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简答题教案资料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教案资料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教案资料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

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简述水环境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和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特点: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规划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和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问题。

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

层次:1、流域水资源规划。2、地区水资源规划。3、专业水资源规划

简述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A、自然水环境容量。B、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A、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B、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 C、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3、按降解机制分类:A、稀释容量 B、自净容量

4、按可再生性分类:A、可更新容量 B、不可更新容量

5、按可分配性质分类:A、可分配容量 B、不可分配容量

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

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和环境容量6、与陆地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 8、实用可行,便于管理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 1、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 II 类标准 2、生活饮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3、渔业水域执行 II 类或 III 类标准 4、风景游览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5、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系统分析 2、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

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

1. 清洁生产工艺

* 清洁生产定义为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包

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污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 实施清洁生产是深化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也是水环境规划中的

重要措施。

2. 浓度控制

* 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之目的。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仍依据排入水体或城市下水道的污染物浓度征收排污费。

* 经若干年的实践发现,实施浓度控制之后,水体质量改善的程度远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究其原因,是

因为浓度控制法有下述缺陷:

①当排放源采用稀释排放法时,可以在浓度不超标条件下无限制地排放任何污染物;

②浓度控制未考虑区域环境的现状负荷,如在排放源密集的地区,即使各个污染源都符合排放标准,但整

个区域的环境质量也可能超过标准;

③浓度控制法未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3. 总量控制

* 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

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容许排放总量。总量控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容量总量控制。从受纳水体容许纳污量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

(2)目标总量控制。从控制区域容许排污量控制目标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

(3)行业总量控制。在行业中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

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4. 污水处理

* 建立污水处理厂是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应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准确估算污水处理费用是评价污水处理

措施的关键环节。

查阅文献,简述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内容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概括说明水环境承载力及其表述方法

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表述方法:|E j |=∑=n

i Eij n m 1

2)(/2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原料为F,x f,要求塔顶为x D,塔底为x w。设计时若选定的回流比R不变,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加料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 T减小,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 增加,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增加,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不变,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不变。(增加,不变,减少) 2. 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x A=0.96(摩尔分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α=2.2,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气组成为y2=_______. 3. 某精馏塔操作时,F,x f,q,V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则此时x D增加,x w减小,D减小,L/V增加。(增加,不变,减少) 6.静止、连续、_同种_的流体中,处在_同一水平面_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7.水在内径为φ105mm×2.5mm的直管内流动,已知水的黏度为1.005mPa·s,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则R e=_______________,流动类型为_______湍流_______。 8.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 的__4__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1/4___倍。 9. 两个系统的流体力学相似时,雷诺数必相等。所以雷诺数又称作相似准数。 10. 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常用_____量纲________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 成若干____无因次数群______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___无因次数群________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_____关联______式。 11. 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____传导_____、 ___对流______和 ____辐射___。 12.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饱和蒸 汽一侧_____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空气侧___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教案资料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

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简述水环境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和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特点: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规划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和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问题。 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 层次:1、流域水资源规划。2、地区水资源规划。3、专业水资源规划 简述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A、自然水环境容量。B、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A、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B、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 C、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3、按降解机制分类:A、稀释容量 B、自净容量 4、按可再生性分类:A、可更新容量 B、不可更新容量 5、按可分配性质分类:A、可分配容量 B、不可分配容量 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 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和环境容量6、与陆地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 8、实用可行,便于管理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 1、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 II 类标准 2、生活饮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3、渔业水域执行 II 类或 III 类标准 4、风景游览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5、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系统分析 2、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 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 1. 清洁生产工艺

化工原理简答题

何谓绝对压力,表压,真空度 绝对压力:是以绝对零点压力为起点计算的压强,单位Pa,它的计量数值应该是绝对>0 表压:是指以当时当地大气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 真空度:当被测量的系统的绝对压强小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时,所测量的空间为真空。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态?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1离心泵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此现象称为气缚。 2启动离心泵时,应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机。待转动正常后再开启出口阀,调节到所需的流量。 保温瓶的夹层玻璃表面为什么镀一层反射率很高的银粉?夹层抽真空的目的是什么? 从辐射传热率计算式可知,当物体的相对位置、表面温度、辐射面积一定时,想要改变辐射传热速率,可通过改变物体表面黑度的方法。保温瓶的瓶胆就采用这种方法减少热损失。玻璃的黑度为0.94,银的黑度为0.02.经计算可知,瓶胆夹层的玻璃表面上不镀银的热损失是镀银时的88倍。同时,瓶胆夹层中抽成真空,以减少导热与对流传热。 何谓透热体、白体、黑体、灰体? 答:能透过全部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透热体; 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白体;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 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灰体。 房间内装有一空调,使空气温度温定在20,。问人在屋内,冬天感觉较冷还是夏天感觉脚冷?为什么? 表示湿空气性质的特征温度有哪几种?对于水—空气系统,它们之间的大小有何关系? 四种;干球温度t,露点t d,湿球温度t w,绝热饱和温度t as;不饱和空气中 t>t w>t as>t d;在饱和湿空气中四者相等

化工原理简答题

沉降 1.流化床的压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可知,流化床的压降等于单位界面床内固体的表观重量(即重量浮力),它与气速无关而始终保持定值。 2.因某种原因使进入降尘室的含尘气体温度升高,若气体质量及含尘情况不变,降尘室出口气体的含尘量将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处于斯托克斯区时,含尘量升高;处于牛顿定律区时,含尘量降低处于斯托克斯区时,温度改变主要通过粘度的变化而影响沉降速度。因为气体年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沉降速度减小;处于牛顿定律区时,沉降速度与粘度无关,与有一定关系,温度升高,气体降低,沉降速度增大。 3.简述旋风分离器性能指标中分割直径d p c的概念 通常将经过旋风分离器后能被除下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直径d p c,某些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分割直径可小至3~10 4.什么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当一个小颗粒在静止气流中降落时,颗粒受到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重力大于浮力,颗粒就受到一个向下的合力(它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的作用而加速降落。随着降落速度的增加,颗粒与空气的摩擦阻力相应增大,当阻力增大到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时,颗粒所受的合力为零,因而加速度为零,此后颗粒即以加速度为零时的瞬时速度等速降落,这时颗粒的降落速度称为自由沉降速度(U t) 5.实际流化现象有哪两种?通常,各自发生于什么系统? 散式流化,发生于液-固系统;聚式流化,发生于气-固系统 6.何谓流化床层的内生不稳定性?如何抑制(提高流化质量的常用措施)? 空穴的恶性循环 增加分布板阻力,加内部构件,用小直径宽分布颗粒,细颗粒高气速操作 7.对于非球形颗粒,当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时,试写出颗粒的等沉降速度当量直径d e的计算式 8.在考虑流体通过固定床流动的压降时,颗粒群的平均直径是按什么原则定义的? 以比表面积相等作为准则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化工原理复习题

1.一个被测量体系外柱按上一个U型压差计,出现如图情况,说明体系与大气压是()关系 A. 体系>大气压 B. 体系<大气压 C. 体系=大气压 (第1小题图)(第2小题图) 2.如图所示,连接A.B两截面间的压差计的读数R表示了( )的大小。 A. A.B间的压头损失H f ; B. A.B间的压强差△P C. A.B间的压头损失及动压头差之和; D. A.B间的动压头差(u A2- u B2)/2g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4.离心泵起动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超负荷工作,这是因为() A. Q启动=0,N启动≈0 ; B. Q启动〉0,N启动〉0; C. Q启动=0,N启动〈0 5..离心泵在一定的管路系统工作,如被输送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液体其余性质不变),则( ) A. 任何情况下扬程与ρ无关; B. 只有当(Z2-Z1)=0时扬程与ρ无关; C. 只有在阻力损失为0时扬程与ρ无关; D. 只有当P2-P1=0时扬程与ρ无关。 6.为使离心机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和保证转鼓有关足够的机械强度,应采用()的转鼓。 A. 高转速、大直径; B. 高转速、小直径; C. 低转速、大直径; D. 低转速,小直径。 7.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当气体处理量较大时,应采用()。 A.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 B. 大直径的分离; C.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串联; D.与并联和串联的方式无关。 8.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所示,试比较第一层的热阻R1与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 )。 A. R1>(R2+R3); B. R1<(R2+R3); C. R1=(R2+R3) ; D. 无法比较。 (第8小题图) 9.有一列管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温度为120 ℃)将管内一定流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由20℃加热到80℃,该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Δt m为()。 A. -60/ln2.5; B. 60/ln2.5; C. 120/ln5; D.100/ ln5.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化工原理简答题

1.答:双膜理论要点有: ①若流动流体的主体部分为湍流,在靠近气液界面处,涡流必消失。紧邻界面两侧的流体流动皆为层流。 ②假设气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气相层流层中,液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液相层流层中。这样的层流层是实际层流层的适当延伸,使之包含了湍流及过渡流的传质阻力,称为“虚拟的层流膜” ,简称气膜及液膜。气膜厚为G,液膜厚为L。在气液界面处气液浓度处于平衡态。 ③在吸收操作中,若操作条件固定,假设设备内任一气液流动截面两相的稳定浓度分布状况在极短时间内 建立,故可认为设备内是进行定态传质。 2.答:强化传热的途径有: ①增大传热面积;②增大总传热系数;③增大平均温差 3.答:离心泵流量调节方法有:①改变管路特性。优点:用调节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管路的特性来调节流量是十分简便灵活的方法,在生产中广为应用。对于流量调节幅度不大且需要经常调节的系统较适宜。缺点:用关小阀门开度来减小流量时,增加了管路中机械能损失,并有可能使工作点移至低效率区,也会使电机的效率降低。 ②改变泵的特性,包括改变泵的转速和改变叶轮直径。优点:不会额外增加管路阻力,并在 一定范围内仍可使泵处在高效率区工作。改变转速调速平稳,保证了较高的效率,是一种节能的手段。缺点:改变叶轮直径不如改变转速简单且当叶轮直径变小时,泵和电机的效率也 会降低。可调节幅度有限。改变转速价格较贵。 4.答:简单管路的计算有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设计型计算特点为:设计者需要补充一个设计条件,设计结果不唯一,存在多方案比较。操作型计算特点为:计算结果唯一,但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试差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1.答:当进、出某塔板的蒸汽均为饱和蒸汽,进、出该塔板的液体均为饱和液体且该塔板为非加料、非出料板,则通过该塔板的汽相与液相摩尔流量各自维持恒值。这一结论称为恒摩尔流假设。 满足该假定的条件:①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②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忽略不计 ③塔设备热损失可忽略。 2.答: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有: ①流体流动发生的原因—首先要辨别流体流动的动力类型,是靠外界输入机械能还是靠纯 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差引起流动; ②流体的物性—影响给热系数的流体物性有流体的密度、粘度、导热系数和比热 C p等; ③流体的流动状况—流体扰动程度愈高,在邻近固体壁面处的层流内层愈薄。 ④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及与流体流动方向的相对位置—传热面的形状可以是管、板、管束 等。

化工原理简答题1

V 沉降 1.流化床的压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g )(A m p p ρρρ-= ?? 可知 ,流化床的压降等于单位界面床内固体的表观重量(即重量 浮力),它与气速无关而始终保持定值。 2.因 某种原因使进入降尘室的含尘气体温度升高,若气体质量及 含尘情况不变,降尘室出口气体的含尘量将有何变化?原因 何在? 处于 斯托克斯区时,含尘量升高;处于牛顿定律区时,含尘量降 低 处于 斯托克斯区时,温度改变主要通过粘度的变化而影响沉降速 度。因为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沉降速度减小;处于牛顿定律区时,沉降速度与粘度无关,与ρ有一定关系,温度升高,气体ρ降低,沉降速度增大。 3.简述旋风分离器性能指标中分割直径d p c 的概念 通常将经过旋风分离器后能被除下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直径d p c ,某些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分割直径可小至3~10m μ 4.什 么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当一 个小颗粒在静止气流中降落时,颗粒受到重力、浮力和阻力 的作用。如果重力大于浮力,颗粒就受到一个向下的合力( 它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的作用而加速降落。随着降落速度 的增加,颗粒与空气的摩擦阻力相应增大,当阻力增大到等 于重力与浮力之差时,颗粒所受的合力为零,因而加速度为 零,此后颗粒即以加速度为零时的瞬时速度等速降落,这时 颗粒的降落速度称为自由沉降速度(U t ) 5.实 际流化现象有哪两种?通常,各自发生于什么系统? 散式 流化,发生于液-固系统;聚式流化,发生于气-固系统 6.何 谓流化床层的内生不稳定性?如何抑制(提高流化质量的常 用措施)? 空穴 的恶性循环 增加 分布板阻力,加内部构件,用小直径宽分布颗粒,细颗粒高 气速操作 7.对 于非球形颗粒,当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定律区时,试写出颗粒 的等沉降速度当量直径d e 的计算式 g )(18u de p t ρρμ-= 8.在考虑流体通过固定床流动的压降时,颗粒群的平均直径是按什么原则定义的?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化工原理简答题答案汇编

为什么离心泵在开车前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离心泵的特性是,流量越大,泵所需功率也越大。当流量为零时,功率最小,避免电机起动电流过大而烧电机,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的水力冲击。 强化传热过程应采取哪些途径?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有三个方面: 1、提高传热系数:应采取有效的提高传热系数的措施,如必须提高两侧表面传热系数中较小的项。 另外应注意:在采取增强传热措施的同时,必须注意清除换热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污垢热阻,以免抵消强化传热带来的效果。 2、提高换热面积:采用扩展表面,即使换热设备传热系数及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加,如肋壁、肋片管、波纹管、板翅式换热面等;当然必须扩展传热系数小的一侧的面积,才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增强传热的方法。 3、提高传热温差:在冷、热流体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组织流动方式,提高传热温差。 图解法计算理论塔板数的步骤?(作图) 答:P123 精馏塔工艺设计步骤 第一、设计条件包括工艺条件(进料状态和塔顶液含量设计)和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加热剂及加热方法)的设计 第二、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第三、塔板数的计算 湿空气的湿度-温度图的用途 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

1、在相同传热面条件下,逆流操作时加热剂(冷却剂)用量较并流小; 2、在加热剂(冷却剂)用量相同条件下,逆流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并流的小。 3、一般来说,传热面积而增加的设备费用,较减少载热体用量而节省的长期操作费用为少,故逆流操作优于并流。 4、逆流操作还有冷、热流体间的温度差较均匀的优点。 何谓离心泵的气蚀和气縛现象,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如何防止?1、气蚀把泵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破坏的过程,称为气蚀现象。 2、气缚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吸入液体,这样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务,这种现象称为气缚。危害:离心泵在产生气蚀时将发出高频噪音(600-25000Hz),泵体振动,流量不能再增大,压头和效率都明显下降,以至无法继续工作。为避免汽蚀,泵的安装高度必须小于某一定值,以确保叶轮内各处压力均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离心泵在产生气缚时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务。 气缚解决办法:离心泵在启动前使泵体内灌满液体或者在进口增加一缓冲罐就可以解决气蚀解决办法: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 3.减小流量; 4.降低安装高度; 5.重新选泵,或者对泵的某些部件进行改进,比如选用耐汽蚀材料等等.; 现想测定某一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将此泵装在不同的管路上进行测试,所得 的性能曲线是否一致?为什么?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化工原理简答题

1.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有几种流动形 态?写出判断流型的具体依据。 两种流型:层流、湍流判断依据: Re=dup/u, Re<2000层流;Re>4000湍 流;2000

化工原理简答题

1.答:双膜理论要点有: ① 若流动流体的主体部分为湍流,在靠近气液界面处,涡流必消失。紧邻界面两侧的流体流动皆为层流。 ② 假设气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气相层流层中,液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液相层流层中。这样的层流层是实际层流层的适当延伸,使之包含了湍流及过渡流的传质阻力,称为“虚拟的层流膜”,简称气膜及液膜。气膜厚为G δ,液膜厚为L δ。在气液界面处气液浓度处于平衡态。 ③ 在吸收操作中,若操作条件固定,假设设备内任一气液流动截面两相的稳定浓度分布 状况在极短时间内建立,故可认为设备内是进行定态传质。 2.答:强化传热的途径有: ①增大传热面积;②增大总传热系数;③增大平均温差 3.答:离心泵流量调节方法有:①改变管路特性。优点:用调节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管路的特性来调节流量是十分简便灵活的方法,在生产中广为应用。对于流量调节幅度不大且需要经常调节的系统较适宜。缺点:用关小阀门开度来减小流量时,增加了管路中机械能损失,并有可能使工作点移至低效率区,也会使电机的效率降低。 ②改变泵的特性,包括改变泵的转速和改变叶轮直径。优点:不会额外增加管路阻力,并在一定范围内仍可使泵处在高效率区工作。改变转速调速平稳,保证了较高的效率,是一种节能的手段。缺点:改变叶轮直径不如改变转速简单且当叶轮直径变小时,泵和电机的效率也会降低。可调节幅度有限。改变转速价格较贵。 4.答:简单管路的计算有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设计型计算特点为:设计者需要补充一个设计条件,设计结果不唯一,存在多方案比较。 操作型计算特点为:计算结果唯一,但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试差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1.答:当进、出某塔板的蒸汽均为饱和蒸汽,进、出该塔板的液体均为饱和液体且该塔板为非加料、非出料板,则通过该塔板的汽相与液相摩尔流量各自维持恒值。这一结论称为恒摩尔流假设。 满足该假定的条件:①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②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忽略不计 ③塔设备热损失可忽略。 2.答: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有: ① 流体流动发生的原因—首先要辨别流体流动的动力类型,是靠外界输入机械能还是靠纯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差引起流动; ② 流体的物性—影响给热系数的流体物性有流体的密度ρ、粘度μ、导热系数λ和比热 p C 等; ③ 流体的流动状况—流体扰动程度愈高,在邻近固体壁面处的层流内层愈薄。 ④ 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及与流体流动方向的相对位置—传热面的形状可以是管、板、管束

环境规划学试卷A

河南工程学院2010 至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环境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 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2、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3、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14、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SO2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 16、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17、土地评价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18、乡镇环境规划的体系按行政隶属关系和规划范围可分为县域环境规划和镇区环境规划两个层次。 19、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20、我国的七大水系是指: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太湖。 21、综合决策技术方法在未来环境规划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系统模拟与预测技术、规划方案优化技术与决策分析方法、规划实施评估方法。 22、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3、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24、1992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本题 60分)二、问答题 1、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7分)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7分) 3、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7分) 4、简述环境规划的功能。(7分)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8分) 6、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技术方法有哪些?(8分)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8、简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关系。(8分) 9、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分) 10、水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7分)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8分)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13、简述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7分)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措施有哪些。(7分) 15、试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有哪些。(8分) 16、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主要有那些内容?(7分) 得分评卷人

环境规划学试题2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规划学试卷 使用专业年级环科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共页 一、概念解释(3分×8) 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 2、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3、环境预测:是一类针对环境领域有关问题的预测活动,通常指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4、水污染控制系统: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5、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 6、A-P值法:指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7、能流分析: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8、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或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只是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使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二、简答题(5分×4) 1、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是什么? 2、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叙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其治理方法。 4、大气环境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三、计算题(10分) 某镇2005年工业燃煤量为10000吨,请问2005年该镇工业燃煤排放二氧化硫(无脱除措施)是多少?预计年燃煤量平均增长率为15%,所燃煤的硫分为

2%,按总量控制要求,2010年工业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应较2005年下降10%,那么2010年的要求削减量是多少? 四、简述题(8分×3) 1、大气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2、简述环境规划大纲的编制内容。 3、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五、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要强化环境管理?怎样理解系统原则? 六、总结题(7分) 举例说明本课程学习后自己分析、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