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1

教学备课

备课的目标:

1、对所教学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

2、让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内容。

备课中的注意点:

1、深入浅出的解释所教内容的意思。

2、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

3、只做学员思考的引导,不可实行错误的思想诱导。

教学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对国学的热爱。

2、让学生诵读教学内容,完成当日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3、协助学生树立符合国学传统观点的价值观。

4、协助学生培养、形成尊师重教、礼待他人的行为规范。

5、重视国学、弘扬传统积极文化。

教学难点

1、保持教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的兴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将当日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使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总计时间35分钟以内。

2、课堂教学:总计时间50分钟。

3、课后总结:总计时间25分钟。

教学内容

《大学》

教学要求及课后作业

背诵相对应段落、列举身边类似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管理

1、开课前将当天上课的新内容打印出来,做好开课充分的物资准备。

2、确保教室内桌椅的整齐,地面的清洁卫生。

3、课程结束后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桌椅。

《大学》及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理解、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理解、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

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步骤及要求:

通读―通读所要教学内容(1―2遍),掌握课文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校对―准确核对并修正教学内容的词字,标注其不常见字,做到没有不理解的字,教学中没有障碍点,无死角。

细读―细读教学内容并清楚其句义,逐字逐句解释、内化掌握。解义―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古代结合现代),最好使用现代例子来解释古代故事中的道理。

撰写教案,撰写教案方案,教案方案流程细化、量化。

具体操作:

1、导入课文――提问。

2、进入课文――字词解释,文意解释。

3、留时间给同学读书,不过找自愿来领读的学生开始读书。

4、布置作业。

5、结束课程。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古

语是讲什么的。

2.正确朗读《千字文》(节选六),初步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古文的来历,读、背古文。

4.读古谜故事《吟诗出谜收学生》,知道故事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古语、古文,借助注解,了解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听、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要了解自己,了解敌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2.使学生了解算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古训。

2.复习古语。

3.复习古文。背诵《千字文》

4.复习古联。

二学习新知

(一)古语

1.出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名读,再指名读注解,学生思考:这句古语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学生交流:这句古语讲了什么?

3.学生自由背诵古语,教师考查。

4.师:古语告诉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5.学生听《开原之战》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二)《千字文》(节选六)

1.出示内容,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同桌互读互听,再齐读。

5.教师讲解意思。

6.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指名背。

(三)古谜

1.指名读“《吟诗出谜收学生》”的故事。

2.你知道是什么吗?

(四)国粹天地

1.学生自读课文,读完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中人交,止于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这一文段的主要观点,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寻找最合适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3、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明白文段的观点,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2、熟读成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大学》的主题: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1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背诵上一节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听录音,比较自己的读音和读法。

3、再读,正音:邦bāng、畿jī、惟huái、缗mí、蛮má、

丘qū、隅yǜ、穆mù、於wū、缉jī、熙xī。

4、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刘读、抽读。

(三)整体感知文段

1、读文段,边读边思考以下词语的意思。邦畿: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惟民:民众。所止:所居住的地方。

缗蛮:绵蛮。“缗”通“绵”,鸟叫声。丘:山冈上。隅:角落。止:栖息。其:它。

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叹词。缉:继续。

2熙:光明。

止:语助词,无意义。君:国君。仁:仁爱。敬:恭敬。孝:孝顺。慈:慈爱。信:信用。

2、再读文段,感知文意。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3小组交流:读了文件段,你明白了什么?

4、检查汇报。

(1)、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

(2)、“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

(3)、知已知彼,为人处事要光明磊落,庄重谨慎。

3 《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重要的。

5、读了文段,你发现什么规律?指名汇报并板书。

(四)拓展

1、看例子,谈想法。(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说说图片中的人物体现了什么?

2、联系生活,谈感受。

(五)熟读成诵。

(六)小结: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已知彼,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庄重谨慎。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朗读《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内容,熟能成诵。

2、比较学习有关“学习”的论述,理解孔子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3、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激发养成好读书、好学习的'习惯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能成诵《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

难点:理解孔子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通读《论语》,在摘抄本上整理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

一、温故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诵读《论语》,你们还记得论语开篇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生齐诵。

3 孔子在学而篇第一则中,表明了他的哪些态度?

预设:对学习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对做人的态度。

4 孔子被尊为圣人,他不但具有贤明的美德,还在于他善于学习。那么《论语》中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有哪些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快速回忆预习内容,自己稍加整理。

二、归纳整理

1 学生把预习摘抄本拿出来,整理一下自己摘抄的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

2 集体交流,归纳出以下内容:

[课件出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诵读课文,有节奏的诵读课文。

2、学生简单理解长幼有序、尊敬长者的道理和一些做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以一个长胡子、长发飘飘的长者去演示长字。然后引申到如何对待长者,开始学习。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自由朗读,开嗓子读出声音来。

2、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老师亲自范读,为学生解决他们朗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师都、读第一遍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应该读出韵律和停顿。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既/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2 朗读第二遍时,老师读一遍,让学生跟着读两遍,然后再让学生同桌之间上句和下句相互对读几分钟,直至读到正确流利为止。

3、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对课文简单讲解。例如:第1句可以处理为吃饭走路,都要长幼有序。

第2句理解为帮长者但是要有始有终;

第3句讲对长者不能直呼其名;

第4、5句讲路上遇到长者应该恭敬地招呼;

第6、7、8句讲在长者面前要得到允许才能就坐说话,声音要恰当,要看着对方说话;最后一句是说对待同族的`叔伯兄弟要向对待自己父亲和兄弟一样。

4、在初步了大意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对读、点读、齐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1、讲故事《信陵君敬老》加深同学们敬老意识。

2、思考,怎么做才能算是敬老。

3、讲故事《杜环代人养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的意思。

四、总结

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时时紧记。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通用5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通用5篇) 时间一晃而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平时多爱读读诵诵,虽然其中的字他们可能大多不认识,虽然诗句的意思弄不明白。不过,兴趣是最大的老师,相信孩子们能够完成本学期对国学的学习任务。若能形成立身处世、谨言慎行、言而有信的好习惯,那就令人欣慰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丰富,涉及待人处事、孝顺爱子、尊师重教、读书求学、惜时如金、择友之道等等方面。汇集了古代为人处世方面的格言、谚语之大成,是论理道德规范教育的蒙学教材。 本书对原著的内容进行节选时,精选了其中的文华精华。设置了“注释”、“译文”、“链接凤凰号”、“拾贝珍珠滩”、“学馆启示录”、“相约百草园”等栏目。 四、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经典名句; 2、大概理解名篇名段的意思; 3、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古代对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主要方法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多种形式教学。 2、举行国学背诵小能手评比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每周一节国学课,会背所学内容。 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论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论语》,演译《论语》,领悟《论语》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一)教学目的: 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三)教学过程: 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 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

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 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次谨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1 教学备课 备课的目标: 1、对所教学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 2、让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内容。 备课中的注意点: 1、深入浅出的解释所教内容的意思。 2、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 3、只做学员思考的引导,不可实行错误的思想诱导。 教学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对国学的热爱。 2、让学生诵读教学内容,完成当日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3、协助学生树立符合国学传统观点的价值观。 4、协助学生培养、形成尊师重教、礼待他人的行为规范。 5、重视国学、弘扬传统积极文化。 教学难点 1、保持教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的兴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将当日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使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总计时间35分钟以内。 2、课堂教学:总计时间50分钟。 3、课后总结:总计时间25分钟。 教学内容 《大学》 教学要求及课后作业 背诵相对应段落、列举身边类似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管理 1、开课前将当天上课的新内容打印出来,做好开课充分的物资准备。 2、确保教室内桌椅的整齐,地面的清洁卫生。 3、课程结束后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桌椅。 《大学》及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赏识、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细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支配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进展的进程中,制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

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日,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抱负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每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老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老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舞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老师要每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舞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沟通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XXX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研究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XXX XXX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XXX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相识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识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设想画面,豪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XXX”XXX,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XXX”XXX,你会如何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开端感知: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一)教学目的 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三)教学过程 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

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积累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 3、认真研读课文,了解传统文化,深入思考有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论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 背诵校本教材《经典诵读》第三组古诗。 二、新课导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个人就是孔子。 三、走近孔子 还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那么,孔子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近孔子。 1、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孔子的知识。 2、教师补充。 四、简介《论语》 孔子是流传千古的文化名人,而最能体现孔子的为人和思想的就是《论语》。北大教授郭家齐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假如只读一本书,就读《论语》;假如要读两本书,那就加上《道德经》。这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文明的源头,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源头中吸取养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声名远扬的《论语》。 教师介绍《论语》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流利有感情诵读,了解大意。 六细品课文,赏析感悟 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在小组内读给大家听听,并谈谈为什么喜欢以及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名言、古诗、故事或生活中的经历)。 1、学生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七、拓展延伸 《论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重读经典,哪些闪耀着智慧的话语依然鲜活如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孔子《论语》,你还了解哪位文化巨人或者读过哪些经典名著,给大家介绍一下,不要忘了带上你的感悟哦。 学生展示交流。 八、总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三千余年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度,《论语》《诗经》《孟子》四大名著等等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遗产。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多阅读这些经典文化,感受先贤们的智慧与豪情,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顺序号:(1 ) 一、新课导入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可是大家真的学好了吗?当你的朋友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抚慰他;当你被某篇文章感动时,你却感慨为何自己就不能表达;当外国友人问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时,你却在偷偷查看“百度百科”。因此到了大学我们仍需学习语文,这节课我们一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读一读:结合注释翻译熟读国学经典 1.《论语》(选段); 2.《孟子》(选段); 3.《道德经》(选段); 4.《庄子》(选段)。 (二)议一议:结合儒、道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说说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1.儒家文化:“仁”是核心; 2.道家文化:辩证思维; 3.墨家文化:“兼爱”为核心; 4.法家文化:核心思想“法”、“术”、“势”; 5.兵家文化:战略与军事; 6.阴阳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 (三)看一看: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名家思想

1.于丹教授讲孔子; 2.易中天教授讲法家与道家。 (四)比一比:选读《史记·商君列传》并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1.分小组讨论并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诵读选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五)练一练:围绕P11-13的内容,写一写墨子“兼爱”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小结 本次课按“读一读→议一议→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讲授、影视播放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赏析国学经典选文,理解儒、道家等学术派别的思想文化;让学生能够论述古代圣贤的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资料1-4的古文; 2.预习课本P14-26:工程二影视作品欣赏。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 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您浏览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正文如下: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

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 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 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 “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 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 三友, 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 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 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 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 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 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 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 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 《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 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 (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 (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 (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 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 (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这就是—— 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 (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篇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连镇逸夫小学:王晓伟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让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语感。 二、听音乐感受 1. 出示课件《话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 教师范读。认真听,体会语境。 3. 6. 自由练习朗读 4. 齐读,扫清错别字。 5、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

6、全班齐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合作探究。 谈感受,提升朗读 1、学生谈一谈对于时间飞快的感受; 2、学生谈一谈如何节约时间; 3、学生带着感受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篇三: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校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下面是我带来的三篇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同学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学校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校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3.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同学乐观参与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力量。 二、活动预备: 1预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预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讨论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 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22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观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同学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同学活动展现: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⑴“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⑴两人一组,以竞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⑴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5.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6.全体同学共同诵读孔子名言。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观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学问有才能的同学,“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3篇)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方案(3篇) 学校国学经典教学打算1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化实施素养教育,创立良好的校内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气氛。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同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爱好。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根本熏陶和修养,承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同学文化与道德素养。 二、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同学增长学问,熟悉中华文化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才智,吸取人类优秀文化养分,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育同学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深厚的学术气氛,创立学习型的文化校内;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分散师生民族情感,增添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展的远大志向 2、详细目标: (1)培育学校生的留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深厚的阅读气氛,提升同学语文水平,培育同学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育学校生读书爱好,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每天诵读活动,培育同学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关心学校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6)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教师,到处是教室”。只要有热忱,就能成为一个诵读教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舞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也许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备铃前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教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着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诵读措施及形式 五、诵读措施: 1、实行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同学爱好是确保活动胜利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行多种方式调动同学学习主动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

国学经典幼儿园教案

国学经典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培养幼儿的良好文化素养和情操品质; 2.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3.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国学经典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国学经典。2. 教学活动 1.朗读:老师为孩子们朗读国学经典,让幼儿感受古文韵味,培养幼儿的语感; 2.听故事:老师为幼儿讲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让幼儿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歌唱:老师带领幼儿唱国学歌谣,增强幼儿对国学歌谣的理解和记忆; 4.诵读: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诵读国学经典,让幼儿在诵读中体验古文的韵味和美妙。 教学方法 本教学案例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形式,让幼儿轻松愉悦地学习国学经典; 2.故事讲述法:给幼儿讲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3.诵读法: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幼儿在体验古文韵味的同时加深对其的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 1.师生问候; 2.教师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讲授 1.朗读《三字经》; 2.师生互动,了解《三字经》内容; 3.讲述《三字经》故事; 4.唱《三字经》歌谣; 5.学生诵读《三字经》; 第三步:检测与评价 1.教师设计《三字经》测验; 2.学生诵读《三字经》部分; 3.教师讲述《三字经》考试结果。 第四步:总结 1.教师复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教师提醒学生多加练习,掌握国学经典。 教学反思 1.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国学经典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诵读、朗读,更应该融入多样化的游戏、互动、讲故事等活动; 2.注意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内容的匹配性:不同的国学经典适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内容设定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下学习国学经典;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分层:国学经典不是完全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分层,避免幼儿对内容过于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经典著作。 2. 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道德修养。 3. 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论语》的相关内容和故事。 2. 多媒体设备或翻页书籍以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 3.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相关活动教具。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论语》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经典著作,它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对话和言行。 2. 展示《论语》相关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猜测故事情节。 3. 询问幼儿们对《论语》的了解程度,引导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步骤二:讲解(20分钟) 1. 教师选取《论语》中的一则故事,如“论语·子罕篇:孔子见到一个死者的尸体时,悲哀地说:‘吾日三省吾身!’”。 2. 教师通过图片或文字展示该故事,解释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 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和孔子的思想。 4. 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幼儿们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互动活动(30分钟) 1. 分组活动:教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论语》中的故事进行表演或创作一个小剧场。 2.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进行讨论,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并找出其中的精彩片段。 3. 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角色并进行扮演,通过表演展示故事的情节和思想。 4. 表演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步骤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论语》中的道德思想和孔子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在学习《论语》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为幼儿们制作一个小册子,写下他们的感受和思考。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国学《大学》教案(五篇)

国学《大学》教案(五篇) 国学经典《大学》教案篇一 —— 王金丽 教学目标: 1、熟悉“乖、凭、职、痒、淘、辟、勃”7个生字,会写“性、格、凭、贪”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注视、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读准多音字“折、屏”,并组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写了猫的奇怪性格(1-3自然段)和它满月时的调皮、得意(4自然段)的内容。 3、了解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重点: 了解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进而感受对猫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醒课题 二、检查生词的预习状况 出示生词,生读(指名读、齐读),师正音。红色的字不仅要求会认还要会写,提示学生留意简单写错的字,(“凭”字的上半局部是“任”,最终一笔稍短;“贪”字的上半局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辟”字的

左边不要多一点)。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 大猫 满月时的小猫 (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概括这两局部内容的句子。 第一局部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其次局部写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得意,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调皮。 四、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 (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奇怪”这句话中的“奇怪”是什么意思? (二)快速扫瞄第1-3自然段,看看猫的性格奇怪表达在哪些方面?用简洁的词语说一说。 猫的性格奇怪主要表达在(板书)狡猾,贪玩,尽职;温顺可亲,任性;胆小,威猛。 (三)精读第1自然段 1、体会“狡猾” (1)猫的狡猾表达在哪里?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说它狡猾吧,它确实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温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2)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呀,多么狡猾乖巧的猫,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4)如此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