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 北伐的性质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 北伐的性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北伐的性质

导语:在孙中山实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逐渐显现出了劣势,军阀内部更是混乱混乱,各个军阀都各占一方。百团大战历史图片在中国共产党中共

在孙中山实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逐渐显现出了劣势,军阀内部更是混乱混乱,各个军阀都各占一方。

百团大战历史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的努力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形成了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1926年的2月在北京举行了北京特别会议,会议的内容是指出现在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广东的革命向北发展。为了结束混乱的局面,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同年7月9日,由蒋介石作为总司令,领导广东的国民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战争从1926年进行到1928年,这一革命统一战争被称为北伐战争。

北伐大军在8月的下半月攻下汀泗桥、咸宁和贺胜桥,同样在10月10日成功占林了武昌。北伐大军在11月攻占了九江、南昌,并一下子击溃了北洋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军。同一时间,福建、浙江一带的军阀也一起投降了北伐大军。但是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因为决裂,这是因为在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了政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十年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为了解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为了革命战争的统一,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的努力下,北伐战争的革命意义是深刻的,因为它严重的击垮了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坚定而又又有力的基础铺垫。

北伐战争的相关简介

生活常识分享

《北伐战争》案例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案例 ----- 宜城市龙头中学赵廷红 一、课程标准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两历史事件,通过丰富 的联想,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2.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讲述英雄故事,加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 感性认识。 3.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认识南京国民 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形势图及人物肖像图等,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惊心动魄的大革命时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学生立报效祖国志、做现代文明人的情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做出正确判断。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教法与学法: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 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大家认识这些人物吗?他们可都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在北伐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踏着这些革命先行者的足迹,重走北伐路,去探寻北伐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 教授新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历史背景。请同学们看资料,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播放有关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资料)。 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共合作以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师:国共合作的第一个产物就是黄埔军校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黄埔军校"。(展示幻灯片)请同学们自读52页第一段大字,解决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军校建立的时间和地点)。 生:1924年5月。广州黄埔。 师:军校由谁担任校长?由谁担任政治部主任? 生:蒋介石。周恩来。 师: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展示幻灯片)生: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军校校门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 革命者来"。 师:(展示幻灯片)从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出,想升官发财的,贪生怕死的请不要进黄埔军校,军校招收的是那些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也就正如对联横批中说的"革命者来"。这就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那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培养革命者的学校呢?请同学们阅读52页最下面一段小字,找出答案。 生:孙中山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师:那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起到了什么作用?生: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由蒋介石领导的一次统一战争,也是国共第一次合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呢?请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的意义总的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北伐战争的目的就是反抗军阀势力的统治,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北伐战争就重创了军阀,粉碎了军阀的统治地诶日,也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意义就是加深了革命认识。北伐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共产党却陷入了被国民党抛弃、屠杀的境地,也是这样的处境使得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政权。 北伐战争的意义还在于保证了国家的独立和祖国的统一。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全国的政治将无法统一。再加上在日本侵华过程中军阀各自作战的表现也说明了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单靠军阀的力量,中国能否在日军的侵袭中坚持八年之久都很难说,所以说北伐战争的意义非常大。另外,因为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很多事迹都表明了两党合作是互赢的局面,警醒后世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北伐战争的意义,可以说通过北伐战争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当时的中国可能面临

更加严重的内患,甚至是国家的分裂。 北伐战争简介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那么北伐战争简介是什么样的呢? 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会议,将三民主义的含义重新确立,这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之后更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做足了准备。 而北伐战争真正开始却是在一九二六年。这一年,共产党率先提出了要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国民党表示支持。同年五月,国民革命军开始组织先头部队以湖南为切入点打响了北伐战争。 同年七月,广东国民政府方面发布《北伐宣言》,之后出兵十万,分为三路,开始北伐。之后共产党更是号召全国人民响应北伐,为北伐战争造势。可以说北伐军势如破竹,不到半年时间就讲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军阀势力消灭殆尽。也达到了反帝反封建的目的。 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虽说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是一九二四年,但是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二六年这两年期间,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国共双方都是在为北伐战争做准备,包括黄埔军校也是为了北伐战争而成立。真正的北伐战争是一九二六年打响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北伐战争也取得了不错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军阀统治阶级。 北伐战争的口号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全国统一战争,这次战争的口号是要坚决打倒一切不利于中国进一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与答案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 03708)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 .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 .《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 .林则徐B.王韬 C.龚自珍D.魏源 6.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时务报》B.《国闻报》 C.《湘报》D.《新民丛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4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相关史料解读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相关史料解读1.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 国民党是现时中国唯一强大的民族革命组织,它以民主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一部分学生和工人为依据。……因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属薄弱,因为中国目前的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尤其是因为解决民族革命问题,直接有利于工人阶级,而现时工人阶级又尚未充分分化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 【解读】1920年,在共产国际二大上,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提出共产国际有条件地援助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事业和斗争精神曾激励过许多革命者。尤为宝贵的是,孙中山在革命处于最危难的时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苏俄、共产国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孙中山及时提出与苏俄合作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推动苏俄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关注。1922年1月至2月,共产国际主持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即远东民族大会),与会期间,尚在病中的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张秋白和邓培(工人代表)等,询问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工人运动的情况,对中国的国共合作表示关怀,向他们提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的问题。远东民族大会带有明显的统一战线性质。会议通过了关于各国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问题的决议,进一步重申了建立远东各国“反帝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确立了远东民族殖民地国家的革命任务。这次大会,对于促进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资料,可以看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①国民党是当时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政治力量。②国民党的革命目标与共产党是一致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③中国共产党还过于年轻,无力独立承担革命的任务。④中国共产党一定要与国民党合作。

北伐战争反思总结

北伐战争反思总结 《北伐战争》是民国时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北伐战争反思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北伐战争反思总结篇1 在设置问题时,注意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到深,由易而难,同时注意知识结构的构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建立起知识结构,形成对整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能够通过提问、活动观察、态度表现和练习设计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利用评价结果在之后的教学中改进,促进学生学习。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置疑过程中提不出问题。从而感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一方面与学生因时间短而对教材吃不透有关,也与我缺少调动积极性的方式与办法有关。今后应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加强对学生大胆置疑的训练。同时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调整,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注意让大部分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1)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2)能不讲的就不讲,教师要敢于走下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训练学生多提问题。(4)同时注意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归

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北伐战争反思总结篇2 在进行《北伐战争》一课的教学时,由于诸多原因,教学时非常急,备课不是那么充分,教学时必然存在许多不足,因为前些天正在参加教训,回来后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昨到及时的休息,教学状态也不怎样。要讲教学的所得,只能说基本完成上课的任务,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教学偶得嘛,仔细想,只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大家基本上能按要求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然,教学策略中要开展的德育渗透没有落实,学生参与度不是那么高。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非常多,一是准备不充分,对于学生来讲,不能真正从学习中感到快乐,二是部分同学在学习中对于事件的基本过程掌握不太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本课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不能一味地通过讲来达到目的。 北伐战争反思总结篇3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时空1924年,广州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参会人员 领导和组织工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练习) (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练习) 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 1. (5分) 例1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2. (5分) 例2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A. 重视军事训练 B. 重视政治教育 C. 军事政治并重 D. 重视军事理论 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 3. (8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4.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 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北京大学 D. 黄埔军校 5. (8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③创办黄埔军校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8分)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 B. 尤其注重军事训练 C. 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 D.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成果 7. (8分)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 B. 武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8. (8分) 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袁世凯 9. (8分)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0.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B. 黄花岗起义的战斗情景 C.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 抗日战争的战斗情景 11. (8分) 下列选项的搭配中,有误的一项是() 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 B. 黄埔军校——周恩来 C. 南京国民政府——孙中山 D. 东北易帜——张学良 12. (8分)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读图析图再现情景联系当时三派军阀在中国统治的范围,达到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讲授新课]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看完后请先复述国民党一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 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它的进行需要以武装力量为基础,而黄埔军校就是要为国民大革命培养军事干 部。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关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黄埔。 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希望在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样,这是我们这一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学 习第二个大问题——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北伐胜利进军一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来,复述北伐胜利进军的过程。 [学生寻找]…… [学生回答]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北伐的路线是从湖南进入湖北,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接着,沿江东下,直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1、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此间英国为最早来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其次是法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答案】C 【解析】A.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是1860年中国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清政府代表李鸿章、李经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D.1858年5月28日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认可该不平等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解析】D.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泥城登陆,攻占广州城北各炮台,并逼迫清政府订立了屈辱的《广州和约》。之后,英军四处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极大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就在这时发生了。B.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恐慌,他们组成了洋枪队,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最终打败了洋枪队。C.马关条约约定中国割让台湾,所以清廷对台湾进行封锁,刘永福率黑旗军与台湾人民一起抗击日军占领。D.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1900年)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林则徐 B、王韬 C、龚自珍 D、魏源 【答案】D 【解析】1839年林则徐主持翻译英国人暮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魏源在此基础上编纂《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C.龚自珍D.魏源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B.《国闻报》 C.《湘报》D.《新民丛报》 8.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和卖国行径,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

9.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阿Q正传》B.《狂人日记》 C.《药》D.《孔乙己》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D.国民革命 11.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 A.湖南省湘潭县B.广东省海丰县 C.浙江省萧山县D.福建省上杭县 12.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邓小平在1979年3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A.“一个中国”的原则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2.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经济特区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珠海经济特区 23.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说课稿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学生分析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所认识,但对北伐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基于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展示大量历史图片等,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时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二、教材分析课标内容: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内容的中心主题:本课主要介绍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的失败以及南京政府的成立。而本课的重点介绍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及其原因。本课内容在历史发展进展中的地位:本课是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二节,它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国共两党合作到分裂,从北伐胜利到国民革命失败,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重点: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黄埔军校创建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及重要战役。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能力目标(1)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阅读北伐战争的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方法。(2)通过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讲述当年黄埔军校、北伐等故事,感历史事件发生的氛围,并掌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3)通过展示有关本课内容的歌谣,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人大无畏、视死如归的表现的描述,培养学生“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的失败史实,学生能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策略1、《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复习提问法,历史假设法,图文结合法,分析归纳法,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用挂图、图片、地图等,增加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将它设计为旅游形式,命名为“国民革命之旅”。它一共有四站,分别为:国民党一大站、黄埔军校站、北伐战争站、四一二站。每到达一站请这一站的同学协助我们完成这次旅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五、教学过程师:今天这节课有点特别。我们将会乘坐着地铁回到20世纪年代的中国,在那里我们会看到在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失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人又进行了哪些尝试,他们是否获得成功。在出发前,老师先来介绍一下这次旅程的情况。我们把这次旅程命名为“国民革命之旅”。它一共有四站,分别为:国民党一大站、黄埔军校站、北伐战争站、四一二站。每到达一站我们将请这一站的同学协助我们完成这次旅程。现在,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阅读第11课的内容,了解这一阶段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大事。(学生看书)板书第11课北伐战争(国民革命之旅)(新课导入)师:好!看书的时间到这里。

简要回顾党史

简要回顾党史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

北伐战争 知识点总结

教学课题:北伐战争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概况、特点、作用;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

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资源】 ①多媒体设备。②图片:孙中山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③Microsoft powerpoint:黄埔军校校门对联;《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关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讨论题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一个判断说明题;吴、孙、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的四段材料;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相关材料;自制知识网络图。④磁带:《国民革命军军歌》。 【学生活动设计】 根据所学知识复习总结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自学国民党一大的有关内容;预习关于黄埔军校的建立的内容,每组写一个有关报道;课前分组搜集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和共产党员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国民党右派及帝国主义破坏国民革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导入新课。 提示或建议: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36位军事家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36位军事家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十年的光辉历程中,英雄辈出,将星璀灿。1988年和1994年,中央军委先后两次审定了36位具有非凡军事才能、早已彪炳史册的我军将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他们是: 毛泽东(1893一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和战略家,我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担任过中革军委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他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创建了一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的人民军队。他领导了20去年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指挥了所有全局性的重大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我国建立了强大的国防,推进了我军现代化建设。他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为我军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军事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军事文选》。1976年9月病逝。 周恩来(1898一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特别军委书记、中央军委书记、中央军事部长。红军总政委兼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47年兼代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参与决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领导人民解放军总部对全国战场的作战指挥,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伟略和军事家的非凡指挥艺术。解放以后,曾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筹建空军、海军和陆军的技术兵种,领导组建军事院校,领导国防事务和陆海边斗争。主持中央专委会的工作,发展国防尖端工业。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建树,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军事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1976年1月病逝。 朱德(1886一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历任军长、红1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八路军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他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建树已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著有《朱德军事文选》。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6年7月病逝。 邓小平(1904一1997)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1929年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7 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和政委。发动龙州起义,创立红8军,兼任政委。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主编《红星报》。1937年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29师政委。创建晋冀豫、太岳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历任晋冀鲁豫军区政委、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1950年江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促成西藏和平解放。1954 年后任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常委。1975年后两度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1981年任中央军委主席。1983一1989年任国家军委主席。领导实现了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进行军队体制改革,加强军事学术研究,加速装备现代化。系统地形成新时期的建军思想,主要军事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1997年2月病逝。 彭德怀(1898一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1928年领导平江起义,组建红5军,任军长。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历任红3军团总指挥、中革军委副主席、陕甘支队司令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指挥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7

北伐战争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 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长期以来深受列强排挤的中国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第二,外国商品减少或停止输入中国,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由于辛亥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四,由于各地人民掀起的抵制日货、美货运动等斗争,又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拓宽了国内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民族工业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 第二,在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大大超过民族资本。 第三,重工业仍然控制在外国人手中。 第四,就中国经济结构的整体而言,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3、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城市小资产阶级数量的增加 (3)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发展 ①自身优点: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其严重性和残酷性世所罕见,这使得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最坚决、最彻底。第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大城市和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是中国工人阶级绝大多数来自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②弱点:人数少、年龄轻、文化水平较低、易受农民意识和封建思想影响等。 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主要阵地:北京,北京大学,《新青年》 4、早期内容:1915—1919年为早期 (1)宣扬民主与科学——德先生、赛先生(2)提倡文学革命 5、基本评价 (1)贡献:批判了封建主义;传播了各种思 潮;造就了时代巨人。 (2)局限性:主要局限在知识界;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新文化运动类似文艺复兴运动,一败一成。 a、文艺复兴自然天成,新文化运动动力不足; b、文艺复兴自说自练,新文化运动 外压极大,救亡压倒启蒙;c、文艺复兴整合传统,新文化运动抛弃传统。 五四运动的爆发 1.根本原因:内忧外患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3.思想基础:思想解放 4.国际背景:十月革命 5.直接原因:巴黎和会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和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键入文字]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和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非常明显,直接打击的目标当然是当时的三个大军阀:盘踞两湖,河南京汉铁路沿线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接着就是直系划分出来的“五省联军”的孙传芳,这两个人都是对外号称兵力二十万的人。最后一个就是东北奉系大军阀张作霖,这个据说兵力有三十多万。 北伐军讨论出来的方针很简单,由南向北打。当然这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决定的,经过情报分析,在两湖的吴佩孚其实是三者之中相对比较弱的。再加上三个大军阀其实内部也不是那么团结,就抓住这一点,北伐军开始根据方针进攻。 “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攻击的是吴佩孚的主力。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湖南人民也早就烦吴佩孚了,他们正在进行反吴佩孚的运动。北伐军首先派遣第四、第七小队进入到湖南。成功之后,再把大部队引进去。逼得吴佩孚一路退守都武汉。而在这个时候,另外两个大军阀看到吴佩孚的形势不妙,再也没有办法保持中立,但是两大军阀还要保留自己的实力,所以他们会帮助吴佩孚一下,但不会尽全力。因此北伐军在对付吴佩孚时并没有损失太多。 在吴佩孚的兵力濒临崩溃的时候,孙传芳有预感下一个就是自己,他连忙排兵布阵。但是在北伐军集中兵力的强势猛攻之下,可谓是节节败退。最后孙传芳向张作霖求救,北伐军也迎来了最后与张作霖的战斗。以上就是“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的答案。 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由蒋介石领导的一次统一战争,也是国共第一次合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呢? 北伐战争的意义总的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北伐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