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二)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二)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38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

C.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上的全部基因转录后可合成一个mRNA分子

B.青霉菌细胞内,转录未结束时,核糖体便进入细胞核与mRNA结合

C.基因表达时,mRNA上的碱基序列都能被翻译为氨基酸

D.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ROS聚积后能激活线粒体依赖性的凋亡通路,3.顺铂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线粒体内的活性氧()

引起细胞凋亡。已知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肝癌细胞不发生凋亡,下面两幅图表示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肝癌细胞后获得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低浓度顺铂和高浓度顺铂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B.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顺铂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不断增强

C.高浓度顺铂处理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较高

D.低浓度顺铂处理组,ROS聚积水平较低

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反馈调节

C.体液中能够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化学物质统称为激素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合成后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有特定的功能

B .选用透气的敷料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C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D .秋天叶片黄化后,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红光会大幅度减少

6.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Z 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雌蚕与雄蚕的数量相等

B .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雄蚕均为隐性纯合子

C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家蚕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蚕

D .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

7.化学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太阳能蒸发淡化海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节约燃料成本

C .在阳光照射下,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的甲醇属于可再生燃料

D .用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8.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1mol CO 与足量的Mg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4N

B .25℃时,pH 1=的24H SO 中含有H +

的数目为

A 0.1N

C .0.2mol HI 加热充分分解,产物中含有的2I 分子数目为A 0.1N

D .标准状况下,11.2L 由氦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A N

9.由异戊二烯制备对甲异丙苯的一种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与②互为同系物

B .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鉴别②和③可用2Br 的4CCl 溶液

D .③的一氯代物有6种

10.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甲图为喷泉实验

B .乙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 .丙图为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

D .丁图为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的实验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和X 位于同一周期,且两者的最低负价之

和为4-,Y 是其所在周期中所有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 的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Z W X >>

B .W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弱

C .3WX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可溶于X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 12.一种水基二次电池原理为

()0.252520.252522Zn Zn V O H O

Zn V O H O H O ++??+-放电充电

x x y z y z ,电解液为含2Zn +的水溶液,

该电池可用于电网贮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2Zn +脱离插层

B .放电时,溶液中2Zn +浓度一直减小

C .充电时,电子由0.25252Zn V O H O ?y 层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0.25252Zn V O H O +?x z 层

D .充电时,阳极发生电极反应:

()20.2525220.25252Zn V O H O H O 2e Zn V O H O Zn -

++?+--?+x z y z x y x

13.离子交换法测定2PbCl 的sp K 的步骤如下:

已知:在离子交换柱中发生的反应为()23322RSO H Pb

RSO Pb 2H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PbCl 饱和溶液通过交换柱时,交换液流出的速率越快越好

B .用

NaOH 溶液滴定时,可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

C .2PbCl 的溶解度为5.76Vg c

D .2PbCl 的溶度积()()3

5

sp 2PbCl 3.210-=?K cV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斜面体A 与楔形物体B 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且B 的上方

连一轻弹簧,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A 与B 均保持静止。A 、B 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 .4

3

B .34

C .33

D .4

4

1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0~4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 .0~4s 内,甲的加速度大小一直比乙的大

C .两车一定在2s ~3s 内的某一时刻相遇

D .2s ~4s 内,甲、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2

16.如图所示,C 为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 、N 为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且MC NC =,

过N 点作两电荷连线的平行线,且NA N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

C .A 、N 两点的电势差大于N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D .某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等于在C 点的电势能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接有()100sin100πt u V =的交流电源,

移动滑动触头P 可改变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灯泡1L 、2L 和R 的

电阻相

同。当开关S 断开时,灯泡1L 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B .若将P 向上移动,1L 会变亮 C .若闭合S ,1L 可能会烧坏

D .若闭合S ,R 消耗的电功率是闭合S 前的169

18.2019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相关人士透露:未来十年左右,月球

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中国人的足迹将踏上月球。假设你经过刻苦学习与训练后成为宇航员并登上月球,你站在月球表面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为0v 的速度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经时间t 落到月球表面上的速度方向与月球表面间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v t

B .月球的质量为

202

tan v R Gt θ

C

D .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2

19.1956年吴健雄用半衰期为5.27年的60

27Co 放射源对李政道和杨振宁

提出

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进行实验验证。60

27Co 的衰变方程式为6060

2728e Co Ni X V →++(其中e V 是

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质量可认为等于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电子

B .增大压强,可使60

27Co 的半衰期变为6年 C .60

27Co 衰变能释放出X ,说明了原子核中有X

D .若该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 △,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该反应释放的能

量为2

mc △

与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a 点以

边界夹角为53?的方向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条形匀强磁场,从磁场的另一边界b 点射出,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边界的夹角为37?。已知条形

磁场的宽度为d ,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57

d C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75qdB

m

D .粒子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为π2m

qB

21.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粗糙斜面的挡板上,上端连接一小滑块(视为质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时滑块位于O 点。先用外力缓慢地把滑块移至A 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 E ,然后撤去外力,滑块沿斜面向上最高能滑到B 点,该过程中滑块的最大动能为km E ,滑块的动能最大时其所在位置距A 点的距离为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从A 点滑到O 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 .滑块从A 点滑到O 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大

C .滑块经过距A 点距离为

2

L

的位置时,其动能大于2km E

D .滑

p E

块从A 点滑到B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和克服重力做功的代数和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

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矿泉水瓶P 和物块Q ,分别与跨过轻滑轮的轻绳连接,滑轮通过竖直弹簧测力计悬挂; Ⅱ.将纸带上端夹在Q 的下面,下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往P 中加一些水,接通电源,释放P 后,P 向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Ⅲ.逐渐往P 中加适量水,重复实验,获得多组实验数据。

(1)在图乙所示的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1、5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14.40cm ,5、9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30.20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则Q 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

m 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Q 的加速度a 随测力计示数F 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 ,图线在F 轴上的截距为b ,不计滑轮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Q 的质量为________,滑轮的质量为________。

23.(10分)电池用久了性能会下降。某物理兴趣小组欲测量某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

示。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 .待测电池(电动势约为12V ,内阻为十几欧);

B .直流电压表(量程0~15V ,内阻约为15Ωk );

C .直流电压表(量程0~3V ,内阻约为3Ωk );

D .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3A );

E .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额定电流1A );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

G .导线和开关。 (1)电压表

应选择________,定值电阻应选择

________.(均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___(选填“a ”或“b ”)端。 (3)若

的示数为1U ,

的示数为2U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0R ,则旧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关

系式为E =________。

(4)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重复实验,可获取两个电压表示数的多组数据,作出12U U -图线如图乙所示,则旧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所示,间距 1.2m d =的两竖直光滑金属导轨间接有一阻值10ΩR =的电阻,在两导轨间

水平直线MN 下方的区域内存在着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一质量0.3kg m =、长度也为d 、电阻2Ωr =的金属棒PQ 紧靠在导轨上。现使金属棒PQ 从MN 上方

2

d

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金属棒

PQ 进入磁场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金属棒PQ 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大小恒为其所受重力的

14

,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金属棒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取2

10m s g =,求:

(1)金属棒PQ 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v ;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

25.(20分)如图所示,质量 1.5kg M =的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上表面为半径 1.5m R =的

1

4

光滑圆弧,圆弧与足够大的水平面相切于C 点。水平恒力F (大小未知)作用于滑块A 上,使质量1kg m =的小物块B (视为质点)恰好在P 处与A 相对静止并一起向右运动,半径OP 与PC 的夹角60θ=?,

经时间13

t s =

突然撤去力F ,B 从P 点沿圆弧下滑,从A 的底端C 处离开进入水平面向右滑动。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A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取2

10m s g =。求: (1)力F 的大小以及刚撤去力F 时A 的速度大小v ; (2)B 从A 的底端C 处离开时,A 的速度大小1v ;

(3)B 从A 的底端C 处离开进入水平面后,B 与C 间的最大距离m x 。

26.(14分)2NaNO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用盐(呈白色至浅黄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

实验制备2NaNO 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设计用废铁屑和废硝酸先制备NO 和2NO ,再用下列装置制备2NaNO 。

已知:223

2322NO Na CO NaNO NaNO CO +++↑;

22322

N O N O N a C O 2N a N O

C O ++

+↑

①“带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

③为制备较纯净的2NaNO ,除了需要原料气过量之外,还需要控制原料气中()NO n ________(填“>”或“<”)()2NO n 。再将装置A 中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得2NaNO 。 (2)乙组同学取少量甲组制得的产品溶于水,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说明亚硝酸()2HNO 是________(填“强”或“弱”)酸。

②取少量溶液加水稀释,加入KI 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2NaNO 具有________性。

③取22mL NaNO 溶液,向其中加入3CH COOH 酸化,再加入新配制的4FeSO 溶液,溶液呈棕色{产物中含有3Fe +

和()()225Fe NO H O +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丙组同学准确称取甲组制得的产品g a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和稀24H SO 溶解,用1

mol L

-?c

的4KMnO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4KMnO 溶液V mL 。 ①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产品中2NaNO 的质量分数()2w NaNO =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7.(14分)二茂铁在常温下为橙黄色粉末,有樟脑气味,用作节能、消烟、助燃添加剂等。可用下列方法

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环戊二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某实验小组要得到环戊二烯,需先将环戊二烯二聚体解聚,已知:

①分离得到环戊二烯的操作为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由环戊二烯生成55C H K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流程中所需的22FeCl 4H O ?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得。

①用饱和23Na CO 溶液“浸泡”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 ②采用“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 (3)用电解法制备二茂铁时: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1.51(13.60)eV 12.09eV E ?=---=。故本题选A 。

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发动机在t s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Ft mv =,可知,在 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 6 3 4.810 1.610 3000 m F m kg kg t v ? ====?,故本题选B。 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

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 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 ...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 正确 ..的是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019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与答案(可编辑)(最新整理)

2019 年高考全国 1 卷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第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 1.63eV~3.10eV 的光为可见 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 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eV B. 10.20eV C. 1.89eV D. 1.5l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 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 和Q 都带正电荷 B.P 和Q 都带负电荷 C.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 D.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因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 3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N, 则它在 1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1.6x102kg B.1.6x103kg C.1.6x105kg D.16x106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 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 已知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 B. 1.5F C. 0.5F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 H H 为 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 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 4 4 t2 则满足 t1 t2 t2 A. 1<<2 B. 2<<3 t1 t1 t2 t2 C. 3<<4 D. 4<<5 t1 t1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 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 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 N,直至悬挂 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 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20.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纸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 MN 所示,一硬质细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 S,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 r 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 O 在 MN 上。t=0 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所示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 t=0 到 t=t1的时间间隔内 A.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B.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 B0rS C.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4t0ρ B0πr2 D.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4t0 21,在星球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 轻放在 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压缩量x 间 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星球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36分)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以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tRNA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最新2019年全国II卷理科综合高考真题

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 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4 5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6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7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8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10 75 I 127 11 Sm 150 1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3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15 A.脂质、RNA 16 B.氨基酸、蛋白质 17 C.RNA、DNA 18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 19 20 列叙述正确的是 21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22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23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24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25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26 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

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 27 28 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29 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30 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31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32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33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34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35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36 A.血浆渗透压升高 37 B.产生渴感 38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39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40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 41 了下列四个实验。 42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43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44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45 46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47 A.①或② 48 B.①或④ 49 C.②或③ 50 D.③或④ 51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52 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53 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真题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2019高考全国理综Ⅱ卷

2019 高考全国理综Ⅱ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 ﹢-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 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 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 H -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 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 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 -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 转运到细胞外 ﹢﹢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 -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 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 ﹢-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溶液中的 H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2019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 ...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 和Sal 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 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 .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 .泳道①中是用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 .图中被酶切的DNA 片段是单链DNA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 ...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

2019年理科综合 (全国II卷) word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

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 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 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 正确 ..的是

2019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1卷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I 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解析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 故 1.51(13.60)eV 12.09eV E ?=---=。故本题选A 。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 A. P 和Q 都带正电荷 B. P 和Q 都带负电荷 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 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AB 、受力分析可知,P 和Q 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 错误; CD 、若P 球带负电,Q 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 错误D 正确,故本题选D 。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 ,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 ,则它在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该发动机在t s 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定理,Ft mv =,可知,在1s 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6 30 4.810 1.6103000 m F m kg kg t v ?====?,故本题选B 。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 A. 2F B. 1.5F C. 0.5F D. 0 【答案】B 【解析】设每一根导体棒的电阻为R ,长度为L ,则电路中,上下两路电阻之比为12:2:2:1R R R R ==,根据并联电路两端各电压相等的特点可知,上下两路电流之比12:1:2I I =。如下图所示,由于上路通电的导体受安培力的有效长度为L ,根据安培力计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 —C12 —Mg24 —N14 —O16 — —Fe56 P31 —Mn55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第1页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 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 B.乙烷 C.丙炔 D.1,3?丁二烯 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 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页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附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共44页) 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共44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P 31— S 32— Mn 55—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 .三者都含有DNA C .三者都是ATP 合成的场所 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皮肤血管舒张 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 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 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 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 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O 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 和Bb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 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 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 、Bb 、bb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 A .250、500、0 B .250、500、250 C .500、250、0 D .750、250、0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 )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9.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2019年天津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word版

2019年天津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word版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 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 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

(完整word)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答案解析 、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正确项分析)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可参与脂质的合成,在细胞核中,DNA可转录形成RNA, A选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D选项错误;DNA可在细胞核中合成,而RNA不可在内质网 中合成,C选项错误。 【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考查能力】识记,理解 2.【答案】B 【解析】(正确项分析)在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在相应 酶的催化下,丙酮酸转化为乳酸,B选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原料而不是产物,A选项错误;在马铃客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并且释放出少量能量,C 选项错误;一般来说,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细胞的无氧呼吸,故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不会 增加酸味的产生,D选项错误。 【考点】细胞呼吸 【考查能力】理解 3.【答案】C 【解析】用蓝光照射后,含有保卫细胞的溶液的pH下降,可推测细胞内的H+被转运到了细胞外,再结合 题干信息可推测H 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内pH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 浓度低于细胞外,用蓝光照射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推测蓝光可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下的H ATPase发 挥作用使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B项不符合断意;H 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日 所需的能量来自ATP水解,不是由识光直接提供,C项符合题意;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质的跨膜运算 【考查能力】理解 4.【答案】D 【解析】当人体水分丢失过多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端受到刺激,产生兴有传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19 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卷 本卷须知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 上。 2.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21 小题,每题6 分,共126 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此题共13 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关于高尔基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2. 以下关于免疫细胞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 —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 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 亡,现 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 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B.1:2C.2:1D.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