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主备:孙元金使用人:上课时间:

序号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

【基础要点】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

2、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大势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4、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表。

【学程与导程】

[设问导入]: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互动一:

<活动> 1、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计算教材P63活动1,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分析结果,看看说明了什么?

总结:。

2、分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导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

互动二:人口的增长既然有快慢,这个快和慢的速度用什么来衡量?

1、活动2 计算四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

2、根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互动三: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有疏密之分,可以如何来表示呢?

1、活动:教材P65图4.6,根据AB图信息,填表。

2、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哪些地区稀疏,哪些地区密集?

人口分布密集区:。

人口分布稀疏区:。

3、活动:请大家从自然条件,历史或其他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分布稀疏:

[达标反馈]

1、某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并存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 25‰,10‰,15‰

B 25‰,10‰,35‰

C 25‰,15‰,10‰

D 25‰,35‰,10‰

2、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B热带接近赤道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D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3、某城市面积约2000km2,人口500万,那么该市的人口密度是()

A 250人/km2

B 2500人/km2

C 25000人/km2

D 40人/km2

4、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拉丁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欧洲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交流平台】写出你本节内容存在的问题或你的建议。

自我评价: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主备:孙元金使用人:上课时间:

序号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

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

【基础要点】

1、了解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图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区

【学程与导程】

[情景导入]:说说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互动一:<活动>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怎样呢?按每年增长8000万计算,每天增加多少人?每小时增加多少人?每秒增加多少人?这样下去,经过多少年,全世界又将增长10亿人?

说明以上数据反映的地理问题:。讨论:1、世界人口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将会带来哪些问题?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众多问题,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如何协调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

3、是不是人口越少增长越慢或负增长,就不存在人口问题了?阅读材料P65。

<总结> 科学人口观:

。互动二:阅读教材图4.8“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的原因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1、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的原因: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①弊:;②利:。互动三:自主学习——世界三大人种,思考其划分依据并完成下表

肤色头发面部体毛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达标反馈]

1、默写:科学人口观——。

2、根据人类特征,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3、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劳动力短缺B老年人生活困难C国防兵源不足D自然环境恶化

4、亚洲蒙古人属于()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棕色人种

5、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

A城市人口稀少B城市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C 城市住房宽敞

D 城市有较多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6、简答: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交流平台】写出你本节内容存在的问题或你的建议。

自我评价: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主备:孙元金使用人:上课时间: 序号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 【基础要点】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 2、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大势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4、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表。 【学程与导程】 [设问导入]: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互动一: <活动> 1、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计算教材P63活动1,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分析结果,看看说明了什么? 总结:。 2、分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导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 互动二:人口的增长既然有快慢,这个快和慢的速度用什么来衡量? 1、活动2 计算四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 2、根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互动三: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有疏密之分,可以如何来表示呢? 1、活动:教材P65图4.6,根据AB图信息,填表。 2、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哪些地区稀疏,哪些地区密集? 人口分布密集区:。 人口分布稀疏区:。 3、活动:请大家从自然条件,历史或其他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分布稀疏: [达标反馈] 1、某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并存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 25‰,10‰,15‰ B 25‰,10‰,35‰ C 25‰,15‰,10‰ D 25‰,35‰,10‰ 2、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B热带接近赤道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D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3、某城市面积约2000km2,人口500万,那么该市的人口密度是() A 250人/km2 B 2500人/km2 C 25000人/km2 D 40人/km2 4、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拉丁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欧洲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交流平台】写出你本节内容存在的问题或你的建议。 自我评价: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人 教新课标版 教学要求 1. 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2. 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5. 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内容点析 1.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1)世界人口在18世纪(特别是18世纪30年代)以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课本中不仅有文字叙述,而且以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予以辅助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从图4.1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还是比较平缓的,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还是比较慢的;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更大了,说明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的斜率较20世纪末叶稍缓一些,说明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除此,课文还设计了活动3,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根据资料绘制人口统计图(柱状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并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2)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课本采取了文字叙述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说明。图4.2以比较形象的天平说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第四章同时,课文还设计了活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2.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是要讲清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至于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只要使学生知道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就可以了。 3.关于“人口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以及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课本中的第一自然段作了概述,然后通过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中的照片以实例说明。 课文还设计了活动1、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来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活动1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认识现今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活动2则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2)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课文仅以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叙述和阅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予以点明。

《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口与人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3.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能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统计数据、人口增长曲线等资料、图表,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利用实例和生活体验,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 3.利用照片、视频等资料对比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 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问题及对策;世界人种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识图,以图为媒介,恰到好处的运用课件,讲练结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调整运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教”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找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采用声、像,幻灯片等相关的技术,将教学中的重

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问题导入:2011年10月31日,世界在这一天迎来第70亿人口。但,这天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呢? 二、新授 展示图片,第7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我们知道了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但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第一阶段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曲线变陡,说明人口增长加速;第三阶段曲线越来越陡,说明人口快速增长。 (3)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社会安定等方面分析) l83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6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1)结合左图,计算并分析: 人口数/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 10-20 20-30 30-40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

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

人口与人种优质课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3)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 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人口问题及对策。 (3)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模式 教具: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由生进行概括。 生:世界人口越来越多 生: 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生:世界人口在20世纪之后增长的速度加快 ······ 2.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亲切的把之成为“地球村”,而我们自己则是“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人口问题: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二:设疑自探: 1、生自读课本70—76页,提出疑问 2、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总结 3、教师出示自探问题,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4.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5.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6.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法、分析法等学习人口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1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投影图片看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讨论人口的增长与哪些因素有 关?在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增加?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减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案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周村三中蔡莹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二\三\四) https://www.360docs.net/doc/068369514.htm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及人种 ●○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竞争强烈.就业困难.就拿我国来说吧,现在我们听的最多和说的最多的词就是“竞争”和“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 板书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 出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4.1,要求学生讨论: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师生小结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183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10亿,1930年,人口数也只有20亿,在这长达100年的时间里,人口数仅增长了10亿,而在1987年,人口数约为50亿,1999年人口数就有60亿,时间相隔才12年,人口就增加了10亿。 教师承接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中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课堂活动2 指导活动 看书中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入右表中,然后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师生小结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推荐-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精品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 化的呢? (课件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 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

思考:1、世界人口已经达到多少亿?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 点? (讲述)为了更直观的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你们怎么看出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逐渐加快?(人口曲线的坡度 越来越陡。) (讲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执教者授课日期 课型新授课教具有关课程课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一教师导学 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 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 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那么,“地球村”到底有多少居民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学生自学 1现在全球大概有多少人?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点?完成P71活动题表格。 3根据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总结世界人口的变化学生阅读教 材,并通过资 料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地球村”上的 居民,让学生感受“人口爆 炸 阅读课本P70前两段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4按人口从多到少排列大洲。 5按人口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大洲。 探究: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三交流展示 时间人口增长特点 ① 18世纪以前十分缓慢; ②工业革命以后大大加快; ③二战后迅速增长; ④现在基数大,年增8000万。 四目标检测 探究: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总结 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本节课知识点。(提问)人口 增长的速度有 快有慢,它是 由什么决定的 呢? 人口迁移政策 比较开放,经 济发达,迁入 人口多 让学生阅读课本P70第3自 然段,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人口出 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公式,从中了解出生率、死 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

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投影图片】看图 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讨论:人口的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增加?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减少? 【学生总结】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即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分组讨论】20世纪以来的世界人口为什么会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基本稳定等)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2,计算下表中四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组织学生讨论 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师生小结】四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大至小排列为: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德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即人口在减少,但是由于有外来移民的补充,实际人口并没有减少。 【指导学生活动】依据非洲人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总结】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各国增长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讲述】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公式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指导学生活动】看图4.6,填写下表

人口与人种教案一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谈话法等的教学方法。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资料。[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材分析] 人口带来的问题在全球影响越来越严重了,如何解决人口自身的问题及带来的各种问题是当前全球都在关注和药解决的。本节教材通过四个部分来讲述,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通过图表资料来了解世界人口在过去和现在的增长形势,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则是通过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分布图来呈现。人口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来展示,让学习能深入浅出,最后一部分通过三大人种特点的对比加深学习记忆和理解,并通过图来显示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范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 在2011年10月31日凌晨,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过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读图分析问题: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的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 归纳总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提问:为什么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分组讨论回答。) 小结]: 1830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设问过渡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读图讨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它和哪两个因素有关,并列出计算公式?(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0或=0时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选代表回答。) 归纳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反映的是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抵消下的增长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上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处理活动题:让同学们完成课本P65页活动2,计算四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 (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并从大到小排列。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练一练: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而从大洲来看,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大的,下面我们依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过渡: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一,从而导致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承接: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人口密度呢? 活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7页活动题1,想想人口密度是怎样来计算的呢? 小结: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活动:让同学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归纳]

人教版地理七上《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 (8)

人口与人种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三、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四、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六、教学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最近有一则新闻成为时事热点,我们老百姓非常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单独二胎”政策. 你们有没有听过?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执行什么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几个小孩?(计划生育,一个)目的是为了什么?(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当时,中国的人口增长太快了,这和世界的人口增长也是一致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的增长(点击:标题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进入到今天的第一个板块:快慢多少——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 (连续点击) 【提问】从图上看,现在世界上大约有多少人?(生答:70亿——点击)

Cvsvtzn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等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结束了对第三章的学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随着地球村的居民急剧的增长,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人类的发展呢有几百万年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65页活动1,我们一起来看,从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人口到1999年就已经有了60亿了,那么到现在呢肯定远远不只这些了!我们在从这人口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看,增长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是越来越短,说明了人口的增长特别的快。 过渡: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请同学们看图 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与同学一起分析该图,) 归纳总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问:那么请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答:19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设问过渡: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矿区中学 X X 我讲授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后,反思授课的整个过程,自我感觉有成功的可供今后借鉴的一面,也有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一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讲授的是世界人口增长、人口的分布、人种及其分布等内容。上课之前教学的设计思路是: 1、遵循新课标的“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等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观念,按照“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等顺序设计问题,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2、力求直观,尽可能运用地理图片引导解决教学问题。 3、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由浅及深,从直观到抽象。又让学生从问题切入,通过读图,析图,解图和画图等教学手段,以地图为载体,分组活动,引导探究,使得学生动脑、动手、动嘴,主动参与教学。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知识小结时,采用板书小结归纳和顺口溜小结归纳两种形式。形式多样简单,便于掌握。 二、自我评价 1、按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1)教学课标要求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基本掌握。例如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和分布、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等教学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读图分析和练一练过程获得知识。(2)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读图、讲解等方法完成。(3)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较好。能达成直观解难、激发兴趣、图文结合等效果。 2、存在的问题也不少。(1)有些问题的引导,条理性不好,显得生硬。(2)部分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拘谨,不够主动,讨论效果不佳。少数学生思维能力差,问题分析表述条理性差,反应也很慢。(3)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可能是基础差,或是胆子小,或是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4)部分学生不重视笔记,不记笔记,或笔记不完整,或是零散记录。(5)教学技巧不理想。 三、改进思考 1、增加课外知识,使知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读图、析图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4、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教学技巧。 2015.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