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

(岗位职责)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
(岗位职责)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

(岗位职责)岗位评价方法

的选择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的科学性十分迷信,且认为越精确的办法就越科学。表当下岗位评价上,就是盲目迷信要素计点法,认为要素计点法比其他岗位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均要求采用要素计点法来进行岗位评价。那么,岗位评价果真是越精确越好吗?要素计点法果真比其他评价方法均先进吗?

基于众多人力资源咨询项目的运作实践,我们认为岗位评价只能具有相对的科学性,且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应用的具体环境选择评价方法。

壹、岗位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科学性,过程的科学性应该更受关注

每壹个公司于正式采用岗位评价方法之前,对岗位的评价工作就已经存于。比如,老总常常会根据某壹个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以及对公司的贡献来确定他的收入,或者公司于新设立岗位的时候由负责人直接确定岗位报酬的基准。这些基于直接判断的岗位评价方法存于很多问题:1.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没有区分。岗位分析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人员选择、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对于员工价值的评价首先应该基于对岗位的评价。

2.对岗位的评价是零散的。由于没有把岗位评价工作当成壹项独立的工作,对岗位的评价是于岗位增加、或有显著改变之后做出的,因为没有对所有岗位的壹次性评比,对于那些工作性质于逐步变化的岗位就存于评价误差逐步积累的可能。另外,由于岗位评价是零散的,因此也造成岗位评价结果的相互对比性差。

3.对岗位的评价是直接的、内于的,组织内的其它成员不能见到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因此,他们对评价的结果缺乏认同性。壹方面,岗位的价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是壹种综合的、系统的评价,直观评价会受到光环效应等认识上的偏见的影响,以至无法做出有效评价;另壹方面,每个人均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低估薪酬水平,缺乏客观的标准会加剧这种倾向,从而导致员工的不公平感。

4.对岗位的评价是基于个人的。对岗位的评价往往由主要负责人作出,可是,它对于岗位价值的认识可能且不全面,尤其当公司比较大时更是如此。但公司比较大时,由对岗位熟悉的人做出判断也有问题:如何维持标准的壹致性,如何保证这个过程中没有机会主义的考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评价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出的,它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设计壹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集合有代表性的多个评价人的意见,对岗位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因此,岗位评价的评价人、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是岗位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

目前国际通用岗位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等。可是岗位评价方法能够消除岗位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达到完全科学的程度吗?这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就目前来说,岗位评价只能提供相对科学的、对于岗位相对价值的比较结果。岗位评价的科学性受到下述因素的制约:

1.岗位的确定性。岗位的不确定性有俩个来源:壹是岗位职责本身就存于模糊性,比如秘书工作,其职责受个人能力和被信任程度的影响,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二是岗位职责本身不是壹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进行岗位或组织结构的调整新设的岗位,职责被调整的可能性会更大。

2.工作分析的有效性。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工作分析只能是采用满意原则,不可能对工作进行事先的精确的描述,同时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岗位的任职资格的描述只能具有参考价值。

3.岗位评价因素的科学性。岗位评价因素是于对多个企业的薪酬确定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代表了壹种壹般性的理解。针对具体的企业,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可是我们往往不可能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针对具体企业的因素及其权重,而只是简单地用我们的判断来代替。这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评价的科学性。

4.评价人对岗位的认识程度和对评价因素的理解程度。受评价人所于岗位的限制,对岗位的认识不能十分全面,如果被评价岗位中有新设立的岗位时,就更是如此。

5.评价人的公正性。由于评价人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每个评价人于评价岗位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也为评价引入了误差。

受上述因素的限制,岗位评价只能追求相对的科学性。这时候,岗位评价的另壹目的就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岗位评价让员工感受到科学性。

为什么说让员工感受岗位评价的科学性是有价值的呢?这是因为岗位评价首要的用途就是确定薪酬。于薪酬设计的原则中,最重要的壹条是它必须满足内部公平性要求。作为确定薪酬重要依据的岗位评价,如果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岗位评价的科学性,也就增加了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应用的信任程度,实际上也增强了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接受程度。

员工对岗位评价科学性的感受主要来自于岗位评价过程中壹系列环节的严格控制:

1.岗位评价的参和人必须包括公司各层级的员工。岗位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该按壹定的比例来组成,以便充分反映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意志。同时,普通员工代表应该选择那些对公司认同度较高、资历较老、且具有壹定影响力的员工,因为他们不但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岗位价值,仍能够通过他们的影响将岗位评价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宣传。

2.岗位评价的标准有严格的界定。于对岗位进行评价的时候,制订科学的标准,不但有助于真实地判断岗位的价值,也有助于统壹参和者的评价结果。

3.对评价委员会进行培训。由于参加评价的人员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关联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评价的目的、方法、标准等有助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4.岗位评价的结果处理有严格的方法。为了消除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避免因为操作者的个人原因导致的偏差,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控制方差范围等有助于结果的科学性。

5.岗位评价环境的设计和过程的严格控制。保证岗位评价时环境的正式性、不受打搅、时间控制和环节控制,有助于引导参和者从公司的利益出发进行公正、负责地评价,同时,它也有助于加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感。

二、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色,且不存于最佳方案

1.岗位评价法的种类

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

2.岗位评价法之壹:岗位排序法

岗位排序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壹种岗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壹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岗位排序法是根据壹些特定的标准例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壹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

排序时基本采用俩种做法。壹、直接排序,即按照岗位的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二、交替排序法,即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于第壹位,于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于倒数第壹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于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于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

岗位排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适用于较小规模、岗位数量较少、新设立岗位较多,评价这对岗位了解不是很充分的情况。可是这种方法也有壹些不完善之处,首先这种方法带有

壹些主观性,评价者多依据自己对岗位的主观感觉进行排序;其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无法准确得知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3.岗位评价法之二:岗位分类法

所谓岗位分类法,就是通过制定出壹套岗位级别标准,将岗位和标准进行比较,且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岗位分类法好像壹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壹层均代表着壹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壹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壹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壹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能够见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壹个很好的书架,也就是岗位级别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建立的不合理,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书架中有的层次挤满了很多书,而有的层次则没有书,这样挤于壹起的书就很难区分出来。

岗位分类法的关键是建立壹个岗位级别体系。建立岗位级别体系包括确定等级的数量和为每壹个等级建立定义和描述。等级的数量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定,只要根据需要设定,便于操作且能有效的区分岗位即可。对每壹定等级的定义和描述要依据壹定的要素进行,这些要素能够根据组织的需要来选定。最后就是要将组织中的各个岗位归到合适的级别中去。

岗位分类法是壹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进行评价。同时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强,于组织中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的将组织中新出现的岗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中去。

可是,这种方法也有壹定的不足,那就是对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于壹定的难度,有壹定的主观性。如果岗位级别划分的不合理,将会影响对全部岗位的评价。另外,这种方法对岗位的评价也是比较粗糙的,只能得出壹个岗位归于哪个等级中,到底岗位之间的价值的量化关系是怎样的也不是很清楚,

因此于用到薪酬体系中时会遇到壹定的困难。同时岗位分类法适用性有点局限,即适合岗位性质大致类似,能够进行明确的分组,且且改变工作内容的可能性不大的岗位。

4.岗位评价法之三: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壹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它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壹种改进。这种方法和岗位排序法的主要区别是:岗位排序法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岗位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因素比较法则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

分析基准岗位,找出壹系列共同的报酬因素。这些报酬因素是应该能够体现出岗位之间的本质区别的壹些因素,例如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压力水平、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将每个基准岗位的工资或所赋予的分值分配到相应的报酬因素上。

因素比较法的壹个突出优点就是能够根据于各个报酬因素上得到的评价结果计算出壹个具体的报酬金额,这样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映出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壹般于下列条件下因素比较法较为适用:需要壹种量化方法,愿花大量的费用引入壹种岗位评价体系;这种复杂方法的运用不会产生理解问题或雇员的接受问题,且且希望把工资结构和基准岗位的相对等级或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工资更紧密联系起来。

应用因素比较法时,应该注意俩个问题:壹个是薪酬因素的确定要比较慎重,壹定要选择最能代表岗位间差异的因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调整基准岗位的工资水平。可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多种薪酬体制且存;同时国内薪酬体制透明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价格处于混沌状态,因而使用因素比较法的基础数据不足。目前因素比较法于国内基本未得到使用。

5.岗位评价法之四: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点,就是选取若干关键性的薪酬因素,且对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壹定的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作是“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因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岗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岗位的薪酬水平。

要素计点法首先选择薪酬要素,且将这些薪酬要素建立起壹个结构化的量表。专家委员会根据这个评定量表对岗位于各个要素上进行评价,得出岗位于各个要素上的分值,且汇总成总的点数,再根据总点数处于哪个岗位级别的点数区间内,确定岗位的级别。要素计点法主要的缺点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提前要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对要素理解达成共识。

要素计点法于下述情况下可能是最合适的:工作岗位资料稳定、清晰、完整,工资决策需要明确无误,是采用量化方法所费额外成本物有所值;而排列大量的极不相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使考虑运用壹系列通用因素成为必然。

三、岗位排序法的应用案例

公司背景:XX贸易公司是某国有大型贸易集团的二级子公司,业务发展稳定,收益良好,员工平均收入远高于市场薪资水平。由于市场环境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变化,公司的战略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因此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设置了许多岗位,以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此同时,公司也设计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于公司各岗位说明书编制完毕的基础上,进行了岗位评价,且将以岗位评价的结果为基础设计岗位的薪酬。

可是,因为下述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使用岗位排序法

1.进行岗位评价工作的资源有限。由于正处于业务繁忙期,公司部分应该参加岗位评价委员会的业务骨干正于外地出差,无法及时赶回。

2.由于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设的岗位,参加岗位评价的员工不可能对岗位性质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岗位本身也存于因业务需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3.岗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薪酬问题,而薪酬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壹方面因为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水平,外部公平性几乎不必考虑;另壹方面因为是国有企业,要达到将原有薪酬水平拉开的目的,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和岗位评价,而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比较岗位的相对重要程度。

4.岗位数量较少,而且岗位的层次比较清晰,能够明确界定出高层、中层部门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四个层级。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推荐且使用了岗位排序法来对岗位进行评价,且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于评价过程中,我们于岗位评价委员会人员选择、评价考虑因素、评价前的培训和答疑、评价过程控制、评价结果处理等环节采取了严格的控制,且保持评价过程的公开性,保证评价综合了公司内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判断,使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有较大的认同度,从而为后续的薪酬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实施过程中主要步骤如下:

1.完成且整理岗位说明书。岗位有关的信息是通过工作分析获得的。通过工作分析,对岗位进行清晰描述,包括岗位的目的、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于组织中的位置等信息,同时对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等。开展岗位排序前准备好岗位说明书,使得对岗位的排序能够建立于壹个比较客观的基础上。

2.成立岗位评价委员会。通常对岗位的排序是需要根据多个评价者的意见进行汇总整合。岗位评价委员会中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和普通员工代表,因为采用排序法,能够允许较多人员的参和,因此于保证合理的组成比例的情况下组织了24人的评价委员会。基本的比例是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普通员工代表=1:1:1.5:1.5,这充分反映了员工的意见,以适应公司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3.确定岗位评价的考虑因素。尽管岗位排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岗位的整体价值进行排序的,但也需要参和评价的人员对什么样的值为“整体价值”达成共识。壹般来说,能够规定几个标准,例如,承担的责任更大,管理的幅度和范围更广泛,工作任务更加复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高,教育水平更高,工作经验更多,等等。壹般公司从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标准不宜过多,只需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因素主要基于俩点进行考虑,壹是因素必须和工作关联,二是应选择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因素。北大纵横项目组根据xx 贸易公司实际情况建议考虑如下四种因素: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具体因素定义参考因素定义表。

4.对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包括俩方面,壹是对岗位职责的培训,对成员讲解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务必要求成员对岗位有基本的熟悉程度;二是要求对排序的标准达成共识,使成员了解岗位评价目的及意义。同时于发给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的岗位评价操作说明中,着重介绍了岗位评价的目的及要注意的事项。

5.进行比较和排序。由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依据因素定义对岗位进行排序。本次岗位评价把全有岗位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主管、普通员工,岗位排序于同类岗位间进行排序。排序时,首先于排序表中找出同类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且于该岗位同壹行第二列(初排序号栏)标明序号1;

然后再于该排序表中找出其他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且于该岗位同壹行第二列标明序号2;依此类推排出其他岗位的次序。排完壹类岗位后,按之上步骤完成其他类型岗位排序。

排序时每位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手中备有:因素定义参考、排序表。

6.评价者各自检视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评价者各自检查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然后于排序表“调整后的序号”栏写上经调整后的每个岗位对应的顺序号。

7.综合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得出最终的排序。北大纵横根据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计算出排序结果。计算过程是将每位评价者对同壹岗位评价序号相加后除以评价者数得到每个岗位最终得分,得分越少岗位最终排序越靠前。由于考虑要消除由于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个人对岗位理解不全面而造成对某壹岗位结果打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于计算每个岗位得分时,去掉了该岗位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四、选择评价方法的主要考虑因素

总之,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点,不能壹概而论说某壹评价方法比其它评价方法更为优越,企业关键得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评价方法。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分别就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且举例说明了岗位排序法于企业中的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选择岗位评价方法,我们总结了影响岗位评价方法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1.岗位的稳定性。指岗位随市场环境变化和人员调整而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壹般来说,新设立岗位的稳定性较差,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剧烈、业务稳定性差的公司岗位的稳定性也较差。

2.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由俩个含义,壹是岗位工作本身的清晰程度,比如生产工人就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清晰程度;二是岗位分析工作是否充分和科学,从而能为岗位评价提供良好的基础。

3.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从而对岗位评价的要求也不太壹样,比如有些薪酬体系强调外部公平,这就要求岗位评价必须具备外部可比性。

4.企业文化特征。岗位评价是需要得到员工的接受的,对于老国营企业,化较大的代价进行因素评分法可能是值得的,可是,如果对壹家新兴IT企业,岗位排序就足够满足需要了

5.岗位数量的多少。岗位数量如果较多的时候,就只能采用相对效率较高的评价方法。

6.岗位评价资源的充分性。岗位评价的资源主要指评价委员会成员时间的充裕性,另外仍有经费的限制,如果经费充足,最好是选择进行封闭式的评价活动。

2020年(岗位职责)岗位评价是越精确越好吗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

岗位评价是越精确越好吗?岗位评价方法的选择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的科学性十分迷信,并认为越精确的办法就越科学。表现在岗位评价上,就是盲目迷信要素计点法,认为要素计点法比其他岗位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都要求采用要素计点法来进行岗位评价。那么,岗位评价果真是越精确越好吗?要素计点法果真比其他评价方法都先进吗? 基于众多人力资源咨询项目的运作实践,我们认为岗位评价只能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应用的具体环境选择评价方法。 一、岗位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科学性,过程的科学性应该更受关注 每一个公司在正式采用岗位评价方法之前,对岗位的评价工作就已经存在。比如,老总常常会根据某一个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以及对公司的贡献来确定他的收入,或者公司在新设立岗位的时候由负责人直接确定岗位报酬的基准。这些基于直接判断的岗位评价方法存在很多问题: 1. 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没有区分。岗位分析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人员选择、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对于员工价值的评价首先应该基于对岗位的评价。 2. 对岗位的评价是零散的。由于没有把岗位评价工作当成一项独立的工作,对岗位的评价是在岗位增加、或有显著改变之后做出的,因为没有对所有岗位的一次性评比,对于那些工作性质在逐步变化的岗位就存在评价误差逐步积累的可能。另外,由于岗位评价是零散的,因此也造成岗位评价结果的相互对比性差。 3. 对岗位的评价是直接的、内在的,组织内的其它成员不能看到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因此,他们对评价的结果缺乏认同性。一方面,岗位的价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评价,直观评价会受到光环效应等认识上的偏见的影响,以至无法做出有效评价;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低估薪酬水平,缺乏客观的标准会加剧这种倾向,从而导致员工的不公平感。 4. 对岗位的评价是基于个人的。对岗位的评价往往由主要负责人作出,但是,它对于岗位价值的认识可能并不全面,尤其当公司比较大时更是如此。但公司比较大时,由对岗位熟悉的人做出判断也有问题:如何维持标准的一致性,如何保证这个过程中没有机会主义的考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评价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出的,它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设计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集合有代表性的多个评价人的意见,对岗位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因此,岗位评价的评价人、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是岗位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结构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一般类、教育类、医疗类、护理类四类。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教育机构招考职员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医疗机构招考医疗人员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医疗类);医疗机构招考护理人员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护理类);其他招考职员、个别岗位招考雇员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 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二)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 主要测查考生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教育类专业知识三大部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50%,大纲参见附件一),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附件一: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 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

岗位评价的方法介绍(13页)

职位评价 在一个企业里,人们常常需要确定一个职位的价值,或者想知道一名财务经理和一名销售经理相比,究竟谁对企业的价值更大,谁应该获得更好的报酬。那么,究竟如何确定某个职位在企业里的地位呢?对不同职位之间的贡献价值如何进行衡量比较呢?这就需要进行职位评估。 职位评估(,或称为岗位评价、岗位测评)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是一种职位价值的评价方法。很显然,它的评价对象是职位,而非任职者,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对岗不对人”原则。而且,它反映的只是相对价值,而不是职位的绝对价值(职位的绝对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评价方法就是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设计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集合有代表性的多个评价人的意见,对岗位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因此,岗位评价的评价人、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是岗位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 职位评估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确定职位级别的手段 职位等级常常被企业作为划分工资级别、福利标准、出差待遇、行政权限等的依据,甚至被作为内部股权分配的依据,而职位评估则是确定职位等级的最佳手段。 有的企业仅仅依靠职位头衔称谓来划分职位等级,而不是依据职位评估,这样有失准确和公平。举例来说,在某企业内部,尽管财务经理和销售经理都是经理,但他们在企业内的价值并不相同,所以职位等级理应不同。同理,在不同企业之间,尽管都有财务经理这个职位,但由于企业规模不同、该职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不尽相同,所以职位级别也不相同,待遇自然也不同。 2.薪酬分配的基础 在工资结构中,很多公司都有职位工资这个项目。在通过职位评估得出职位等级之后,就便于确定职位工资的差异了。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薪酬调查数据做参考。国际化的职位评估体系(如系统、系统),由于采用的是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使不同公司之间、不同职位之间在职位等级确定方面具有可比性,在薪酬调查时也使用统一标准的职位等级,为薪酬数据的分析比较提供了方便。 正如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所谈到的,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它使员工相信,每个职位的价值反映了其对公司的贡献。而薪酬调查解决的是薪酬的外部公平性问题,即相对于其他公司的相似岗位,公司的薪酬是否具有外部竞争力。 3.员工确定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的参照系

职位(岗位)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职位(岗位)评估的意义和应用 在企业当中,管理者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不同职位的人员都说自己职位重要,究竟如何区分其对企业的重要性哪?同一职务级别(如:各部门经理)对企业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吗?企业的各种福利待遇同职务级别挂钩合理吗? 这些问题可以解决吗?答案是有,因为这些困惑已经通过管理专家的研究和企业的实践的不断努力很好的解决了。这种解决的方法就是职位(岗位)评估,所谓职位评估就是衡量一个组织中不同职位之间相对价值,并在尽可能一致的条件下,系统地决定企业职位相对排序的过程,简单说就是通过一种评估方法把这些职位放入恰当的级别或层次的过程。打个比方,就是用一把统一的“尺子”来衡量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看你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职位评估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职位评估风靡欧美,成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具。调研结果表明,当时美国有70%以上的企业使用职位评估系统来帮助搭建职位系统以及作为薪酬给付的依据。职位评估工具经过不断完善和开发,其操作性和科学性大大增加,并且适合全球性,不仅适应美国的企业,而且适应欧洲和亚洲国家的企业使用。在职位评估工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氏(Hay)职位评估系统和美世(Mercer)的国际职位评估系统(IPE,Inte rnational Position Evaluation),它们都是通过选取不同的评估因素,并分配不同的权重对职位进行打分,来确定各个职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 本文主要就是探讨职位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明确区分出职位等级,作为代替简单的行政级别。 在没有进行职位评估的企业中,企业是用职务等级来代替职位等级的,但是简单的职务等级不能精确区分出同一职务等级的差别,而且对于一些职务等级比较低,但是贡献很大的职位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某公司的一个高级技工对公司的生产制造贡献非常大,具有独特的技术能力,从对公司的贡献的角度讲,他的贡献不亚于一个部门经理,按理他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或拥有的某些权力应该跟部门经理不相上下,但是通常在用职务等级代替职位等级的企业,高级技工是比部门经理低几个等级的,待遇自然相差甚远,而通过职位评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某企业的职位评估结果如下(图1),在该企业中,研发工程师的职位价值等同于客户服务主管,都是48级。而不是简单的定义为所有主管的贡献价值都要比普通职位高。这样做也会有益于建立以能力论英雄的文化而不是等级制的官僚的文化。

岗位评价 内涵 分类 方法

一、岗位评价内涵 岗位评价是一种系统地测定每一岗位在这种单位内部工资结构中所占位置的技术。它以岗位任务在整个工作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评估结果为标准,以某具体岗位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人的要求进行的系统分析和对照为依据,而不考虑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工作中的表现。 二、岗位评估方法分类 岗位评价的因素较多,涉及面广,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才能对多个评价因素进行准确的测定或评定,最终做出科学的评价。 因此,可以从定性与定量两种角度去考虑岗位评估的方法。 常见的有岗位参照法、分类法、排列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除此以外,由于国外对岗位评价方法的研究更为成熟,所以评价体系工具更加完善。这里还简要介绍两个国际著名的岗位评估方法,即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和美世(Mercer)国际职位评估法(IPE)。 三、岗位评价方法 1、岗位参照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 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评估的岗位,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 ③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价值的岗位即可; ④将②、③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 ⑤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 ⑥将每一组中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价值; ⑦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⑧最终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 2、岗位分类法 岗位分类法是一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不同的是,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准岗位。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的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岗位分类法好像一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一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一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 岗位分类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进行评价。同时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强,在组织中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可以迅速的将组织中新出现的岗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中去。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对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岗位级别划分的不合理,将会影响对全部岗位的评价。另外,这种方法

如何进行岗位评价

如何进行岗位评价? 一、岗位评价意义 1、衡量岗位相对价值 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可以明晰地衡量出岗位间的相对价值。进行岗位评价需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工作任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评比与估计。 2、确定合理薪资结构 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以使人们相信,在工作中付出大致相同的代价和辛劳得到同样的报酬。公司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岗位间的价值,从而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并对员工有良好激励作用的薪资结构。公司需要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界定薪酬体系,以提高员工对于收入水平的满意度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实现更充分的激励作用。 3、奠定职务职级基础 确立职务职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岗位评价可以衡量出管理职务系列各职级的排序和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其他职务系列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不仅仅是调整薪酬问题的止痛药,它还要对岗位进行深层次分析,岗位评价工作调动了全员进行职务分析工作,并推动了公司电子对公司组织问题深入的探讨。 二、岗位评价的原则 进行岗位评价时,必须贯彻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事原则

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原则 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因素无重叠原则: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上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的。 针对性原则: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打分之前,对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项目组与专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二者切合公司实际。 共识原则:岗位评价需要大家达成两项共识,一是专家小组成员对各因素的理解要达成共识,避免在实际打分中出现对含义理解的偏差;二是项目组要和专家达成共识,即岗位评价讨论的是岗位的等级分数,而不是该岗位的最终薪资数,从岗位评价打分数到最后的薪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独立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绝对不允许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串联,协商打分。 反馈原则:对于各个岗位打分的结果,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让专家小组的成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成员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深对评价表中各项要素的理解。 并行原则:要能够及时地反馈结果,就要求进行数据处理的操作组要设计好工作流程,与专家组并行运作,使评价工作提高效率。 保密原则: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

大学生专业知识比能力更重要 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或许在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对我们来说,究竟是专业知识更重要还是锻炼能力更重要呢?对此,我方观点为:大学生专业知识比能力更重要.”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专业知识,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对于从事专业技术的人来说,自然需要熟悉和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技术.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科专著等都属于专业知识.而能力,即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第一,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寒窗苦读十多年,经历黑色的高考,来到我们向往已久的象牙塔,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有人会说,为了提高自己,为了进行更深一步的学术研究,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考上一所好大学,也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就业中会占据更加有力的客观条件.当初在选择专业时,为何我们慎之又慎,正是因为在进入大学后我们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对我们未来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工科性的专业.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来到大学,最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在大学固然要锻炼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在社会中仍然是可以锻炼的,而我们能在社会中学习专业知识吗?不可能!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从社会角度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公司更加青睐于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关的专业性人才,就拿我们公路学院来说,若是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哪家公司愿意聘任你,在工作过程中,若是缺少专业技术,会造成多么大的灾难!我们的肩上,承载着是无数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安全!专业知识若是不过关,一个小数点的微小差别,带来的可能就是无数的生灵涂炭!面对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扪心自问,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学好专业知识!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比能力更重要. 第三,从发展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拥有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那么无论是他选择大学毕业后继续进修,还是进入社会,都会因他出色的专业知识而受益终生.拥有专业知识,带给他的不仅是一份更高的学历或者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一生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前进的基石和平台.他也会因为自己充足的专业知识而获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的人生!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专业知识比能力更加重要! 谢谢大家!

详细的岗位评估方法 (2)

详细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 作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设计院的发展和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激励员工,促进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帮助企业获得未来持续的竞争力,成为业界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薪酬体系设计的基础——岗位价值评估出发,结合笔者参与的一个咨询案例来介绍如何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工作。 岗位价值评估是开展薪酬体系设计的重要步骤。一般而言,薪酬体系设计的工作步骤如图1 所示: 一、岗位价值评估方法介绍 1.岗位价值评估的目的 确定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设计院有很多岗位,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强调“以岗定薪”,因此需要确定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例如一个职能管理人员与一名设计师相比,究竟谁对企业的价值更大,谁应该获得更多的收入。岗位价值评估就是根据组织的岗位设置,依据一定的岗位评估标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分析方法,对岗位进行一系列比较,以明确各岗位对企业不同的贡献度,即岗位的相对价值。 岗位价值评估建立了员工的上升通道。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可以将设计院的岗位划分为一些连续的等级,形成岗位序列,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便于员工理解设计院的价值标准和方向,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层次发展。

岗位价值评估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设计院的劳资关系。岗位价值评估可以提供一套相对合理的衡量方法,可以促使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对各岗位价值的看法趋于一致,有利于消除薪酬体系改革中的不满意因素,也利于建立起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薪酬结构。 2.岗位价值评估的方法 岗位价值评估方法一般有排序法、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评分法四种。 排序法。排序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它根据岗位对于组织成功所作出的贡献来将岗位价值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求评价者对需要评价的岗位非常熟悉,否则就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排序法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小、岗位数量不多、岗位设置较稳定的企业。 分类法。分类法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划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类、事务类、技术类及营销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分类法最初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使用,其特点是能够快速地对大量岗位进行评价。 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是一种相对量化的岗位评价技术。要素评价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岗位的内容抽象为若干个要素,一般将其抽象为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等五种要素,并对各要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要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最后则要把每个岗位在各个要素上的得分通过加权得出一个总分,这样就得到一个总体岗位价值分。 评分法。评分法是目前薪酬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它也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要求首先选择、确定岗位关键评价要素和权重,并对各评价要素划分等级并分别赋予分值,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评估。它需要用到的报酬要素比其他方法更多。 评分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评分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系统、量化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更加有助于评价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二,很容易向员工解释这种岗位价值评估法。评分法的缺点是,尽管向员工解释评分法标准和基本原理比较容易,但对评价小组而言,整个评价过程比较复杂。 目前,比较常见的评分法有海氏(HayGroup)评价系统和美世(Mercer)职位评估体系两类。 海氏(HayGroup)评价系统。根据海氏(HayGroup)评价系统,所有岗位所包含的最主要的报酬要素有三类,而每一类报酬要素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子因素构成,以此形成一个岗位评价系统。为什么用这三个要素来评估一个岗位呢?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而形成产出的投入是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岗位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并对企业形成贡献。

某某岗位评价报告

一、岗位评价的意义 (一)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可以清楚地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责任、能力要求、努力程度与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评价。 (二)确定公平合理的薪资结构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使员工在工作中体现的能力、绩效与辛苦程度可以在收入上得到相应的回报。目前本公司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一套有良好激励作用的薪资方案。2001年8月ZZ开发部员工调查问卷显示,一半多的员工认为目前的薪酬体系没有实现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自我公平。员工对薪酬普遍不满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薪酬方案不合理、不透明的结果。开发部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制定薪酬体系,以提高员工对于收入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实现充分的激励作用。 (三)奠定等级工资制的基础经过充分的讨论,开发部与北大纵横项目组达成了共识,即目前最适合开发部的工资改革方案是等级工资制。确立等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因为岗位评价可以衡量出各岗位的排序和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各个职系中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二、岗位评价的原则 进行岗位评价时,必须贯彻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就事原则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原则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完备性原则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上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且没有遗漏的。(参见附件1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针对性原则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打分之前,对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项目组与专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切合实际。 独立性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不应该互相串联,协商打分。 保密原则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的分布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的位置。 三、岗位评价的流程 根据经验,这次开发部岗位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清岗、撰写职务说明书、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 培训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确定评价表的因素定义和权重,确定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并统一专家组成员的评判标准。 评价阶段这一阶段是岗位评价的核心阶段。专家们按部门对岗位进行打分,操作组需要并行工作,对评价结果及时处理并反馈。 总结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对打分的结果进行排序,对不合理的岗位/因素重新打分,并对排序进行相应调整。至此,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结束。

《岗位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岗位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如何保持公平性,是薪酬体系设计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常来说公平性包括。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自我公平性。自我公平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手段来解决。外部公平性可以通过外部薪酬调查等方法解决。内部公平性主要通过岗位评价的方法来解决。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企业内部公平也是一种相对的公平,要保证相对的公平就要通过相对合理的方法得到一个企业内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结果。本次项目的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是评分法。 评分法的前身是点数法,点数法是把工作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种工作要素进行估值。点数法是目前国外的公司应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评分法将点数法的操作进一步细化,设计出更合理的结构量表,对每种因素级别的解释更加详细,最重要的一点是评分法有合理的纠偏措施,可以将评价的偏差降到最低。 评分法运用的是明确定义的要素,如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等。要素数量可能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主要看方案的需要。每一个要素被分成几种等级层次,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值(这个分数值就表明了每个要素的权数)。然后对岗位的要素逐个进行分析和定分。把各个要素的分数进行加总就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的总分数值。这个总分数值决定了它在岗位序列中的位置。 使用评分法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岗位评价通用的原则。当然,

这些原则不能直接帮助我们把每个岗位的分数值计算出来,但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岗位的分数计算出来。 对事。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工具进行评价。 因素无重叠。岗位评价考察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的。 针对性。评价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 独立。参加对职位进行评价的人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职位进行评价,不允许在打分时讨论。 反馈。对于各个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让参与评价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人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岗位评价的人员组成 1.几个评分人员。当然专家组里面不一定都是有职称的有名气的专家,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这些人在对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部分的了解方面一定要是真正的专家。通常,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会来自管理职位,这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比较全面。在这个专家组里面,最好有来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人员。理想状况是全体参加评价,但是现实条件下,25人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数值。 2.辅助实施的人员。我们称这些人为操作组。这些人里面,需要包括一个或者几个主持人,几个数据录入人员和几个数据分析人员。

岗位评价

简介:岗位评价的核心是划分岗位等级,其目标是按照内部一致性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工资等级结构,实现组织内部的分配公平。 岗位评价,也称为职务评价或者工作评价,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中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作出评定依据,并以此作为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设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岗位评价的实质是将工作岗位的劳动价值、岗位承担者的贡献与工资报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岗位劳动价值的量化比较,确定企业工资等级结构的过程。 岗位评价是评定工作的相对价值,确定岗位等级,以确定工资收入等级的依据。因此,岗位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工作分析主要是包括了“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岗位评价”是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提供确定薪酬结构、等级,实现薪酬内部公平性提供依据。 特点:1.岗位评价以企业劳动者的生产岗位为评价对象 岗位评价的中心是“事”不是“人”。岗位评价虽然也会涉及到员工,但它是以岗位为对象,即以岗位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为对象进行的客观评比和估计。作为岗位评价的对象--岗位,较具体的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能与企业的专业分工、劳动组织和劳动定员定额相统一,能促进企业合理的制定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从而改善企业管理。由于岗位的工作是由劳动者承担者的,虽然岗位评价是以“事”为中心,但它在研究中,又离不开对劳动者的总体考察和分析。 2.岗位评价是对企业各类具体劳动的抽象化、定量化过程 在岗位评价过程中,根据事先规定的比较系统的全面反映岗位现象本质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对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测定、评比和估价,由此得出各个岗位的量值。这样,各个岗位之间也就有了对比的基础,最后按评定结果,对岗位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3.岗位评价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 岗位评价主要运用劳动组织、劳动心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适用排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等4 种基本方法,才能对多个评价因素进行准确的评定或测定,最终做出科学评价。 原则:岗位评价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活动。也就是说这项活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要触及许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牵涉到很多的部门和单位。为了保证各项实施工作的顺利开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一、公司岗位评价方法 1.岗位排序法 岗位排序法是一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我们公司采取岗位排序法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比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 在排序时基本采用两种做法。一、直接排序,即按照岗位的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二、交替排序法,即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 岗位排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适用于较小规模、岗位数量较少、新设立岗位较多,评价这对岗位了解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首先这种方法带有一些主观性,评价者多依据自己对岗位的主观感觉进行排序;其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无法准确得知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2.岗位分类法 岗位分类法,是通过制定出一套岗位级别标准,将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岗位分类法好像一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一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一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岗位级别的标准。 岗位分类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岗位级别体系。建立岗位级别体系包括确定等级的数量和为每一个等级建立定义与描述。等级的数量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定,只要根据需要设定,便于操作并能有效的区分岗位即可。对每一定等级的定义和描述要依据一定的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选定。最后就是要将组织中的各个岗位归到合适的级别中去。 岗位分类法是一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

(岗位职责)某公司岗位评价报告

(岗位职责)某公司岗位评 价报告

岗位评价方案 壹、岗位评价的意义 (壹)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壹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能够清楚地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是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壹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责任、能力要求、努力程度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评价。 (二)确定公平合理的薪资结构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壹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使员工于工作中体现的能力、绩效和辛苦程度能够于收入上得到相应的回报。目前本公司需要壹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壹套有良好激励作用的薪资方案。经验表明,员工调查问卷显示,多半的员工会认为目前的薪酬体系没有实现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自我公平。员工对薪酬普遍不满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薪酬方案不合理、不透明的结果。企业需要壹种科学的方法制定薪酬体系,以提高员工对于收入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实现充分的激励作用。 (三)奠定等级工资制的基础确立等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因为岗位评价能够衡量出各岗位的排序和量化差异,且将之对应到各个职系中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二、岗位评价的原则 进行岗位评价时,必须贯彻如下的壹些基本原则: 就事原则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于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壹致性原则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壹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完备性原则岗位评价因素定义和分级表上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均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且没有遗漏的。(参见附件1岗位评价因素定义和分级表)

针对性原则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于实际打分之前,对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项目组和专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和分级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切合实际。 独立性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不应该互相串联,协商打分。 保密原则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于壹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于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的分布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均了解到自己的岗位于公司的位置。 三、岗位评价的流程 根据经验,岗位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于这壹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清岗、撰写职务说明书、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 培训阶段这壹阶段需要确定评价表的因素定义和权重,确定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且统壹专家组成员的评判标准。 评价阶段这壹阶段是岗位评价的核心阶段。专家们按部门对岗位进行打分,操作组需要且行工作,对评价结果及时处理且反馈。 总结阶段这壹阶段需要对打分的结果进行排序,对不合理的岗位/因素重新打分,且对排序进行相应调整。至此,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结束。 具体工作流程见下图: 四、岗位评价具体操作 第壹步:选择岗位评价方法——评分法

职位评价的几种方法简介及优缺点评价

职位评价的几种方法简介及优缺点评价 摘要:对于以职位作为基本薪酬确定基准的薪资体系来说,其核心工作是对职位本身的价值及其对组织的贡献度进行评价,然后再根据这种评价来确定应对不同职位支付的薪酬水平高低。文章简单总结介绍了四种职位评价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并指出职位评价发展的新趋势是战略职位评价。 关键词:职位评价;量化法;非量化法;要素计点法 所谓职位评价,就是指系统的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为组织建立一个职位结构的过程。它是以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对组织的贡献、组织文化以及外部市场等为综合依据的。不仅如此,职位评价计划实际上还是一个有力的沟通和管理工具,它告诉员工:组织的治理结构是怎样的,承担不同工作的员工对于组织的成功所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1职位评价的方法 职位评价的方法有量化评价法和非量化评价法两种。所谓非量化方法是指那些仅仅从总体上来确定不同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顺序的职位评价方法。而量化方法则试图通过一套等级尺度系统来确定一种职位的价值与另一种职位比较。非量化的评价方法有两种:排序法和分类法。量化评价方法有: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根据评价的对象,可以将职位评价的方法进行分类。 ①排序法。排序法根据总体上界定的职位的相对价值或者职位对组织成功所做出的贡献来将职位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求评价者对需要评价的职位内容相当熟悉,否则就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评价工作通常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一个评价委员会来完成。排序法又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排序法、交替排序法以及配对比较排序法。 ②分类法。分类法是一种将各种职位放入事先确定好的不同职位或职位等级之中的职位评价方法。目前在公共部门以及私营部门中仍然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存在技术类职位的组织中。其操作方法类似于先打好一个书架(总体职位分类),然后对书架上的每一行中所要放入的图书用一个标签(职位等级描述)来加以清晰的界定,最后再把各种书籍(职位)按照相应的定义放入不同的横排中。 ③要素计点法。计点法是一种复杂的量化职位评价技术。它通常包括三个组成要素:报酬要素、数量化的报酬要素衡量尺度、反映每一种报酬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如果把职位比作一把椅子,要素计点法衡量的不是这把椅子,而是评价它的零部件。所以,如何拆分这些零部件即报酬要素对于准确进行职位评价十分重要。报酬要素是指一个组织认为在职位中所包含的一些对其有价值的特征。

职位评价的基本方法

职位评价的基本方法 职位评价的基本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1)序列排级法。这是职位评价方法中最早使用的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比较直观,能比较全面地把握职位,不会忽略职位中某些重要的部分。其中,该方法根据排级的方法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简单排序法和配对比较法。 a、简单排序法。这种方法是将每种职位填入一份职位说明书的卡片,然后将这些职位说明书进行排序,其中价值最高的职位排在最前边,价值最低的职位排在最后边,然后再从剩下的职位中选出价值最高和价值最低的,这样依次排列,直到所有职位排序完毕。 简单排序法对于职位层次较少的企业一般比较合适,由于职位层次少,只为责任划分明确,而且对于每一个员工,尤其是富有经验的管理者而言,对每一种职位都有比较明确地了解,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而且排序的结果清楚明了,争议较少。但是,金融机构往往职位层次较多,而且职位之间的责任关系比较复杂,因此,简单排序的困难就比较大,往往容易出现被忽略或者不明确的情况,这样,我们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排级方法——配对比较法。 b、配对比较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职位列在一起,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的1分,最后将各职位所得分数相加,其中分数最高者即等级最高者,按分数高低顺序将职位进行排列,即可划定职位等级。再次访法中,由于两种职位的困难性对比不是十分容易,所以在评价时要特别注意。 (2)分类法。这种方法是事先将所有职位的价值做一个总结,然后从总体上对职 位的价值区分为几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设定明确的标准,各类标准写明本等级职位的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程度要求,然后将各职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将其归入与之相符合的等级之中。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在选择VIP客户的时候的做法:先确定不同等级客户的标准,再根据客户的具体的资金量、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程度等,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形成金融机构客户群体中的不同层级的客户结构。 (3)点数加权法。前面两种方法尽管操作比简便,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主观性 比较强,容易受到评价人的主观态度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定型,而没有定量的评价,这样多少在客观程度上受到质疑。点数加权法则试图解决职位评价中的定量问题,以提高职位评价的准确性。

常用岗位评估方法

常用岗位评估方法 常用岗位评估方法作者:佚名 时间:2008-8-27 浏览量: 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等。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除此以外,这里还简要介绍两个国际着名的岗位评估方法,即海氏三要素评估法和美世国际职位评估法。 .岗位参照法 岗位参照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具体的步骤是: ①成立岗位评估小组; ②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评估的岗位,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

③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价值的岗位即可; ④将②、③选出的岗位定为标准岗位; ⑤评估小组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 ⑥将每一组中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设置为本组标准岗位价值; ⑦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 ⑧最终确定所有岗位的岗位价值。 2.岗位排列法 岗位排列法是有关人员组成合格的专门机构,如岗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岗位调查资料或岗位说明书做出简洁的、易于对比的岗位描述;确定评定标准,对各个岗位打分;评定结果汇

总,计算平均得分,进而得出个岗位的综合相对次序。这种方法易出现主观倾向,应通过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的价值判断力,或可通过重复评价三次取平均值来消除主观误差。 3.岗位分类法 分类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不同的是,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准岗位。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 4.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得出岗位价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

岗位评价在薪酬制度中的应用.

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不论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否相同,都可以通过对比岗位背后所隐含的付酬要素,确定它们的相对价值,并据此确定岗位薪酬。 在以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岗位评价扮演了较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岗位评价是建立薪酬公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岗位评价的过程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岗位评价的作用,引导员工建立薪酬的公平性认知。 岗位评价对于薪酬设计的意义是双重的: 第一,岗位评价在薪酬设计中引入了理性分析的方法,克服了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造成的价值对比障碍,使得岗位薪酬的制定可以处于同一标准之下,从而为增加岗位薪酬的合理性,克服其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奠定了基础。 第二,岗位评价的程序性特征为薪酬设计引入了程序公平,帮助组织建立员工对薪酬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认知。研究发现,员工能否建立薪酬公平性认知,并不仅仅取决于分配结果的合理与否,更重要的是对分配决策过程的参与和认同。这就要求岗位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立统一的薪酬衡量标准这个纯技术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程序公平,为组织的薪酬体系提供合法性解释。 岗位评价在薪酬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要求的薪酬分配体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岗位薪酬体系的应用。岗位薪酬体系要求建立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评价确定企业中各岗位的价值及对企业贡献率的大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分配制度,从而体现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 本文对岗位评价的意义及评估方法作了整体概述,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岗位评价在薪酬制度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所使用的薪酬设计方法和所设计薪酬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能为同类企业的薪酬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