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模拟试题

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模拟试题
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模拟试题

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

势模拟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上海建筑设计知识:中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趋势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各类隔墙安装应满足有关建筑技术要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满足范围之内()

A.稳定、抗震

B.保温

C.防空气渗透

D.防火、防潮

2、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敞肩拱桥是__。

A.法国泰克河上的赛兰特桥

B.汴梁的虹桥

C.河北赵县的安济桥

D.北京的卢沟桥

3、轻质隔墙工程是指:(2011,50)

A.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

B.薄型板材隔墙

C.空心砖隔墙

D.小砌块隔墙

4、抹灰层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中层的作用是______。

A.装饰

B.找平

C.粘结

D.防水

5、6度、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以下何值()

A.3

B.5

C.8

D.10

6、建设项目总概算包括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还有下列__费用组成。

A.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B.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生产期贷款利息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

D.现场经费、财务费、保险费

7、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多长时间内使用完毕(2001,38)

A.3h和4h

B.4h和5h

C.5h和4h

D.4h和3h

8、抗震设计规范对砌体房屋做了以下哪些方面的限制Ⅰ.房屋高度和层数的限制Ⅱ.房屋最大高宽比的限制Ⅲ.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Ⅳ.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9、

10、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走廊,檐廊按______计算建筑面积。

A.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一半

B.投影面积

C.不计算建筑面积

D.按廊长度乘外墙轴线至廊外皮宽度

11、为了保证吊顶额安全和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罩面板上可嵌挂小型灯具

B.重型灯具、电扇应掉在主龙骨或附加龙骨上

C.上人吊顶内的人行或安装通道,可与吊顶的次龙骨联结

D.吊顶内的通风、水电管道不可与吊顶龙骨联结

12、采用下列__方法可以增强粘结力,并增加砌体的强度和抗剪能力。 A.给砖浇水

B.水泥砂浆

C.混合砂浆

D.添加有机塑化剂的水泥砂浆

13、三合土的组成材料,除了熟石灰及砂子以外,还有哪些(2009,57) A.碎砖

B.碎石

C.细石混凝土

D.黏土

14、配筋砌体工程中的钢筋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下列不属于主控项目中钢筋检验方法的是哪项(2004,52)(2008,30)

A.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

B.检查钢筋性能试验报告

C.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D.检查钢筋的锚固情况

15、下列因素不是建筑物散水宽度的确定因素的是()

A.土壤性质、气候条件

B.建筑物的高度

C.屋面排水型式

D.建筑物的基础超出墙外皮的宽度

16、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固定石膏板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

A.7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17、设计单位在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时,应当做好相应的经济分析工作,以下哪项为错误答案(2000,77)

A.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B.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

C.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投资估算

D.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总概算

18、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支路,一般干道间距为____m,道路网密度为____km/km2。

A:1000~1500m,4~5km/km2

B:800~1200m,3~4km/km2

C:600~1000m,2~3km/km2

D:500~800m,1~2km/km2

19、必须设置地面防水隔离层的建筑部位是:(2011,58)

A.更衣室

B.厕浴间

C.餐厅

D.客房

20、在空调建筑初步设计阶段采用冷负荷概算指标的目的是____

A:选择冷、热源

B:选择空调末端设备

C:选择房间送风量、风机

D:选择风管断面积

2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2011,79)

A.1个月

B.3个月

C.半年

D.1年

22、下列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所直接涉及的范围论述准确、全面的是______。

A.工程质量、安全

B.工程质量、卫生及环境保护

C.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

D.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

23、建筑安装直接工程费包括______。

A.直接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B.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C.直接费、其他直接费、临时设施费

D.直接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临时设施费

24、单块玻璃的面积大于下列__数值时,就应使用安全玻璃。

A.1.0m2

B.1.5m2

C.2.0m2

D.2.5m2

25、门设置贴脸板的主要作用是下列哪一项(

A.在墙体转角起保护作用

B.掩盖门框和墙体抹灰之间的裂缝

C.作为加固件,加强门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

D.隔声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立了__特区。

A.深圳、珠海、广州

B.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C.深圳、珠海、广州、佛山

D.深圳、珠海、佛山、汕头

2、在下列风玫瑰图(见题16图)风频的影响下,()种用地配置和风频玫瑰图相吻合。在下列风玫瑰图(见题16图)风频的影响下,__种用地配置和风频玫瑰图相吻合。

A.A

B.B

C.C

D.D

3、、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方法。

A:实物法

B:预算指标法

C:单价法

D:类似工程预算法

4、地下防水工程,不应选择下列哪种材料(2004,43)

A.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B.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C.沥青防水卷材

D.反应型涂料

5、按照《招标投标法》,有关投标人的正确说法是:(2007,68)Ⅰ.投标的个人不适用《招标投标法》有关投标人的规定Ⅱ.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Ⅲ.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Ⅳ.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Ⅱ、Ⅲ、Ⅳ

6、离光源3米处的发光强度是100cd,在同一方向,离光源6m处的发光强度是__。

A.25cd

B.50cd

C.100cd

D.200cd

7、居住区道路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车辆互让处。这个距离是()。

A.50m左右

B.100m左右

C.150m左右

D.200m左右

8、按《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旅客站台在站台全长范围内,应设置明显且耐久的安全标记,标记距站台台面边缘()。

A.0.80m

B.0.90m

C.1.00m

D.1.20m

9、钢筋混凝土多层住宅,随着层数的增加,其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钢筋的消耗量是__。

A.基本维持不变

B.随之增加

C.随之减少

D.随之大幅减少

10、教育费附加的计费基础是______。

A.土地使用税

B.基建规模

C.营业税

D.工程保险费

11、招标方式中,邀请招标与公开招标比较,其缺点主要有()等。 A.选择面窄,排斥了某些有竞争实力的潜在投标人

B.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差

C.招标时间长

D.招标费用高

E.评标工作量较大

12、采用湿作业法施工的饰面板工程,石材应进行:(2012,55)

A.防酸背涂处理

B.防碱背涂处理

C.防酸表涂处理

D.防碱表涂处理

13、公司必须协调的构成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的几个方面是__。 A.股东

B.经营者

C.债权人

D.政府

14、机械通风系统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多少m。

A.0.5

B.1.0

C.2.0

D.3.0

15、向电梯供电的线路敷设的位置,下列哪一种不符合规范要求

A.沿电气竖井

B.沿电梯井道

C.沿顶层吊顶内

D.沿电梯井道之外的墙敷设

16、”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这句话出自哪位建筑师(

A.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B.W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C.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

D.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7、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居住区内部的对外联系应妥善处理。下面__项说法不妥。

A.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B.当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

C.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控制在80~130m之间

D.人行出入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口18、城乡规划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__。

A.城镇体系规划

B.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19、墙面裱糊壁纸,接绝不得放在:(2001,54)

A.明显处

B.阳角

C.墙面正中

D.阴角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注册建筑师应当履行的义务(2005,66)

A.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个人秘密

B.向社会普及建筑文化知识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遵守法律

21、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条形建筑物和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分别不应超过()。

A.0.30和0.40

B.0.35和0.40

C.0.35和0.45

D.0.40和0.45

22、下列__垫层不应小于60mm。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混凝土垫层

D.矿渣垫层

23、裱糊工程在验收中,下列哪条是不符要求的(2001,55)

A.距墙面1.5m处正视,不显拼缝

B.壁纸、墙布与挂镜线、贴脸和踢脚线的缝隙宽度不大于1.5mm

C.阳角棱角分明、阴角搭接顺光

D.粘贴牢固,表面色泽基本一致,斜视时无胶痕

24、已知项目投资10000万元,第1年净现金流入量为10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40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10年,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t 为____年。

A:7.14

B:5.5

C:5.33

D:5.67

25、按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的划分,下列哪座城市位于寒冷地区()

A.吐鲁番

B.西宁

C.呼和浩特

D.沈阳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 摘要 (2) 1 工程概况 (3) 2 结构体系 (4) 3 主要分析结果 (6) 3.1 结构动力特性 (6) 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6) 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7) 4 关键设计问题 (8) 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8) 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1) 4.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2) 4.4 风工程研究 (13) 4.5 结构控制 (13) 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4) 4.7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 (15) 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6) 5 结论 (17) 6 参考文献 (18)

摘要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和安全的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的基础形式。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和主要的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的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震和风荷载分析结果。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

1 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地块,基地邻近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和市民休闲娱乐中心。该项目用地面积3037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6万平米,建筑总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为574m。上海中心大厦地下5层,地上124层,大楼沿竖向划分9个区,底部为1个裙房商业区,上部包括4个办公区、2个酒店/服务公寓区、1个全球企业馆和顶部的观景区,每个区由两层高的设备层及避难层分隔。 图1 垂直分区及建筑形态 本项目设计团队体现了较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特征。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总包为美国GENSLER事务所,设计咨询及施工图阶段设计总包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及机电专业的设计顾问分别为美国的THORNTON TOMASETTI和CONSENTINI公司。此外,设计团队还包括各专项设计咨询公司如美国SWA(景观设计),加拿大RWDI(风工程咨询),香港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工料测量)和美国高纬环球(垂直交通)等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建筑设计防火设计基本知识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设防火设计基本知识之一) 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 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 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浙30) 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技2.3.2) 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时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技2.3.2);对于城市景观、微波通道则必须计入建筑高度;对于航线必须计入总高度,而且应计算到建筑最高点含微波天线,旗杆等构件。

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一,工程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0370㎡,总建筑面积574058㎡,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10139㎡,建筑高度:632米。地下5层,基坑深度,。 主楼为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环状桁架、伸臂桁架及组合楼板。 二,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及措施: 1,主楼基坑工程: 主楼区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先行施工。塔楼围护结构采用121m直径的环 形地下连续墙(厚)加6道环形圈梁支撑体系。土方开挖后形成内部无 遮蔽的“井筒”,便于结构顺作。 随后逆作法施工裙房区结构。 ,降水方案: 、基坑内每25m设置25m深真空管井井点疏干降水井42口,25m深的观察井4口; 、主楼坑内设置55m深的减压降水井12口,45m深的观察井3口; 、基坑外设置65m深的减压降水井28口; 、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4口、外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3口。 ,土方工程: 总土方量约38万m3。采用先开挖中部土方,再挖环边土方的顺序, 分6层开挖。流程如下: 第一、二层土方()→第三层土方、第二道围檩()→第四层土方、 第三道围檩()→第五层土方、第四道围檩()→第六层土方、第五 道围檩()→第七层土方、第六道围檩() 2,桩基工程: ,基桩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C5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0KN。桩径1m分A、B两种;A桩长86m有效长度56m,247根桩位于核心筒区; B桩长82m有效长度52m,708根桩位于扩展区; ,桩端后注浆施工,每根桩预设3个灌浆管,桩端水泥用量每根4000kg,桩端注浆终止标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制,以注浆量为主;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成孔方式: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 、泥浆制备:采用专用膨润土和外加剂人工拌制; 泥浆除砂:ZX-250型泥浆净化装置(除砂机)除砂; 、钻头形式:三翼双腰钻加钻具配重;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4、补充、完善了幼儿园、托儿所和老年人建筑有关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对于医疗建筑,要求按照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参考资料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一篇建筑学 一、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P3-4 ◆空间组成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教室、实验室)、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次要使用部 分(厕所、仓库)三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水平交通:简单交通、主要交通兼顾他项功能、综合功能的廊道。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楼梯梯段连续踏步数不多于18级、不少于3级; *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为12%; *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样重要,宜靠近布置,以利协调使用; *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电梯不少于2台; *电梯应位于核心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超过4台,双侧不超过8台; *自动扶梯一般为30度。 ◆人流组织分为平面和立体,人流疏散分为紧急和正常。 ◆室内空间组织:走道式、单元式、穿套式、大空间穿插与分割等组织形式。 ◆室外空间组合: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室外场地、道路、广场、绿化、小品、道路入口 等 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P11-12 ◆要点:A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效果丰富多样。…… ◆空间组合类型: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3、住宅建筑的类型及设计P14、16、17、18、19 ◆层数类型: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层) 区位类型:炎热地区、严寒地区和坡地住宅 性质类型:单一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构造类型:一般式和工业化住宅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点式) ◆工业化住宅的模数构件法:单元、套型、基本间、部件定型法。 4、工业建筑P20 ◆总平面设计特点(与他类建筑比较): 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 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 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 D多学科与多工种的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分为生产、辅助生产、仓贮、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功能单元的组织形式:区带式、台阶区带式、成片式。 二、熟悉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1、气象条件P23 、24 ◆风象以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三个参数来表示。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风吹的速度。风玫瑰图包含风向频率玫瑰图和平均风速玫瑰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第二部分建筑(多低层)消防设计 建筑高度 对于阶梯式地坪,同一建筑得不同部位可能不处于 同一高程得地坪上。此时,建筑高度得确定原则就是: 当处于不同高程地坪上得同一建筑之间设置有防 火墙分隔,各自符合要求得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得 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 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否则,仍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 大者确定。 5、1、9 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 层相连通得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 相连通得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与大于 本规范第5、1、7条得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5、1、10 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 下层相连通得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与中庭相通得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动 关闭得甲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得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 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 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防火卷帘得设置应符 合本规范第7、5、3条得规定。 3、中庭应按本规范第9章得规定设置排演设 施。

5、1、15 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得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需布置在袋形走到得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得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得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得其她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得高差不应大于10m; 2、一个厅、室得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得不燃烧体隔墙与不低于1、00h得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她部位隔开,厅、室得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3、应按本规范第9章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2015年5月1日,业界瞩目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正式执行,作为基础性、综合性、通用性的防火技术标准,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集中体现了建筑火灾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成为我国建筑防火标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由规范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编制,并由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审查部门的部分专家、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的专家进行严格审查。《图示》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不仅可以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本文将《图示》编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诠释,帮助大家通过《图示》更好地了解掌握《建规》。

一、《图示》所推荐的案例是在符合规范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安全合理的方案做示范,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弥补、完善规范不易准确表达的内容。 1、当规范条款表达清晰时,图示选择的方案要在满足规范原意的前提下,推荐合理、安全的示例。如5.4.4图示1~3,规范条文明确给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设置要求,图示根据条文原意,采用立面图及表格方式准确的表达出来,一目了然,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规范。 2、当规范条款表述的不够明确时,图示给出的示例既要起到补充完善条款原意的作用,又要积极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1)如5.3.2条主要是针对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方法及设置条件的相关规定。因此,图示除要准确的把条文中的这些要求表示出来,同时,通过图示补充表述了“当回廊与中庭划分在一个防火分区内时,设计时除了满足条款所列的措施外,还应设有通向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通道”这一重要的设计要求,补充完善规范条文表述的不足。见5.3.2图示2所示。 (2)如5.5.27条第3款,根据规范条文字面表述:“建筑高度大于33m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

建筑识图与规划基本知识.

建筑识图与规划基本知识 房屋是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与人们关系密切。将一幢似建房屋的内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饰、设备等内容,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地画出的图样,称为“房屋建筑图”。它是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又称为施工图。 1.要牢记并识别建筑图中的常用的图例和符号。 2.建筑平面图 主要说明拟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平面布置。一般在图上应标出新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数、绝对标高;建筑物周围的地貌以及旧建筑物的平面开头新旧建筑的相对位置(新建筑与道路和相对位置);建成后的道路、水源、电源、水道管线的布置;指北针等。 3.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建筑物外墙在平行于该外墙面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图,是用来表示建筑物的外貌,并表明外墙装饰要求的图样。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对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编注立面图名称; (2)无定位轴线的立面图,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方向确定名称。也有按建筑物立面的主次,把建筑物主要入口面或反映建筑物外貌主要特征的立面称为正立面图,从而确定背立面图和左、右侧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是按一般规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物竖向剖视图,它表示房屋垂直方面的内部构造和结构特征,编制预算时利用剖面图计算墙体、室内粉刷等项目。 5.建筑透视图和表现图(效果图) 住宅建筑的透视图,表示建筑物内部空间形体与实际所能看到的住宅建筑本身的相类似的主体图像,它具有强烈的三度空间透视感,非常直观地表现了住宅的造型、体量、空间布置、色彩和外部环境。一般都是在住宅设计和住宅销售时使用。从高外俯视的透视图又叫做“鸟瞰图”或“俯视图”。住宅透视图一般要严格地按比例绘制,出于某种需要和测绘计算上的困难,有些透视图不一定严格按比例绘制,并进行绘制上的艺术加工,这种图通常被称为住宅建筑的表现图。 6.小区规划图 7.基础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在室内地面以下将基础进行水平剖切后,得到的被剖切以下部分的正投影图。 8.电气设备施工图 电气设备施工图是房屋建筑内部电气线路的走向和电气设备的施工图纸。 9.暖卫施工图 是一幢房屋建筑中卫生设备、给排水管道、暖气、煤气管道、通风等布置和构造图。 10.房型图 一、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根据其专业内容或作用不同,一般包括: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丁洁民,巢斯,赵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 摘要 (1) 1 工程概况 (2) 2 结构体系 (3) 3 主要分析结果 (5) 3、1 结构动力特性 (5) 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5) 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6) 4 关键设计问题 (7) 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7) 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0) 4、3 基于性能得抗震设计 (11) 4、4 风工程研究 (12) 4、5 结构控制 (12) 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3) 4、7 考虑施工过程得非荷载效应分析 (13) 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4) 5 结论 (16) 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与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与安全得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得技术难题。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得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得基础形式。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与主要得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得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得各组成部分与主要得地震与风荷载分析结果。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得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版内容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版内容解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资料参考网上相关人士整理,在此感谢对考生的贡献)1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条文适用的范围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 2老年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2.1新《规范》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标准有所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置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独立、宜在下部),并对其高度(不宜超过32m,不应超过54m)和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1.0h,隔墙耐火极限2.0h)进行了规定。条文说明中指出,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限制时,尽量争取设置独立出入口。 2.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1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原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其他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3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3.1 54m-高度限制 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此外,《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到,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高度大于54m时,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项论证确定。 ? 3.2超过32m设连廊 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通老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设置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3 24m-设防烟楼梯间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介绍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介绍-----------------------作者:

-----------------------日期: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

建筑学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篇建筑学 第一章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一、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人流集散。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与空间组成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公共建筑一般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这三类功能与空间组合而成。 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教室、实验室、教师备课室、行政办公室是主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贮藏室等是次要使用部分;而走廊、门、厅、楼梯等则是交通联系部分。公共建筑空间组成都可以概括为主、次要使用空间及交通联系空间这三大空间。三大空间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方案。 使各使用空间建立起密切的有机联系,依赖于交通联系空间把各种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通常将过道、过厅、门厅、出人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称之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位置,服从于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的需要。一般交通联系空间要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直简单明确,不宜迂回曲折,同时要起到导向人流的作用。此外交通联系空间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满足防火的要求。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更需要将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区分,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的目的。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1)空间的“主”与“次” 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主次之分。在进行空间组合时,这种主次关系必然地反映在位置、朝向、交通、通风、采光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等方面。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还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相结合,如行政办公的传达室、医院的挂号室等, 在空间性质上虽然属于次要空间,但从功能分区上看却要安排在主要的位置上。此外,分析空间的主次关系时,次要空间的安排也很重要,只有在次要空间也有妥善配置的前提下,主要空间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2)空间的“闹”与“静” 公共建筑中存在着使用功能上的“闹”与“静”。在组合空间时,按“闹”与“静”进行功能分区,以便其既分割、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如旅馆建筑中,客房部分应布置在比较安静的位置上,而公共使用部分则应布置在临近道路及距出人口较近的位置上。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公共建筑的各种使用空间中,有的对外联系功能居主导地位,有的对内关系密切一些。所以,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对外联系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与内部联系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2.人流组织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场所,因其性质及规模的不同,不同建筑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合理地解决好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功能组织的重要工作。 (1)人流组织方式 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1)平面组织方就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门图l-1-1所示)。 2)立体组织方式:适用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靠平面组织不能完全解决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交通建筑、商业建筑等,常把不同性质的人流,从立体关系中错开门图ll电所示人公共建筑空间中的人流组织问题,实际上是人流活动的顺序问题。它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了使用要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有效的问题。因此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不能忽视,应

上海中心大厦从开工到封顶全记录(土木)知识分享

上海中心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3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厦580米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地址和建设单位 (1)本项目名称为“上海中心大厦”。 (2)项目地址:本工程选址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功能区,具体建设地点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黄浦江 沿岸E14单元Z3-1、Z3-2地块,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 (3)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和规模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工程占地面积30370m2,建筑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565.6m。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为558806m2。 方案和效果图:

陆家嘴集团曾安排该项目进行过三次招标,其中一次招标吸引了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于最后一次招标,两个设计方案获得入围资格, 分别为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经过评选,“龙型” 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将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 在经过多番投标及筛选后,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为“龙型”方案,该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从外观上看,“上海中心”像一条盘旋上升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580米的“身高”将成为上海新高度。 三维模型图:

规划设计基础知识(改)

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房地产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1.规划常用术语 i.用地性质: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ii.用地面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iii.用地红线:指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限。 iv.容积率:反映和衡量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所有地上建筑面积之和。 v.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建筑控制高度按女儿墙高度计算,坡顶 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vi.建筑密度:至一定的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vii.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红线即为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包括台阶、 雨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 外侧退后建设。 viii.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ix.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x.绿地率: 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 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六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 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xi. xii.交通出入口方位: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口的方向和位置。 xiii.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位数量。 xiv.建筑间距: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外皮最凸出处(不含居住建筑阳台)水平距离。建筑间距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 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 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xv.日照标准: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 的主要依据。 xvi.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xvii.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要按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的两级,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城市 绿线范围内的用的不得改做他用,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 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xviii.人口毛密度: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 工程投资额:148亿元 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 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其中,陆家嘴Z3-2地块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块座落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东泰路、银城南路和花园石桥路交界处。地块北侧是金茂大厦,东侧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侧是滔滔黄浦江。 项目所在地块曾被称作“小陆家嘴核心区域最后一块待建地块”,被用作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目前租期已满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确定、择日动工的消息。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 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2的规定【图示1】,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图示2】 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图示 3】,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图示4】。 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图示5】 4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

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图示6】 5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图示7】 6 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组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图示8】【图示9】【图示10】 7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图示11】

详解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37大亮点,100多项变更—详解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新版图示意义重大,解决了诸多应用矛盾!本文归纳37大亮点,100多项补充及变更,力求极致精简。 37大亮点,100多项变更,8点遗憾,详解附后: 1、解决了客(货)梯和消防电梯共用前室的问题; 2、修改了“直线距离”的计算方式; 3、所有儿童活动场所,均不得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4、明确了回字形、U形建筑不同防火分区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 5、明确了柴油发电机房储油容量大于1m3的处置方法; 6、明确了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计算方法; 7、调整了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方式; 8、明确了丁字形走道的疏散距离要求; 9、解决了裙房主体投影方式的争议; 10、观众厅、展览厅等,最大疏散距离与两个疏散方向的连线夹角相关; 11、明确了住宅建筑单元与单元之间凹槽的防火间距; 12、商业服务网点可以应用封闭楼梯间; 13、商业服务网点最远点与2个安全出口增加了夹角要求; 14、修改了共用前室2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 15、明确了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适用条文; 16、明确了高层病房楼和手术室的避难间设置要求; 17、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4户时的入口方向要求; 18、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3户时的入口方向要求; 19、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2户时的入口要求; 20、调整了建筑外墙防火玻璃墙的设置要求; 21、明确了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 22、明确了坡屋面的坡度要求; 23、增加了消防救援场地和入口图示; 24、明确了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建筑合建时的外保温要求; 25、明确了天桥、连廊与建筑物连接部位的防火门设置方式; 26、明确了天桥、连廊作为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