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包含四个学习任务,分别为:⑴介绍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⑵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⑶自动往返控制电路调试、⑷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检修

本学习任务的主要内容是:记住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会安装和调试自动往返控制电路;能用电路工作原理来分析电路故障现象;编写故障检修流程;实际检测并排除电路故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起、保、停电路的安装;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在教师指导下,能对简单控制电路进行检测与维修。

该班学生上课不太认真,逻辑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应急能力和

合作能力相对较差。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能说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安装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3、根据故障现象,能运用专业化语言描述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

4、会制定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的流程。

5、会检测与维修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6、通过该任务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

1、重点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中各电器元件的作用,会安装并调试电路。

2、化解方法

老师详讲,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实际安装电路。

五、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

1.难点

安装电路,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的制定,实际检修电路。

2.化解方法

老师现场分析并示范检修故障,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实际检修电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任务教学法: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方案,最终完成整个任务,并开展个人和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最终结果,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职业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充分激发个体潜能,融合集体智慧,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达到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故障模拟训练法:通过设置和检修模拟故障,让学生知道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并能用测量法查找和排除故障。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

2.任务准备与实施

(1)工具、仪表及器材

表1 工具与仪表

工具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电工刀等

仪表ZC25—3型兆欧表(500V、0~500MΩ)、MG3—1型钳形电流表、MF47型万用表表2 元件明细表

代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M

QS

FU1

FU2

KM1、KM2 FR

SB1、SB2、SB3 三相异步电

动机

组合开关

熔断器

熔断器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按钮

Y-112M-4

HZ10-25/3

RL1-60/25

RL1-15/2

CJT1-20

JR36-20

LA4-3H

4kW、380V、△接法、8.8A、1440r/min

三极、25A

500V、60A、配熔体25A

500V、15A、配熔体2A

20A、线圈电压380V

三极、20A、整定电流8.8A

保护式、500V、5V、按钮数3

1

1

3

2

2

1

1

XT

SQ1~SQ4

端子板

行程开关

JD0-1020

JLXK1

500V、10A

、20节

500V、5A

1

4 以上设备共24套。

(2)学习材料准备:教学设计、课件、多媒体设备、笔、电路安装评分标准表和检修训练评分标准表等。

八、教学内容结构图

九、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一、

1、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演示所用的安装板、导线、仪表、电工工具

等。

2、〔课前检查〕

(1)清点学生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记录,检查学生的着装;

(2)强调遵守实训课课堂纪律;

(3)检查本次课所需学习用具是否配带齐全;

(4)检查电工工具配带是否齐全,工具摆放是否整齐、有序;

3、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二、

复习旧课

复习上课题学过的位置控制的内容,对实习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表扬或鼓励做得较好的,并指出在上课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应如何改进?检查学生实习进

度,是否按文明生产要求清扫实习场地。

三、

课程导入

1、结合上课题讲解新课题自动循环控制线路。

2、用行程开关进行自动往返控制:有些生产机械,如万能铣床等要求工作台在

一定距离内能自动往返,以便对工件连续加工。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在位置控制线路图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来实现自动循环

控制。

2、可用位置开关的常闭触头来实现工作台指定位置停车,那么再反向起动时又如

何控制呢?

3、位置开关有两对触头,一对常开触头和一对常闭触头,常闭触头先分断,常开

触头后闭合,应如何来实现工作台的自动往返运动?

四、

讲授新课

(一)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物图:

(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如下,工厂车间里的铣床常采用这种线路,行车运动示意

图同位置控制示意图相同,行车的两头终点处各安装了二个位置开关SQ1、SQ3和SQ2、

SQ4,将这两个位置开关SQ1、SQ3的常闭触头分别串接在正转控制电路中,将另两个

位置开关SQ2、SQ4的常闭触头分别串接在反转控制电路中,将SQ2常开与按钮SB2

的常开触头及接触器KM1的常开自锁触头并联接在正转电路中,将SQ1常开与按钮

SB3的常开触头及接触器KM2的常开自锁触头并联接在反转电路中。当位置开关动作

后,常闭触头先分断,工作台停止运动;常开触头后闭合,工作台反向运动。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电路原理图:

(三)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当运动部件向左运动时,假设SQ1失灵,运动部件继续向左运动撞到SQ3,这时SQ3可以进行终端限位保护。当运动部件反向运动时,SQ4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停车时只需按下SB1即可。

(四)接线方法

接线时,行程开关SQ1常闭触头串接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行程开关SQ2常闭触头串接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将SQ2常开触头与按钮SB2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M1的常开自锁触头并联接在正转控制电路中,将SQ1常开触头与按钮SB3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M2的常开自锁触头并联接在反转控制电路中,主电路走线与位置控制电路相同。

(五)安装步骤及工艺要求

1、画出元件布置图和线路接线图;

2、检查元器件好坏,在确定无误后,在板上安装;

3、工艺要求:

(1)接线时,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走线,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叉不可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且走线合理,线路要求横平竖直,转角转成直角;

(2)接点不能松动,不能有反圈,不能露线心;

(3)按接线图布线并套好号码管;

4、根据原理图检查布线是否正确;

5、安装电动机;

6、连接电动机和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7、连接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8、自检;

9、交实习教师检验、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车。

(六)注意事项:

1、熔断器接线一定要正确;

2、安装完成电路后,要认真检查电路;

十一、教学反思: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实际动手安装和检修电路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互相学习的能力。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这一次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为了上好“理实一体化教学”课,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先要提高自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努力做到能“文”能“武”。能够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认识方法和教学方法,使我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2、“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增加了我与学生的直接接触时间,我增进了对学生知识需求的了解,能切合实际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理实一体化教学”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我作理论知识讲解时,已激起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一旦实践,学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操作试验中,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会自觉地思考和提问或与老师讨论,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当然,本次课教学中也有不足点:

1、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和方法上还欠佳。因此,课堂纪律不太好。

2、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语言不够精炼,与学生的互动时间较

少,学生有感觉乏味的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组

2014年4月

自动往复循环延时电机控制线路

自动往复循环延时电机控制线路 【摘要】通过对电机工作原理及拖动过程的分析,根据生产机械的运行要求,采取现代电气控制技术设计的自动往复循环延时控制线路控制电机的工作,该电路适用于电动机容量较小,循环周期较长、电动机转轴具有足够刚性的拖动系统中。 【关键词】现代电气控制;电机;循环;延时 0.引言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坚固耐用等有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实际中,它的应用占到了使用电机的8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各种生产机械常常需要自动往复运动,如:机床工作台。因此,利用现代电气技术设计的控制线路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方便可靠。该控制线路由继电器、接触器和按钮等有触点的电器组成。该线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给厂家带来更大的利益,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1.解决方案 由电动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进线最终任意两相对调,电动机即可反转。因此,采取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由继电器、接触器和按钮等有触点的电器组成的控制线路来改变定子绕组相序来实现正反向的切换工作,实现自动往复循环延时运动。 2.控制线路及工作原理 控制线路如下: 工作原理: L1、L2、L3为三相电源进线端子。BG3、BG4分别为左、右超限限位保护用的形成开关。限位开关BG1放在左端需要反向的位置,而BG2放在右端需要反向的位置,机械挡铁放在运动部件上。启动时利用正向或反向按钮。当按下正转按钮SF2,接触器QA1通电吸合,并形成自锁,主触点QA1闭合,电动机正向旋转并带动机械向左运动。当机械移至左端,并碰到BG1时,将其压下,其常闭触点断开,QA1线圈失电,同时,使其常开出点闭合,继电器KF1线圈得电并形成自锁,当KF1得电一段时间后,通电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反转接触器QA2线圈电路,主触点QA2闭合。此时电动机则由正转变为反转,带动机械向右边运动。当机械移至右端,并碰到BG2时,将其压下,其常闭触点断开,QA2线圈失电,同时,使其常开出点闭合,继电器KF2线圈得电并形成自锁,当KF2得电一段时间后,通电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正转接触器QA1线圈电路,电机又开始正转带动机械向左边运动。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的萌芽:自动化技术学科萌芽于18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如何进一步降低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被提到了议程。 特点:简单的单一对象控制。 1. 经典控制理论分类 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 2. 现代控制理论 3. 大系统理论 4. 智能控制理论 发展历程: 1.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1940-1960) 研究单变量的系统,如: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的速度;调整方向盘改变汽车的运动轨迹等。 ?1945年美国人Bode出版了《网络分析与放大器的设计》,奠定了控制理论的 基础; ?1942年哈里斯引入传递函数; ?1948年伊万恩提出了根轨迹法; ?1949年维纳关于经典控制的专著。 特点: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率域法,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而对复杂多变量系统、时变和非线性系统无能为力。 2.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研究多变量的系统,如,汽车看成是一个具有两个输入(驾驶盘和加速踏板)和两个输出(方向和速度)的控制系统。空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复杂的控制问题,用于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性指标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并推动了控制理论的发展。 ?Kalman的能控性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 特点: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法),研究“对输入-多输出”、时变、非线性系统等高精度和高复杂度的控制问题。 3. 大系统控制时期(1970s-) 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大系统控制理论是一种过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相结合的动态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目标多样、因素众多等特点。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多变量的系统。 如:人体,我们就可以看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体温的控制、情感的控制、

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教案 2015 ?2016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_________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 xxx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课程教案

教学容与教学过程 如图1所示行车运行示意图,如何用电动机拖动行 车向前和向后运行? 提出问题:如果操作者失误,在行车运行到两端的极限位置 时未能及时按下停止按钮,会出现什么结果?如何避免出现 这一现象? 阶段与时间 安排 」、组织教 学 : (3 min ) 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整顿课堂纪律,分小组坐好,准备进入教学 整顿课 堂纪律, 检查考 勤,准备 进入教 学。 二、复习旧 知,引入新 知 (5min ) 利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来拖动行车的向前和向 后运动,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 1112 口 匚駄 V 7 1 W-L1 出挂图 提问问 题 出挂图复 习旧知 提出问题 学生观 察行车 的运动 状态思 考并尝 试回答 问题 温故而 知新, 为新课 的讲授 做好铺 垫。

【讲授新课】 位置开关: 定义: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以控制运动部件 位置或行程的控制电器。 位置控制就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铁与行 程位置开 关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以实现对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或行程的一种方 在行车的两端终点处各安装一个行程开关 SQ1和 SQ2行车前后各装有挡铁1和挡铁2指出利用行程 开关,可以使行车在到达两端极限位置时自动停下 来。 4向南|行丰|向 后? 档铁/ W2 想一想:请同学们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基 三、讲授新 知 识 (30mi n ) 法称为位置控制,又称为行程控制或限位控制 图位置开关

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2组

项目课题: 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 2015年8月 项目一: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 利用PLC完成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1、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正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电动机正向连续运转→小车右行;小车右行碰到SQ1→小车右行停止,延时1s后小车左行。

2、按下反转启动按钮→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电动机反向连续运转→小车左行;小车左行碰到SQ2→小车左行停止,延时1s后小车右行。 3、按下停止按钮后,电动机停止运转。 4、SQ3、SQ4为小车运行的左右行极限位开关。 5、控制线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完善的保护措施。 6、各小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设计出PLC的I/O分配表,电气原理图、正确选择安装所需要的电器元件、规范完成线路的安装与配线、正确编制出PLC程序,并下载到PLC内,完成任务运行调试(空载与带载实验)。 一、电动机继电器控制线路 二、PLC基本知识 一、根据控制要求,首先确定I/O的个数,进行I/O的分配。本案例需要8个输入点,2个输出点,如表2-1所示。 二、根据控制要求分析,设计并绘制PLC系统接线原理图,如下图2-1所示。 1.设计电路原理图时,应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PLC外部硬件也具备互锁电路。 2.PLC继电器输出所驱动的负载额定电压一般不超过220V,或设置外部中间继电器。 3.绘制原理图要完整规范。

图2-1 plc系统接线原理图 三、安装与接线 1.材料准备:根据接线原理图,列出需要的所有材料清单,如表2-2所示。 (2)检测元器件的质量好坏。 (3)PLC的选型要合理,在满足要求下尽量减少I/O的点数,以降低硬件的成本。 表2-2 材料清单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包含四个学习任务,分别为:⑴介绍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⑵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⑶自动往返控制电路调试、⑷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检修 本学习任务的主要内容是:记住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会安装和调试自动往返控制电路;能用电路工作原理来分析电路故障现象;编写故障检修流程;实际检测并排除电路故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起、保、停电路的安装;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在教师指导下,能对简单控制电路进行检测与维修。 该班学生上课不太认真,逻辑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应急能力和

合作能力相对较差。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能说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安装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3、根据故障现象,能运用专业化语言描述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 4、会制定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的流程。 5、会检测与维修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6、通过该任务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 1、重点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中各电器元件的作用,会安装并调试电路。 2、化解方法 老师详讲,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实际安装电路。 五、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 1.难点 安装电路,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的制定,实际检修电路。 2.化解方法 老师现场分析并示范检修故障,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实际检修电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62777

一概述 为了能使仪器在特定的时间内工作,通常需要人在场干预才能完成。本课题设计的定时器,就是能使你不在时,仪器也能按时打开和关闭。例如你想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某一时间断的节目,而这一段时间你又有其他事要做,不在家或机器旁边,你就可以实现预置一下定时器。在几点几分准时打开机器,到某时某刻关掉机器。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以其显示的直观性、走时准确稳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定时控制器由供电单元、数字钟单元、定时单元以及控制输出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为定时控制器系统框图。 图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带数组电子钟的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可设定定时启动(开始)时间与定时结束(判定)时间 2.定时开始,指示灯亮;定时结束,指示灯灭 3.定时范围可以选择 4.具有电子钟功能,显示为四位数 三.电路设计 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每秒一次的方波秒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时,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所有计时结果结果由六位数码管显示。 3.1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是电子钟的核心,用它产生标准频率信号,再由分频器分成秒时间冲。 振荡器振荡频率的精度与稳定度基本上决定了钟的准确度。 振荡器是由石英晶体,微调电容与集成反相器等元件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经典控制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经典控制部分 第一章控制理论一般概念3学时 (2)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9学时 (6)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io学时 (15) 第五章频率特性12学时 (26)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8学时 (36)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8学时 (40) 第八章离散控制系统8学时 (45)

第一章控制理论一般概念3 学时 1.本章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控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控制理论的发展、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等内容,认识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使学生深入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开环闭环和复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内容,学会利用所学控制原理分析控制系统。 3)使学生学会控制系统的基本分类方法, 4)掌握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本章讲授的重点 本章讲授的重点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的基本分类方法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本章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讲授3 个学时,复习学时3 个。 演示《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进步》及《自动化的应用举例》幻灯片,加深同学对本课程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了解,加深对反馈控制原理及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理解。

1.教学主要内容 : 本讲主要介绍控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的应用及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等内容。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本讲首先介绍控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离心调速器为例, 说明需要用控制理论解决控制系 统的稳定、 准确、快速等问题。 其次,在讲授控制理论的发展时, 主要介绍控制理论的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重点说明经典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范围、 研究的手段, 强调本课程重 点介绍经典控制理论。 另外,在介绍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时, 应举出控制理论在军事、 数控机 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动态测试、机械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及与后续课的关系, 激发 同学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介绍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时,先说明本门课的特点,起点高、比较 抽象、系统性强, 然后强调学习本门课程应以新的视角分析和考虑问题, 以系统 的而不是孤立的、 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掌握控制 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注意结合实际, 为解决工程中的控制问 题打下基础。 3.注意事项: 介绍本门课的参考书及课程总体安排。 4.课时安排: 1 学时。 5.教学手段: Powerpoint 课件。 6.作业及思考题: 借参考书,查阅与本门课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控制理论的 应用及最新发展动态。 [教案 1-2]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本讲主要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开环闭环和复合控制系统、 闭环控 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内容。 [教案 1-1] 第一节 概述 控制理论的发展、 控制理论在工程 给出定义,并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 动控制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第四章第四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教学目的】 1、认识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知道它们的逻辑真值关系; 2、能对与门、或门、非门电路进行简单的应用.由这三种基本门电路组成的复合门电路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全自动洗衣机的程序控制等方面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 理解逻辑关系的涵义以及动手操作验证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媒体】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新课引入:让学生列举我们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数字设备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记录信号和传输信号的我们就像生活在数字化技术的“海洋”里,越来越多的数字电子设备正在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技术有什么优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信号技术的基础电路——门电路。 首先说明: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假和真可以使计算速度加快。 而在门电路中也用0和1表示条件不成立或成立。 【新课内容】 1.与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一——如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什么时候灯泡才亮 (4)假设开关闭合,逻辑“真”,用“1”表示,反之“假”用“0”表示;同理灯 泡亮,用“1”,灯泡灭,用“0”,完成课本的真值表.如右图所示。 教师:与门的输出输入看起来象数学的什么运算 ——乘法 教师:对,与门的“与”在逻辑上就是共同的意思,即当全部条件共同具备时,才能产生一定的结果。 与门符号如右。 论书本利用二极管实现与门功能的电路图。体会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这里所 起的作用。 2. 或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二—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S1、S2同时闭合,灯泡亮吗 输入 输出 A (S1) B (S2) Z (Q ) 0 0 0 1 1 0 1 1 输入 输出 A B Z

[精]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第四章第四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教学目的】 1、认识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知道它们的逻辑真值关系; 2、能对与门、或门、非门电路进行简单的应用.由这三种基本门电路组成 的复合门电路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全自动洗衣机的程序控制等方 面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 理解逻辑关系的涵义以及动手操作验证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媒体】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新课引入:让学生列举我们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数字设备?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记录信号和传输信号的?我们就像生活在数字化技术的“海洋”里,越来越多的数字电子设备正在走进我们 的千家万户,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技术?有什么优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信号 技术的基础电路——门电路。 首先说明: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假和真可以使计算 速度加快。而在门电路中也用0和1表示条件不成立或成立。 【新课内容】 1.与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一——如右 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什么时候灯泡才亮? (4)假设开关闭合,逻辑“真”,用“1”表示,反之“假”用“0”表示;同理灯 泡亮,用“1”,灯泡灭,用“0”,完成课本的真值 表.如右图所示。 教师:与门的输出输入看起来象数学的什么运算?——乘法 教师:对,与门的“与”在逻辑上就是共同的意思,即当全部条件共同具备时,才能产生一定的结果。与门符号如右。 论书本利用二极管实现与门功能的电路图。体会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2.或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二—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S1、S2同时闭合,灯泡亮吗? 输入输出A(S1)B(S2)Z(Q) 0 0 0 1 1 0 1 1 输入输出A(S1)B(S2)Z(Q)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1.1 引言 控制观念 生产和科学实践中,要求设备或装置或生产过程按照人们所期望的规律运行或工作。 同时,干扰使实际工作状态偏离所期望的状态。 例如:卫星运行轨道,导弹飞行轨道,加热炉出口温度,电机转速等控制 控制:为了满足预期要求所进行的操作或调整的过程。 控制任务可由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来完成。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1.2.1 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 一个简单的水箱液面,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液面高度h维持恒定。当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平衡时,水箱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预定的高度上。 当水的流出量增大或流入量减小,平衡则被破坏,液面的高度不能自然地维持恒定。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人工控制的例子。 这种人为地强制性地改变进水量,而使液面高度维持恒定的过程,即是人工控制过程。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 1. 自动控制的定义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当出水与进水的平衡被破坏时,水箱水位下降(或上升),出现偏差。这偏差由浮子检测出来,自动控制器在偏差的作用下,控制阀门开大(或关小),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2. 自动控制的基本职能元件 自动控制的实现,实际上是由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画出以上人工控制与动控制的功能方框图进行对照。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控制的功能,存在必不可少的三种代替人的职能的基本元件: 测量元件与变送器(代替眼睛) 自动控制器(代替大脑) 执行元件(代替肌肉、手)

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需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 顺序控制——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 1、电路原理图 2、电路组成 本电路由电源隔离开关 QS;熔断器 FU1、FU2;交流接触器 KM1、KM2;

热继电器 FR1、FR2;启动按钮 SB1、SB2;停机按钮 SB3 及电动机M1、M2 组成。 3、技术要求 电动机 M1 先行启动后电动机 M2 才可启动,停止,两台电动机同时停止。 4、工作原理 (1)合上 QS,电源引入。 (2)启动 M1 按下按钮SB1→KM1 线圈得电→ →KM1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1 启动连续运转。 →KM1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3)启动 M2 当M1启动后,按下启动按钮SB2→KM2线圈得电→ →KM2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2 启动连续运转。 →KM2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4)停止 按下按钮SB3→ → KM1 线圈失电→ →KM1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1 失电停转。→KM1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 KM2 线圈失电→ →KM2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2 失电停转。→KM2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5)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 QS。 5、顺序控制线路的其它形式 (1)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 M2 的主电路接在 KM(或 KM1)主触头的下面。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2)合上电源开关 QS。 (3)启动: 按下按钮SB1→KM1 线圈得电→ →KM1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1 启动连续运转。 →KM1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再按下按钮SB2→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2 启动连续运转。 →KM2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4)停止:按下SB3→控制电路失电→KM1、KM2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1、M2 同时停转。 (5)停止使用时,分断电源开关 QS。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教学设计

《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原理与安装、调试、检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这一节是电力拖动教学中的重点,是在位置控制线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一个线路,也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比较难的、容易出故障的线路,学生容易在本节实训课中遇到各种难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位置控制线路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比较容易。但由于引入了行程开关的常开、常闭触点,所以接线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具体实训时要提醒学生要先画好元器件安装布置图、接线图。老师巡回指导,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三、设计理念 按照学生认知过程,先向学生展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物图,再让学生绘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教师重点分析电路工作原理,介绍接线方法、安装步骤及工艺要求,最后让学生进行检修训练。本设计方案由实物展示到理论学习,再到动手操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号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行程开关,熟悉其内部构造; 2、正确理解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3、学会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电路图、接线图画法;

[技能目标] 1、进一步熟练运用、安装行程开关; 2、会安装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3、学会排除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故障; [素质目标] 1、继续提高学生对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兴趣; 2、渗透电工安全意识教育; 3、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遇难而上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1、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原理; 2、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接线步骤及接线方法; 3、检修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六、教学难点 1、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接线步骤及接线方法; 2、检修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 八、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电拖电路板、万用表、行程开关等 九、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演示所用的安装板、导线、仪表、电工工具等。

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修订版

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 动控制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第四章第四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教学目的】 1、认识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知道它们的逻辑真值关系; 2、能对与门、或门、非门电路进行简单的应用.由这三种基本门电路组成的复合门电路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全自动洗衣机的程序控制等方面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 理解逻辑关系的涵义以及动手操作验证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媒体】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新课引入:让学生列举我们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数字设备?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记录信号和传输信号的? 我们就像生活在数字化技术的“海洋”里,越来越多的数字电子设备正在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技术?有什么优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信号技术的基础电路——门电路。

首先说明: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假和真可以使计算速度加 快。而在门电路中也用0和1表示条件不成立或成立。 【新课内容】 1.与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一——如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什么时候灯泡才亮? (4)假设开关闭合,逻辑“真”,用“1”表示,反之“假”用“0”表示;同理灯 泡亮,用“1”,灯泡灭,用“0”,完成课本的真值表.如右 图所示。 输入输出 A (S1) B (S2) Z(Q) 00

教师:与门的输出输入看起来象数学的什么运算? ——乘法 教师:对,与门的“与”在逻辑上就是共同的意思,即当全部条件共同具备时,才能产生一定的结果。 与门符号如右。 论书本利用二极管实现与门功能的电路图。体会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这里所起的 作用。 2. 或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二—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S1、S2同时闭合,灯泡亮吗? 0 1 1 1 1 输入 输出 A (S1) B (S2) Z (Q )

继电接触控制逻辑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电气控制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继电接触控制逻辑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低压电器:(B) 是指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主令电器:(B) 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 3、熔断器:(B) 是一种简单的短路或严重过载保护电器,其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 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 4、时间继电器:(B) 一种触头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 5、电气原理图(B)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各电气元器件中导电部件的连接关系 和工作原理的电路图 6、联锁(C) 联锁”电路实质上是两个禁止电路的组合。K1动作就禁止了K2 的得电,K2动作就禁止了K1的得电。 7、自锁电路:(C) 自锁电路是利用输出信号本身联锁来保持输出的动作。

8零压保护(B) 为了防止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做零 压保护。 9、欠压保护(B) 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为了防止控制电路和电动机工作不正常,需要采取措施切断电源,这就是欠压保护。 10、星形接法:(A) 三个绕组,每一端接三相电压的一相,另一端接在一起。 11、三角形接法:(C) 三个绕组首尾相连,在三个联接端分别接三相电压。 12、减压起动(A) 在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将电源电压降低接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起动电动机的方法。 13、主电路:(A)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线路末端的电路,是强 电流通过的电 路, 14、辅助电路;(B) 辅助电路是小电流通过电路

15、速度继电器:(C)以转速为输入量的非电信号检测电器,它能 在被测转速升或降至某一预定设定的值时输出开关信号。 16、继电器:(C)继电器是一种控制元件,利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 将电量或非电量信号转化为电磁力(有触头式)或使输出状态发生阶跃变化(无触头式) 17、热继电器:(C) 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 18、交流继电器:(C)吸引线圈电流为交流的继电器。 19、全压起动:(C) 在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 定电压下起动。 20、电压:(A) 电路两端的电位差 21、触头 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22、电磁结构电磁机构是电磁式电器的感测元件,它将电磁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触头动作。 23、电弧电弧实际上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24、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 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开关电器 25、温度继电器利用过热元件间接地反映出绕组温度而动作的保护电器称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李洪波

一、课题:&1.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及内容 二、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什么是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控制原理的发展史和主要内容 技能: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进程了解本课程主要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本课程的任务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具教案、粉笔等 七、时间分配课题引入 10分钟讲授 85分钟作业布置 5分钟 八、作业布置 九、审批 十、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疑点讲解 &1.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及内容 一提到自动化很多人就会问自动化是什么?所谓自动化就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的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自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的古代,很多的能工巧匠就发明了许多原始的自动装置,以满足生产、生活和作战的需要。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以下几种: (1)指南车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能自动离合齿轮系装置的车辆。指南车是

一种马拉的双轮独辕车,车箱上立一个伸臂的木人。《宋史·舆服志》中对指南车的构造和各齿轮大小和齿轮数都有详细的记载。 (2)铜壶滴漏 即漏壶,中国古代的自动计时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漏壶的最早记载见于《周记》。这种计时装置最初只有两个壶,由壶上滴水到下面的受水壶,液面使浮箭升起以示刻度(时间)。 (3)饮酒速度的自动调节 宋朝仇士良著的《岭外代答》(公元1178)蹭记载中国南方和西南方部落村民的一种习俗,就是常用长0.6米以上的饮酒管饮酒。在这种竹制饮酒管中有一条银制小鱼,作为可动的开关(即浮子式阀门)。这种阀门可用来保持均匀的饮酒速度。 (4)记里鼓车 中国古代有能自报行车里程的车制,是东汉以后出现的,由汉代改装而成,车中装设具有减速作用的传动齿轮和凸轮、杠杆等机构。车行一里,车上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表示车的里程。 (5)漏水转浑天仪 公元2世纪,中国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一种天文表演仪器。它是一种用漏水推动的水运浑象,和现在的天球仪相似,可以用来实现天体运行的自动仿真。 (6)候风地动仪 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的一种观察地震的自动检测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检测地震信号的大小和方向。 (7)水运仪象台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苏颂、韩公廉等人制成的水力天文装置。它既能演示或能观测天象,又能计时及报时。 中国古代人民在原始的自动装置的创造和发明上作出了辉煌的成就,也为后来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动化的发展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大的发展。 公元一世纪古埃及和希腊的发明家页创造了教堂庙门自动开启、铜祭司自动洒圣水、投币式圣水箱等自动装置。17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多种自动装置,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法国物理学家B.帕斯卡在公元1642年发明的加法器;荷兰机械师C.惠更斯于公元1657年发明的钟表;英国机械师E.李在公元1745年发明带有风向控制的风磨;俄国机械师H.波尔祖诺夫于公元1765年发明了蒸气锅炉水位保持

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教案 2015 ~ 2016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授课教师:xxx 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课程教案

教学容与教学过程 阶段与时间 安排 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 学:( 3 min ) 一、整顿课堂纪律,分小组坐好,准备进入教学。 整顿课 堂纪律, 检查考 勤,准备 进入教 学。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知:(5min )如图1所示行车运行示意图,如何用电动机拖动行 车向前和向后运行? 利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来拖动行车的向前 和向后运动,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 出挂图 提问问 题 出挂图 复习旧 知 提出问 题 学生观 察行车 的运动 状态 思考并 尝试回 答问题 温故而 知新, 为新课 的讲授 做好铺 垫。 提出问题:如果操作者失误,在行车运行到两端的 极限位置时未能及时按下停止按钮,会出现什么结 果?如何避免出现这一现象?

【讲授新课】 位置开关: 定义: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以控制运动部件 位置或行程的控制电器。 位置控制就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铁与行 程位置开关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以实现对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或行程的一种方 法称为位置控制,又称为行程控制或限位控制 图位置开关 在行车的两端终点处各安装一个行程开关SQ1和 SQ2,行车前后各装有挡铁1和挡铁2指出利用行程 开关,可以使行车在到达两端极限位置时自动停下 来。 想一想:请同学们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基 础之上动手绘制可以对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实现位三、讲授新 知识 (30min)

高二物理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第四章第四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教学目的】 1、认识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知道它们的逻辑真值关系; 2、能对与门、或门、非门电路进行简单的应用.由这三种基本门电路组成的复合门电路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全自动洗衣机的程序控制等方面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 理解逻辑关系的涵义以及动手操作验证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教学媒体】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新课引入:让学生列举我们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数字设备?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记录信号和传输信号的?我们就像生活在数字化技术的“海洋”里,越来越多的数字电子设备正在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技术?有什么优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信号技术的基础电路——门电路。 首先说明: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假和真可以使计算速度加快。 而在门电路中也用0和1表示条件不成立或成立。 【新课内容】 1.与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一——如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什么时候灯泡才亮? (4)假设开关闭合,逻辑“真”,用“1”表示,反之“假”用“0”表示;同理灯 泡亮,用“1”,灯泡灭,用“0”,完成课本的真值表.如右 图所示。 教师:与门的输出输入看起来象数学的什么运算? ——乘法 教师:对,与门的“与”在逻辑上就是共同的意思,即当全部条件共同具备时,才能产生一定的结果。 与门符号如右。 论书本利用二极管实现与门功能的电路图。体会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2.或门电路 实物投影课本实验二—右图: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只有S1闭合,灯泡亮吗? (2)只有S2闭合,灯泡亮吗? (3)S1、S2同时闭合,灯泡亮吗? 输入输出A(S1)B(S2)Z(Q) 0 0 0 1 1 0 1 1 输入输出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自动或半自动的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的行程或位置受到限制,或者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往返循环工作,以方便对工件进行连续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在运行路线的两头各安装一个行程开关实现位置控制,如下图所示:

行程开关安装时,安装位置要准确,安装要牢固;滚轮方向不能装反,挡铁与撞块位置应符合控制线路的要求,并确保能可靠地与挡铁碰撞。 1、电路原理图

2、电路组成 电路由断路器QS;熔断器FU1和FU2;热继电器FR;按钮SB1、SB2、SB3;交流接触器KM1和KM2;行程开关SQ1、SQ2;电动机M组成。 3、技术要求 按下启动按钮SB2,电机运转,带动工作台左移,当运动到设计位置压动SQ1限位开关时,电机反转,带动工作台右移,当运动到设计位置压动SQ2限位开关时电动机正转,… … 如此往复。

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无论正向、反向运行都能停车。 4、工作原理 (1)合上电源开关QS,电源引入。 (2)左移 按下SB2→KM1线圈得电→ →KM1动断触点先断开→使KM2线圈断电→接触器互锁。

→KM1主触头后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台左移。 →KM1动合触点后闭合→实现自锁。 至限定位置,撞块碰限位开关SQ2挡铁→SQ2动断触点先断开→使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断电停转,工作台停止左移;KM1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KM1动断触点闭合解除互锁。

(3)右移 SQ2动合触点后闭合→使KM2线圈得电→ →KM2动断触点断开→实现互锁。 →KM2主触头后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台右移。→KM2自锁触点闭合→实现自锁。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知识分享

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 设计

一概述 为了能使仪器在特定的时间内工作,通常需要人在场干预才能完成。本课题设计的定时器,就是能使你不在时,仪器也能按时打开和关闭。例如你想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某一时间断的节目,而这一段时间你又有其他事要做,不在家或机器旁边,你就可以实现预置一下定时器。在几点几分准时打开机器,到某时某刻关掉机器。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以其显示的直观性、走时准确稳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定时控制器由供电单元、数字钟单元、定时单元以及控制输出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为定时控制器系统框图。 图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带数组电子钟的定时控制器逻辑电路,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可设定定时启动(开始)时间与定时结束(判定)时间 2.定时开始,指示灯亮;定时结束,指示灯灭 3.定时范围可以选择 4.具有电子钟功能,显示为四位数 三.电路设计 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每秒一次的方波秒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时,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与“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所有计时结果结果由六位数码管显示。 3.1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是电子钟的核心,用它产生标准频率信号,再由分频器分成秒时间冲。 振荡器振荡频率的精度与稳定度基本上决定了钟的准确度。 振荡器是由石英晶体,微调电容与集成反相器等元件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图中1门、2门是反相器,1门用于振荡,2门用于缓冲整形,R1为反馈电阻,反馈电阻的作用是为反相器提供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状态。反馈电阻R1的值选取太大,会使放大器偏置不稳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知识教案

本课程介绍

一、制冷空调自动化课程的基本概况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制冷空调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制冷空调自动化系统的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 3.初步具备对简单制冷空调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解读和操作技能。 三、本课程的特点: 1.是针对由制冷、电气、电子等技术综合而成的实际自动控制系统。 2.是制冷原理、空气调节、制冷设备、电工学、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的综合应用。3.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 四、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先详细介绍制冷空调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对系统组成和控制对象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讲述制冷空调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和应用技术。在介绍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技术时,采用的是先分支后整体的思路,即在介绍系统部件的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再介绍整个系统的结构、原理与应用。 一、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概况 制冷(Refrigeration)技术是一门研究人工制冷原理、方法、设备及应用的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常把制冷分为“普冷”和“深冷”(又称低温技术)两个体系,普冷的制冷温度高于一120℃,而深冷低于一120℃,但它们的划分界限不是绝对的。 1834年英国人波尔金斯(JacobPerkins)制成第一台用乙醚作制冷剂的制冷机以来,制冷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制造了建立在不同原理上工作的各种制冷机,其中有1844年美国人高斯(Goss)发明的空气压缩式制冷机;1862年法国人卡尔里(Carre )制成的吸收式制冷机;1874年瑞士人皮克(RaoulPierre Pictet)首先制造了以二氧化硫作制冷剂的制冷机;同年德国人林德(Linde )发明了氨制冷机,因此成了公认的制冷机始祖,对制冷技术的实用化起了重大作用。1881年后又出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制冷机,1890年有了以水为制冷剂的蒸汽喷射式制冷机,1930年出现了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制冷机,后者给制冷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到了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制冷(又称热电或温差电制冷)又独树一帜,成为制冷技术的新秀,对微型制冷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制冷的具体实现有许多方法,工程上常用的有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半导体制冷等制冷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使用的条件进行选择。在各种制冷方法中,蒸气压缩式制冷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大约占90%以上。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它是通过对空气的处理使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简称“四度”)达到一定要求的工程技术。 二、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涉及的温度区域非常广阔,从工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接近于绝对零度的最低温到室温或更高。制冷的应用范围一般可分为三个温区。 ①低温区(约一100℃以下)主要用于气体液化、低温物理、超导和宇航研究。 ②中温区(-100-5℃)主要用于食品冻结和冷藏、化工和机械生产工艺的冷却过程、冷藏运输等。 ③高温区(5^-50℃)主要用于空气调节和热泵设备。 三、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的内容 自动控制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操作,它是围绕着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制冷与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制冷与空调系统参数如压力、温度、湿度、流量、液位、空气成分等自动检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