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

文综能力测试试题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命题:山西“学优仕”九校协作体文综课题组审题:诉说未来工作室

2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

A.选择题部分

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 \ 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

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A ?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25.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

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

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26.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罢黜百家的结果B.科举制度的繁荣

C.宋明理学的影响 D .民间书院的兴盛

27.“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

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

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 “六经”的权威地位

29.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 “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 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 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 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 ,, 在西方 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 2000 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 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 ”理雅各的观点是

A ?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

B.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

C.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D. 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

30. 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 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 材料说明了

A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 ?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 ?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 .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31. 有学者指出 21 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 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 印度称雄的南亚、 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 其 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 ?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D ?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32. 青岛啤酒是 1903 年创建的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名牌厂商, 1976 年在深 圳库存A. 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

C .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28.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

脚。

对古代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 .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D .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基不要拘泥于

B.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的4 万多箱啤酒中,发生爆炸的竟有2 万多箱,1978年,青啤出口到香港的啤酒中有一瓶里有毛刷。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

A ?体制僵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失去出口市场

C.企业发展缺乏先进科学技术 D ?企业尚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3.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 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此话反映出他

A ?盛赞中国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

B.成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

C.对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不满

D.维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34.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35.古希腊一悲剧中曾写道:“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外邦人…… 任何居民或者外来人都不能囚禁我们。如果有人对我们使用暴力,任何不救助的庇护者将被剥夺政治权利并被公众流放。”这反映出

A .外邦人在古希腊没有完全的公民权利

B .古希腊维护居民的基本自由

C.当时执政者无法维护平民和奴隶利益 D .古希腊的公民范围明显扩大

B?综合分析题部分

40. 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材料一宋元时期的科技和艺术图片(图1-7)

末代的淸字审嗣术尢代杀唇|羁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一一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三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及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7反映宋元时期科技、艺术在服务对象方面的共

同特点,分析此特点对科技和艺术发展的的主要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8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材料三中陈寅恪先生的观点。(8分)

4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 1-8分别显示了英德二国何种政体,读 图回答问题(12分):

蜒面不諳―阖家无诒

\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 丿 模拟

一历史试题(41题囹) 依据以上图示,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分析简述英德二国的政体有何异同

历史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题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 分)

45.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 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 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 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 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 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 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 ,“乱语 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 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 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

国王 31s )

议会 负责

议会 立法权,权力中时

持政权 立法叔 却近代政体 二館意志近代时 图1-8

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

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9分)

46.【历史选修: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有人认为,(联合国成立之初)《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 实际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

——《史学月刊》

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土投票反对美国。

――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

材料三读下图1-9 “激烈竞争角逐”: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说《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为什 么这一时期美国能够拥有 隐蔽”的否决权?(6分)

(2) 材料二中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 百般挑剔美国”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局面?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材料三你认为联合国今后应如何更 好地发挥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9分)

47. 【历史选修:历史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史记》记载,秦始皇末年,“以为成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 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 下可以建五丈

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 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成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 不灭”。中晚唐诗人杜牧因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撰《阿房宫赋》加以 讽喻。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一日之内,一 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因此赋流传, 秦修建阿房宫而速亡,成为人们关于秦朝的一种历史记忆。

当代考古学者试图寻找阿房宫建筑群的遗迹, 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

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 却根本找不到红烧 土、木炭等表明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他们中有人因此认为,阿房宫不过是

图「g :丿I 国竞争安

理 会常任席位,嫩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

历史摸捉调硏题(4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