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总结

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总结
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总结

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总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

洞口工程

首件工程评价报告

江西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LJ-2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认可证书

洞口工程首件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ZK106+145-ZK106+506花盖梁隧道ZK106+506出口作为此隧道洞口工程的首件工程。隧道建筑限界净宽米(检修道+左侧侧向宽度+2×行车道+右侧侧向宽度+检修道),隧道按喷锚构筑法技术要求设计,均采用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洞口段围岩超前支护采用超前管棚周壁预注浆支护,初级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钢架支撑配合喷射砼形成整体。

二、施工目的

延吴高速公路LJ-24合同段花盖梁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不确定因素较多,出现问题后很难处理,为确保隧道工程质量,根据《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我项目部进行了洞口工程首件工程施工,本着“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工艺,建立样板工程,以指

导后续工程批量生产,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首件工程施工达到以下目的:

(1).施工组织检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人员、机械之间的最佳组合。

(2).收集数据:由首件工程确定在此施工工艺下各项技术指标的控制方法。总结出的技术参数作为指导大批量施工控制的依据。

三、首件工程总结

目前,花盖梁隧道出口洞口工程首件工程已经完成,总结如下:

(一)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条件,编制了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二)施工工艺

1、清表:在清表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清表的厚度,尽量少破坏山体原有的植被,保护好生态环境,减少对山体的扰动。

2、施工放样:清表工作结束后,用全站仪将洞门以及边、仰坡的开口线放样出来,打好木桩。

3、截水沟施工:根据洞口的地形,现场确定截水沟的位置和走向,截水沟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到离洞口边、仰坡的距离不能太远,以免造成当截水沟施工完成后,边、仰坡上方仍然存在较大的汇水面积,使得截水沟

和边、仰坡之间汇集的水流冲刷洞口,从而不能发挥出截水沟的作用。截水沟在开挖完成后应该立即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封闭,使其排水通畅,避免因截水沟的积水渗入到洞口的土体中,影响到土体的稳定。明山隧道在截水沟开挖完成之后,因材料、模板运输困难,没有完成截水沟施工,但也用砂浆抹底,起到了临时封闭的作用。

4、边、仰坡开挖及防护:边、仰坡开挖以挖机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由上而下,视高度情况分台阶开挖,一次开挖的高度应该确保后面的防护施工能够展开。在刷破过程中,用坡度板控制刷坡坡率。边、仰坡的过渡面要做到过渡平缓,线性美观。在开挖完成之后,开始进行边、仰坡的防护施工。边、仰坡的防护采用长4m的φ22砂浆锚杆,挂20cm×20cm φR6的钢筋网,10cm厚的喷射混凝土。锚喷防护主要依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提高边、仰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明山隧道洞口段主要为亚粘土,在锚杆安装之前,首先用YT-28型风枪按设计间距钻眼,在钻眼的过程中主要控制好方向,尽量与岩土的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清孔完成之后,注入水泥砂浆,直至溢出孔口为止,保证水泥砂浆饱满,然后将锚杆送入,在施工现场多采用挖掘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洞口段主要为亚粘土,锚杆与粘土的粘结主要依靠砂浆的固结力,所以要控制好砂浆的稠度与饱满度。在钢筋网的绑扎中,除了注意间距外,在钢筋搭接的地方要留出钢筋的搭接长度35d。钢筋网绑扎必须牢固,与锚杆粘结的位置采用点焊,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不晃动。喷射混凝土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水泥、沙子、碎石、速凝剂原材料检查合格,按配合比配好集

料。喷射过程中注意角度,避免喷嘴与钢筋网垂直,以减少回弹。喷射混凝土完成之后要保证表面平整、无鼓包、漏筋的情况。

5、护拱施工方法为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减少一次性开挖量过大,护拱基础设置在隧道大跨线处,测量放线后挖掘机开挖护拱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坑清理及现浇砼。

护拱模型采用钢拱架支撑、组合模板。导向管与护拱拱架固定,通过全站仪测定导向管位置,导向管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拱墙砼一次整体浇筑成型。

洞口段管棚护拱里程方向长2m,厚度,拱内预埋φ133×4mm导向钢管,导向钢管与钢拱焊接。钢拱间距,为准确控制管棚外插角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导向管在与型钢钢架焊接时由测量组准确定位,以确保导向管外插角角度。根据设计及现场地质勘察情况,洞口段围岩松散、整体性差,考虑到在此类地层中管棚成孔容易出现较大的下挠度,因此在开孔时需放大管棚外插角(控制在5°),以避免大管棚侵入洞身净空以内。管棚外插角通过调整护拱拱架半径来实现。

6、超前长管棚施工

管①管棚采用φ108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壁厚6mm,节长3m/6m,环向间距为,每环有39根,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共20根,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钢管共19根,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钢管。

第一节3m长钢管一头扯内丝,丝扣长度15cm,一头做尖,第一节6m 长钢管一头扯内丝,丝扣长度15cm,一头做尖,其余6m长钢管两头扯丝(一头内丝,一头外丝)丝扣长度15cm,以便连接接头钢管。钢管注浆孔

超前管棚施工纵断面图采用梅花型布置,孔径为φ10mm ,孔距设置为150mm ,排距150mm ,尾部5m 不设孔。注浆材料为:1:1水泥浆液,管身内设置Φ28通长钢筋并充填M30水泥砂浆。

㈠、钻孔:采用电动管棚钻机钻孔并顶进,套管自行加工,采用丝扣连接。

超前管棚施工位置在洞口加强段,利用注浆机具向管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且有一定胶凝时间的浆

液,对管棚周围的软弱、松

岩体进行固结,使土层或岩层

的力学性质得以改善,形成一

个整体棚架式的加固拱圈,

从而起到超前支护作用。

㈡、防坍孔措施

在钻孔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相关要求钻进,当钻至强风化泥岩及砂岩容易坍孔时,采用跟管法钻进,保证钻孔质量。

①管棚施工时采用隔孔施工,终孔跟踪注浆,注浆必须保证管内外环状间隙注满填充实,跳打3-5个孔再回去补打。如果不跳打,接着再打下一个孔,地层软硬不均,钻进时钢管很难控制偏斜,无法保证大管棚质量。

②管棚注浆

注浆参数如下:

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

水泥浆水灰比1:1

注浆压力初压~,终压

注浆方式的选择

注浆前应进行单液注浆试验,以水泥为主,如注浆效果好,达到固结岩体的目的,则可采用单液注浆;

注浆方法

注浆前,先将钢管口外径与孔口周边的岩石用水泥密封,但要预留一小通气孔,注浆时,使钢管与孔壁的环形空隙内的空气容易从此通气孔冒出。单号钢花管注浆完毕以后再钻孔顶进施工双号钢管。

注浆浆液选用1:1水泥砂浆;其水灰比控制在1:1,注浆初压为~,但应通过现场注浆试验调整注浆参数,取得管棚注浆施工经验。管棚注浆采用压力—流量双条件控制。

为了保证注浆效果,注浆采用一次升压法施工,即从注浆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将压力升高到设计规定值,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规定的压力下,根据进浆量情况分级调整浆液浓度,直至裂隙逐渐被填充,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小,达到结束标准即停止注浆。

注浆顺序根据降水漏斗原理,从拱部开始从上而下压注,先压注无水孔,后压注有水孔。如遇串浆或跑浆,可间隔一孔或几孔灌压。

注浆结束标准

一般按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注浆压力初压~,终压。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持荷不少于15分钟,进浆量仍达不到设

计注浆量时,也可结束注浆。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和M30水泥砂浆紧密充实,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注浆注意事项

a注浆前应认真检修机具,对管路系统如混合器、接头、阀门等,如有破损应予以更换;

b注浆所用水泥无结块、无杂物,砂子应洁净并过筛;

c注浆管路的连接应牢固,并认真检查,保证注浆管内无杂物,以免堵塞管路;

d注浆结束,所有接头、阀门、管路等均应清洗干净;

e注浆作业要前后配合,统一指挥,以期达到预期的注浆目的和效果;

f认真做好注浆记录,对每孔注浆量、注浆压力、有无跑浆、窜浆情况等及时填写清楚。

五、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出现问题:

1、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开挖存在部分的超挖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大了施工工序循环时间。

2、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外观质量较差。

3、拱架立设间距较大。

解决方案: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对一线作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以达到光面爆破的施工效果。

2、从一线工人入手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以满足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设计要求。。

3、在掌子面出碴完成后,及时通知测量人员到场对拱架立设工序的环节进行跟踪测量,以将拱架立设的垂直度控制在±2°范围内。

六、小结

隧道洞口工程开工以来,我项目部按照技术规范及总监办首件制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技术及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把质量关,根据各工序的不同技术要求,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体系,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可控状态。从花盖梁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完成后的各项技术指标来看,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合格,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坍落度及各种原材料的强度,级配等指标均能满足施工需要。通过此里程段的施工我项目部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施工方法,使人员及机械得到了很好的磨合,为下一步大规模的施工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