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

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
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

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

文汇报李婷2015-01-24 08:49

[摘要]当时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宣布实施金圆券方案,为的是取代业已破产的法币。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

前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以1948年的币制改革为背景,艺术地呈现了国民党金融体系是如何崩溃的,剧中,代号“建丰同志”的蒋经国很是神秘,虽未正面出现过,却不时亮一嗓宁波普通话,仿佛在各方势力的较量中他说话最管用。

日前,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做客上海市档案馆,以“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从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说起”为题举办讲座。在吴景平看来,作为艺术创作,《北平无战事》在剧本、人物塑造等方面可圈可点,但不能将剧中的内容和历史对号入座。事实上,1948年主导币制改革的不是蒋经国,那时的他还远没有掌控全局的能量;被人津津乐道的“上海打虎行动”的失败,和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也没有太大关联。

法币破产,金圆券仓促出笼

吴景平说,当时的币制改革跟蒋经国没有太大关系,他做的事情仅仅是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真正的主导者是蒋介石。当时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宣布实施金圆券方案,为的是取代业已破产的法币。法币是从1935年开始发行的,在8年抗战中,发行数额增加了390多倍,1937年的发行总数是14亿,到1945年已达5500多亿,而物价上涨比例更高,如重庆物价上涨达1795倍,上海86000多倍。因此,1945年抗战结束后,意识到法币不行了的蒋介石便要求当时的行政院、财政部、中央银行拿出币制改革的方案来。但当时主掌行政院的宋子文及财政部长俞鸿钧认为,币制改革须有基本前提,即社会和平、经济稳定、国际贸易收支平衡、有金银外汇作为准备金等等,而彼时战争刚结束,国民经济还很困难,没有这个底子来承担变革。

蒋介石没有因行政部门的审慎立场而停止推行币制改革的准备。1948年5月“行宪”之后,蒋介石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长,找来王云五担任财政部长。当年8月19日,在他主持下,通过了改革币制与管制经济各项文件。在当天的日记中,蒋介石这样写道:“此为3年来一贯之政策与唯一之主张,因(宋)子文、(张)岳军、(张)公权、(俞)鸿钧等皆畏缩不决,未敢执行,而今日以事急势迫,不得不有此一举。然(翁)咏霓与(王)云五能毅然实施,亦可谓奋勇难得矣。”

据宝岛台湾的公开档案记载,此次币制改革根本没来得及详细讨论,当天的会议总共就两三个小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与会人员便匆匆举手通过了。

经济崩溃,一石大米要4亿多元

对于金圆券政策的风险,蒋介石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局面,试图通过完全的高压统治来和市场较量。但现实的情况是完全失控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有不少影视作品将原因归结于“上海打虎行动”的失败: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准备查封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时,由于各方势力的干预,行动受到挫败。

吴景平认为,历史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商人囤积物资——政策推行不下去——币制改革失败”这样简单的逻辑,金圆券政策不可能因为一家公司的囤货没有拿出来就导致失败。实际上,当年搞币制改革,蒋经国不可谓不卖力。他时常坐在办公室里,日夜接见上海的富商巨贾,奉劝他们把黄金白银和囤积的货物拿出来。谁要胆敢违反新制,多半遭殃。财政部秘书陶启明、杜月笙大公子杜维屏、巨贾荣鸿元等一批“大老虎”,都在蒋经国的铁腕下锒铛入狱。吴景平说,这次币制改革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在外部环境很糟糕的情况下推行,不可能取得成功。历史证明,还得靠中国共产党来收拾局面,收兑了金圆券的人民币最终站住了脚。

八年级历史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教材内容:本课讲述了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历史,再现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此前,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两个阶段,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国民党军队再也无力抵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 一、课程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军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列举三大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决战的情况。 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并联系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3、回顾解放战争以来的有关史实,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 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4、回顾中共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 在对课文重点之处进行突破这一环节,要设置一系列问题并联系地图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列表归纳三大战役的时间、战略战术、指挥员、经过和作用;理解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利用多媒体展示渡江战役的片断,使学生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感悟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于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生物科学三班第三组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的支持,发动了旨在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内战。但是,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就在自己发动的内战中被彻底打败,并于1949年12月退守台湾,结束了在大陆22年的统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国民党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彻底,主要是其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和平、安定的追求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潮流。抗日战争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的曙光初现,人民迫切希望停止内战、实现和平,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顾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动了全面内战,将自己推到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人民对国民党当局已经不抱幻想。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是它走向失败的又一原因。国民党的政治可以说是蒋介石一人的政治,他是最终的决策者,一旦他作了决策,不管你是军事专家、经济专家还是外交专家一概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且,下面的人也并没有团结在他的周围。党内派系林立,纷

争不断,贪污成风;地方割据势力长期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南京政权的统治效能。 二、经济上的腐败和混乱加剧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通货膨胀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人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工商业活动遭受了灭顶之灾,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被迫放弃耕作,背井离乡,甚至在死亡的威胁下,许多人走上了抗争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钱,所以经济的崩溃也加速了国民党的军事失败。 三、军事上溃败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在军事上,蒋介石名义上是最高指挥。但事实上国民党军队内却是多头指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甚至是相互拆台,试问这样的一支军队又怎能取得胜利呢?诚如电视剧《亮剑》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国民党作战指挥部发出的命令大多是天才制定的,但却交给了蠢材去执行。国民党的很多战略部署没能执行就已经夭折了。 而且国民党的兵力比较分散,大量的军队在抗战胜利后就被空运和海运到了东北,导致中原的兵力空虚,不能给予共产党军队以致命的打击。还有就是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做的太到位了。我们都知道,在战争年代情报实在太重要了,谁有情报来源谁就能打胜仗。而共产党不仅军队中有人在专门研究和破译国民党军队的电报密码,就是在国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贾士钊杨梦 (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级本科生) 摘要:国民党是我国先进的资产阶级政党,对中国的政治做出过巨大贡献,最终于1949年失利而撤守台湾,国民党和共产党从最初的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经过几十年的纷争,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历史规律之中。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海内外政界和史家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人心向背说、经济崩溃说等多种学说和主张,但大多着眼于40年代中后期,研究其直接失败的原因。事实上,国民党的失败并不是仅由几次偶然的决策失误或战争失利而导致的,而是从一开始执政就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美国学者Lloyd E. Eastman试图阐述“(国民党)为什么一开始就显示出其脆弱和不稳定性,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并最终走上了崩溃。”1本文也着重探讨国民党失败的深层原因,总结历史教训,以求对今天能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蒋介石;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 一.国民党革命精神的骤然而逝 国民党在30年代时,中央机构已经显出臃肿的态势,官位被越来越多保守的官僚抓住不放,而这些官僚在她们的岗位上则过着安顿舒适的生活,却绝少关心自己的公共责任、自己的祖国,更不用说统治下的普通百姓了。 然而,国民党从开始绝不缺乏真心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党员和有志青年,例如有参加革命放弃了清政府许诺的高官厚禄的蔡元培,或共同在革命流亡中战斗和生活的汪精卫和胡汉民。但在初期阶段,领导人关心党的规模甚于党的质量,于是在国民党宽松的入党条件下,党员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党的信念和哲学不了解的新成员,使得基层组织极其涣散2,其中包括许多把入党视为升官发财的捷径的贪官和奸绅,组织的扩张让领袖们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党员的成分,党的腐化也由此而产生。而这些就是官员的提拔对于那些有理想的党员来说,是令人失望的。 清党运动是国民党的一件大事,又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3,为了清除国民党内的“不纯洁”的成分,清洗期间到底有多少人遭到屠杀是不得而知的。“具体的估计由数万到十万多不等,然而不管具体数字是什么,国民党的革命已经沾满了鲜血,而共产主义运动依 1Eastman L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陈明明:《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3 邹沛; 刘真. 中国工人运动史话.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 [17 January 2013].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遥遥领先于共产党。国军控制着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土地、经济,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国民党也大大超过其对手中共。然而,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中,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被中共所取代?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以及对外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1、大量发行钞票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对南京政府来说是个老问题,自其政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庞大的经费需求使国民党政权左支右绌,这不但包括行政支出和经济建设,还有南京政府统治集团的奢侈消费,再加上巨额军事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无底洞。但抗战以前物价稳定,税收在总支出中占相当的比重,财政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向上海金融界发行公债筹集,虽然不宽裕,但还能应付。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1946年财政部长俞鸿钧就坦言,"从1月到5月……税收只2亿5千万元,约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巨额的财政赤字,由发行补足"。政府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 有人对法币的购买力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每一百元法币)1937年值黄牛两头 1938年值黄牛一头 1939年值猪一头 1941年值面粉一袋 1943年值鸡一只 1945年值鸡蛋两个 1946年值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值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值大米0.002416两(每斤合16两) 1949年5月值1粒米的千万分之2.45

2、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 币制改革: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1 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1948年10月1日,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金圆券 高额税赋:南京政府超量征收捐税田赋,不但税额很高,而且税种繁多,税收十分严厉,因此引发了无数的农民起义和斗争。这些并非一般政策上的失误,而是当权者的阶级立场和仇视人民的立场所致。 1946-1948年政府赤字、银行垫款和钞票增发 单位:百万元法币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word教案 (3)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平谈判、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以及向全国进军等基本史实。理解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理解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 3、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二、预习指导 1、阅读“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目,回答:1949年初,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共中央的态度如何?北京谈判的结果如何? 2、阅读“百万雄师过大江”,简述渡江战役,尝试分析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3、阅读“向全国进军”一目,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北、西南、和华南进军的基本情况。 三、预习成果检测 1.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B.南京解放 C.国民党败逃台湾D.新中国成立 2.2006年4月23日是南京解放()年纪念日。 A.55 B.56 C.57 D.58 3.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向西北、西南和()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力量。 A.华东B.东北C.华南D.华北 4.阅读毛泽东同志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据此回答: (1)毛泽东同志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平津战役尚未结束B.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2)下列对“大江”沿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江入海口已形成大城市带 B.沿线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和万家寨水利枢纽 C.沿线有我国一大直辖市 D.沿线有以能源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能源基地 5.指挥渡江作战的是() A.朱德B.邓小平C.刘伯承D.彭德怀 6、1949年,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提出的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不包括 A、惩办战争罪犯 B、废除伪宪法 C、改编一切反动军队 D、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正权的合法地位 7、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发生在什么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一:国民党逆历史潮流而行 国民党统治集团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根本目标是使战后的中国恢复到站前的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所以,即使在战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发动内战。国民党既然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也就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国人及少数国民党将领对其大失所望。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日本对中国大肆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蒋介石却实行对日亲善的无耻策略,抽调出大部分兵力来剿杀共产党。由此而丧失了部分民心。 三: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国民党在政治和经济上不能顺应民心和时代的潮流,不能实现民主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保守、腐败。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和贪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民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它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而且国民党统治阶级把法币同伪中储券的比例定为1:200,导致物价暴涨,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由于贪污

盛行,捐税繁重,物价飞涨,农业荒废,民族工商业日益破产,导致社会各阶层惶惶不宁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四:不能实现平均地权 国民党之所以在内战中失败,有一个根本的现实原因,就是未能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她虽然在一九三零年就颁布了一个十分进步的“土地法”,并且,即便是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也始终在摸索着和实验着对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一因内乱频仍,二因外患连连,三因重视不够,才造成了只有土地改革的进步纲领,而不能向广大农民兑现。然而,辛亥以来直至抗战胜利的三十四年间,年年战争所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痛苦和负担,非但未能稍减,却常常是急剧加深。这既是北伐时期中共就能够煽动农民造反的最重要原因,又是抗战时期中共能够于敌后夺地扩张的最重要条件,更是中共能够在共产革命的名义下,发动起一场传统型中国农民战争的重要社会基础,特别是中国国民党在内战中之所以遭遇巨大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现实原因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土地改革,是一场独特的土地运动,其实也是一种战争动员的手段之一。中共通过土地革命,在短时间内激起了阶级斗争,大大地

抗战后国民党迅速败退的原因

国民党的众叛亲离 姓名:周昊班级组别:2014级9班4组学号:201450438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8年抗战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但是,将小日本打跑的中国,真的已经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吗?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6月11号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毛主席便作出了《论联合政府》这份对历史影响深远的政治报告,报告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激烈斗争中,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所以,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在美国支持下,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篡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但是,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前途处在和平发展与内战再起的十字路口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非常紧迫的,关系和影响着未来中国命运与前途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无比紧张的局势情况下,蒋介石以“和平,民主”为由,

胁迫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从而为他调拨军队部署,事先做好打打内仗准备拖延到足够的时间。面对蒋介石的胁迫,毛主席毅然赴会,一方面是共产党还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希望可以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的阴谋。 经过43天的艰难谈判,国共双方签下了《双十协定》——这份注定被撕毁的条约。6月1号,准备充足的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发动了全面内战。看不清局势,不能冷静的判断,从此时开始,已经注定了蒋介石失败的命运。 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 的矛盾,另外还存在官僚资本主义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封建主义已同官僚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综上所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希望使战后的中国回复到战前的状态,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这种逆历史发展趋势的想法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在中国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工农阶级,通过土地改革等先进的政治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大批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高华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作为“党国”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蒋介石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国民党的失败是个大题目。政权能出自枪杆子,也能失自枪杆子吧。 高华:那是啊,在东方许多国家政权更迭是由枪杆子决定的,当然在枪杆子的后面有政治等因素。关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最全面和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许多证据,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他说的完全对。 抗战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少在账面上占很大优势。 高华: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因为从实力对比上讲,双方悬殊太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军数量有四百五十万(内有正规军两百万),共军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内有野战军六十一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军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国军有可起飞的飞机三百四十四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两百四十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共产党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大大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故而蒋介石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他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中共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说,共军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得手后,蒋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摘要: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局势紧张,爆发了历时三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在期间迅速走向崩溃,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因素四个方面。 关键词:国民党;崩溃;军事;政治;经济 1相关背景 1.1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方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结果。其中,国共两党所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而此时,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希望使战后的中国回复到战前的状态,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由于中国中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它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障碍。中国面临内战危险。 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另外还存在官僚资本主义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封建主义已同官僚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综上所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图1 图2 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国共两党的形势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1.蒋,胡,汪争权分裂 由于国民党分裂成蒋介石派、汪精卫派、胡汉民派等几大政治派系,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存在着激烈的派系权力斗争。他们千方百计谋取权力,又千方百计保持权力,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在孙中山逝世后以元老身份,代理大元帅之位,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研究十分精通,在党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他幻想以文人治国的思想,成为国民党的领袖。汪精卫在党内成名较早,曾参加刺杀满清摄政王的行动,是孙中山遗嘱的见证人和起草人之一,早国民党内地位十分重要,曾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职,蒋介石异军突起之后,他以军事势力为依托,先后打压汪精卫和胡汉民,使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三派分别以不同的理念和势力为后盾,在国民政府建立后,互相打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蒋介石在各方的压力下,通电下野,之后在幕后指挥嫡系东山再起,最后蒋汪合作,达成了蒋介石主军,汪精卫主政的局面,联手排挤胡汉民,而胡汉民则为西南地方势力为后盾,成立了西南政务委员会半独立于南京国民政府,直到胡汉民病逝。在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三派势力相互排挤争夺权利,使国民党内部分化严重导致党的分裂,严重的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2.各派系之间的斗争 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先有其历史的渊源。在国民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来组织涣散,纪律松懈,成分复杂,军阀、官僚、政客充塞其中。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吸收了新的成分,以三民主义为党的思想基础,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但即便如此,国民党的组织纲领和纪律约束仍谈不上严密统一,加之1926年北阀开始后国民党半年之内席卷半个中国,使得本来成分已经鱼龙混杂的国民党,经过北阀期间蒋介石的“廉价取胜”,就更为泥沙俱下了。许多地方势力和军事势力未经改造便被整合进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形成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军事上有蒋、冯、阎、桂四系,政治上则有蒋、胡、汪三巨头。经过几年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较量,最终确立了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军事政治格局,但派系

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 历史论文

摘要: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国共两党局势又出现紧张。随之爆发了历时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政权在此期间迅速走向溃败。究其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四个方面来看。两个角度即共产党、国民党的角度,四个方面即经济、政治、军事、国际方面。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 经济政治军事国际 一、经济因素 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采用自然经济的方法,以物易物,抵制伪币进入解放区,采取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使国民党从根本上失去经济基础。在1948年,共产党经济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全国所有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的小麦产区和棉花产区均被共产党控制。为防止伪币流通,解放区人民均采用自然经济不用货币,农民都是以物易物,像拿鸡蛋换煤油,换盐等。同时共产党还出台政策,规定生活必需品不能出口到国统区,而国统区的奢侈品也不能被进口到解放区。这样使得国民党的大城市,尤其是上海,没有了物资来源,民不聊生,加速了崩溃过程。 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为了筹措内战的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还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抗战前増发47万多倍,而物价跃至抗战前的725586倍。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到深刻的危机。1947年,工业产量较抗战前的1936年减少了30%,失业人数陡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1947年,农作物总产量比1936年减少了30%—44%。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1947年,各地饥民达一亿人以上。[1]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全国各阶层人民被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这样使得国民党迅速失去人心,反革命战争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二、政治因素 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在解放区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领导,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了可靠的政治保证。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同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这样的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民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解放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种独特的战争动员手段,中共通过土地改革在短时间内激起了阶级斗争,大大的加速了蒋介石从“抗战领袖”坠落到“人民公敌”的过程并且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在封建制度下受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最终溃败,南逃至台湾。多少年来,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一直让很多人深究,到底国民党败在哪里呢? 1、在政治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顺应了这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建设一个和平和具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政策是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而国民党却要推行一党专制,实行封建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的这一政策违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如: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发出了《剿共手本》,并挑起了内战,破坏了中国和平民主的进程。在政治上国民党实行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2、在法律上,国共两党和各界民主人士通过民主协商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竟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首先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样国民党就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从而加速了国民党在中国的失败。 3、在军事和经济上,国民党先是全面进攻,由于占领的地区过多战线拉的过长,缺少民众的支持,导致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利;以后改为重点进攻,同样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也是缺少民众的支持,国民党重点进攻以失败而告终。相反的共产党转守为攻,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扶持民族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因此,获得土地的农民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军队撤出了祖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以上所述的是政治原因,但是,以往各种著作中述及解放战争时,大多认为1946年夏拥有430万军队。几百架飞机、几百艘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个人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讨的。 我个人认为,国民党当时的确是有较为强大的人力物力、有美国的支持、有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简介:刘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军事史研究。著有《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等。 背景:1948年是中国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年。毛泽东指挥的解放军在这一年举行了三大战役,彻底消灭了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主力。从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年的失败耿耿于怀。受过西方正规训练、肩章闪耀的国民党将军,怎么会败在土里土气的共军手里呢?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须知在战场上面临生死的时刻,谁也不会掉以轻心,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那么,共产党和解放军必定有致命的谋略,使国民党军无法抗拒。 共产党和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大踏步进退,集中优势兵力不断吃掉国民党军主力。国民党军既然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为什么不能集中力量和解放军进行真正的决战? 短短几年,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实力转化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放军从原来的劣势转变为兵力占多数的优势。解放军是怎么改造和转化国民党俘虏兵为自己作战的?国民党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国民党军队拥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为什么得不到解放军的情

报和消息,以至盲目应战?共产党为什么能钻进国民党内部,搞情报,制造起义和策反,把国民党军队搅得一塌糊涂,不战自乱? 国民党是有权力的政府,为什么不能动员民众为其进行战争,而共产党是怎样动员解放区的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从组织和政策上有什么办法和技巧? 主讲人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解释这些疑问。战争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他与蒋介石的斗智斗勇,依然能给人留下许多思考和启示。 演讲: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化大革命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 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12月解放中国西南地区,蒋介石乘飞机仓皇逃往台湾,这标志着国民党及其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彻底失败。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弊病,又是当时外部环境使然。总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民党及其政权自身来看,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国民党的败退都有其必然性。 从政治方面,国民党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独裁,权力高度集中,自身腐败,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其内部派系斗争严重,又忽视民众,因此并未实现对全国的控制,所以统治基础不牢固。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党专制、领袖独裁的政治信条,排斥和打击异己势力,特别是蒋介石提出“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理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实际上正式实现了其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而权力的高度集中,致使公众的参政渠道堵塞,公众的参政危机爆发,使政权丧失民众的信任,而自身又腐败,从而丧失了其合法性。再加上内部派系纷争激烈,中央政治派系斗争不断,地方军阀派系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南京政府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国家控制力低下,从而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弱势独裁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缺乏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忽视民众,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而在城市中,资产阶级也因为国民党的勒索打压而与其离心,因此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很不牢固,并且最终因为在民心向背的天平上失去民心而失去政权。 从经济方面看,国民党政权下,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挤压,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微弱的,是不充分的。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不惜动用国库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军费支出,巨大的军费开支,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只得靠发行钞票弥补,这势必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和外国资本的挤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山穷水尽,濒临破产;在农村,国民党顽固地维护封建土地制度,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导致财政经济全面崩溃。国统区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国民党众叛亲离。而财政经济上的危机又加剧了国民党军事政治的危机,从而导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从军事方面而言,内战中军事上的失败,是国民党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发动内战的非正义性,是其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一重要原因,而军队腐败、内部斗争也成为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因素。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违背民意挑起内战,人心失尽,失去人心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速战速决、全面进攻,是其战略上的一大失误。蒋介石发动内战之初,由于过份自信和盲目轻敌,采用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半年之内“统一”全中国。因此,蒋介石制定了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采取全面进攻的战略方针,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以全力向各个解放区进攻。但在实际上,由于战线过长,致使兵力过于分散,虽占领了某些城市地区,却使其机动兵力越来越少,造成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屡遭中国共产党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逐渐由主动进攻陷入全面被动。全面进攻进行了8个月,其速战速决的战略终不能实现,反遭全面失败。在军事动员与训练方面,国民党没有最大限度地进行战争动员,军事训练废弛,各兵种未能有力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的腐败反映在军事上,造成军队纪律败坏,指挥混乱,士兵士气普遍低落,致使作战能力低下。在军民关系上,由于国民党军队无组织无纪律致使军民关系紧张,民众对国民党军队反感厌恶,军队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帮助。军事上节节败退,是其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 其次,多种外部因素也不利于国民党的统治,这些又加速了国民党败退的脚步。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案例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江苏省兴化市城东镇初级中学高学宽 【课程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材简介】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的一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是国共两党的决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阶段。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共四个子目,是按照时间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三大战役的名称、双方作战简况和战果。 说出渡江战役简况和南京国民政府灭亡的时间。 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资源,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辽沈战役小组、淮海战役小组、平津战役小组、渡江战役小组),分别准备资料,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多媒体展示动感地图,提高识图能力。 分析、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查阅材料、处理材料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这段历史。潜移默化地体味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英明,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人民对解放军的深情。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培养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本课重点】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本课难点】 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①解放战争何时全面爆发? ②国共双方在战争之初情况如何? ③进入第二年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温故知新,也为本节课预热增温,情感蓄势。) 二、本课内容呈现 1、战略决战 ①“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而破裂,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在主观上,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那种割裂民主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的“二次革命论”,在国民革命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使共产党自愿处于“在野”地位,甘当“苦力”,排除在政权和军队的领导之外。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革命的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地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幻想拉住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对同盟者中反动集团的叛变革命,既缺乏戒备,又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机关的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指导上,始终存在着对国民党估计过高,对共产党估计过低的倾向,全力帮助和发展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造成国共两党力量的悬殊,在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一再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国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唤醒了全国人民;锻练了共产党,提高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给中国人民以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是: 第一,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实力,在振兴中华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国民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合作两利,分裂有害,国共合作的破裂,使中国革命出现重大的挫折。 第二,中国的民主革命,能否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革命就发展,就胜利;当中国共产党由于犯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就遭到严重挫折,以致失败。为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三,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发动广大农民,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一切。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也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教育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郑德荣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5级班陆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号召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一举取得台儿庄大捷,在战略防御阶段功不可没。建党时间早,看似各方面条件优于共产党的国民党,为什么会在抗战胜利后迅速走向崩溃呢? 第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1939年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而这一态度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项军事策略的转变,而是一个政党对于抵抗外侮的立场转变。抗日战争,保家卫国,民族尊严,选择消极抗战,必会为日后国民党渐失民心埋下祸根。 第二,国民党自身战斗力也在抗战中不断损耗,以致抗战后不堪一击,走向崩溃。日军在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为了巩固占领区,继续对国民党军队发起过若干次进攻性打击。国民党军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经济、军事实力大打折扣。这个时期,国民党

对于抗战本就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为巩固国民党地位,蒋介石将制造“白色恐怖”作为重中之重,多次以“清党”为由,大规模围剿共产党人。这一切的一切,无数兵员、枪支、炮弹的投入和付出,终究还是大大折损了国民党自身的实力。 第三,也是极其根本、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党自身的经济问题,像一块坏死的肌肉,堵塞着国民党命脉血液的循环流通,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抗战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本就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和掠夺,受战时经济体制的局限,而日益萎缩。而国民党统治集团一方面在口头上宣称要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又在实际扩张官僚资本,垄断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而抗战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筹措内战经费,不仅讨好美国,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企图从美国佬手中获得支持和好处;而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内部贪污腐败,对外更不惜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无限制得发行纸币,通货膨胀,物价攀升,一度出现人们上街买菜都要提着几捆厚厚的纸币的情形。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民族资本主义一步一步陷入绝境,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国民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1947年,民族工业产量较抗战前减少了30%,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1947年,农村粮食总产量比1936年减少了33%—44%。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1947年,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