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

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
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

家校合作在我校的初探与思考

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_______苏霍姆林斯基

内容摘要

教育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责任,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教育已从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时代呼唤家校合作,教育需要形成合力。家庭教育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合作。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化的今天,教育提倡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尽可能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尽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本文试图从我校目前形式分析,要加强家校教育的合作,使外来子女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克服本校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最终使教育形成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家校合作子女探索思考

一. 我校家校合作的现状。

(1)学校对家长及外来子女家长的认识与理解上的问题。

一般认为:家长在与学校打交道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自信力不足,缺乏沟通基础,家庭环境缺乏教育特征,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也有更多外来家长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来参与学校教育,或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如家长会之类活动,家长反应并不十分热烈,令学校教师心情沉重。再如“家长跟教师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等也影响着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合作。

学校和不同职务的教育工作者对与家长合作亦有不同的看法。香港教育人士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都认为与家长合作是必须的,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都欢迎家长在校外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有组织地支援学校,但当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倾向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感,他们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了威胁和挑战,他们质疑家长的决策能力。这种现象在我校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时,是在监督、挑毛病。这是对家校合作目的的偏狭认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一旦抱有这种目的,合作就是一句不切实际的空话。

(2)外来子女家长对学校的认识与参与上的问题。

从目前家庭方面来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未能认识到参与与学校的合作管理就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少父母认为一旦孩子上学,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和其它方面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学校是监护人,学校是权威的化身,学校难以接近,甚或称“无事不登三宝殿”,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管孩子的衣、食、住。持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做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没有尽好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另外,不正确的分数观导致家长思想偏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智育上能与学校配合,能督促孩子做功课等,但在其他方面则表现平平,有的则莫衷一是,或对孩子娇生惯养,或对孩子过于苛刻粗暴,甚至进行打骂。再者,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据香港教育界人士研究得知,香港学生家长认为与学校加强合作,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家长和学校管教学生和提高学生之品行及学业成绩,当涉及学校内部运作,如制定学校政策,为学校筹款和监管校方工作等等时,则觉得帮助不大。另一现象是:在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外来子女家长从来就未曾参加过家长会,还有的压根就未听说过什麽是家长会,他们认为学校咋说就咋依,既是有怨言也没有机会提出。

二.对策与思考——建立务实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和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人文素养。

在建立灵活、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中一定要体现教育合作中的人本思想和人文素养。人文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自然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个人才能,自我奋斗、把陶冶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尤其把尊重人和彼此平等思想作为核心。当今学校教育的宗旨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就成了教育的时代强音。作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是接受教育的主模块,学校无疑是获取知识的主阵地。人们经常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品评学校是与非,却容易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时期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育要求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层面,要求他们之间具有和谐、对话、主动、科学的新型关系,显性的家校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使他们形成合力,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取最大的成功。众所周知,师生关系与以前相比的确得到了改善,但与之相应的家校关系却显滞后,特别对新形势下较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又当如何妥善处理,它关乎还学生一个原本、健全的教育氛围、过程和效果。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有独特的作用。从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实施人文化教育管理,探索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性;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这些都对家校合作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是实施家校合作的思想基础。

(二)转变观念,重构家校合作思想。

在家校合作上牵涉多层面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长关系等,无论关系有多复杂,坚持以人本思想构建和处理学校各种关系,势必会形成科学有效的家校关系,最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目前在处理家校关系上必须改变以下观念:

(1)变被动为主动。

(2)变不平等为平等。

(3)变通报批评型为对话协商型。

(4)变回避推诿型为沟通协调型

(5)变务虚型为务实性。

(6)变显型为隐形。把长期、稳定、优秀的成果和做法过滤、沉淀、保持为校园长久文化和特色。即把显型的化为隐形。

(7)变单一型为多元兼容型。

(8)变冷漠忽视型为热情关心型。

(三)以活动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创建新型合作活动模式。

1.建立以校为核心的家校合作关系。

2.建立以家为核心的家校合作关系。

在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中,双方应采取主动态度,坚决克服被动接受,不能一味等靠,都想让对方先做出姿态或表率,这在现实中都是有害的,最终会导致僵化、误解性被动局面,因此要树立灵活、开放、务实、积极的合作态度,如定期、不定期地互通学生在校在家的各种综合表现。

在我们学校有这种现象:

一是学校和家长互不来往,几年下来教师不知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样子;

二是间接沟通、隔靴搔痒,效果不明显;

三是有事来往型,这种现象是孩子犯了错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校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难以应付的被动局面。

总之,要想获取家校合作新动力,收到新效果,那就必须在头脑中彻底转变以往的各种不正确的错误思想和不科学的方式、方法。

(四)关注家庭个体的特殊性,关注弱势家庭的教育,对不同类型家庭待以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家庭并存,这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对一些不同类型家庭的特点剖析,尤其是家庭教育可能遇到的难题,作一些探讨,为进一步搞好家校合作提供现实依据。

A.对外来人口家庭的家长须加强指导

外来人口家庭由于父母教育程度低,普遍存在个人行为习惯欠文明,教育方法粗暴,对家庭教育认识不清等“先天不足”,因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有关专家建议:成立“外来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班”,通过举行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让这些家庭的父母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以“上门指导”的方式,具体指导家长进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设立“家长开放日”,实行家校同步教育。从而使外来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跟上城市文明的步伐。

B .缺撼型家庭孩子情绪须注重调节

缺撼型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情绪受到创伤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研究后提出,监护者的职业与学生情绪有密切关系。职业为干部、教师等的监护者,对子女的抚养有一定的责任心,相对来说孩子的消极情绪容易缓解。缺少文化修养的监护者,在家庭破碎后,往往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或过多地向孩子倾诉离异后的痛苦,孩子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尽量做到缺撼而不缺位、缺撼而不缺爱、缺撼而不缺教。

C. 寄宿制幼儿家庭教育的缺陷莫轻视

近年来,全国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发展,许多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工作节奏快等各种原因,家长对寄宿制各类学校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此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上的弱点也不断显现出来,与其家长在家教中对学生行为培养的态度和方法上的不当有极大关系。由于与孩子长时间分离,寄宿制家长送孩子时总有些依依不舍,这影响了孩子的情绪,使孩子不愿父母离去。这些孩子参加活动也比较被动。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在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家长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讲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总之,要重点解决阻碍合作的各种问题、注重因材施教在不同家庭类型的运用,达到沟通效果,尤其是特殊家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D.走读生现象。对这一群体以往研究的较多,在各个层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在家校合作上也必须探索新思路,也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管理与实践:一是多开展家校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来家校课堂讲学,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二是深入学生中间,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出合作育人规律;三是尽可能在学校、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人文关系;最后应建立家庭与社区的管理、指导型关系。

(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为家校教育形成最大合力,学校为家长尽可能提供各种沟通平台、方式

A. 家长会。

家长会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唯一效果突出的家校合作方法。在这一沟通领域里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要开好一次家长会,就得认真考虑以下指导性内容:

(1)由学校统一确定家长会的会议方案,它包括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与要求。

(2)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统一安排和布置家长会事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搞好家长会前的师生动员。

(3)要求教导处、德育处对各班、各年级组织一次全面质量分析,包括学生的思想表现和文化课的掌握情况。

(4)学校对各年级组、教研组要宏观了解,班主任对本班每位学生要认真地、细致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形成一个发展性的评价方案,以利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5)学校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学生的普遍性发展状况、教师整体性发展状况、家长阶段性发展状况来确定是否召开全校家长会等若干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什么?最好先进行预测性评估。

(6)各班召开小会,由班主任亲自主持、各科任课教师参加的班内家长会。让家长填写相关调查表,如对学校对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等。

(7)会后反馈把每期家长会的全部资料存档,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学生问题要跟踪调查研究。

(8)对家长和教师问题要本着务实的作风、理解的态度、和谐的发展、努力的改进来把握。必要是进行家访。要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B 设立家长接待日。在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这项措施,确立每周和每月的家长接待日,时间由学校来定且制成表格通知家长,学校同时要建立接待组织机构,一般由副校长挂帅,具体又德育主任和团委书记会同各班主任协商解决家长所提问题和建议。

C.家访与校访的结合。

D.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各种家校联系网络,力争家校资源共享最大化、。

(六)确立学生是家校合作的主体,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检验家校合作的成败主要看教育对向——学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体会到了成功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学生对家、校的期望内容可略见一斑。

A.学生希望学校: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计算机房。

B.学生希望家长:我心中的理想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应该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语言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静,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等。

当然,学生对教师、校长甚或对他们的父母都有自己的要求、希望,这些希望与要求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时代性,故而又要求家校合作必须师生俱进、家校俱进、与时俱进。

综合所述,今天的教育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支持,走家校合作教育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家校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的需要。搞好家校合作将形成多赢的良好效果,使社会收益,家长收益、学校收益。要想搞好家校合作就必须弄清家校合作的现状,家校合作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症良策。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了解学校、家庭和学生这三方面情况,尤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思维模式,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来完成合作任务,达到合作的目的,最终使家校形成合力,突出家校合作的

效果。当然,家校合作之路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们携手共进,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1. 马忠虎著《家校合作》2000教育科学出版社。

2.苏军著《一个记者的教育视野》2003上海教育出版社。

3.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

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合作的基础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情况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对学校提出要求,把家长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想法告诉学校,学校也不断地通过交流渠道对家庭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不断地指导,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所以没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没有针对性,没有个性的教育;没有学校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更是盲目自发的教育,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2],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一)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1.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他们希望知道学校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希望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计划,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是否被体罚了等等。例如:苏州昆山市某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家长们为了更好的使子女健康成长,要求学校每星期让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家长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定期到学校办公,参与教育过程,督查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孩子的三餐营养,活动和上课的时间搭配,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接车问题,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等等。

2.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从理论上说,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正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把握家庭社会化方向的人自然是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长和儿童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和家长的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起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总是有教育宗旨的,最根本的便是德智体美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升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其他的概不参与。其实,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读好书,更要让孩子做好人。做好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缺一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有一个盲区,恐怕要纠正过来不容易。因此,学校的课程和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做家长的不合作,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或没有重要事情也让孩子缺席的化,这就影响到学校对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昆山市某中学要举行歌咏比赛。初三年级的一位女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主持人要求。为此,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为她辅导、包装,到临近比赛时她父亲知道了,极力反对,到比赛时还是缺席了。家长的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这位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她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更失去诚信。事实上许多学校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支持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也有可能是责任上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交流和需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

三、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3]。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4]: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

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采用多样的家校合作方式实现家校互补双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

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也需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互动共赢。永兴九年制学校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沟通比较少。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内容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在校表现的好坏等等;交流的形式以教师一对一地向家长“告状”为主。

第二阶段,呈现“学校指导家庭,教师教育家长”的方式。学校定期将家长请进校园,为家长传授教育理论,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但这仅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活动,以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可见一斑: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家长拿着小本子埋头记录,交流的内容通常用“你要怎样”,“你应该怎样”的句式贯通。学校、教师很难或者根本没有想过要站在家庭、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校就如何构建一种良性的家校合作方式,使学校教育更健康地融入家庭、走向社会?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走进了家校合作的第三个阶段……

一、以理念为先导,提升教师、家长的认识

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深感子女家庭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中国100%的家长都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匆忙忙上岗了,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常常是吃力不讨好,自己每天弄得筋疲力尽,家长还有怨言,甚至不理解。为此,我们首先从转变我们的教师的家庭教育观念入手,先改变我们的教师,再改变家长。具体做法是:让教师专题学习,不仅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以及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而且还初步学会了家校合作的一些技巧。

然后是家长的上岗培训。我们是两条线双管齐下:一条线是由班主任对其班里的家长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班里孩子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培训形式既有面对面的交流,也有班级QQ群的论坛。一学期,每个班都至少有两次(8个课时)全部家长参与的面对面交流, QQ群论坛几乎是每周一次。另一条线是借助家长学校对全体家长进行培训。学校安排讲座,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何解决网瘾、批评与表扬的艺术、消除代沟、心理健康等话题与家长进行探讨,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同时邀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教子经。

二、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

在家校合作工作中,我们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1.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我校在开学初、期中都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角色,我们组织了有妈妈参加的“妈妈家长会”、爸爸参加的“爸爸家长会”,使家长会更有针对性。学校召开家长会,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解决目前学生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必要性,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设立家长开放日

为密切家校联系,增进亲子关系,学校将每周五确定为“家长开放日”,让

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亲密接触,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听课活动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安排,听完后由家长填写《家长观摩教学反馈表》,政教处收集整理后反馈给相关教师。

3.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开展了孝敬教育,比如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给最亲的逝者写一封感恩信等,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我们也要求家长给子女回一封信,让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也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开辟了一个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过后,我们征得家长同意,把部分书信刊登在《家长报》上,分发给全校的家长阅读。在阅读中,通过了解同龄孩子的心理、精神需要等,许多家长懂得了与孩子沟通的更多技巧。

4.进行家访

家访,在家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统但又极为有效的举措。学校在教师中提出“诚心家访”,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本学期教师家访率达100%。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发放家校联系单,一方面了解

家长对家访情况的反馈,如:三年级的一个家长在联系单中写到:此次家访对我们家长和孩子收获都比较大,因为我们作为家长平时比较忙,很少和老师、孩子三方面对面交谈,通过杨老师对我孩子在学校里的优点和缺点详细的描述,让我们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还有通过与杨老师的交谈,使我们提高了如何给孩子检查家庭作业和如何安排业余时间,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家长对学校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如:六年级的家长提出:希望学校篮球场的篮筐更新一下,并装上新的篮网,让孩子们能更好的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还有家长提出:学校前期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大家拍手称好,但不能随课题结束而结束,应该继续,同时加强故经诵读,陶冶孩子的情趣……家访工作的有序推

进,化解了许多矛盾,解决了办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5.利用互联网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家长——学校、家长——家长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探讨家教形式、方法、效果。从家长的字里行

间就可以看出:“老师能及时跟我们沟通,让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管理起来方便多了“”老师给我们体现的意见,对孩子帮助很大,特别是教学短信联系模式是一个很高的途径。……

三、以家校联谊为抓手,共建学校的特色活动

活动:手拉手,扶贫帮困助学成时尚。

爱心活动,扶贫帮困助学成时尚。2013年10月28日,我校举行了一项具有的特殊意义的活动——家长委员会捐资助学、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行10人代驱车前往我校手拉手学校——永兴九年制学校。他们有的送上钱,有的送上学习用品……这些使孩子们暗下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奋发图强,懂得珍惜。家长们也被深深地打动了,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希望明年还来。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情与景的洗礼,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方面及课题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还有许多新的想法有待于去论证、去探索。今后我们一定在目前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求实进取,以热爱美的生活为底蕴,以创造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追求美的人格为己任。力争把家庭教育抓得更实、抓出自己的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新途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共同创建实验小学充满生命律动和活力的美好明天。

浅谈如何与外来子女家长沟通

【摘要】本学校处于煤矿工业区附近,近年来外来子女越来越多这也引起政府、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受。根据本学校建立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本人也尝试运用观察研究法、个案访谈法等初步探索了“如何与家长一起做好外来子女教育”的问题。通过访谈、沟通等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们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使其能够与其他孩子们一起享受快乐美好的学习时光。

【关键词】家长沟通外来子女教育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子女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外来子女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外来人员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及研究热情。与其他孩子相比,外来人员的子女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所在家庭的状况及其在家中的表现;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品德修养;不仅要做好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还要重视与其家长的及时交流沟通。

一、本校外来子女的教育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处在煤附近,外来子女较多。本校一共153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占了多一半。在一半期的观察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在适应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后,都有了较为全面的提高:首先,孩子们在班级日常交往中团结积极,参与活动十分活跃,并没有外来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自卑”“孤僻”等问题;其次,孩子们的普通话经过几年的交流已经与本地学生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不与家长交流或者查看学生档案,已经分辨不出本地和外地的学生有什么差别。

当我们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外来子女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外来子女身上的教育缺陷,也并非由于其外来子女的身份所致,比如因父母离异性格孤僻的,因迷恋玩耍心不在焉的,因家长忙碌疏于照顾而成绩下降的……这些问题在非外来子女身上会发生。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教师的用心交流,外来子女的家长在多次交流中已经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且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引导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积极寻找与学校及任课教师合作的切合点。于是,正视外来务工子女,用一颗平常心面对外来务工子女,积极与外来务工子女家长沟通交流就成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二、外来子女的家长特点及沟通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最佳的教育效果。而我们所关注的外来子女家长,则有些普遍的特点: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孩子却力不从心,却尤其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大多数父母忙于生计,东奔西跑,沉不下心来细致照顾子女;家中孩子一般较多,教育方式比较极端,经常会有体罚孩子的现象;社会生存压力大,又缺乏与孩子的真情沟通,造成孩子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沟通显得生分和“客气”,没有特殊情况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确定了与外来子女家长沟通的原则:

(一)多指导家长教育方法

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任何一个教育细节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并不明白“要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道理,而是一味地将自己的学业理想加压在孩子身上。他们只是要求自己孩子成绩好,但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通过电访、家访,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自身行为比较欠妥:比如经常因为做生意而喝的酩酊大醉后回家,比如经常在孩子学习时忍不住看电视节目,比如当着孩子的面经常玩牌……这些问题,家长可能并没有感觉到其严重性,也不认为会与学生的学习产生什么关联。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与家长真切沟通,婉转提示他“孩子是父母影子”的道理,告诉他“有怎样的家庭便有怎样的孩子”,并且建议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趁机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二)多帮助家长树立威信

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家长更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孩子们都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在家长面前却经常“作威作福”。由于外来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孩子们通常会有看不起自己父母的心理,更不用谈及家长的教育“威信”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切忌在孩子面前数落家长的不是,并且要时常借机告诉孩子,背井离乡的家长更多生存的毅力与坚强,以及现在家庭环境的来之不易,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付出,从而帮助家长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三)多引领家长了解孩子

外来的家长因为与学校沟通的欠缺,对于孩子的了解往往比较片面。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孩子家长沟通,多反映一些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出孩子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肯定孩子在校的优良表现。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孩子更快找到学习的信心及进一步发展特长的机会。

三、与外来子女家长沟通实例及分析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固子女压力过大

个案介绍:任玉霞同学是在校住宿生,也是漂亮文静的小女孩还担任六年级的班长,同样是外来子女。任玉霞的爸爸在煤矿,妈妈平时照顾两个孩子,还在别人家里做钟点工之类的工作。这个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对班级工作极为热心,小小姑娘也确实非常具有组织能力。

在老师和学生眼中,小可是个十分完美的学生了。但是这个孩子心事比较重,并不像其他小姑娘一样天天乐乐呵呵的,课间也不经常到校园里玩耍,而是经常像个小大人一样皱着眉头想事情。

沟通案例:去年暑假放假前,任玉霞哭着对她班主任说:“老师,我过了暑假可能就不能来咱们学校上学了!”班主任很着急,问是不是家长要到外地去?她很委屈地说:“不是,妈妈说要是这个期末我考不好,就让我回老家,她和爸爸在这里工作太辛苦了,还要照顾我和妹妹,我要是不争气,还不如回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老师,我这次语文错了好几道题呢,肯定考不好了……”孩子说着说着,哭得更加委屈了。班主任安慰了一会儿孩子,让她放心,告诉她老师会尽量帮助她。

任玉霞同学的事情,让班主任的心情十分沉重并找我诉说了缘由,班里少一个优秀的班长事小,但孩子是否能在父母身边以及她所能享受的教育环境对小可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于是,就有了我跟任玉霞母亲的谈话。

来到任玉霞家租住的小房子时,我还是挺吃惊的,虽说孩子家里经济比较紧张,但是家里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能看得出来家长都是很“要好”的人。任玉霞妈妈说,周末任玉霞在家特别听话,除了学习之外,还能帮着照看妹妹、收拾卫生什么的,比起其他家长经常要追着孩子做作业、督促孩子远离电脑等,任玉霞妈妈非常知足。

那么为什么还有要让孩子转学的意思呢?我更加不能理解。当我问及任玉霞的“转学”问题时,任玉霞妈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没有让孩子转学的意思,孩子在学校老师那么器重她,同学那么喜欢她,怎么会让她转学呢!”在闲聊中,我才知道,任玉霞妈妈那是为了督促孩子考出好成绩给孩子施压呢。说是他们从农村出来挺不容易,离乡背井的,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他们对任玉霞寄予了厚望,满心指望着孩子能够学有所成,以后考上好的大学,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就都能够扬眉吐气了。

与任玉霞妈妈的交流,让我舒了一口气,同时也感到非常心疼任玉霞。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当父辈把所有的“翻身”希望都寄托在这小小的肩膀上时,孩子需要承受的实在是太多。于是,我给任玉霞妈妈又介绍了任玉霞在班级中的突出表现,并且指出其一直保持的积极态度和学习热情,让家长对她保持自信。最后,告诉家长小可是个非常自觉的孩子,相信即使家长不施加那么大的压力,孩子成绩也能保持优秀。我也给任玉霞妈妈说了说班里其他孩子的情况,让她感受别的孩子有多轻松愉快,希望能够给小可卸卸担子,别让孩子从小就活得那么累。任玉霞妈妈最后心疼得掉泪了,一再表示感觉自己挺对不住孩子的。

沟通成果:又过了半学期,任玉霞身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她还像以前一样热情的管理班级事务,但是处理问题更加游刃有余了;也经常看到她开始与伙伴们一起乐呵呵的跳大绳、踢毽子,那个往日的“小深沉”不见了;她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快乐,上学期的所有课程又是全优。

沟通心得: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孩子怎么样度过最宝贵的童年,对其一生都至关重要。家长不应该把所有未完成的理想都交付孩子来完成,却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比起对孩子不管不顾的家长来,家长对孩子有期望有要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期望值过高,要求太过苛刻,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细致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与家长沟通,避免孩子在起飞翱翔的开始,就让沾满的露水压断了翅膀。

以上仅是我与外来子女家长沟通的浅显尝试和分析,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能够坚持良好沟通,多总结和分享经验,与外来人员一起,为孩子在异地他乡的学习生活铺平道路,为孩子度过一个幸福童年搭建桥梁。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

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

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但现在家庭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水平低;有的家长对离子期望值过高;有的对孩子只管养,不管教;有的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孩子几近无人照管等等。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常使学校教育的努力付之东流。 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必须打破关起门办教育的陈旧思想,积极主动地去起转变家长观念变革的重任,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教育协同力量,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工作中,学校也召开过家长会,并开办了家长学校,但由于工作方法单一,家校联系较少,家长参于率低,不能达到相互促进协同教育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发挥教育体系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即是说,有机整合家校教育在现行的教育

环境下意义深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全体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 1.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的教育系统,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了合力,相互影响、互相配合。 2.通过家长学校的系统教育,许多家长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家教水平有了巨大改善。 3.通过家校联系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措施与成效

合作共育英才携手助力发展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校在此方面做出了以下探索: 一、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1、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对家长培训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培训家长对学校教育设计、教育理念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来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方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家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后,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反馈形式可告知家长委员会,也可直接用书面形式投递到家长意见箱或口头向“校长接待日”的领导陈述。学校将对家长反应强烈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改进。同时恳请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学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 3、实行家长委员会制度。热心家校教育合作的家长代表,可由家长们选出或学校推荐,其职责主要是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 4、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教研组及部分

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 5、成立家长学校。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和操作流程,确定每一阶段的培训主题和课程,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6、组建家长工作委员会。从家长中选派代表组成的家长工作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改革,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既可以协调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又可以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才能。 二、多措并举,拓展家校合作途径 1、定期召开家长会。按照《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级一般在刚入学时,毕业班一般毕业前夕,其它年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酌情定时。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也可让学生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学校举行“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就给家长提供了机会。活动内容包括,参观班级布置,检查教师常规教学工作(备、教、辅、批、考),翻阅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现实背景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在沿袭老套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现实教学中大多合作小组出现在教师的公开课中,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小组合作缺少普遍的参与度、规则制和实效性。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研究和讨论,我们意识到:“改善教学现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意义重大而深远。”“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小课题正是为了探讨数学教学新思路所进行的大胆尝试。 (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教育目标,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一目标却常常被单一的认知目标所遮盖,受表面的活动形式所折腾,其根源正在于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所以教育理念的提升更具有根本性。

(完整版)新型家校共育探讨和研究开题报告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1、背景依据:

家校合作实施方案

家校合作实施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家校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为了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格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达成共识,使孩子健康、幸福成人、成才。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二、家校联系的途径 1.举办家长学校 2.成立家长委员会 3.召开家长会 4.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5.家访 6.举办家教培训班 7.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专栏 8.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三、家校联系的措施 1.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等,要搞好家校联合方面的组织、协调、督办、存档等工作。 2.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发挥好三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年级——班级)①学校家长委员会由校长室牵头,由各年级推举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②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年级负责人牵头,各班推举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参加年级组织的重大活动,及时反馈家长信息,参与年级组教科研活动,督促年级不断改进工作;③班级家长委员会则由班主任牵头,由班内家长推荐代表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代表家长的利益和愿望,对班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审查修订班级工作计划,参与班级教育科研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促班级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方法,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本学期家委会工作安排:定期召开家委会,建立家委会QQ群,家委会的成员必须参加学校的“书香家庭”和“墨香家庭”的评选。在学期末,举办各种形式的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给学校的管理进行“阳光纳谏”。参与“同在蓝天下,共同关爱你我他”的牵手活动,家委会成员与教师共同参与家访和帮扶活动。参与每月的“团队计划和总结汇报会”、种墨园、文学社的工作汇报。做学校的管理助手,家委会参与学生食谱的制定,参与食堂的管理。定期在网上家长学校专栏中,发表参与学校管理的感言或者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建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

何楼办事处中心小学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

新教育实验—— “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 何楼办事处中心小学 2018年3月

何楼中心小学家校共育实施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家校联系工作,增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合力,使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家长的沟通、服务、参与和管理作用,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家校联系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教育实验之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5.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风气。 三、家校联系的具体措施 1.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鉴于我校学生人数多,将分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始“五会”,即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办公室,要搞好家校联合方面的组织、协调、督办、存档等工作。 2.成立家校委员会 家校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2

成都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名师专项课题 《农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我国在2001年6月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标志着中国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时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地处丘陵的农村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家庭。 1、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所限,学生从小到大,只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学习,而不会主动去学习。学习很被动,学习效率也不高。 2、进入初中过后,由于课程的增多,学习负担更加繁重。加上家庭原因,家长为了生存忙于挣钱,对孩子的饮食起居没有时间照顾,对孩子的学习更是不重视,而他们是一群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约束力和自制力,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听完老师的说教,回到家没有人来约束,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差,学习效率也越发低下,厌学情绪越来越重······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长放弃了,我们不能放弃。 而要改变这些,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从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增加对学习的兴趣,这都迫使我们老师要在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上动脑筋,下功夫。

3、我们虽然是一所农村初中,但同样面临着周围同类学校的强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社会的必然。教育质量的低下,势必危及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开展向课堂要效率的“聚焦课程课堂,内涵特色发 展”的各种相关活动。这些都促使我们在课堂上寻求改变:改变教师教法,改变学生学法。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正是顺应这种改变的一种尝试。 4、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的预习(自主学习)较少,未做好课前的延伸;上课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生的知识达成低;作业统一且量多,分层布置较少;不同层次学生间合作交流意识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 因而,在初中阶段,要大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做到学、思、疑、问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1、在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方面形成一套指导性较强的理论体系,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2、提高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课题提倡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让孩子们将来适应合作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策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班级管理策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自主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

选择了“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3、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 4、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5、优化班级、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主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6、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方法。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63273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近年来,我县家长学校工作成果显著,在实践中也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家长学校是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种实现形式,特别是对提高全民学习意识,建立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团县委联合县妇联、县教育局共同组织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家长学校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对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的规律,以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使全县家教事业深入发展,团县委从县情实际出发,实现自立创新,为办好具有特色的家长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完整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理化生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其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 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确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理化生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理化生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理化生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理化生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理化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实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安岳县东方红小学课题组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三、课题概念的界说 (3) 四、课题研究的实验假说 (3)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3)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4) (一)文献法 (4) (二)调查法 (4) (三)经验总结法 (4) (四)个案法 (4)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4)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对象,健全组织机构 (4) 1、成立领导小组 (4) 2、召开开题会 (4) 3、制定方案 (4) (二)第二阶段: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5) 1、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5)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5) (三)第三阶段:形式多样的加强联系,科学指导家庭教 (5) 1、召开家长会 (5) 2、成立家长委员会 (5)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5) 4、印发家校联系卡 (6) 5、搞好家访工作 (6) 6、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 (6) 7、家校联系小报 (6) 8、设立家长信箱 (6)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 (6)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6) 2、总结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典型实验案例和论文编辑成册 (6) 八、研究成果 (6) (一)提高了对家校交流的理性认识 (6) (二)探索出部分有效的家校交流渠道,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 (7) (三)提升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奠定家校合作基础 (9) (四)主题体验式活动中增强家长合作意识 (10) 九、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0) (一)增强了家长的合作意识 (10) (二)初步探索出与家长的合作艺术 (11) (三)在家校合作中,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12)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为了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格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达成共识,使孩子健康、幸福成人、成才。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二、家校联系的途径 1.举办家长学校2.成立家长委员会3.召开家长会4.家访5.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专栏6.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三、家校联系的措施 1.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等,要搞好家校联合方面的组织、协调、督办、存档等工作。 2.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发挥好三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年级——班级)①学校家长委员会由校长室牵头,由各年级推举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②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年级负责人牵头,各班推举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参加年级组织的重大活动,及时反馈家长信息,参与年级组教科研活动,督促年级不断改进工作;③班级家长委员会则由班主任牵头,由班内家长推荐代表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代表家长的利益和愿望,对班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审查修订班级工作计划,参与班级教育科研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促班级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方法,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本学期家委会工作安排:在学期末,举办各种形式的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给学校的管理进行“阳光纳谏”。参与“同在后小蓝天下,共同关爱你我他”的牵手活动,家委会成员与教师共同参与家访和帮扶活动。定期在网上家长学校专栏中,发表参与学校管理的感言或者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建立家委会校讯通,及时沟通信息,建立驻校办公制度。开展好书漂流等活动。 东胜乡中心校家长委员会 组织机构及成员名单 顾问:许丽娟 主任:董大明 副主任:魏小冬 秘书处:王洪雷 成员名单:齐国志、陈玉杰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小组合作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但在当前的很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热火朝天,但细细分析存在许多误区。纵观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部分教师盲目的追求,“流行色”、“赶时髦”。没有切合实际,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理念了解不足,理解不全面,很多时候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往往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确定,仅随随便便限于“前后桌”,学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交流与讨论具有随意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是师师合作、师生合作,教师不善于合作交流,势必也会影响教学效率;4、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偏爱和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较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互补性,在角色安排上缺乏明确的分工。二、研究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3、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让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5、通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完善,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特别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确实改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2)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

########家长学校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现代化家庭教育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启蒙。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也替代不了的。转变家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育子环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搞好学校工作的同时,认真办好家长学校,深入开展“现代化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大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建设,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我校“现代化家庭教育研究”####工作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高度重视,集中精干力量,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精心组织,科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现代化家庭教育研究”科研课题理念的提出 (一) 在当今时代,社会参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当中,家庭参与对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很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学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而,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是否有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关系到学校育人环境的全面改善,也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现代社区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阵地。提高家长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育人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家校合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对教育的理念、思维、方式与模式都提出了诸多挑战和要求。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与信息的成倍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经验越来越贬值,过去所学可以受用终身的事实已成为过去。虽说穷尽全部的人类知识是个天方夜谭、但一个人要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则无疑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更新、深化、进步,不断充实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因而,21世纪的现代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在不同的环境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应用;“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参与和合作的精神,以适应团队组织;“学会生存”,掌握自己的命运,适应和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转型经济的影响对家庭的冲击很大。各种改革都己进入关键阶段,企业下岗职工的增加,收入的减少,引发了更多的家庭矛盾;人们观念的变化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蔓延,对家庭的稳定性和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也产生巨大的冲击。单亲家庭、多元化家庭等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给孩子的教育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课题。再次,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上来自社会就

家校合作共育叙事材料

携手撑起和谐蓝天家校共筑教育辉煌——下洼一中追梦四班“家校合作,聆听花开” 宋金路 2017年3月 携手撑起和谐蓝天家校共筑教育辉煌 ——追梦四班“家校合作,聆听花开“

一、缘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学校从创建走向发展,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不仅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也有赖于一支既有工作热情,又有一定家教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特殊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策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家长进课堂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感受孩子在校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我班邀请部分家长以“班主任助理”的身份,在自习课时间走进教室,教室里精心准备了“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的书籍,让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共同学习。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也学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对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 为了促进班级与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制定家长委员会职责如下: 一、关心一中教育事业发展,支持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二、每月召开一次班家委会议,听取班主任班级每月的工作总结,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 三、组织家长对班级工作进行监督,初步设定用书面民意测验的方法广泛收集学生家长意见,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协助班级做好个别家长对班级工作有误会的学生家长的疏导工作。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五、收集家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行交流,做好家教工作,在全体家长当中起到表率作用。 六、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以及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亲子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家校开放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一至两次),关注孩子的校园活动。 七、平时主动关心学校及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提出学校及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班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能采取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家长们对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向班主任沟通与反馈。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1948-43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 孩子的第一任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重要领域,同时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现代社区教育工作不可缺 少的阵地。提高家长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育人 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真做好家 庭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 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 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 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的具体体现。为全面做好我校家庭教育工作,推动我

校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根据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化家教”为主题,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构建“三教”结合平台,相互促进,努力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广大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构建模式 家庭教育现代化,即: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化、内容和方法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保障制度化。根据市、区教育局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