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报告

直流电机报告
直流电机报告

《电机与电力拖动》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动机制动设计

学生姓名:尤鹏达

专业班级: 14本科电气(1)班

学号: 1412406502029 指导教师:胡林林

课程设计时间: 2017.3.13-2017.3.17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系统设计要求 (1)

三、正文 (2)

(一)、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二)、反接制动 (3)

(三)、回馈制动 (5)

(四)、能耗制动 (6)

(五)、参数设定和计算 (11)

四、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直流电动机制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优良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四种。直流电动机有三种制动状态:能耗制动、反接制动(电压反向反接和电动势反向反接)和回馈制动。本文在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电机制动的定义,对电机制动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着重分析了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的三种制动状态,通过一系列实验重点介绍能耗制动。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制动方式进行的复习与总结,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

4、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系统设计要求

能耗制动是一种制动形式。又分为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和交流电机的能耗制动。他励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电动机在电动状态运行时若把外施电枢电压U突然降为零,而将电枢串接一个附加电阻R,即将电枢两端从电网断开,并迅速接到一个适当的电阻上。电动机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将转动部分的动能转换成电能消耗在电阻上。随着动能的消耗,转速下降,制动转矩也越来越小,因此这种制动方法在转速还比较高时制动作用比较大,随着转速的下降,制动作用也随着减小。

能耗制动又分两种,分别用于不同场合:迅速停机和下放重物。若电动机拖动的是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则通过迅速停机的方法进行能耗制动,若拖动位能性恒转矩负载,则通过下放重物进行能耗制动。

能耗制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缺点,在这份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会仔细分析能耗制动是怎么实现的,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利用它,同时尽最大努力提出改进。

三、正文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的动态性能好,可以在很多快速调速的场合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使电动机尽快停转,或者从某高速降到某低速运转,或者限制位能性负载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转,这就是电动机的制动问题。实现制动有两种方法,机械制动和电磁制动。电磁制动是使电机在制动时使电机产生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转矩,其特点是制动转矩大,操作控制方便。直流电机的电磁制动类型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

(一)、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可分为两部分:定子与转子。其中定子包括:主磁极,机座,换向极,电刷装置等。转子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如下图所示:

图1-1电动机模型

(1)、定子

定子就是发动机中固定不动的部分,它主要由主磁极、机座和电刷装置组成。主磁极是由主磁极铁芯(极心和极掌)和励磁绕组组成,其作用是用来产生磁场。极心上放置励磁绕组,极掌的作用是使电动机空气隙中磁感应强度分配最为合理,并用来阻挡励磁绕组。主磁极用硅钢片叠成,固定在机座上。机座也是磁路

的一部分,常用铸钢制成。电刷是引入电流的装置,其位置固定不变。它与转动的交换器作滑动连接,将外加的直流电流引入电枢绕组中,使其转化为交流电流。

直流电动机的磁场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磁场,是由励志绕组中的直流电流形成的磁场方向和励磁电流的关系确定。在微型直流电动机中,也有用永久磁铁作磁极的。

(2)、转子

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主要由电枢和换向器组成。电枢是电动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主要包括电枢铁芯和电枢饶组。电枢铁芯成圆柱形,由硅钢片叠成,表面冲有槽,槽中放电枢绕组。通有电流的电枢绕组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矩的作用,驱动转子旋转,起了能量转换的枢纽作用,故称“电枢”。

换向器又称整流子,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特殊装置。它是由楔形铜片叠成,片间用云母垫片绝缘。换向片嵌放在套筒上,用压圈固定后成为换向器再压装,在转轴上电枢绕组的导线按一定的规则焊接在换向片突出的叉口中。

在换向器表面用弹簧压着固定的电刷,使转动的电枢绕组得以同外电路连接起来,并实现将外部直流电流转化为电枢绕组内的交流电流。

(二)、反接制动

反接制动可用两种方法实现,即转速反向(用于位能负载)与电枢反接(一般用于反抗性负载)。

(1)、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

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位能性负载,如起重机下放重物时,若在电枢回路串入大电阻,致使电磁转矩小于负载转矩,这样电机将被制动减速,并被负载反拖进入第Ⅳ象限运行。

特点:ΩR 较大,使Z st T T <电枢电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式变为

a a a a E U E U R R I +=--=+)()(Ω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特性方程式为T C C R R n n T e a 2

Ω

+-

=<0 (n 为负)

图1-2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电路图

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的机械特性曲线就是电动状态时电枢串电阻时的人为特性在第四象限的部分。

由曲线知,因Z st T T <重物加速下放,直到D 点Z T T =时,获得稳速下放(一般

0n n <)

由于Ω+R E U a ,2U 可达到N 必须较大,限制a I ,同时保证Z st T T <,由

a a a a a I E UI R R I +=+)(Ω2上式表明,a UI 与a EI 两者之和消耗在电枢电路的电阻ΩR R a + 上。

(2)、电枢反接的反接制动

图1-3电枢反接的反接制动图

特点:U<0,ΩR R R a += 机械特性:T C C R R n n T e a 2

Ω

+-

-= 电枢反接的反接制动机械特性是一条过-n 0 的直线,在第二象限部分(BC 段)。(n 为正,T 为负)

(三)、回馈制动

(1)、正向回馈制动

他励直流电动机通过降低电压来减速时,若电压下降幅度较大,会使得工作点经过第II 象限,如图中的BC 段,转速为正而电磁转矩为负,电动机运行于制动状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电源电压下降,使得Ea>U ,电流方向改变,电能从电动机回馈到电源。

在电力机车下坡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得电动机转速高于原来的空载转速,Ea 增大,超过U 以后,电流也会反向,进入正向回馈制动状态。

(2)、反向回馈制动

他励电动机拖动势能性恒转矩负载运行。

反接电源电压并给电枢支路串入限流电阻。工作点将会稳定在第iv 象限。在D 点,电动机的转速高于理想空载转速,Ea>U ,电流流向电源,属于反向回馈制动。

反向回馈制动常用于高速下放重物时限制电机转速。

(四)、能耗制动

(1)、制动方法制动和制动过程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式有多种: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在此我们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能耗制动。

直流电动机开始制动后,电动机的转速从稳态转速到零或反向一个转速值(下放重物的情况)的过程称为制动过程。对于电动机来讲,我们有时候希望它能迅速制动,停止下来,如在精密仪器的制动过程中,液晶显示屏幕的切割等等,但有的时候我们却希望电机能够慢慢地停下来,利用惯性来工作。于是,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又分为迅速停机和下放重物两种方式。

(2)、能耗制动之迅速停机

1、迅速停机之机械特性

如图1-4所示,制动之前,转速n不为零,甚至相对较大,电动机平稳的运行。此时直流电动机的反电动势(E=Ce*Φ*n)存在甚至在某些场合很大,由于电枢电阻Ra 较小,Ia=(U-E)/R a。当我们开始制动瞬间,电动机系统因为惯性继续旋转,n的方向不变,由于磁场方向不变,故E的方向也不变。由于电源被瞬间切除,此时相对于之前正常运转状态,电流方向I a改变,而磁场方向不变,使得T反向成为制动转矩。此时电动的转速就迅速下降至零(在T和T

的共同作用下)。当n=0时,E=0;Ia=0;制

L

动转矩和负载转矩都消失,电动机自动停机。

图1-4迅速停机之机械特性图

2、迅速停机之状态分析

上述过程我们也可以用公式来说明,电动状态时,如图1-5:

图1-5能耗制动迅速停机电路图

n与T关系如下:

能耗制动时,如图1-6:

图1-6能耗制动迅速停机电路图

Ua=0,电枢回路中又增加制动电阻Rb.

n与T关系如下:

n= -(Ra+Rb)*T/(CE*CT*Φ*Φ)

那么为什么要串入电阻Rb呢?如果没有Rb,在制动的瞬间,E的大小不变(E=Ce*Φ*n),一般情况E的值较大,那么此时的电流将会很大,很可能超出电枢回路电流的最大允许值Iamax,所以我们一般在迅速停机制动的同时,也串入一个电阻,并且这个电阻值有要求:

Iab=E/(Ra+Rb)<= Iamax

式中,Ea=Eb,是工作于b点和a点时的电动势。由此求得:

Rb>=Eb/Iamax-Ra

(3)、能耗制动之下放重物

1、下放重物之机械特性

如图1-7,如果电动机位能性很转矩负载。制动前,系统工作在机械特性1与负载特性3的交点a上,电动机以一定的速度提升重物。在需要稳定下放重物时,速度

不会突变,则由a点移动b点,此时电动机处于能耗制动状态,此时由b点移动到O 点,这个过程与能耗制动的迅速停机过程情况一样。但此时电动机不会停止不动而是,在负载转矩的作用下,电动机反转,即反向启动,工作点开始在第四象限继续下移,此时n反向,Ia又回到正向,那么T依旧提供向上拉力,TL不变,则当下降速度越来越大,E(正向)也越来越大(E=Ce*Φ*n),Ia也越来越大,T也越来越大(T=CT*Φ*Ia),最终在c点处达到平衡。这是能耗制动下放重物的过程。

能耗制动运行与能耗制动过程相比,由于n反向,引起E反向,使得Ia与最初的上升时方向相同,T也同样。下图是能耗制动过程中,n>0,T<0;在能耗制动运行时,n<0,T>0的情况。

图1-7能耗制动迅速停机过程

2、下放重物之状态分析

能耗制动的运行过程也可以用公式来说明。如图1-8:

图1-8制动后的电路图

n与T关系如下:

n= -(Ra+Rb)*T/(CE*CT*Φ*Φ)

当平衡的时候,如图1-9:

图1-9制动后的电路图

T=TL,则可以得出:

n= (Ra+Rb)*TL /(CE*CT*Φ*Φ)

同样,能耗制动运行的效果与制动电阻Rb的大小有关,Rb小,特性2 的斜率小,转速小,下放重物慢(Rb在满足要求内)。那么在c点时:

Ra+Rb=Ec/Iac= C E*CT*Φ*Φ*n/(TL -To)

下放重物时,To 和TL 方向相反,与T 方向相同,故T= TL-To .可见,若要以转速下放负载转矩为TL 的重物时,制动电阻应为:

Rb=Ce*CT*Φ*Φ*n/(TL -To)- Ra 如果我们忽略了To ,则: Rb= C E*CT*Φ*Φ*n/TL - Ra .

(五)、参数设定和计算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如下:PN = 5.6kW ,UN=220V ,IN=31A ,nN=1000r/min ,电枢电阻Ra = 0.4Ω,负载转矩TL=49 ,电枢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的2倍,忽略空载转矩T0。

电动机拖动反抗性负载,采用能耗制动停车,电枢回路应串入的制动电阻最小值是多少?若采用电枢反接制动停车,电阻最小值是多少?

电枢串联电阻值:

208.0=-=

N

a

N N N e n R I U C φ

电动状态的稳定转速:

min /10102

r T C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

φφ

能耗制动电阻:

Ω=--=

99.2bk a bk

a

R I E R

电枢反接制动电阻:

Ω=-+-

=54.6a bk

a

N bk R I E U R

电动机拖动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要求以300r/min 速度下放重物,采用倒拉反接制动运行,电枢回路应串入多大电阻?若采用能耗制动运行,电枢回路应串入多大电阻?

倒拉反接稳定制动时的电枢电流:

Ω==

67.24N

T L

bk C T I φ

倒拉反接制动电阻:

Ω=--=

05.11a bk

a

N bk R I E U R

能耗制动稳定运行时的电阻:

Ω=--

=13.2a bk

N e bk R I n

C R φ

想使电动机以n = -1200r/min 速度,在反向回馈制动运行状态下,下放重物,电枢回路应串多大的电阻?若电枢回路不串电阻,在反向回馈后制动状态下,下放重物的转速是多少?

反向回馈制动运行时的电阻:

Ω=---=

8.0a bk

a

N bk R I E U R

反向回馈制动运行,不串电阻时的转速:

min

/1105r C R I U n N

e a

bk N -=--=

φ

四、总结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方式有多种,本文设计的研究方向重点是能耗制动,根据制动要求和条件的不同能耗制动又分为迅速停机和下放重物,并以他励直流电动机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所学的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调速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的团队意识。

五、参考文献

[1] 刘锦波.张承.电机与拖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中鲜.MATLAB建模与仿真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许晓峰.电机与拖动学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 一、实验设备及仪器 被测电机铭牌参数: P N =185W ,U N =220V ,I N =1.1A , 使用设备规格(编号): 1.MEL 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 、MEL-IIA 、B );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直流伺服电机); 4.220V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6.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 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参数r a 、e κ、T κ。 2.掌握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项目 1.用伏安法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电阻r a 。

2.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U a =220V及U a=110V的机械特性n=f(T)。3.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T2=0.8N.m及T2=0的调节特性n=f(Ua)。4.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 四、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Ra

表中Ra=(R a1+R a2+R a3)/3; R aref=Ra*a ref θ θ + + 235 235 (3)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R aref=Ra a ref θ θ + + 235 235

直流电动机控制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微机原理及应用B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 2学期第 19 周- 19 周 题目直流电机控制 内容及要求 内容:设计一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速度控制 要求:1、用proteus画出原理图; 2、用c语言或汇编编写程序; 3、实现对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速度控制 进度安排 1、方案论证 0.5天 2、分析、设计、调试、运行 4天 3、检查、整理、写设计报告、小结 0.5天 学生姓名:5组(组长:25盛夏;组员:23彭亚彬,24阮水盛,26陶志鹏)指导时间2011年6月27日至2011年7月1日指导地点:F 楼 613室任务下达2011年6月 27日任务完成2011 年7 月 1日 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 实际操作□ 4.其它□ 指导教师郭亮系(部)主任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一、概述 (5) 二、直流电机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6) 2.1直流电机的结构 (6) 2.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6) 2.3电磁关系 (7) 2.4直流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7) 2.5直流电机的类型 (8) 2.6直流电机的特点 (8) 三、直流电机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8) 3.1 总体方案设计 (8) 3.1.1 设计思路 (8) 3.1.2设计原理图 (10) 3.2设计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10) 3.2.1速度调节的实现 (10) 3.2.2 转向的控制 (11) 四、流程图 (12) 五、.程序代码(C语言) (13) 六、程序代码(汇编语言) (18) 七、收获、体会和建议 (24) 附录 (25) 1. 本设计所需要芯片以及作用 (25) 2.主要参考文献 (26)

直流并励电机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指导老师:卢琴芬成绩: 实验名称:直流并励电动机同组学生姓名:刘雪成李文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测取n、M2、n=f(Ia)及n=f(M2)。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U=U N,I f=I fN常值,M2=常值,测取n=f(U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U=U N,M2=常值,R1=0,测取n=f(I f)。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三、实验步骤 1. 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实验线路如图所示。电机选用D17直流并励电动机,测功机(请阅测功机使 用说明)作为电动机负载。按照实验一方法起动直流并励电动机,其转向从测功 机端观察为逆时针方向。 将电动机电枢调节电阻R l调至零,同时调节直流电源调压旋钮、测功机的加 载旋钮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调到其电机的额定值U=U N,I=I N,n=n N, 其励磁电流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在保持U=U N和I=I fN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 小电动机的负载,即将测功机的加载旋钮逆时针转动直至零。测取电动机输入电 流I、转速n和测功机的转矩M,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中。

2.调速特性 (1) 改变电枢端电压的调速 直流电动机起动后,将电阻R l调至零,同时调节负载(测功机)、直流电源及电阻R f使U=U N、I f=I fN、M2=0.5 N·m,保持此时的M2的数值和I f=I fN,逐次增加R1的阻值,即降低电枢两端的电压Ua,R l从零调至最大值,每次测取电动机的端电压Ua、转速n和输入电流I, 共取5—6组数据,记录于表中。 (2) 改变励磁电流的调速 直流电动机起动后,将电阻R l和电阻R f调至零,同时调节直流调压旋钮和测功机加载旋钮,使电动机U=U N,I f=I fN,M2=0.5N·m,保持此时的M2数值和U=U N的值,逐次增加磁场电阻R f,直至n=1.3n N,每次测取电动机的n、I f和I,共取5—6组数据,记录于表中。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表1-6 U=U N=220V,I f=I fN=82.1mA,Ra=20 Ω 实验数据I (A) 1.080.990.800.520.430.280.16 n(r/min)1602161516281677169917221745 M2 (N.m) 1.060.960.860.420.320.130 计算数据Ia (A) 1.000.910.720.440.350.20.08 P2 (W)177.74 162.28 146.54 73.72 56.91 23.43 0.00 η (%)0.748 0.745 0.833 0.644 0.602 0.380 0.000 Δn= N N n n n 0×l00%=9.1% 1 2

根据8086的直流电机的控制

目录 一、直流电机控制的设计思路: (2) 二、直流电机控制的硬件框图: (2) 2.1并行I\O口输入、输出 (2) 2.2输出锁存 (3) 2.3电机驱动模块 (4) 2.4仿真模拟图 (5) 三、软件设计 (6) 3.1程序流程图 (6) 3.2程序代码 (7) 四、项目体会 (9)

一、直流电机控制的设计思路: 1)通过按键改变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当启动后再由按键选择工作方式。 2)通过改变pwm的极性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向,实现正反转。 3)可实现顺、逆旋转的直接切换,不用按下停止后再启动反向运转。 二、直流电机控制的硬件框图: 通过按钮来控制电机的顺、逆时针转,并且可以实现顺、逆旋转直接切换,无需中间停顿。 2.1并行I\O口输入、输出 采用8255A作为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接口,使用前需设置芯片的控制

字来确定其工作方式,以及端口的使用。本次采用的控制字为90H,即A组工作在方式0,作为输入接口,连接按钮,B组工作在方式0,作为输出接口连接电机驱动模块。 8255AI\O接口使用 2.2输出锁存 使用常见的74HC373芯片来实现输出锁存,由于按钮具有复位功能,当按钮按下后的一瞬间才产生输入,所以需要输出锁存来保持电机的连续运转,本次采用两块74HC373,一块与8255A的A0、A1口连接作为电机运行信号的控制,另一块与3-8译码器74H138相连,接入8255A的片选信号输入端,选中8255A运行。

74H373接口使用 2.3电机驱动模块 通过对IN1、IN2的状态改变来控制L293D芯片的输出,从而实现电机的顺、逆时针转动 电机驱动模块

上海交大运动控制直流无刷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无刷电机实验报告 一、硬件电路原理简述 1、总体硬件电路图 图总体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得转子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控制PWM波的通断。

2、霍尔元件测量值与PWM波通断的关系 图霍尔元件测量值与PWM波通断的关系 二、软件架构 1、Components与变量定义 图 Components列表 PWMMC是用来产生控制电机的PWM波的。添加PWMMC时会同时加入一个eFlexPWM。

PWM_Out对应的是GPIO B2口,这个口电位为高时,电压才会被加到电机上。 GPIO B3控制着一个继电器,用于防止启动时过大的冲击电流。程序开始后不久就应把B3置高。 Halla、Hallb、Hallc对应于3个霍尔传感器。依次为GPIOC3、C4、C6。 TimerInt是用于测速的。根据2次霍尔元件的中断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转速。 2、电机旋转控制代码 for(;;) { Hall_Sensor = 0b00000000; Halla = Halla_GetVal(); Hallb = Hallb_GetVal(); Hallc = Hallc_GetVal(); if(Halla) Hall_Sensor |= 0b00000100; if(Hallb) Hall_Sensor |= 0b00000010; if(Hallc)

Hall_Sensor |= 0b00000001; switch(Hall_Sensor) { case 0b000001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1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2_ENABLE); break; case 0b000000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1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0_ENABLE); break; case 0b000010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2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0_ENABLE); break;

直流电机报告

《电机与电力拖动》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动机制动设计 学生姓名:尤鹏达 专业班级: 14本科电气(1)班 学号: 1412406502029 指导教师:胡林林 课程设计时间: 2017.3.13-2017.3.17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系统设计要求 (1) 三、正文 (2) (一)、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二)、反接制动 (3) (三)、回馈制动 (5) (四)、能耗制动 (6) (五)、参数设定和计算 (11) 四、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直流电动机制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优良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四种。直流电动机有三种制动状态:能耗制动、反接制动(电压反向反接和电动势反向反接)和回馈制动。本文在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电机制动的定义,对电机制动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着重分析了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的三种制动状态,通过一系列实验重点介绍能耗制动。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制动方式进行的复习与总结,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 4、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系统设计要求 能耗制动是一种制动形式。又分为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和交流电机的能耗制动。他励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电动机在电动状态运行时若把外施电枢电压U突然降为零,而将电枢串接一个附加电阻R,即将电枢两端从电网断开,并迅速接到一个适当的电阻上。电动机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将转动部分的动能转换成电能消耗在电阻上。随着动能的消耗,转速下降,制动转矩也越来越小,因此这种制动方法在转速还比较高时制动作用比较大,随着转速的下降,制动作用也随着减小。 能耗制动又分两种,分别用于不同场合:迅速停机和下放重物。若电动机拖动的是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则通过迅速停机的方法进行能耗制动,若拖动位能性恒转矩负载,则通过下放重物进行能耗制动。 能耗制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缺点,在这份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会仔细分析能耗制动是怎么实现的,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利用它,同时尽最大努力提出改进。

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电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电机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维修与测试 所属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日期 XX年5.6—5.13 班级电气11-13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篇二: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本 课程名称:电机拖动基础班级:电气11-2 姓名田昊石泰旭孙思伟 指导老师:_史成平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实验项目:1. 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 P0=f(U0)。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Ik), Pk=f(I)。 3. 负载实验保持U1=U1N,cos?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空载实验 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 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PFe、励磁电阻Rm、励磁电抗Xm、电压比k (三)短路实验 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 O (四)负载实验 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 表3 cos?2=1 (五)问题讨论 1. 在实验中各仪表量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根据实验的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空载电压,单 相变压器电源电压和频率、线圈匝数、磁路材质及几何尺寸等。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

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防止对变压器及其它仪器仪表等设备过压过 流而损坏。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1.电压和电流的区别:空载试验在低压侧施加额定电压,高压侧开路;短路 试验在高压侧进行,将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可调的低电压。2.测量范围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的是铁芯损耗和空载电流, 而短路试 验主测量的是短路损耗和短路电阻。3.测量目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数据反映铁芯情况,短路试验反映的是线圈方面的问题。 4.试验时,要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要避免接错线。选择的导 线应该是高压导线,要不漏线头要有绝缘外皮保护。5.通过负载试验可以知道变压器的阻抗越小越好。阻抗起着限制变压器的电 流的作用,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这些。 篇三:直流电动机实验报告 电机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电机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

直流电机PWM调速与控制设计报告

综合设计报告 单位: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0820801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时间:2011 年12 月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

一、题目 直流电机调速与控制系统设计。 二、技术要求 设计直流电机调速与控制系统,要求如下: 1、学习直流电机调速与控制的基本原理; 2、了解直流电机速度脉冲检测原理; 3、利用51单片机和合适的电机驱动芯片设计控制器及速度检测电路; 4、使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通过实时串口能够完成和上位机的通信; 5、选择合适控制平台,绘制系统的组建结构图,给出完整的设计流程图。 6、要求电机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7、系统具有实时显示电机速度功能; 8、电机的设定速度由电位器输入; 9、电机的速度调节误差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三、给定条件 1、《直流电机驱动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参考资料; 2、电阻、电容等各种分离元件、IC、直流电机、电源等; 3、STC12C5A60S2单片机、LM298以及PC机; 四、设计 1. 确定总体方案; 2. 画出系统结构图; 3. 选择以电机控制芯片和单片机及速度检测电路,设计硬件电路; 4. 设计串口及通信程序,完成和上位机的通信; 5. 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调试代码,完成报告;

直流电机调速与控制 摘要:当今社会,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电冰箱,空调,DVD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据资料显示,在所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之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气时代,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PID控制等,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简单控制是指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光耦、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还有一类控制叫复杂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转速,转角,转矩,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进行控制。 本电机控制系统基于51内核的单片机设计,采用LM298直流电机驱动器,利用PWM 脉宽调制控制电机,并通过光耦管测速,经单片机I/O口定时采样,最后通过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其中电机的设定速度由电位器经A/D通过输入,系统的状显示与控制由上位机实现。经过设计和调试,本控制系统能实现电机转速较小误差的控制,系统具有上位机显示转速和控制电机开启、停止和正反转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关键字:直流电机、反馈控制、51内核、PWM脉宽调制、LM298 一、系统原理及功能概述 1、系统设计原理 本电机控制系统采用基于51内核的单片机设计,主要用于电机的测速与转速控制,硬件方面设计有可调电源模块,串口电路模块、电机测速模块、速度脉冲信号调理电路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等电路;软件方面采用基于C语言的编程语言,能实现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并实时显示电机的转速和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如开启、停止、正反转等。 单片机选用了51升级系列的STC12c5a60s2作为主控制器,该芯片完全兼容之前较低版本的所有51指令,同时它还自带2路PWM控制器、2个定时器、2个串行口支持独立的波特率发生器、3路可编程时钟输出、8路10位AD转换器、一个SPI接口等,

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报告记录

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电机学实验报告——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 姓名:张春 学号:2100401332

实验三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他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 保持和不变,时,测取工作特性、、及 固有机械特性。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电动机不变,常数,测取。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常数,时,测取。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三、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 按图3-4接线,电阻选用挂箱上的阻值为、电流为 的可调电阻,作为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起动电阻,电阻选用挂箱上的阻值为的可调电阻. 并接上励磁电流表(mA)和电枢电流表(A)。

(1)打开设备开关和设置好各个按钮状态,将电动机励磁回路电阻调至阻值最 小,电枢回路起动电阻调至阻值最大。 (2)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上的“电压调节”旋钮,使电动机输入电压为,电动机电枢回路起动电阻调至最小值,增加电动机磁场调节电阻,使电动机转速达额定值。 (3)调出电动机的额定运行点,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励磁电流。 (4)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在额定负载到 空载范围内,测取电动机电枢电流,转速和输出转矩,共取组数据,记录于表3-1中。 表中:电动机输入功率P1=U a I a+U f I fn,输出功率P2=0.105nT2 效率 表3-1 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实验数据 实 验 数 据 1.10 1.0 0.9 0.8 0.4 0.3 0. 2 16 638 169 3 171 17 34 1.18 1.08 0.9 7 0.8 6 0.4 0.2 8 0. 15 计 算 数 260 .96 238 .96 216 .96 194 .96 106 .96 84. 96 62.9 6 19818216514771.50.27.3

【实验报告】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直流发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在求取直流发电机的特性曲线时,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特性实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保持单方向调节? 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 4、如何确定复励发电机是积复励还是差复励? 三、实验项目 1、他励发电机实验 (1)测空载特性保持n=nN使IL=0,测取U0=f(If)。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If=IfN ,测取U=f(IL)。 (3)测调节特性保持n=nN使U=UN,测取If=f(IL)。 2、并励发电机实验 (1)观察自励过程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IL)。 3、复励发电机实验 积复励发电机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IL)。 四、实验设备及挂件排列顺序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31、D44、D31、D42、D51 五、实验方法1、他励直流发电机 励磁电源图2-3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 按图2-3接线。图中直流发电机G选用DJ13,其额定值PN=100W,UN=200V,IN=0.5A,nN=1600r/min。校正直流测功机MG作为G的原动机(按他励电动机接线)。MG与G由联轴器直接连接。开关S选用D51组件。Rf1选用D44的1800 Ω变阻器,Rf2 选用D42的900Ω变阻器,并采用分压器接法。R1选用D44的180Ω变阻器。R2为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选用D42,采用串并联接法(900Ω与900Ω电阻串联加上900Ω与900Ω并联),阻值为2250Ω。当负载电流大于0.4 A时用并联部分,而将串联部分阻值调到最小并用导线短接。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选用D31,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枢电源打开之前,应先将电枢电源的调节旋钮拧到最小。(1)测空载特性 1)断开发电机G的负载开关S。将Rf2调至最大。

直流电机控制报告

一、设计题目 硬件35——直流电动机控制设计 要求:1)可控制启动、停止;2)根据给定转速和检测的转速,采用PWM 脉宽调制控制转速,产生不同的占空比的脉冲控制电机转速;3)实现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变速控制;4)数码管显示运行状态。扩展功能:实现定时启动,定时停止 二、开发目的 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课程中涉及的芯片结构、控制原理、硬件编程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硬件课程中讲述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使用proteus的汇编程序,来实现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学习并掌握了8086/8088汇编语言编程方法,掌握了8255、8253、ADC0808、74LS154译码器、74LS273锁存器等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芯片编程控制的方法。 三、小组成员分工及成果 蒲艺文:编写程序,流程图绘制。 陈兴睿:构思草图,后期调试。 肖钦翔:绘制PROTEUS电路图,资料收集。 成果:绘制完成电路图,灌入程序,调试,完成直流电动机控制设计。 四、设计方案以及论证 原理:8086与两个74273和一个74154组成地址锁存及译码电路。 8255和8253作为译码选择端IO1和IO2,地址分别为0200h和0400h(由译码电路可得到) A1,A2是作为8253的三个计数器和控制器的地址(01对应计数器1,11对应控制器)。 A1,A2也作为8255的A,B,C三组端口和其控制器的地址(00对应A,11对应控制器) 一,选择8255(使能端IO1)控制器,写入控制字10011000b 二,通过C口依次输出00000000b,00001000b,00000000b来启动ADC0808。三,等待ADC0808转换,并通过C口测试EOC端口是否为高电平。 四,eoc为高电平,则通过A口接受转换后的电压数据AL(范围从0-ffh)。五,选择8253(使能端IO2)控制器,写入控制字01010010b 六,选择8253计数器1,写入初始值为电压数据AL。 七,选择8253控制器,写入控制字00010100b。 八,选择8253计数器0,写入初值255,计数器0即开始工作,到0时输出负脉冲,经过反相器变为正脉冲,作为计数器1的GATE门控信号输入,来控制

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专业资料 电机简要学习手册 2015-2-3

一、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1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DM)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 (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 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 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 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 直流电机由转子(电枢)、定子(励磁绕组或者永磁体)、换向器、电刷等部分构成,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以至于在矢量控制出现以前基本占据了电机控制领域的整座江山。但随着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直流电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很多领域都逐渐被交流电机所取代。但如今直流电机仍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广泛用于对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机械上,如轧钢机、电力牵引、挖掘机械、纺织机械,龙门刨床等等,所以对直流电机的了解和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2 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直流电机结构

如下图,是直流电机结构图,电枢绕组通过换向器流过直流电流与定子绕组磁场发生作用,产生转矩。定子按照励磁可分为直励,他励,复励。电枢产生的磁场会叠加在定子磁场上使得气隙主磁通产生一个偏角,称为电枢反应,通常加补偿绕组使磁通畸变得以修正。 2.2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经过线圈abcd,从电刷 B 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ab和 cd收到电磁力的作用, 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 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 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 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 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 示的位置,电刷 A 和换向片2接触,电刷 B 和换向片1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dcba,从电刷 B 流出。 此时载流导体ab和cd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方向同样可由左手定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一设计目得 1掌握单片机用PWM实现直流电机调整得基本方法,掌握直流电机得驱动原理。 2学习模拟控制直流电机正转、反转、加速、减速得实现方法. 二设计要求 用已学得知识配合51单片机设计一个可以正转、反转或变速运动得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模拟变化状况。 三设计思路及原理 利用单片机对PWM信号得软件实现方法.MCS一51系列典型产品8051具有两个定时计数器。因为PWM信号软件实现得核心就是单片机内部得定时器,所以通过控制定时计数器初值,从而可以实现从8051得任意输出口输出不同占空比得脉冲波形。从而实现对直流电动机得转速控制。 .AT89C51得P1、0—P1、2控制直流电机得快、慢、转向,低电平有效.P3、0为PWM波输出,P3、1为转向控制输出,P3、2为蜂鸣器。PWM控制DC电机转速,晶振为12M,利用定时器控制产生占空比可变得PWM波,按K1键,PWM值增加,则占空比增加,电机转快,按K2键,PWM值减少,则占空比减小,电机转慢,当PWM值增加到最大值255或者最小值1时,蜂鸣器将报警 四实验器材 DVCC试验箱导线若电源等器件

PROTUES仿真软件KRIL软件 五实验流程与程序 #include 〈 reg51、h > sbitK1 =P1^0;增加键 sbit K2 =P1^1 ; 减少键 sbit K3 =P1^2;转向选择键 sbit PWMUOT =P3^0; PWM波输出?? sbitturn_around =P3^1 ;?转向控制输出 sbit BEEP =P3^2 ;蜂鸣器 unsigned int PWM; void Beep(void);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 void main(void) { TMOD=0x11;//设置T0、T1为方式1,(16位定时器) TH0=0 ; 65536us延时常数{t=(65536—TH)/fose/12} ?TL0=0; TH1=PWM; //脉宽调节,高8位 ? TL1=0; EA=1;? //开总中断 ET0=1; //开T0中断? ET1=1;??//开T1中断

单片机直流电机控制实训报告

单片机直流电机控制实训报告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直流电动机控制器设计 实训报告 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班级:弹药二班 学生姓名:杨宁 指导教师:佟慧艳 能源与水利学院

1 实训目的 通过单片机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Keil软件编写单片机程序,学会设计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依托Protues仿真平台进行单片机电子应用系统设计与仿真,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

2 实训任务及要求 2.1 任务描述 一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一款直流电机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加速、正转、反转等控制方式。 2.2 任务要求 1)用AT89C51单片机实现上述任务要求; 2)在Keil IDE中完成应用程序设计与编译; 3)在Proteus环境中完成电路设计、调试与仿真。

3 系统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3.1单片机的控制器与最小系统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指有单片机和一些基本的外围电路所组成的一个可以使单片机工作的系统,一般来说,它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如图一)。 图1 最小系统设计截图 (一)控制器部分分析 AT89C51(如图2)是一种带4K字节FLASH存 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 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 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 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 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 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 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

电机与拖动基础直流并励电动机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直流并励电动机实验成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实验项目 1、了解DD01电源控制屏中的电枢电源、励磁电源、校正过的直流电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测取n、T2、η=f(I a)、n=f(T2)。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U=U N、I f=I fN=常数,T2=常数,测取n=f(U 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U=U N,T2=常数,测取n=f(I f)。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三、实验方法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31、D42、D51、D31、D44 3、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1)按图2-6接线。校正直流测功机MG按他励发电机连接,在此作为直流电动机M的负载,用于测量电动机的转矩和输出功率。R f1选用D44的1800Ω阻值。R f2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共1800Ω阻值。R1用D44的180Ω阻值。R2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再加900Ω并联900Ω共2250Ω阻值。

图2-6 直流并励电动机接线图 2)将直流并励电动机M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调至最小值,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1调至最大值,接通控制屏下边右方的电枢电源开关使其起动,其旋转方向应符合转速表正向旋转的要求。 3)M起动正常后,将其电枢串联电阻R1调至零,调节电枢电源的电压为220V,调节校正直流测功机的励磁电流I f2为校正值(50mA或100 mA),再调节其负载电阻R2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 U=U N,I=I N,n=n N。此时M的励磁电流I f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 4)保持U=U N,I f=I fN,I f2为校正值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负载。测取电动机电枢输入电流I a,转速n和校正电机的负载电流I F(由校正曲线查出电动机输出对应转矩T2)。共取数据9-10组,记录于表2-7中。 表2-7 U=U N=220 V I f=I fN= 74 mA I f2= 100 mA

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电机简要学习手册 2015-2-3

一、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1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DM)是指能将 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 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 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 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直流电机由转子(电枢)、定子(励磁绕组或者永磁体)、换向器、电刷等部分构成,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以至于在矢量控制出现以前基本占据了电机控制领域的整座江山。但随着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直流电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很多领域都逐渐被交流电机所取代。但如今直流电机仍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广泛用于对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机械上,如轧钢机、电力牵引、挖掘机械、纺织机械,龙门刨床等等,所以对直流电机的了解和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2 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直流电机结构 如下图,是直流电机结构图,电枢绕组通过换向器流过直流电流与定子绕组磁场发生作用,产生转矩。定子按照励磁可分为直励,他励,复励。电枢产生的磁场会叠加在定子磁场上使得气隙主磁通产生一个偏角,称为电枢反应,通常加补偿绕组使磁通畸变得以修正。 2.2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经过线圈abcd,从电刷 B 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ab和 cd收到电磁力的作用, 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 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 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 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 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

示的位置,电刷 A 和换向片2接触,电刷 B 和换向片1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dcba,从电刷 B 流出。 此时载流导体ab和cd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方向同样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产生的转矩仍然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外加的电源是直流的,但由于电刷和换向片的作用,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交流的,其产生的转矩的方向却是不变的。 发电机的原理则是电机的逆过程:原动机提供转矩,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产生直流电流。 如下图,比较清晰的说明了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3直流电机重要特性 如下图,更加清晰的揭示了直流电机电流电压与转速转矩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得到直流电机的四个基本方程:

直流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204班 姓名:卞景季 学号: 11291121 组号: 22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直流电机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的测定。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1,直流并励发电机 ① 转速特性:a e e a a a e a I n C R C U n I R E U n C E '0//βφφφ -?=-=+== 其中φe C U n /0=为理想空载转速, 转速特性为φβe a C R /'=的直线(即斜率为β’的直线) ② 转矩特性 φa T e I C T =不计去磁,a T e I C T '=特性曲 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当考虑电枢反应时实际曲线偏离直线 Ia C T ',仍接近于一条直线。 ③ 机械特性 φ φφφa T T e e e a a a I C T C C RT C U n n C E R I E U =-=?=+='// 当U,R.Φ一定时能得出机械特性曲线。 实验内容: 直流电动机M 运行后,将电阻R 1调至零,I f2调至校正值,再调节负载电阻R 2、电枢电压及磁场电阻R f1,使M 的U=U N ,Ia=0.5I N ,I f =I fN 记下此时MG 的I F 值。 2)保持此时的I F 值(即T 2值)和I f =I fN 不变,逐次增加R 1的阻值,降低电枢两端的电压Ua ,使R 1从零调至最大值,每次测取电动机的端电压Ua ,转速n 和电枢电流Ia 。 3)共取数据8-9组,记录于表中 (2)改变励磁电流的调速 1)直流电动机运行后,将M 的电枢串联电阻R 1和磁场调节电阻R f1调至零,将MG 的磁场调节电阻I f2调至校正值,再调节M 的电枢电源调压旋钮和MG 的负载,使电动机M 的U=U N ,Ia =0.5I N 记下此时的I F 值。

实验二 直流并励电动机

实验二直流并励电动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是什么? 三.实验项目 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测取n、T2、n=f(I a)及n=f(T2)。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U=U N、I f=I fN=常数,T2=常数,测取n=f(U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U=U N,T2 =常数,R1 =0,测取n=f(I f)。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的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涡流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NMEL-13)。 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含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 4.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NMEL-06)。 5.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U N=220v,I N=1.1A,n N=1600) 6.波形测试及开关板(NMEL-05)。 7.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五.实验方法 1.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实验线路如图1-6所示 U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R1、R f:电枢调节电阻和磁场调节电阻, 位于NMEL-09。

电机旋转,并调整电机的旋转方向,使电机正转。 b.直流电机正常起动后,将电枢串联电阻R1调至零,调节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输出至220V,再分别调节磁场调节电阻R f和“转矩设定”电位器,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U=U N=220V,Ia=I N,n=n N=1600r/min,此时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I f=I fN(额定励磁电流)。 c.保持U=U N,I f=I fN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即逆时针调节“转矩设定”电位器,测取电动机电枢电流I a、转速n和转矩T2,共取数据7-8组填入表1-8中。表U=U N=221V I f=I fN=56.1mA I f2=1.1 A

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

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原理:要让电机转动起来,首先控制部就必须根据hall-sensor感应到的电机转子目前所在位置,然后依照定子绕线决定开启(或关闭)换流器(inverter)中功率晶体管的顺序,inverter中之AH、BH、CH(这些称为上臂功率晶体管)及AL、BL、CL(这些称为下臂功率晶体管),使电流依序流经电机线圈产生顺向(或逆向)旋转磁场,并与转子的磁铁相互作用,如此就能使电机顺时/逆时转动。当电机转子转动到hall-sensor感应出另一组信号的位置时,控制部又再开启下一组功率晶体管,如此循环电机就可以依同一方向继续转动直到控制部决定要电机转子停止则关闭功率晶体管(或只开下臂功率晶体管);要电机转子反向则功率晶体管开启顺序相反。 基本上功率晶体管的开法可举例如下:AH、BL一组→AH、CL一组→BH、CL一组→BH、AL一组 →CH、AL一组→CH、BL一组,但绝不能开成AH、AL或BH、BL或CH、CL。此外因为电子零件总有开关的响应时间,所以功率晶体管在关与开的交错时间要将零件的响应时间考虑进去,否则当上臂(或下臂)尚未完全关闭,下臂(或上臂)就已开启,结果就造成上、下臂短路而使功率晶体管烧毁。 当电机转动起来,控制部会再根据驱动器设定的速度

及加/减速率所组成的命令(Command)与hall-sensor信号变化的速度加以比对(或由软件运算)再来决定由下一组(AH、BL或AH、CL或BH、CL或……)开关导通,以及导通时间长短。速度不够则开长,速度过头则减短,此部份工作就由PWM 来完成。PWM是决定电机转速快或慢的方式,如何产生这样的PWM才是要达到较精准速度控制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