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规划快题案例分析——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南京郊区某县高级中学,拟于县城区北缘建新校区。拟建的新校园总建筑用地11.07ha(约166亩。地形及周边情况详见附图)。校园主入口拟设于西或南边(另架专用桥或扩宽南侧的桥与道路)。总建筑面积为50 000~55 000 m2。该校为14轨(14×3=42班)全住宿制,学生数约2000人。

一、功能内容

1、普通教室

5600~5900 m2(教室8×8 m,外廊宽3 m,厕所等附房面积亦在此项)。

建议: 3幢(1800~1900 m2)3层(平面尺寸56 m×11 m)或4层(平面尺寸42 m×11 m)。

2.专业教室

1800~1900 m2(美术、书法、音乐教室等,进深为8 m教室+3 m廊)。

建议: 1幢三层(平面尺寸56×11 m)。

3.实验楼

4600~5000 m2(各类实验室12 m×8 m,合用准备室8 m×8 m,天文包?6 m,中廊宽3 m)。建议: 1幢、局部5层外加天文包(中廊式,平面尺寸56 m×19 m)。

4.阶梯教室

900~1000 m2(含中型合用教室2个和大报告厅1个)。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18 m×28 m)。

5.图书馆

2500~3000 m2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6.办公楼

2500~2800 m2(办公室进深6 m,中廊宽3 m或单外廊宽2 m)。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56 m×15 m,中廊式)。

7.学生宿舍

14000~16000 m2(8人/间,进深为2m外廊+8 m寝室及盥洗+2 m阳台)。

建议: 4幢(各3400~3600 m2)5层(平面尺寸56 m×12 m)。

8.风雨操场

1800~1900 m2(其中球场场地为42 m×24 m)。

建议: 局部2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9.食堂

1800~1900 m2(其中餐厅共1000 m2,厨房700 m2)。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与形式自定)。

10.浴室

400~500 m2(含附设20×8 m锅炉房一个)。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11.连廊

功能相关的楼宇之间可设连廊;

建议: 于必要及得当处设置(平面尺寸、面积与层数自定)。

12.运动场地

400 m标准运动场一个,篮球场4片,排球场6片(运动场地尺寸见附图)。

13.停车

机动车、校前区8~10部,校内8~10部;非机动车;教职工自行车约80辆,在学生宿舍区内设自行车10~20辆/每幢楼。

14.其他

围墙、大门、传达室及环境设施等自行酌定。

二、成果要求

总平面一张,比例1/1000,图幅2#,表现形式不限。

三、设计用时

3小时。

注: 本题重点在于校园总体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与空间环境营造等,单体的平面无须细化与表达。而以上各项单体建筑的体量与尺寸“建议”,是为减少考场工作量而给出的,考生完全可自行调整和创造,但应在面积范围内并参照建议的进深、单元模数等进行。

考题浅析:

中学校园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创造阳光充足、空气流动、有场所感、适合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其用地主要包括教学用地、运动场地、绿地(自然科学园地)等。建筑用房包括教学用房(班级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教辅用房(图书馆、报告厅、办公楼),生活服务(食堂、风雨操场、宿舍、浴室等)。

根据基地现状,南侧为住区用地,西侧为郊区干道,北侧为农田,基地南北方向较长,因此可以判断出以南侧为公共区,北侧为生活区的设置较符合基地条件。体育场布置相对比较独立,应与教学楼保持一定的距离,风雨操场应与体育场馆结合布置。

由于中学建筑布置灵活,不同功能的建筑分设不同的区域,相同功能的建筑可以建立联系通廊,使规划的建筑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联系性。基地还可以结合绿化设置南北向的空间轴线,行政楼、教学大楼、图书馆依规划轴线布置。

中学校园设计理念

摘要: 校园环境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环境,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校园环境景观应强调其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景观中纳入以教育为主题的景观,可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校的实习基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育为主题的景观有历史人文类、科学知识类、思想道德教育及时事展示类,具有教育的间接性、对外的开放性、受众需求多样性等特点。笔者通过例举实例说明了教育主题景观在校园景观和学校的教育氛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教育主题的校园景观设计需要科学合理地总体规划、细致充分地调查研究、多种教育题材和设计手法,从而营造出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参与性的,与周边建筑协调的,使用功能完善的教育主题景观,以期为今后校园环境中教育主题景观设计提供思路。 【摘要】:对于中学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更为重要。该研究阐述了中学校园景观规划时要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要素,了解中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合理安排校园功能布局,明确校园交通特点,节约成本,尊重自然环境,注重校园景观的新旧补充、继承发展,追求清新自然、朴素大方、色彩明快的风格,以符合大众审美为宜,不过度追求新、奇、特的设计风格。在构思立意上下功夫,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材料,为校园环境注入积极向上、教育启迪的景观元素,突出校园环境的感染力和时代感。 校园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一、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校园景观设计凝聚现代环境设计的新理念,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用新颖的立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 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小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体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园桌、园凳,为师生的体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

中小学校园网规划设计

中小学校园网规划设计 一、校园网的定义 校园网就是在校园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有线或无线)把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和用户终端合理地连接起来的局域网系统,并可通过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交流和资源共享。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 二、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宜遵循“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1、校园网的建设应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互连网技术的未来发展, 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统筹规划。 2、建设校园网时要作出一个整体的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要一次到位,重点 抓好实际应用技术的建设。 三、校园网的基本要求 1、先进性。校园网的建设应本着设计思想先进,软硬件设备先进,网络结构先进,开发工具先进的原则进行。 2、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3、可扩展性。网络规划设计应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求,能够满足因网络技术发展扩展和升级的要求。 4、实用性。既要考虑校园网的普遍性,又要考虑学校的个性,务求实用。 5、安全性。防止系统数据的窃取、篡改和丢失;具有防病毒功能。 6、经济性。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四、校园网的建设方案

(一)、校园网的整体设计(示意图) 校园网的建设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资金、师资力量等因素来决定建设的标准,标准做到“整体设计,按需分步实施”,采用迭加的装备建设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前期: 1、校园网基础平台:综合布线一次到位,信息点布置到每一个需用的房间。服务器、交换机、终端设备等根据当前实际需要的数量配备,实现校园网内资源的共享以及校园网内所有信息点与INTERNET的连接。 2、计算机室实现局域网以及计算机室与校园网相连,且能提供教师制作简单教学课件。 3、校园网与多功能观摩室相连,能为各科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简捷方便的条件。 中期: 1、与电子阅览室相通,能使教师及学生利用INTERNET搜索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培养自学能力,改变传统学习模式。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校园概况 由**市**路、**五西路、**路和(规划)环岛路围合而成的片区,我们称之为**校园。它由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组成,该片区土地总面积为144.33公顷。规划景观绿地面积66.39公顷。 现状景观,主要集中校园东部,园林面积大约32公顷。片状园林主要集中在东湖、起点广场、第一第二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第三第四教学楼等区域,线状园林集中在致远北路、海韵东路、椰风东路、椰风中路。校内绿树成荫、水体波光粼粼,具有原生态特征,体现了南方热带滨海环境特色。但是,校园景观中心突出不够,富有校园文化氛围兼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心广场,或者空间节点,有待进一步强化。现有水面尽管面积较大,但都是“死水”,距离“构建生态校园”这一目标存在差距。 **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景观作出了系统规划。可以简单概况为“二轴、三点、二湖”,“二轴”就是南北中轴线(致远路)、东西中轴线(椰风路);“三点”就是北门景观节点、南门景观节点、南北轴交叉节点;“二湖”就是东湖、西湖。 针对现状景观,本着“强化、改造、提高”和“勤俭节约”的原则,予以梳理改造。新建片区,予以创新建设。改造区和新建区要和谐统一。 二、校园景观规划目标

将校园打造成为富有热带滨海自然特色,富有教育、文化、热带科技大学人文特色的国际旅游岛景观,为**师生营造舒适宜学的校园,为未来**高校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凝聚现代环境设计的新理念,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用新颖的立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白墙、穿廊、小桥流水、绿树滴翠、鸟语花香、椰韵涌动,优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一幅幅画卷,使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陶冶情操,谈经论道。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让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1)学习的功能。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良好的校园环境要有辅助学习的功能。在教室、实验室、宿舍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视野; 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有清新宜人的庭院; 在校园中有足够的绿地树阴可供静心潜读;有公共的庭院广场供师生们讨论交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一) 为更好地展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景观品质,学校拟在校园绿地广场建校园景观雕塑,把学校的城市精神、历史沿革、文化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认知我校、记住我校。现特组织开展“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加范围 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教师、雕塑创作爱好者等艺术创作团体和个人均可参。 二、征集时间 自发布之日起至**年7月10日止。 三、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充分展现我校文化内涵,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我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 (二)要按照雕塑所在点位雕塑主题和周边场地环境进行设计创作。(雕塑主题及场地环境参见各点位介绍资料) (三)每个设计单位或者个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征集点位进行设计创作。 (四)设计方案要做到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意独特,构思新颖,力求雅俗共赏;校门浮雕要做到层次丰富,相互协调呼应,功能性与整体性强。 (五)设计须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和公开使用,拒绝模仿雷同。作者应保证其作品未侵犯他人权利,也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概由作者承担。 四、设计点位 (一)北校区教学楼间广场绿地。(主题内容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 (二)一食堂北侧绿地。(主题内容与师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以温馨、静态、柔美为指导思想) (三)学校3号大门入口浮雕设计。(主题内容与建筑相关,体现建筑文化) 五、设计方案提交 (一)所有设计方案须同时提交A2彩色幅面平面打印原件稿和三维电子方案,并附明确的设计理念说明,注明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二)来稿请寄: 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二教学楼建筑与艺术系303办公室 联系人:温唯一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六、评选方式及奖项设置 (一)组织专家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二)每个点位设计方案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名。其中:一等奖奖金3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奖金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奖金1000元人民币。 (三)获奖公告将于**年9月初在学校公布。获奖者应在公布后1个月内与学院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联系,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七、注意事项 (一)凡投稿均视为同意本公告的所有内容并受其约束。 (二)获奖的设计方案所有著作权均归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所有作品原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三)本次方案征集工作相关事宜由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负责解释。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二) 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一个中学景观设计方案汇报

中学景观设计方案汇报 第一部分,项目分析. 背景 本项目位于莱芜市雪野镇,雪野水库北侧,东侧紧邻莱明路,西侧为山体,南侧有著名的雪野风景旅游区。雪野中学占地151亩,总投资1.1亿元,由原上游、雪野、鹿野三所中学合并而成,新规划的中心中学将实现现有三所中学的有机整合,建成可容纳3000名学生的省级规范化学校。 现状分析 1.设计场地整体地形起伏较大,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高差46米。 2.南侧紧邻雪野中心小学,一期已经完工,对本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场地西侧山体破损面严重,为了校园整体环境,山体绿化恢复也应考虑在方案内。第二部分总体设计 概念分析 我们要打造怎样的校园景观?一个方面,校园应该是生态的,就是说校园景观应该在有限的场地里最大化的增加绿植,打造生态校园;另一个方面,校园应该是人文的,校园不但是教授知识的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应该反映校园精神,有一定的人文内涵;第三方面,校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标识性,校园景观应该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杜绝千篇一律。 设计原则 1、绿色低碳的新型景观 2、合理的造价与景观维护 3、简约大气的空间感受 主题 本次设计主题是“传承文脉特色建设绿色校园”,打造具有文脉传承特色的绿色生态校园。 功能分区分析:整个校园主要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工作教学区、生活休闲区、体育运动区、教工生活区。 交通分析:红色三角表示主入口和次入口,红线表示的为车行道路,蓝线表示的为人行线路,四处停车场、黄色的三角为建筑出入口位置,设计中考虑到人车分流,人行路线和车行路线互不干扰。 下面是景观结构分析,主要有一轴、两脉、四个主题园区组成,一轴为校园文化主题轴,在校园中央轴线,主要体现校园文化内涵,两脉为溯源脉络、启新脉络,位于教学楼两侧绿地、四个主题园区为慎思园、乐学园、山水园、清音园。 总平面图: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校园网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工程,它涉及到网络交换设备、路由设备、服务器与工作站、校园网应用软件、传输介质等许多方面。本文简要地讨论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网络性能及应用分析等问题,为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无线网络局域网技术;

目录 摘要 (1) 一、需求分析 (4) (一)目的 (4) (二)该校园网实现的主要功能 (4) 1.共享国内外信息资源 (4) 2.www浏览 (4) 3.电子邮件系统(E-mail) (4) 4.匿名FTP服务 (4) 5.电子公告牌BBS. (4) 6.网络考试 (4) 7.CIMS、MIS等教学科研实验网 (4) 8.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联网查询 (4) (三)该校园网技术方案的特点 (5) 1.先进性 (5) 2.标准化 (5) 3.实际性 (5) 4.经济性 (5) 5.易维护性 (5) (四)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 (5) 1.建立虚拟网 (5) 2.网络管理 (5) 3.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6) 4.广域网连接 (6) 二、网络规划设计 (7) (一)网络规划原则 (7) 1.实用性与先进性 (7) 2.开放性与标准化 (7) 3.可靠性与安全性 (7) 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 (7) (二) 网络拓朴图 (8) (三)网络技术的选择 (8)

初中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某某初级中学 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情,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以“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为学校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学校简介 某某初级中学始建于1989年,座落在高碑店市某某镇西,2012年与加录初级中学合并,服务于某某镇65个自然村,辐射面积约72.8平方公里,惠及人口43840。 我校共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834人,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6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小高、中一35人,小一、中二27人。现有保定市优秀班主任6人,保定市骨干教师24人,保定市名师1人,保定市先进德工作者5人。 某某镇原为高碑店市(某某县)政府所在地,历史文化深厚,武术、书法曾经远近闻名,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某某八景”、“紫泉行宫”、“开善寺”;有近代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杨化普、刘海芬、张长发等,这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理念内涵 办学思想:“以成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培养高素质新人”。 校风:“团结、求实、和谐、创新”

教风:“爱生、敬业、勤研、奉献” 学风:“尊师、好学、会学、博学” 在学校文化上以“传承某某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校史和地方历史,打造校园文化景点,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即诗意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一体化的学校文化风格,力争使每一位师生具有优雅、阳光的精神风貌,使校园翰墨飘逸、书香文明。 四、目标远景 学校总体愿景:让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自主的发展。 1、让校园在平安的基础上走向有序、和谐,让每个孩子身体健康,都有一颗阳光的心。 2、从“他教”走向“自主”。以打造“生本课堂—高效课堂”为路径,让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让学生的管理从“教师管理”走向学生“自我管理”;让教师从“照本宣科”走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从“外显”走向“内蕴”。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契机,让校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通过艺术教育和读书教育,让校园蕴含浓郁文化气息。 五、基本框架 1、教师素质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到达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计算平台。 (一)目的 概括的讲,校园网是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媒体网络。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具有教学教务、行政事务和总务后勤管理功能。 教学教务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德育教育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包括:党务、行政管理(会议、文件、资料等),档案管理(人事、科研成果、固定资产、财务账本等):总务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食堂、招待所及办工厂管理。(二)该校园网实现的主要功能

1.共享国内外信息资源。 2.www浏览。 3.电子邮件系统(E-mail)。 4.匿名FTP服务。 5.电子公告牌BBS.。 6.网络考试。 7.CIMS、MIS等教学科研实验网。 8.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联网查询。 (三)该校园网技术方案的特点 1.先进性 选择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不使校园网在短期内落伍。 2.标准化 采用成熟技术,符合国际标准。 3.实际性 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4.经济性 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设备、器件,经济配套,投资与维护费用低。 5.易维护性

系统质量稳定,容易维护与管理。 (四)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 我们可以对整个网络采用虚拟网技术和交换技术,以使整个网络具有更加灵活高效的网络系统。对外与CERNET 和Internet 互联,形成一个高速、高性能、开放的校园网系统,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先进、快捷的网络环境,分享国内外的计算机资源信息,促进学校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1.建立虚拟网 虚拟网主要作用和目的是:解决主干网内网络站点的增加、删除、移动等操作,方便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可以建立不受物理区域限制的,覆盖整个校园的相互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网 络或者逻辑子网,即虚拟网。校园网应可以有效管理和限制虚拟网之间的访问,各部门可以各自占用一个独立的虚拟网,整个虚拟网是可升级的、可扩展的。并且,根据校园网的实际需求,有共同研究项目或兴趣的科研人员需要在一个逻辑子网内。因此,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校园网络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 2.网络管理 校园主干网是覆盖多幢大楼的园区网络,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增加,给网络管理带来成级数增加的管理工作量。网络管理要求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 (1)虚拟网管理、分配

大学院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发布时间: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 二、项目背景: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校园占地104.65亩,教学楼两栋,宿舍楼2栋,食堂2个,超市1个,60个教学班。 三、项目目标:建立好整个校园网,以及维护好整个校园网,规划好设计好整个校园网,以及对校园网的施工和综合布线。以及后期的维护。 四、项目内容: 1.学校目前主要的网络应用包括文件共享服务,打印服务,财务管理,未来将实施internent应用,把各大分校区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一体化,新增邮件服务. 2.添置新的OA系统,完成教学的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统计。对学校行政、人事、财务、工资、资产、档案、宿舍的管理,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并打印结果。 3.校园接入网络后,新增WWW服务 4.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5.校园网要求实现组播业务。 6. 系统应有高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要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7.子网分布:教育管理子网,图书馆资源子网,财务子网,科研子网,软件资源子网【容量800G 收录的视频1000G】 第二章:网络需求分析 一、校园网络应提供以下功能: 1、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办公楼中的PC。 2、支持约1000用户浏览网站。 3、提供受存取权控制的文件、档案查询服务。 4、提供学校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5、提供图书,文献查询与检索服务,增强校图书馆信息自动化能力。 6、建立FTP,共享教学资源,建立OA,便于办公,建立网络教学高速通道,达到

网络教学,公共信息资源在线查询系统,以及成绩查询系统。 二、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1、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 2、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 3、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 SQL、Oracle 等; 4、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 5、能与 Internet 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WWW浏览服务。 6、支持 SNMP 网络管理协议,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三、校园系统设计方按应满足如下要求: 1、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2、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塞车”的影响,主教学楼使用ADSL接入Internet,带宽大约10 MBIT/S,需要能接入因特网,以及校园网; 3、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4、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法; 5、该网络应是面向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VLAN)连接; 6、考虑对用户现有网络的平滑过度,使学校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 四、校园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1、性能;;所有网络设备都应有足够的吞吐量; 2、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应考虑多种容错技术; 3、可管理性;所有网络设备均可用适当的网管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和设置,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 五、系统集成所共同追求的设计目标: 1、建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它应支持流行的SNMP 等网络管理协议; 2、采用 Internet 上的标准协议--TCP/IP 协议,提供校园内部及面向全球的WWW服务、FTP 服务、NEWS 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完全接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规划快题案例分析——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南京郊区某县高级中学,拟于县城区北缘建新校区。拟建的新校园总建筑用地11.07ha(约166亩。地形及周边情况详见附图)。校园主入口拟设于西或南边(另架专用桥或扩宽南侧的桥与道路)。总建筑面积为50 000~55 000 m2。该校为14轨(14×3=42班)全住宿制,学生数约2000人。 一、功能内容 1、普通教室 5600~5900 m2(教室8×8 m,外廊宽3 m,厕所等附房面积亦在此项)。 建议: 3幢(1800~1900 m2)3层(平面尺寸56 m×11 m)或4层(平面尺寸42 m×11 m)。 2.专业教室 1800~1900 m2(美术、书法、音乐教室等,进深为8 m教室+3 m廊)。 建议: 1幢三层(平面尺寸56×11 m)。 3.实验楼 4600~5000 m2(各类实验室12 m×8 m,合用准备室8 m×8 m,天文包?6 m,中廊宽3 m)。建议: 1幢、局部5层外加天文包(中廊式,平面尺寸56 m×19 m)。 4.阶梯教室 900~1000 m2(含中型合用教室2个和大报告厅1个)。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18 m×28 m)。 5.图书馆 2500~3000 m2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6.办公楼 2500~2800 m2(办公室进深6 m,中廊宽3 m或单外廊宽2 m)。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56 m×15 m,中廊式)。 7.学生宿舍 14000~16000 m2(8人/间,进深为2m外廊+8 m寝室及盥洗+2 m阳台)。 建议: 4幢(各3400~3600 m2)5层(平面尺寸56 m×12 m)。 8.风雨操场 1800~1900 m2(其中球场场地为42 m×24 m)。 建议: 局部2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9.食堂 1800~1900 m2(其中餐厅共1000 m2,厨房700 m2)。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与形式自定)。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校园网络的设计与仿真V5.0

题目(中文) (英文)

摘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快速进步,根据国家科教兴国的策略,众多的学校合并,联网,共享资源;使它们互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满足教学、科研、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结合实际及当前成熟的网络技术,我们规划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本设计可以方便的将学校的各个办公室、计算机机房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把各教学楼有机的连接起来,使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互相之间能进行访问,达到资源共享、适应新形式下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需要。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使用了思科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Packet Tracer 仿真模拟了中学校园网的规划设计并做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运用了NAT,DHCP,RIP,ACL,GRE-VPN,STP端口安全等网络技术,满足了学校对校园网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远程教育、办公自动化、地址转换NAT、DHCP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many of the school consolidation, networking, sharing of resources; make them interconnected as a who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and current mature network technology, we plan to design a high reliabi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campus network. This design can easily be each school's office, computer room and network devices connected together, the various school buildings organically linked, so that all the computers on campus can be accessed from each other, sharing resources, adapt to the new form based on INTERNET distance education needs. In this design, we used Cisco routers and switches simulator Packet Tracer simulation of the high school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make design. Use of NAT, DHCP, RIP, ACL, GRE-VPN, STP port security and other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in the design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the school campus network.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office automation,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DHCP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黄仓中学校园景观规划

目录 1现状概况...................................................... - 2 - 1.1地理位置.. (2) 1.2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3) 1.3植物分布状况 (3) 2 规划理念与设计构思............................................ - 3 - 2.1景观的实用性——空间活动. (3) 2.2景观的构思的寓意性——空间布局 (3) 2.3景观的延续性——空间发展 (4) 2.4景观的艺术性——感性形态与结构 (5) 3规划的思想与原则.............................................. - 5 - 3.1指导思想.. (5) 3.2规划原则 (6) 4各功能区特点的选择与配置...................................... - 7 - 4.1门前区. (7) 4.2教学区 (7) 4.3学生生活区 (7) 4.4教工生活区 (7) 4.5行车停车场区 (8) 4.6运动场 (8) 5植物规划...................................................... - 8 - 5.1规划原则.. (8) 5.2分区说明 (8) 6管线规划...................................................... - 8 - 6.1给水系统:自来水灌溉。 (8) 6.2排水系统 (9) 6.3电力系统 (9) 结束语.......................................................... - 9 - 致谢............................................................ - 9 - 参考文献........................................................ -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