固定的方法是将家兔固定在兔台上,四肢用粗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用绳绑在兔台四周的固定栓上,头用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绳兜住兔的切齿,绑在兔台铁柱上三 四二犬的抓取固定法 毕格犬能主动配合实验人员,抓取时动作要温柔,一般不会攻击人三抓取杂种狗时,为了防止其咬人,最好首先让饲养员帮助绑住狗嘴,或先轻轻抚摸其颈背部皮毛,然后用布带迅速兜住狗的下颌,绕到上颌打一个结,再绕回下颌打第二个结,然后将布带引至头后,颈项部再打两个结,这样就将狗嘴捆绑住了,注意松紧要适宜三如狗过于凶猛,可先用狗头钳夹住其颈部,将狗按倒在地,再扎其嘴三 犬的固定也可先将狗麻醉后,采用头部固定和四肢固定法三头部固定可用圆形铁圈的狗头固定器,铁圈中央有一弓形铁,与螺丝棒相连,下面有一根平直铁闩,操作时,先将狗舌拉出,把狗嘴插入固定的铁圈内,再用平直铁闩横贯于尖牙后部的上下颌之间,然后向下旋转螺丝棒,使弓形铁逐渐下压在狗的下颌骨上,把铁柄固定在实验台的铁柱上即可三四肢固定法与家兔相同三 五二猪的抓取固定法 猪身溜圆,力大,缺少控制部位,猪齿容易伤害固定者,在抓取猪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三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验者双手抓住猪的双后肢的小腿部,提起后腿,猪便无法移动,此时助手再用橡皮带固定或注射麻醉剂三猪亦可采用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三不提倡采用抓猪尾巴来提举后身的方法,因抓猪尾巴易引起猪尖叫,且易滑脱三 六二猴的抓取固定法 一般采用网罩法和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后者与犬的方法相似三网罩法是实验人员一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现状与发展

论文题目: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学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 2013年12月19日

摘要: 简要介绍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从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生物分子光子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明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重要的实时在体监测手段,最后简要讨论了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功能成像和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原理。 关键词:光电技术,医学诊断与治疗,分子光子学,医学成像

1.生物医学光子学发展简介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畴。生物医学光子学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光学界和生物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在国际上一般称为生物医学光子学或生物医学光学。 光子学以量子为单位,研究能量的产生、探测、传输与信息处理。光子技术在生物与医学中的应用即定义为生物医学光子学,其相应产业涉及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以及保健、康复等。研究容包括:光子医学与光子生物学,X-射线成像,MRI ,PET等。近年来,生物医学光子学在生物活检、光动力治疗、细胞结构与功能检测、对基因表达规律的在体观测等问题上取得了可喜研究成果,目前正在从宏观到微观多层面上对大脑活动与功能进行研究。美国《科学》杂志在最近儿年已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随着光子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将在多层次上对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学会(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Society),简称IBOS。IBOS每年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国外 学术交流方面,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光学工程领域重要国际会议的“生物医学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BiomedicalOptics Symposium,简称BIOS)每年在美国和欧洲各举办一次。在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与信息科学部联合发起并承办的全国光子生物学与光子医学学术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在第六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5篇,论文摘要27篇。 从光电技术(或光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到,光子医学与光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围是广泛而且深入的,并正在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和产业。例如,由于生物超微弱发光与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细胞死亡、光合作用、生物氧化、解毒作用、肿瘤发生、细胞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功能调节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生物超微弱发光的生物光子技术在肿瘤诊断、农业、环境监测、食品监测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己经得到应用。 下面主要从生物分子光子技术和医学光学成像技术两个方面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 与发展趋势。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版)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是我 国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A、1981年; B、1983 年; C、1986年; D、1988年 2、动物的出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平台。 A、转基因; B、无菌和悉生; C、免疫缺陷; D、近交系 3、起源于同一祖先,其下一代个体至少连续经过20代全同胞兄妹交配,品系近交系数达到 98.6%以上的动物是动物。 A、近交系; B、封闭群; C、杂交群; D、重组系 4、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干扰实验和危害动物的病原体的动物是动物。 A、普通级; B、清洁动物; C、无特定病原体; D、无菌 5、在解剖学、血液动力学上,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类相似;对高胆固醇物质的反应与 人类相似,很容易出现动脉粥祥硬化典型病灶。 A、大鼠; B、猪; C、犬; D、猴 6、C57BL/6J小鼠属于动物。 A、无菌; B、杂交群; C、清洁; D、近交系 7、先天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动物是。 A、裸鼠; B、大鼠; C、新西兰兔; D、Beagle犬 8、最适合筛选抗高血压药物的大鼠是品系。 A、SD; B、Wistar; C、ACI; D、SHR大鼠 9、动物实验时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是。 A、个体间的均一性; B、容易获得; C、遗传的稳定性; D、三者均要求 10、因为患红绿色盲,不能以红绿色作为条件刺激物,进行条件反射实验的动物是。 A、大鼠; B、豚鼠; C、兔; D、犬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反应随年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 B、一般情况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 C、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反应性稳定; D、年龄与体重成一定的正比关系 12、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A、40%-70%; B、小于40%; C、70%-80%; D、30%-40% 13、善待动物不仅仅是考虑动物的福利,也是因受虐待的动物。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

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企业管理专业曹佳佳102040064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从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的关系探讨动物实验对医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动物实验的负面影响,从而得出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关键词:动物实验;医学研究;计算机模拟实验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is the modern life 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one of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lass,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representing a country or region life science development lev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has become medical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animal experiment and med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experimen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nimal experiments, thereby obtain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stead of animal experiments. Keywords: animal experiments, medical research, computer simulations 1.引言 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均离不开动物实验。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动物实验方法的采用及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解决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近20年来,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对动物实验的强烈抗议及科技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在医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 实验动物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实验动物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生产部门。例如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

名词解释:※※※重点 1、科学研究的四大基本条件简称AEIR,是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试剂(Reagent) 2、※※※“3R”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其核心是对作为人的替身或“替难者”善待、减少痛苦、降低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3R”研究进一步开拓人们进行科研的思路,使研究手段更加完善。 替代:应用微生物、细胞、组织、离体器官等替代动物活体实验,亦可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甚至用化学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模拟代替整体动物实验。 减少:选用恰当的实验动物进行规化的动物实验、通过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及利用率,从而减少使用动物数量。 优化:使用新的有效的镇痛剂、麻醉剂或改进实验程序、优化实验操作,从而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 3、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LAS):是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应用的一门科 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4、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LA):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 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人们运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培育的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动物品种(系)用于科学研究。 5、实验用动物:一切可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 6、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品检定等目的,对动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7、※※※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 对象和相关材料。 8、※※实验动物标准化: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 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成度,实验动物分为 同基因型近交系和F1代 9、※※近交系(inbred strain):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 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近交系数达到98.6%以上,C3H (500多种)。优点:增加基因纯合性,固定优良性状缺点:出现近交衰退特征:(1)基因纯合性(2)同基因性(3)长期遗传稳定性(4)表型一致性(5)遗传组成独特性(6)分布的广泛性(7)可识别性(8)繁殖力低,生活力弱 10、※※※突变系(mutant strain)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 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11、杂交群(hybrid colony) F1: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后代。除具有近交系的优 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特征:(1)基因相同,杂合子(2)遗传性状稳定,表型一致(3)具有杂交优势 12、※※※封闭群(close colony)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小鼠、wister大鼠 特点:1)遗传组成有较高的杂合性(2)遗传特征较稳定(3)繁殖力和抗病力强 13、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

医学实验动物学 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

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 一般来说,动物所处的进化阶段愈高,其功能、结构、反应也愈接近人类,如猩猩、猕猴、狒狒等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最类似于人类的。他们是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牙科学和放射医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我国南方和印度生产的猕猴有很多特性与人相似,可用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的研究。例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病、阿米巴脑膜炎、南美锥虫病、间日疟和恶性疟,以及自发性类风湿因子,奴卡氏菌病、病毒性肝炎等,对痢疾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也较敏感。猕猴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但实际中,非人灵长类动物属稀有动物,来源很少,又需特殊饲养,选择有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并非只有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具有相似性。许多哺乳类实验动物在某些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方面也与人类近似。可从如下几方面来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以及其应用的实验: 1. 组织结构 哺乳动物之间,有许多组织结构上的相似点,因而其生命功能基本过程也很相似。如猪的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类相似,其上皮再生、皮下脂肪层、烧伤后的内分泌及代谢等也类似人类,故选用小型猪做烧伤实验研究较为理想。 2. 系统功能 许多动物各系统的功能与人类是相似的,如犬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在毒理方面的反应和人类也比较接近,适于做实验外科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两栖类的蛙和蟾蜍,大脑很不发达,当然不能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但在做简单的反射弧实验时,则很合适,因为最简单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两栖类脊髓已发展到合乎实验要求的程度,且其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分析。 3. 生理特性 许多哺乳类动物与人类一样,其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三者成正比关系。发热时,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增加。鸟类的体温比哺乳类的高。恒温动物的体温昼夜有一定变动范围,变动情况与行为类型有关,一般夜间活动的动物凌晨2时至3时是一日的峰值。了解这些与人类的细微差别对具体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动物的临床生理观察指标随动物种类、年龄以及周围环境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正常参考值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实验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最新交大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练习题

绪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练习题 1.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名称是《实验动物管理条例》;(P4) 2.动物福利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善待活着的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减少死亡的痛苦);(P6/百度) 3.普通动物只能用于教学实验、某些科研工作的预实验,不适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实验;(P27) 4.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居住因素;(P47) 5.实验动物是指: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子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满足科学研究,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P2) 6.野生动物演变为实验动物的过程为: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动物实验动物化和实验动物标准化;(P3) 7.《实验动物学》包含的内容可简述为: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部分。(P1) 8.“3R”原则是指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替代(Replacement);(P152) 9.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P2)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练习题 1.下列近交系小鼠命名书写不正确的是(B)。(P9-P10) A. 615 BALB/C C. C57BL/6 D. A 2.某小鼠毛色基因型为:A_BBC_,该小鼠毛色是(C)。(P18) A.白色 B. 黑色 C.野生色 D.棕色 3.在遗传检测中,观察皮肤移植成功与否,需要:(B)。(P17) A.60天 B.100天 C.10天 D.1年 4.下列正确书写的封闭群实验小鼠应为(B)。(P12) A.SHJTU:KM B. Shjtu:KM C.SHJTU/KM D. Shjtu/KM 5.下列不属于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是(B)。(P12-P13) A.基因库大 B.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 C.个体间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祖代起源 D.群体基因频率基本保持稳定 6.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包括和。 7.近交系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为19%。封闭群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应控制在1%以下。(PPT2/46) 8.下列不属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是(C)。(P10-P11) A. 基因纯合性高 B.个体间均一性好 C.基因库大 D.背景资料多 9.简述“近交系动物”。 答: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的交配,与全同胞兄妹的交配有同等效果。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P9) 10.简述“封闭群动物”。 答: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P12) 11.用复隐性有色小鼠DBA(雄性,毛色基因型为:aabbCC)对某白化小鼠(雌性)进行毛色基因交配试验,它们的F1代全都是野生色小鼠: 1)用简图叙述测定过程。 2)该白化小鼠毛色基因是否纯合?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一、两栖纲 蛙与蟾蜍与人类的关系疏远、个体小、易于饲养。有冬眠、体外受精繁殖。蛙在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的鳃转变成肺。蟾蜍的皮肤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别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离体心脏常为生理、药理研究心脏生理、药物作用的标本。腓肠肌坐骨神经标本可作神经肌肉试验。刺激蛙的皮肤可观察反射弧的作用。破坏蛙的脊髓可造成脊髓休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肠系膜血管反应,可见血栓形成,血流阻滞循环障碍等现象。 1.心血管生理,神经肌肉生理血栓形成。 2.乙酰胆硷含量测定试验(蛙腹直肌)。 3.观察血管的反应性实验(肠系膜血管,下肢血管灌注等)。 4.妊娠诊断试验,内分泌、生殖和胚胎学研究。 5.变态与遗传学研究。 二、爬行纲 蛇与人类关系疏远。可作再生,神经生理和毒物(抗凝)的研究。蛇毒可用以制备抗血清。蛇毒的分离和提取物用于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等。 1.再生,神经和毒物研究。 2.蛇毒制备抗血清,分离提取蛇毒可作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用。 三、鸟纲 鸡、鸽等与人类的关系远。鸡的体温较高(38℃),无汗腺、听觉敏

感。鸡胚是病毒学研究、制造牛痘苗、麻疹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原材料。鸡血易凝,可供凝血试验。鸡为杂食动物,有自发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作实验模型。去势的雄鸡可作性激素的研究。 鸽的听觉视觉非常发达、定向能力好、姿势平衡敏捷。破坏半规管后肌肉紧张失调。姿势失去平衡。不同品系的鸽子对高胆固醇膳食反应不同。Show Raeers和Racing Homers两个品系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一) 鸡 1.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2.性激素的研究。 3.鸡胚作病毒试验和疫苗制造原材料,还可进行肿瘤、内分泌、营养、药理、组织移植胚胎、毒理、畸胎等研究。 4.血凝试验。 5.生理学、维生素研究。代谢和遗传研究。 6.鸡红细胞还用免疫学试验。 (二) 鸽 1.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2.迷路与姿势关系实验,半规管破坏后姿势失调。 3.大脑半球和小脑切除试验。 四、哺乳纲 这一纲的动物,其基础生物学与人类比较接近,是实验动物的主要来源,有些动物已经实验动物化,个体比较均一,控制了微生物的感染,

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

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2、请简述科技部、卫生部实验动物的管理政策。 3、简述21世纪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 4、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哪几方面,请举例说明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5、请叙述实验动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的分类及其质量控制意义。 6、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7、简述国际上实验动物规范化管理模式。 第三章常用实验动物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8、请举例说明常用的近交系大、小鼠和远交系动物。 9、举例说明常用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用途。 10、比较小型猪与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点,举例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型猪品种及其应用价值。 11、简述一般情况下大型和小型实验动物的环境饲养条件。 第四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2、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概念及优缺点。 13、简述遗传性和诱发型动物疾病模型的概念及优缺点。 14、举例说明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自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缺陷型动物模型。 15、简述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用途。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16、简述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7、简述药物毒性试验时,选择实验动物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医学课题动物实验的设计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18、简述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9、简述干扰动物实验结果的动物、环境、技术因素。 第七章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学要求 20、什么是动物福利?国际普遍认可的“满足动物需求的五项标准”是什么? 21、实验动物福利的内涵有哪些?简述3R原则。 22、结合工作实际,说明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应如何善待实验动物。 第八章医学动物实验与生物安全 23、举例说明实验动物中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及传染病。 24、什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简述动物实验的安全防护内容。 25、简述如何进行动物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第九章医学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26、简述动物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内容。 27、从下列三题中选择两题回答。 (1)举例说明3种动物注射给药途径 (2)举例说明3种动物采血实验方法 (3)举例说明3种种动物安乐死方法 28、动物实验麻醉剂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动物麻醉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十章医学动物实验申请与相关要求 29、简述申请开展动物实验的单位资质条件和人员条件。 30、简述医学科研课题或项目申报、结题、验收和成果申报时,对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要求。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

医学实验动物学简答题

1.简述“近交系动物” 2.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亲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 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3.近亲交配的弊端 固定基因时,有害的隐性基因也会纯合,出现不利的性状而造成育种失败;近交可能导致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从而使高度纯化的动物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降低;近交使动物失去为保持足够生物适合度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的基因杂合性,从而影响动物生长率,寿命,对疾病的感受性,生活力,体力及繁殖能力。 4.简述“封闭群动物” 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简述“哨兵动物” 指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用于监控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中病原及病原感染的动物。哨兵动物一般采用来源于与被监测动物遗传背景相同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清洁级或SPF级封闭群动物。通常有二个功能:1. 实验初期意外缺损时的补充;2. 微生物定期检测 6.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级是空气洁净度的计量单位,含义: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大于等于0.5μm的尘埃粒子数。 屏障环境:洁净度7级(英美制一万级);隔离环境:洁净度5级(英美制一百级) 7.简述营养 动物从外界摄取自身所需要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行为或作用。

8.简述标准化饲料 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动物的食性,经人工配合、加工而成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符合微生物要求的饲料。 9.简述颗粒饲料优越性 ①原料配合合理,符合营养标准和不同动物的食性;②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挤压,杀 灭了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虫,普通级动物可直接饲喂;③压制成型,避免了动物采食过程中的大量浪费;④大幅度减少了粉尘;⑤颗粒饲料有利于进一步包装灭菌处理。 10.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分类: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抗疾病型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物模型11.简述安乐死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对不欲保留的动物(动物承受不可缓解的疼痛、非存活手术和样本采集),实施痛苦感最低或者无痛苦感死亡的科学方法。 12.裸鼠的解剖生理特点 ①毛囊发育不良,外观几乎全身没有被毛,称裸体外表,故称“裸鼠”;②胸腺严重萎缩, 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胸腺上皮。故不能分泌胸腺素,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③IgG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因此其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只有极少量的IgG;④自发肿瘤现象罕见,可能与NK细胞的活性高有关;⑤裸鼠易患鼠肝炎和病毒性肺炎;⑥纯合裸鼠母性极差,且受孕率低,乳房发育不良。通常以纯合雄鼠与带有nu基因的杂合雌鼠交配,可获1/2裸小鼠;⑦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 13.在动物实验设计、实施和完成阶段,有关动物福利和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哪些?

浅谈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应用

浅谈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应用 摘要:免疫学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已是日趋广泛。近年来,由于任何有关抗原抗体的研究均可使用免疫技术,使免疫学技术早已超越了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植物学、动物学、药学、生物学等其他科学领域,免疫学技术本身也在迅速发展。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本文仅就免疫学在某些领域的具体应用做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免疫酶;免疫检测;免疫和中医药 一、免疫学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技术已从早年应用于微生物学发展到应用于分子生物医学研究的许多方面。目前,它已成为兴学科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此次免疫技术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应用中,我们所涉及到免疫电泳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等等,我们就免疫酶技术做一概述。 免疫酶技术是一项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技术,已是将一定的酶通过共价桥而标记抗体,在抗原抗体结合时,酶与底物作用,产生有色物质,对后者可进行定位或定量检测。现已有酶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均向酶免疫测定等方法。后一种方法是利用游离抗原与标记抗原竞争结合抗体,如果游离抗原浓度高,就会抢去抗体,使供氢体得以接触酶而使酶的活性增加。用分光光度记可测出反应前后酶活性的变化。免疫酶技术如与新技术进一步结合,可提高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二、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在医学中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预防,疾病治疗,免疫诊断。现代免疫学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而免疫应答又表现为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排除非己的能力。免疫功能根据免疫识别发挥作用。这种功能大致有对外源性异物(主要是传染性因子)的免疫防御;去除衰退或损伤细胞的免疫,以保持自身稳定;消除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即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免疫学细胞免疫测定。 近代免疫学广泛采用了细胞生物学、免疫血清学、免疫标记、免疫组化等多方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一系列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各类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抗原及受体)、细胞的活化、增殖、吞噬、杀伤功能、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或含量等方面。这些技术为深入研究和认识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用的手段。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迅猛发展,时有新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出现。近年来,新发展的项目集中在对有关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受体方面的检测。我们以此为例简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人类淋巴细胞在体外与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如植物血凝素,PHA)等一起孵育,T细胞即被激活而向淋巴母细胞转化。T细胞转化过程可伴随有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最后导致细胞分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计数转化后

医学实验动物

第二节实验动物编号和标记 一、被毛染色法 常用于大鼠、小鼠、兔的编号标记。可用苦味酸(黄色)、复红(红色)的酒精饱和溶液在被毛上染色。不同的颜色及染色部位可以代表不同的编号,如红色代表十位数,黄色代表个位数。不同部位的被毛染色代表不同的数字。一般习惯上的部位顺序为:左前肢为1,左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右后肢为9。用红、黄两种颜色组合,可编到99。被毛染色法简便、清晰,适用于短期实验。如做长期实验,为避免褪色,可每隔2~3周重染一次。 二、耳缘打孔法 用打孔器在动物耳缘的不同部位打孔,以表示一定的编号。一般左耳代表十位数,右耳代表个位数。耳缘打孔法适用于长期实验中作终生标记。缺点是需要专用打孔器。 三、刺数钳烙印法 用刺数钳在动物耳上刺上号码,然后用棉球蘸着溶于酒精中的黑墨在刺号上涂抹。此号码永久固定,作为该动物的终身编号,适用于长期或慢性实验的大动物编号。犬、兔等耳较大的实验动物尤为适用。 四、号牌法 用金属制的号牌固定于实验动物耳上,或系于大动物的项圈上。对猴、犬、猫等大动物数量较少时可以不做特别标记,只记录它们的外表和毛色特征即可。 五、电子标签法 将电子芯片装入玻璃管内,通过无线频率标识系统对电子芯片进行标志,包括动物的各种信息,消毒后通过注射植入动物体内,让每只动物均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阅读时将阅读器紧近动物,即可阅读出各个动物的信息。 第三节实验动物抓取与保定 一、小鼠 小鼠一般不会主动咬人,但抓取不当也会被其咬伤。抓取时先用右手将鼠尾提起,放在笼具盖或实验台上,轻轻拉尾。在其向前抓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废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即可作注射或其他实验操作用。操作熟练后,可采用左手一手抓取法更为方便。 二、大鼠 大鼠的牙齿很尖锐,当其受到威胁时,容易咬伤人,抓取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初学者应戴上纱手套以防被咬。抓取时右手轻轻抓住大鼠尾巴向后拉,左手迅速抓住鼠的头颈,将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即可进行操作。较大的大鼠用一只手不容易固定,这时可用右手固定两后肢和尾巴,请另一人协助操作。 三、豚鼠 豚鼠生性胆小,不咬人,抓时不能太粗野,更不能用力抓腰腹,否则容易造成肝破裂引起死亡。抓取时先用手掌抓住背部,将手张开,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颈部,再拿起来。怀孕或体重较大的豚鼠,应以另一手托其臀部。 四、兔 免比较温顺,不咬人,但爪较尖,不正确的抓取容易被其抓伤。抓取时不要抓其两耳,也不要拖拉四肢或提握腰部。正确的方法县当兔子安静下来时,用右手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肤,提起兔,然后用左手托住臀部,使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手上。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固定,如需免耳静脉采血,采血时可用兔盒固定;如要测量血压、呼吸等实验和手术时,可将兔固定在兔手术固定台上。兔头可用兔头固定夹固定。 五、犬

电子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生物医学电子学是应用电子技术解决生物医学中的问题,从生命体本身的特殊性出发,来研究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显示与记录等电子学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理论、方法与手段。 生物医学电子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确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大量的电子学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已经获得广泛应用,激发了生物医学欧诺工作着与工程师或物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生物医学电子学发展十分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括宽,地位日益重要,展示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医学电子学综合应用电子学和有关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从工程科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功能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1] 电子学由产生的那刻,就注定是为其他学科服务,也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特别是在生物电被发现后,生物医学和电子学更是一拍即合,相互扶持,共同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和发展着。 1676年,光学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微观的世界,推动着医学的发展。1895年,X射线的发现,使得医学更上一层楼。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子显微镜的产生推动着微生物学的发展,也因此使医学更进入了更精微的世界。 随着生物医学电子学的发展,电子技术逐步深入医学领域:医学的电子设备、人造器官等等。如果这些技术和设备消失了,那么,很多的医疗技术也会随之消失,甚至很多小毛病也会因此没检查出来结果变大病然后死亡。 说到医疗的电子设备,很多人都了解,例如呼吸机、CT、心电图仪器等。下面,就详细讲解心图仪器: 心电图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

人体心脏工作产生的生物电流在身体表面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电势,并且随心跳的节律呈现规律性的升降变化,通过电极将变化着的电位差检测并记录下来就是心电图(ECG)。心电信号是一种带宽为至100Hz(有时高达1kHz),幅度在10μV~5mv 的微弱交流信号,并且混杂有人体生物电干扰以及各种外部电磁干扰。如何从环境噪声中提取微弱的心电信号是设计的难点和要点。[2] 低成本低功耗便携式简易心电图仪是设计的最大考量。它顺应了保健电子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系统采用常见电池供电,能采集标准导联方式I或II心电信号,通过放大、滤波得模拟心电信号(ECG),并能利用液晶实时显示或存储回放ECG波形。 分析可知,简易心电图仪系统主要包括输入回路、前置放大模块、后级放大模块、滤波网络模块以及存储回放等模块。设计重点在于前置放大模块,和滤波网络模块和数字化存储回放部分。 在未来,可植入式的装置可能会应用于相性心电图的记录和诊断。这些装置还有可能通过兴奋某些神经(如,迷走神经)的方式来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此外,这些装置还可能释放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甚至可以直接对心脏进行除颤。 作为交叉科学,生物医学电子学的研究是双向的:一方面将电子学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使这些领域的研究方式从定性提高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信息到多项信息;另一方面生命过程中揭示出的许多规律,特别是经过亿万年进化而形成的生物信息处理的优异特性将会给电子学科以重要的启示,这不仅会推动电子学的发展,还将会使信息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刚.生物医学电子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易淑华,胡苗苗,曹鹏.简易心电图仪[DB/OL].,2010-08-17/2012-05-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