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

99

2007.03/04.JSKJ

图一

优化前原结构平面图优化后原结构平面图

交流平台

Exchange Platform

□ 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孙学武

工程概况

某工程最初设计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计完成后由于某些原因工程暂停,2006年项目重新启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原设计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业主方重新委托我院对该项目进行修改优化设计。本工程位于滨海城市,其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为0.90KN/m2。工程主楼主体屋面标高182.5米,机房顶标高192.25米。1~6层为大型商场,7层为架空层,8~20层为酒店, 22~52层为高档公寓。其中15层为避难层,21层设备转换层,32层为避难层及设备转换层,45层为避难层。53、54层为设备层。使用功能及建筑平面较原设计有较大改变和调整。随着近年来高层,超高层技术的发展,使此次优化设计尤其是结构方面的优化设计成为可能。

原结构

原结构标准层平面如图一经PKPM网络版—系列设计软件分析得到其主要指标见表1-1。该主楼建筑由一个核心筒三个角筒及间距4.1米的外框柱组成的框架-多筒结构体系。楼板采用2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该结构体系受力性能较好。

量相应地增加。判断剪力墙是否恰当还可以通过计算剪力墙分配到的总剪力多少来检验。以分配到剪力的50%~85%之间为最好。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过大,框架需要调整的内力就多,说明框架太弱;剪力墙的剪力分配比例过小,则框架部分的延性要求提高,会导致用钢量增加。本设计优化就以此为目标调整三个外框筒的剪力墙长。

2、减少外框架柱的数量,使之由原来的4.1米间距的密框柱-多筒结构变成间距8.2米的稀框柱-多筒结构。这也是此次建筑平面调整的需要。

由于减少了框架柱,外框刚度降低,必须采取措施。本设计结合建筑设备的避难层、设备层分别在21、32层设置了环向珩架加强层。如图二。环向珩架刚度很大,它的设置协调了周圈各竖向构件的变形,减小竖向变形差。使竖向构件受力均匀,也减小稀柱之间的剪力滞后并增大了翼缘框架柱的轴向力,从而减小侧移。但同时加强层的设置使结构内力发生突变,并宜造成薄弱层。因此我们也试算取消环向珩架的方案,计算表明

其侧移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所以最终没有采用该方案。同时加强层层高做到一般层层高的1.5倍,刚好解决了加强层与其他层层间刚度比的要求,避免了薄弱层的出现。各方案的SATWE程序分析结构见表1。

优化设计

优化后结构平面如图一。主要作以下两方面的尝试:1、减弱三个外筒的剪力墙长度,从而使其刚度降低。剪力墙的数量不必太多,

以满足规范的侧移限制为好。剪

力墙太多不仅加大了地震力,而且使结构重量加大,施工工程

图二

环向珩架立面图

100

2007.03/04.JSKJ

超限审查

本设计高度182.50米,已经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4.2.2-2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属超高超限高层。经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获得通过,目前正在施工中。

结语

本工程因处在海滨城市风荷载较敏感,所以专门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满足规范有

关舒适度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以往的工程经验并参考相关的规范规定,对超高超限高层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可以看出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多方案的计算比较才能做出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设计成果。

表1

优化后结构经ETABS程序复核结果如表2

交流平台

Exchange Platform

□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徐建林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的生存,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ISO9000认证、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等,可是很多企业不但没有进步,甚至破产。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各种认证、企业战略、企业文化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企业的执行力缺失。执行力,是将战略设想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体系、组织等逐步落到实处的能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百年企业一定是一个管理与执行力相匹配的企业。

执行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方案、制度先天不足

有些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本身不完善,使其不能执行或与其它方案相矛盾;有些方案对实施所必备的条件以及企业的人、

财、物力不了解,没有可操作性;或者过于烦琐不利于执行;或者企业战略建立在一系列错误的前提条件之上;或者没有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更新战略决策的前提假设,有些方案甚至就是赶时髦的结果。

沟通、教育培训不足

有些方案是领导、专家策划制定的,没有通过广泛的沟通和相应的培训;沟通不好使员工对新方案认识不足;员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造成员工不能正确把握执行的要点。这些问题使员工不能用好的心态来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执行走样。

企业控制能力不足

对各种方案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或者有布置没检查,跟进不力;或者对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不进行控制和纠正。

1.0

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资深工程总必须知道的: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 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随着建设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难度较大,实际施工中有诸多难点,故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01施工顺序 (1)超高层施工时,应按先塔楼后裙楼的顺序施工,施工方法选择须结合场地平面布置考虑。 (2)合理划分流水段,如采用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可按标准层结构进行统一分段,施工时可同时逐层进行楼板与剪力墙施工;布置核心筒的建筑在划分流水段时须“先核心,后外围”,以确保结构安全。 0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03电梯 (1)电梯在超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远大于一般建筑,且关乎使用安全与居住体验。由于电梯的增加或改型在建筑竣工后难以实现,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把控,结合核心筒的位置考虑电梯布置。 (2)应加强局部电梯的综合运用,采用微机电梯控制系统,增加多部电梯之间的协调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空梯运行,提高运送效率与运输能力。04供电安全和稳定 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必然是供电系统设计所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其次是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考虑多回路供电及备用发电机组的配置。因超高建筑的高度,变配电房可考虑设置在塔楼中部的楼层,以减少低压配电的损耗。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于地库层,供电电压采用10kV输出,再经变压器降压至低压配电,保证配电至塔楼的高层。在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上,供电距离、电缆的长度、电缆大小的适当调整及安装时的施工工艺也是难题之一。由于超高层面积大、楼层多,自然会出现远距离供电的问题,因此后备电源可考虑采用高压发电机来发电。

超高层消防实例

简介:超高层建筑高度高,功能复杂,消防灭火立足于自救。消防给水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水方式的选择又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消防设计,强调设计时要根据技术的可靠性,选择安全,可靠的供水方式。 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位于庆春广场东侧,庆春东路与新塘路交叉口。工程用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地下2层,主楼为36层,建筑主要屋面高度为143.70米,其中五层和二十一层为避难层。裙房为四层,建筑高度为21.6米,一至四层为票务中心、餐饮和娱乐等综合用房。主楼五至十九层为办公,二十二层至三十五层为商务办公,三十六层为西餐厅。 1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为高度大于100m的一类综合楼,按一类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2室外消防 本工程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可靠的城市消防保证体系,供水可靠,水质良好。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网。从西侧市政道路和东侧新塘路市政供水干管各引一条DN200毫米的自来水管,在本大楼沿周边道路设DN200毫米的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环管,在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5只。 3消火栓系统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高、中、低三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四层;中区为五层~二十层;高区为二十一层~到三十六层,每个分区均成环状管网供水。在地下二层设有消防水池和生活、消防合用泵房。消防水池分两格,通过消防水泵吸水总管连通,储存有540m3消防用水量。在地下二层消防泵房内设置高、中区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低区消火栓系统由中区给水泵出水环管用消防专用减压阀减压至0.45MPa供给;中区由中区消火栓给水泵直接供给。为保证高区消防给水安全,降低消防管道承压,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消防水箱66 m3(兼作中、低区消火栓系统稳压水箱)。为保证中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 0.15MPa,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低区增压稳压设备。高区消火栓系统由地下二层高区消火栓给水泵供水至中间转输水箱,再由中间转输泵串联供水,在

【设计经验】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超高层建筑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结构方面,随着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2020年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 一、综述 现行建筑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交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被冠为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综合国力之象征,城市之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上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的特有国情,我国各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其高度和数量不断被刷新。 超高层建筑通常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且主塔楼往往平面小,层数多,核心筒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及使用率。在解决好至关重要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性的同时,解决好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及电梯配置(包括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以及排列布置),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设计者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课题组把近年来公司参与设计的部分超高层建筑—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大厦(98层,439m高)、广州侨鑫珠江新城F1-1地块项目(45层,227.7m高)(以下简称侨鑫大厦)、广州嘉裕珠江新城F2-2 之一地块项目(46层,189.5m高)(以下简称嘉裕大厦)并将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高)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5m高)等实例的核心筒及电梯设计进行综合分析成文,供本公司设计人员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二、超高层建筑的心脏—核心筒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集合了电梯井道、消防楼梯间和前室、机电设备机房、管道井及卫生间等服务性空间,核心筒的大小、位置和布局与建筑功能、建筑体型及平面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 2.1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位于深圳市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区的京基金融中心大厦共98层,高度为439m,功能甲级办公楼和白金五星级豪华酒店。1-72层为办公,筑面积约为17.6万㎡,;75-98层为酒店,建筑积约为4.6万㎡,在75层以的酒店部分设计有内部中庭,拥有客房289间客房围绕中庭环形布局,酒店接待大厅设于94层,其上为独具特色的鹅蛋形餐饮空间。大厦在18层及19层两层、37 层及38层两层、55层及56层两层、73层及74层、91层及92层设置了避难区及设备层,用敞开楼梯将18层及19层、37层及38层、55层及56层连接成两层敞开避难空间。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88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超高层建筑在我国现代建筑中越 来越多,同时,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超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是现代高层建筑建设的核心,但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 问题。因此,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 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的原则,提出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最后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性问题 引言: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并且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不断备受重视。由于超 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和系统化的过工程,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要具有一定 的安全性,还应该保证超高层设计的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建筑施 工单位应该注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从而提高超高层建筑 施工的质量。 正文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要保证超高层建筑能够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还 应该保证超高层建筑能够承受垂直方向的荷载。在实际进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外界因素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荷载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该主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因此,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会直接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舒适性。但是,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不仅能够影响住房的舒适性,还 能影响超高层建筑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首先首先应该将超高层建筑的承载 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就是对其抗压力的设计。 二、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 2.1超高层结构体系分类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不同,可以将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混 凝土的设计、钢结构与钢组合结构的设计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等。目前,我 国的超高层建筑大多都是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主要包括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伸臂结构及悬挂结构等。 2.2 超高层建筑体系选用原则 在进行超高层建筑体系的选用时,应该按照合理、经济和安全等原则选择最 为合适的超高层建筑体系。当然,超高层建筑体系的选择还需要以建筑物的要求、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施工的环境等为依据。同时,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还应该具有 较好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2.3 超高层的结构材料分析 目前,钢筋混凝土料是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最广的材料,当然,钢筋 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该以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为依据,从而较好地发挥钢 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耐久性和结构刚度大、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因而钢筋混凝土材料被广泛使用于建筑领域。但是,应 该注意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厚度问题,从而更加合理地选择钢筋混凝土的材质。 2.4 超高层结构体系选择 超高层建筑物结构体系的选择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框架结构体系。框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摘要: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控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高塔学习、实践(迪拜塔/700米;广州新电视塔/610米等等)进行了总结,对塔吊选择、布置及装拆、吊装、测量控制、焊接技术、安全施工等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控制中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塔吊选择测量控制高塔 1.前言 当今世界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方兴未艾,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迪拜塔高700米;广州新电视塔高度为610米;台北101大楼高度509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度468米;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双峰塔)高度452 米;广州双子塔高度430米;上海金茂大厦高度421米;广州中信广场高度391米;深圳地王大厦高度384米;台湾高雄85大楼高度378米;东北地区大连双子塔最高263米;安徽国际金融中心242米;厦门洪文世界山庄188.51米。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我国现有高层建筑162000多栋,其中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500余栋,多数为钢结构。如上海:超高层建筑达400多栋,建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中国香港,成为全球高楼建筑数量第一的城市。又如广州:18层以上建筑有7000多座。重庆高层建筑达10754座。超高层建筑能有效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一般都具备结构新颖独特、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吊装、焊接与连接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危险性大、安全防护困难等特点。但是,在发展超高层建筑的过程中,要在经济效益与城市环境、当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2.塔吊的选择 塔吊是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外形尺寸、场地的布置、现场条件、安装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塔吊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并且有专项装拆方案。 塔吊有内爬塔和附着式自升外爬塔两种,按照塔吊使用安全、经济、方便、可靠的原则,建议优先选用内爬塔。因内爬塔有如下优点: (1)有效施工能力大。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高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更成为各个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超高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视觉效果强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而其在世界范围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由于一系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超高层为高层、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高强材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技术成

就的体现。商业、担负着集办公、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目前,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随着西悉尼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成为了备受关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的崛起,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超高层建筑设计难点

超高层建筑设计难点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型柱的使用,办公场所及会所等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难点2——消防 消防难点: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和功能要求,致使其内部火灾荷载大,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形成重大火灾的隐患大。消防设计要点:防火—控火—耐火 超高层建筑防火的主要技术措施。 防火,建筑工程中使用防火材料、防火构件、防火配件,装修工程中采用不燃、难燃性建筑材料,易燃易爆场所强化通风,设置防爆电气,使用不发火地面等。 控火,一是把火灾控制在初始阶段,包括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早期探测和初期扑救;二是把火灾控制在较小范围,在建筑物平面和竖向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在建筑物之间留有适当防火安全距离,切断火灾蔓延途径,减小成灾面积,便于实施救援。难点3——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通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往往需通过多方案论证比较,找寻最优化方案。

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这种“内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价相对低廉的优势,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当然,除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布置方式之外,高层建筑还有其它的布局方式,如“外核式布局”和“多核式布局”等等。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房间需要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总会多少给人带来不适感,但是一直以前,“内核”式的布局形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内核”式的布局形式及其变种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多数著名的超高层写字楼建筑也都采用这种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现代化的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但城市的土地资源却相对有限,为此,在城市发展中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从而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各国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幢幢高层建筑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超高层建筑风起云涌,比如说具有影响力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塔等等。而这些超高层建筑却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度比较高且建筑基本都座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而正是这个特点,对施工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及难点,我有幸参加了目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大上海会德丰广场项目,高度为273米)的建设施工,以下对超高层建筑中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施工难点简要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楼层多、层高高,但又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从使用功能等方面来看,超高层建筑基本是用于办公大楼、高档星级宾馆等用途,因此,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普遍具有系统多且复杂的特点,简单来说,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工程一般粗略的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系统:供热通风系统、采暖系统、防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强电系统、智能弱电系统等等,而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目前在国内招投标的过程中,大多偏向于系统单独招标,从而造成了机电工程施工单位众多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前期若不进行系统的周

密的施工准备,势必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且将会产生大量的拆改现象,施工中期若不进行细化的有效管理,则必然对施工进度、生产成本、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具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难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的深化。由于目前国内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多为专业施工图,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均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协调解决,而正因为施工单位的不一致性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扯皮、互不相让”的现象,因此,施工图的前期深化准备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可采用“一家牵头,各家复核”的方法,在施工之前就形成统一的综合管线图(此工作大多由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分包进行)。但是在大多数工程中,即使有了综合管线图,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因此综合管线图的准确性要有一定的保障,而综合管线图的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各专业施工图的准确性之上的。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比较高,因此砼结构施工周期比较长,而往往竣工日期却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在结构封顶以后实际留给机电施工单位的绝对施工周期并不长,如何利用砼结构的施工时间段就成为关键,因此,各专业在提交专业施工图进行综合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现场复核,各专业应根据不同楼层的不同特点和特殊性进行复核,如此,将会产生不同楼层的综合管线图,使施工过程中的矛盾降低到最低,有了高质量的专业施工图和综合管线图,可以说,不但对施工周期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而且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42卷第35期?1〇〇 ?2016 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2 No.35 Dec.2016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5-0100-02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李磊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基坑开挖支护、垂直运输、文明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并探讨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垂直运输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超高层建筑因其具有:节约用地,缓解城市土地紧张;适于居 住,空气与阳光资源优质,噪声污染小;提升国家与城市形象;促 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科学、电子通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等等一些优点,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其中又以我国最甚。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一些缺点 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将研究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施工阶段中 暴露出的问题。 2超高层建筑的造价风险 2.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巨大且复杂,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 很大的挑战,在建筑单位招投标阶段编写的工程造价与工程的实 际造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怎样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 控制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工作。 当代社会中,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并且施工过 程中的参加主体非常多,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也十分的复杂,为 了能够让建筑工程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等环境,必须对项目工程 的造价风险分析,并且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以 及应对,对施工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 控制,评估工程项目造价风险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尽 可能的降低造价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 2.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1) 组织措施。 工程各参与单位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造价风险管理组织,同时合理安排组织中的各职能部门中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做到 充分激发各级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项目风险管理 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也应当建立健全项目风险 管理控制制度,遵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的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保证风险因素可以早识别、早控制,减少经济 财产损失。建立管理组织的过程时,应该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强的工作管理人员。 2) 管理措施。 当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 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实施详细分析与预测,并选取恰当的合 同模式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参与方都可以在能够承受的 风险范围里展开自己的工作。 3) 工程技术措施。 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措施,选择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 安全意识,尽量减少返工,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重视自检、互检和交 接等工作,认真完成工程项目验收记录等工作,保障工程进度与 计划进度相同。 3超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隐患 3.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现场材料多,在模 板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极易产生隐患。在超高层建设中 可燃材料如木模板、精装修油漆等用量大、堆放不合理等是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遇到明火时极易发生事故,又由于超高层 建筑施工在施工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气垂直流速会很大,消防 安全隐患大;发生事故以后若不能及时扑灭火源,则会对施工方、 开发方等造成极大损失,对在施工现场的众多工人、管理人员、监 理人员等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北京朝阳CBD地区,在 2009 —2015期间就发生两起在建超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其中 2009年元宵节期间,央视新址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期间由于现场 管理人员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燃了现场的装饰工程用易燃物, 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在2015年,北京在 建最高建筑— —国贸三期的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由于发现及时, 过火面积只有2 m2左右。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目前的超高层 建筑施工消防隐患严重且相关人员重视不够。 3_ 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安 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具体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 1) 把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维护工作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 主要工作,根据各个施工现场、施工主体的结构特点设置消防设 施,对施工每个区域都要保障消防用水可以抵达,对各个施工点 密集放置灭火器,保证小火当场扑灭等。 2)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易燃物材料、工具等尽量 与明火施工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同时保障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 通道的通畅。 3) 在施工中,必要时必须设置交叉施工安全防火隔离区,便 于管理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火灾风险。 4)消防通道的顺畅,由于一些超高层施工受制于现实条件的 限制,只有一条通道,同时充当运料通道、人员通道、消防通道,在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对消防通道的通畅重点保障。 4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与基础的施工 4.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6-09-26 作者简介:李磊(1989-),男,在读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