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以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为例,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主要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分布:

(1)牧牛国家:美国、阿根廷。

(2)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

3.成因: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发展措施: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等。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二、乳畜业

1.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

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3.主要分布区: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西欧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1)饲料因素。(2)市场因素。

【思考】

1.近年来,蒙牛集团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周围建设乳牛场,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接近消费市场。

2. 目前我国内蒙古草原、新疆天山牧场能否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为什么?提示不能。我国西北牧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目前还无法满足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需要。

[预习效果自测]

1.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C.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D.交通运输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影响不大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属于商品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答案 D

2.下列国家不存在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阿根廷

D.日本

解析日本地狭物贫,且以山地为主,不具备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答案 D

3.下列不属于发展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所采取的措施是()

A.发明海上冷冻船

B.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C.开辟水源

D.种植饲料作物

解析潘帕斯草原采取的措施: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作物、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牛等。

答案 A

4.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与饲料供应

C.饮食习惯

D.政策与科技

解析市场与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虽然也能发挥作用,但不是关键因素。

答案 B

5.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

①北美五大湖周围②西欧③澳大利亚④印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答案 A

探究点一大牧场放牧业

【探究活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牛的“天堂”牛的“地狱”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东临大西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7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里的草类生长茂盛,质量好,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一年四季都可放牧,不需建防寒防冻的圈棚。阿根廷每年牛的存栏数为5 550万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潘帕斯草原是“牛的天堂”。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 000万头牛,除供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这里似乎又是“牛的地狱”。下图为阿根廷牧牛带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路西先生的牧牛场有770头牛,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北250千米的地方。这里纯粹属草原地区,拥有广阔的田野。路西先生手臂上挟着记事簿四处巡视,电脑里贮存着农场所有的资料,如果他一时遇到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立即从电脑上核查,几秒钟就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在过去的两年里,该牧牛场刻意要用来自荷兰的精液,饲养良种牛。牧场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另一方面还种植饲料,加强交通建设,扩大了牧牛规模。路西先生的牧牛场是阿根廷牧牛业的一个缩影。

材料三我国牧区存在着“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等问题。在我国草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草地进行掠夺式利用和人为破坏,草地退化十分严重,草地资源面临枯竭危机。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草原退化面积已达8 667万公顷,每年有133万公顷草原发生退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7.5%。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何成为牛的“天堂”,其发展牧牛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具体改良措施有哪些?

(3)我国牧区畜牧业应如何借鉴阿根廷牧牛业的经验?

答案(1)①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优良;②地广人稀,土地租

金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③距海港近,便于商品性经营。

(2)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市场);围栏放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在草原上打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3)建设人工草场;划区轮牧,围栏放牧;培育良种,种植饲料;加强牧区交通建设,以形成商品化、专业化、高度地域化生产体系。

【反思归纳】

1.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降水较少,

水源不足

适宜草

类生长

――→

形成大牧场

放牧业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放牧业的借鉴意义

【即时巩固】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规模大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科技水平低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第2题,由于该农业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答案 1.B 2.B

读下面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3~4题。

3.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③地区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第4题,美国东北部为乳畜业,而①为混合农业,故A项错误;

②为季风水田农业,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故B项错误;③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畜牧业,故C项错误;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是提高草场质量,提高土地载畜量。

答案 3.C 4.D

探究点二乳畜业

【探究活动】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答案(1)乳畜业②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英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

【反思归纳】乳畜业的形成(以西欧为例)

特别提醒乳畜业类似于城郊农业,在我国的大城市周围分布较广,一是因为城市需求量大,二是因为乳畜业产品不耐储藏,不易保鲜。但随着高速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乳畜业产品也开始走向外地市场。如我国蒙牛乳业产品遍及全国,新西兰的乳产品端上了欧洲人的餐桌。

思维拓展 1.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与美国五大湖地区乳畜业比较

(1)区位比较:

①美国五大湖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期短但降水较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形成以牛奶生产为主的乳畜带。

②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郊区,自然条件较好,但相对比较分散,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2)借鉴之处: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生产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及竞争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结构,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2.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即时巩固】

1.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畜业是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B.乳畜业的生产对象是牛奶

C.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北美、东南亚、西欧、中欧等地

D.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周围发展了乳畜业

解析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酪、黄油和奶粉等。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目前,世界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但不仅限于北京、上海。 答案 A

2.读欧洲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M 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012年该国黄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8.1%、肉类占5.6%。该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光热资源丰富②城市化程度高③机械化程度较高

④精饲料的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乳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只有市场

B.乳畜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D.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解析第(1)题,M国地处欧洲西部,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产品中牛奶及其制品所占比重大,故为乳畜业。第(2)、(3)题,影响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既有市场因素又有饲料因素。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对乳产品需求量大,乳畜业发达。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1)B(2)D(3)C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分布、特点。

2.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3.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措施。

4.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5.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B.牧羊业占重要地位

C.地广人稀

D.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

2.关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横穿潘帕斯草原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

②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了天然草场的不足

③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美国市场

④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潘帕斯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第2题,阿根廷牛肉主要出口英国,粗放农业会增加生产成本。

答案 1.C 2.A

下图是英国局部农业地域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读图回答3~4题。

3.欧洲西部适宜甲农业类型分布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利于水稻生长

B.温凉潮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D.热带草原气候,草场广阔

4.甲农业地域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气候

D.科技

解析第3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第4题,甲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发展起来的,一般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答案 3.B 4.A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第5题,由气候和降水特点可判断此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乳畜业。第6题,该气候类型在西欧分布广泛,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西欧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答案 5.B 6.D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国家③中,哪条铁路的修建改善了畜产品的外运条件()

A.Ⅰ

B.Ⅱ

C.Ⅲ

D.Ⅰ、Ⅱ

3.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个国家依次为①澳大利亚、②新西兰、③阿根廷、④南非。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以牧牛为主,其他国家以养羊为主。第2题,Ⅰ铁路通向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利于向外出口牛肉。第3题,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均有大面积地广人稀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 1.C 2.A 3.C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5.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第4题,据图看出,该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饲料以天然牧草为主,结构单一,且产品主要流向市场,商品率很高。可判定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5题,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即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A项为季风水田农业,B项为乳畜业,D项为混合农业。

答案 4.D 5.C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

7.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解析第6题,甲为商品谷物农业,乙为种植园农业,可判断甲、乙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第7题,丙为大牧场放牧业,丁为乳畜业,丙、丁的共同区位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

答案 6.A7.D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8~9题。

8.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乳畜业。第9题,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④地1月份气温在5 ℃左右,复种指数不是最高;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春旱;

③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欧洲无分布。

答案8.B9.C

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

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11.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D.商品率高

解析第10题,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属于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我国与之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我国可以借鉴的是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保护草场的做法。第11题,乙地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不是其特点。

答案10.A11.B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13.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第12题,东非高原因海拔高无热带雨林区,不受飓风影响,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游牧地区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雨季也南北移动。食草动物主要是逐水草而居。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雨草原茂盛,动物迁往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带受信风带影响干燥少雨,草原枯黄,动物南迁到南半球。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两地之间游牧活动是随着雨季南北移动。故选B。第13题,从两地降水季节分布看:基塔莱降水在4~10月间,多多马降水在12~次年4月间,全年降水由北向南变化。甲在南半球,近赤道附近,应在9~10月多雨。故选D。

答案12.B13.D

二、非选择题

14.读“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有人说我国内蒙古牧区属于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请简要分析。A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畜产品的饲养方式主要是什么?

(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B国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3)D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是什么?

(4)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解析我国内蒙古牧区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粗放经营,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不能说是大牧场放牧业。对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发展措施,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可结合教材基础知识答出。联系所学的知识,可回答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答案(1)不合理。我国内蒙古牧区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圈养。

(2)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3)混合农业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制约因素: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水源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4)乳畜业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集中、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

1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奶在食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关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大力提升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材料二伊利集团是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原奶、冰淇淋。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1)简述伊利集团与当地牧场的相互关系。

(2)伊利集团的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解析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所以不能完全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在许多成功经验方面可以学习借鉴。

答案(1)牧场为集团提供原料,集团为牧场提供市场。

(2)①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②全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巨大市场;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可以借鉴许多成功经验,例如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牲畜的病害研究等。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

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四.运用拓展 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防灾减灾示范教案

《防灾减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自主探究等方法,了解我国防灾救灾的方针、工作内容等。 2.通过在具体灾害中讨论自救与互救措施,培养防灾避险的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情感,掌握灾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工作内容。 2.掌握不同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近期北京周边发生了两次地震,分别是河北唐山的4.5级地震和昌平区的2.0级地震,让我们深感地震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把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减少灾害的损失。 【讲授新课】 (板书)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师:防灾减灾就是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核心在于“减”。我们所谓的减灾并不是杜绝灾害,而是减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本节课前有一项调查活动,让大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我国防灾工作指导方针、防灾减灾工作目的和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关于北京防灾减灾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大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面的对象,分7个小组设计关于北京防灾减灾情况的社会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开展北京防灾减灾情况的社会调查,了解北京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调查结束后各小组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制作“防灾减灾宣传画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交给各小组进行汇报调查结果,展示宣传画报,每组三分钟的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大家对我国和北京市的防灾减灾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总

结一下: 1.我国防灾工作指导方针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目的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防止或延迟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3.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 板书: 师: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与防灾减灾日”。 师:关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你知道以下的内容吗? 出示:灾害监测系统示意图 师:在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灾害的进程和态势,为组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观察灾害监测系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灾害监测分为几级组织? 生:(可能的答案)四级(世界、国家、地方、社区) 2.自然灾害监测手段有哪些? 生:(可能的答案)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局…… 3.自然灾害主要的监测内容? 生:(可能的答案)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救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 4.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 生:(可能的答案)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为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出示:吊箱测流图片 师: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请观察吊箱测流的照片,思考并回答: 1.吊箱测流可以测得河流的哪些水文特征? 生:(可能的答案)水量、含沙量、流速、水位…… 2.吊箱测流主要监测哪类灾害的孕灾环境?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地月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组成地球和月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外观位置普通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外部条件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安全的公转轨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俞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 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5。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度/时。地球表面除2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 影响 高岀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岀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 育观念转变 低岀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 岀生 率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 的能力很差 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 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低低现代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分解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 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 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 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 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 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

第五章自认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植物为例,说明一种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理解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演化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应选取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假设教室是地球,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根据刚才假设的分布状况,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在”什么气候区内。(可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 2.你所在的气候区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3.描述一下你所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4.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5.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三维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 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 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 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 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 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 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 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 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 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 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 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 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自然增长》word教学设计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1.1.1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4、了解不同地区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之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课本的补充内容。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3′)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地理必修二的学习,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为人文地理,那学习人文地理,我们就先从人讲起,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2′)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6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及计算公式;另外,让学生意识到人口基数的影响力。 2、读图1.2,总结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之后和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读图1.4,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各自的人口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感知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及其原因,并思考应采取的措施有何差异。 (三)小组讨论(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 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 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 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 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 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 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1.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 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木桶效应 ①资源(最主要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②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③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④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1)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2)措施: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解读 1.课标内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课标解读:了解工业的概念以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联系实际理解影响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材分析 第四章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单元探讨了工业生产活动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了使本单元的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工业类型,从珠江三角洲的变化到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乃至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工业建设、发展情况,既要看到我国的强盛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结合大量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及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让学生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 念影响 高出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 高出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 生育观念转变 低出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出生 率 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 疾病的能力很差 — 高高低原始型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 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 [ 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低低低现代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 狩猎人口数量和增长情 况 人口数量化少,增 长缓慢 人口变化的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 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 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 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 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 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 死亡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