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

《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导入]

新闻:美国女飞人琼斯首次承认自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服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奥委会收回

其所获金牌。[分析]:

“类固醇类〞兴奋剂何以影响成绩?[形成问题]:

正常机体中性激素的调节机能?

[经典实验1]

1849年,德国生理学家A. A. Berthold

(1803-1861) 发表了最早的关于内分泌研究的经典实验。他奠定了内分泌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他关于性腺可以释放出物质影响性状的推论,在当时却没有被广泛的认可。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W. M. Bayliss (1860-1924)和E. H. Starling (1866-1927),大胆设想通过实验解答了当时无法理解的“胰液分泌调节〞问题。他们提取狗的十二指肠黏膜物质,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调节量明显增加。由此发现了“机体可以通过向血液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调节远处器官活动〞的方式。1905年,W. B. Hardy 提出了用"hormone〞〔激素〕一词,称呼这些化学物质。

[分析]:

①说出公鸡摘除睾丸后的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

论?

[形成问题]:

②实验尚不足以说明是“性激素〞使然,科学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还需要什么样

的补充?

今天,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验证性激素的存在。 [思考]:

③如何补充Berthold的实验?

〔师生互动梳理板书:〕

[过渡]

由此开创了内分泌学,掀起激素研究的热潮。

[经典实验2]

1886年,两位生理学家G. Mering和O. Minkowski注意到切除胰腺的狗出现“糖尿病〞

症状。

192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 G. Banting 和C. H. Best结扎狗胰腺的腺导管,等到胰腺萎缩后,从中提取抗糖尿病的“胰岛〞提取物,即

[讨论]:

①糖尿病的基本症状:糖尿、口渴、消

[观察]

胰岛素。

随后Banting又与J. J. R. Macleod合作获得了治疗糖尿病效果稳定的胰岛素。为此两人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现在,胰岛素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

[讲解]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

[演示实验]

胰岛素惊厥实验

小金鱼、胰岛素、葡萄糖溶液,培养皿

②胰腺与消化管的关系?胰腺导管的

存在意义?

③胰腺的形态?胰岛的分布?

[思考]

④通常患者会在什么时机注射胰岛素,以免血糖过高?如果血糖过低会有什么症

状出现?

[观察]:

低血糖症状及其恢复

[讨论]:

〔设备:视频投影〕激素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过渡]

甲亢、“大脖子病〞都是与甲状腺素有关的激

素失调疾病。

[观察]:

患者图片

[讨论]:

病症以及基本原理。

[经典实验3]

1937年,英国牛津大学内分泌学家哈里斯〔〕在实验中观察到,如果把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中断,那么可导致生殖器官的萎缩。如果把血液联系恢复正常,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这说明什么呢?

哈里斯提出:垂体受控于下丘脑,下丘脑产生一种“释放激素〞的物质,通过血液作用于垂

[分析]:

①表达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体。

可是下丘脑是属于神经系统的呀!哈里斯的假说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和反对。然而,这一开创性的新见解却深深地打动了吉耶曼〔R.Guillemin〕和沙利〔〕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毅然踏上了寻找脑激素的坎坷历程。两个人从合作到长达20年的竞争,吉耶曼用掉了几百万头羊的下丘脑,沙利也用掉了上百万头猪的下丘脑,终于揭开了下丘脑的秘

密。

[板书] :

下丘脑垂体

[设计实验]

甲状腺激素影响蝌蚪发育实验

蝌蚪、甲状腺激素、甲硫咪唑,培养缸〔提示:基本步骤〕

[展示]:

实验结果

[讨论]:

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确定实验观察指标,排除偶然误差,预测

实验结果〕

[分析]:

参考国外同学Bachan Nguyen的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并得出结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现场观摩课教案〔2007年10

月·某某〕

高二生物4.2 体液调节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教案人教版 一、知识结构 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1.体液调节的概念。 2.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3.激素分泌的调节。 4.激素生理功能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二)能力训练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种类,生理作用以及调节方式等知识,提高学生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1)体液调节的概念。 (2)激素分泌的调节。 (3)同类激素间的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难点 (1)激素分泌的调节。 (2)同类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解决办法

利用图解讲授激素分泌调节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讲解,以加深理解记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复习回顾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具准备 制作人体主要激素分泌腺体及生理功能图表; 下丘脑和垂体位置图像; 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解; 胰岛内各种细胞分泌物和相互关系示意图解。 七、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生理卫生课程中学习过的有关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有关图像示意图解。 八、教学程序 ---------------------------------------------------------------------------- (一)明确目标 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 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通过植物激素调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完成的。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这样的吗? 列举初中生物所学习过的相关实例: 如,幼年时期假设甲状腺功能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假设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又如,人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

体液调节教案

体液调节教案 【篇一:实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doc】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⑵运用课件呈现图解归纳调节机制。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六、教具准备 课件。七、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 节的机制是什么?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 是反射弧;激素调节则是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有什么区别呢?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 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归纳: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以外,还有co2和h等,它们对 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时,会使肺泡气的co2含量升高,动脉血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升高,这 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呼吸加 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co2的清除,使肺泡气和 动脉血中的co2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资料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多媒体呈现教材p32体温 调节图解,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⑴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 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 说课 课件 (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

第3章体液调节单元说课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 版选择性必修1 (共17张PPT) 体液调节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单元教学说课之 说课流程 教学依据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01 02 教学重难点 03 04 06 教学过程 05

教学依据 01 课程标准 单元概念教学 概念1 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 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4.4 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1.4.1 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4 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1.4.2 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1.4.3 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抽象的、 去情景化、 知识逻辑 认知逻辑 支持

重要 概念 事实、证据 单元情景教学 1.4.4 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怎么 发现 怎么 调节 抽象的、 去情景化、 知识逻辑 认知逻辑 支持 重要 概念 教材: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1.4.1 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4.3 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怎 么 配合 1.4.2 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教学依据 01 课程标准 内容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激素 第三节 第三节 教学依据 01 教学依据 学情分析 01 本节课学生学习了神经调节之后,对体液调节的宏观认识。体液调节的重点是激素调节,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有所接触,在

新教材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精品教学案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比较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知识点01 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如:CO2)参与的体液调节 CO 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CO 2含量较高 的混合气时,会使肺泡气的CO 2含量升高,动脉血中的CO 2 含量也随之升高,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 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 加快对CO 2的清除,使肺泡气和动脉血中的CO 2含量维持在 正常水平。 知识点02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课程标准 目标解读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 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它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 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举例说明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如:CO 2)参与的体液调节。 2.比较并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上的的特点。 3.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的关系。 4.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神经和体液调节,说 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5.概括总结下丘脑的功能。 知识精讲 目标导航

知识点03 体温的调节 1.人身体内环境的温度,在37.5℃左右 2.体温恒定原理: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即:产热=散热 3.产热途径:安静: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 运动:骨骼肌 4.散热途径:主要靠皮肤实现,皮肤散热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进行 5.调节过程: 6.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知识点04 水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饮水(主)、食物中的水(主)、代谢产生的水; 去路:肾排尿(主)、皮肤排出、肺排出、大肠排出 2.水平衡调节过程: 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以Na+为例 来源:食盐(主) 去路:肾排尿(主)、皮肤排汗、大肠排便 2.无机盐平衡调节过程: 小结: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知识点0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以神经调 节为主导,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知识点06 下丘脑的功能 1.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2.感受渗透压变化,做为感受器。

高中生物 第1单元 第3章 第4节 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第四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简述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重点) 2.理解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重难点) 3.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 内分泌腺和激素 17 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全身或局部的器官组织,引起这些器官组织产生相应的反应。 2.激素的概念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作用于某些特定的细胞即靶细胞。 3.人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生理作用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调节和控制着腺垂体中各种促激素的释放 腺垂体 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催乳素刺激乳汁分泌 各种促激素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神经垂体 催产素刺激子宫平滑肌 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平衡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促进钙的吸收和增加血钙含量胸腺胸腺素提高免疫系统抵御病菌的能力 肾上腺皮质皮质醇、醛固酮 分别调节机体的糖代谢和水盐代谢。促 进机体应对各种有害刺激

探讨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 【提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探讨2:材料1: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 材料2: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材料3: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由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激素有何特点? 【提示】材料1说明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材料2说明激素需要血液或体液的运输作用;材料3说明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教案】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水盐平衡调节中尿量的变化+教学设计高二上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水盐平衡调节中尿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借助模式图、动画等学习重吸收的原理,体会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分析不同情境下尿量的变化,提升审辨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分析不同情境下尿量的变化,提升审辨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导入【图文呈现】:饮水不足、体内 失水过多(如:剧烈呕吐、严 重腹泻)或吃的食物过咸(大 鱼大肉),机体就会减少排尿 量。问:那我们的机体是如何 做到这样的调节的呢? 联系生活,情境 再现,回顾自己类似 经历时,是否产生的 尿量会有所减少,首 先从客观经历上产生 认可,并对机体的调 节产生好奇心。 通过情境创 设,运用生动形 象的图文迅速勾 起学生的回忆, 从而顺利引出水 盐平衡调节中尿 量的变化分析。 核心内容展开一、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时尿量的变化 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 兴奋,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 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建 构调节机制的概念模型。 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重吸收的机理 示意图讲解肾脏中关于 尿液形成的相关结构,视频动 画呈现:抗利尿激素通过增加 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从 根据教师的讲 解,理解人体通过神 经和体液调节协调配 合来进行水盐平衡的 调节。 明晰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时,机体是 如何通过抗利尿激素 来减少尿量的排出。 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时尿量 的变化是本微课 的核心内容之 一,需要通过清 晰的讲解为同学 们打下后续分析 的基础。 借助视频和 动画,呈现抗利 尿激素增强重吸 收的机理,强化

高中生物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核心素养: 1.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树立稳态与平衡观。 2.通过建立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 通过学习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养成关注人体健康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问题探讨,学生讨论。 问题:1、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加速呢? 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问题: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 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一、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除激素以外,其他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2、体液调节的范围:

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实例1: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 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实现。 (1)感受器:人和高等动物皮肤中分布有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包括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 (2)寒冷条件下,增加产热的途径有哪些?减少散热的途径有哪些? 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优质学案3-3-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 人教版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1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2.概括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3.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结合体温调节的过程深化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构建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 (3)其他化学物质:组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 (4)范围 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判断正误 (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3)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4)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

(5)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 (6)某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答案〗(1)×(2)√(3)√(4)×(5)×(6)√ 特别提醒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请分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 〖提示〗血液中CO2增多,高浓度的CO2随体液运输,可有效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大,从而加快对CO2的清除,此过程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核心归纳CO2对呼吸的调节机制(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不仅有激素 B.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C.所有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只需要血液运输,不需要进入组织液 〖答案〗 A 〖解析〗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还有CO2、组胺、NO等,A正确;体液调节不等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B错误;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不存在神经调节,C错误;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液,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 2.(2020·湖北十堰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 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

高中生物_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内容是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总结与应用,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实例,使学生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的机制,进一步深化稳态与平衡观,同时渗透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1、通过分析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构建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 2、结合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深化稳态与平衡观。 3、运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统一机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关注自身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的比较。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关系。 2、教学难点 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环节二实例分析(互动交流)实例一:体温调节 展示图片:学生刚跑完1500米时的样子,让两位亲身参加1500米比赛的同学谈一下感受。 体温升高,一段时间后体温又恢复正常。 提问:机体是如何来调节体温恒定的? 布置任务,结合课件上的问题,阅读教材58-59页,了解机体的产热途径和散热途径有哪些?机体如何调节体温恒定? 提问学生课件上展示的问题。 明确体温恒定的机制:产热量=散热量。 机体就是通过控制产热和散热使体温恒定的。 小组合作,构建模型。 当人体处于寒冷和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如何调节体温恒定? 寒冷环境: 提问:神经调节过程中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时什么?效应器有哪些?激素的作用?两位同学谈刚 跑完1500米的 感受。 学生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回答 老师的提问。 小组合作,构建 体温调节模型, 奇数组构建寒 冷环境时,机体 的调节过程。偶 数组构建炎热 环境时,机体的 调节过程。由学 生代表展示并 说明。 学生代表展示 合作成果,其他 小组做补充。 学生回答 身边的实例展 示,亲身体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构建 模型,培养学生 建模思维与合 作探究能力。 合作交流,思维 碰撞。 结合图解回答 问题。

高中生物_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生物兴趣小组拍摄的 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憋气后呼 吸会加快,进入泳池,脸色苍 白打哆嗦,爬山时面色通红大 汗淋漓等现象。提出疑问 1、憋气后为什么会呼吸加快, CO2调节属于哪种调节方式? 2、寒冷条件下,脸色苍白打 哆嗦;炎热条件下,大汗淋漓 面色通红;机体是如何保持体 温恒定的呢? 观看视频,思考生物 兴趣小组提出的疑 问。 利用自制 视频引入 新课,激 发学生兴 趣。引发 思考,进 入课堂教 学。

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起调节作用 分析资料1、左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右 图是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 细胞结合的方式示意图 2、科学家发现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可达100m/s 3、很多体液因子(如甲状腺激 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叩击膝盖下方韧带,小腿突然 抬起。 问题组: 1、根据资料(1)(2)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 么,结构基础是什么?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 题。 合作探 究、 分析资 料,培养 学生基于 生物学事 实和证据

度 作 用 范 围 作 用 时 间联 系 作 用 范 围 比较 局限 较广 泛作 用 时 间 短暂 比较 长联 系

分析资料构建模型出示图片和问题: 1、寒冷条件下,为什么脸色苍 白打哆嗦; 2、炎热条件下,为什么大汗淋 漓面色通红;机体是如何保持 体温恒定的呢? 3、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有什 么联系? 分析资料,自主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课本58页的第二段, 分析体温恒定取决于什么?产 热和散热的途径有哪些? 2、分析图3-8,皮肤有哪些结 构与体温调节有关? 3、寒冷条件下,产热结构和散 热 结构发生哪些变化?炎热条 件呢? 研读课本、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 分析归 纳、建模、 语言表达 能力

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树立联系的 观点。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科学探索的能力。 ⑵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创设问题情况、推断各种激素的功能。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故事形式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调节——贝利斯和斯他林发现促胰液素——体液调节的问世一个刺激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被发现了,被命名为促胰液激素,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从此建立了内分泌学,国际上一个寻找激素的热潮开始。 2、体液调节的概念 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和高等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是主要内容。 激素(hormo ne)英译文为荷尔蒙。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已经知道的激素大约有几十种。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激素:(1)含氮激素例如肽类蛋白质类(胰岛素,生长激素)胺类(甲状腺激 (2)固醇激素例如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3)固醇类激素例如胆钙化醇 3、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1) 生长激素 问题情境: a) 切除垂体以后,幼年动物生长立刻停滞。 b) 上述动物如果每天注射生长激素,过几天之后便又开始逐渐生长。 讨论问题: 产生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什么?研究生长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生长激素 的作用? 得出结论:产生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垂体。研究生长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 有:A、切除腺体;B注射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生长。 (2) 甲状腺激素 问题情境: a) 用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或在蝌蚪生活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在较短时间内就变成一个小型青蛙。 b) 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会变得身体臃肿、行动呆笨,精神萎靡,食欲不 振。 c) 摘除小狗甲状腺,小狗除发生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身体发育停止。 讨论问题: 甲状腺激素产生于哪个部位?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甲状 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得出结论: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腺。研究方法有:A、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方法;B、摘除甲状腺。上述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正面进行研究,另一种是从负面进行研究。用幼年狗做实验更能说明甲状腺激素对发育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动物个体生长发育,提高动物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对尿液形成过程的回忆,联系实际,能够阐述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教学重点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教学难点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教学实施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设疑导入 PPT展示: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会感到乏 力,这时需要补充淡盐水。为什么补充的是淡盐水, 而不是纯净水呢? 引导学生从汗液的成分上面进行分析,展示出水 盐平衡的定义——人体水分和无机盐的摄入量和排 出量几乎相等,维持体内含量相对稳定。进行下一环 节的学习。 通过联系生 活实际,启发学生 思考为什么会感 到乏力,补充淡盐 水的原因是什 么?为水和无机 盐平衡调节及其 意义做好铺垫。 展示原理剖析模式【水的来源和去路】 PPT展示出水的来源的去路,着重强调尿液是水 的主要去路。 【尿液的形成】 引导学生回忆尿液形成的器官,场所以及过程, 点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的多少会影响排水 量的多少,而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收的水量又会受到 抗利尿激素的影响,展示 抗利尿激素作用的原理, 帮助学生理解此过程。 通过数据向 同学们直观展示 出水的来源和去 路,帮助学生们理 解为什么尿液的 形成是水平衡调 节的主要途径。 给学生直接 讲述水平衡调节 过程可能学生不 太好理解,但是通 过回忆尿液的形 成过程可以让学 生知道肾小管和 集合管重吸收水 量与尿量多少的 关系,有助于理解 后面的水平衡调 节模式。

【水平衡的调节】 通过动画,文字和箭头分布展示出水平衡调节的过程。并且强调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场所是在下丘脑,释放是由垂体释放。用不同颜色文字和箭头表示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馈调节的部分。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有了前面的铺垫以后,此过程的模式图旧好理解了,用分布展示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调节过程的逻辑关系理得更加清楚,更好理解。体现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水平衡状态。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补充建构完善联系【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展示出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也明确指出尿液是 无机盐的主要去路,排尿是调节无机盐平衡的一个重 要途径。 【盐平衡的调 节】 以钠离子,钾 离子为例讲解盐平 衡调节的过程,解 释醛固酮的作用机 理,通过图例展示 出血钠升高与渗透 压的关系,以及与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水的关系,明 以往学生不 太理解盐平衡过 程究竟是如何实 现的,通过展示醛 固酮作用的原理, 帮助学生理解盐 平衡的调节过程, 并且帮助学生明 确水平衡和盐平 衡调节是相辅相 成,共同联系的。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教案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程标准素养要求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1.生命观念:理解识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的区别,通过体温平衡和水盐平衡及调节,建立稳态调节观。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调节的原理分析探讨生命系统的调节规律。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的概念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 体液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 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 准确、比较局 限 短暂[提醒]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的。 二、体温的调节 1.体温平衡 2.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冷觉感受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 ⎩⎪⎨⎪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量减少,骨骼肌战栗甲状腺及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多 (2)炎热→热觉感受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 ⎩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量增多肾上腺:分泌激素减少 (3)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水盐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平衡调节 (2)血钠平衡 ①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 的重吸收。 ②血钠含量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 3.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四、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和意义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 2、教学难点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 18.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过山车”的片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一系列的问题和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过山车、大摆锤等娱乐设施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教材中“问题探讨”,与学生一起探讨本节课的内容 (1)既然知道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2、新课讲授 2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坐过山车时人体的反应,有些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有些与激素的调节有关。人和高等动物无论是对复杂环境的刺激及时作出各种反应,还是维持机体内各种机能间的协调统一,都既需要神经调节又需要体液调节。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教师利用课件提问:什么是液体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一样吗?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的问题: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表格,与学生一起比较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信息”在课件中给学生们补充拓展CO2的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我们知道了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的呢?我们通过下面这两个实例来理解这个问题 实例1:体温的调节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狗通过吐舌头来散热的照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狗会用吐舌头来散热降低自己的体温,那么我们人类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散热的呢? 大家冬天的时候有没有打过颤栗,这是机体在遇到寒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反应,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呢?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示意图”、“体温调节主要过程示意图”和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8-59页的文字部分,回答教师的问题 1.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基本调节方式:生理性调节 重要补充方式:行为性调节) 2.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主要途径:皮肤是主要散热器官,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散热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体液调节 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这两个实例充分反映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密不可分。这部分内容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学生可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命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等观点,最终形成稳态与平衡观。同时对学生学习下一章免疫调节有良好的铺垫和引导作用,承上启下,是学生整体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解网络”的关键一环。 【课标要求】 结构与功能观: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例如体温的调节。 稳态与平衡观:理解高等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系统角度,认识个体生命系统的稳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的生活经验,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习过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但并未系统认识和探讨二者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实例进行分享,了解体液中其他起调节作用的物质。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理解体温调节过程。 3.运用归纳与概括,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4.通过体温调节过程,建立稳态与平衡观,培养健康生活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理解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关系。

2.教学难点:构建体温调节概念模型。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背景资料和启发式提问,以学生自主学习、前后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学。同时,引入课堂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上课讲小话被班主任发现时的感觉,思考: 1.看到班主任出现时,你会有哪些反应? 2.这些反应中,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体液调节 探究: 第二段,回答: 1.阅读教材P 57 (1)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与激素调节是何关系? (2)除了激素类物质,体液中还有哪些物质也有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 小活动:憋气15s,认识CO 2 【设计意图】提供科学资料,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增强对体液调节概念的认识,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2.自主完成学历案相关问题,前后两桌讨论归纳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 提示:所有生物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同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和对比总结的能力。 (二)人体热量的来源和散出方式 探究: 1.提供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图片,思考: (1)图中哪些动物是恒温动物,哪些是变温动物? (2)以人为例,体温为什么能维持在37℃左右?降温的时候我们的体温为什么不会降低?

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教案:第二章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答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2。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2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引入新课 引言: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 问题探讨(课本P31): 课件呈现:玩过山车的图片。 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设问: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加速呢? 学生答:因为肾上腺素增多. 点拨: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体紧张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设问: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 学生答: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与神经调节有关; ②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过渡: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设问:体液调节其实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答:激素调节. 设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设问: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 学生答:不是 课件呈现:人在赛跑的图片,CO2调节的过程 设问:人类的呼吸中枢在哪?当你在赛跑时,血液中的CO2为什么会迅速增加? 学生答:脑干,有氧呼吸旺盛。 设问:此时的呼吸加深加快对于人体有何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