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对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有关情况的汇报材料2003

为贯彻落实青岛市《关于做好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统〔2011〕32号),切实加强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结合实际,现将我院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情况及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此次调研,我院面向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技术学院、酒店工程学院、烹饪学院、艺术学院六个二级学院***个不同专业、年级的700名师生发放问卷,最终收回问卷678份,其中有效问卷622份,有效回收率92%,符合统计规范。接受问卷的教职工无人信仰任何宗教。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尚未有境外宗教组织等向我院学生渗透,但在与学生谈话中发现,有学生在外出旅游、逛街时会遇到一些不明身份人员向其宣传一些不明身份的组织。学院党总支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了解相关详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并未接受这些人员的宣传。随后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

(一)宗教信仰学生现状

在622份有效问卷中,信教学生共有43名,占总人数的6.9%,不信教人数为511人,占总人数的82.2%,说不清楚的学生共有68名,占10.9%,因此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宗教信仰。

统计数据显示,在信教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信仰佛教与基督教,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共有27名同学信仰佛教,占到62.8%,14名信

仰基督教,占到32.6%,2名信仰伊斯兰教,占到4.6%。

(二)宗教信仰学生生源地分析

信仰佛教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山东、河南、江浙地区,这与这些地区比较推崇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山东、辽宁等省份的城市家庭,这与沿海省份对外通商贸易,接受西方等外来思想影响较多有关系;2名伊斯兰教同学均为回族,这与回民的高信奉伊斯兰教比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宗教信仰学生信仰宗教原因分析

在43位拥有宗教信仰的同学中,因周边社会风气所影响的为7人,占到总人数的16%;受民族家庭影响的为21人,占到48.8%;未有同学受学校引导信奉宗教;源于自身需求的为4名同学,占到总人数9%;因感受宗教道德与文化而信教的为7人,占到总人数的16%;还有3位同学因生活遭受重大变故而信奉宗教,占到总人数的6.9%,其他原因为1人,占总人数的2.3%。

二、校园传教情况及形势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平时调研,未在校园中发现有传教活动。我院学生对宗教本身的认识正确而简单。只有1%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77%

的同学选择了“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这表明大多数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宗教的认识是清醒的。3%认为宗教是“一种崇高真理”,占有宗教信仰学生总数的20. 1% ,表明在科学与理性的熏陶下即使是信教的学生也很少把神、佛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另有19%把宗教看作是求神拜佛, 认为宗教是荒诞学说。显然他们对宗教的认识不够全面。这说明虽然学生基本上能够以一种客观而清醒的态度去看宗教,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失偏颇。学生对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认识基本正确,但稍显片面。虽然有69%的学生认为宗教与科学“既冲突又互补促进”,但仍有31%的学生对二者的关系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误理解和模糊认识,或者认为“宗教即科学”( 6% ),“相互对立、不可调和”(8% ) ,或者相反认为二者“互通有无、没有矛盾”(8% ) ,抑或“说不清楚”(9% )。这表明多年的教育在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从科学的立场对宗教与科学有了正确的认识,但长期以来对宗教教育的忽视也使得部分学生对宗教本身及其与邪教、科学的关系认识模糊。第二,一个人能否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宗教徒。尽管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坚持唯物主义,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只有32%的学生明确这一点,42%的学生认为既可以入党又可以信教,另有26%选择了说不清。显然,不仅需要对党员学生加强党章学习,而且需要对所有学生加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学习和信仰教育。第三,在大学校园中能否公开传教。我国的法律保障各宗教进行合法的传教活动。但在我们的调查中,仍有30%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学校公开传教和开展宗教活动,同时有26%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也

有44%的学生选择了校园禁止传教。但我们很难确定44%中有多少是因为知道法规而选择、多少因为态度而选择,可以肯定的是除此之外的56%的同学对于这个问题的存在着认识误区。显然,学生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误区颇多。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以宗教和主流生活存在距离而很少主动去了解,同时被动了解的渠道也很有限。因而加强宗教政策的有效宣传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信教的学生是绝大多数,但他们不信教的原因主要是不需要(50%)

和不了解(28%),接下来是“我是党团员”(13%),“宗教不科学”(9%)。这一方面与年轻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和积极乐观的自我筹划、自我实现相关,另一方面长期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也对他们产生了深刻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不了解宗教或认识偏颇而不信的。当然,对宗教的理解并不必然会导致信教人数的增加。在对不信教学生未来是否会信教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只有9%认为自己以后会信教, 31%表示将来不会信教,而60%则认为不确定。

三、《意见》落实情况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青岛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高度警惕、守土尽责,齐抓共管,依法治理”的要求,以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为重点,把防范控制、教育转化、宣传揭批的

各项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全院师生中去,真正净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学院的和谐稳定。

(二)组织机构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成立学院防范校园传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院防范校园传教工作。

组长:李达党委书记

副组长:杨民刚党委副书记、院长

成员:于敏、张志东、徐胜来、于晓棣,相关处室负责人宫恩龙、罗东梅、董韶卫、刁洪斌、曲萌、胡滨。

此项工作具体由于敏牵头负责,宣传部、学工处、团委、保卫处及各学院配合,其他班子成员在分工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重点工作

1、提高认识,将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院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把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性战略任务来抓,要健全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做到严禁在学院传播宗教、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

2、强化措施,把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守好自己的阵地,管好自己的队伍,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不给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校园传教提供可乘之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中要开设宗教问题专题讲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禁止在校园网络中传播带有宗教色彩和不健康的信息,形成网上网下教育引导的合力。院系党支部书记、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学生中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

3、坚决阻断境外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严格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学术交流等的审批程序,防止利用学校资源宣扬宗教和错误观念。严把引进人才的政治观、业务观和道德观,防止利用学校课堂讲台传播宗教。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团委要严格审批和备案程序,特别是对社团负责人进行政治把关,防止以资助、赞助等形式在校园从事传教活动。

4、处置有力,要依法果断处理宗教渗透和校园传教行为。严格排查学校及周边环境,协助相关部门依法取缔非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活动点。依法制止以各种名义拉拢学生到校外参加涉及宗教因素的活动,做好学生的教育劝阻工作。依法制止在校内进行传教或宗教

活动,对参与活动的校内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借机传教的教职员工,也要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四)今后工作重点

首先,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预备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反邪教政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大学生心灵塑造师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等。

其次,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我院在学院相关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组成了有院领导领导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全体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参加的纵向工作体系,所有人员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保证一有情况能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和上级主管领导老师反应,使得事件能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的得到处理。当然因我院学生较多,学院经费有限目前我院在经费投入尚很吃力,以后会想办法增加相应的保障经费。

最后,动员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其中,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教育机制。大学新生开学时,有些不法传教人员利用学院迎接新生的繁忙时节和新生防范意识较差的心理,借机向学生宣传其组织。而此时学院各部门均系迎新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建议采取措施

加强对该阶段的关注,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机制动员在校师生,在迎新和平时教学和生活中一经发现这些非法传教分子,立即向保卫处和辅导员老师反映,以便学院及时采取措施制止非法传教和邪教组织向大学渗透。对参与非法宣传宗教和邪教的学生和在校教职工应给与相应的处罚措施。处罚措施要以教育为主,以处罚为辅。以便在其迷失时能及时帮助他们脱离非法传教和邪教组织。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防范、处理、惩治邪教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非法传教、反对邪教”为主题,弘扬科学精神,反对邪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彻底铲除邪教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滋生的土壤,努力形成反对邪教、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