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盐沉淀法提取柠檬酸

钙盐沉淀法提取柠檬酸
钙盐沉淀法提取柠檬酸

钙盐沉淀法提取柠檬酸

摘要:利用黑曲霉进行分离复壮,然后利用改良的马丁培养基进行发酵,再通过离心发酵液,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钙盐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柠檬酸,比较两种方法分离柠檬酸的产量,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还要注意发酵过程中,菌种的产量。

关键字;黑曲霉钙盐沉淀离子树脂交换

引言:

生产史;1784年C.W.舍勒首先从柑橘中提取柠檬酸。他是通过在水果榨汁中加入石灰乳以形成柠檬酸钙沉淀的方法制取柠檬酸的。天然柠檬酸最初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意大利和西印度群岛。意大利的产量居首位。到1922年,世界柠檬酸的总销售额的90%由美国、英国、法国等垄断。发酵法制取柠檬酸始于19世纪末。1893年C.韦默尔发现青霉(属)菌能积累柠檬酸。1913年B.扎霍斯基报道黑曲霉能生成柠檬酸。1916年汤姆和柯里以曲霉属菌进行试验,证实大多数曲霉菌如泡盛曲霉、米曲霉、温氏曲霉、绿色木霉和黑曲霉都具有产柠檬酸的能力,而黑曲霉的产酸能力更强。如柯里以黑曲霉为供试菌株,在15%蔗糖培养液中发酵,对糖的吸收率达55%。1923年美国菲泽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以黑曲霉浅盘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工厂。随后比利时、英国、德国、苏联等相继研究成功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这样,依靠从柑橘中提取天然柠檬酸的方法逐渐为发酵柠檬酸所取代。1950年前,柠檬酸采用浅盘发酵法生产。1952年美国迈尔斯试验室采用深层发酵法大规模生产柠檬酸。此后,深层发酵法逐渐建立起来。深层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节省劳动力,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仪表控制和连续化,现已成为柠檬酸生产的主要方法。中国用发酵法制取柠檬酸以1942年汤腾汉等报告为最早。1952年陈声等开始用黑曲霉浅盘发酵制取柠檬酸。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于1959年完成了200l规模深层发酵制柠檬酸试验,1965年进行了生产100t甜菜糖蜜原料浅盘发酵制取柠檬酸的中间试验,并于1968年投入生产。1966年后,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相继开展用黑曲霉进行薯干粉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的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从而确定了中国柠檬酸生产的这一主要工艺路线。薯干粉深层发酵柠檬酸,原料丰富,工艺简单,不需添加营养盐,产率高,是中国独特的先进工艺。中国石油发酵柠檬酸的研究起步较早。1970年,天津、上海、沈阳、常州等地研究单位利用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进行石蜡油(正构烷烃)发酵生产柠檬酸的试验。1979年徐子渊等筛选出一株对氟乙酸敏感的变异株解脂假丝酵母,其乌头酸水合酶的活性很低,柠檬酸的生成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至80%,从而提高了石油发酵柠檬酸的产率。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柠檬酸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柠檬酸产量已达0.4Mt。在柠檬酸发酵技术领域,由于高产菌株的应用和新技术的不断开拓,柠檬酸发酵和提取收率都有明显提高,每生产1t柠檬酸分别消耗2.5~2.8t糖蜜,2.2~2.3t 薯干粉或1.2~1.3t蔗糖。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固定化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发酵技术

柠檬酸

又名枸橼酸,外观为白色颗粒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强烈的酸味,它存在于天然果实中,其中以柑桔、菠萝、柠檬、无花果等含量较高。早期柠檬酸是以天然果实为原料加工而成,1893年德国微生物学家Wehmen发现二种青霉菌能够积累柠檬酸,1951年美国Miles公司首先采用深层发酵大规模生产柠檬酸。我国1968年用薯干为原料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成功,柠檬酸生产由于工艺简单、原料丰富、发酵水平高,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初步

形成了生产体系。

用做调味剂享有“西餐之王”美誉的柠檬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食品卫生很有好处,再加上柠檬的清香气味,人们历来喜欢用其制作凉菜,不仅美味爽口,也能增进食欲。用于食品加工柠檬酸常常作为酸化剂、pH缓冲剂来防腐,同时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用于化工、制药和纺织业

柠檬酸属于果酸的一种,柠檬酸在化妆品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角质更新,常用于乳液、乳霜、洗发精、美白用品、抗老化用品、青春痘用品等。角质的更新有助于皮肤的中黑色素的剥落,毛孔的收细,黑头的溶解等,可以美白和去角质,柠檬汁稀释后可以当收敛化妆水用,主要作用是收敛皮肤,因此比较适合油性皮肤

柠檬酸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作用: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柠檬酸能降低饲料的pH值,使水产动物的胃内pH值下降,从而促进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促进矿物质的吸收一些矿物质元素在碱性环境中易形成不溶性的盐而极难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添加柠檬酸和微生物植酸酶能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并减轻水产动物通过粪便排磷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柠檬酸在水产养殖饲料使用上的作用效果尚不够稳定

黑曲霉1)国内外黑曲霉菌种选育研究概况。中国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欧美是除中国以外全球第二大柠檬酸主产区,柠檬酸生产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一般都是集技术开发、工业设计和生产一体化的跨国集团企业,相比中国柠檬酸行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菌种的选育方面也比我们的经验丰富。本文研究的育种方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在目前生产分散,技术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2)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由白色逐渐变至棕色。孢子区域为黑色,菌落呈绒毛状,边缘不整齐。菌丝有隔膜和分枝,是多细胞的菌丝体,无色或有色,有足细胞,顶囊生成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顶端生成串分生孢子。黑曲霉生产菌可在薯干粉、玉米粉、可溶性淀粉糖蜜、葡萄糖麦芽糖、糊精、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产酸。黑曲霉生长最适pH值因菌种而异,一般pH值为3~7;产酸最适pH值为1.8~2.5。生长最适(optimum)温度为33~36℃,产酸最适温度在28~36℃,温度过高易形成杂酸,斜面培养要求在35°Be左右的麦芽汁培养基上。黑曲霉以无性生殖的形式繁殖,具有多种活力较强的酶系,能力用淀粉类物质,并且对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果胶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黑曲霉可以边长菌、边糖化、边发酵产酸的方式生产柠檬酸。

1)国内外黑曲霉菌种选育研究概况。产柠檬酸黑曲霉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诱变(induced mutation)筛选,对常用的诱变处理具有一定的抗性。中科院有人尝试把离子束应用于产柠檬酸黑曲霉的诱变,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影响下,有人做过用低能离子束注入黑曲霉来优

化菌种的产酸能力。李文玲等也曾经用Co60~γ射线诱变产柠檬酸的黑曲霉菌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欧美是除中国以外全球第二大柠檬酸主产区,柠檬酸生产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一般都是集技术开发、工业设计和生产一体化的跨国集团企业,相比中国柠檬酸行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菌种的选育方面也比我们的经验丰富。本文研究的育种方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在目前生产分散,技术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2)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由白色逐渐变至棕色。孢子区域为黑色,菌落呈绒毛状,边缘不整齐。菌丝有隔膜和分枝,是多细胞的菌丝体,无色或有色,有足细胞,顶囊生成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顶端生成串分生孢子。黑曲霉生产菌可在薯干粉、玉米粉、可溶性淀粉糖蜜、葡萄糖麦芽糖、糊精、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产酸。黑曲霉生长最适pH值因菌种而异,一般pH值为3~7;产酸最适pH值为1.8~2.5。生长最适(optimum)温度为33~36℃,产酸最适温度在28~36℃,温度过高易形成杂酸,斜面培养要求在35°Be左右的麦芽汁培养基上。黑曲霉以无性生殖的形式繁殖,具有多种活力较强的酶系,能力用淀粉类物质,并且对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果胶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黑曲霉可以边长菌、边糖化、边发酵产酸的方式生产柠檬酸。

市场情况

我国的柠檬酸产业,较早地进入了国际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特别是经历了近几年的竞争与整合,全行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尽管市场形势严峻,效益滑坡,但行业同仁知难而进,骨干企业砥柱中流,仍然呈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柠檬酸行业及其科技进步概况

1.总产量稳定增加,品种不断延伸,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柠檬酸总产量突破40万吨。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消耗一降再降,生产成本压缩到新的水平,全面提升了中国柠檬酸的竞争力。

3.产品品质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较几年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柠檬酸产品的形象逐渐好转。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培育,BBCA的品牌逐步被国际市场认可,享有很好的信誉。不少新建企业,从开工之日起,就坚持很高的质量标准和以自己独立的品牌进入市场,这是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4.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有了很多新的收获。不少相关行业的成果,如酶技术、膜技术、微机技术和先进装置等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提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新提取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在柠檬酸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三废治理技术日渐完善,大多数企业建设了有效的废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并注重实效。自去年三部委92号公告发布后,更促进了业内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已有18家柠檬酸生产企业为省级环保部门验收,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布为达标企业。今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分达标企业进行了首次调研检查,结果基本满意,有的企业做得很好。可以说,全行业已从建立处理设施进入有效治理阶段。

6. 对于新建、扩建项目,逐渐走出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大起大落的误区。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曾经十分担心,不少地方为解决粮食出路,发展出口商品,会利用政策倾斜,置生态环境于不顾,一哄而起大上柠檬酸,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系走向成熟,柠檬酸市场长期低迷,国内投资体制渐趋完善,地方政府较为理智,过去所谓的形象工程逐渐淡化,这种局面并未出现。现在虽然有一些

新建、扩建工程在进行,大都经过认真的评估和论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我国加入WTO后,柠檬酸工业继续发展壮大,2002年,柠檬酸出口量为26万吨,柠檬酸钠出口量为2.58万吨,出口总量比上年仍增长3%。我国柠檬酸行业开始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柠檬酸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原料,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目前主要的原料是木薯和玉米。前者仍是粗料发酵,它带来了一系列固有的缺陷,如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波动;大量不参与生化反应的杂质空耗能源,并给提取增加诸多负担;发酵液总糖浓度偏低,影响了发酵指数和设备利用率;发酵液滤渣价值很低,难以综合利用等等。玉米原料也只能算是半精料发酵,为了调整氮源,还要将一定比例的玉米粉直接进罐。由于要追求尽可能高的液化收率,总糖浓度也无法调高,致使我们的发酵产酸,至今停留在12%~13%的水平。玉米原料的综合利用也是个大问题,我们除利用了淀粉之外,将其余部分都制成了廉价的饲料,太可惜了。所以,根据各厂实际,选用更适合的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很迫切的问题。 2. 菌种,近年来进展不大。随着分子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优良菌种的选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用基因重组菌种取代,改良原有的柠檬酸、青霉素菌种已见诸报道。以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传统的发酵工业,已经不是遥遥无期的事,如果我们不努力攻关,今天的技术优势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失去。这次会议,天津工微所介绍了他们在高糖发酵菌种和工艺方面的新成果。随着发酵罐的日益大型化,它与手工麸曲制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麸曲制备的工业化,或代之以孢子粉,是多年未能突破的难题。自然,最为理想的是制成孢子粉或采用固定化技术,只是技术难度很高。复旦大学郭杰炎教授提出,目前更为现实的,是以固态发酵改变落后的麸曲制备工艺。现在固体培养基发酵罐早已问世,已有应用生物制药、酶制剂、制曲等工业的报道。如一种立式多层固态发酵罐,投料前进行空罐灭菌。物料从顶部加料孔进入,然后进行蒸煮、灭菌,物料降温通过内蛇管、外夹套冷却,罐底进入无菌空气,从罐顶排出,达到通气、恒温要求,采用轴向搅拌翻料,发酵罐容积范围为0.5~10m。另一种华东理工大学的智能生物发酵罐,全容量为50L~5000L,采用外罐体转动的搅拌方式,物料在罐体内边翻滚边进行蒸汽灭菌,通过进气调节罐内温度和湿度,转速为0~30rmp,均为不锈钢结构。用这类固态发酵罐来改革我们传统的麸曲制备工艺,成功的希望应该是很大的。目前,大部分工厂仍沿用实罐灭菌工艺,罐外液化,连续消毒工艺已十分成熟,采用的又都是碳钢设备,投入不大。可以大大提高发酵罐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汽耗,

值得大力推广。 3.提取方面,整体装置水平,特别是一水生产线的水平还不高,技术改造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借鉴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还有很多文章要做。即使不急于用色谱、吸交等全新的工艺,就是在传统的过滤、浓缩、离心、干燥、包装、储运等操作上,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单条生产线的规模还偏小,控制手段一般,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水平不够,差距是多方面的,许多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与探索。

操作方法:

(一)发酵液的过滤

取发酵液2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80~90度,趁热过滤,除去菌体和不溶性杂质。量去滤液体积,并取样测定柠檬酸含量。

(二)钙盐沉淀制备柠檬酸粗品液

1 碳酸钙中和沉淀

根据中和反应式计算碳酸钙加的量,由反应式的物质的量比可计算出中和1g柠檬酸要加0.174g碳酸钙,由此计算出需要加碳酸钙的量

将滤液预热至70度,边搅拌变慢速加入计算的碳酸钙,同时升温,使中和终点时的温度达到85度,保温搅拌30min

(注意;控制好终点,碳酸钙不要过量,以防产生胶粘性物质沉淀,影响质量,实验证明,pH达5时,99.8%的柠檬酸已被中和;终点温度不能过低,有利于柠檬酸与其他物质分离。)趁热过滤,滤饼用沸水洗涤多次,直至无糖检测不变色。

(无糖检测方法:取洗涤出液20ml,加一滴1%~2%高锰酸钾溶液,3min后溶液不变色,即说明糖分已洗净。)

2 浓硫酸酸解

将中和所得到的沉淀物称重并放入烧杯,加入2倍量的水,调匀,呈糊状,然后再室温下加浓硫酸酸解,硫酸的加量根据中和是加入碳酸钙的量来估计;

CaCO3 +H2SO4——CaSO4+CO2+H2O

即100g碳酸钙约加98g硫酸。或者酸解钱分析柠檬酸钙中柠檬酸的含量,以确定硫酸用量。但实际用的量少,因为在洗涤时会有损失。在实际操作中,当加入计算量的80%时,开始测定酸解终点,也可用精密pH试纸来初步判断,当pH1.8~2.0时,即为酸解终点。加完硫酸后,置于90度水浴保温3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趁热过滤,收集清亮棕黄色液体,量体积,并取样测定含量。

(酸解终点测定法;取甲乙两只试管,甲管吸取15%~20%的硫酸1ml,乙管吸取15%~20%氯化钙1ml,分别加入1ml过滤后的酸解液,加热至沸,冷却后都不发生浑浊,再分别加入1ml95%乙醇,若甲管先转浑,可认为达到酸解终点,若乙管浑浊,说明硫酸过量)操作注意;严格控制酸解终点,如果硫酸用量不足,则分解不完全,造成损失。如果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当温度达到70~75度时,就能使柠檬酸分解,是颜色加深。

必须控制酸解温度在85度以上,才能保证石膏晶体大部分成片状,有利于过滤,又可降低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柠檬酸的纯度。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摘要: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方面。它可利用糖质原料如土豆、地瓜中的淀粉等,在多种霉菌及黑曲菌的作用下,控制较低的温度和pH值、较高的通气量和糖浓度,用发酵法制得。 关键词:柠檬酸化工产品发酵法 1 产品说明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未,易溶于水及酒精。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在化学工业上可作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配制缓冲溶液。采用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类作助洗剂,可改善洗涤产品的性能,可以迅速和沉淀金属离子,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织物上,保持洗涤必要的碱性,使污垢和灰分散和悬浮,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 2 生产原理 2.1 生产方法简介 中国现有柠檬酸生产厂近百家,总年产能力约8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柠檬酸生产方法有水果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三种。水果提取法是指柠檬酸从柠檬、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此法提取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合成法的原料是丙酮,二氯丙酮或乙烯酮,此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安全性低。而发酵法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节省劳动力,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仪表控制和连续化,现已成为柠檬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2.2 反应方程式 C12H22011 +H20+302→2C6H8O7+4H2O (蔗糖) (柠檬酸) 3 工艺过程及流程图 3.1工艺过程 3.1.1菌种培养 在4~6波美度的麦芽汁内加入25%至30%的琼脂,然后接入黑曲霉菌种(无茵操作),在30~32℃条件下培养4天左右。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斜面培养”。将麸皮和水以1:1的比例掺拌,再加入10%的碳酸钙、0.5%的硫酸铵,拌匀后装入容量为250毫升的三角瓶中,用1.5公斤压力灭菌60分钟。接人斜面培养法培养出的菌种,培养96~120小时后即可使用。 3.1.2原料处理 湿粉渣必须经过压榨脱水,使含水量在60%左右;干粉渣含水量低,应按60%的比例补足水分;结块的粉渣需粉碎成二至四毫米颗粒。然后加入2%碳酸钙、10%至11%的米糠,掺匀后,堆放2小时,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一.柠檬酸的简介 1.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 柠檬酸(Citric acid),又称枸椽酸,是一种三元羧酸,其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柠檬、柑桔、梅、子、梨、桃、无花果等水果中。柠檬酸具有无毒,无色,无臭特性,一般为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乙腈、乙醚等[1],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相对密度1.542g/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2. 柠檬酸的用途 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入口爽快,无后酸味,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酸味剂;能与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形成络合物,被用作金属加工的鳌合剂和洗净剂(起软化水作用的洗净力补充剂);还能衍生形成许多衍生物,可用作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清洗与化装品、有机材料等领域,是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种有机酸[2],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二.生产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 3 种: 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三种[17],目前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为主[18]。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

层发酵法。固态发酵能耗小但劳动力大,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深层通风发酵法采用不锈钢罐体,机械搅拌通风,微生物在液体相中分布均匀,发酵时不生成孢子,全部菌体细胞用于代柠檬酸,发酵速度高,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利于大规模生产。 三.生物发酵法制取柠檬酸 1.本工艺选择的原料及生产方法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2.工艺流程 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升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中和处理;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过滤、酸解过滤,除去及废炭;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进行蒸发、浓缩,再进行结晶;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第一节概述 一、柠檬酸的用途 (一)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饮料 据统计75%~80%的柠檬酸用于饮料工业。 2、果酱与果冻 3、糖果 4、冷冻食品 5、酿造酒 6、冰淇淋和酸奶 7、脂肪与油 8、腌制品 9、罐头食品和水果加工 10、豆制品和调味品 (二)柠檬酸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上应用 1、药物 “999胃泰” 2、发蜡与化妆品 (三)柠檬酸在工业上应用 1、金属净化

2、去垢剂 3、无土栽培农艺 4、矿物 5、…… 二、乳酸的用途 L-乳酸聚合成聚乳酸(PLA) 三、L-苹果酸的用途 三、葡萄糖酸的用途 四、琥珀酸的用途 我国柠檬酸发展简史 1968年我国第一家以淀粉为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成功投产的厂是上海酵母厂。同期,天津工微所开展了以适合我国国情的薯干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的研究工作。之后,上海工微所用该所的“东酒2号”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用薯干粉做培养基,很快选出了我国第一代深层发酵柠檬酸生产菌种AL558,由原轻工业部立项,组织上海、天津两个工微所、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新型发酵厂(筹)、上海酵母厂、天津柠檬酸厂(筹)、南通油洒厂(南通发酵厂前身)等单位,在南通油酒厂展开了善于深层发酵、全离交提取工艺的中、大型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因而推动了我国柠檬酸工业于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了工业体系。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我国柠檬酸菌种选育的高峰期,先后选育出5代薯干原料高产菌株和适应淀粉、木薯、葡萄糖母液、糖蜜等原料的优良菌株。上海、天津两工微所和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各生产厂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工人通过不懈地努力,提高了柠檬酸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别在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单产方面成绩突出,使我国柠檬酸发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锡轻工业学院和天津轻工业学院为柠檬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力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1995年金其荣与蚌埠柠檬酸厂共同开发了玉米去渣发酵新工艺。同年黑龙江甘南柠檬酸厂于脱胚玉米去渣发酵工艺也成功投产。玉米新工艺的成功,使我国的柠檬酸工业进入一个

综合实验1:柠檬酸发酵及产物提取

综合实验1:柠檬酸发酵及产物提取 (一)柠檬酸发酵 一、实验原理 柠檬酸发酵为典型的有机酸发酵,淀粉质原料经淀粉酶作用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经EMP途径氧化为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就一般能量代谢过程而言,生成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进入三羟酸循环,通过三羟酸循环进行有氧呼吸的能量代谢。但就柠檬酸产生菌而言,由于其顺乌头酸水合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很低,而柠檬酸合成酶的活性很高,因而大量积累柠檬酸,草酰乙酸的提供则仍通过丙酮酸羧化而成,柠檬酸的生成途径如下式: 2 C6H12O6 + 3 O2→2 C6H8O7 + 4 H2O 国内目前柠檬酸发酵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山芋干及废糖蜜。 二、实验器材 (一)材料 1.菌种:黑曲霉2.蔗糖、硫酸铵等 (二)主要仪器设备 1.旋转式摇床、超净工作台、15L发酵罐等 三、操作步骤 1.种子培养基制备: 马铃薯培养基配方:(1000ml) 马铃薯(去皮)200g 葡萄糖(或蔗糖)20g 琼脂15~25g 水1000ml 自然pH 2.种子液培养:将已灭菌的种子培养基接入一环斜面孢子于35℃±1℃、250r.p.m条件下培养24~36h。 3.种子培养液质量要求:镜检菌丝生长健壮,结成菊花形小球,球直径不超过100μm,每毫升含菌球数在1~2万之间,无异味、无杂菌污染;pH2~2.5;酸度1.5~2.0%。 4.发酵培养基制备:蔗糖15%,硫酸铵0.4%,磷酸二氢钾0.1%,7水合硫酸镁0.025%。 5. 上罐灭菌(操作同实验一) 5.发酵: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发酵培养液体积的5%接入到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于35℃±1℃、200r/min条件下发酵4天。 6.分别在0,24,48,72,96小时测定一下参数。 四、实验结果 1.对种子液进行镜检,画下菌丝形态,并测定菌球直径及粗略估算每ml种子液中的菌球数。 2.测定成熟发酵液的酸度,并就发酵结束后的菌体形态作出描述。 3.计算柠檬酸发酵的转化率,即每100克葡萄糖经转化所能生成的柠檬酸克数,柠檬酸酵的理论转化率按下列反应计算应为106.7%。 总反应式:2C6H12O6+3O2→2C6H8O7+4H2O 180 192 理论转化率=192/180=106.7%

离子交换法提取柠檬酸概述

离子交换法提取柠檬酸概述 应富祥 (安徽省皖东化工厂,天长 239300) 柠檬酸生产工艺,目前均采用钙盐法,劳动强度大,所产生的硫酸钙废渣,污染环境,而且提取收率低,能耗大,往往由于水解和分离不彻底,使柠檬酸混杂于废渣中废弃,严重影响收率。离子交换法是提取柠檬酸的新工艺,值得推广。过去曾有人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生产柠檬酸,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以后有人采用离子交换法,但因当时国产离子交换树脂品种少,价格高,物化性能也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造成提取收率低,成本高,母液中残留其它有机杂酸和色素,结果仍需采用“钙盐法”进行净化,故无明显优势,没有得到发展。离子交换法新工艺,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连续化管道化生产,自动化操作,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不产生硫酸钙废渣,提取收率可由旧工艺的70%提高到90%以上。新工艺简单易行。将发酵液过滤后用颗粒活性炭脱色除杂,经特制的高强度高交换容量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后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进行洗脱,洗脱液再经特制的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除杂,用氢离子交换使柠檬酸钠(铵)转化为柠檬酸,经浓缩结晶可获得质量优良的柠檬酸产品。结晶母液再经阴离子交换树脂除杂,再浓缩结晶,也获得合格产品。 离子交换法提取柠檬酸工艺流程如下 : 1 离子交换法提取柠檬酸交换洗脱原理 1.1 吸附 阴离子交换树脂以OH 型进行交换与吸 附 3R OH+C 6H 8O 7→R CHO+3H 2O 1.2 洗脱 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为洗脱剂 R 3C 6H 5O 7+3NaOH →Na 3C 6H 5O 7+3R OH 如用氨水洗脱: R 3C 6H 5O 7+3NH 3?H 2O →(NH 4)3C 6H 5O 7+3R OH 1.3 利用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 以氢离子交换除阳离子,使柠檬酸盐成为柠檬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经酸再生后仍成为氢型。 Na 3C 6H 5O 7+3RSO 3H →3RSO 3N a +C 6H 8O 7(NH 4)3C 6H 5O 7+3RSO 3H →3RSO 3(NH 4)3+C 6H 8O 7 再生: RSO 3Na +HCl →RSO 3H+NaCl RSO 3(NH 4)3+HCl →RSO 3H+NH 4Cl 注:R 为阳树脂骨架,R 为阴树脂骨架。 2 离子交换树脂型号的选择 2.1 专用阴树脂与一般的201×7比较其体积交换量m mol/ml 为2.7,而201×7为1.4,所用专用的阴树脂比较优越,体积几乎高出一倍。 2.2 专用的大孔强酸阳树脂与一般的001×7比较 其体积交换量(mmol/ml)为1.57,0.01×7为1.8,但大孔强酸树脂不易破碎寿命 24总第95期1998年第5期 安 徽 化 工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生产工艺介绍 摘要:柠檬酸应用广泛,在食品、医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制取所用材料价格低廉,条件要求适中,且采用的深层发酵法具有普遍、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柠檬酸发酵 1.柠檬酸简介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柠檬酸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无臭,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后涩味。柠檬酸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它在植物体内常与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共存,在动物组织中柠檬酸以游离状态或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商品柠檬酸主要有一水化合物和无水物。 柠檬酸用途极其广泛,在食品工业广泛用于酸味剂、增溶剂、抗氧化剂、缓冲剂、除腥脱臭剂等。在其他工业中,可作金属净化剂、去垢剂、分散剂、电镀缓冲剂和配位剂、胶粘剂,并可用于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回收金属等。在药物中可产生泡腾,使药物中活性配料迅速溶解并提高味觉能力。 制取柠檬酸可以从水果中提取、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其中发酵是最常用和最有经济价值的方法。 2.柠檬酸发酵菌种及原材料。 2.1菌种及原材料 柠檬酸发酵工艺中,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微生物有黑曲霉、棒曲霉、文氏曲霉、芬曲霉、丁烯二酸曲霉、橘青霉、解脂假丝酵母等,其中黑曲霉和文氏曲霉在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柠檬酸最具有商品竞争优势。 凡能通过微生物代谢而产生柠檬酸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柠檬酸的发酵原料。如乙醇、木质素、纤维素、淀粉、蔗糖、乳糖、正烷烃和脂肪等。黑曲霉生产菌可以在薯干粉、玉米粉、可溶性淀粉、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糖蜜等多种培养基中生长、产酸,而且产量在微生物中最高。 2.2黑曲霉 在米曲汁或麦芽汁培养基上菌丝白色,不是绒球状,凸起。边缘整齐,菌落较小,带皱折。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4d成熟的孢子呈黑褐色。在察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边缘整齐,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着生较密。菌丝顶端着生稀疏的大型的黑褐色孢子德,成熟后呈开花状而崩裂。分生孢子是串珠状着生,黑褐色,表面粗糙且有明显的刺状突起,4.7-5.2μm,成熟后遇振动易散落。黑曲霉具有多种活力较强的酶系,能利用淀粉质物质,并且对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果胶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所以黑曲霉可以边生长、边糖化、边发酵产酸的方式生产柠檬酸。 3.设备 发酵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设备有发酵罐、种母罐、抽滤桶、脱色柱、结晶锅、浓缩锅等。 其中发酵罐是用来对微生物进行发酵之用,罐中有搅拌浆,罐身有传感器,用来控制发酵中各条件的变化。种母罐用来串培养种母醪。抽虑桶采用真空和加压过滤,用于固液分离。 4.柠檬酸深层液态发酵工艺 4.1工艺流程:培菌--发酵--中和--酸解--浓缩结晶 原料粉碎培养基制备实罐液化原始菌种环境空气 实罐灭菌试管斜面过滤 麸取菌种空气机

柠檬酸提取及鉴定实验方案

柠檬酸的提取及鉴定 实验目的 学习钙盐沉淀硫酸转溶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学习结晶精制柠檬酸的方法 实验材料 发酵液:黑曲霉玉米粉发酵培养基; 仪器:旋转薄膜蒸发仪、水浴锅; 其它材料:0.1mol/L NaOH、0.1M H2SO4溶液、固体碳酸钙粉末 实验原理钙盐沉淀法的原理 碳酸钙(或氢氧化钙)可与发酵液中的柠檬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柠檬酸钙沉淀,柠檬酸钙在80~90度之间溶解度极低,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法将其与糖、蛋白质、其他有机酸、无机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分离开。 在柠檬酸钙沉淀物中加入稀硫酸在80~85度之间进行酸解反应,生成柠檬酸和硫酸钙沉淀,硫酸钙在80度左右溶解度极低,趁热过滤(或离心)可将其与柠檬酸分离,获得较纯净的柠檬酸酸解液。 后续工艺:柠檬酸酸解液再进行脱色、阳离子交换层析除去杂质,最后可以通过结晶法获得纯净的柠檬酸晶体。 结晶法的原理原理:通过冷却、挥发溶剂等方法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固态粒子可从均匀的溶液中析出,称为结晶。 结晶过程:1、产生晶核;2、晶核成长过饱和度是这两个过程的推动力。 影响晶体质量的因素: 1、溶液中杂质少,产品纯度较高; 2、冷却结晶时,温度要缓慢降低,防止晶核大量形成,形成粒度不一的晶体; 3、控制搅拌速度,结晶初期可搅拌促使晶核产生,晶核成长时降低搅拌速度,防止将长成的晶体打碎。 实验步骤1、黑曲霉玉米粉发酵液八层纱布过滤除去菌体和残渣量筒测量清液体积V0; 2、量取5mL清液、5mL蒸馏水于锥形瓶中,再滴入2~3滴酚酞用0.1M NaOH 溶液滴定,滴定终点为淡红色,30s内不褪色,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 体积V1; M酸(g)=V1(mL)×0.1(mol/L)×0.001×1/3×210×V0/5 M碳酸钙(g)=M酸×(V0-5)/V0×1/210×3/2×100 3、钙盐沉淀: 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边搅拌边缓慢地加入到剩余的清液(止产生大量的泡沫使溶液溢出),85度反应10min(使柠檬酸钙沉淀下来),趁热抽滤,并用与沉淀体积相当的沸水涤沉淀物2次(除去残糖、蛋白质等可溶性杂质); 4、酸解:VH2SO4(mL)=M碳酸钙/100/0.1(mol/L)×1000

柠檬酸工艺

柠檬酸的提取、分离、鉴定 生物111 201100606027 何远升 一、钙盐法提取柠檬酸 钙盐法生产柠檬酸工艺流程为:发酵液→过滤(除去菌体和残渣)→中和过滤(中和剂石灰乳)→柠檬酸钙盐→硫酸酸解、过滤→粗酸液→净化→浓缩结晶→离心→干燥→柠檬酸晶体。 1. 发酵液热处理 将发酵液煮沸5min,然后搅拌降温至80℃。80℃下,发酵液用两层医用纱布过滤,除去其中的菌丝体、薯干粉渣等较大的固体杂质。然后用80℃热水洗涤滤饼,使菌体中的柠檬酸释放出来。离心取上清液。量筒计量出上清液的体积V0准确量取5mL上清液,量取5mL清液、5mL蒸馏水于锥形瓶中,再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滴定终点为淡红色,30s内不褪色,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1; M柠檬酸(g)=V1(mL)×c(NaoH)×0.001×1/3×210×V0 /5 2. 碳酸钙中和沉淀 钙盐法主要的化学反应步骤有两步:中和与酸解。其中,中和又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中和: 2C6H8O7·H2O+ 3CaCO3→Ca3(C6H5O7)2·4H2O↓+ 3CO2↑+H2O 酸解: Ca3(C6H5O7)2·4H2O↓+ 3H2SO4+H2O→2C6H8O7·H2O+ 3CaSO4·H2O 柠檬酸与碳酸钙发生中和反应,形成难溶的柠檬酸钙沉淀,碳酸钙的添加量根据滤液中柠檬酸的重量添加,比例约为柠檬酸:碳酸钙=2.1:1。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碳酸钙,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碳酸钙加完后放置90℃恒温水浴中加热,保温搅拌30分钟,趁热过滤,并用沸水洗涤柠檬酸钙沉淀。 3. 酸解 将柠檬酸钙沉淀物取出,称量,加入2倍量的水,调匀,加入浓硫酸溶液,硫酸的添加量根据碳酸钙的量计算,碳酸钙与硫酸的摩尔比为1:1.5。加完硫酸后,搅拌30分钟,过滤,得清亮的棕黄色液体,取样测定柠檬酸的含量,并准确计量柠檬酸液体积。 4. 过滤、脱色 先吸附脱色再过滤:在一次滤液中加入3%(W/'V)的活性炭,80℃水浴中恒温搅拌30min,然后真空抽滤,除去活性炭与其它杂质。 5.离子交换 (1)树脂的预处理 用去离子水浸泡过夜,并洗至去离子水近无色,装入色谱柱,用5倍体积量2%的氢氧化钠冲洗树脂柱,使树脂转化为钠型,并用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近中性;最后用5倍体积量2mol/L盐酸冲洗树脂柱,使树脂转化为氢型,并用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近中性,备用。(2)上样 将滤液沿着柱壁缓慢加入到树脂柱中,使其按照一定的流速流经树脂柱。 (3)洗涤 用蒸馏水将留在交换柱中不发生交换作用的阳离子洗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艺工及生产柠檬酸柠檬酸的简介.一 1.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 柠檬酸(Citric acid),又称枸椽酸,是一种三元羧酸,其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柠檬、柑桔、梅、李子、梨、桃、无花果等水果中。柠檬酸具有无毒,无色,无臭特性,一般为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乙腈、乙醚等[1],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相对密度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2. 柠檬酸的用途 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入口爽快,无后酸味,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酸味剂;能与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形成络合物,被用作金属加工的鳌合剂和洗净剂(起软化水作用的洗净力补充剂);还能衍生形成许多衍生物,可用作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清洗与化装品、 有机材料等领域,是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种有机酸[2],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二.生产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3 种: 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

三。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18],目前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为主[17]种 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固态发酵能耗小但劳动力大,占地面积大,层发酵法。深层通风发酵法采用不锈钢罐体,机械搅拌通风,微生物在液体相中分布均匀,发酵时不生成孢子,全部菌体细胞用于代谢柠檬酸,发酵速度高,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利于大规模生产。 生物发酵法制取柠檬酸.三 本工艺选择的原料及生产方法1.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工艺流程2. 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升中和处理;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浓缩,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及废炭;进行蒸发、过滤、酸解过滤,除去 再进行结晶;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淀粉筛配 酸

柠檬酸的提取过程

柠檬酸的提取过程 发酵醪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柠檬酸及其他有机酸、淀粉残渣和蛋白质等杂质,需要将柠檬酸从其中提取纯化。提取纯化工艺有直接提取法和钙盐法两种,应用较多的是钙盐法。 (l)过滤柠檬酸发酵液是固液混合物,固体是菌丝体和不溶于水的物质。一般采用加压过滤的方法实现固液分离。常用的是板框过滤和真空抽滤两种方式。 (2)中和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钙,使其与柠檬酸形成柠檬酸钙盐沉淀,达到与其他可溶性杂质分离的目的。 2C6H8O7.H20+3CaCO3-Ca3(C6H507)2·4H20+3CO2↑+H2O (3)酸解与脱色酸解是将浓硫酸与柠檬酸钙作用,除去硫酸钙及部分酸不溶性杂质,得到柠檬酸溶液的操作。 Ca3(C6H5O7)2.4H2O+3H2S04+4H2O-2(C6H8O7.H2O)+3(CaS04·2H20)脱色是用活性炭或脱色树脂除去有色的物质,常用的是活性炭脱色。 (4)离子交换利用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柠檬酸液中的各种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例: (5)浓缩经离子交换后的柠檬酸液,其含量仅为15%-20%。需进一步蒸发浓缩,使其结晶析出。借助加热,将酸中的水分蒸发,以提高酸的浓度。一般采用减压浓缩,以提高蒸发速度,避免柠檬酸的分解。 (6)结晶浓缩后的柠檬酸液自然降温,冷却水和冷冻盐水降温形成结晶,经离心机甩干,分出母液,滤饼进去干燥。 (7)干燥与包装离心后的柠檬酸晶体含有游离水,需要进一步干燥。干燥的方式有烘房干燥、沸腾干燥和振动干燥等,常用的是振动干燥。 2002年,天津轻工业学院开发研制出“吸交法”提取柠檬酸新工艺。该工艺将获得的柠檬酸清液经过“吸交”树脂吸附,使柠檬酸与发酵中的残糖、蛋白质、纤维等杂质分离,再用解脱剂洗脱从而获得较纯的柠檬酸液,再经精制、浓缩、结晶获得成品柠檬酸。该工艺摆脱了传统的“钙盐法”提取工艺,使提取率提高

柠檬酸生产的废料处理方法与利用

柠檬酸生产的废料处理方法与利用 于洋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和出口国,但柠檬酸生产工艺的固有特点使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文章对我国柠檬酸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几种柠檬酸废水处理的方法如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组合法、厌氧-兼氧-好氧组合法、光合细菌法、乳状液膜法、微波辐射二氧化锰处理法、Fenton 试剂法等,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做了比较。 关键字:柠檬酸废水;厌氧-兼氧-好氧组合法;光合细菌法;乳状液膜法;微波辐射二氧化锰处理法。 2000年世界柠檬酸总产量约为95万吨,我国的产量约为40碗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生产能力已达70万吨/a,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我国柠檬酸产量的80%左右用于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出口国[1]。柠檬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其生产是以薯干或玉米为原料,依次经原料处理、发酵、提取、精制等工序制得产品。废水主要来自发酵和提取工序产生的废中和液、洗糖水、洗罐水和洗滤布水,主要含有淀粉质、蛋白质、各种有机酸、生产菌体所分泌的酶、发酵残留物、葡萄糖、氨氮和脂肪等有机物,COD 浓度为20 000-30 000 mg/L,属高浓度有机废水[2]。针对柠檬酸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的方法以生物法为主,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厌氧-好氧法和光合细菌法等[3]。 1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产生与排放 玉米柠檬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糖化、发酵、提取和精制等,柠檬酸废水的主要来源为: (1)糖化洗滤布水。在糖化过程中,糖化液必须过滤除去玉米渣,过滤机的滤布需要定期清洗,产生“糖化洗滤布水”,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玉米脂肪及钠离子等。 (2)二压洗滤布水。糖液在发酵罐中发酵得到发酵液,经压滤机压滤去除菌丝体,成为发酵清液,送到提取车间。压滤机的滤布需要定期清洗,由此而产生“二压洗滤布水”,主要含有柠檬酸、残糖、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3)刷罐水。发酵罐排放发酵液后,在下一次进料前,要用清水将发酵罐洗涤干净,从而产生“刷罐水”,主要含有柠檬酸、残糖、蛋白质、维生素和聚醚等。 (4)浓糖水。发酵清液与CaCO3中和生成柠檬酸钙沉淀,上部母液称为“浓糖水”,含有柠檬酸、柠檬酸钙、残糖、油脂、蛋白质、微量钠盐、聚醚及有机色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综述 摘要:发酵有固态发酵、液态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3种方法。液态浅盘发酵多以糖蜜为原料,其生产方法是将灭菌的培养液通过管道转入一个个发酵盘中,接入菌种,待菌体繁殖形成菌膜后添加糖液发酵。发酵时要求在发酵室内通入无菌空气。国内目前有很多人研究了MgCl2、普鲁兰酶、植酸钠、磷浓度、菌种、木薯原料、纤维素糖化液、玉米粉淀粉混合原料、接种量和碳氮比、溶解氧、发酵罐搅拌系统、尿素、乙醇等添加剂、初始含糖量、温度、pH、发酵时间等等对黑曲霉发酵产酸的影响,从而改良提取工艺。 关键词:柠檬酸液态发酵提取工艺 一、前言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earboxylic acid)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李、梨、桃、无花果等果实中,尤以未成熟者含量居多。分子式:C6H8O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涩味。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结构上讲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并因此而与其他羧酸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加热至175°C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被称为第一食用酸味剂,极广泛地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用于饮料、糖果、酿造酒、冰淇淋、酸奶、罐头食品、豆制品与调味品等的生产中。另外,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工业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香料和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同时是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于金属清洁剂、媒染剂等。柠檬酸的盐类、酯类和衍生物也各具特点,用途极为广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柠檬酸液态发酵 1、柠檬酸发酵机理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又称三羧酸循环[5](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克雷

生产吨柠檬酸工艺设计

年产20000吨柠檬酸工艺设计

目录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柠檬酸0 1.1 简介0 1.2应用0 2柠檬酸的生产工艺1 2.1生产工艺概述1 2.2 工艺流程2 2.3基本步骤3 2.3.1 原料预处理3 2.3.2 玉米粉调浆和液化3 2.3.3 发酵4 2.3.4 提取和精制4 2.3.5 成品包装5 3 国内外柠檬酸生产情况及展望5第二部分课程设计部分 1物料衡算8 1.1 全厂总物料衡算主要内容8

1.2 工艺技术指标和基础数据8 1.3原辅料消耗及中间产品衡算9 1.3.1总反应式9 1.3.2 液化醪量的计算10 1.3.3 发酵液量的计算10 1.3.4 离子交换树脂的计算11 1.3.5阳离子交换树脂12 2 热量衡算14 2.1 液化工段耗热量14 2.2 提取工段所耗热量15 2.3总耗热量16 2.4 蒸汽用量16 3 水量衡算16 3.1 调浆用水17 3.2冷却水17 3.2.1 液化清液冷却用水17 3.2.2 发酵冷却用水17 3.3 清洗用水18

3.3.1发酵罐清洗用水18 3.3.2 洗滤布用水18 3.4提取工段解脱液煮沸后降温所用冷耗量18 3.5 其他用水19 3.5.1 提取车间其它用水19 3.5.2 锅炉用水19 3.5.3 清洁用水19 3.6 总用水量19 4工艺设备的选型20 5总结体会29 参考文献30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柠檬酸 1.1 简介 柠檬酸(citric acid),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 分子式C6H8O7。为无色透明斜方晶系晶体颗粒, 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很强的酸味,味阈值 为0.0025%。在温暖的空气中渐渐风化,在潮湿空气中微有潮解性。柠檬酸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而不溶于乙醚、氯仿、苯、CS2、CCl4及脂肪酸。 柠檬酸根据结晶条件不同,它的结晶形态有无水柠檬酸和含结晶水柠檬酸。商品柠檬酸主要是无水柠檬酸(C6H8O7)和异柠檬酸(C6H8O7·H2O)。异柠檬酸由低温(低于36.6℃)的水溶液中结晶析出,经分离干燥后的产品,分子量210.14,熔点70—75℃,密度1.542。放置在干燥的空气中,异柠檬酸中的结晶水会逸出风化。无水柠檬酸是在高于36.6℃的水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分子量192.12,密度1.665。异柠檬酸转变为无水柠檬酸的临界温度为36.6士0.15℃[1]。 1.2应用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溶解度用途及制法

在1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54.0%; 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59.2%; 在3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64.3%; 在4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68.6%; 在5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70.9%; 在6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73.5%; 在7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76.2%; 在8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78.8%; 在9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81.4%; 在100℃时水中的溶解度是84.0%。 无水柠檬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25℃时乙醇(酒精)中的溶解度为58.9%。 在30℃时甘油中的溶解度是40g/100ml; 在40℃时甘油中的溶解度是46g/100ml; 在50℃时甘油中的溶解度是54g/100ml;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 【物理性质】相对密度1.542g/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显酸性。柠檬酸结晶形 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C 6H 8 O 7 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C 6 H 8 O 7 .H2O或 C 6H 8 O 7 .2H 2 O。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发展概述】柠檬酸是目前化学清洗中用得较广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是一种三价 酸。因为柠檬酸本身与Fe 30 4 的反应较缓慢,与Fe 2 3 反应所生成的柠檬酸铁的溶解度较小, 易产生沉淀。用柠檬酸作清洗剂时,要在清洗液中加氨,将溶液的pH调至3.5~4.0,在这样

柠檬酸提取工艺

柠檬酸提取工艺 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学名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该产品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饮料、果酱、果冻、冰激凌生产中作为风味剂;在医药主要用于抗血凝剂、退热剂、尿酸度矫正剂等;在化学工业中,主要用作增塑剂、螯合剂、抗氧化剂等。 近年来,由于对日用洗涤剂工业含磷化合物的限制甚至取缔,使得柠檬酸及其盐类在洗涤剂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年需求量以3-6%速度增长。 柠檬酸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以淀粉及糖类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方法来制取;另一条是从含酸分丰富的原料中提取,特别是在果品加工中进行综合利用如制梅胚后排出的咸酸汁液,其含酸量可达4—5%,制柑橘胚后排出的咸酸汁液都是提取柠檬酸很好原料。 原料提取工艺: 1. 原料澄清过滤:橘汁、梅汁中含有不少果胶及杂质,需进行澄清,促进杂质沉淀,然后用压滤机压滤。 2. 中和:可用碳酸钙或石灰中和,要预先调成浆状进行,最好加入15%碳酸钙中和。具体做法是:把橘汁、梅汁等咸酸水加热至75摄氏度时,逐渐加入碳酸钙乳浆,继续加热2小时,初温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最后可升高到100摄氏度,至溶液呈青绿色时,即表示已完成中和反应。然后静置沉淀,此沉淀即为果酸钙(以柠檬酸钙为主)。 3. 除盐:所得柠檬酸钙含有盐分,可用清水洗涤,加热至70—80摄氏度,反复多次,直至盐分除净为止,干燥备用。 4. 酸解脱色:柠檬酸钙浆液加热至60—70摄氏度,加入浓度为35 %的硫酸,沸腾3小时左右,待柠檬酸钙分解完成,即静置沉淀,上层清液为柠檬酸溶液。将暗红色的柠檬酸用1—2%活性炭脱色半小时,则得无色清液。 5. 浓缩、晶析:将无色柠檬酸液进行浓缩,至固形物含量75%时,于结晶缸内静置结晶。4—5天可完成晶析。 6. 离心、干燥:柠檬酸结晶还含有一定水分和杂质,需用离心机除去。然后在75摄氏度下干燥到含水量达1%以下,最后通过过筛、分级、包装即为成品。 以地瓜(红薯)粉渣作原料为例。用地瓜加工酒、粉条后,剩下的粉渣中含有40%至50%的淀粉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碱基、灰分等物质,可以用发酵法制取柠檬酸。 1.菌种培养:在4~6波美度的麦芽汁内加入25%至30%的琼脂,然后接入黑曲霉菌种(无茵操作),在30~32℃条件下培养4天左右。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斜面培养”。将麸皮和水以1:1的比例掺拌,再加入10%的碳酸钙、0.5%的硫酸铵,拌匀后装入容量为250毫升的三角瓶中,用1.5公斤压力灭菌60分钟。接人斜面培养法培养出的菌种,培养96~120小时后即可使用。 2.原料处理:湿粉渣必须经过压榨脱水,使含水量在60%左右;干粉渣含水量低,应按60%的比例补足水分;结块的粉渣需粉碎成二至四毫米颗粒。然后加入2%碳酸钙、 10%至11%的米糠,掺匀后,堆放2小时,再进行蒸煮。蒸煮可采用加压蒸料和常压蒸料两种方式。加压蒸料最好用旋转式蒸锅,常压蒸料可用固定

柠檬酸的综述

柠檬酸发酵综述 摘要:柠檬酸是生物体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是目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应用最为广泛、产量最高的有机酸。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等植物果实中,尤其以未成熟的含量最多。最早的柠檬酸是从柠檬中提取的,故称柠檬酸。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口感好,安全无毒,又是有机体的中间代谢产物,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是食品工业最重要的酸味剂。同时其在药物、化妆品行业也有广泛的用途,柠檬酸还具有相当的保健功效,在洗涤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世界柠檬酸的产量已达一百多万吨,主要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柠檬酸。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柠檬酸的性质、用途以及其发酵生产工艺做简单的综述和总结,其中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包括发酵菌种的选育、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产品分离提取的方法。 关键词:柠檬酸、发酵、深层发酵、钙盐法 Review of citric acid fermentation Abstract:Citric acid is one of the main metabolites of organisms, and i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the highest yield of organic acid production by microbial fermentation . Citric aci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mainly in lemon, orange, pineapple and other plant fruits, especially in immature most content. The earliest citric acid is extracted from lemon, so it is called citric acid. Citric acid has a pleasant acidity, taste good, non-toxic, is an organism's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and can be directly digested and absorbed of by human bod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 ag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rug, the cosmetics industry also has a wide range of uses, citric acid also has considerable health care effect, and it also has a wide use in the washing. At present the world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 has reach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tons, mainly by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citric acid. The article mainly tells us the natures and uses of citric acid, and its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fermentation.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第28卷第1期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2年3月JOuRNALoFB即NGvol28No【POLYTEc}Ⅱ、1cLJMvERs丌YMar2002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彭跃莲,姚仕仲,纪树兰,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lo0022)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从柠糠酸发酵藏中提取柠檬酸的主要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 渗析法和摸法分离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概况. 关■词:柠檬酸发酵{戎;柠檬酸;提取 中田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037(20 02)0l一004606 0引言 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包装、金属清洗、建筑、环保等行业,每年需要几十万t.多年来,世界柠檬酸的年消耗增长速度一直在7,5%左右.过 去柠檬酸主要是从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中提取.现在生产柠糠酸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化学合成法,另一种是生物发酵法.其中化学合成法由于原料、产率,污染、经济 等问题无法与发酵法相比,发酵法则由于原材料丰富、产量高、成本低而倍受青睐,所以 现在以发酵法生产为主.柠檬酸是目前世界上以生物化学方法生产产量最大的有机酸,全 球年产量(50~60)万t”1.我国是一个柠檬酸的生产大国,1995年的产量为 16万t…,1999年底达到20万t,其中80%以上都出口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占 有重要地位. 柠檬酸发酵液成分复杂,并且因原料和发酵工艺不同而各不相同.除柠檬酸外,还包 括苗体、残糖、蛋白质、色素、胶体、有机杂酸、无机盐等多种杂质,总的来说,它们来 源于原材料、未消耗的营养盐或发酵的中间副产物.所以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是 比较困难的.我国独创的薯粉直接深层发酵法工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且自行开发的黑曲 霉菌产酸效率与国外接近.但在提取率、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比较落后,因而 在国内研究从发酵液中高教、低能耗地提取柠檬酸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从柠檬酸发酵 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钙盐法、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法、 超滤膜法.下面就这几种方法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年产2万吨柠檬酸工程提取车间

《年产2万吨柠檬酸工程提取车间》 设计说明书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701班 姓名:邓超文 学号: 20071171040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月日—— 2011年月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题设计目的 (1) 2.课题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题设计报告内容 (2) 3.1柠檬酸生产相关知识简介 (2) 3.2年产2万吨柠檬酸工程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4) 3.3提取工艺中杂质浓度的计算 (11) 3.4绘制工艺流程图(附图) 4.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1课题设计的目的 1.1 主要内容 1、生产工艺的确定并绘制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2、工艺计算确定原材料、能源消耗; 3、设备计算与选型; 4、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工程图; 5、检查及修改说明书及图纸。 1.2 具体要求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不少于2000字;完成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外文文 献翻译,不少于2000汉字; 2、中、英文摘要:350字左右; 3、完成设计说明书(工艺计算与设备选型):不少于1万字(图纸、程序、 计算表格除外)。 4、绘制工程图:A2图,全部为CAD绘图,包括设计内容中的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平立面布置图、管道平立面布置图、专业设备加工条件图(一张) 2课题设计的描述 2.1 柠檬酸概述 柠檬酸(citric acid,citrrus)又名枸橼酸,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柠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等果实中,尤其以未成熟者含量较多。植物叶子中也含有柠檬酸。在动物中,柠檬酸存在于骨骼、肌肉、血液、乳汁、唾液、汗和尿中。柠檬酸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柠檬酸的用途很广泛,其中以食品工业用量最多(约占70%),主要作为饮料的酸味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柠檬酸在食物中的添加量未作任何限制。 2.1.1、柠檬酸的物理性质 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品性粉末,无免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一点后涩味。它在温堰空气中惭沥风化,在潮湿空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