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量量表对比表

智力测量量表对比表

原创及修订适用范

施测步骤具体实施记分转换结果解释主要功能其它

韦氏成人智力师表

WAIS--RC

根据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1955年韦

克斯

1981年龚

耀先

16岁以

上的成

年人分

农村和

城市

先言语VQ

VIQ,后

操作PQ

PIQ ,也可

先做操作

的。

FQ FIQ

知识、领悟、算术、

相似性、数字广度

(限时90S)、数词

(言语测试)

数字符号、图画填充

(20S)、木块图、

图片排列、图形拼凑

(操作)

无限时的一和般

10--15S

原始分:算术及五操

作有时间限制,以反

应速度和正确性作

为评分依据。

各项得分相加为原

始分,缺一项分计算

加权分。

量表分为标准

20分,平均10

分,标准差3

分。VQ PQ

FQ

智商VIQ PIQ

FIQ平均100

分,标准差10

分。

离差智商

极超常》130

超常120-129

高于平常110-119

平常90-109

低于平常80-89

边界70-79

较轻:50--69

中度:35--49

重度:20--34

极重度:0--19

知:广能记

领:判运解

算:数推记

相:逻抽概G

数:注记

词:言理概G

数字:学知灵

图填:视辩记理

木块:辩空视结

图排:分观社预

图拼:局整概知

优点:三套衔

接,离差智

商,智力人

格。

缺点:衔接欠

佳,起点难,

项目多。

联合瑞文

CRT

标准型、彩色型,72题,前三单元为彩色,后三单元黑白图案。

根据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1935瑞文

非文字智

力测量

李丹王栋

1989年

5--75岁

粗评智

力等级

量表。

可用于

有言语

障碍的

1、三年级

正常---65

以下可团

体。

2、限时40

分钟,20、

30各各报

时间一次。

原始分为三级评分,

对1分,错0分。

原始分------百

分等级------IQ

离差智商

平均分为100

分,标准差为

10.

极优:》130

优秀:120--129

中上(聪明)110-119

中等:90--109

中下(迟钝)80--89

边缘:70--79

轻度:55--69

中度:40--54

重度:25--39

极重:《24

中国比内

51道试题

从易到难

2--18岁

每一年龄3道题。比内、西

蒙1905

年,

吴天敏

1982年

2---18岁

农村城

市共用

一套

连续5题不

过,停止,

说:”好了,

就到这吧,

谢谢你。

通过1题记1 分

实得分加补加分为

总分

离差智商平均

数为100,标准

差为16.

实足年龄加总

分,从智商表

中查出相应智

商。

非常优秀:》140

优秀:120-139

中上:110-119

中等:90--109

中下:80-89

边缘:70--79

智力缺陷:《69

“你自己想

一想”

施测被测相

对而坐。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二版)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由美国韦克斯勒(D.Wechsler)教授制定,1949年出版,是继比内测验之后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学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6~16岁)。这一量表在1974年重新修订并建立常模,称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在1991年正式出版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 这个量表的突出优点是语言(文字)和操作(非文字)测验兼而有之。“智力是一个人理解和处理他周围世界的全面能量。”“智力最好不要被看作是一个单一的独特的特性,而是一个合成的或整体的实体。”,韦克斯勒强调用尽可能多种多样的方式(语言、非语言的),即通过尽量汇合的多种多样的测验来探查智力。每一项分测验内测题有难易之分并按难度的递增依次排列。 1980~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并与全国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R,称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这些修订本在形式和年龄范围与原本相同,但一些分测验中的某些项目按我国文化背景修改,各修订本的修改幅度不同。我们选用的WISC-CR共有12项分测验。语言量表由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6个分测验组成,操作量表由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6个分测验组成,其中言语测验中的背数和操作测验中的迷津属于备用测验。分别为某一同类测验失效时使用。 WISC-CR的每项分测验均单独记分,并可在记分纸封面WlSC-CR个人能力分布图(WlSC-CR剖面图)上标绘出来。这张图有利于形象直观地显示儿童在测验中哪些方面较强,哪些方面较弱。语言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均可分别求得智商分数。这样,来自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以及12个分测验分数的信息将更加有利于正确的评定、诊断智力,而这一点是其他量表不大可能做到的。 在实施本测验前,主试应检查十二个测验中应用的所有材料(放在工具盒内,祥见每个测验的施测说明)和一般工具:秒表(或带秒针的手表),记录纸和迷津、译码测验纸。保证全部实施手续正常进行。 测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1.测验的实施 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叉进行,为的是使整个测验过程更加有趣并富于变化。本指导书和记分纸都是按照这一规定编排测验程序的。 主试代被试填写记分纸第1页上应由被试提供的事实,其中被试人的上学期语文和数学成绩应由主试人向有关的班主任查明,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同儿童交谈过程中应注意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解除儿童的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记分纸封面下方留有备注栏,为记录测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特殊问题时使用,例如被试的不合作态度,测验中断的原因,语言障碍,左利手(写字、取物用左手)等等。

贝利婴幼教发展计划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 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 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 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 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如今,Bayley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全面的评估领域 Bayley-III对于婴幼儿的评估分为五大领域: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其中前三者为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而这五个领域亦是目前三大学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协会),AERA(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美国教育研究协会),NCME(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所公认的婴幼儿发展评估最为全面的五大领域。

市场调查中态度的测量量表

市场调查中有关态度的测量量表 1.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也叫评比量表,它是由研究人员事先将各种可能的选择标示在一个评价量表上,然后要求应答者在测量表上指出他(她)的态度或意见。根据量表的形式评价量表又分为图示评价量表和列举评价量表。一般图示评价量表要求应答者在一个有两个固定端点的图示连续体上进行选择;列举评价量表则是要求应答者在有限类别的表格标记中进行选择。评价量表获得的数据通常作为等距数据使用和处理。下面图5-1和表5-1分别给出了一些图示评价量表和列举评价量表的例子。 图中量表A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应答者只需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在连续直线的适当位置作出标记,然后研究者整体的反应分布及研究目标的要求,将直线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类别,并分配给一个对应的数字。量表B事先在连续体上已标出刻度并分配了相应的数字,应答者在适当位置作出反应标记即可。量表 C在本质上与量表B没什么区别,但是由于在连续体两端分别增加了对应的哭脸和笑脸,使量表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上表中量表A和量表B都是列举评价量表最普通的一种形式,此时访问人员通常向应答者出示一个基本量表的复制卡片,卡片上标有相应的有限选择答案,在访问人员读出一个品牌时应答者作出自己的选择。整个问卷中品牌的起始位置是循环的,因为相同的起点会给应答者带来影响,可能成为误差的一个来源。量表C适用于针对儿童进行的调查,“小人头”的表情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反应,同时也增加了调查的趣味性。 列举评价量表比图示评价量表容易构造和操作,研究表明在可靠性方面也比图示评价量表要好,但是不能像图示评价量表那样衡量出客体的细微差别。总体上讲,评价量表有许多优点:省时、有趣、用途广、可以用来处理大量变量等,因此在市场营销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三种误差: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汇总精编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汇总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一、测验简介: 1.是国际公认通用的智力测验,许多国家都有修订本,在我国林传鼎和张厚粲于己于1986年作了修订,称为WISC-RC; 龚耀先和蔡太生于1993年作了修订,称为C-WISC. 2.由D.Wechsler所编 3.1949年出版,1947年重修,1991年第三版 4.适用于6-16岁儿童 5.用于一般智力的测量 6.分言语、操作二部分 7.采取分测验形式 二、WISC-RC的基本内容 以美国1974年的WISC-R为蓝本而修订,沿用WISC-R的基本测验构架,理论上仍遵循Wechsler的言语、操作智力两分法。采用分测验形式,只对分测验内容作了个别的修改。具体包括下面一些测验内容。 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 1.常识30’ 7.填图26’ 2.类同34’ 8.排列 3.算术19’ 9.积木62’ 4.词汇64’ 10.拼图33’ 5.理解 34’ 11.译码53’-93’ 6.背数16’-14’ 12.迷津

三、WISC-CR实施和记分原则 ?为保持儿童对测验的兴趣,避免疲劳和厌倦,言语分测验和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 ?背数, (但非被选)和迷津(成人无)是被选分测验,一般情况下不做,只当同类测验中某项失效时才使用。 ?城市、农村儿童共用一个版本 四、常模形式及测验分数的转换 (一)分数转换 常模形式及测验分数的转换 粗分----量表分----智商 1 .量表分换算公式:量表分=10+(X-M)/SD×3 2. 智商换算公式:智商(IQ)=100+(X-M)/SD ×15(二)常模形式 1.量表分 ①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②按年龄。 ③分数范围:0—19。 2. 智商 ①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 ②相对有效范围:55—145 超出此范围,存在高分低估,低分高估现象。 五、 WISC-CR分数统计和转换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瑟斯通性格测验手册(SSTXGCSSC) 本测验主要是有效了解被测对象的性格特征。 2.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NXZWGN) 本测验主要是让被测对象了解自己,对自我有较为科学的认识。 3.情绪稳定性测试(QXWDXCY) 本测验主要用于测量被测对象的情绪状态特征。 4.气质测量(QZCL) 使被测对象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5.症状自评量表(SCL) 用以了解被测对象的心理及生理的状况。 6.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 本测验目的就在于早期发现问题行为,并进行预防性的指导。由6个内容量表和L量表(效度量表)构成。 7.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8.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 详细地调查研究,如何进行学习才能根据被测对象的性格、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充分提高被测对象的学习能力。 9.学习适应性测验(AA T) 详细地调查研究,如何进行学习才能根据被测对象的性格、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充分提高被测对象的学习能力。 10.亲子关系诊断测验-C(孩子)(PCRT) 用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原因。 11.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 本测验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人格测试量表 EPQ人格测试(成人) 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16PF) 气质测试 性向测试

明尼苏达(MMPI)多相人格测试心境投射测验 二、智力测试量表 韦氏智力测验(儿童) 画人智力测验 瑞文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成人) 幼儿智力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三、心理健康量表 90症状清单(SCL--90) 抑郁状态量表 康奈尔医学指数(CPI) 焦虑自评量表 简明精神病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 四、心理状态测量量表 成人人际关系量表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心理适应性量表 社会支持问卷 心理年龄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防御方式问卷 情商(EQ)测试 五、学生心理专用量表 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 学习障碍的鉴别

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首先由韦克斯勒(D.Wechsler)于1955年所编制,以后于1981年和1997年又经过两次修订。这里我们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981年修订的中文版本(WAIS-RC)。 本测验的全套材料包括: (1)手册一本 (2)记录表格一份(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3)词汇卡一张(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4)填图测验图卡和木块图测验图案,共一本(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5)图片排列测验图卡一本(分城市和农利用两种) (6)红白两色立方体一盒(9块) (7)图形拼凑碎片四盒 (8)图形拼凑碎片摆放位置卡一张(同时做摆放碎片时遮住被试者视线的屏风用) (9)数字符号记分键一张 2.适用范围 本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凡较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县属集镇以上的人口,称之为城镇人口,采用城市式;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于农村的称农村人口,采用农村式。 3.施测步骤 首先填写好被试者的一般情况、测验时间、地点和主测人,然后按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在进行成人测验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如遇言语障碍或情绪紧张、怕失面子的被试者,不妨先做一两个操作测验,或从比较容易做好的项目开始。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做完,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者也可分次完成。下面是各分测验的具体实施方法:(1)知识:包括29个一般性知识的题目,要求被试者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同答,问题按由易到难排列。一般从第5题开始施测,如果5和6项均失败便回头做1-4项,被试者连续5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2)领悟:包括14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问题,要求被试者回答在某一情景下最佳的生活方式和对日常成语的解释,或对某一事件说明为什么。一般从第三题开始,如果3、4或5项中任何一项失败,便回头做1、2项,连续4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3)算术:包括14个算术题,依难度排列。被试者只能用心算来解答,不得使用纸和笔。一般从第3题开始,如果3和4题均得0分,便进行1和2题,连续4道题失败则停止该测验。 (4)相似性:包括13对名词,每对词表示的事物都有共同性,要求被试者概括出两者在什么地方相似。题目按难度排列,被试者均从第一项开始,连续4题失败时停止该项测验。 (5)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和倒背两个部分,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倒背最多由10位数字组成,每一部分由易到难排列。任何一项1试背得正确,便继续进行下一项,如果有错误便进行同项的2试,两式均失败停止该部分测验。两部分念出数目的速度均按每一秒钟一个数字,也不得将长数目分组念出,因为分组容易记忆。 (6)词汇:包括40个词汇,按难度排列,要求被试者解释词意。言语能力较差的被试者从第1题开始做,一般被试者从第4题开始,如果4~8项内有一个得0分,便回头测1~3词。被试者若连续5个词解释不出则不再继续进行。 (7)数字符号:1~9诸数各有一规定符号,要求被试者按照这种对应方式,迅速在每个数字下空格内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填上相应的符号,不得跳格。被试者从练习项目开始,正式测验限时90秒。

常用心理测评量表

常用心理测评量表 人格量表: 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16PF卡特尔16PF测题 CBCL儿童行为量表 B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EPQ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 EPQ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 A型行为问卷 智力量表: 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I/Q TEST智商测试 BSSD痴呆简易筛查量表 CRT瑞文测验联合型 中国成人智力量表 婚姻家庭量表: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儿童青少年量表: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NYLS3-7岁儿童气质问卷 多动指数CIH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儿童孤独症诊断量表 考试焦虑自评量表 常用临床评定量表: SCL-9090项症状清单 SDS抑郁自评量表 SAS焦虑自评量表 STAI-S状态焦虑量表 STAI-T特质焦虑量表 CGI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AD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其他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FES 生活事件量表LES 流调用自评量表CES-D 职业个性自测 性格内外向调查表 狂躁量表BRMS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HA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NORS 阿森斯失眠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爱泼沃斯思睡量表 阴性症状量表SANS 阳性症状量表SAPS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评定量表 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 酒精依赖筛查表MAST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单RSESE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自尊量表(SES)是由Rosenberg编制的,最初是设计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该量表由10个题目组成,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测定的方便。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分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测查后的统计处理以总分为准,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7] 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SES) 下面这个测试是根据您一周内的情绪体验,根据实践活动回答: A:非常符合;B:符合;C:不符合;D:很不符合 1、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2、我觉得我有许多优点。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3、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4、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5、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6、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7、整体而言,我对自己觉得很满意。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验报告样本

中国修订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是当今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已被广泛应用的个别智力测验量表。此量表最早由美国韦克斯勒()教授于1949年编制出版,我们使用的是龚耀先和戴晓阳主持修订的版本,其中国化程度较高,除沿用韦氏测验的基本构架外,在测验内容上作了很大改变:跟WISC-R相比,沿用项目仅占%,所编项目占%,修改原版项目占%,使之更为适合中国经济、文化背景,符合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二、实验目的: (1)增进对智力概念和内涵理解 (2)熟悉掌握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的施测方法 (3)学会初步分析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的测验分数 三、方法步骤: (一)、总测验施测方法: C-WYCSI必须由有经济的、受过良好心理测验训练,并学习过此方法的主试使用。主试必须遵照手册中规定的方法,不得任意更改,否则结果不可靠。每一份测验都有指导测验的方法的指导语,在必要时可以适当更换成被试可以理解的语句,但内容不得增减。指导语的内容,即可指导被试的进行作业,又不会有暗示回答的作用。如果适当增减,也要遵守此原则。 主试必须熟练操作技术,包括指导语,测验器材的放置方法,计时,记录,每个分测得停止规定,取得儿童的合作,处理测验的意外事件,计分标准,结果计算方法,结果解释,报告书写等。 进行一次C-WYCSI的检查,原则上一次做完,特殊原因(如疲劳)需要中断时,也得在一个分测验后休息,休息时间不得过长,万一在未完成一份测验需要中途休息,在继续此分测验时,不要紧接已做完的项目开始,而要重复已做的一、二个项目,以便重新熟悉测验情境,使精神活动进入循环渐进的状态,特别是在

测验项目前后连续关系非藏密切时。 (二)分测验的具体施测方法:、 1、知识测验 方法:在介绍本测验时,往往要先用一个缓冲的问题,如“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这个问题不计分,然后开始测验。一次让儿童回答每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楚,可以说:“你的意思是什么”或说:“请告诉我多些” 停止测验:连续五次零分停业 计分:每题回答正确计分,个别问题回答不完全者视其回答情况记分,总分取四舍五入方法。 指导语:现在我来问你一些问题,请你回答。 2、动物下蛋测验 材料:一个画有蛇、鸡、鱼、乌龟四种动物的形板;一盒有28个黑、白、蓝、黄四色的塑料球。 方法:板上每一方格中有一个洞和一种动物。顶上四种动物下面的洞中分别嵌有不同颜色的塑料球,要求儿童将相应颜色的塑料球放在每个动物下面的洞中。在测验开始时先确定儿童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可问她用哪只手写字(幼年儿童让其拿一件东西,看他用哪只手)。将形板放在儿童面前,将装有28个有色塑料球的盒子放在利手侧。 指导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动物下蛋游戏,你看顶上(指着形板上面的样本),这里有一些动物,它们都会下蛋,这是一条蛇,它下的是黑色的蛋(指着蛇下面的黑色塑料球)。这是一只鸡,它下白色的蛋,这里是鱼,它下蓝色的蛋(指着),这里是乌龟,它下黄色的蛋。你看清了吗每种动物下的蛋颜色都不同。 时限:5分钟 计分:计算5分钟内所完成的正确数,以及错误和遗漏数 3、图片词汇测验 材料:44个版面(城市)每个版面由4张图构成,其中包含一个刺激的图画,刺激词印在记录纸上,最前面有两个练习版面。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的使用 第一节:心理测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常用心理测验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是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个别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并可在不同的目的与不同的情境下去研究,这就使测验具有了不同的类别和功用。 二、心理测验的种类 心理测验的分类随采用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能力测验 能力一词,其含义颇为笼统。从心理测验的观点看,可将其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实际能力是指个人当前“所能为者”,即代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潜在能力指个人将来,严可能为者”,是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某种行为可能达到的水平。有人只把测量实际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测验,而把测量潜在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倾向测验。实际上二者很难分清。能力测验又可进一步分为普通能力测验与特殊能力测验。前者即通常说的智力测验,后者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2.学绩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绩,所以称作学绩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测验。 无论学绩测验还是能力测验(包括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都是个人在其先天条件下经由后天学习的结果。不过学习成绩测验多是测量有计划的或比较确知的情境(如学校)下学习的结果,而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则是测量较少控

李克特量表问卷设计

量表: 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它试图确定主观的、有时是抽象的概念的定量化测量的程序,对事物的特性变量可以用不同的规则分配数字,因此形成了不同测量水平的测量量表,又被称为测量尺度。量表设计就是设计被访问者的主观特性的度量标 态度量表: 态度量表,测量个体对某种类型的人、事物、情境、机构以及观念等喜欢或者厌恶程度的工具。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态度语或项目构成。这些态度语或项目都涉及某事物的某一个态度层面,且在方向和程度上有差异,由被试对这些态度语或项目作出赞成或反对的反应,主试根据这些反应去推测被试的态度。编制这类量表的关键是项目的性质、鉴别力及数量。项目的数量一般为20 个~30 个。制定的主要方法有三。 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简介:

李克特量表在心理学上的读法相似于'lick-urt' 与'lie-kurt'之间(虽然前者的读法是取自于建立此量表的人的姓氏),是一种心理反应量表,常在问卷(英语:questionnaire)中使用,而且是目前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当受测者回答此类问卷的项目时,他们具体的指出自己对该项陈述的认同程度。此量表是由Rensis Likert所建立。 李克特量表形式上与沙氏通量表相似,都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陈述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它们的区别是,沙氏通量表只要求受测者选出他所同意的陈述语句,而李克特量表要求受测者对每一个与态度有关的陈述语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另外,沙氏通量表中的一组有关态度的语句按有利和不利的程度都有一个确定的分值,而李克特量表仅仅需要对态度语句划分是有利还是不利。 五点选项: 理清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和李克特选项(Likert item)的区别是重要的。李克特量表是使用各种李克特选项的总称。因为李克特选项,常常是一个视觉化量表(例如,在一个题目上的一条水平线,让受测者以画圈或点选的方式回答),这些选项有时也称为量表。但是,这容易造成混淆,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李克特选项专指一个单独的选项。 一个李克特选项是一个陈述。受测者被要求指出他或她们对该题目所陈述的认同程度,或任何形式的主观或客观评价。通常使用五个回应等级,但许多计量心理学者(psychometrician)主张使用7或

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是以WAIS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通过全国取样,制定了域、乡两套常模;城(县属镇以上)乡(镇以下)划分是相对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城乡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状况。因经济、文化背景对智力有较大影响;各种文化职业均有一定比例,基本符合人口资料比率。年龄从16岁到老年共分八个年龄组,男∶女=1∶1;

采用分测验形式,分为言语、操作两大部分。 常识 29个题目(7) 领悟力 14个题目(10) VIQ 算术 14个题目(10)* 相似性 13个题目(11) 背数 19个题目(14) 词汇 40个题目(0) FIQ 数字符号 90个题目(90) 填图 21个题目(14) PIQ 木块图 10个题目(10) 图片排列 8个题目(3) 图形拼凑 4个题目(4) 1.常识测验 由29个常识问题构成,包括历史、天文、地理、文学和自然等内容。主要测量知识广度和远事记忆。 所有受试均从第5项开始,逐一提问。若第5项或第6项失败,便回答头作第1—4项,连续5项失败(得0分)终止。 每正确回答一项记1分,个别项目可记0.5分,1—4项免作者补记4分。最高29分。 2.领悟测验 由14项有关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一些现象的理由等问题组成。主要测量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对伦理道德的判断能力。 所有受试均从第3项开始,逐一提问。若第3、4或5项中任何未得满分,便回头作1—2项,连续4项得0分终止。

1—2项按0、2 计分,3—14项按0、1、2三级记分,1—2项免职作者补记4分,最高分28分。 3.算术测验 由14项有关加减乘除的心算题组成。主要测量数的概念、心算能力、注意集中、工作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有受试均从第3项开始,若第3或4项得0分,便回头做1~2项,连续4项得0分终止。注意时限,记录时间,读完题开始记时。 每一正确答案记1分,11—14项有时间加分,未说单位可给分,不明确,可追问,1—2项免作记满分,最高分18分。 4.相似性测验 由13对表示物、方向或行为的词组成,要求找出两者的共同性。主要测量抽象,概括能力。 所有受试均从第1项开始,连续4项得0分终止,第1项可给帮助。 每1项按0、1、2三级计分,最高分26分。 5.数字广度测验 分顺背和倒背两式,顺背有10个数字串,倒背9个数字串。主要测量即刻记忆或短时记忆,注意力,倒背还测量工作记忆。 所有受试者均第1项开始,每项有两试,两试均失败停止,每秒一数,不能分组,第1项失败缩短位数,全部通过可加位。 按通过的数字位数记分,而不是按通过的项目数记分,顺背最高12分,倒背10分。6.词汇测验 由40个双字词组成,要求解释词义。主要测量语义提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长时记忆。 所有受试均从第4项开始,主试每读一词,要求被试指认,并解释,第4—8项中有1项得0分,回头做1—3项,连续5项得0分停止。 每词按回答质量分别记0、1、或2分,免作的记满分,最高80分。 7.数字符号测验 要求给数字(1—9)配上相应的符号,共90项,主要测量学习新联想的能力、视觉—运动协调、精细运动、持久能力和操作速度。 在90秒内,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填写相应的符号,时间到停止。 每正确填写一个符号记1分,倒转符号记0.5分,最高90分。 8.图画填充测验 由21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缺的部分。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能力,对物体要素的认知能力,扫视后迅速抓住缺点的能力。 从第1项开始,全做,1—2项可给帮助,每项时限20秒。 每一正确回答记1分;要求部位正确,性质解释正确,最高21分。 9.木块图测验 用两色立方体木块复制平面图案,共10项,主要测量理解空间关系,视觉分析综合能力,空间建构能力。 从第1项开始,1—2项有两试,第1项第一试用实物呈现,1—2项均可给帮助,连续3项得0分停止。 每项正确记4分,7—10项有时间加分。最高48分 10.图片排列测验

格赛尔发展量表22272

1. 4周或更小8周 适应性 ■悬环、拨浪鼓:在视线范围内注视 ■悬环、拨浪鼓:视线跟至中线拨浪鼓:保留片刻 ■铃声:注意,活动减少 铃声:面部有反应■悬环、拨浪鼓:在中线迟缓地注视■悬环:跟过中线 悬环:视线跟随环上下移动 大运动 仰卧:头转向一侧占优势■仰卧:以颈肢反射姿势为主拉坐:头完全滞后 坐:头低垂 坐:背弯 托腹悬空:头和下肢下垂■放置俯卧:头向侧转 俯卧:勉强举头 俯卧:臀抬高 ■俯卧:两腿蠕动 仰卧:头在中线位置 仰卧:对称姿势 ■坐:头一晃一晃,竖一下 ■托腹悬空:举头取得平衡,腿仍下垂俯卧:反复举头至45。 俯卧:臀部低,蛙式 精细动作 ■悬环、拨浪鼓:触到手指时握得 更紧 仰卧:两手握紧 悬环:留握 语言 ■表情:面部无表情 ■表情:能注视,不持久发音:细小的喉音■表情:灵敏模样■表情:明确地注视发音:交流发音发音:发单元音发音:咕咕声 个人——社会 俯卧:不明确地凝视四周 社交:注意检查者,活动减少社交:目光跟随走动的人 哺喂:夜间喂两次■仰卧:反复注意检查者的脸社交:反应性地微笑 哺喂:夜间喂一次

2. 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2周 ■悬环、拨浪鼓:在中线立即注意 悬环、拨浪鼓:握在手中看一眼 悬环:环形跟随尚协调拨浪鼓:跟过中线 拨浪鼓:视线跟随上下移动 ■桌面:注意桌面或双手■方木堆、杯:立即注意■方木堆、杯:持久地注意 方木堆、杯:双臂活动■毛线球:目光跟随移动的毛线球 适应性 ■悬环、拨浪鼓:立即注意 悬环、拨浪鼓:双臂活动 悬环、拨浪鼓:跟随180 度 悬环、拨浪鼓:握在手中 注视 悬环、拨浪鼓:放到嘴里 悬环、拨浪鼓:用空着的 手接触,抓握 ■方木、铃:立即注意 方木、铃:双臂活动 ■方木、铃:用手接触 ■第二块方木:抓住一块, 注意第二块 毛线球:跟随180度 悬环、拨浪鼓:两手向 悬环、拨浪鼓靠近 悬环、拨浪鼓:抓住附 近的拨浪鼓 拨浪鼓:拨浪鼓掉下后 两眼追找 方木:两手向方木靠近 ■第三块方木:拿两块, 注视第三块 ■方木堆:抓住接近的一 块 ■方木堆:拿起两块 方木、铃:放在嘴里 铃:两手接近并抓住 毛线球:追找掉下的线 球 ■小丸:能注意到小丸 拨浪鼓:两手接近并抓 握 拨浪鼓:追逐抓起掉下 的拨浪鼓 方木:两手接近并抓 握 方木:方木掉落会再 取起 ■方木堆:抓起一块, 试取第二块 ■方木堆:抓起第三块 方木 ■方木堆、杯:手里握着 方木,两眼注视杯子 毛线球:寻找掉下的线 球 适应性 拨浪鼓:主动地摇 方木、铃:一手接近或抓住 第二块方木:拿住一块,抓握另 一块 ■第二块方木:较长时间握住两块 ■第三块方木:当第三块出现时握 住两块不放 ■方木堆:较长时间握住两块 ■方木堆、杯:手里握住方木,抓 杯子 方木、铃、环与绳:熟练地传递 方木、铃、环与绳:敲桌面 ■铃:保留在手中 环与绳:能持续地追逐着 第二块方木:长时间地握 住两块 方木堆:长时间地握住两 块 方木:用一块方木击或敲 另一块方木 小丸和瓶:注意从瓶中倒 出的小丸 环和绳:拉绳取环 仰卧:头在中央位置占优势 仰卧:对称姿势占优势坐:头向前倾,头稍晃不稳 站:支持部分体重片刻俯卧:举头支持在中线■俯卧:持久举头45度■俯卧:低头到桌面能控制 俯卧:自动前臂支撑俯卧:两腿伸直 大运动 ■仰卧:两手相握 坐:头向前倾,头稳定 坐:仅腰部弯曲 托腹悬空:头腿与身躯呈 一条线 ■俯卧:举头90度 ■俯卧:一个上肢屈曲,一 肢伸展 俯卧:滚向仰卧 仰卧:两腿伸直,高举 仰卧:滚向俯卧 拉坐:头不滞后 坐:头竖直、稳定 托腹悬空:两臂向两侧 伸直 俯卧:两前臂伸直 站:腿能支持大部分体 重 ■扶站:肩部有张力 ■拉坐:头能主动举起 ■座椅:躯干竖直 坐:用手支撑 站:自动跳跃 大运动 仰卧:自己举起头来 仰卧:将脚放到嘴里 坐:坐直一分钟 站:拉着双手站片刻 俯卧:以腹部为中心,做旋转运 动 俯卧:采取匍匐的姿势 俯卧:爬或匍匐爬行 坐:独坐10分钟以上,稳 坐:向前倾再坐直 站:扶栏杆站立,无需人 帮助 ■仰卧:两手张开或轻握拳 仰卧:手指抓衣服等 悬环、拨浪鼓:有主动 抓握的动作 精细动作 悬环、拨浪鼓:主动抓握 拨浪鼓:留握 桌面:以手指摸、抓桌面 ■方木堆、杯:用手接触 ■方木:指端掌跟抓握仰卧:用手拉去盖在 脸上的布 方木:全掌抓握 ■小丸:接触到耙弄 绳:接触到耙弄 精细动作 ■方木:挠掌抓握 ■小丸:耙弄拿到或不成功低级剪 式抓握 绳:低级剪式抓握 ■方木:挠指抓握 ■小丸:低级剪式抓握 ■表情:兴奋时呼吸加深发音:咯咯笑声 发音:发两个音节的音 语言 发音:出声笑 发音:尖声叫 发音:发咕噜声 发音:主动和人或玩具说 话 铃声:头转向声音处 表情:不愉快时发音叫 (发嗯、怨声、怒 声) 发音:mum-mum-mum (哭时) 语言 发音:ah-ah-ah,oh-oh-oh 发音:同时发出几个单音节da、 ba、ga 发音:模仿咳嗽声、舌头卡嗒 声、咂舌音 发音:对熟悉的人发音 发音:da-da或相当于它的 音 理解:对不、不的音调或 声音有反应 理解:知道名字、词,不 是声音 表达:用手势表达

心理测量量表汇总

心理测验量表汇总 常模分数:施测常模样本后,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也叫常模表。 常模的种类: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和十分位数)、标准分常模(线性转换:Z分数;非线性转换:T分数、标准九分、标准十分、标准二十分等)。 发展常模:根据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又称年龄量表,有:发展顺序量表、智力年龄、年级当量。儿童的智力年龄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上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 百分等级,指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点则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可通过线性转换与非线性转换而得到。 百分等级=100-(100R-50/N)=x-均值/标准差;是将全部数据由小至大顺序排列, 并将全部数据分成100等分,以第几百分位数来反映某数值在整个数据中的分布位置。以50% 位数(记为: P 50 ) 表示这个样本的集中趋势, 以不同的百分位数来表示离散程度。 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出的百分位数, 与正态分布时算出的平均数, 标准差可有以下对应关系: P 2 (2.5%位数)相当于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P 16相当于平均数减1个标准差,P 50相当于平均数,P 84相当于平均数加1个标准差,P 98 相当于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 1.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适用于16岁以上,分为农村、城市用两种,一般按先言语后操作进 行。有时间限制:算术、数字符号、图画填充、图块图案、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分测验所用量表分是标准二十分,平均数10、标准差3,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低于平常80-89,边界70-79,智力缺陷<69,平常是90-109,高于平常是110到119,超常120-129,极超常>130。 总智商(FIQ)分析:实得FIQ值加减5得到85%~90%可信区间。 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关系:VIQ>PIQ,非优势半球损害;PIQ>VIQ,优势半球损害;VIQ和PIQ损害相同,弥漫性损害。 FIQ高时,VIQ>PIQ;当FIQ低时,PIQ>VIQ;弱智时,PIQ-VIQ可达到11分以上。 强点: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及以上(用S表示)。弱点:低于平均分3分及以上。(用W 表示)(注意:各言语分测验的量表分与言语量表的平均分比较;各操作分测验的量表分与操作量表的平均分比较;各分测验的量表分与全量表的平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 W. K. Frankenburg&J.B.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 (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 6个项目。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 1.智力发展量表 (1)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有10张图片,分为10个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10分。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心理测量和量表操作

心理测量和量表操作 大概的介绍。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数量的。 ――桑代克 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 ――麦克尔 心理用间接测量。测量行为,来推测心理。 心理测量的结果不绝对。 I.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1905 法国――科学心理测量. 孔子――心理测量的思想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刘劭《人物志》,“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翻译后,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 韩非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到现在,用于测注意力 民间,周岁试儿到现在,婴幼儿的动作测量 古代的问答法到现在,临床谈话法,问卷法

庄子:九征到现在,情景法 博弈(棋)、九连环、七巧板――古代测智力水平的器具 八阵图。 二.心理测量早期探索及尝试 英国高尔顿最早想通过测量人的证明他的“遗传论”。 美国卞特尔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之上,才会有自然科学的准确度。 德国冯特心理测量的思想。 三.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与发展 1905 法国比纳(Binet) 1895创办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 心理测量的原理:把结果与他人比较,以求概括。 1905:比纳-西蒙量表(的标志)-标志着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 30题,从易到难。 1908、1911两次修订,制订了“智龄”之后,有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修订,1916)[现在的所谓“比纳量表]引入了斯腾(德国)的心理商数概念,变化为: 智龄 IQ=_____ *100使不同年龄层次间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成为可能。也叫比率智商 实龄 后来量表的特点 I. 操作性量表(比纳的量表是语言性量表) II. 团体测验(比纳的量表是个别的测验) III. 教育测验(学习测验,eg桑代克,斯坦福成就测验) IV. 人格的测验

人格测量常用量表

人格测验的应用和发展 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能力、兴趣、态度、气质和思维、情感在内等方面的整合。表现在个体所具有的所有品质、特性、和行为等个别差异的总和,这种差异加上身体特征使得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 人格测验旨在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亦即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与情感反应。随着人格测验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临床方面,用于对人格的评估、诊断和预测,与治疗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和治愈的水平,同时人格测验在人格障碍和保健系统中也得到了运用;在教育方面,人格测验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认识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寻求合理的办法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完满和谐地发展,从而保证教育目的更加有效地实现。人格测验就在这种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也在从事人格心理学和人格测验的本土化工作。 一、人格测验的分类 人格测验主要分为客观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两大类。 1、客观性测验 主要指自陈式人格问卷,又称结构化人格测验。通常是用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应。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就其编制方法主要有4种:(1)逻辑分析法在用逻辑分析法编制测验时,首先确定要测量的特质,然后编写出一些看来能测量这类特质的题目,编制成问卷。这类人格测验主要包括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调查表(JAS)和显性焦虑量表(MAS)等。(2)因素分析法这种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为基础,先以大量的测验题目给大量的被试者施测,然后找出相关的题目构成一种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这类人格测验主要包括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O)等。(3)实证法用经验法编制量表时,首先是选取一个由所测特质或特征的人组成的效标组以及由普通人组成的对照组,然后以一系列的测验题目给各组被试者施测,选择那些能把不同被试者区分开的题目,由此构成问卷或测验。最著名的经验法人格测验为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l)。(4)综合法较新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是将以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首先采用逻辑分析法经推理获得一大批题目,然后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出

韦氏智力量表

Original articl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Harbin and the prediction of severe cases ZHOU Hong, GUO Shu-zhen, ZHOU Hao, ZHU Yue-feng, ZHANG Li-juan and ZHANG Wei Keywords: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diagnosis; epidemiology Background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s an emerg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not only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children, but also causing tremendous loss and burden to both families and socie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FMD, and to understa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HFMD in the Harbin region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from 2379 randomly chosen cases of HFMD treated at the Harb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May 2008 to November 2011 were analyzed. All cases were separated into common and severe HFMD, with key factors for severe HFMD analyzed using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Among the 2379 patients, 1798 were common cases and 581 severe cases, 14 of which resulted in death. Most cases were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Morbidity peaked in July and was higher in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and cities than in Harbin proper. Medical expens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severe than for common cases (P <0.001). The primary clinical symptoms were fever and erythema; laboratory examination showed leucocytosis together with pneumonia, carditis, and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severe cases.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ey factors for severe HFMD were age, morbidity location, morbidity area, fever duration, mouth mucosal symptoms, and abnormal serum levels of neutrophils (NEUT), hemoglobin and glucose (P <0.05). Conclusions To improve prognosis, reduce medical expense an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cases, we should improve the epidemiological detection of HFMD to treat patients quickly. We should also closely monitor children with the EV71 virus, who present with continuous fever as well as abnormal laboratory results, from areas highly susceptible to HFMD attacks. Chin Med J 2012;125(7):1261-1265 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ntagious diseases caused by an enterovirus, usually enterovirus 71 strain (EV71) or coxsackie virus A Group 16 strain (CA16).1The virus may reach the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2 causing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sually infan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mainly maculopapule and erythema on the hands, feet, mouth, and buttocks; severe cases may also present with cephalomeningitis, cephalitis, encephalomyelitis, pneumonedema, and dysaemia.3,4 Cases of HFMD have been reported in most countries and areas of the world. In China, the first confirmed case of HFMD was reported in 1981 in Shanghai.5Today, the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ntagious diseases in China, with a large morbidity area and increasing morbidity.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tistics, HFMD is ranked second in morbidity among all contagious diseases and is the sixth leading cause of death.6 Despite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HFMD,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FM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few, and very few reports of severe HFMD have described the key factors. In our study, we examined HFMD cases in Harbin from 2008 to 2011, and us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epidemiology of HFMD. We also looked at the ke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ases in this region, to develop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Patients HFMD not only threatens the health of children, but also causes tremendous loss for both families and society. This disease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for China and Asia at large. We analyzed a random sample of 2379 cases of HFMD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arb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May 2008 to November 2011. Patients were assigned as having either common or severe HRMD, using the diagnostic code (DC) in the H DOI: 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2.07.013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irst Affiliated Clinical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China (Zhou H, Zhu YF, Zhang LJ and Zhang W) Harb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China (Guo SZ and Zhou H) Correspondence to: ZHANG Wei,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irst Affiliated Clinical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China (Fax: 86-451-53641561. Email: 1245537680@https://www.360docs.net/doc/07685085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