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氢原子能级关系如图,下列是有关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

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eV

2.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取hc=2×10-25J·m,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

D.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

3.下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

U c/V0.5410.6370.7140.809 0.878

ν/1014Hz 5.644 5.888 6.098 6.303 6.501

由以上数据应用Execl描点连线,可得直线方程,如图所示.

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A .3.5×

1014Hz B .4.3×

1014Hz C .5.5×

1014Hz D .6.0×

1014Hz 4.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a 光,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b 光,a 、b 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 29eV 的金属钠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则( )

A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

B .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

C .a 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0.57k E eV =

D .b 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0.34k

E eV = 5.用一定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锌板来研究光电效应,如图,则

A .任意光照射锌板都有光电子逸出

B.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越多

C.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

D.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普朗克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最早发现了电子

B.玻尔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C.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的核式结构模型

7.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照射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C.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D.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增大8.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

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9.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用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图(丙):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图(丁):原有50个氡核,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25个

10.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光的频率一定小于b光的频率

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11.用单个光子能量为5.6eV的一束光照射图示的光电管阴极K,闭合开关S,将滑片P 从右向左滑动,发现电流表示数不断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已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6eV,则()

A.U=2.6V B.U=3.0V C.U=5.6V D.U=8.2V

12.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频率的光。用这三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发生了光电效应,则关于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图象,以及这三种频率的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大小关系,下列四个图象中描绘正确的是

A.B.

C .

D .

13.图甲为氢原子部分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辐射出的光照射图乙光电管的阴极K ,已知阴极K 为金属钨,其逸出功为4.54eV ,则()

A .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6种

B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21eV

C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

D .如果将电源正、负极反接,电路中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

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元

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并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2g

L T π

= 15.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一种光电器件,把光电管连入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刚好不发生光电效应时的电压是遏止电压

B .当电路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1ν,则电压表示数为1U

C .K 极的逸出功为21hv eU -

D .普朗克常量为

1

12

eU νν-

17.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A .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B .若仅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C .若仅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18.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

19.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极接电源正极,K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当有光照射K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C.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

D.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

20.图甲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保持光的颜色和光照强度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对调电源正负极,得到电流表的示数I随电压表的示数U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

B.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零

C.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U图像的纵截距0I会增大

D.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U图像的横截距U c会增大

21.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则这两种光()

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b光的光子能量小

C.a光的频率小

D.用a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流一定大

22.用a.b.c.d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 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分别可能是( )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

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

23.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极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U=hv

e

-

w

e

B.U=

2hv

e

-

w

e

C.U=2hv-W D.U=

5hv

2e

-

w

e

2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是聚变反应

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

33

C 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2-E1=10.2eV,则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

C.因10.3eV不等于基态与n=2能级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选项C错误;

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3-E1=(-1.51)-(-

13.6)=12.09eV,选项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v-W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结合光电效应的规律解答.

【详解】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

25

19197

2100.5 1.610 2.5310610

hc

W Ue J J J λ?=-=-??=??----,选项A 正确;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不变,选项B 错误;光电管的逸出功由材料本身决定,与光照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在光电效应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 =hv-W 0,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变大,故D 错误;故选A 。

3.B

解析:B 【解析】

由题意可知:14

0.397310 1.7024c U ν-=?-

当遏止电压c U 为零时,截止频率14

14

1.7024Hz 4.2810Hz 0.397310

c v -=

=??,故B 正确.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根据能级跃迁知识得:?E 1=E 5?E 2=?0.54?(?3.4)=2.86eV ,?E 2=E 4?E 2=?0.85?(?3.4)=2.55eV ,显然a 光子的能量大于b 光子,即a 光子的频率大,波长短,故AB 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可知,a 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a =?E 1-W 0=2.86-2.29=0.57eV ,选项C 正确;

D.b 光照射后的最大初动能为:E kb =?E 2-W 0=2.55-2.29=0.26eV ,选项D 错误。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 .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才会有光电子逸出,而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时间去积累能量,故AC 错误;

B .只有在产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越多,故B 错误;

D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 Km =hγ-W 0可知,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D 正确。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最早发现了电子,故A 错误.

B.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B 错误.

C.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但没有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C错误.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强弱以及光照时间均无关,故AB错误;

C.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根据W0=hv0,则有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故C正确;

D.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那么单位时间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的数目减小,则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小,故D错误;

8.D

解析:D

【解析】

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A正确;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B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同一的,D错误.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A错误;

B.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

C.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能量减小,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C错误;D.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数的原子核不适用,D错误。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知b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A错误;

B.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增加b光的强度,仍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错误;

C.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是由c到d,C错误;

D.增加a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增大,D 正确。

【点睛】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即影响光电流的大小。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电压表示数至少为:;解得:.

A.2.6V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项错误.

B. 3.0V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项正确.

C. 5.6V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项错误.

D. 8.2V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项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玻尔理论分析氢原子发出的三种频率不同的光的频率关系.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能量最大,金属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求出初动能的最大值关系.

【详解】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根据玻尔理论△E=E m-E n(m>n)得知,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能量最大,由E=hγ得知,频率最高,而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所以:γb>γc>γ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 km=hγ-hγ0,其中γ0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所以:E kb>E kc>E ka。比较四个图象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是玻尔理论、光子的能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综合,关键掌握能级的跃迁放出光子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满足hγ=E m-E n.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2

46

C 种不同频率的光,但是

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也就是光子能量大于4.54eV 的有3种,即4→1,3→1和2→1的跃迁,选项A 错误;

B .从4→1的跃迁对应着光子能量最大,最大值为(-0.85)-(-13.6)=12.75eV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75eV-4.54eV=8.21eV ,选项B 正确;

C .若光电流已经达到饱和,则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也不再增大,故C 错误;

D .若将电源反接,反接后得电压若小于截止电压,则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故D 错误。 故选B.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粒子说提供了依据,A 错误;

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B 错误;

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元,C 正确;

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惠更斯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D 错误。 故选C 。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

2

12

m C mv eU = 知遏止电压相等,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使光电子到达阳极的速度刚好为0时,此时的电压为遏止电压,并不是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错误;

B .当电路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故B 错误;

C .K 极的逸出功即为不加电压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时光子具有的能量,即为

2=W h ν

故C 错误;

D .由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 W ν=-结合图乙可知,

112eU h h νν=-

解得

1

12

eU h νν=

- 故D 正确; 故选D 。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图中光电管加的是正向电压,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故A 正确。

B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其电压值小于截止电压时仍有电流,故B 错误。

C .由题意,入射光的波长为λ0时,能发生光电效应,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入射光的频率减小,仍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故C 错误。

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光电管两端电压增大,如果已经达到饱和光电流,则光电流不会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 正确;

B .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贯穿能力最强,故B 错误;

C .由图可以知道,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但遏止电压是一样,说明遏止电压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

D .链式反应需要达到临界体积才可以,故D 错误; 故选A .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K 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K 极金属的极限频率

时才有光电子射出,选项A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选项B 正确;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时,只要反向电压小于截止电压,就会有光电流产生,选项C 错误;在未达到饱和光电流之前,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达到饱和光电流后,光电流的大小与正向电压无关,选项D 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与金属逸出功之差,故A 错误;

B .当光电管两端电压为0时,即电压表示数为0,此时仍有光电子运动到阳极而形成光电流,则电流且示数不为0,故B 错误;

C .I -U 图像的纵截距0I 表示光电管两端电压为0时,光电流的大小,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即光电子逸出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增加光照强度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大,运动到阳极的光电子数增大,则光电流增大,故C 正确;

D .I -U 图像的横截距U c 表示光电管两端加反向电压且使逸出的光电子恰好到达阳极,即

k c eU E =

由光电效应方程0k E h W ν=-可知,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U c 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C 。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根据2

m 12

c eU mv =

知,a 光对应的遏止电压较小,则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故A 错误;

B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km 0E h W υ=-,a 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则a 光的光子能量较小,频率较小,故B 错误,C 正确;

D 、由图可以知道,a 光产生的饱和电流较大,但是用a 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流不一定大,光电流大小还与光电管两端电压有关,故D 错误.

2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临界角C 、折射率1

sin n C

=

,由①a 的临界角小于b 的临界角,可知n a >n b ,根据色

散规律可知a 的频率大于b 即γa >γb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L

x d

λ?=

,由②c 的条纹间距最大可知b 、c 和d 中c 的波长最长,故c 的频率最小;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最小入射光频率,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效应越容易发生,由③可知b 和d 中b 的频率较大即γb >γd ,综合上述可知a 、b 、c 、d 的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abdc ,故A 正确.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光照射阴极K ,发生了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hv ,n=2、3、4 …,根据eU nh νW =- ,可知

nhv W

U e e

=

-,所以B 正确.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

21

2

m eU mv h W ν=

=-截 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 截越大。甲光、乙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故A 错误;

B .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乙光的截止电压,所以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B 正确;

C .同一金属,截止频率是相同的,故C 错误;

D .甲光的截止电压小于丙光的截止电压,所以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 错误。 故选B 。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解释黑体辐射;故A 项错误.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B 项正确.

C.该反应为铀核的裂变反应方程式,中子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为链式反应;故C 项错误.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则电子的动能增大,库仑力做正功有电势

能减小;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