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磁场的动量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物质运动形式转换

羽毛球发展现状开题报告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碑林区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院(系)研究生部 专业班级运动训练2013级3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碑林区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教师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选题的意义: 今天,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和丰富娱乐生活。然而,体育运动尽管可以增进健康,但如果是过度运动,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不少学生就因为过量的运动,造成膝盖、腰。肩、手腕、脚踝等部位受伤。如果年纪轻轻的,就因为运动过量而造成浑身伤病,那就失去了增进健康、丰富娱乐生活的目的了。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由于动机和项目本身的不同而各不相同,追求精神、技术、身体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把比赛、训练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把实际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体育运动中。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或理由,可能还有很多。但是,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良好运动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羽毛球运动在这其中也有着不可缺席的地位,近些年各国对羽毛球的重视程度都明显提高,而我国作为一项优势运动其关注程度更加明显,然而,在碑林区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碑林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水平,本文从羽毛球爱好者的动机方面来调查分析。以此来促进碑林区羽毛球运动更好的发展。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应不少于1000字): 近年来,各级各类群众性羽毛球比赛数不胜数,如火如荼,给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甚至成为个人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被调查者中有62.3%的人曾不同程度地参加过群众性羽毛球比赛。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统计,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已成为除散步跑步之外群众参与最多的体育健身项目,参与率达42.6%。可见羽毛球运动现在已经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项丽娟在西安邮电学院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动机与行为的调查分析中说我校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减肥,消遣娱乐,社会交往和交流感情,培养意志,提高水平,陪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不同年龄、性别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花钱买健康”的意识在我校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了良好的体育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应当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李卫星在榆林市中小学生参加羽毛球培训动机调查分析中说;应加强中小学校的羽毛球专业教师队伍和场地设施建设,俱乐部做到分层教学达到各有所需,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要,切不可使大小混合。父母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价值标准以及孩子盲目为自己制定的目标,予以评价和引导,切实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的设置目标合理的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动机,使他们能主动、愉快和坚持不懈的参与体育运动,并从中获得积极的身心效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胡国雄张文桥王牡娣在长株潭社区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行为和动机的研究中提出两个观点;①政府应适当增加对社区公共羽毛球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动员有场地器材的单位和学校为社区羽毛球运动服务。②各单位有关部门应举办各种形式的业余羽毛球竞赛,满足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参与积极性。

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四种模型

例2.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长为1m,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4N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1kg的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颗质量为10g、水平速度为500m/s的子弹水平击穿小球后刚好将将绳子拉断,求子弹此时的速度为多少(g取10m/s2) 练2、一颗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竖直向上射穿质量为M的木块后继续上升,子弹从射穿木块到再回到原木块处所经过的时间为T,那么当子弹射出木块后,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2 kg、m B=1 kg、m 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发生碰撞.求A与C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 练3.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滑块冲来,设小球不能越过滑块,求: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和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 例4.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 (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练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C 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 A =2.0 kg ,m B =m C =1.0 kg ,现用一轻弹簧将A 、B 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 、B 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108 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然后同时释放,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 恰好以4 m/s 的速度迎面与B 发生碰撞并瞬时粘连.求: (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C 碰撞前),A 和B 物块速度的大小; (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1.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平板小车C ,质量为m C =3kg ,物体A 、B 的质量为m A =m B =1kg ,分别以v A =4m/s 和v B =2m/s 的速度大小,从小车的两端相向地滑到车上.若它们在车上滑动时始终没有相碰,A 、B 两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 (1)小车的最终的速度; (2)小车至少多长(物体A 、B 的大小可以忽略). 2.如图,水平轨道AB 与半径为R=1.0 m 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 相切于B 点.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个小滑块质量m a =2m b =2 kg ,原来静止于水平轨道A 处,AB 长为L=3.2m ,两滑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开,已知a 、b 两滑块分别沿AB 轨道向左右运动,v a = 4.5m/s ,b 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5.0=μ,g 取10m/s 2.则 (1)小滑块b 经过圆形轨道的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b 能否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 附加题:如图,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 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 .物体P 置 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 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 O C B a b A B v A v B C

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如图52-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以速度v 1追逐质量为m 2,速度为v 2的小球,追及并发生相碰后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将两个小球作为系统,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在两球相互作用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球1有:F ==,对有′==.由牛顿第三定律得=m a m m F m a m F 1112222????v t v t 12 -F ′,所以F ·Δt =-F ′·Δt ,m 1Δv 1=-m 2Δv 2,即m 1( v 1′-v 1)=-m 2(v 2′-v 2),整理后得:m 1v 1+m 2v 2=m 1v 1′+ m 2v 2′,这表明以两小球为系统,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点拨: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是一致的,当系统内受力情况不明,或相互作用力为变力时,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很繁杂,而动量定理只管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状态,不必过问相互作用的细节,因而避免了直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困难,使问题简化. 【例2】 把一支枪水平地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当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子弹、枪、小车这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子弹的动量变化与枪和车的动量变化相同 解析:正确答案为C 点拨:在发射子弹时,子弹与枪之间,枪与车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将枪和子弹作为系统,或枪和车作为系统,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均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当将三者作为系统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这时子弹的动量变化与枪和车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见,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直接相关. 【例3】 如图52-2所示,设车厢的长度为l ,质量为M ,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与车厢壁来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 【解析】 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损失的机械能 (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三者共同速度 最大弹性势能 (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

可知碰后A 、B 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 ,故B 的最小速度为零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名师点睛】A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 、C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 、C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 2.如图:竖直面内固定的绝缘轨道abc ,由半径R =3 m 的光滑圆弧段bc 与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段ab 在b 点相切而构成,O 点是圆弧段的圆心,Oc 与Ob 的夹角θ=37°;过f 点的竖直虚线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E =10 N/C 的匀强电场,Ocb 的外侧有一长度足够长、宽度d =1.6 m 的矩形区域efgh ,ef 与Oc 交于c 点,ecf 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β(53°≤β≤147°),矩形区域内有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m 2=3×10-3 kg 、电荷量q =3×l0-3 C 的带正电小物体Q 静止在圆弧轨道上b 点,质量m 1=1.5×10-3 kg 的不带电小物体P 从轨道右端a 以v 0=8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P 、Q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P 以1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回.已知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 、B 均可视为质点,Q 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 (1)碰后瞬间,圆弧轨道对物体Q 的弹力大小F N ; (2)当β=53°时,物体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求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1; (3)当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2T 时,要让物体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此最长时间t 及对应的β值. 【答案】(1)2 4.610N F N -=? (2)1 1.25B T = (3)127s 360 t π = ,001290143ββ==和 【解析】 【详解】 解:(1)设P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Q 碰后的速度为2v

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羽毛球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实行选项课教学,羽毛球课逐步成为高校学生主要选修项目之一.从其发展和现状来看,高校羽毛球教学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下面就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其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羽毛球教学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新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羽毛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简便性、趣味性和锻炼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得它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高校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开设之后,羽毛球课便成为了大学体育的选修课程之一,这就给那些喜爱这项运动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高校学生非常喜爱羽毛球这项运动,其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目前普通本科院校都开设有羽毛球选项课,并且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但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场地设施数量及其利用率有待于提高。 一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 (一)羽毛球运动逐步成为高校主流教学课程之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大部分高校都把体育课按固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模式打破,开设选项课教学.由于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十分普及,国家队的水平很高,在世界名列前茅,并且羽毛球运动有其特殊的魅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高低来进行练习,因此,选修羽毛球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的高校,羽毛球几乎成为第一运动项目.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或有长期训练的校羽毛球代表队.除上课之外,许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高训练,羽毛球运动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内容之一. (二)全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不平衡

高考物理练习题库28(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高考物理练习题库28(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相向运动的A 、B 两辆小车相撞后,一同沿A 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是由于( ).【0.5】 (A)A 车的质量一定大于B 车的质量 (B)A 车的速度一定大于B 车的速度 (C)A 车的动量一定大于B 车的动量 (D)A 车的动能一定大于B 车的动能量 答案:C 2.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完成一次α衰变.以速度v 发射出一个质量为m α的α粒子后,其剩余部分的速度等于( ).【0.5】 (A)v m m α- (B)-v (C)v m -m m αα (D)v m -m m α α- 答案:D 3.在两个物体碰撞前后,下列说法中可以成立的是( ).【1】 (A)作用后的总机械能比作用前小,但总动量守恒 (B)作用前后总动量均为零,但总动能守恒 (C)作用前后总动能为零,而总动量不为零 (D)作用前后总动景守恒,而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增量的总和不为零 答案:AB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B,B 球静止,A 球以速度v 和B 球发生碰撞,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则A 、B 球动量的改变量Δp A 、Δp B 和A 、B 系统的总动量的改变Δp 为( ).【1】 (A)△p A =mv,△p B =-mv,△p=2mv (B)△p A ,△p B =-mv,Δp=0 (C)Δp A =0,Δp B =mv,Δp=mv (D)△p A =-mv,Δp B =mv,Δp=0 答案:D 5.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 、b 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 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1】 (A)b 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同 (B)在炸裂过程中,a 、b 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C)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里,a 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 的大 (D)a 、b 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答案:D 6.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发生正碰撞后分开.已知碰撞前A 的动量p A =20㎏·m/s,B 的动量p B =-30㎏·m/s,碰撞后A 的动量p A =-4㎏·m/s,则:【2】 (1)碰撞后B 的动量p B =_____㎏·m/s. (2)碰撞过程中A 受到的冲量=______N·s. (3)若碰撞时间为0.01s,则B 受到的平均冲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1)-6(2)-24(3)2400 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 A =5㎏·m/s,p B =7㎏·m/s,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Δp A 、Δp B 可能是( ).【2】 (A)Δp A =3㎏·m/s,Δp B =3㎏·m/s (B)Δp A =-3㎏·m/s,Δp B =3㎏·m/s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系统、内力和外力┄┄┄┄┄┄┄┄① 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2.内力: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部的物体的作用力。 [说明]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组成系统的各物体之间的力是内力,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之外的物体对这个整体的作用力是外力。 ①[填一填]如图,公路上有三辆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如果把前面两辆车看作一个系统,则前面两辆车之间的撞击力是________,最后一辆车对前面两辆车的撞击力是________(均填“内力”或“外力”)。 答案:内力外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②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 p1+p2=或m1v1+m2v2=。 3.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 4.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 [注意] 1.系统动量是否守恒要看研究的系统是否受外力的作用。

2.动量守恒是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而不是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不变。 ②[判一判] 1.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2.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碰撞,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系统动量守恒也就是系统的动量变化量为零(√) 1.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如宇宙中两星球的碰撞,微观粒子间的碰撞都可视为这种情形。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像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的碰撞就是这种情形。 (3)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当系统所受的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内力时,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例如,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爆炸的瞬间,弹片所受火药爆炸时的内力远大于其重力,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 (4)系统受外力作用,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关于内力和外力的两点提醒 (1)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内力会改变系统内单个物体的动量,但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2)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有关。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分清研究的系统,系统的内力和外力,这是正确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关键。 [典型例题] 例 1.[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定稿]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定稿]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事件1:自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面对中国羽毛球队实力的日渐强盛,各国在举办羽毛球赛事有意无意的加大了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赛事上的阻力。从伦敦奥运会的于洋,王晓理的不公平判罚到汪鑫的非人道主义判决以及本次苏迪曼杯上风云组合一场球五次违例判罚,无一不显示着世界各国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不公平待遇(其中王洋,于晓理为08年之后组成女双,是除了乒乓项目外最有可能获得冠军的一个奥运项目)。 事件2:自08年之后,世界五大顶级羽毛球赛事中,团体三大赛事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中中国队除了2010年尤伯杯外均斩获冠军,单项赛事世锦赛、奥运会中除了09年混双外均摘得桂冠。 事件3: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在10年实施品牌重塑计划后,在2012年国库存过高,纯利润倒退84.9%,为2004年上市以来首次全年亏损,亏损金额达19.79亿人民币,关闭店面1821家。 作为国球荣耀的乒乓球一直都是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的运动项目,这个由邓亚萍开辟的乒乓时代延续到今天,成就中国乒乓球在国际中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但物极必反,中国乒球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令人发窘的地步,当所有国际乒乓赛事的所有奖项都为中国运动员所得时,自然而然的会有人来考虑是否还有举办乒乓赛事的必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中国乒乓球队员在国际舞台中争奇斗艳时,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已经没有了任何参赛的欲望,因为在他们而言,无论他们多么努力,这个舞台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至少在这个中国一家独大的时代里。而这些因素加起来才导致了今年国际奥委会在决议将一个项目剔出奥运会时,乒乓球赫然在列。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3-5: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某一峭壁上水平跳出,跳入湖水中,已知 运动员的质量m =70kg ,初速度v 0=5m/s 。若经过1s 时,速度为v = 5m/s ,则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动量的变化量为(g =10m/s 2 ,不计空气阻力): ( ) A. 700 kg·m/s B. 350 kg·m/s B. C. 350(-1) kg·m/s D. 350(+1) kg·m/s 2.质量相等的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 球的动量p A =9kg?m/s ,B 球的动量p B =3kg?m/s .当A 追上B 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 、B 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p A ′=6 kg?m/s ,p B ′=6 kg?m/s B .p A ′=8 kg?m/s ,p B ′=4 kg?m/s C .p A ′=﹣2 kg?m/s ,p B ′=14 kg?m/s D .p A ′=﹣4 kg?m/s ,p B ′=17 kg?m/s 3.A 、B 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 、B 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为: ( ) A. 1∶1 B. 1∶2 C. 1∶3 D. 3∶1 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装有砂子的小车,小车和砂子总质量为M ,速度为v 0,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 A. v 0 B. 0Mv M m - C. 0mv M m - D. ()0M m v M - 5.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A 正以速度v 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 与质量为3m 的静止 小球B 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 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B 球的速度大小是( ) A.v 02 B.v 06 C.v 02或v 06 D .无法确定

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何立夫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广东广州510650) 摘 要:推动羽毛球运动在全球发展是世界羽联的目标。羽毛球运动在美国的商业化程度很低,一直以来是冷门体育项目,但近年美国大众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在逐步提高。通过对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状况的实地调查和对相关资 料的研究,分析美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发展趋势。关键词: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12)02-0058-05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何立夫(1960-),男,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人,中级教练研究方向:羽毛球运动与教学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Badminton in the U.S. HE Li -fu (Guangzhou Sports Polytechnic ,Sports Department ,Guangzhou ,510650,China ) Abstract :Developing badminton all over the world is BWF's goal.In the U.S.,badminton has low extent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has been receiving little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However ,the public's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badminton is generally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Through researching the badmint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e U.S.and studying relat-ed material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badminton's growing situation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it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badminton in the U.S. Key words :America ;badminton ;actuality ;developing trend 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热门的体育项目一般都 是人们经常在媒体上看见的、 竞技水平高而且有商业赞助的体育项目, 如篮球、橄榄球、田径、网球、棒球和拳击等。目前美国的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不高,但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打羽毛球作为健身运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近期笔者应美国俄勒冈大学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的邀请,两次到美国进行羽毛球教学。在美国期间,笔者对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 最活跃的西海岸沿海城市进行了调查, 并和美国国家羽毛球队教练及队员、羽毛球场馆老板、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及其教练,大学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和队员等 进行交谈, 同时查阅美国各种类型羽毛球协会和羽毛球俱乐部的网站,从不同方面查实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 展趋势进行探讨。1目前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基本状况 1.1 美国羽毛球运动的组织形式 美国羽毛球运动从组织形式方面可分为几个层次:美国羽毛球协会,美国地区羽毛球协会,大学羽毛球协会,大学羽毛球俱乐部,城市的羽毛球俱乐部。美国地区的羽毛球协会组织主要有:西北部羽毛球协 会(NWBA ), 东北部羽毛球协会(NBA ),中西部羽毛球协会(NBA ),南部羽毛球协会(SBA )和西南部羽毛球协会(SWBA )。各州设有羽毛球协会,如:南加州羽 毛球协会, 华盛顿州羽毛球协会。近年美国很多的大学都组建了羽毛球协会或羽毛球俱乐部,其中有不少是名牌学校。如著名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 8 5第32卷第2期2012年3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Vol.32No.2Mar.2012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右侧有一段与传送带上表面相切的 1 4 光滑圆弧轨道,质量为M =2kg 的小木盒从离圆弧底端h =0.8m 处由静止释放,滑上传送带后作减速运动,1s 后恰好与传送带保持共速。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大小v 逆时针运行,木盒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盒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后,先后相隔T =5s ,以v 0=10m/s 的速度在传送带左端向右推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小球的质量m =1kg .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 =0.5s 与木盒相遇。取g =10m/s 2,求: (1)传送带运动的速度大小v ,以及木盒与第一个小球相碰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速度大小v 1;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从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v =2m/s ;v 1=2m/s (2)t 0=1s (3)24J Q = 【解析】 【详解】 (1)设木盒下滑到弧面底端速度为v ',对木盒从弧面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1 2 Mgh Mv = ' 依题意,木箱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 v at ='-' 对箱在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 =2m/s 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01mv Mv m M v -=+ 代入数据,解得v 1=2m/s (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 ,第1个球经过t 0与木盒相遇,则00 s t v = 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M g m M a μ+=+ 得:2 2m/s a g μ==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盒子,盒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如图55-1所示.物体与盒底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物体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当它刚好与盒子右壁相碰时,速度减为 v 02 ,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后即粘在右壁上,求: (1)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 (2)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过程中对盒子的冲量. 解析:(1)对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内应用动量定理得:-μmgt = m mv t 0·-,=v v g 0022 (2)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前及相碰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都守恒,设碰 撞前瞬时盒子的速度为,则:=+=+.解得=,=.所以碰撞过程中物体给盒子的冲量由动量定理得=-=,方向向右. v mv m v 22mv (m 2m)v v v I 2mv 2mv mv /61001212210v v 0043 点拨:分清不同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相应物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例2】 如图55-2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车A 、B ,B 车上 挂有质量为的金属球,球相对车静止,若两车以相等的速率M 4 C C B 1.8m/s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相碰后连在一起,则碰撞刚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多大?C 球摆到最高点时C 球的速度多大? 解析:两车相碰过程由于作用时间很短,C 球没有参与两车在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对两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以向左为正):Mv -Mv =

2Mv 1两车相碰后速度v 1=0,这时C 球的速度仍为v ,向左,接着C 球向左上方摆动与两车发生相互作用,到达最高点时和两车 具有共同的速度,对和两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解得==,方向向左.v C v (M M )v v v 0.2m /s 222M M 4419 点拨:两车相碰的过程,由于作用时间很短,可认为各物都没有发生位移,因而C 球的悬线不偏离竖直方向,不可能跟B 车发生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在C 球上摆的过程中,作用时间较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与两车发生相互作用使两车在水平方向的动量改变,这时只有将C 球和两车作为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才守恒. 【例3】 如图55-3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的小车的右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车的长度为L ,则当人走到小车的左端时,小车将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移动多少距离? 点拨:将人和车作为系统,动量守恒,设车向右移动的距离为s ,则人向左移动的距离为L -s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s -m(L -s)=0,从而可解得s .注意在用位移表示动量守恒时,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并在选定正方向后位移有正、负之分. 参考答案 例例跟踪反馈...;;.×·3 m M +m L 4 M +m M H [] 1 C 2h 300v 49.110N s 04M m M 【例4】 如图55-4所示,气球的质量为M 离地的高度为H ,在气球下方有一质量为m 的人拉住系在气球上不计质量的软绳,人和气球恰悬浮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现人沿软绳下滑到达地面时软绳的下端恰离开地面,求软绳的长度.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运载火箭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多级发射的设计结构来提高其运载能力。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两种火箭模型来探究多级结构的优越性,模型甲内部装有△m=100 g 的压缩气体,总质量为M=l kg ,点火后全部压缩气体以v o =570 m/s 的速度从底部喷口在极短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模型乙分为两级,每级内部各装有2 m ? 的压缩气体,每级总质量均为 2 M ,点火后模型后部第一级内的全部压缩气体以速度v o 从底部喷口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出后经过2s 时第一级脱离,同时第二级内全部压缩气体仍以速度v o 从第二级底部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气过程中的重力和整个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 /s 2,求两种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之差。 【答案】116.54m 【解析】对模型甲: ()00M m v mv =-?-?甲 21085=200.5629 v h m m g =≈甲甲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0022 m m M v v ??? ?=-- ???乙 解得: 130m v s =乙 2s 末: ‘ 11=10m v v gt s -=乙乙 22 11 1'=402v v h m g -=乙乙乙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20=)2222 M M m m v v v ??--乙乙( 解得: 2670= 9 m v s 乙 2 2222445=277.10281 v h m m g =≈乙乙 可得: 129440 += 116.5481 h h h h m m ?=-≈乙乙甲。 2.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并留在其中, 与木块 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开始弹簧处于原长,如图所示.已知弹簧 被压缩瞬间 的速度 ,木块 、 的质量均为 .求:

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略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羽毛球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因而在全世界普及度很高。 羽毛球的起源 有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起源于日本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 2.出现在印度大约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游戏,球为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板是木质的。 3.诞生在英国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指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 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大学中里开展。解放前,由于参加此活动的人数较少,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虽然当时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带来羽毛球运动技术,全面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赶超阶段 60年代初期,第二批印尼华侨相继回国,这些羽毛球优秀选手成了我国羽坛的中坚力量,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于世界羽坛。1964年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形成和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为促进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恢复阶段由于十年动乱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虽然在70年代初重新恢复训练,但青黄不接的现象突出,致使我国羽毛球队刚刚获得的优势又完全丧失。为了迅速调整、恢复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1978年国家体委、羽毛球协会总结了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羽毛球的技术风格和指导思想,制订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的规划和具体措施,使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 4.鼎盛阶段根据提出的奋斗目标,羽毛球队员刻苦训练,再攀世界羽坛高峰,优秀青年选手脱颖而出。80年代后期,我国羽毛球运动进入第二个鼎盛时期。 在八九十年代,我国选手分别参加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系列大奖赛,共获70多次单项冠军。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羽毛球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中国时代”。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各国都在寻找击败中国选手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羽坛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训练体制和人才体制都受到影响,训练质量下降,人才外流,导致了羽毛球队严重滑坡。通过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改革训练体制,加强全面锻炼,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方向。1991年第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表明中国羽毛球正走出低谷。 5.辉煌阶段现在的球员身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场上速度日趋加快,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向着更简洁、更功利的风格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就是比赛中对抗程度的提升,球员必须自始自终在高速移动之中完成技术动作的使用、战术意图的实施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并且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做为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的保证。 从2000年至今,中国羽毛球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正处在一个持续稳步上升的阶段。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球员们在身体能力和场上对抗能力的提高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更加明确和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练习题

动量守恒定律习题课 教学目标: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能综合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有关问题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力学问题的正确步骤教学难点:守恒条件的判断,系统和过程的选择,力和运动的分析教学方法:讨论,总结;讲练结合 【讲授新课】 1、“合二为一”问题:两个速度不同的物体,经过相互作 用,最后达到共同速度。 例1、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均为6m/s.甲车上有质量为m=1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为M2=30kg。现为避免相撞,甲不断地将小球以相对地面16.5m/s的水平速度抛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设某一次甲将小球抛出且被乙接住后刚好可保证两车不致相撞,试求此时: (1)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2)甲总共抛出了多少个小球? 分析与解:甲、乙两小孩依在抛球的时候是“一分为二”的过程,接球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 (1)甲、乙两小孩及两车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沿甲车的运动方向,甲不断抛球、乙接球后,当甲和小车与乙和小车具有共同速度时,可保证刚好不撞。设共同速度为V,则: M1V1-M2V1=(M1+M2)V (2)这一过程中乙小孩及时的动量变化为:△P=30×6-30×(- 1.5)=225(kg·m/s) 每一个小球被乙接收后,到最终的动量弯化为△P1=16.5×1- 1.5×1=15(kg·m/s) 故小球个数为 2、“一分为二”问题:两个物体以共同的初速度运动,由于 相互作用而分开后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例2、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坚固木箱,开始时人坐在冰车上静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某一时刻人将原来静止在冰面上的木箱以速度V推向前方弹性挡板,木箱与档板碰撞后又反向弹 回,设木箱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人接到木箱后又以速度V推向挡板,如此反复多次,试求人推多少次木箱后将不可能再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最终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 ,人与车的总质量为2m ,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反弹回来后被小明接住.求: (1)推出木箱后小明和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v 1的大小; (2)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一起运动的速度v 2的大小. 【答案】①2v ;②23 v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2mv 1-mv 得12v v = ②小明接木箱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2mv 1=(m+2m )v 2 解得223 v v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2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AB 部分为半径R =0.3m 的光滑 1 4 圆孤,BC 部分水平粗糙,BC 长为L =0.6m 。一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C 点刚好相对小车停止。已知小物块质量m =1kg ,取g =10m/s 2。求: (1)小物块与小车BC 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答案】(1)0.5(2)1m/s 【解析】 【详解】 解:(1) 小物块滑到C 点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0M m v += 所以滑到C 点时小物块与小车速度都为0 由能量守恒得: mgR mgL μ= 解得:0.5R L μ= =

(2)小物块滑到B 位置时速度最大,设为1v ,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也最大,设为2v 由动量守恒得 :12mv Mv = 由能量守恒得 :221211 22 mgR mv Mv =+ 联立解得: 21/ v m s = 3.两个质量分别为0.3A m kg =、0.1B m kg =的小滑块A 、B 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滑块A 粘连,另一端与小滑块B 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滑块A 和B 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03/v m s =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题8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滑块仍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两滑块在水平面分离后,小滑块B 冲上斜面的高度为 1.5h m =.斜面倾角 o 37θ=,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μ=,水平面与斜面圆滑连接.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求:(提示:o sin 370.6=,o cos370.8=) (1)A 、B 滑块分离时,B 滑块的速度大小. (2)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答案】(1)6/B v m s = (2)0.6P E J =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分离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 小滑块B 冲上斜面轨道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 cos 1sin 2 B B B B m gh m gh m v θμθ+?= ① (3分)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6/B v m s = ② (2分)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A B A A B B m m v m v m v +=+ ③ (3分) 解得:2/A v m s = (2分) 由能量守恒得: 222 0111()222 A B P A A B B m m v E m v m v ++=+ ④ (4分) 解得:0.6P E J = ⑤ (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车,甲车上面有发射装置,甲车连同发射装置质量M 1=1 kg ,车上另有一个质量为m =0.2 kg 的小球,甲车静止在水平面上,乙车以v 0=8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