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练习题含答案

排列练习题含答案
排列练习题含答案

排列练习题

1.某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共有14个队参加,每队要与其余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一次,共进行多少场比赛?

2.一个火车站有8股岔道,停放4列不同的火车,有多少种不同的停放方法(假定每股岔道只能停放1列火车)?

3.一部纪录影片在4个单位轮映,每一单位放映1场,有多少种轮映次序?

4.某信号兵用红、黄、蓝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竖直的旗杆上表示信号,每次可以任意挂1面、2面或3面,并且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5.将4位司机、4位售票员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车上,每一辆汽车分别有一位司机和一位售票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6.7位同学站成一排

(1)甲、乙只能站在两端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2)甲、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3)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4)甲、乙和丙三个同学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5)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而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的排法有多少种?

(6)甲、乙、丙三个同学必须站在一起,另外四个人也必须站在一起

(7)甲、乙两同学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8)甲、乙和丙三个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7.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

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8.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

(1)男女相间;

(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9.如图,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最多使用3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种10.(江苏)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

A B C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

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种不同选修方案。

11.(北京)记者要为5名志愿都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A.1440种B.960种C.720种D.480种

12.(全国)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 种.(用数字作答)

13.(全国)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A.40种B.60种C.100种D.120种

14. (陕西)安排3名支教老师去6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_____ 种.

15.(四川)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A)288个(B)240个(C)144个(D)126个16.(重庆)某校要求每位学生从7门课程中选修4门,其中甲、乙两门课程不能都选,则不同的选课方案有_.

17.(宁夏)某校安排5个班到4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去一个工厂,每个工厂至少安排一个班,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排列练习题答案

1.某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共有14个队参加,每队要与其余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一次,共进行多少场比赛?

解:任意两队间进行1次主场比赛与1 次客场比赛,对应于从14个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比赛的总场次是2

A=14×13=182.

14

2.一个火车站有8股岔道,停放4列不同的火车,有多少种不同的停放方法(假定每股岔道只能停放1列火车)?

3.一部纪录影片在4个单位轮映,每一单位放映1场,有多少种轮映次序?

4.某信号兵用红、黄、蓝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竖直的旗杆上表示信号,每次可以任意挂1面、2面或3面,并且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解:分3类:第一类用1面旗表示的信号有1

3

A种;

第二类用2面旗表示的信号有2

3

A种;

第三类用3面旗表示的信号有3

3

A种,

由分类计数原理,所求的信号种数是:123

33333232115

A A A

++=+?+??=,

答:一共可以表示15种不同的信号

5.将4位司机、4位售票员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车上,每一辆汽车分别有一位司

机和一位售票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4位司机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

车上,即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4个元素排成一列,有4

4

A种方法;

第二步:把4位售票员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车上,也有4

4

A种方法,

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即得分配方案的种数

解:由分步计数原理,分配方案共有44

44576

N A A

=?=(种)

答:共有576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6.(1)解: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第一步 甲、乙站在两端有22A 种;第二步 余下的5名同学进行全排列有55A 种,所以,共有22A 55A ?=240种排列方法

(2)解法1(直接法):第一步从(除去甲、乙)其余的5位同学中选2位同学站在排头和排尾有25A 种方法;第二步从余下的5位同学中选5位进行排列(全排列)有55A 种方法,所以一共有25A 55A =2400

解法2:(排除法)若甲站在排头有66A 种方法;若乙站在排尾有66A 种方法;若甲站在排头且乙站在排尾则有55A 种方法,所以,甲不能站在排头,乙不能排在排尾的排法共有7

7A -662A +55A =2400种.

(3)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先将甲、乙两位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与其余的5个元素(同学)一起进行全排列有66A 种方法;再将甲、乙两个同学“松绑”进行排列有22A 种方法.所以这样的排法一共有62621440A A ?=种(4)甲、乙和丙三个同学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方法同上,一共有55A 33A =720种

(5)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而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的排法有多少种?

解法一:将甲、乙两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此时一共有6个元素,因为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所以可以从其余的5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放在排头和排尾,有2

5A

种方法;将剩下的4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44A 种方法;最后将甲、乙两个同学“松绑”进行排列有22A 种方法.所以这样的排法一共有25A 44A 22A =960种方法

解法二:将甲、乙两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此时一共有6个元素,若丙站在排头或排尾有255A 种方法,

所以,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的排法有960)2(225566

=?-A A A 种方法 解法三:将甲、乙两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此时一共有6个元素,因为

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所以可以从其余的四个位置选择共有14A 种方法,再将其余的5个

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55A 种方法,最后将甲、乙两同学“松绑”,所以,这样的排法一共有14

A 55A 22A =960种方法. (6)甲、乙、丙三个同学必须站在一起,另外四个人也必须站在一起

解:将甲、乙、丙三个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另外四个人“捆绑”在一

起看成一个元素,时一共有2个元素,∴一共有排法种数:3423

42288A A A =(种) 说明:对于相邻问题,常用“捆绑法”(先捆后松).

(7)甲、乙两同学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法一:(排除法)3600226677

=?-A A A ; 解法二:(插空法)先将其余五个同学排好有55A 种方法,此时他们留下六个位置(就称

为“空”吧),再将甲、乙同学分别插入这六个位置(空)有26A 种方法,所以一共有36002655

=A A 种方法.

(8)甲、乙和丙三个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先将其余四个同学排好有44A 种方法,此时他们留下五个“空”,再将甲、乙和丙三个同学分别插入这五个“空”有35A 种方法,所以一共有44A 35A =1440种.

说明:对于不相邻问题,常用“插空法”(特殊元素后考虑).

7.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法一:(从特殊位置考虑)1360805919

=A A ; 解法二:(从特殊元素考虑)若选:595A ?;若不选:69A ,

则共有569

95136080A A ?+=种; 解法三:(间接法)6510

9A A -= 8.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1)男女相间;(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解:(1)先将男生排好,有55A 种排法;再将5名女生插在男生之间的6个“空挡”(包

括两端)中,有552A 种排法故本题的排法有5555228800N A A =?=(种);

(2)方法1:105101055

30240A N A A ===;

方法2:设想有10个位置,先将男生排在其中的任意5个位置上,有510A 种排法;余下

的5个位置排女生,因为女生的位置已经指定,所以她们只有一种排法

故本题的结论为510

130240N A =?=(种) 9.(2007年天津卷)如图,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最多使用3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390 种(用数字作答).

10.(2007年江苏卷)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 B C 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 75 种不同选修方案。(用数值作答)

11.(2007年北京卷)记者要为5名志愿都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B )

A.1440种 B.960种 C.720种

D.480种 12.(2007年全国卷I )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36 种.(用数字作答)

13.(2007年全国卷Ⅱ)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B )

A .40种

B .60种

C .100种

D .120种

14. (2007年陕西卷)安排3名支教老师去6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210 种.(用数字作答)

15.(2007年四川卷)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

(A )288个 (B )240个 (C )144个 (D )126个 解析:选B .对个位是0和个位不是0两类情形分类计数;对每一类情形按“个位-最高

位-中间三位”分步计数:①个位是0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有34

1496A ??=个;②个位不是0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有34

23144A ??=个;故共有96144240+=个.本题考查两个基本原理,是典型的源于教材的题目.

16.(2007年重庆卷)某校要求每位学生从7门课程中选修4门,其中甲乙两门课程不能都选,则不同的选课方案有__25__种.(以数字作答)

17.(2007年宁夏卷)某校安排5个班到4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去一个工厂,每个工厂至少安排一个班,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240 种.(用数字作答)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

排列组合基础知识讲座 首先看一道简单的例题 例1:用1、2、3、4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二位数,可以有多少种组法? 解答: 题目的意思是从4个数字中随意选出2个数字,然后组成一个2位数,问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2位数。假设我们随意选取1,2,可以组成12和21,虽然都是由1,2组成,但由于位置不同,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由于和位置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注意:虽然题目问的是有多少种组法,但仍然属于排列问题) 排列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P 也可写成P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排列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P (5,3)=5!5432160(53)!21 ????==-? 在这个题目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4 ,所以n=4,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4,2)=4!432112(42)!21 ???==-? 因此共有12种组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个题目: 例2. 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假设我们已经找出了两种排列方法(黄、白 、蓝) 和 (蓝、白、黄),可以发现虽然都是用的一样的球,但因为和位置有关,所以还是两种不同的排法。很明显这属于排列问题。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3个进行排列,所以r=3。根据公式 P (3,3)=3!3216(33)!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0!=1) 因此共有6种排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改一改,变成 例3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对这两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这仍然属于排列问题,只不过r 变成了2。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3,2)=3!3216(32)!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1!=1) 因此还是有6种排法。 下面我们这个题目再变一下 例4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几种取法?

集合---排列组合

职 高 数 学 单 元 测 试 集合---排列组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38分) 1.从1,2,3,4,5中任选两数组成加法式子,共可组成______个不同的加法式子, 若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二位数,则可组成_______个不同的二位数. 2.计算:0!+5!- C 62+P 62=____ 3.四人排成一列,甲只能站右边第一个位置,则有 种不同站法. 4.1,2,3,4,5中任取2数,可以组成______个两位偶数,如果数字可以重复, 则可组成________个两位偶数. 5.-8和-2的等比中项为________,等差中项为_______ 6.等比数列{a n }中S n =2n+1-2,则此数列的公比q=_________ 7.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a n =2-3n 则S 10=__________ 8.集合A={0,1,2,3}的所有真子集有_______个. 9.已知aa 13. 6名护士,3名医生分派到三所不同的学校为学生体检,每校两名护士和一名 医生,则有 种不同的分派方法。 14.已知函数 x a y log 3=的图象过点)9 1 3(,,则a= 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5.从甲地到乙地,一天中有两班火车,五班汽车开出,则在一天中不同的乘车方 法有 种 A 25 B 52 C 10 D 7 16.某地有4个不同的邮筒,现将三封信投放到邮筒中,则不同的投法有 种 A 34 B 43 C P 43 D C 43 17.4×5×6×……×(n-1)×n ×(n+1)= A C n+1n-3 B (n+1)!-3! C P n+1n-2 D P n+1n-3 18.已知C 202x-7=C 20x ,则x= A 9 B 7 C 9或7 D 5或9 19.三数m-1,2m ,4成等差,则m= A 0 B 1 C 2 D 3 20.等差数列{a n }中,a 3+a 7=20,则S 9= A 9 B 20 C 90 D 180 21.等比数列:-1,2.......的第8项为 A 256 B -256 C -128 D 128 22.已知等差数列-1,1……则此数列的S 10= A 70 B 80 C 90 D 100 23.函数13sin()25 y x π =--周期和最大值分别为 A 2,3π B ,3π C 4,3π D 3 2,2 π 24.已知平面上有八个点,其中有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此外再无三点共线情形,则 此八点可组成 个三角形。 A 50 B 52 C 54 D 56 三.解答题(25、26、27小题每小题6分,28、29小题,每小题7分,共32分) 25.计算:C 63 +C 62 -P 52 +2-1 +lg2-lg20+cos600

排列组合公式(全)教程文件

排列组合公式(全)

排列组合公式 排列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 P(n,r)表示。排列的个数用P(n,r)表示。当r=n时称为全排列。一般不说可重即无重。可重排列的相应记号为 P(n,r),P(n,r)。 组合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组合。 组合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C(n,r)表示,组合的个数用C(n,r)表示,对应于可重组合 有记号C(n,r),C(n,r)。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1:用1、2、3、4、5、6、7、8、9组成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排列组合基础知识讲座 首先看一道简单的例题 例1:用1、2、3、4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二位数,可以有多少种组法 解答: 题目的意思是从4个数字中随意选出2个数字,然后组成一个2位数,问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2位数。假设我们随意选取1,2,可以组成12和21,虽然都是由1,2组成,但由于位置不同,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由于和位置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注意:虽然题目问的是有多少种组法,但仍然属于排列问题) 排列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P 也可写成P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排列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P (5,3)=5!5432160(53)!21 ????==-? 在这个题目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4 ,所以n=4,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4,2)= 4!432112(42)!21 ???==-? 因此共有12种组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个题目: 例2. 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假设我们已经找出了两种排列方法(黄、白、蓝)和(蓝、白、黄),可以发现虽然都是用的一样的球,但因为和位置有关,所以还是两种不同的排法。很明显这属于排列问题。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3个进行排列,所以r=3。根据公式 P(3,3)= 3!321 6 (33)!1 ?? == - (计算的时候注意0!=1) 因此共有6种排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改一改,变成 例3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对这两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解答 这仍然属于排列问题,只不过r变成了2。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3,2)= 3!321 6 (32)!1 ?? == - (计算的时候注意1!=1) 因此还是有6种排法。 下面我们这个题目再变一下 例4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几种取法 解答: 假设我们第一次取出黄球,第二次取出白球,或者第一次取出白球,第二次取出黄球,可以发现虽然顺序不同,但都是同一种取法,即(黄,白)和(白,黄)是同一种取法。由于和取出的球的排列位置无关,因此这属于组合问题。 组合公式的定义如下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整理

排列组合基础知识讲座 首先看一道简单的例题 例1:用1、2、3、4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二位数,可以有多少种组法? 解答: 题目的意思是从4个数字中随意选出2个数字,然后组成一个2位数,问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2位数。假设我们随意选取1,2,可以组成12和21,虽然都是由1,2组成,但由于位置不同,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由于和位置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注意:虽然题目问的是有多少种组法,但仍然属于排列问题) 排列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n P n r =- r n P 也可写成P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排列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P (5,3)=5!5432160(53)!21 ????==-? 在这个题目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4 ,所以n=4,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4,2)=4!432112(42)!21 ???==-? 因此共有12种组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个题目: 例2. 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假设我们已经找出了两种排列方法(黄、白 、蓝) 和 (蓝、白、黄),可以发现虽然都是用的一样的球,但因为和位置有关,所以还是两种不同的排法。很明显这属于排列问题。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

取出3个进行排列,所以r=3。根据公式 P (3,3)=3!3216(33)!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0!=1) 因此共有6种排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改一改,变成 例3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对这两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这仍然属于排列问题,只不过r 变成了2。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 (3,2)=3!3216(32)!1 ??==- ( 计算的时候注意1!=1) 因此还是有6种排法。 下面我们这个题目再变一下 例4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几种取法? 解答: 假设我们第一次取出黄球,第二次取出白球,或者第一次取出白球,第二次取出黄球,可以发现虽然顺序不同,但都是同一种取法,即(黄,白)和(白,黄)是同一种取法。由于和取出的球的排列位置无关,因此这属于组合问题。 组合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n C r n r =- r n C 也可写成C (n,r )其中n 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 表示进行组合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5!= 54321????,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C (5,3)=5!54321302!(53)!(21)(21) ????==-??? 另外,为便于计算,还有个公式请记住 r n r n n C C -=

排列 组合 定义 公式 原理

排列组合公式 久了不用竟然忘了 排列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 P(n,r)表示。排列的个数用P(n,r)表示。当r=n时称为全排列。一般不说可重即无重。可重排列的相应记号为 P(n,r),P(n,r)。 组合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组合。 组合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C(n,r)表示,组合的个数用C(n,r)表示,对应于可重组合 有记号C(n,r),C(n,r)。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1:用1、2、3、4、5、6、7、8、9组成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集合B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 把集合A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前6位数相同的元素构成一个子集。显然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每个子集元素的个数,等于剩余的3个数的全排列,即3! 这时集合B的元素与A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A)=S(B)*3! S(B)=9!/3! 这就是我们用以前的方法求出的P(9,6) 例2:从编号为1-9的队员中选6人组成一个队,问有多少种选法? 设不同选法构成的集合为C,集合B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把集合B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全部由相同数字组成的数组成一个子集,则每个子集都是某6个数的全排列,即每个子集有6!个元素。这时集合C的元素与B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B)=S(C)*6! S(C)=9!/3!/6! 这就是我们用以前的方法求出的C(9,6) 以上都是简单的例子,似乎不用弄得这么复杂。但是集合的观念才是排列组合公式的来源,也是对公式更深刻的认识。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在我们平时数物品的数量时,说1,2,3,4,5,一共有5个,这时我们就是在把物品的集合与集合(1,2,3,4,5)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正是因为物品数量与集合(1, 2,3,4,5)的元素个数相等,所以我们才说物品共有5个。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把这些潜在的思路变得清晰,从而能用它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例3:9个人坐成一圈,问不同坐法有多少种?

行测排列组合习题

错位重排问题又称伯努利-欧拉错装信封问题,是组合数学史上的一个著名问题。此问题的模型为: 编号是1、2、…、n的n封信,装入编号为1、2、…、n的n个信封,要求每封信和信封的编号不同,问有多少种装法? 对这类问题有个固定的递推公式,记n封信的错位重排数为Dn,则D1=0,D2=1, Dn=(n-1)( Dn-1+ Dn-2)。这样,就能根据这个递推公式推出所有数的错位重排,解题时又快又准 1.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加进去2个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A,20 B.12 C,6 D,4 2. 某单位今年新近3个工作人员,可以分配到3个部门,但是每个部门之多只能接收2个人,问有几种不同分配方案 A.18 B.20 C.24 D28 3.班委改选,由8人竞选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和体育委员五种职务。最后每种职务都有一个人担当,则共有多少种结果?( ) A.120 B.40320 C.840 D.6720 4. 乒乓球比赛共有14名选手参加,先分成两组参加单循环比赛,每组7人,然后根据积分由两组的前三名再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冠亚军,请问共需要多少场? A.54 B.56 C.57 D.60 5. 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点心。若不考虑食物的挑选次序,则他可以有多少不同选择方法? ( ) A. 4 B. 24 C. 72 D. 144 6.从6名男生,5名女生中任选4人参加竞赛,要求男女至少各1名,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A.240 B.310 C.720 D.1080 7.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A280种B240种C180种 D96种 8.五人排队甲在乙前面的排法有几种? A.60 B.120 C.150 D.180 9.若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排队,要求甲和乙两个人必须不站在一起,且甲和乙不能站在两端,则有多少排队方法?

有限集合上的组合数学问题

2012有限集合上的组合数学问题 知识点: 1.偏序集合基本概念 一个集合A 是所谓偏序的,是指它上面定义了一个二元关系“ ”满足下列条件: 1.若y x 且x y 同时成立,则y x =(反对称律) 2.若,y x z y ,则z x (传递律) 3.对于A 的每一个x ,都有x x (反身律) 4. .,y x y x y x ≠?< 特别地,如果每一对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则称其为一个全序集合。 这里,符号"" 读作“小于等于”。 假定),( A 是一个有限的偏序集合。由A 中两两不可比较的元素所组成的子集合称为“不可比集合”(或象一些学者所讲的,“反链”);包含元素最多的不可比集合称为“最大不可比集合”(或极大“反链”)。用 M 表示一个最大不可比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2.偏序集合基本问题和定理。 定理1(Dilworth 定理).在将偏序集合A 分解成不相交链(相交亦可)的并时,所需要的链的最少个数m 等于A 的最大不可比集中所含元素的个数。 注意:(1)这是组合数学理论中的又一个“最大=最小”的定理,用它可以轻易地推出例7-15中的结论。 与Menger 定理,“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和二部图中的“K ' 'o nig 定理”遥相呼应。其实,这些“最大=最小”型的结论之间存在者一定的蕴涵或等价关系。 (2)由于这个结果是如此重要,我们有必要再给出一个快捷的证明(注意:快捷而简单的证明不一定是“好”的证明!因为它的过于简单的过程会掩盖一些事务的本质。没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往往忽视这一点。)下面这个证明来自于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113646.html,erberg 在1967年的篇文章。 证明2:设P 是一个有限偏序集合。P 中划分为不相交的链的最小个数m =P 中的一个反链所含元素的最大个数。 显然有M m ≥。对于||P 实行数学归纳。当||P =0时定理显然成立。令C 是一个极大链。如果C P -的每一个反链至多包含1-M 个元素,则定理成立。因此,设},...,,{21M a a a 为C P -的一个反链。我们定义: }.,|{i a x i P x S ?∈=- 类似第可以定义+ S 。因为C 的及大性,所以C 中的最大元素不再- S 里面。故,按照归纳假定,- S 是M

最新排列组合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全)

一.基本原理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相加。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n 步完成,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相乘。 注:做一件事时,元素或位置允许重复使用,求方法数时常用基本原理求解。 二.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m n m n A 有排列的个数记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列,叫做从 1.公式:1.()()()()! ! 121m n n m n n n n A m n -= +---=…… 2. 规定:0!1= (1)!(1)!,(1)!(1)!n n n n n n =?-+?=+ (2) ![(1)1]!(1)!!(1)!!n n n n n n n n n ?=+-?=+?-=+-; (3) 111111 (1)!(1)!(1)!(1)!!(1)! n n n n n n n n n +-+==-=- +++++ 三.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的m 元素中任取 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 Cn 。 1. 公式: ()()()C A A n n n m m n m n m n m n m m m ==--+= -11……!!!! 10 =n C 规定: 组合数性质:.2 n n n n n m n m n m n m n n m n C C C C C C C C 21011=+++=+=+--……,, ①;②;③;④ 111 121112122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n r r r n n r r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 +=++ +=注: 若1 2 m m 1212m =m m +m n n n C C ==则或 四.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 1.①明确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事(审题) ②有序还是无序 ③分步还是分类。 2.解排列、组合题的基本策略 (1)两种思路:①直接法; ②间接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去掉。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2)分类处理:当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分成若干类,再由分类计数原理得出结论。注意:分类不重复不遗漏。即:每两类的交集为空集,所 有各类的并集为全集。 (3)分步处理:与分类处理类似,某些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常分成若干步,再由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在处理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既要分类, 又要分步。其原则是先分类,后分步。 (4)两种途径:①元素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 3.排列应用题: (1)穷举法(列举法):将所有满足题设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逐一列举出来; (2)、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3).相邻问题:捆邦法: 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先将相邻接的元素“捆绑”起来,看作一“大”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4)、全不相邻问题,插空法:某些元素不能相邻或某些元素要在某特殊位置时可采用插空法.即先安排好没有限制条件的元素,然后再将不相 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5)、顺序一定,除法处理。先排后除或先定后插 解法一: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即先全排,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列。 解法二:在总位置中选出定序元素的位置不参加排列,先对其他元素进行排列,剩余的几个位置放定序的元素,若定序元素要求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排列,则只有1种排法;若不要求,则有2种排法; (6)“小团体”排列问题——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策略 对于某些排列问题中的某些元素要求组成“小团体”时,可先将“小团体”看作一个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最后再进行“小团体”内部的排列。 (7)分排问题用“直排法”把元素排成几排的问题,可归纳为一排考虑,再分段处理。 (8).数字问题(组成无重复数字的整数) ①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位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位数是奇数。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③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④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是4的倍数。 ⑤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位数是0或5。 ⑥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是25,50,75。 ⑦能被6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偶数。 4.组合应用题:(1).“至少”“至多”问题用间接排除法或分类法: (2). “含”与“不含” 用间接排除法或分类法: 3.分组问题: 均匀分组:分步取,得组合数相乘,再除以组数的阶乘。即除法处理。 非均匀分组:分步取,得组合数相乘。即组合处理。 混合分组:分步取,得组合数相乘,再除以均匀分组的组数的阶乘。 4.分配问题: 定额分配:(指定到具体位置)即固定位置固定人数,分步取,得组合数相乘。 随机分配:(不指定到具体位置)即不固定位置但固定人数,先分组再排列,先组合分堆后排,注意平均分堆除以均匀分组组数的阶乘。 5.隔板法: 不可分辨的球即相同元素分组问题

行测排列组合秒杀方法(免费分享).

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如231与213是两个排列,2+3+1的和与2+1+3的和是一个组合. (一)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组合的基础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 这里要注意区分两个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是有n类办法,是分类问题,第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因此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这样完成一件事的分“类”和“步”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也将两个原理区分开来. (二)排列和排列数 (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排列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必须完全相同,这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判断两个排列是否相同的方法. (2)排列数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当m=n时,为全排列Pnn=n(n-1)(n-2)…3·2·1=n! (三)组合和组合数 (1)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组合的定义知,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这里要注意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和联系,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与“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排列组合中的三种方法三

排列组合中的三种方法三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题型也是常考知识点之一,但是大多数考生对这种题型可谓望而却步。中公教育团队,针对此类问题,总结归纳出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三、插板法 所谓插板法,指在解决若干相同元素分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时,采用将比所需分组数目少1的板插入元素之间形成分组的解题策略。 提醒:其首要特点是元素相同,其次是每组至少含有一个元素,一般用于组合问题中。 【例题】将8个完全相同的球放到3个不同的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解题思路:解决这道问题只需要将8个球分成三组,然后依次将每一组分别放到一个盒子中即可。因此问题只需要把8个球分成三组即可,于是可以讲8个球排成一排,然后用两个板查到8个球所形成的空里,即可顺利的把8个球分成三组。其中第一个板前面的球放到第一个盒子中,第一个板和第二个板之间的球放到第二个盒子中,第二个板后面的球放到第三个盒子中去。因为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因此两个板不能放在同一个空里且板不能放在两端,于是其放板的方法数是。(板也是无区别的) 【例题】有9颗相同的糖,每天至少吃1颗,要4天吃完,有多少种吃法? 解题思路:原理同上,只需要用3个板插入到9颗糖形成的8个内部空隙,将9颗糖分成4组且每组数目不少于1即可。因而3个板互不相邻,其方法数为。 【例题】将8个完全相同的球放到3个不同的盒子中,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解题思路:此题中没有要求每个盒子中至少放一个球,因此其解法不同于上面的插板法,但仍旧是插入2个板,分成三组。但在分组的过程中,允许两块板之间没有球。其考虑思维为插入两块板后,与原来的8个球一共10个元素。所有方法数实际是这10个元素的一个队列,但因为球之间无差别,板之间无差别,所以方法数实际为从10个元素所占的10个位置中挑2个位置放上2个板,其余位置全部放球即可。因此方法数为。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113646.html,/liaoning/

公务员行测排列组合的六种方法

搞定排列组合的六种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排列组合题我们在高中时候就学过,但具体面对这类题目时依然存在很大的疑惑,感觉无从下手,或者有时候做出来了错误率也极高。那么究竟该如何复习排列组合这类考题呢?在此传授给大家六个“高招”,让你看到此题不再愁。 一、何为排列组合 在传授“招数”之前,先回顾一下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具体题目中如何快速识别。比如,4 个人中挑选 2 个人相互握手,先选甲、再选乙或者先选乙、再选甲;这两种不同的选择顺序,最终都是甲乙2 人互相握手,所以,顺序对结果不造成影响,则叫组合,记为C42 ;反之,若4 个人中挑选2 个人,一个当班长,一个当学委,那么先选甲、再选乙或者先选乙、再选甲;这两种不同的选择顺序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甲当班长、乙当学委或者乙当班长、甲当学委。所以,顺序对结果造成影响,则叫排列,记为A42。 二、解答排列组合六招数 招数一:优先法 优先法,即对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优先进行考虑。 例题1:a、b、c、d、e、f 6 个人排队,问a、b 既不在排头也不在排尾的方式有几种? 解析:a、b 是具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优先进行考虑,一头一尾不能选,只有中间4 个位置,于是有A42 。剩下的c、d、e、f 4 个人,4 个位置全排列, A44 。所以,总的排列方式是A42·A44 。 招数二:捆绑法 捆绑法,即将相邻元素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和其它元素进行排列与组合。例题2:计划展出10 幅不同的画,其中1 幅水彩画、4 幅油画、5 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品种的必须连在一起,那么共有多少陈列方式的种数? 解析:把 4 幅油画必须相邻看成一个整体、5 幅国画必须相邻看成一个整体,则加上水彩画一共有3 个整体,所以排列方式是A33 。

排列组合集合图形

排列组合集合图形 【解题提示】根据题意画出集合图形,列出方程组,解出方程组即得。注意不重不漏。 【2011-1真题】某年级60名学生中,有30人参加合唱团,45人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合唱团而未参加运动队的有8人,则参加运动队而未参加合唱团的有 (A)15人(B)22人(C)23人(D)30人(E)37人 【解析】如图,合唱团与运动会都参加了的有30822?=人,则参加运动会而未参加合唱团的有452223?= 人 【2010-1真题】某公司的员工中,拥有本科毕业证、计算机登记证、汽车驾驶证得人数分别为130,110,90.又知只有一种证的人数为140,三证齐全的人数为30,则恰有双证得人数 (A)45(B)50(C)52(D)65(E)100【解析】B;方法一:13011090140303502 ++??×=方法二:如图,有1101309014030 a x c m b y a m c z b m x y z m +++=??+++=??+++=??++=?=??,则50 a b c ++=

练习 1某单位有90人,其中65人参加外语培训,72人加计算机培训,已知参加外语培训而未参加计算机培训的有8人,则参加计算机培训而未参加英语培训的人数是 (A)5(B)8(C)10(D)12(E)15 【解析】72-(65-8)=15 A B C三题,每题或得0分或得满分。竞赛结果无人得0 2某班同学参加智力竞赛,共有,, 分,三题全部答对的有1人,答对两题的有15人。答对A题的人数和答对B题的人数之和为29人,答对A题的人数和答对C题的人数之和为25人,答对B题的人数和答对C题的人数之和为20人,那么该班的人数为 A.20B.25C.30D.35E.40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

行测排列组合例题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排列组合基础知识讲座 首先看一道简单的例题 例1:用1、2、3、4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二位数,可以有多少种组法 解答: 题目的意思是从4个数字中随意选出2个数字,然后组成一个2位数,问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2位数。假设我们随意选取1,2,可以组成12和21,虽然都是由1,2组成,但由于位置不同,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由于和位置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注意:虽然题目问的是有多少种组法,但仍然属于排列问题) 排列公式的定义如下 r n P也可写成P(n,r)其中n表示总共的元素个数,r表示进行排列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例如6!=654321 ?????,5!= 54321 ????,但要特别注意1!=0!=1。假设n=5,r=3,则 P(5,3)= 5!54321 60 (53)!21 ???? == -? 在这个题目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4 ,所以n=4,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4,2)= 4!4321 12 (42)!21 ??? == -? 因此共有12种组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个题目: 例2.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假设我们已经找出了两种排列方法(黄、白、蓝)和(蓝、白、黄),可以发现虽然都是用的一样的球,但因为和位置有关,所以还是两种不同的排法。很明显这属于排列问题。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3个进行排列,所以r=3。根据公式 P(3,3)= 3!321 6 (33)!1 ?? == - (计算的时候注意0!=1) 因此共有6种排法。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改一改,变成 例3 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对这两个球从左到右顺次排序,有几种排法? 解答 这仍然属于排列问题,只不过r变成了2。在这里,总共的元素个数是3 ,所以n=3,从所有元素中取出2个进行排列,所以r=2。根据公式 P(3,2)= 3!321 6 (32)!1 ?? == - (计算的时候注意1!=1) 因此还是有6种排法。 下面我们这个题目再变一下 例4黄、白、蓝三个球,任意取出两个,有几种取法? 解答: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并且随着近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国考中这部分题型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解题方法也趋于多样化。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一、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二、七大解题策略 1.特殊优先法 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 例: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280种(B)240种(C)180种(D)96种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所以翻译工作就是“特殊”位置,因此翻译工作从剩下的四名志愿者中任选一人有C(4,1)=4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其余的5人中任选3人从事导游、导购、保洁三项不同的工作有A(5,3)=10种不同的选法,所以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C(4,1)×A(5,3)=240种,所以选B。 2.科学分类法 问题中既有元素的限制,又有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先元素(即组合)后排列。 对于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由于情况繁多,因此要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解答,避免重复或遗漏现象发生。同时明确分类后的各种情况符合加法原理,要做相加运算。 例:某单位邀请10为教师中的6为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位不能同时参加,则邀请

排列组合公式(全)

排列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P(n,r) 表示。排列的个数用 P(n,r) 表示。当r=n 时称为全排列。一般不说可重即无重。可重排列的相应记号为P(n,r),P(n,r) 。 组合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组合。 组合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C(n,r) 表示,组合的个数用C(n,r) 表示,对应于可重组合 有记号C(n,r),C(n,r) 。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 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 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 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 (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 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1:用1、2、3、4、5、6、7、8、9 组成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 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集合B 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 把集合A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前6位数相同的元素构成一个子集。显然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每个子集元素的个数,等于剩余的3 个数的全排列,即3!这时集合B 的元素与A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A)=S(B)*3! S(B)=9!/3!

行测排列组合的常用方法——捆绑法

行测排列组合的常用方法——捆绑法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王晓慧 经过对于近几年省考题的研究,发现排列组合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是必考题型,但是很多考生都“提排变色”,觉得面对此类题目难以下手,甚至连题都读不懂,这其实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排列组合题目最核心的方法。此类问题大部分有自己的题型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应的解题方法,所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讲解排列组合里面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技巧,能让大家又快又准确地得到答案。 例1.甲乙丙丁戊五人排成一排,要求甲乙必须相邻,一共有( )种排法。 A.18 B.24 C.48 D.120 【答案】C 。中公解析:题目中出现了“相邻”,所以甲乙不能和其他三人随便排列,为了保证两人相邻,可以将他们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不论如何排列,他们一定会相邻。此时相当于共有(甲乙)、丙、丁、戊四个部分,因为不同的人互换位置结果不同,所以应进行全排列,为44A ,同时甲乙内部互换位置结果也不同,也需要进行排序,有2 2A ,所以甲乙必须相邻的排法一共有44A 22A =48个,选C 选项。 所以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只要题目中要求元素相邻,就可以运用捆绑法按照上面的解题步骤操作,具体总结为:1)将相邻元素看作一个整体,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序;2)考虑相邻元素的顺序。 例 2.四对情侣排成一队买演唱会门票,已知每对情侣必须排在一起,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队顺序? A.24种 B.96种 C.384种 D.40320种 【答案】C 。中公解析:题目中出现了“必须排在一起”,即要求每对情侣都相邻,所以可以运用捆绑法进行解题。首先,将每对情侣都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此时一共有四个部分,因为不同的整体互换位置结果不同,所以应进行全排列,为44A ,同时,每对情侣内部互换位置结果也不同,均需要进行排序,有22A 22A 22A 22A 种,所以共有44A 22A 22A 22A 22A =384种,选C 选项。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发现排列组合问题其实不是那么可怕的,它是有步骤可循的,只要大家能够分辨题型特征,牢记做题步骤即可快速得到答案。望大家能够掌握做题窍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