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2.0《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2.0《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

.....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真空闹钟实验

①当把玻璃罩抽成真空时,闹钟声音并未完全消失,原因是还有固体传声(或还有少量空气)

...............。

②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3、介质可以分为固体

..、液体

..的形式传播。

..三类。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

..和气体

4、声速与介质种类

......。

....和介质温度

....有关,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5、课本30页最下面的小资料中,可以总结出的两条规律是:

①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

.....

.................;15..℃的空气中.........;②声速与

......;(一般说来固体传声最快、气体传声最慢

...介质温度有关

的声速是

......)

.... 340m/s

6、百米赛跑时,位于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的成绩是否准确?偏大还是偏小?

如何得到准确成绩?听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成绩不准确

....................................;.这个成绩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提高了;计时员

应该以看到枪烟时开始计时

............。

7、能否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测量?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回声测量地球到月球

...................

的距离;应该用激光或电磁波测量地球到月

..........

...,测出光从地球到月球...................球的距离,光速(电磁波速)是

....8.m/s

..............3X10

的时间就可以测出

........。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三要素)是音调

..和音色

..。

..、响度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

.......特性的物理量;音色是表示声音的感..特性的物理量;响度是表示声音强弱(或大小)

觉特性的物理量。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用力大小不变,改变钢尺露出桌边的长度

........................)

①实验现象: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长,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短,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②实验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3、频率的定义:发声体

...1s..内振动的次数

.......的物理量。

......叫做频率。物理意义:频率是表示物体发声体振动快慢

单位是赫兹

..,符号 Hz..。

4、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 20000Hz

...,高于20000Hz的叫做

.......,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

超声波

...的产生,对人体有害。

...。许多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次声波

5、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音叉乒乓球实验: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听声音响度大小,并观察

..

...............................乒乓

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

.........)

①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振动)

②实验现象: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音叉振动声音响度越大.,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③实验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6、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到声源的距离远近

...

........有关。原因是声音传播越远,分散

..越大。应用:“喇叭

状”防止声音分散

........。

7、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

............

..:闻其声而知其人、声纹锁

..决定。举例

..和结构

第三节声的利用

声的作用有两个:①声可以传递信息

..

....;应用举例:听课

②声可以传递能量

..........

....;应用举例: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①从物理学角度:是指发声体无规则振动

.....而产生的声音。

②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

..的声音,

..和工作

..、学习

都是噪声。

2、噪声(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

.........。

..来表示,符号是 dB..。0dB是刚好引起听觉的声音

3、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dB

过 50dB

....。

4、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①防止噪声产生

.......

......(禁止鸣喇叭)

...控制噪声)举例:汽车的消声器

......(或声源处

②阻断噪声传播

......(或在传播过程中

..........

.....控制噪声)举例:公路边植树(隔音板)

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

........(或在人耳处

...控制噪声)举例:耳塞(耳罩)

5、吹笛子时是空气柱

..振动发声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

..在振动。

...振动发声,二胡、小提琴是通过弦的

6、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你会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通过钢管

..传

来的,这个现象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

7、“闻其声不见其人”就能判断是谁在说话,是因为不同人讲话的音色

..不同,铁路工人用小锤敲打钢轨,根

据钢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不同来判断钢轨是否正常。

8、地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无线电能在真空中传播

.................,平常我们

听到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

..传入我们耳朵的。

9、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响度越__大._。

10、二胡、小提琴发声时,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低._,绷紧的弦的声音音调_高.__。

11、吹奏笛子时,抬起不同手指,是改变_空气柱的长度

......_,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发声的音调_低._。

12、李锐同学在自习课上,用复读机播放李宇春的歌带,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个声音是乐音

.._,从环境保护

角度看,这个声音是__噪声

.._。

13、医院用“B超”检查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_信息

.._。

..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声音传递传递_能量

14、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_声源

..处减弱噪声。

..处减弱噪声,工厂的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_人耳

15、在学校附近设置禁止鸣号的标志,是通过_声源处

...__来减弱噪声的,在公路与学校之间植树是通过_传播

..

过程中

..._来减弱噪声的。

16、在①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内脏,②爆炸声将附近居民窗户玻璃振破,③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④利用声纳系统探测鱼群四个实例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有_①._.④._._,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有_.②._.③._.。

17、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空气

..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声音

可以在_固体

..中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班级姓名 一、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40分) án()泳 2.朔()方 3.狂lán()ó()流wǎn()转 ǔ()育 6.澎湃()7.气pò()8.一xiè()千里 9.屏zhàng()10.哽()咽ān()闹12.踱()步 à()异ào()匙í()dǎo()16.字tiè() 17.挚()痛18.嗥()鸣án()语ēn()yín() 21.亘()古22.镐()头23.污秽()24.斑lán() 25.默契()26.田lǒng()27.丰ráo()ǎn()压 29.机zhù()30.可()汗()31.鞍jiān()èi()头 33.云bìn()34.赏cì()35.燕()山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15分) 1. ,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 2. ,;双兔傍地走,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乡愁难收、悲切思念亲 人之状的诗句是:,。 5.因“柳”谐“留”音,故古人折柳表示送别之情,或盼望亲人归来。《春 夜洛城闻笛》中描写此意的诗句是,。6.我多么渴望有一间置于苍翠竹林中的小屋,兴之所至,可以抚琴而 歌,那“,”的意境何等惬意!(请选用王维《竹里馆》中诗句填空) 7.《木兰诗》中,多次运用互文手法,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请再写出一句:,。 三、文学常识与名着(21分) 年春,(作者)创作了组诗《》,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了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课文《》选自其第二乐章。 2.作家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下了《》,抒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土沦丧的压抑感和对东北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木兰诗》选自由朝的(人名)编的《》,这是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主要讲了木兰(3分)的故事,既表现了木兰的英勇爱国、不慕荣利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善良孝顺、爱美爱生活的女儿情怀。 4.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1)-----(2)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全 《配套练习册》答案 1.山中访友 我会读:wéifǔguānxuèxuánzàn 我会画:B.√D.√ 我会辨1.D2B.3.C4.AC 我会改: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2.鸟儿呼唤着我。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会选:B 阅读屋:1.明灭悠悠德望旧2.凝视依旧 3.B 4.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 2.山雨 我会读:chuán自传tán子弹tiáo音调bǐng屏风tǔ呕吐fú佛祖 我会写:幽优悠脆翠翠容融溶 我会改: 1.漂-飘酒-洒睫-捷 2.象-像瑶-谣浙-渐析-晰 我会选:1.安静2.幽静3.清静4.轻便5.轻盈6.轻捷 阅读屋:1.比喻拟人排比2.墨绿翠绿淡青金黄红嫩绿 5.雨丝是手指 6.因为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而雨中的景色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中了。 3.草虫的村落 我会写: 静谧小巷俏丽烘烤音韵勤勉亲吻庞然大物 我会找: 1.寂静疲惫勤恳 2.柔软后退热闹 我会仿: 吵吵嚷嚷热热闹闹飘飘洒洒打扫打扫照顾照顾打听打听左顾右盼前仰后合上行下效气喘吁吁目光炯炯烈火熊熊 我会连:

奇异的游历细小的草茎坚硬的黑甲好奇的目光傲然地前进意味深长地对视熙熙攘攘地往来全神贯注地振翅 我会改:1.草茎组成了森林。 2.目光追随着小虫。 我会辨: 1.静谧 2.寂静 3.安静 我会填:时已傍晚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欢快和得意 阅读屋:1.比喻句:甲虫音乐家门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想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振翅声灵泉优美动听全神贯注 2.拟人句:皆为一件 3.A 4.索溪峪的野 我会读:zhàn jiáo huàng páng shū rào jū pú 我会比:拔拨拔忘忘望壮壮状戴戴带 我会补:拔拘舒望欲插 我会写:1.顽皮蜿蜒环绕 2.安全冷淡笔直 我会填: 1. 不拘一格 2.婷婷玉立 3.返璞归真 我会辨:A.√ 阅读屋:1.天然野性惊险3. 山是野的 4.理解:看见了就害怕。感受:让人感到山的惊险。 5.夸张突出索溪峪的山是多么惊险。 配套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一、写一写: 挺拔蕴藏音韵烘烤静谧漫游演奏陡峭 一、读一读: 追随suí仍réng然倾吐tǔ小巷xiàng 寒暄xuān融róng化 二、选一选: 烘烤考试拷打 挺拔小艇家庭 宣告喧闹寒暄 三、填一填 1、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庞然大物 不拘一格行色匆匆意味深长 年过花甲左冲右撞返璞归真 2、(1)意味深长(2)德高望重(3)不拘一格 五、变一变 1、色彩层次多。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对《孙权劝学》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务(事务)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经(经过)D.见事(知晓事情)及(到,等到)非复(不再是)2.下列句中画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康肃笑而遣之濯清涟而不妖 B.尝射于家圃霜叶红于二月花 C.但当涉猎但微颔之 D.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 3.下列“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睨之久而不去②何陋之有③以我酌油知之④水陆草木之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1.积累性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2.综合性默写。 (1)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的悲壮、严酷,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4)《春夜洛城闻笛》中体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画线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朔气传金柝() (4)即更刮目相待()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6)宜乎众矣() (7)沧州南有一寺临河干() (8)众服为确论() 4.给下列句中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阅十余岁()A.经过 B.阅读 C.看 D.检阅 (2)竟不可得()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1、为了了解五一黄金周汽车站的客流量,现抽取了其中3天的客流量。在这次 调查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其中,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蚌埠市各种空气状况统计表 1998——2006年蚌埠市优质天数统计 表 (1)如果想要了解2006年蚌埠市各种空气状况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百分比,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种统计图?请画出这该统计图。 (2)如果想要了解2006年蚌埠市各种空气质量的具体天数,那么又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 请画出该统计图。 (3)要使统计图能够清晰、有效的反映1998—2006年蚌埠市空气质量优质的变 化情况,你认为应选哪种统计图?请画出该统计图。 (4)综合以上三种统计图,谈谈你对蚌埠市空气质量的看法。 ☆达标检测☆ 1、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某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离开城市的人口流量 2、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 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观察下表,回答问题: (1)请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上述数据,并结合制作的统计图预测,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照这样下去,我国的缺水城市数量还会继续增长吗? (2)水资源是我国的紧缺资源,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在市政府举办的“登山活动”中,参加登山活动的市民约有12000人,为统 计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情况,我们从中随机抽取了100人的年龄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部分)如下: (1)根据图①提供的信息补全图②; (2)参加登山活动的12000余名市民中,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 (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不超过30字)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一、错别字 1、鼓惑人心() 2、眼花瞭乱() 3、披星带月() 4、陈词烂调() 5、消声匿迹() 6、不省人事() 7、振撼人心() 8、插科打浑() 9、绝然不同()10、要言不繁() 11、层峦迭嶂() 12、仗义直言() 13、既往不究() 14、委屈求全() 15、明火执杖()16、迷天大罪() 17、张慌失措() 18、火势漫延()19、饱经苍桑() 20、无精打彩() 21、禁若寒蝉()22、甘败下风() 23、出类拔萃() 24、蓬筚生辉()25、计日成功() 26、谋取暴利()27、流览一遍() 28、大学肆业() 29、磬竹难书()30、相辅相成() 二、读音 第一单元 确凿()菜畦( ) 皂( )荚( )树桑椹( ) 油蛉( ) 斑蝥( ) 臃( )肿收敛( ) 秕( )谷蝉蜕( ) 盔( )甲锡( )箔( ) 骊歌()花圃()鸡毛掸( )子玉簪( )花木屐( ) 讪笑()环谒()泯然() 第二单元 哽( ) 澎()湃()哺()育狂澜()炽( )痛嗥( )鸣谰( )语蚱()蜢()镐( )头亘古( ) 污秽()第三单元 曛( ) 铤( ) 鲜()为人知排衙( ) 迥( )乎不同赫然()锲( )而不舍兀兀( )穷年气冲斗牛() 踌()躇( ) 磐( )石义愤填膺( ) 第四单元 归省( ) 潺潺( ) 行( )辈肆无忌惮( ) 撺( )掇( ) 凫水()撮( ) 桕( )树棹( )着楫( ) 亢奋( ) 晦( )暗羁( )绊蓦( )然冗( )杂戛( )然而止颦( )蹙( ) 粲( )然嗔( )视叱()咤( )风云尽态极妍( ) 第五单元 拽( ) 毛骨悚( )然怏怏( )不乐毋( )宁吞噬( )

四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基训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语文活动 2.西湖庐山泰山淮河 2《桂林山水》 自学提示 2.(1)②(2)③ 拓展阅读 2.半江渡黄布倒影碧莲峰 3.“只见两岸群山如千万株玉笋破土而出,青翠欲滴,碧波倒影,山水含情,宛若置身仙境。碧莲峰玲珑、俊秀,很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莲花,生意盎然。” 语文活动1.长城 2.九曲十八弯 3.九寨沟 4.黄山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自学提示 2.叶圣陶游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BACED 拓展阅读 2.作者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介绍了游览善卷洞的经过。 3.洞口、中洞、下洞,上洞。 4.写出了巨石的高大以及生长时间的漫长。 4*《七月的天山》 自学提示2.写景移步换景山、水、花 拓展阅读1.花和海2.B A语文活动CDABB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拓展阅读 3. 智慧是天生的,也就是说,人天生就很聪明,而道德却是靠后天培养的。对智慧的使用会产生两种结果:造福人类或者危害人类;只要我们有道德底线,就不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干不道德的事。而我们空有智慧,就无法抑制自己干坏事。 6《万年牢》 拓展阅读 1.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 2.(1)早上在公交车上帮小女孩交车票钱。(2)在5路公交车上小女孩主动购买车票。(3)一周后小女孩还我一元钱。 7《尊严》 拓展阅读 (1)光景教养惊奇(2)孩子们争抢面包,并且谁都没有说一声“谢谢”(4)因为小女孩有一颗感恩的心。 语文活动 1.瓦全 2.生死 3.辱 4.折腰 8*《将心比心》 拓展阅读 1.(1)忧心忡忡(2)受宠若惊3.第一次紧张,第二次自如、自然。4.“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对小学徒的同情和鼓励,给她带来了自信。 第二单元检测 六、1.支吾: 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2.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第三单元9《自然之道》 拓展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基础知识3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原名:,字;。我国著名的家、家、家。浙江人。本文选自:《》。 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臃.( )肿长吟.( ) 缠.络.()撒.东西() tì tǎng()竹 biǎn() xī shuài()书 shú()竹 shāi() jiàn赏() pǒ测() bǐ谷() mì食()脑 suǐ()3、解释下列词语: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我国人,选自:《》。 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叮嘱 ..()骊.( )歌挪.( )窝儿狼狈.()玉簪.()花再接再 lì()走t?u无路()不jì其数()名fù其实() 三、《丑小鸭》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国家)人,他的童话还有:《》。 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讪.( )笑 hài()人听闻木jī()丑 l?u()jí dù()3、解释下列词语: 兴高采烈:。 四、《诗两首》 1、文学常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家)的。他的著名诗作有:《》、《》等。 《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国家)的。 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木屐.()荒草萋萋.()忧郁.( ) zhù立()延mián() 五、《伤仲永》 1、文学常识: 《伤仲永》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写的《》。“伤”在这里的意思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扳谒

③泯.然众人也。泯④卒.为之众人。卒 3、解释下列加点的常见的文言词语 ①未尝 ..指物作诗立就 ..识书具,忽啼求之②自是 ③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④又七年,还.自扬州 ⑤贤.于材人远矣⑥固.众人 4、请分别指下列句中“之”的指代意义 ①借旁近与之②传一乡秀才观之 ③或以钱币乞之④邑人奇之 5、辨析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环谒于.邑人()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于.舅家见之() ⑤父利其.然也()⑥贤于.材人远矣()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 7、语段练习:https://www.360docs.net/doc/07854265.html,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①选文内容填空。 方仲永经历了由最后变成了。 ②仲永的父亲对天资过人的方仲永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 ③作者认为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简单说说理由。 ④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六、古诗词背诵: 1、《山中杂诗》 2、《竹里馆》

初一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诗句背诵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1、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1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0、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6、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7、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 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28、(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基础训练答案基础训练六年级答案

基础训练答案-基础训练六年级答案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基础训练答案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流感、狂犬病、麻疹菌丝 左边:右边: 2.小法官。 错;对;对;错;错 3.我会选。 C;B;B;C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 3.

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三、探究能力 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 四、反思回顾 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 愉快。 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2. 3. 4. 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细菌有什么特点?细菌是如何繁殖的?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腐生细菌72次108次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9 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 A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C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D】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有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100分) 一、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7分) 1.chi zhà()风云 2.博学rui()智 3.chōng()jǐng() 4.字zhēn( )句zhuó( ) 5.chuǎi()mó() 6.yíng ()绕 7.tǐng()而走险8.妇rú()皆知9.殷()红 10.鲜()为人知11. jū()gōng()尽瘁12.锲()而不舍 13.警报dié()起14.jiào()补15.独cái() 16.通xiāo()达旦17.群蚁排衙()18.气冲斗()牛 19.迥()乎不同20.kāng()kǎi()淋漓21.心不在yān() 22.默qì()23.纵横捭阖()24.深恶()痛绝 25.咳sou()26.调gēng()27.仰之mí()高 二、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3.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6.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三、文学常识。(8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的点缀而光辉灿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填作者)深情的怀念了中国两弹元勋(填人物名);《说和做》是臧克家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先生的言行,讴歌了他的高尚人格和献身精神;(填作者)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勾画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孙权劝学》选自体通史《》,(朝)政治家、史学家以对话的方式,记叙了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四、阅读名著导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8分) 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①请简述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过。 ②祥子的性格随着命运的多舛( chuan,不幸,不顺)而变化: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变成了一个的人。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1.燕子 一、聚拢增添稻田掠过偶尔演奏赞歌音符 二、偶然掠过尖角荡漾遇到凉爽风尘样子 三、俊俏轻快的翅膀乌黑光亮的羽毛活泼机灵的燕子 增添生机掠过湖面谱写赞歌 四、支根对只痕阵 五、聚拢赶集掠过荡漾 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 春天。 七、斜掠叫飞掠沾 一转眼偶尔掠过 天上的云形态各异,有的像绵羊,有的像群山,还有的像棉花糖,什么样子都有。 喜欢。我喜欢小燕子,因为小燕子给春天添加了光彩。 精彩挑战 五线谱音符动人 春天到,草儿(发了芽,)叶儿(伸了腰,) 春天到,柳丝(吐了绿,)鲜花(开了眼.) 春天到,燕子(上下翻飞,)蝴蝶(翩然起舞.) 春天到,青山穿(上绿装,) 春天到,绿水唱(起小曲,) 春天到!春天多美好! 2.古诗两首 一、咏璧妆滨 永壁装宾 二、裁缝紫色丝绦 栽树握紧洗涤 三、似的似乎得到非得 四、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三心二意 黑白分明白里透红黑白相间 五、②①①② 六、×××√ 七、碧玉妆成万条垂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贺知章春天柳树 歌颂春天的美丽景色,赞美大自然及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喜欢,因为作者生动的将春天的景色写实出来,诗中用到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用词恰到好处,整首诗的结构匠心独运,给人的感觉如同身临其境。

精彩挑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荷花 一、莲蓬仿佛蜻蜓衣裳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二、D dao 10 一 F fu 亻 5 ? 三、荷花负荷挨着挨打佛像仿佛 四、朵缕丝条个幅 五、飘飘洒洒的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像欢快跳跃的精灵。 桃花羞羞答答的,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 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八、姿势本领了不起 九、小荷才露含苞待放 精彩挑战 我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我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我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青蛙跳过来,告诉我(荷叶是它的舞台);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它想和我一起跳舞)。 4.珍珠泉 一、he xiang chi shai pu zhan 二、密原斑踩 蜜缘班彩 三、股块束汪颗座 四、彩色花园雨水 五、太阳把一束束金光筛下。 一束束金光被太阳筛下。 这难到不是美丽的珍珠泉。 六、星空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浩瀚,那样的奇妙。 形象生动,把整个过程都生动地描写出来了,让人容易联想到水泡从小到破灭的一系列过程,耐人寻味。

2020年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 A.经济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规 2.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殊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3.在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A.公法与私法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 4.在民法法系的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

A.特别法与一般法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D.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按照法律的()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6.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 8.法律是以()为基础的。 A.意志B.政治C.国家D.经济关系

9.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0.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C.国务院D.全国人大 11.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 12.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A.人民法院B.自治区人民政府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 1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中包括有()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机关C.检察机关D.审计机关 15.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可以B.可以不C.有的D.一律 1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全部B.一律不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D.有的要 18.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适用我国法律。

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测试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1、哺.(bǔ)育 2、澎湃 ..(péng pài)3、气魄.(pò)4、山巅.(diān) 5、狂澜.(lán ) 6、屏.(píng) 障7、浩荡.(dàng)11、祈祷 ..(q ídǎo ) 8、浊.(zhuó)流9、滋.(zī)长10、宛.(wǎn)转 12、喧.(xuān)闹13、.哽咽 ..(gěng)(yè)14、懊.(ào)悔15、督.(dū)学

16、丛山叠.(dié)岭17、绝壁断崖.(yá)18、炽.(chì)痛 19、嗥.(háo )鸣20、镐.(gǎo)头21、田垄.(lǒng)51、挟.(xié)持 22、亘.(gèn )古23、碾.(niǎn)着24、斑斓.(lán) 25、谰.(lán )语26、怪诞.(dàn )27、污秽.(huì)28、默契.(qì) 29、丰饶.(ráo)30、桦.(huà)树31、蚱蜢 ..(zhàměng) 32、召.(zhào)唤33、机杼( ..zhù)

34、可汗 ..(jīn ..(kè hán)35、金柝 tuò) 36、鸣啾啾 ....(jiūjiū)37、鞍鞯(ānjiān)38、辔.头(pèi)39、燕.(yān)山 40、胡骑.(jì)41、戎.(róng)机42、红妆.(zhuāng)43、阿姊.(zǐ) 44、崎岖 ..(qíqū)45、阻抑.(yì) 46、惩罚 ..(chéng)(fá) 47、郝叟 ..(hǎo sǒu)48、踱来踱.(duó)去49、两鬓.(bìn)50、字帖.(tiè) 二、解释词语 1、澎湃: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

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语文基础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顶粱柱身体力行蹚浑(hún)水模棱(línɡ)两可.. B.田径赛寥若辰星一刹(chà)那令人咋(zhà)舌.. C.四和院烟消云散抹(mǒ)桌子面如冠(ɡuān)玉.. D.倒栽葱寒冬腊月女主角(ju?)锲(qi?)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水蒸气拾人牙惠昵(ní)称弄巧成拙(zhuō) .. B.发详地一脉相承麻痹(bì)曲(qǔ)意逢迎.. C.快捷键情有独衷阴霾(mái)虚以委蛇(sh?).. D.元宵节形迹可疑滂(pāng)沱蓦(m?)然回首..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装帧拾人牙慧糟粕(p?)棱(1?ng)角分明.. B.眷顾欢渡佳节庇(pì)护锐不可当(dānq).. C.坐阵星罗棋布徘徊(huái)酩酊(tīng)大醉.. D.松驰沧海一粟负荷(h?)拈(zhān)轻怕重..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隐讳三令五申创伤(chuānɡ)文采斐然(fěi) B.追缴微言大意内讧(h?nɡ)安营扎寨(zhá) C.座谈转瞬急逝装载(zài)人才济济(jǐ) D.凋弊所向披靡辟谣(bì)义愤填膺(yīnɡ)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洽谈独辟溪径奇葩 (pā) 卓(zhuō)有成效.. B. 膺品返璞归真慰藉 (ji?) 车载(zǎi)斗量.. C. 妥帖纷至沓来青苔 (tái) 殒身不恤(xù).. D. 遨翔徇私舞弊供暖(ɡ?nɡ) 苦心孤诣(yì)..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 * ,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一些商业电视广告“打造优等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之词不. 绝于耳,对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B.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给予老年人生活关照和精神慰藉的内容,这对那 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孙起到了震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