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如何上一节好课

(完整版)如何上一节好课
(完整版)如何上一节好课

如何上一节好课

从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无论是我自己上课还是听其他老师上课,我都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应该要怎样才可以上好一堂课呢?如果这节课换成我去上,课堂上的氛围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不会也一样的好呢。但是事实证明,有很多东西都是学不来的,教学经验是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在听课的过程当中,任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很自然的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进度安排也很合理,先是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力的合成,之后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然后设计实验让学生探究两个力的合成,最后进行课堂的小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就算我不是教物理的老师,但是我也深深的陶醉在其中了。

之后任老师开的讲座也进一步向我们讲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的备课,有效的选题以及有效的讲评。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的改变,教学的方式也要随之更改,我个人认为,要上好一节课,要从备课、上课、反思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准备

有句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觉得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够上好课,但是想要上一堂好课,前提就必须要备好课。

通过平时上课与听课,我觉得了解学生与研读教材同样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一旦确定下来,之后就会比较稳定,但是我们上课的对象——学生,却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是一群发展的人。教师对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理解来展现的。因此,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1)全面了解学生

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基本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情感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

(2)深入研究学生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能力?哪些新知识是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是重点探究的,哪些可以甚至不讲的,从而很好地把握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教学。

(3)备学生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问题。

(4)纵观全班学生,关注个别差异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等。写教案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记录下来,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每节课都充满激情,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前提。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情绪高昂,那么学生也会因感染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听《力的合成》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任老师的情绪非常饱满,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融洽,轻松的氛围,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认真上课

1、创设情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复习导入、情景导入等。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法,设计成什么样,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理想的新课导入,能为师生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的进入最佳状态。

2、新课教学

抓好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有它预定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什么,学会什么,达到一种什么能力。实际教学中应围绕着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使之更易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授重点内容是整节课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教具、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如果新知识很简单,可以自学辅导法;如果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如果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可以适时的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小组合作交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当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教师积极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自我诊断、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调试,以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教师应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提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教育效能的提高,使教师的工作更具有效率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对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进行反思,看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教学手段是否新颖和多样,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材料内容的呈现是否乐于被学生接受,教学习惯是否符合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认知特点,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等问题进行反思。

我认为写教学反思反思这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写反思应该成为教师

的一种职业习惯。可以是一节课下来之后的经验积累,也可以是偶然翻以前事例的一种突然顿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随地的进行,才能使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提高成熟。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上一堂好课,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