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设计

青岛永平路小学李菲菲宋健

1、星罗棋布的海岛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岛的形成及分类

2、了解著名的中国海岛和世界海岛的名

3、欣赏美丽的海岛,提高海岛保护意识,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个海岛,美丽的海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游览旅游,那么你知道美丽的海岛是怎样形成的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星罗棋布的海岛。

二、海岛的成因及分类

师:“星罗棋布”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把书上关于海岛的形成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点读)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快速说出“夏威夷群岛”属于哪类海岛?

“大堡礁”属于哪类海岛?“崇明岛”属于哪类海岛?

师:关于海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将查阅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三、中国海岛知多少

师:同学们对于海岛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呀!中国也是个岛屿众多的国家,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达6500多个,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中国的美丽的海盗的图片。

(出示蛇岛、舟山群岛、涠洲岛、台湾岛的图片)

师:还有谁查到了关于中国的海岛的资料来跟大家说说。

四、世界海岛集锦

师: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浩渺眼波之上,海岛形态各异、星罗棋布、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为990多万平方千米。下面就我们来欣赏世界文明的旅游胜地海岛的图片。

(出示“巴厘岛”“复活节岛”“马提尼克岛”“瑙鲁岛”等图片)五、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来制作一张海岛明信片吧!

2、海湾和海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海峡和海湾。

2.通过各种体验和交流活动,了解和认识海峡和海湾的特点及作用。

3.知道我国及世界主要的海峡和海湾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图,标注出三大海峡和主要海湾的名称)请同学们找一找,谁知道我国的海峡和主要海湾的地理位置及其名称?

学生自主发言。

师:中国还有哪些海湾和海峡?他们有哪些特点呢?海湾和海峡在海上的交通和运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初识海湾

师:(出示胶州湾图片)胶州湾是我们青岛的标志,你对胶州湾都有那些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所查资料,全班交流。

生:胶州湾内刚阔水深,海水终年不冻,是天然优良港湾。胶州湾的海产品可丰富了……

师:(出示资料卡)请同学们齐读资料卡:海湾就是一面与海相连,大部分被大陆或岛屿包围的海域。海湾地区一般资源丰富,港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师:(出示世界各地闻名海湾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许多海湾因地形特点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天然良港,成为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

三、初探海峡

师:(出示世界海运交通图)一艘货轮从天津港出发,依次经上海、广州、新加坡,到达伦敦,沿途经过了哪些海峡?

学生根据地图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对海峡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自由发言。

师:(出示世界各地闻名海峡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让我们一起整理有关海湾和海峡的资料卡……

师:小小交流会,请同学们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全班交流。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合理利用和发挥好海峡与海湾的作用,可以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3.海上救助

教学目标:

1.知道海上救助的重要性及救助队伍和装备。

2.了解海上救助的途径及方式。

3.了解国际海上救助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案例传真----青岛起飞!急救落水渔民,及相关视频)师:(出示触目惊心的数字)看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海上报警呀?

生:应该如何进行海上救助呢?

师:谁能来解答一下他们的疑问?

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要解决这些疑问,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上救助队伍”

二、海上救助队伍

师:(出示海上救助队伍的资料和图片)谁能根据图片和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海山救助队伍的知识?

(通过了解和交流让学生明确海上救助队伍的基本组成内容:救助机构、救助人员、救助硬件装备、救助电子软件系统等。)

师:还有谁想把自己查到的有关于专设备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救助行动进行时

师:只有先进的救援设备是不不够的,专业的救援队员也为实施救助提供了保障。(出示海上救援人员图片及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1:海、陆、空多种人员和设备参与了海上救援行动。

生2:还有许多的志愿者和志愿船只参与了海上救助。

生3:那么国际上的海上救援是怎样的呢?

四、国际合作海上救助

师:(出示“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的标志和介绍、各种海上救助的国际公约、“中美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图片、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交流合作中心的成立资料介绍)看到这些资料,我们对于

国际海上救助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想说点什么?

(旨在让学生了解还有许多的组织在宣传和探讨促进水上安全、发展救助事业的方法和途径,认识到海上救助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国际海上救助合作为海上救生能力和技术的快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关注海上救助的发展动态)

五、课堂小结

师:国际海上救助合作对海上救生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关注海上救助的发展吧。

4、海上自救自护

教学目标:

1、知道海上自救自护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自救自护的方法。

3、将对海上自救自护的方法的了解和认识推广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出示教材图片)这幅图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他们使用了正确的自救方法,等待其他船只的救援,那我们海上遇险的时候该怎么办?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查阅的资料自由发言)

二、海上遇险自救宝典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海上遇险自救宝典,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宝典一: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宝典二:水中漂浮自救方法

宝典三:求救方法

师:同学们,老师介绍完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把学到的知识,再讲给同位听听。

师:学完了自救宝典,那么在海上遇险自救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1、在海水中一定要注意保温。

2、跳水时应该选择船尾。

3、缺水时应想办法收集雨水或露水,千万不能喝海水。

……

三、自救自护我能行

师: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演练各种海上自救方法的场景。

(学生分组,模拟海山自救自护方式和方法)

四、自救自护我实践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自救自护的知识,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也了解自救自护的知识呢?

生1:我们们可以去小区做宣传,把学到的方法告诉我们身边的人,提高大家的自救自护意识。

生2:我们可以把自救自护知识做成手抄报,传阅给别人看。

……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看来你们都是很热心的同学。

师:(出示公共场所的安全标识)这些安全标识,你们都认识吗?

学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让我们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快乐的成长吧!

5、寻觅沉睡的宝船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古代沉船探究航运发展历史。

2、通过分析交流资料,了解大航海时代的经济、文化等状况。

3、正确认识海底考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沉船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沉船。

师:说对了,幽深的海底沉睡着众多的古代沉船,它们就像一把把珍贵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失落已久的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宝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神秘的沉船里去看看吧!

二、聚焦南海一号

师:(出示图片新闻)2007年,南海一号被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这艘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在被发现20年后重见天日。

师:你们对“南海一号”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自由发言)

师:(出示南海一号出水文物精品展)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大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南海一号出水的文物。

师:这些文物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探访中国沉船

师:(出示沉没于南海西沙海域的华光礁一号和在泉州湾一个古海港淤陆中发现的一艘庞大的宋代三桅沉船)这些沉船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生1:中外考古者迄今已发现与中国相关的沉船200多艘。

生2:欧洲考古学者曾感叹:“古代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就坐落在海底。”

生3:对沉船的研究促进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

四、追寻异国沉船

师:在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关于沉船的故事,下面就有同学们来介绍几个有关于其他国家的沉船的故事。

(三名学生讲解西班牙的阿托卡夫人号、阿拉伯巴图希塔姆号、日本的阿波丸号有关故事)

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6 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树林这一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

2.知道这一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

3.引发学生对其他环境中生物特点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红树林等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红树林的视频短片及图片;红树林中各种生物的相关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红树林及其中各种生物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红树林优美的风光图片。

2、学生交流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潮间带滩涂上生长的树丛被称为“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让我们走进这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去探寻红树林这一特殊的生物群落吧。(设计意图:生活在北方沿海地区的学生对红树林是陌生的,本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红树林,并结合欣赏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激发起对红树林的探究欲望。)

二、神奇的海上森林

1、教师引导:红树林的特殊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先在小组进行交流、整理,并选出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随机展示涨潮落潮时红树林的优美风光、红树林中的不同树种等图片、视频资料。

预设: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引导

A.红树林中丰富的树种

B.红树林的特点和作用

C.红树林的分布地区

4、教师小结: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红树林能够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宛如一道道海上绿色长城,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分析、整理资料,用真实的数据、直观的照片、生动的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感悟到红树林的神奇之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态效益,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奇特的生物群落

1、教师引导:红树林中蕴育着哪些奇特的生物呢?我们一起去探

究一下吧!

2、学生探究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中生物的特点。

A.一反常态的植物

(1)课件播放故事《小海鸥旅行记》,学生欣赏后交流:从故事中认识了几种红树林中的植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搜集的红树林中其他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制作红树林植物卡片。

B.潮间带的精灵

(1)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红树林中动物的资料编排小品,要求体现出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

(2)全班进行小品表演。

(3)师生评价并谈收获:通过观看小品,认识了红树林中哪些动物,分别有哪些生活习性?

3、教师小结:由于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使得红树林植物具有胎生现象、特殊根系、泌盐现象等一系列奇妙的生态特征。而这些植物又以凋落物的方式,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我国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

(设计意图:本环节组织学生开展欣赏故事,小品表演等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交流、整理和分析,探究红树林中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及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四、红树林里的聚会

1、找一找,红树林中都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2、教师播放视频《生命的天堂——红树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红树林中多样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这一特殊的生物群落,它不仅是海洋动物栖息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除了红树林,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还有许多生物群落,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家庭和谐共存,其中的成员各具特色,让我们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群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和欣赏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红树林中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激发学生对其他生物群落探究的兴趣。)

7、快乐沙画

教学目标:

1、知道沙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学会制作沙画的基本方法。

3、通过欣赏、设计、制作沙画,培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小朋友在沙滩上干什么。顺势导入:我们可以用沙子作画。(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谈话激趣,引入主题)

二、作品欣赏,激发创作欲望

课件呈现漂亮的沙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观察交流,激发制作沙画的欲望。

三、制作沙画乐趣多

1、让学生认识制作沙画的用具和材料,老师介绍其用途和使用方

法、注意事项,

2、老师重点讲解沙画制作步骤,边讲解边示范。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制作沙画,老师巡视指导,可以让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完成。

四、沙画展览会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评价。

2、老师介绍一些其他的沙画表现形式。

3、收拾用品,打扫卫生。

三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设计 青岛永平路小学李菲菲宋健 1、星罗棋布的海岛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岛的形成及分类 2、了解著名的中国海岛和世界海岛的名 称 3、欣赏美丽的海岛,提高海岛保护意识,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个海岛,美丽的海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游览旅游,那么你知道美丽的海岛是怎样形成的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星罗棋布的海岛。 二、海岛的成因及分类 师:“星罗棋布”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把书上关于海岛的形成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点读)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快速说出“夏威夷群岛”属于哪类海岛? “大堡礁”属于哪类海岛?“崇明岛”属于哪类海岛?

师:关于海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将查阅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三、中国海岛知多少 师:同学们对于海岛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呀!中国也是个岛屿众多的国家,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达6500多个,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中国的美丽的海盗的图片。 (出示蛇岛、舟山群岛、涠洲岛、台湾岛的图片) 师:还有谁查到了关于中国的海岛的资料来跟大家说说。 四、世界海岛集锦 师: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浩渺眼波之上,海岛形态各异、星罗棋布、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为990多万平方千米。下面就我们来欣赏世界文明的旅游胜地海岛的图片。 (出示“巴厘岛”“复活节岛”“马提尼克岛”“瑙鲁岛”等图片)五、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来制作一张海岛明信片吧! 2、海湾和海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海峡和海湾。 2.通过各种体验和交流活动,了解和认识海峡和海湾的特点及作用。

海洋教育教案

《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 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 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 小结:是的,大海的神秘和宽广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喜欢大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而海底的世界却更加奇妙。大家想去一睹它的风采吗?现在就让我们去神奇的海底游览一番吧! (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生物。)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这是残忍好斗的章鱼,它虽然叫鱼,但并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它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它力大无比、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 ?瞧,这是艳丽无比的珊瑚,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 ●在远古时期,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后来陆地逐渐扩大。现在,海洋面积仍占地球面积的71%,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最深处可达11公里,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生物千奇百怪。地球上80%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3.互动交流。 谈谈你对海洋世界的感受和海洋生物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呢?说出它的名字、样子、色彩。 4.作品欣赏。 看来,大家认识的海洋生物真的很多喔。接着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老师这儿有一些学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它是如何表现海洋生物的? 表现形式有:绘画、剪贴、泥塑、剪纸,等等 5.创作思路。 看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有了这么多的独特感受。今天就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喜欢的或想象中的海洋生物。可我们如何来创作呢?请某些同学来先说一说你的巧妙构思。(学生谈想法,教师引导,讲解创作过程。)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走进海上名山,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海洋环保卫士》、 3.品味琅琊古韵,了解灿烂的历史文化;欣 4.倾听大海的故事,领悟海洋文化的内涵; 5.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研究神奇的海水,了解海水淡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 2. 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了解他们究竟带给我们多少启示; 3.追踪大黄鱼,挽救我们的朋友;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5.了解环境教育的相关常识。 (三)能力培养 1. 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 2. 探究海洋生物在仿生学方面的应用; 3. 探究海洋里的新能源; 4. 了解大海中的珍稀的海洋生物; 5. 了解中国在保护海洋自愿方面的基本法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 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 4补充资料 (1)栈桥: (2)五四广场: (3)崂山: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 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 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 (出示课题) 二、聚焦景点 1这些美丽的沿海城市,有哪些是你去过的或者了解的,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大家可以借鉴老师大屏幕上的提示。 2补充视频资料 3智力大闯关 三、景点采撷 1同学们精彩的讲解让我们听得意犹未尽,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沿海美丽的风景

一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年级 1.大量泥沙流入大海,使海水呈现黄色。 2.海滩上的沙子让太阳一照,金光闪闪的。 3.海水浴场的沙子又细又干净,来玩的人可多了。 4.鲸鱼不是鱼,海马是鱼。 5.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椎骨。 6.旗鱼是游泳冠军,飞鱼是跳远冠军。 7.鲸喷出高高的水柱,那是它在呼吸呢。 8.小海豹的毛厚厚的,冬天就不怕冷了。 9.海兽就是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特点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身体 呈流线型。 10.蓝鲸是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 11.宽吻海豚可聪明啦。 12.座头鲸是海洋里的“歌唱家”。 13.抹香鲸能潜到海平面以下2000米左右。 14.一角鲸有“海上独角兽”的美誉。 15.海獭会利用石头砸开海胆壳。 16.海象聚在一起睡觉。 17.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18.中国大陆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19.海水又苦又咸,直接饮用海水对身体健康有害。 20.被海水打湿的衣服,干了以后会有白色的痕迹,因为海水中有盐。 21.世界上最咸的海——红海。 22.世界上最淡的海——波罗的海。 23.抓螃蟹时,拿螃蟹壳的两侧才不会被夹到。

24.如果手被螃蟹夹到,赶快把手和螃蟹放到水里,同时敲螃蟹的背。 25.螃蟹的身体有硬壳保护。 26.海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危险,能平安长大的海龟数量很少。 27.金枪鱼成年后要返回出生地产卵。 28.须鲸夏季在两极海域觅食,冬季到温暖的海域生产。 29.海鸥随着季节的变化南北迁移。 30.贝壳做的标本在生活中很常见。 31.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 32.游泳时腿抽筋了,不要慌,先停止游泳仰面朝上。 33.600多年前,他7次远航,实现了一次航海史上的壮举,书写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他就是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34.海水里有盐,不同海域的海水味道有差别。 35.大海很大,地球是个蓝色水球。 36.我画美丽的大海: 多姿多彩的大海,美丽的海滩,鱼儿们在开运动会,人们在海滩上快乐地玩耍……快拿起小画笔,画一画自己心中美丽的大海吧!

三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总结 1 航标是一种(助航)措施。海上航标包括(目视航标、音响航标和无线电航标)。其中,(灯塔、浮标、灯桩、灯船)属于目视航标,靠人的视觉辨识。(灯塔)被称为“大海的眼睛”。 2 世界上主要的航线包括(大西洋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印度航线)。 3 海上交通规则包括(首先要按航线航行;两艘船相遇的时候要鸣笛避让;雾中航行进入航线交叉地段,听到他船雾号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4 国际通用的信号旗包括(数字旗和字母旗)。 5 中国四大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属于(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海)。 6 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向韩国济州岛方向一线)。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 7 渤海位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三省一市之间,是京津门户,(是中国最浅的海)。 8 有中国“天然鱼仓”之称的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10 中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东海)。 11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海。 12 (香港)是东方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13 (海马爸爸)负责孵化海马幼仔。 14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中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低等生物的总称。一般包括(海洋细菌、微藻、原生生物)。 15 海洋微生物包括(嗜冷性、嗜盐性、耐压性)。 16 按照海流水温高于或低于所流经海域的水温,海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海流称为(暖流),反之称为(寒流)。 17 强大而固定的海流处于航道上,船舶的航向与流向一致时,可以(增大)航速;航向与流向不一致时,海流则会(降低)航速。 18 全球最大的海流(南极绕极流),全球最强劲的暖流(墨西哥湾流),全球第二大暖流(黑潮),中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就与黑潮有关。 19 石菜花是一种生长在海岸岩石上的红藻,是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常见的藻类,可以用来制作(凉粉),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图,法国人用它来做(丝织品)的糨糊,日本人把他用来做(糖果),荷兰人用它来(酿酒)。 20 浒苔又称条浒苔、海青菜、苔菜、苔条,属于水生类绿藻类植物。 21 浒苔在海里聚集多了,就成了绿超。(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是诱发绿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浒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海洋教 育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 【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 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 【随机补充: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 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让内容深一点,有点高度)

(1)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 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 (出示课题) 二聚焦景点

小学三年级海洋教育教案神奇的海水

课题神奇的海水 教材简介 1.从海水在生活中的利用、目前世界上海水的利用状况、海水的远景规划大体了解神奇的海水。 2. 搜索有关海水利用的资料,畅谈你想利用海水的设想。 教学目标: 1、通过神奇的海水的利用与前景,表达人们的对合理利用海水的理想及对利用海水解决沿海地区缺水的问题。 2、感受丰富多彩的综合利用海水的现状,设想青岛未来海水利用的美好前景。 重点难点: ▲1、通过神奇的海水的利用与前景,表达人们的对合理利用海水的理想及对利用海水解决沿海地区缺水的问题。★2、感受丰富多彩的综合利用海水的现状,设想青岛未来海水利用的美好前景。 课前准备有关海水利用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T:有谁知道我们的地球表面构造?S:大陆与海洋T:地球的总面积为: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3.61 平方千米,占71%;陆地占1.49 亿平方千米,占29%,由此可见海洋在地球上的地位了。但海水虽多,目前还不能直接饮用,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中国属于贫水国,人均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的的一半。 二、了解现状1、全球有69 亿人口,全球淡化海水每天只能解决 1 亿多人的供水。2、在工业与生活中应用海水的话,将对缓解沿海地区的缺水而难题起到重大作用。3、走进工业园1)我国一些碱厂设备的冷却与清洗直接用海水。2)以色列大量的淡水来自淡化的海水。3)许多国家已经掌握从海水中提取微量元素。4)我们食用盐、工业用盐,食用碱、工业用碱多数都来自海水。你还知道哪些与海有海水是怎样利用的?4、走进生活1)香港用海水冲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2)海水蔬菜种植大棚。3)海水源空调4)海泉水 三、远景规划2005 年,中国出台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都是政府出台正在落实的

海洋教育教案

海洋教育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海洋教育 1、《海滨休闲游》 教学目标: 1.了解富有海滨特色的各种休闲活动。 2.了解并感受滨海旅游业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知道主要的海上运动项目;知道海洋节、沙滩文化节等海洋节庆活动;鼓励学生关注蓝色新生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在享受大海魅力无穷时,大家都到海边进行哪些休闲游?通过导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探讨。 二教授内容: 1.听涛看海 引入图片,让那个学生讨论 2.海中畅游 在海中游泳时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同时需要准备哪些泳具? 3.动感地带 小组讨论到海边还有哪些活动?

教师总结:大海魅力无穷,可以在沙滩上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我们在海中享受轻松与愉快,让我们共同拥抱大海、感受大海生活。 教后记: 2、《跟我学游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掌握游泳的一些基本技能,了解游泳的一些基本常识。 2.了解游泳等海边生活的安全自护常识。 3.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游泳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板书设计: 游泳的技巧 “游泳”的思考{ 游泳自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你会游泳吗?指名说。 二、探究新知: 思考:

1、我们在游泳之前需要做什么热身运动又有哪些(做示范) 2、若动作不熟悉,应如何做( 做示范) 3、有用的自护方式有哪些?出示图片 4、发生意外时怎么办?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师总结: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游泳时大家要注意安全。做好自护措施准备活动。 教后记: 3、《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的情感。

二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西元庄实验小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计划 (二年级蓝色的家园教研组) 一、学生情况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全册教材分析: 二年级教科书编排了《鱼类运动会》、《海上奇观》、《舰船博览会》、《海上飞行家》、《饭桌上的海鲜》、《海洋是个聚宝盆》、《走进海军博物馆》、《家乡的干海产品》等8课内容,另附情系海洋《航海家郑和》。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上奇观的成因; 2.了解与大海的童谣,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3.认识常见的船舶类型,激发学生探究我国海军发展的兴趣,培养国防意识。 4.学习海洋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海洋情感; 5.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研究神奇的海水,了解海水淡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

2. 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了解他们究竟带给我们多少启示; 3.知道大海是千变万化的,初步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三)能力培养 1. 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 2. 探究海洋生物在仿生学方面的应用; 3. 探究海洋里的新能源; 4. 了解大海中的珍稀的海洋生物; 5. 了解中国在保护海洋自愿方面的基本法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方法: 1.认真备课,搜集相关的材料; 2.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4.找出本学科的困惑,便于以后更好地教好本学科; 5.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

1.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 【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 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 【随机补充: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 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让内容深一点,有点高度) (1)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

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 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 (出示课题) 二聚焦景点 1这些美丽的沿海城市,有哪些是你去过的或者了解的,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大家可以借鉴老师大屏幕上的提示。 (1通过照片介绍2图文资料介绍3考一考,连一连4讲故事介绍) 2补充视频资料1~2段,根据时间而定 (1)长岛 (2)台湾(因为书上有高雄的图片) 3智力大闯关 (1)图文相连 (出示书上第一面的六所城市的图片,让学生对应找一找,连一连。即图与地名相连) (2)猜沿海城市的地名 A银河渡口。(打一中国城市名)天津 B空中码头。(打一中国城市名)连云港 C海中绿洲。(打一中国城市名)青岛 D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城市名)上海 (根据情况,如果学生有此方面的设计,我的就不出示了。) 三景点采撷 1同学们精彩的讲解让我们听得意犹未尽,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沿海美丽的风景线,接下来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沿海风景的明信片,来宣传沿海城市的美丽风景。

一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演示教学

一年级上册海洋教育 教案

课题:多姿多彩的大海总第课时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喜欢的大海入手,让他们了解大海的色彩变化的原因,初步感受大海的形式和色彩的多变。 【教学目的】:1.了解大海的色彩变化。 2.初步认识大海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3.初步感受大海的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大海呈现蓝色的原因和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海的样子是多姿多彩的,有时候蓝,有时候黄,还有的时候青,这是什么原因呢? (播放儿歌《天蓝蓝,海蓝蓝》的朗诵,学生拍手说儿歌:天蓝蓝,海蓝蓝,小小船儿当摇篮。海是家,浪作伴,白帆带我到处玩。) 2.谁能说说大海为何是蓝色的?为何把海水装到瓶子里,就没有颜色了?(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大海的色彩变化是丰富的,是什么引起大海的颜色变化的。 (设计意图:本课研究的是大海色彩变化的原因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借彩虹的颜色来引入,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直观注意占主导的特点,本环节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大海色彩变化的特点。) 二、大海是块蓝宝石 1.大海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蓝色的呢?谁能说一下你的想法呢?。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找一找关于大海颜色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展示) 3.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对,阳光中有七种颜色,这一点从彩虹种可以知道。而海水是蓝色的,和光照有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海水的颜色是蓝色的原因入手,提出和光照有关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海是个调色板 1.教师引导:大海是个多变的世界。生活在大海边,你都看到过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关于大海的,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呢呢?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大海在不同的天气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当大量的泥沙流入大海,海水就会呈现黄色! 四、大海是个魔术师 1.你知道大海退潮是什么样子的吗?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呢? 2.大海也是一个多变的魔术师,有时候性格温柔,风平浪静,想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有的时候脾气暴躁,波涛汹涌,像一头发怒的雄狮。你还知道哪些大海的性格呢?

三年级蓝色家园计划

三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教科书编排了《沿海风景线》、《海上名山》、《鱼宝宝的诞生》、《海洋小精灵》、《地球气候的调节器》、《海洋生物的启示》、《神奇的海水》、《奔流不息的洋中河》等十二课内容,另附学生评价《海洋研究院》1-3。本学期主要学习7—12课和海洋研究院3。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海上交通安全意识; 2.走进四大海域,了解其丰富的渔业资源;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 了解小鱼诞生的秘密,领悟海洋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了解他们究竟带给我们多少启示; 3.初识洋流及其作用;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5.了解环境教育的相关常识。 (三)能力培养 1.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 2. 探究海洋生物在仿生学方面的应用; 3. 探究海洋里的新能源; 4. 了解大海中的珍稀的海洋生物; 5. 了解中国在保护海洋自愿方面的基本法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完整)一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总结,推荐文档

一年级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总结 一年级 2012.06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期的工作,的确也做了不少。这里边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恼,但不管如何总结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蓝色家园海洋知识篇,贴近生活,普及海洋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海洋情感。科学引导,增强海洋意识。创设情境,提升海洋责任。现将本学期的蓝色家园主要工作做个总结 一、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操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上课学习海洋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带领孩子探索自学 探索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快乐成长。感受生活在大海边是多么幸福。我们一起亲近大海,了解了有关大海的小知识。 (三)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感受大海的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们在课堂上欣赏美丽的沙雕艺术,时而光着脚丫和浪花赛跑,时而和小螃蟹说说悄悄话,时而听海鸥唱着快乐的歌! 班集体合作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开展了一些跟教学有关的活动,如:小组探讨,集中汇报。 二、海洋知识教学工作

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这学期以来,我按照开始制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认真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知识,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贴切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这学期中,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我们在感受到,海洋里,动物们有很多奇特的本领,鱼儿会超级变变变,海龟的旅行非常神奇;海洋研究所里许多奥秘;一枚枚可爱的小贝壳在孩子的手中变成美丽的小相框……我们在蓝色家园教育篇的课堂上,一起遨游。 孩子们对于海洋充满了向往和渴望,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怀,也对各种海洋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六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辛安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刘志梅、陈海强、雒玉君、杨辉 一、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科书编排了《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海底地形探秘》、《大海的咆哮》、《蓝色诗卷》、《海洋的节日》、《蛟龙入海》、《桥隧时代》、《走进蓝色新时代》、《情系海洋航海探险者》九课内容,另附学生评价《海边足迹》。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感受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 3.欣赏古今中外有关大海的文学品,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知道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组成、发展历程和护航的意义; 4.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5.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

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初步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主要规律; 2.知道我国著名沿海城市; 3.知道主要的海上运动项目;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三)能力培养 1.探究海底地形特点,欣赏海底奇观; 2.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 3.了解守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关注蓝色国土完整,树立国防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基本教学措施 (一)认真备课,搜集相关的材料; (二)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找出本学科的困惑,便于以后更好地教好本学科; (五)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神奇的海洋生物圈》

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

二年级海洋教育教案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 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 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 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4.出示“马尾藻”图片: 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 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1.出示一组“红树”图片(有被淹没在海底的,有在海岸边仅仅露出树冠的……):你认识这种植物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介绍红树:这就是红树,也是一种海洋植物。它们被称为“海底森林”。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就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梢歇脚,可美了。 4.你知道红树的作用吗(教师补充红树林在维持海岸生态环境、抵御风浪、净化海水等方面的作用) 5.小结:红树属于海洋中的种子植物。海洋里的植物有一万多种呢!主要包

一年级海洋教育《海水的味道》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年级上册 6.海水的味道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水是咸的,了解海水中含盐。 2.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3.通过尝一尝、做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重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引领学生知道海水中含有盐,所以味道是咸的。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较干净的海水两杯,白开水一杯,纸杯多个;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制作海水不能直接引用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思考。 1.指导学生读图,说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画面,把自己看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师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画面上的事物,更要读一读人物和小鱼说的话。) 3.用小鱼的话引发思考:我们渴了为什么不能喝海水呢? (设计意图:本课的情境图设计直观而富有童趣,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图、说图的习惯和能力。) 二、海水能喝吗? 1.说一说。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大海边,夏天有的同学在爸爸妈妈地带领下,到大海游泳。游泳的时候海水可能呛到嘴里,哪个同学有这样的经历?快告诉我们你尝到的海水是什么味道啊! 学生交流。(有过经历的同学可能说出海水苦、咸。) 2.尝一尝。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杯海水,让学生舔一舔,尝一尝。然后说说是什么味道。(注意卫生,不要让学生喝多,尝后用凉开水漱口。) 3.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对学生的说法老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下面让我们听一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播放医生解释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视频或音频。)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知道海水是咸的。说一说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尝一尝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医生的话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三、实验小屋 1.结合情景图编小故事:小明到海边玩水,把衣服弄湿了。衣服晾干后留下了白色的痕迹。同学们猜一猜衣服上白色的痕迹是什么东西?(老师对猜想是盐的学生给于肯定。) 2.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海水中真得有盐吗。(老师做演示实验,注意让学生观察。)通过实验,师生明确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后,剩下的白色粉末就是盐。从而确定海水中含有盐这个结论。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渗透尊重科学的思想意识。) 四、你知道吗? 1.让学生从三幅图中选择一幅分组观察并讨论: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知识? 2.小组交流,教师适时补充说明:不同的海域海水的咸度是不同的,河流入海口的海水较其他海域的海水咸度小;无河流入海、蒸发强的海域较有河流入海、蒸发弱的海域,海水咸度大。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知道不同地方的海水淡咸不一样就行了,对成因不必过多讲解。) 五、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总结。 开发区薛家岛小学韩勇

五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教科书编排了《畅游海洋产业园》《开放的海港》《活跃的海岸》《海上森林》《海洋新能源》《海洋科考》《蛟龙探海》《寻访北冰洋》《海上钢铁长城》《铸就蓝色盾牌》《追踪航空母舰》《守卫蓝色家园》12课内容,还有海洋研究院1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海洋研究院2走进南极、海洋研究院3中国海军护航编队。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展,必将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了解人类和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帆船;初步了解各国的帆船运动。 2.知道我国著名帆船之都。 3.知道主要的海上运动项目。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二)能力培养 1.探究海底,欣赏海底奇观。 2.探究海岸带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3.了解守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关注蓝色国土完整,树立国防意识。 4.掌握一些中国海军的知识。 5.了解环境教育的相关常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国防意识。 2.感受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 3.欣赏古今中外有关大海的文学品,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知道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组成、发展历程和护航的意义。 4.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5.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基本教学措施 (一)认真备课,搜集相关的材料。 (二)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找出本学科的困惑,便于以后更好地教好本学科。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这套教材,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走进海上名山,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海洋环保卫士》、 3.品味琅琊古韵,了解灿烂的历史文化;欣 4.倾听大海的故事,领悟海洋文化的内涵; 5.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研究神奇的海水,了解海水淡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 2. 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了解他们究竟带给我们多少启示; 3.追踪大黄鱼,挽救我们的朋友; 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5.了解环境教育的相关常识。 (三)能力培养 1. 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 2. 探究海洋生物在仿生学方面的应用; 3. 探究海洋里的新能源; 4. 了解大海中的珍稀的海洋生物; 5. 了解中国在保护海洋自愿方面的基本法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认真备课,搜集相关的材料; 2.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4.找出本学科的困惑,便于以后更好地教好本学科; 5.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理解所学知识。教学进度 间周一课 1. 沿海风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