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整理及详解(2013.04.26修改版SK)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整理及详解(2013.04.26修改版SK)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整理及详解(2013.04.26修改版SK)

第2章 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接口、接口技术和过程通道? 答:

接口是计算机与外设交换信息的桥梁,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接口技术是研究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如何减缓信息的技术。 过程通道是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

2.采用74LS244和74LS273与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设计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接口和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分别编写数字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出程序。

答:

数字量输入接口

设片选端口地址为port

MOV DX,port MOV DPTR,PORT MOVX A,@DPTR IN AL,DX

74LS244

PC 总线

*IOR(*RD)_

数字量输出接口

MOV AL,DATA MOV A,DATA MOV DX ,port MOV DPTR,PORT OUT DX,AL MOVX @DPTR,A

3.用8位A/D 转换器ADC0809与8051单片机实现8路模拟量采集。请画出接口原理图,并设计出8路模拟量的数据采集程序。

输出信号

PC 总线

(*WR)

程序:

ORG 0000H

MOV R0,#30H ;数据区起始地址存在R0

MOV R6,#08H ;通道数送R6

MOV IE,#84H ;开中断

SETB IT1 ;外中断请求信号为下跳沿触发方式MOV R1,#0F0H ;送端口地址到R1

NEXT:MOVX @R1,A ;启动A/D转换

LOOP:SJMP LOOP

INC R0

INC R1

DJNZ R6,NEXT ;8路采样未接受,则转NEXT

CLR EX1 ;8路采样结束,关中断

END

中断服务程序:

ORG 0003H ;外中断1的入口地址

AJMP 1000H ;转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ORG 1000H

MOVX A,@R1 ;读入A/D转换数据

MOV @R0,A ;将转换的数据存入数据区

RETI ;中断返回

ORG 0000H

MOV R1,#30H

MOV R2,#0F0H

A1: MOV DPTR, R2

MOVX @DPTR, A

LOOP: JNB P3.2 , LOOP

MOVX A, @DPTR

MOV @R1,A

INC R2

INC R1

CJNE R2, 0F7H, A1

END

4.用12位A/D转换器AD574与PC/ISA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实现模拟量采集。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设计出A/D转换程序。

答:

A/D转换的程序如下:

MOV DX,1FF0H

OUT DX,AL ;启动A/D转换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STI

LOOP1:JMP LOOP1

CLI

POP CX

POP BX

POP AX

LEA DI, BUF ;置数据存储区指针

MOV CL, 4

SHR AX, CL ;得到转换后的12位数据

MOV [DI], AX ;将得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区END

中断服务程序:

MOV DX,1FF2H ;读高8位数据

IN AL,DX

MOV AH,AL

MOV DX,1FF3H ;读低4位数据

IN AL,DX

RET

ORG 0000H

MOV DPTR,#1FF0H ;外设地址为16位只能用DPTR

MOVX @DPTR,A ;访问外设只能用累加器A

PUSH A

PUSH B

PUSH C

ORG 0013H;外部中断1入口地址

LJMP PINT1

SETB IT1

SETB EX1

LOOP1: SJMP LOOP1

CLR

POP C

POP B

POP A

;感觉很麻烦的样子

MOV A,@R1 ;低4位送A

RR A

RR A

RR A

RR A

MOV R0 , A

DEC R1

MOV A, @R1 ;高8位送A

ANL A, 0FH ;屏蔽高4位

RL A

RL A

RL A

RL A

ORL A, R0 ;合并低8位

INC R1

MOV @R1 , A ;处理好后覆盖原低4位

DEC R1

MOV A , @R1

ANL A , 0F0H

RR A

RR A

RR A

RR A

MOV @R1 , A

END

中断服务程序:

MOV R1 , #30H ;先设置个内存起始单元

MOVX A, @DPTR

MOV @R1,A

INC R1

INC DPTR ;读取AD574低4位要改变引脚A0的电平MOVX A, @DPTR

MOV @R1,A

RETI

5.请分别画出一路有源I/V变换电路和一路无源I/V变换电路图,并

分别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

答:

无源I/V变换电路

无源I/V变换主要是利用无源器件电阻来实现,并加以滤波和输出限幅等保护措施。

输入0- 10 mA,输出为0 -5 V ,R1=100Ω,R2=500Ω

输入4 -20 mA,输出为1 - 5 V,R1=100Ω,R2=250Ω

I

有源I/V变换电路

有源I/V变换主要是利用有源器件运算放大器、电阻来实现。

输入0 ~ 10 mA ,输出0 ~ 5 V:R1=200Ω,R3=100kΩ,R4=150kΩ

输入4 ~ 20 mA ,输出1 ~ 5 V:R1=200Ω,R3=100kΩ,R4=25kΩ

6.什么是采样过程、量化、孔径时间?

答:

采样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 ,把时间上连续和幅值上也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成在时刻0,T ,2T 、、、、、、kT 的一连串脉冲输出信号的过程称为采样过程。

量化: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孔径时间:在模拟输入通道中,A/D 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一次A/D 转换所需要的时间成为孔径时间。

7.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

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采用带有保持电路的采样器,即采样保持器(为了防止在A/D 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 转换的结果出错,因而采用采样保持器来使得信号维持一段时间)。并不是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都需要采样保持器的,因为采样保持器是为了防止在A/D 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 转换的结果出错,所以只要A/D 转换的时间比信号变化的时间短就不需要。

8.一位8位A/D 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us 。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 转换精度(0.4%)内,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答:π-=

=???620.4

6.421001010f Hz s

P41

9.试8255A、AD574、LF398、CD4051和PC/ISA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试设计出8路模拟量采集系统,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相应的8路模拟量数据采集程序。

程序流程图如下:

8路模拟量数据采集程序如下:

AD574A PROC NEAR

CLD

LEA DI,BUF

MOV BL,00000000B; 令CE,CS, R/C, INH=0,初始化

MOV CX,8

ADC: MOV DX,2C2H ; C口地址

MOV AL,BL

OUT DX,AL; 选择多路开关X0,STS=0, LF398采样

NOP

NOP

OR AL,01000000B;令CE=1, 启动转换A/D

OUT DX,AL;

AND AL,10111111B;令CE=0, 形成启动脉冲

OUT DX,AL;

MOV DX,2C0H; A口地址

PULLING:IN AL,DX ;测试STS,看转换是否结束

TEST AL,80H

JNZ PULLING ;转换期间STS=1,LF398保持

MOV AL,BL;

OR AL,00010000B; 转换结束,令R/C=1,准备读

MOV DX,2C2H;

OUT DX,AL

OR AL,01000000B;令CE, R/C=1,开始读

MOV DX,2C0H ; 读A口高4位

IN AL,DX

AND AL,0FH

MOV AH,AL ;高4位存在AH

INC DX; 读B口低8位

IN AL,DX ;低8位存在AL

STOSW; 数据存储

INC BL ;更换通道

LOOP ADC

MOV AL,00111000B; CE=0,CS, R/C, INH=1, 芯片复位

MOV DX,2C2H

OUT DX,AL

RET

AD574A ENDP

10. 采用DAC0832和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DA 转换程序。

答:

若DAC0832 CS 的口地址为BASE ,则7FH 转换为模拟电压的接口程序为: DAOUT :MOV DX,BASE MOV A L,7FH OUT DX,AL

RET

单极性公式:

12

OUT REF n

D

V V =-?

D 为输入数字量,VREF 为参考基准电压

11. 采用DAC1210和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D/A 转换程序。(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

答:

接口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D0 … D7 *CS 1

V0

ISA 总线

设端口地址译码器译出Y0*地址为基地址7FF0H ; 则D/A 高8位地址为7FF1H ,低8位地址为7FF0H 假设待转换数据为2FEH D/A 转换程序:

MOV DX ,7FF1H

MOV AL ,2F0H ;送高8位数据 OUT DX ,AL MOV DX ,7FF0H

MOV AL ,E0H ;送低4位数据 OUT DX ,AL ;12位数据进行转换 RET

输出电压VOUT 与输入数字量D 之间的关系:

11(1)2

OUT REF D

V V =-

13.采用DAC0832、运算放大器、CD4051等元器件与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设计8路模拟量输出系统,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8路模拟量输出程序。

答:

8路模拟量输出程序:

MOV BX,OFFSET data

MOV CX,8

MOV DX,7FF8H 送DAC0832地址

L1:MOV AL,[BX]

OUT DX,AL 启动D/A转换

XOR DX,8000H 置CD4051片选信号

OUT DX,AL 向第一通道输出转换值

CALL DELAY 延时

XOR DX,8000H 置DAC0832片选信号

INC DX

INC BX

LOOP L1

14.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答:

基于RS-485总线可构成下图所示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智能远程I/O模块的等装置大都具有RS-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实现控制功能;PC或IPC作为系主站,并配有RS-23 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定的监控与管理。

1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答:

所谓串模干扰是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

抑制方法:滤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前置放大或者隔离屏蔽等、利用元器件的特性来抑制、选择带有屏蔽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做信号线(具体见书64页)。

所谓共模干扰是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公有的干扰电压。

抑制方法: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浮地屏蔽。

16.MAX1232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

主要功能有:电源监控、按钮复位输入、监控定时器(看门狗)。

17.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一般有哪几种地线?请画出回流法接地和一点接地示意图。

答: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地线:模拟地、数字地、安全地、系统地、交流地。

2.计算机网络题目第二章-1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幕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C 语法 2. H 网络体系结构 3. W RFC 4. X SIOC 5. T IP 6. V UDP 7. Y IRTF 8. I OSI参考模型 9. M 帧 10. A 网络协议 11. P 传输层 12. Z InterNIC 13. B 语义 14. F 层次结构 15. N 网络层 16. Q 应用层 17. R OSI环境 18. S 主机-网络层 19. O 分组 20. U TCP A.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 B.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 C.描述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D.对时间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E.为一个特定的系统定制的一组协议。 F.处理计算机网络问题最基本的方法。 G.一个联网主机内相邻层之剑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H.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I.ISO/IEC7498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结构模型。 J.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K.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L.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M.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单元。 N.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 O.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P.实现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 Q.实现应用程序之间通信过程控制的层次。 R.包括主机中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以及通信子网的结构。 S.TCP/IP残开模型中与OSI参数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层次。T.提供“尽力而为”的分组传输服务的协议。 U.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服务的传输层协议。 V.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W网络技术人员之间发布技术研究进展与标准的一类文档。 X.最权威的Internet全球协调与合作的国际化组织。 Y.致力于Internet协议、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及相关技术研究的组织。 Z.负责Internet域名注册和域名数据库管理的组织。 二.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

过去几年,全球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谷歌、微软、Facebook以及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都在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设立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院。vivo是第一家设立专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院的中国手机公司。此举是vivo内部已经确立的一份3-5年的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是必然趋势,vivo公司创始人兼CEO沈炜曾表示“人工智能和5G的结合将会是5G时代手机发展的趋势”。 今年我们看到vivo在产品上不少创新,比如AI拍照、商用屏下指纹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生物特征(biometrics)的鉴别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对人脸、虹膜、指纹、声音等特征上的识别,这些大多涉及到视觉信息,正是体现了计算机视觉的应用性,那什么是计算机视觉呢?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概念 正像其它学科一样,一个大量人员研究了多年的学科,却很难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模式识别如此,目前火热的人工智能如此,计算机视觉亦如此。与计算机视觉密切相关的概念有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视觉认知(visual cognition),图像和视频理解( image and video understanding)。这些概念有一些共性之处,也有本质不同。 从广义上说,计算机视觉就是“赋予机器自然视觉能力”的学科。自然视觉能力,就是指生物视觉系统体现的视觉能力。一则生物自然视觉无法严格定义,在加上这种广义视觉定义又“包罗万象”,同时也不太符合40多年来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状况,所以这种“广义计算机视觉定义”,虽无可挑剔,但也缺乏实质性内容,不过是一种“循环式游戏定义”而已。 实际上,计算机视觉本质上就是研究视觉感知问题。视觉感知,根据维科百基(Wikipedia)的定义, 是指对“环境表达和理解中,对视觉信息的组织、识别和解释的过程”。根据这种定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解: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装置来实现,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因此,简单说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参与控制的一类系统。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图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用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是DA转换器,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AD转换器则相反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 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分为几类? 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系统的功能、控制规律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功能及结构分类: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 按照控制规律分类:程序和顺序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解: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字模拟混合的系统。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各处的信号是连续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外,还有离散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信号。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一般的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硬件电路实现的,控制规律越复杂,所需要的模拟电路往往越多,如果要改变控制规律,一般就必须更改硬件电路。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需要改变控制规律时,一般不对硬件电路作改动,只要改变控制程序就可以了。 3.可实现复杂控制规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离散控制。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比较是连续进行的,控制器对产生的偏差也是连续调节的。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转换信号,并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生的控制时间信号通过D/A将离散信号转换成连续时间信号输出,作用于被控对象。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王建华主编)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P2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预定的控制规律,决定将 要采取的控制策略。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块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P3 答:(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控制机、过程输入输出设备和生产过程三部组成。 (2)方块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作用:①工业控制机软件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其中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引导程序、调度执行程序,它是支持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的最基 础的运行平台;支持软件用于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程序; ②过程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信息传递的纽带和桥梁。 ③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计 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P2 (1)实时性是指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外来事件做 出反应的特性;在线方式是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相连,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离线方式是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并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 作相应操作的方式。 (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因为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出现的事件能够保 持多长的时间;该事件要求计算机在多长的时间以内必须作出反应,否则,将对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 2. 3,1 单项选择题 [1 1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是( D )。 A.信息 B.数据(C.信号 D.二进制数 [2] 。 [3]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 C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 [4] 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D ). A Is B. C. D. [5]E1标准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码分多址 [61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7]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接收端要将信号解复用,接收数据时要按照( B )。 A.时间片上的目的地址 B.数据上的时间标识 C.数据上的数据源标识 D.与源端相同的时间顺序 [8] 若采用统计TDM方式通信,只有当数据源有数据发送时才分配时间片,并在时间片中( )。A.仅附加发送信道序号 B.仅附加接收信道序号 C.附加发送信道序号和接收信道D.无须附加信息 [9]交换机采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是(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0]现有16路光信号通过过波分复用系统复用到一根光纤上,每条支路的速率为2. 5Gbps,则复用后的速率为( D )。 A. 2. 5Gbps B. lOGbps C. 20Gbps D. 40Gbp [11]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C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2]当对数据率不同的多路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A.脉冲填充 B.压缩时隙 C.降低数据率 D.限制数据源 [13] 与同步TDM相比,统计TDM需要解决的特殊殊问题是( A )。 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 C.成帧与同步 D.差错控制 [17] 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功功能是( D )。 A.将信号从信源发送到信宿 B.将信源的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C.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D.产生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18]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C )。 A.调制信号 B.适配电压 k C.检错和纠错 D.暂存数据 [19] 以下为数字数据的是( D )。 A.声音 B.电视视频 C.气压值 D。硬盘保存的图像文件 [20] 传输计算机内的文件可用的信号形式有( )。 A.微波信号 B.脉冲信号 C.红外线信号 D.A、B、C都可以 [2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计算机视觉技术

目录 1立体视觉 (1) 1.1计算机视觉技术 (1) 2立体视觉技术 (3) 2.1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3) 致谢 (8) 附录: (9)

立体视觉 我的毕业论文排版样文 1立体视觉 1.1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既是工程领域也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吸引了来自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参加到对它的研究之中,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信号处理、物理学、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18]。 视觉是各个应用领域,如制造业、检验、文档分析、医疗诊断和军事等领域中各种智能自主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它的重要性,一些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把对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列为对经济和科学有广泛影响的科学和工程中的重大基本问题,即所谓的重大挑战。“计算机视觉的挑战是要为计算机和机器人开发具有与人类水平相当的视觉能力。机器视觉需要图像信号,纹理和颜色建模,几何处理和推理,以及物体建模。一个有能力的视觉系统应该把所有这些处理都紧密地集成在一起[19]。”作为一门学科,计算机视觉开始于60 年代初,但在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研究中的许多重要进展是在80 年代取得的。现在计算机视觉已成为一门不同于人工智能、图象处理、模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成熟学科[20]。 不少学科的研究目标与计算机视觉相近。这些学科包括图像处理、图像识别、景物分析、图像理解等。由于历史发展或领域本身的特点这些学科互有差别,但又有某种程度的相互重叠。为了清晰起见,把这些与计算机视觉有关的学科从研究目标和方法角度加以归纳[21]。 (1)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技术把输入图像转换成具有所希望特性的另一幅图像。例如,可通过处理使输出图像有较高的信噪比,或通过增强处理突出图像的细节,以便于操作员的检验。在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经常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抽取。 (2)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技术根据从图像抽取的统计特性或结构信息,把图像分成预定的类别。在计算机视觉中图像识别技术经常用于对图像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分割区域)的识别和分类。 第 1 页(共9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 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 (4)检测与执行机构 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液动和气动等控制形式,也有的采用马达、步进电机及可控硅元 件等进行控制。 第二章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习题及参考答案 2.数字量过程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机控制技术王建华主编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1.什么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它们有哪些特点? 解:工业控制计算机是“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恶劣环境适应能力,能长期稳定稳定工作的加固型计算机” 其特点是: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环境适应性强、模块化设计,完善的I∕O通道、系统扩充性好、系统开放性好、控制软件包功能强。 2.为什么要制定计算机总线标准?采用总线结构有哪些优点? 解:在工业控制机系统中,利用总线实现芯片内部、印制电路板各部之间,机箱内各插件板之间、主机与外部设备间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连接与通信。一个工业控制机的硬件可以含几块、十几块插件和外部设备,这些插件和部件连起来即可构成系统。许多工业控制机制造厂大量地以插件方式向各用户提供产品,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集成计算机控制系统。这些OEM产品包括CPU、RAM、ROM、EPROM、硬盘、AI、AO、DI、PIO及SIO等,从用户的角度说来,希望不同厂家购买的OEM插件能插入外购或自制的机箱,亦即希望各个厂家生产的插件是兼容的,方便地配置不同生产过程需要的工业控制机。为了兼容的目的就要求个插件的几何尺寸、插件数目相同插头各插针的定义相同,以及控制插件工作的时序相同,从制造商的角度出发,按照总线标准生产插件,其产品应用更广,一个厂家不必生产全部插件,只需生产本厂专长的插件和OEM 即可。 优点是①简化了硬件的设计。便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法,面向总线的微型计算机设计只要按照这些规定制作cpu插件、存储器插件以及I/O插件等,将它们连入总线就可工作,而不必考虑总线的详细操作。 ②简化了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结构清晰。连线少,底板连线可以印制化。 ③系统扩充性好。一是规模扩充,规模扩充仅仅需要多插一些同类型的插件。二是功能扩充,功能扩充仅仅需要按照总线标准设计新插件,插件插入机器的位置往往没有严格的限制。 ④系统更新性能好。因为cpu、存储器、I/O借口等都是按总线规约挂到总线上的,因而只要总线设计恰当,可以随时随着处理器的芯片以及其他有关芯片的进展设计新的插件,新的插件插到底板上对系统进行更新,其他插件和底板连线一般不需要改。 ⑤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用主板测试卡可以很方便找到出现故障的部位,以及总线类型。 采用总线结构的缺点是利用总线传送具有分时性。当有多个主设备同时申请总线的使用是必须进行总线的仲裁。 3.计算机总线大致可分为几类?其中内部总线又可分为几类? 解:按传送数据可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按应用的场合可分为芯片总线、版内总线、机箱总线、设备互联总线、现场总线及网络总线;按用途可分为:计算机总线、外部设备总线、和控制总线;按总线的作用域可分为全局总线和本地总线;按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总线和费标准总线等。 内部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电源线与地线。 4.总线的功能强弱、适应性好坏取决于什么? 解:控制总线是最能体现总线特色的信号线,它决定总线功能的强弱和适应性。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概述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 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 络生存性能好。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 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 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 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 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

人机交互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人机交互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基于视觉的接口概念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试图通过图像处理或视频处理而使计算机具备“ 看” 的能力的计算学科。通过理解图像形成的几何和辐射线测定, 接受器(相机的属性和物理世界的属性, 就有可能 (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从图像中推断出关于事物的有用信息, 例如一块织物的颜色、一圈染了色的痕迹的宽度、火星上一个移动机器人面前的障碍物的大小、监防系统中一张人脸的身份、海底植物的类型或者是 MRI 扫描图中的肿瘤位置。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就是如何能健壮、有效地完成这类的任务。最初计算机视觉被看作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方向, 现在已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并长达 40年了。 基于视觉的接口任务 至今,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人机交互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在其它领域中也显示其前景。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获得了最多的关注, 也取得了最多的进展。第一批用于人脸识别的计算机程序出现在 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但直到 90年代初,计算机运算才足够快,以支持这些实时任务。人脸识别的问题产生了许多基于特征位置、人脸形状、人脸纹理以及它们间组合的计算模型, 包括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式分析、 Gabor 小波网络和 .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 . 许多公司,例如Identix,Viisage Technology和 Cognitec System,正在为出入、安全和监防等应用开发和出售人脸识别技术。这些系统已经被部署到公共场所, 例如机场、城市广场以及私人的出入受限的环境。要想对人脸识别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见。 基于视觉的接口技术进展 尽管在一些个别应用中取得了成功,但纵使在几十年的研究之后,计算机视觉还没有在商业上被广泛使用。几种趋势似乎表明了这种情形即将会发生改变。硬件界的摩尔定律的发展, 相机技术的进步, 数码视频安装的快速增长以及软件工具的可获取性(例如 intel 的 OpenCV libraray使视觉系统能够变得小巧、灵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思考题与习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主要不同点在哪里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框图。 什么叫做动态系统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简述调节系统与跟踪系统(随动系统)的特点。 典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有哪四个功能系统和两个支持系统 第二章过程通道 采样定理对于采样周期的选取有什么意义 写出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形式。 影响采样周期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多路采样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用采样器包括哪些 过程通道的采样周期T是否越小越好,为什么 A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2.7A/D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简述模入通道结构与各组成部分功能。 简述过程通道的类型和基本功能。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基本构成形式和主要作用。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抗干扰措施有哪些。 模出通道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保持器在过程通道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分析。 某热工过程有16点温度信号,变化范围: 150--850 C, 采用微机监测。

求解问题: 1、 若经A/D 转换后的数字量每个脉冲对应的实际温度小于等于 C , 则A/D 分辨率至少为多少才能保证该精度 2、写出A/D 转换后的数字量与被测点实际温度间关系式。 3、该处理方式零点迁移量为多少 第三章 理论基础 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 已知采样系统如下图所示,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和当闭环系统稳定时K 的取值范围。 分析下图所示采样系统,当采样周期T=1,开环增益K=5时的稳定性。 给定传递函数 1 10+s K ,试以10倍的转角频率为近似的截止频率m ω,求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频率s ω和采样周期T 。 证明离散系统脉冲响应的z 变换即为离散系统传递函数。 设离散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D(z)为数字PID 调节器,其差分方程为 )]2()1(2)([)()]1()([)(-+--++--=k e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k u d i p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5-2 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s s s E s U s D 5.0121)()()(++= =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s T 5.0= 解 5-4 调节系统在纯比例作用下已整定好,加入积分作用后,为保证原稳定度,此时应将比 例系数增大还是减小? 解 减小 5-5 要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通常选用哪种调节规律? 解 PI 或PID 5-8 试画出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器的结构图,并推导出其增量算式。 解 对图5-4b ,有 ()()/(1)d p d f U s K T sE s T s =+ 其对应的微分方程 ()() ()d f d p d du t d e t T u t K T dt dt += ()(10.5)()(12) U s s E s s +=+()0.5(1) 2.5()2(1) u k u k e k e k =-+--图5-4 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器 b) a) (0.5)()0.5(1)(2)()2(1)T u k u k T e k e k +--=+--

上式离散化后,经整理可得 ()(1)(1)[()(1)]d d d u k au k K a e k e k =-+--- 微分分量的增量算式 ()(1)(1)[()(1)] (1)(1)[()2(1)(2)] d d d d d u k a u k K a e k e k a u k K a e k e k e k ?=?-+-?-?-=?-+---+- 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器的增量算式 []()()()() ()(1)()() p i d p i d u k u k u k u k K e k e k K e k u k ?=?+?+?=--++?

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于海生第2版习题详解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6.操作指导、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结构。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生产过程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出各控制量应有的较合适或最优的数值,供操作员参考,这时计算机就起到了操作指导的作用。其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DDC系统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 (3)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SCC系统):SCC系统比DDC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代替模拟调节器进行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佳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控制,并且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SCC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4所示。 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与发展。 2.数字量过程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数字量过程通道包括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 数字量输入通道主要由输入缓冲器、输入调理电路、输入地址译码电路、并行接口电路和定时计数电路等组成。数字量输出通道主要由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口地址译码电路等组成。其中:输入调理电路转换滤波、保护、消除触点抖动,以及进行信号隔离等 5.模拟量输入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I/V变换、多路转换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接口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1)I/V变换:提高了信号远距离传递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信号的衰减,为与标准化仪表和执行机构匹配提供了方便。 (2)多路转换器:用来切换模拟电压信号的关键元件。 (3)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A/D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这样,就需要在A/D转换器之前加入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称为之模/数转换器(简称A/D转换器或ADC) 3.2.什么是逐点比较插补法?直线插补计算过程和圆弧插补计算过程各有哪几个步骤? 逐点比较法插补运算,就是在某个坐标方向上每走一步(即输出一个进给脉冲),就作一次计算,将实际进给位置的坐标与给定的轨迹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情况,根据偏差,再决定下一步的走向(沿X轴进给,还是沿Y轴进给)。逐点比较法插补的实质是以阶梯折线来逼近给定直线或圆弧曲线,最大逼近误差不超过数控系统的一个脉冲当量(每走一步的距离,即步长)。 直线插补计算过程的步骤如下: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 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 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 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 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 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 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 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 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 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 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1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范立南、李雪飞)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1.填空题 (1) 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 (2) 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决策控制,实时控制输出 (3) 计算机,生产过程 (4) 模拟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B 3.简答题 (1) 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拟控制器和和比较环节用计算机来代替,再加上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器件,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所示。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2)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其优点是控制过程简单,且安全可靠。适用于控制规律不是很清楚的系统,或用于试验新的数学模型和调试新的控制程序等。其缺点是它是开环控制结构,需要人工操作,速度不能太快,控制的回路也不能太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灵活方便,经济可靠。能有效地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如串级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的控制,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中SCC+模拟调节器的控制系统,特别适合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既用上了原有的模拟调节器,又可以实现最佳给定值控制。SCC+DDC的控制系统,更接近于生产实际,系统简单,使用灵活,但是其缺点是数学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 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缺点是系统比较复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既能完成直接面向过程的控制和优化任务,还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的任务。但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所要解决的不仅是局部最优问题,而是一个工厂、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区域的总目标或总任务的全局多目标最优,即企业综合自动化问题。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而且在同一的国际标准下可以实现真正的开放式互联系统结构。 嵌入式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是面向特定应用而设计的、对功能、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王建华主编)(汇编)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P2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预定的控制规律,决定将要采取的控制策略。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 .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块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P3 答:(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控制机、过程输入输出设备和生产过程三部组成。 (2)方块图如下图1.1所示: 工业计算机 PIO 设备 生产过程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作用:①工业控制机软件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引导程序、调度执行程序,它是支持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的最基础的运行平台;支持软件用于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程序; ②过程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信息传递的纽带和桥梁。 ③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P2 (1)实时性是指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外来事件做出反应的特性;在线方式是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相连,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离线方式是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并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 (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因为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出现的事件能够保持多长的时间;该事件要求计算机在多长的时间以内必须作出反应,否则,将对 CPU/MEM 人-机接口 内部总线 系统支持版 磁盘适合 器 数字量输出(DO )通道 数字量输入(DI )通道 模拟量输出(AO )通道 模拟量输入(AI )通道 电气开关 电气开关 执行机构 测量变送 被 控 对象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物理层 1、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教材36) 答: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4、试解释下列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受到信道的带宽和信道信噪比的影响,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答案第二版潘新民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 后答案第二版潘新民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与执行机构: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b. 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 4、操作指导、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结构。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生产过程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出各控制量应有的较合适或最优的数值,供操作员参考,这时计算机就起到操作指导的作用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系统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 (3)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SCC系统):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系统比DDC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代替模拟调节器进行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佳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控制,并且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 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与发展。 第二章 2 采样周期越小越好吗为什么 答:不是。若采样间隔太小(采样频率太高),则对定长的时间记录来说其数字系列就很长,计算工作量迅速增大,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2007-9-13 一、填空题 1、数据通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互渗透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也是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信息仅对____________而言。 3、______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关于事物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4、信息论的主要奠基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5、数据被解释为一种素材,一种原始资料,当我们对这些素材(或原始资料)进行有序组 织后,得到的“成果”就是_______。 6、数据通信中的数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数值、字符、图形和图像等。 7、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号是__________,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8、按信号变化的连续性,非连续性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9、模拟信号规则波形是正弦波,可用三个参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______________。 11、常用的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常见的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3、根据数据传输系统在传输数据信号的过程中是否对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可以把数据传 输系统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按传输数据的时空顺序,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按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是否同步,可以把数据传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16、基带传输是一种不对传输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的传输方式。 17、调制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波特率。 18、如果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为T(s),那么调制速率:B(波特)=______。 19、数据信号速率的单位(b/s)也表示每秒钟传递的______________。 20、调制速率(波特)与数据信号速率(比特/秒)在______传输______状态的调制信号时, 二者的速率相同。 21、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22、在数据信号速率相同时,数据传输速率随__________不同而变化。 23、信息是将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包含在内,另一种仅指_________。 24、数字信道只允许传输离散的__________。 25、调制解调器是进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的专用设备,进行数/摸转换的目的,就是要利 用模拟信道传递___________。 26、双向信道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是以宇宙空间为传输媒体的信道。 28、_________主要作为同轴电缆通信系统的替代或补充,用于长途干线通信。 29、_________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 30、与频分多路复用相比时分多路复用更适合于传输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