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历史

呼和浩特历史
呼和浩特历史

呼和浩特历史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按清工部工程则例规定一品封疆大员级建造,砖木构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 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自大门进入须经过仪门,仪门凡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衙署经多次修缮,面目全非,近年开始修整,尽可能按原有制度复原,接待游人观光。

另外,提到这里,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个人就是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这里真正闻名于世和这位慈禧太后可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和将军衙署一起闻名的还有一条叫做落凤街的小街道。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鼓楼立交桥十字路口西南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其实,虽然叫的是街,实际上却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小街道,也不长,只有几百米长。从外表上看,这条街道上也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与周围其它的街道没什么两样。不过,这条街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西落凤街”。而就是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却与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关,这也使得这条普通的街道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那么,这位大人物究尽是谁呢?先别忙,咱一会儿再说。

话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个名叫惠征的满族官员带着他15岁的宝贝女儿来到塞外名城归绥,当上了归绥兵备道台。这惠征原本是满族八旗之一镶黄旗的一个小官吏,后来得到升迁,曾经当过安徽省的候补道员。惠征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成员,他们这个家族一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惠征从小对女儿就要求非常严格,特别重视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而兰儿也是天资聪明,无论是读书、绘画、刺绣、弹唱、骑马、射箭等,可以说是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闲暇之余,兰儿常常听父亲给她讲述一些宫廷里边的事情,兰儿对此很是着迷,在少女的心中有了许多的遐想。再说这惠征来到归绥后,正值归绥道台衙门重新修建的时候,于是,他就和女儿暂时住在了新城协领衙门,而新城协领衙门的位置就位于现在的西落凤街边儿。当时,将军衙署是归绥城内最大、最漂亮、最豪华的建筑,周围又有连接城内四条大街的钟鼓楼,以及专门供奉皇帝御像的“万寿宫”,所以,这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从这块儿走的。老百姓只能由新城协领衙门前的一条名叫“庆丰街”的道路通过。平时有空的时候,兰儿也常常到这条庆丰街上玩儿。几个月以后,这道台衙门修复好了,惠征一家人就搬到了位于扎达盖河边儿上的道台衙门居住了。这道台衙门旁边有一座十分优美的花园,据说花园里各种奇花异草很多,环境迷人。在这座花园里边,还有一座建在最高处的六角亭,名叫“树滋亭”。兰儿是经常都要爬到这座亭子上居高临下观看归绥城的风景。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惠征结束了归绥兵备道台的任期,而已经出落成亭亭

玉立大姑娘的兰儿也高兴地跟着父亲来到了她早已十分向往的北京城。之后,兰儿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步步平云直上,登上了太后的宝座。说到这儿,您一定知道这兰儿是谁了。对,她就是曾经权倾一时、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到了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于拍马屁的归绥道台胡孚宸把慈禧太后早年经常登高休息过的“树滋亭”重新修建后改称“懿览亭”,而将慈禧太后经常去玩儿的“庆丰街”又改称“落凤街”,这也就是这条街名的来历。

呼和浩特建城历史及名称由来

呼和浩特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

呼和浩特,明代译写作库库和屯,为蒙古语“青色的城”之意,是土默特蒙古部阿拉坦汗与其夫人钟金哈屯(民间俗称三娘子)共同主持兴筑的,明王朝赐名为“归化城”。清王朝在呼和浩特东北另筑一座新城,命名为“绥远城”,于是原有的城区称为旧城,将两城合称为“归绥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恢复了原有的蒙古语名字——呼和浩特。

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魏设云中县。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

十五世纪中期(约明英宗天顺年间),土默特(土蛮)蒙古部进驻大青山南北地带。达延汗(答言汗)死后,蒙古各部各自为政,出现了新的封建割据局面。达延汗的嫡孙、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阿拉坦汗继立后,土默特部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阿拉坦汗(明代译写作俺答汗)生于1507年,当时土默特部的生产还处于低下状态,与明王朝间隔绝了经济文化往来,经济上陷于困境。阿拉坦汗即位后,首先恢复和发展了畜牧业,进一步扩充势力范围,统一了漠南蒙古右翼的各部,成为漠南蒙古各部的汗,东起辽东,西至河套,远至青海等地蒙古部族地区,都成为他所控制的领地,其军事力量不亚于祖父达延汗时期。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牧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蒙古人有必要以马、牛、羊和皮毛,换取生活必需的铁锅、布匹、粮食等各种日用品。蒙古各部与明王朝间的商品交换,本是有较长久的历史,但明王朝采取经济封锁政策,断绝了互相间的往来。阿拉坦汗为了维护蒙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自1541年至1547年间,先后向明王朝派遣使臣数十余次,迫切要求互市,都遭到明王朝的严词拒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阿拉坦汗最后一次使臣到北京,要求议和与互市,并提出互不侵犯,仍然遭到了明王朝的坚决拒绝。阿拉坦汗为了对明王朝进行报复,便出兵侵袭明王朝北部边境,企图迫使明王朝让步,以达到和平互市的目的。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阿拉坦汗亲自率军攻至北京城下,明王朝都城的将领们都不敢战斗,

关闭城门严加把守。阿拉坦汗在围攻京城时,重申了互市的要求,明王朝以先退兵为和谈互市的先决条件,阿拉坦汗便撤退了军队,退回蒙古本土。嘉靖三十年(1551年),双方达成了协议,在大同等地开辟互市。明王朝京师之围解除后,立即撕毁了协议,停止互市。阿拉坦汗被迫重新开始了对明王朝边境的侵扰,明王朝也发动了长城沿线的战争,每年派遣大批军队进入蒙古地区,进行镇压和破坏活动,双方损兵折将,百姓流离失所,尸骨遍野,农村牧区一派荒凉景象。经过二十年的双方连绵不断的战争,明王朝内部对于停战和互市有了较一致的认识,赞同与阿拉坦汗恢复互市。隆庆四年年(1570),阿拉坦汗的嫡孙把汉那吉率领家人来到山西败胡堡,请求向大同镇守投降。这个消息飞快转到了京师,经过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与宣大总督王崇古、大同巡抚方逢时等人密谋后,决定先将把汉那吉安顿下来,并授予指挥使的官衔,以等待阿拉坦汗的反应。阿拉坦汗在西行途中得知这个消息,便立即返回根据地,整点人马直奔大同边外索取他的孙子。经过三次谈判,终于达成互市的协议,用把汉那吉换回了阿拉坦汗的军师赵全等六个明王朝通缉的逃犯。隆庆五年年(1571),双方实现了互市,长城各镇,东自宣大,西至延宁,一共开设了张家口、新平堡、得胜堡、水泉营、红山墩、清水营等6处互市场所,第二年又增设了守口堡市场。同年三月,明王朝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赏大红五彩苎丝蟒衣一袭,彩缎八表里。接着明王朝又任命阿拉坦汗的弟弟把都儿、长子黄台吉、侄子吉能为都督同知,并任命他们属下的大小首领们各种军职。五月,阿拉坦汗在大同得胜堡外(今属丰镇县管辖)召集各部大小首领聚会,举行隆重的典礼,迎接明王朝的沼书,并遣使进献表文,表示愿意拜受封职,永为藩属。封贡互市的协议,符合蒙汉民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协议达成后,长城内外的蒙汉军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以后大体上封贡互布协议双方都能共同遵守,虽然中间曾产生过一些纠纷,但直至明王朝末年,蒙汉民族间一直处在和平交往的环境中。

阿拉坦汗执政以后,不仅牧业生产有了发展,而且在漠南蒙古地区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自十六世纪前半叶开始,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以及戍卒,因不堪官府的压迫和地主阶级的剥削,纷纷迁入漠南蒙古西部地区。还有农民起义者、白莲教徒等明王朝通缉的犯人等,纷纷逃至漠南蒙古地区。这些汉人迁入后,建立村舍(蒙古语称做板升)、开垦农业;阿拉坦汗不仅不虐待;反而赐给帐幕、牛羊和耕畜、奖励他们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到1551年至1570年间,土默特地区的汉族人口大约有五万人。阿拉坦汗与明王朝建立互市关系以后,汉族人口大量涌入,到十六世纪末时,仅土默特地区就约有汉人十万左右。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增加,开垦了万顷良田,种植五谷每年收获达到自给,而且手工业、商业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日用大都能够自行生产,不全是依赖长城以内的供给。人们通常对土默特地区的农业生产叫做板升农业,反映了土默川一带农业的发展和定居村落的关系。由于定居村落的大发展,进而导致在土默特地区出现了城郭。在土默川上出现的城郭,最初是由内地逃亡的汉族首领兴筑的,刘四曾筑土堡一座,墙垣周长约二里;李自馨兴筑的土堡,城垣周长约二里;赵全兴筑的土堡,城垣周长约五里。在这些周长二里至五里的大庄园中,有看“他们豪华的府第,赵全就自称其府第为“开化府”。这些汉族首领中,包括一些白莲教首领和骨干分子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逐渐得到阿拉坦汗的重用,委以重任成为统兵官,同时也都成为大牧主和大地主,他们自己也以王侯自居,极力鼓动阿拉坦汗与明王朝相对抗,企图造成一个新的南北朝局面,以苟且偷安逃避明王的追捕,他们筑城自居,既可显示富贵,也是屯聚军事势力之用。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赵全、李自馨,张彦文、刘天棋等为阿拉坦汗兴筑了大板升城。城墙周长约五里,第二年又继续兴建完工,城内建有七重宫殿,包括有朝殿和寝殿,城中建有大厅、东南角建起仓房,并建有东蟾宫、北风阁。城门两座,大门上题“石青开化府”,二门上题“威震华夷”;城门上建有城楼,城楼上题有“沧海蚊龙”四个大字。大板升城的建筑上,都有工笔重彩描绘的龙凤图象,丹青金碧辉煌,甚为绚丽夺目。在兴筑大板升城的工程中,动员了各种工匠,砍伐了大青山上参天合抱的古木,烧造了各色琉璃瓦件,使用了各种颜色染料和油漆,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短时期内出现在土默川的地平线上。阿拉坦汗非常满意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然便入居大板升城中,但他以军事上的理由,生活习惯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因而有时仍然住在自己的毡帐之中。这座著名的大板升城址,有人说在今土默特右旗的萨拉齐以东地方,有人说是呼和治特(旧城)的前身,但至今尚未找到可靠的实物证明,应是随着呼和浩特建城而拆毁了,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阿拉坦汗与明王朝谈判互市时,明王朝提出用逃犯赵全等六人交换把汉那吉,阿拉坦汗认为赵全等人为忠心耿耿拥护他的,连他自己居住的大板升也是这些人为他兴建的,不愿意交出赵全等人,但他得知赵全等人密谋悔罪回到朝廷做官时,便毅然决定将赵全等人绑缚送交明王朝。所以,当封贡和互市谈判达成协议后,特别是明王朗在1571年(隆庆五年)明王朝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后,阿拉坦汗便有放弃赵全等人继续为他扩建大板升城的计划,并于第二年开工另兴建一座新的城郭和新的王府。万历七年(1579年)冬,阿拉坦汗在青海迎接了藏传佛教大师锁南坚错,并向他上了“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的尊号后,回到了大板升城。这时阿拉坦汗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衰病的身体已无力分心主持兴建寺庙和城郭,便交给了年轻的妃子三娘子来主持。三娘子名钟金哈屯,汉文书籍中又称为也儿客兔哈屯,在兴建工程中曾向明王朝请求支援,终于在万历九年(1518年)基本上建成了这座新的城郭,命名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阿拉坦汗进驻这座城郭不几个月便病逝了,明王朝遣使于第二年(1582年)三月去吊祭他,并赐城名为“归化”。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在主持兴建呼和浩特时,同兴建大板升城一样,动员了土默川一带的蒙汉民族的力量,还取得了明王朝的支持,派来了技工、车辆和运来了颜料等必需物品,直到这座城郭顺利竣工。

阿拉坦汗病故后,顺义王位应由其长子黄台吉(皇太子之义)袭封,可是黄台吉对明王朝一贯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封贡互市协议后曾发生过对抗、扰乱行为,明王朝对他很不放心。三娘子是一位年仅三十多岁的年轻美貌的妇女,不仅拥有相当的势力,而且与明王朝的守边大臣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在明宣大总督郑洛的斡旋下,说服了三娘子与黄台吉结婚。黄台吉当时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在阿拉坦汗去世后四年也去世了。黄台吉死后,顺义王位应由其长子扯力克袭封,而三娘子力主由其亲生子不他失礼袭封,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对立。郑洛又出面进行斡旋,三娘子也看到部众拥护不他失礼的不多,只好同意再嫁给黄台吉之子扯力克。万历十五年(1587年),明王朝特命扯力克为顺义王,同时褒奖三娘子顾全大局誓守盟约、维护蒙汉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劳绩,特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此后,顺义王向明王朝上报的正式公文,都由顺义王和忠顺夫人共同签署。从此巩固和提高了三娘子在蒙古族中的地位。鉴于三娘子的贡献,因此人们又通称呼和治特为三娘子城。

呼和浩特兴建在大青山南、大黑河之北的土默川平原上,掩荫在翠绿的树木之中,因此用“青色的城”来命名。这座城垣,经过明末清初的拆毁改建,清代就已不是

原来的面貌,只能大致看到原来城垣的局部;现今旧城经过改造,明清两代面貌已经基本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尚保留有北门及局部北墙,清初的归化城的南墙还可推断在九龙湾一线,全城周长仅约2华里。清代还有人回忆出一些原来城市面貌,康熙年间高其倬据当地人们的回忆,写下了一首“青城怀古”的诗,前四句写道:“筑城绝塞跨冈陵,门启重开殿百层。宴罢白沉千帐月,猎回红上六街灯”,描述呼和浩特城垣规模较大,城墙还跨越了小山,与现今地貌没有起伏的相距甚远;城内建有许多壮丽的宫殿,出猎归来时城内已是万家灯火照耀的时候,酒宴过后全城已是冰浴在月光之中,表现了呼和浩特的升平景象。

明代末年,察哈尔蒙古部林丹汗即位后,企图用武力迫使各部承认他的大汗权威,科尔沁及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等部反而相继归附了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率军征察哈尔部,林丹汗不敌,弃地西逃。林丹汗军至呼和浩特,土默特蒙古部顺义王俄木布迫于形势,一度依附于林丹汗。当阿拉坦汗在兴筑呼和浩特城垣时,同时还建有—座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庙宇,明朝命名为弘慈寺,即今俗称的大召,庙内供奉有银佛,因此又称做银佛寺。由于呼和浩特城内的弘慈寺负有盛名,同时城内外还兴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庙宇,因此呼和浩特又有人称为“召城”,“召”为藏语庙宇的意思。皇太极追击林丹汗至呼和浩特时,林丹汗率军奋战不敌,只得西逃至青海,后夹病死了。皇太极率军与林丹汗战于呼和浩特,蒙古文史籍中称为“召城之战”;皇太极率军入城后,焚毁了城内的宫殿及其它府、库之类建筑物,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俄木布、杭高、古禄格、托博克等率部归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将归化城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设都统管领。

1636年,后金国号改为清。清王朝初期,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率部进攻漠北的喀尔喀蒙古诸部,喀尔喀部被迫南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部为理由,进犯内蒙古地区。康熙帝亲率大军迎头痛击,在乌兰布通(今克什克腾旗南部)地方击退了噶尔丹。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噶尔丹准备大举南犯之际,归化地处北部边疆,面临战争威胁,于是急忙备战,仓促征调蒙汉民工和驻军一起增筑城墙。增筑的城墙全用土夯筑,北墙和北门楼仍利用原有的,另在南、东、西三面展筑。扩建后全城平面略呈凸字形,南北长约440米,东西最宽约500米,周围约合三里多。扩建后共有4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并加筑有瓮城,东门叫做承恩门,南门叫做归化门,西门叫做柔远门,北门叫做建武门。原来的南城门楼改为鼓楼,并悬挂一块题有“固威”二字的匾额。新中国成立以前,鼓楼和东、南、西三门早已拆除,北门一直保留到1958年才拆除。扩展以前的南门址,即扩展以后的鼓楼址,在今旧城民族大厦东侧的路口;扩展后的南门址为今大十字口,东门址在今官园巷东口,西门址在今九龙湾西口,即民族大厦西侧,北门址即今北门外广场的南部。扩建的城墙,厚约5米,高5米,从1922年起陆续拆除,其西墙基就是今大西街,现已全部荡然无存。在增筑和扩展城墙工程中,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和小召喇嘛曾积极响应号召,率领僧俗群众参与抗御噶尔丹的战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击败噶尔丹于外蒙古昭莫多(今土拉河、克鲁伦河之间),胜利凯旋时路经呼和浩特,对席力图召活佛和小召大喇嘛进行褒奖,为席力图召赐名延寿寺,赐给小召甲胃、弓剑和腰刀等物。第二年,康熙帝再次出击噶尔丹,噶尔丹兵败自杀。康熙帝为纪念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胜利,并表彰席力图召和小召的僧众,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两庙内树立了征噶尔丹纪功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分两组刻在两块大小相同的石碑上,现今席力图召的石碑仍完整保

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内蒙古博物馆内。

归化城虽然经过康熙年间的增筑和扩建,依然范围不大。但由于政局稳定,蒙古族人口滋生和大量山西等地汉族人口流入,城市逐渐日趋繁荣。工商户和一般市民先是附城居住,后来街道逐渐扩展,形成了大北街、大南街和大西街等主要商业区,寺庙周围兴建了不少居民和作坊,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街巷。同治年间(1862年一1874年),曾在城区外修筑了一道土围墙,不规则地包围着城区及一部分空地,这道土围墙高仅1,6米左右,周长约15公里,东至今工人文化宫东侧,南至南茶坊,西至西茶坊,北至今内蒙古医学院附近。这道土围墙早已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街道房屋陆续兴建,早在清代末年就已消失。

清王朝虽曾击败过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但准噶尔部并不甘心失败,长期坚持与清王朝的反抗斗争。雍正年间(1723—1735年)清军在西北失利,特别是在外蒙古西部的通诺尔地方被准噶尔军队打败后,西北一带又处于战争的前沿。清王朝的大军原驻守在长城以内的大同右卫城,简称右卫城,即今山西右玉县旧县城,为了加强战备,便将右卫城屯兵北移至长城以外,于是便在呼和呼特的东北五里地方另筑一座新城,作为屯兵之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式开工,乾隆四年(1739年)完工,命名为“绥远城”,通称为新城。绥远城平面为四方形,城墙用土夯筑,外层包砖镶砌,高约10米,周长约合4500余米,东西长与南北宽度相等,各约1100余米,共计九里十三步。共设有4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东门叫迎旭门、南门叫承薰门、西门叫阜安门,北门叫镇宁门,各门外并加筑有瓮城,城墙外还掘有护城壕。四面城门不在每面城墙正中央,南、北两门在城墙中部偏东,东、西两门在城墙中部偏北;从四门内直通至城中的大街,分别为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在4条大街相交的十字口中央,兴建一座鼓楼;自鼓楼至东、北两门距离相等,各约450多米,即约一里;自鼓楼至西、南两门距离相等,各约740多米,即约一里半。鼓楼的西北隅,即西街的东端路北,为绥远城将军衙署所在地。城内街巷布局整齐,大街内侧还分布有许多街巷,街巷内按军官等级分配有格式相同的住宅。由于新城是屯兵驻守的城郭。主要居民是行政官员、满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仅在南街北段开设有供应日用生活必需品的店铺,城内四隅还保留了许多空地,作为满洲八旗官兵操练的场所。

呼和浩特是清王朝与西北地区交通的枢纽,从这里可以西通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北通外蒙古以远至俄罗斯。这里设有释站,接待过往的官员、传递文书和转运物资。旧城市区繁华,人口稠密,有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店铺、商号和娱乐场所,是内蒙古地区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同时又因交通发达和商业繁盛,经营外蒙古商业的商号也都在这里设立总号,成为经营外蒙古买卖的中心,其中最负盛名的大盛魁就设在这里。随着蒙、满、汉、回、藏等各族人口的大量集居,市区不断地扩展和繁荣,呼和浩特逐渐发展成为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民族人民长期和平生活在这里,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发展。清人王循曾写有“归化城”诗一首,说道:西北风云连九缴,古今形势重三边。弯庐已绝单于城,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控弦。”描述了呼和浩特在镇守西北边睡的重要军事作用,记录了土默川地区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郭取代了毡帐,城内市面非常热闹,观赏着如同京城的地方戏剧。蒙古地区在朝廷统治下一派繁荣景象。

清朝末年时,归化和绥远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寇投

降后,复称归绥市。

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 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精神,组织民政、民委、文教、语委、公安、检查、参事室、编译室等22 个部门和土特旗蒙汉各族各界群众及知名人士,对更改市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征询了对新市名的意见。经过讨论,各族各界提出了40多种更名意见。1954 年4 月,归绥市四届七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把“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它含有加强民族团结,青壮、兴盛之意。归绥人民政府将大会决议和群众意见,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自1954 年4 月25 日起,将“归绥”改称“呼和浩特”。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 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 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 考试当中的人文常识主要涵盖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以及文化常识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史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 中国历史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 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 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

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中国历史各时期的人口总数,以及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西汉02年,中国人口达6000万,占世界人口30%,GDP占世界总GDP的40%。 在唐75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 北宋1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一度达40%,是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值,GDP占世界总GDP的80%左右,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比例中的最高峰值。 明1600年,虽然经过元的浩劫,但明朝仍然把中国人口从15%提到到35%,GDP占世界总GDP的40%。 清1850年是19世已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达35%左右,GDP占世界的30%。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隋朝人口最多时为5600万,隋末唐初,黄河流域还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约为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已初)的1亿左右 西夏和金被蒙古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南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已初的一半,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000万 明朝的人口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已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已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持续多年的战争,加上天灾人祸,使中国人口第二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2亿,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随后在清末下降到3.6亿。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试题库

“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_____ A: 李白《长干行》 B: 白居易《长恨歌》 C: 李煜《虞美人》 D: 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 A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 A: 东周 B: 后周 C: 南宋 D: 北宋 参考答案: B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___ A: 《礼记》 B: 《中庸》 C: 《周易》 D: 《春秋》 参考答案: B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 A: 士可忍,孰不可忍 B: 是可忍,孰不可忍 C: 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参考答案: D 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_____ A: 女性身份的象征 B: 约束女性的行为 C: 装扮作用 D: 表示女性已婚 参考答案: B 七月七日长生殿,_____ A: 夜深无人私语时 B: 相逢何必曾相识 C: 夜半无人私语时 D: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答案: C 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_____ A: 湘剧

C: 豫剧 D: 川剧 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____ A: 《警世通言》 B: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西厢记》 参考答案: D “宰相”的“宰”最早指:_____ A: 高级官吏 B: 官吏统称 C: 低级官吏 D: 皇帝 参考答案: B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_____ A: 蛇 B: 凤 C: 龙 D: 虎 参考答案: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_____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参考答案: A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_____ A: 西施 B: 杨贵妃 C: 貂禅 D: 王昭君 参考答案: B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_____ A: 8 B: 10 C: 12

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演讲稿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 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演讲稿 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演讲稿 加快园区发展演讲稿 各位领导、评委、来宾们: 大家好!四月一个惹人醉的季节,百花吐蕊、万木争绿,一切如同的事业般欣欣向荣、万紫千红。今天,怀着无比荣幸和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来直抒胸臆、倾吐情怀,我叫,我所演讲的题目是《发展,我成长》。 记得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这样写道: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算作一滴滴小小的水珠那么,我们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感到懊悔,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在学生时代这段话曾深深触动着我,激励着我。而今天,当我作为高新区建设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这句话仍然时时回荡在耳边,铭记在我心中。记得年刚刚加入建设行列,曾一度感到了困惑和不知所措,因不知如何发挥自己而困惑,因不知如何开展工作而感到不知所措?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一切一切的困惑和迷茫已经随的不断发展而被洗涤的荡然无存,在我的心中,早已作为我创

造事业,奉献青春的一片沃土,我为能够成为她建设队伍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因为她有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成立之初,面对新区发展的众多空白,人上下团结起来,众志成城,领导率先垂范,工作人员前赴后继,运筹帷幄谋发展,挥斥方遒打江山,遇山开路,逢河架桥,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短短十几年,书写着一轮又一轮的创业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现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推动器,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她有着宽广无比、海纳百川的胸怀。在这里有着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在这里有着优越的硬,软件设施完善的一站式服务,高效的办事效率,优惠的招商政策,她用这自己的真诚和广阔的臂膀,诚招着四方天下来客。看如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面八方的投资商纷至踏来,一座座厂房正在修建,一条条道路正在延伸,一个高科技的产业园区即将形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正在崛起。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集政治、经济两个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她让我们都会以她为荣,为她而喝彩。然而,面对美好前景,的领导们却十分的清醒,他们看到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别人在发展,别人在创新,高新区绝不能抱着现有的成绩高枕无忧、沾沾自喜,要时刻绷紧一根弦,那就是发展,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从而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今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时不待人,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开创新的作为。那么,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发展战略

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发展战略 一、概述 2005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陈至立考察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联想、港湾、京东方等企业以及中关村软件园。 在考察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温总理说,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继续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出当前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在与华旗资讯总裁冯军、中星微电子公司总裁邓中翰、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等企业家座谈时,温总理形象地说:象棋中的‘车’是勇往直前的,‘马’是与日俱进的,‘炮’是跨越式跳动的。像车马炮一样,只要勇往直前,与日俱进,跨越发展,国家高新区就一定能办好、办出特色。 2006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目标定位,即高新区“要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温家宝总理考察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纪实 200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来到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科技人员,了解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6月17日下午,两辆面包车驶进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来到这里,看望科技人员,了解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多年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2004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1.4万家,实现销售收入3692亿元。今年上半年高科技产业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 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是温家宝这次考察的主要内容。下午3时许,他一走进联想集团产品展厅,就向集团负责人问道:“你们的研发能力怎么样?” “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经费25亿元,现有研发人员1800多名,获得了2000多项技术专利。这是我们最新研制成功的闪联标准技术。”联想集团的工作人员随即向总理演示了这项实现手机、电脑、电视机联通使用的先进技术,刚刚用手机拍摄的总理走进大厅的图片显示在大屏幕上。 “好。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企业还要继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松懈。”温家宝说。 “是的。联想集团最近完成了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企业的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在谈到联想集团最近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时,“这次并购举世瞩目,是国际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一定要成功。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2009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综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2009年)1 2009年,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中关村和武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鼓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继续保持园区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实践证明,2009年,56家高新区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寄予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期望,不仅在科技创新、企业聚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而且在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一、园区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一年,56家高新区经受住了“投资减少、出口遇阻”的考验,无论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无论是经济质量、经济效率,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经济规模优势凸显 2009年,56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7万亿元,达到78706.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416.7亿元,经济规模优势凸显。据对高新区53692家企业统计,年末从业人员达815.3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61151.4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8593.8亿元;实现净利润4465.4 1为《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

亿元;上缴税额3994.6亿元;高新区进出口总额3938.8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007.2亿美元,占到进出口总额的51%。2009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见图1及附表。 图1 2008-2009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亿美元 2.经济增长态势喜人 2009年,高新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如下:营业总收入增长19.3 %,有23家高新区超过平均增长幅度;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6.3%;工业总产值增长16.1%,有24家高新区超过平均增长幅度;工业增加值增长23.3%,增幅高出上年同期6.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长35.1%,增幅高出上年同期30.6个百分点,有48家高新区呈现增长态势;上缴税额增长24.9%,增幅高出上年同期2.9个百分点;虽然出口创汇略有下降为-0.4%,但出口创汇占全国外贸出口(12017亿美元)的比重达到16.7%,高出上年同期2.6个百分点。自1992年以来,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五项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0.9%、40.6%、36.0%、42.3%和44.0%。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根据中国人口出生率,结合生育政策将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57年)为高出生率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1年)为自然灾害导致的低出生率阶段;第三阶段(1962~1970年)为高出生率阶段;第四阶段(1971~1979年)为出生率迅速下降阶段和第五阶段(1980年至今)为出生率在低水平上的波动阶段。 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①计划生育的提出(1953~1961年)。1953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提出和倡导节制生育。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的思想,指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原则,指明了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途径。期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等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和讲话,受到当时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②计划生育的实行(1962~1970年)。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周恩来同志在他的许多报告和讲话中,阐述了实行晚婚和节育的有关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在城市取得进展并向广大农村推行。

③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1971~1978年)。1971年2月,卫生部等向国务院送交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并得到国务院批转。1974年底,毛泽东作出了“人口非控制不行”的重要批示。1973年7月,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1978年6月,国务院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进行调整、充实和加强。这一时期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④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1978年起,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邓小平深刻而明确地指出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同年,他提出了“人均目标”的概念,深化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各级领导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2年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把计划生育列入宪法,并把计划生育列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的行政工作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使生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还积累了丰富

人文历史常识

第四部分人文常識 第一章中國古代史 第一節先秦 理論知識 一、舊石器時代文明(打制石器):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 二、新石器時代文明(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金屬工具(銅) 三、古文獻中關於原始社會的傳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構木為巢)、神農氏(嘗百草、教耕作、織衣)伏羲氏(畜牧業、嫁娶風俗) 四、夏、商與西周(前2070——前1600)(前1600---前1046)(前1046——前771) (一)政治: 1、夏朝是奴隸社會的開端;已有國家、監獄(圜土)、刑法 2、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3、西周:分封:天子—諸亱—卿大夫—士;宗法:嫡長子繼承制 (二)經濟:井田制出現于商朝 (三)文化: 1、夏朝有關於地震的、流星雨、日食的記錄、曆法 2、商朝: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 3、西周:《詩經》、有準確年月日的日食記錄,西元前776年9月6日 五、春秓與戰國(前770——前403)(前403——前221) (一)政治:春秓五霸:齊、宋、秦、晉、楚;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二)經濟:春秓魯國初稅畝 (三)文化:春秓 1、世界最早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670年。 2、戰國時期:都江堰、鄭國渠、吳國邗溝(我國最早的一條運河) 3、戰國時期發明“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六、百家爭鳴 (一)孔子的思想:“禮”、“仁”“中庸之道”,孔子創立儒學,寫尌詩、書、禮、易、樂、春秓 1、“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樂》《春秓》 2、《春秓》是我國最早的編年斷代史,開創編年體的先例,相傳由孔子整理成書。 (二)孟子的思想:性善論、“仁政” 3、宣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永遠存在的合理性 (二)荀子的思想:批判天命觀;“性惡論”、隆禮重法。 (三)老子的思想:“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 (四)墨子的思想:兼愛、非攻。 (六)韓非和法家:主張法術勢兼用的法治;他提出加強中央集權、富國強兵的一系列政策。 第二節秦漢魏晉南北朝 理論知識 一、秦朝(前221——前207) (一)政治:廢分封,確立郡縣制(二)經濟:統一度量衡 (三)文化: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四)建築:萬里長城 二、西漢(前202——9) (一)政治:無為而治:文景之治;鼎盛時代:漢武帝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人口,就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正就是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说起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更不能忽视人口的发展历程。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说。 首先,从时间上来瞧,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就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数据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与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特别就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就是太快太猛了。第四阶段,从清后期至新中国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约100年时间,人口总量在动荡中继续增长。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亿4千万。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体现在图象上,即波浪式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也就就是说,中国人口在某个时期增长很快,在另个时期却增长很慢,甚至减少。一般来说,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清时期等。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这种波浪型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在局部上,则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间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型轨迹。 而从空间上来瞧,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还有人口分布格局上的变化。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这就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远古时期,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考

历史上,中国人口知多少? 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正统”来讲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叫中国历史,非中原王朝一般不计入中国历史的“主流”之中,比如匈奴,一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和中原王朝做对了几百年,令中原几个朝代无奈采取以“女人换和平”的强悍民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别说最高级别的“本纪”,连个“世家”都没混出来,只争到了一个“列传”这样的最低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匈奴同样命运的还有突厥、契丹、金国、西夏等等,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进入不了中国历史。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法的由来。无论是北方的“完颜”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可汗”,你再牛,没拿到中原大地的统治权,中国历史的三明治里就没有你的份。 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从夏朝开始,由于控制的地域不同,所以很难说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 在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有战争,无数生命死于惨烈的战场,使人口锐减,有时,又由于民族的大融合,使合并后的朝代人口增加,比如元朝,蒙古族灭金夏和大宋,使原来属于三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合并为一个国家,这样,统计原来那个所谓的正统王朝的人口作为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要说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朝历代人口数量,显然不现实,再加上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像今天“国家统计局”这样叫人怀疑的“权威”机构,全靠民间的努力做人口普查,所以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数据根本不靠谱,因此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是一笔糊涂账,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的在做这项工作,比如东汉的皇甫谧等。他们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也不是天方夜谭的瞎编乱造,虽然有出入,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夏朝开始时期的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就是说打从大禹治水,天下太平以后,大禹的夏朝,人口约1355万,这个数字大概没有计算今天云贵和湘粤闽等当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交通和通信的限制,当时的夏王朝管辖范围尚不能到达此地。 商朝没有人口数量的任何记载,所以,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皇甫谧这样的牛人也无法考证。 后来还有人综合各种资料认为,到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3年,人口数量约为1371万。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人口1184万,这个数字依然不包括上述偏远地区的人口。 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到公元前684年的周庄王时期,在约1400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大致在1200万到1300万左右, 未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这些数字绝对不是准确数字,是大是小不敢乱下结论,但肯定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可以信赖的。 到公元前221年,超级牛人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合并七国为大秦帝国,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约在1500-1800万之间。这大概是经过 统一战争洗礼后的数字,而且按照秦国的统治地域,这个数字应该包括上述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民众了,因为这时,秦国的统治区域已经到达南海广大地区。 和夏商周相比,秦朝控制的地域要广阔的多,所以人口数量多几百万也在情理之中,我推测,这个数字的增加应该是因为地域的增加所致,而并非人口出生率增加的结果。 根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汉昭帝元始二年,公元前85年,“民户千二百二十

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

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 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12级工商管理 2012070136 谢金平一、概述 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质量的提高,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了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的素质。 二、背景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因此,要实施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而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 三、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人口现状 1、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 万。1997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我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2、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3、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