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道路生产路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田间道路生产路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田间道路生产路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田间道路生产路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六、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施工总体布置除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外,还应兼顾以下几点:实用性:与整体布局结合考虑,布置有利于施工和现场管理。施工区内的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污水集中处理。由于本工程为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施工段划分充分考虑农田整理的施工特点,以方便项目施工、材料进场运输、土石方挖运等为原则,确保施工中进出场道路通畅。

合理性:即临时工程、施工交通工程布置合理,相互影响小,能满足本工程施工所在地区的交通要求。

安全性: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搭建应便于施工操作,满足防火安全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经济性:即在满足施工条件下,要布置紧凑并适用本工程,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尽量少占农田,减少征地和拆迁量。

第二节施工管理及生活布置

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特点、对外交通关系、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

施工工期要求,综合考虑,我项目部施工总体布置如下:

1、临时建筑设施

高峰期上劳力60人,技术管理人员5人,共65人?我方的项目部和生活区定于项目区附近搭设活动板房或租用民房。

2、拌和系统、砂石料场布置利用,具体占用面积(表03-1 )如下:

①砼搅拌机:采用2台350型自落式砼搅拌机,包括原料加工、原料堆放场、成品堆放场在内占地500M

⑦钢筋加工棚:与模板加工棚布置在一起,占地35 M2

所有场地均整平压实,表面铺砂,周围设排水沟。

3、施工用电、水

供电导线采用电缆线,经与甲方协商就近接用原线路至场地。

渠道现浇砼的振捣用小型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振捣。

施工及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系统或打进提取,就近解决。

4、施工通讯

施工区内采用对讲机联络,对外主要以移动电话。

5、施工道路利用现有公路和机耕路,必要时占用部分田块修便道。

以上临时设施的实施及采用在5日内全部完成,即2012年3月25日前落实。

第二节施工方案

1、施工布置

根据本项目区内农民耕作习惯和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及内容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总体思路为: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机构精干、设备精良。本工程将季度分段进行,具体如下:

一、根据指挥部安排,考虑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结合实际地形地貌, 决定分段分月进行施工

工程施工总进度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三节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总述

工程开工前,用D6仪和S型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控制点进行互检, 在确认各点的坐标和高程,与所提供的成果表中的数据相符合后,在施工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

、施工测量依据

1、设计图纸提供的边桩距离;

2、《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93

三、测量工作流程

1、测量准备

工程测量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调查-测量仪器核准-导线复测T加密控制导线;

2、施工测量

熟悉设计图纸T测量放样资料准备T测量放样的实施T施工过

程的监测;

3、竣工测量

平面竣工测量T高程竣工测量T测量技术总结T测量资料整理

归档。

四、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测量

1、导线复测和控制点的加密

(1)根据业主或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对主要控制桩进行导线复测工作,复测采用D6型经纬仪,使用前对仪器进行专业的检验和校正,复测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对于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控制点要认真分析原因,作出正

确的估计,并组织力量重新测量。如果控制点移位,或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提供的资料不符,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在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之后,利用沿线附近其余的控制点,对移动了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或按相同测量等级另设控制点。

(4)为保证测量精度和减少工作量,应避免设支线点。加密导

线点的设置尽量做到现场施工放样测量,其位置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仪器架设方便的地方。在整个施工全过程中,相邻两点必须

通视,相邻边长尽量接近。

(5)对增设的测量控制标桩做到牢固可靠,设置容易识别的标识,并加以保护。

(6)对已经建立、健全的平面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核,使其准确误的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7)工程竣工前,对发生损坏、移位的标桩,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导,进行恢复测量。

2、施工测量高程控制

(1)所使用仪器在经质检部门检验核准后使用。

(2)为满足施工需要,进行增设水准点,距离以测量不加转点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必须满足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的水准点闭合。

(3)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或永久建筑物的牢固处,或埋入土中至少1.0m以上的混凝土桩之中。

3、纵横断面测量

复测纵横端面高程并绘制断面图,经监理和业主认可后进行开挖回填施工。

第四节田间道路工程施工

一、生产路施工

(一)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T施工准备T路基清理T土方开挖T路基回填土T整形压实—外观检测—交工验收

(二)施工方法

1、路基工程

(1)准备工作

1)路基开工前,根据中桩路线和设计图表定出路基边缘、路堤坡角及路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具体位置,以便定出路基轮廓,方便施工。

2)做好场地清理工作,清除树木、杂草、垃圾等,拆除道路范围内的建筑障碍物等。

3)在受地面水和地下水影响的土质不良的地段施工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压实的难度,施工前要挖明沟、做片石盲沟或埋管,做好场地排水工作。

4)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灾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对用作填料的土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实验项目和方法作好试验。

2、路基挖方

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土方机械和筑路机械联合作业,实施机挖、机推、机装、自卸车运输的方式进行施工。

1 )开挖前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堆存,清除不符

合要求的路基淤泥、软土层,挖出全部树根及草根,清理完成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密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本工程清除淤泥属于一般淤泥,含水量较大、粘筐、粘铣、行走陷脚,淤泥清理考虑使用铁铣装,泥兜或土箕运至附近区域堆放,或摊铺在两侧的边坡上。由于此类淤泥含养成分较高,经自然滤水、风干后结合地形及公路规划

设计,在地势较缓的地段部分可作为绿化用土。

3)路基开挖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留设20mn左右厚度采用人工挂线检底,确保路基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4)土石方的开挖运输,对100 m以内土石方运输拟采用推土机推运,100m以外采用自卸车运输。

5)淤泥弃土按照沿路线就近集中弃土的原则,并尽量平整,使之有条件时复耕。

(4)路基填方

1 )路基压实标准

全路段填方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重型压实标准)符合规定要求。

路基压实标准表

2 )填筑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