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9分

1、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和()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2、由于受()、()、气温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土壤是()、()、()、()、()和()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土地坡度的大小、()、()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二、判断。每题2分,共30分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6、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8、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11、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速激烈的,有时是缓慢的。()

1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13、河流上游一般是鹅卵石。()

14、冰川、风、海浪的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

15、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想办法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三、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地势特点为:()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东西面低

2、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是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

A、沉积

B、风化

C、侵蚀

3、沉积实验中,我发现()

A、细沙和黏土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C、重的颗粒先沉积

4、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的条件。()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5、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中不属于的结构名称为()

A、地壳

B、地幔

C、地心

6、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土地的侵蚀是()

A、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

B、退耕还林

C、退耕还草

7、下列不属于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作用和目的的是()

A、疏松土壤

B、寻找腐殖质

C、获取地下水

8、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水

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

9、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多高山,()多平原。

A、东部

B、西部

10、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11、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12、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

B、腐殖质

四、连连看。每连一线2分,共16分。

1、地形特点及例举:

高原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山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平原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盆地面积广大,海拔高,

2、土壤和生物关系:

蚂蚁分解动植物残留体

细菌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

植物的根茎叶在土壤中群居

蚯蚓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五、回答问题。(11分,第1题5分,第二题6分。)

1、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

2、请你制定一份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注意写明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第一学期单元学业质量检测题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命题人: 一、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 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根据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8×2.56=()×() 2.5×(1.32×0.4)=()×()×() 5.7×3.8+4.3×3.8=(+)×()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0.125×320.78×1013.26×5.7-3.26×0.7 56.5×99+56.51.25×213×0.819.625-(4.716+9.625) 四、在○里填上“<”“>”或“=”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 6.4×0.2○6.4×0.5 4.48×0.46○4.48×0.406 5.25×0.75○5.25+0.7535.4×44.2○35.3×44.3 () () () ()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 年级: 班别: 姓名: 成绩: 小试身手 1、(14分)想一想,填一填。 (1)2.7×5表示(),还可以表示()。(2)3.8×0.24表示求( )的( )是多少。 (3)根据2.1×0.5=1.05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4)21.4÷0.2表示( ) (5)8除以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4分)根据下面第一栏的结果,很快把下表填写完整。 3、(4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二、计算天地 4、(12分)计算下面各题。(前面两小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后面两小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14× 3.6=0.15×0.84= 2.07×4.8=2.05÷11= 5、(12分)想一想,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04+5.83+16.96+ 4.17 1.25×32×25 3.25×1.6-0.6×3.250.88÷4÷0.25 6.(12分)解方程。 0.4χ÷0.32=105χ-6.8=3.2 4.8+12.5χ=20 2.5χ=16.5 三、动脑筋 7、(6分)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6.25×0.8○6.25 6.25×3.4○6.25 4.6÷0.3○4.6 8、(5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12.6×0.1=0.126 ()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要与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3)3.515151可以写作3.51。() (4)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5)比0.4大而比0.6小的数只有一个。() 四、实践活动 10、(9分)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1)用3.2与3.8的和去除5.6,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3.2倍是57.6,这个数的5.5倍是多少? (3)甲数是18.6,是乙数的1.5倍,乙数是多少? 11、(4分)五(1)班有学生50人,五(2)班学生人数是五(1)班的1.2倍。你能算出五(2)班有多少学生吗? 12、(4分)某车队要运130.5吨煤,已经运了8次,每次运14.5吨,还剩多少吨没有运? 13、(4分)14辆汽车8天共节约汽油360.64千克。平均每辆汽车一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14、(4分)一个足球的价钱是105元,是一个排球价钱的3倍。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一) 年级: 班别: 姓名: 成绩: 巧填空白 1、(13分)想一想,填一填。 (1)加法和减法叫做()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依次计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运算,后做()运算。(4)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5)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rén cái bèi chū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 ( ) tiān dì xuán huáng hán lái shǔ wǎng ( ) ( ) 二、有趣的字谜,我们来猜一猜。(4分) 1.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2.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 3.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4.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三、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6分)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四、按规律填词语。(6分) 一尘不染—两败俱伤—()—()—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霄云外—() 五、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 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 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 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 到呢?”

六、精彩回放。(16分) 1.甲骨文是刻在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2分) 2.按照顺序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8分) 3.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 形旁是,声旁是。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七、连线。(5分) 李耳北宋女词人 李清照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世民春秋末期思想家 李大钊唐太宗 八、课外阅读。(23分)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半开玩笑地回答。()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0.15 + 0.15 + 0.15 + 0.15 =()×() 2.12.15扩大到它的10 倍是(),缩小到它的1/10是()。 3.根据35×17=595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1.7=() 0.35×1.7=() ()×1.7=59.5 4.在○里填上“>”、“<”或“=”。 1.49×0.9○1.49 0.98×1○0.98 3.27×1.1○3.27 5.一本笔记本1.95元,4本笔记本()元,一米花布7.5元,3.2米花布()元。 6.1.03×4.5 的积,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38×0.04 的积有()位小数。 A.2 B.3 C.4 2.与1.25× 3.5 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12.5×0.35

B.0.125×3.5 C.1.25×0.35 3.7.8×10.1 =()。 A.78×10 + 0.1 B.7.8×10 + 7.8×0.1 C .7.8×10 + 7.8 4.两个数的积是9.87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 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9.87 B.0.987 C.98.7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数乘0.99 的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2.把 3.975 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是 4.0。() 3.7.5+2.5 ×3.25 = 10×3.25 =32.5()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1/10,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也缩小1/10。() 四、直接写出得数。 0.5×2= 1.15×100= 60×0.5= 1.87×0=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2、太阳钟也叫是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制造出来的。 3、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 5、月相变化规律是:。 6、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答案不唯一)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根据植物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9、凸透镜具有、、的作用。 10、阳光可以被分解为七色光。 1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1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1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14、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二、选择题(28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 9、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10、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D、蜡烛 11、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1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1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B、绿光C、红光 1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A、S形B、曲线C、直线 三、判断题。(6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 1.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72平方分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高( )厘米. 5.用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6.用3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分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6立方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 9.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水池,蓄水的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水的容量是( )升. 10.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深.

二、判断 1.长方体中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2.求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体积.……………………(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5倍,它的体积就扩大15倍.………………… ( ) 5.把2块棱长都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厘米.…………………………………………………………………………( ) 三、选择题 1.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铅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________厘米的长方体教具. ①2 ②3 ③4 ④5 2.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________倍.①3 ②9 ③27 ④10 3.加工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①表面积②体积③容积 4.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________平方米. ①200 ②400 ③520 5.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小方块排成一行后,它的表面积是 ①18平方厘米②14立方厘米③14平方厘米④16平方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第5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7分) 2、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2.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3、6.64÷3.3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把34.65÷0.25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是(),根据是()。 6、9a+6a=(+ )? 7、一堆煤有x吨,已经烧了5天,烧了a吨,平均每天烧()吨煤,还剩()吨煤。(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8、小明晨跑2分钟跑了400米,平均每分钟跑()米,跑1米需要()分钟。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2、一个数的2.5倍,比原数大。() 3、近似数5和5.0比较,5.0比5精确。() 4、a+a=a2 。() 5、X=3是方程。() 6、36.9÷0.25×4=36.9÷(0.25×4)。() 7、观察一个物体时,最多能看到两个面。() 8、0.244444可以记作0.24(。)。()

1、在计算0.8÷0.24时,被除数和除数都要同时()。 A、不扩大 B、扩大10倍 C、扩大100倍 2、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 A、1÷0.44 B、0.44÷1 C、0.44×1 3、计算2.5×3.7+2.5×0.3的结果时,可用()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小红的妈妈将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装 0.8千克,妈妈需要准备()个瓶。 A、6 B、6.25 C、7 5、下面的数最小的是()。 A、2.07 B、2.07(。) C、2.0(。)7(。) D、2.077 四、计算(共38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5.4×0.01= 0.125×0.8= 0.27÷0.03= 1.8÷0.3= 500×0.2= 0.56÷0.4= 1.25×17×0.8= 0.01÷0.1= 0.37×0÷9.54= 0.55÷0.11=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1.62÷1.5= 23.94÷252=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测试 一、填空。 1.两个数相除时,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2.计算2.025÷1.47时,先将1.47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2.20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 ()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4.在计算7.28÷0.14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结果得()。 5.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 6. 3.25÷0.7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保留两位小数约等 ()。 7. 6.1919…保留两位小数是()。 8. 15.68扩大到原数的()倍是1568。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10. 0.746746……用简单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三位小数写作()。 11. 0.25时=()分 3.75千米=()米 560千克=()吨 12.李师傅0.2小时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每个零件需要 ()小时。

13. 400÷75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2)2.8÷0.9的商是3,余数是1。()(3)1.998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4)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5)近似数4.2与4.20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商最大的算式是()。 A 54÷0.36 B 5.4÷36 C 5.4÷0.36 2.比0.7大、比0.8小的小数有()个。 A 9 B 0 C 无数 D 1 3. 3.2727…是()小数。 A 有限 B 循环 C 不循环 4. 2.76÷0.23的商的最高位是()。 A 个位 B 十位 C 百位 D 十分位 5.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5.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 )。 A 4.94 B 5.01 C 5.05 四、计算。 1.口算: 1.2÷3= 0.48÷6= 4.6÷23= 14×0.5= 6.8÷4= 0.72÷12= 0.7×1.1= 0.72÷4= 9.6÷6= 5.2÷13= 12.5÷5= 0.12×5=

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 及试卷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读拼音,写汉字。 yùèyúsònɡyán 犹()饥()()乐背()屋() 二、划去括号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水浒传》(hǔxǔ)长生果(chánɡzhǎnɡ) 美差(chāichà)绿林好汉(lǜlù) 三、组词。 炒()侣()皱()柜() 锅()编()酸()充()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而喻倾()大雨毫不犹()别出()裁 心()理得浮想()翩不求甚()滚瓜()熟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A、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B、记、认得很清楚,说背的很流利; C、指植物的果实已经长成; D、常见,常来往,彼此很了解。 1、对好词好句,我已背得很熟。() 2、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都是熟人。() 3、夹生的东西不能食,要煮熟食,才不会染病。() 4、这桃子已经熟了,可以摘来吃了。() 六、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增强增加 1、我国古代有四大()。 2、我上课时看小说,被老师()了。 3、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了我的理解力。 4、国家()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七、把下面不是同一类的词划去。 1、担忧娱乐惧怕恐怕 2、一页一趟几家书店百次

3、《三国演义》《水浒传》《彭公传》“闲书”《我的童年》 八、修改病句。 1、今天的活动是最愉快的一天。 2、同学们都认真讨论和倾听了校长的报告。 3、我的作文常常有时居全班之冠。 4、小雄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题目:这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要求:简单介绍该书的内容,详细论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第一单元检测答案: 五、1、B;2、D;3、A;4、C。六、发明、发现、增强、增加。七、1、娱乐; 2、书店; 3、“闲书”。八、1、删去“的活动”或“一天”;2、“倾听”在“讨论”之前;3、“常常”与“有时”删去一个; 4、“繁重”改为“沉重”。九、1、书。2、饿狼;“我”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读书的渴望与喜爱。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

涟水县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自测试卷(一) 认识负数多边形面积计算 班级姓名成绩 Ⅰ卷(100分) 一、认真思考,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6、0、+3、-3、+15、9、-2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零下3摄氏度记作()℃,零上6摄氏度记作()℃。 ` 3.如果小红向东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小刚向西走50米,应记作();“—200米”表示()。 4.某日兰州市的气温是-5℃,北京市的气温是-7℃,这一天()市的气温高一些,高()℃。 5.大海中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4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米处,则这条鲨鱼所在的高度是()米。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它的高是8米,底是()米。 8.在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2厘米,高是上下底和的一半,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梯形的上底延长到与下底一样长,就成了一个()形;如果将这个梯形的上底缩短至一个点,就成了一个()形。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和5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11.右图空白部分面积是25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面 积是()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90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精心辨析。(10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海拔高度为-30米,是指距海底30米的高度。…………………………()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5.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面积扩大2倍。……………………()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0分) , 1.在一次“三级跳”测验中,合格的标准是4米,小明跳了6米,记作“+2米”, 小红跳了3米,记作() A.-1米 B.3米 C.-3米 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面积()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断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22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22 B.11 C. 44 D.无法确定 4.两个()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形状相同B.等底等高C.完全一样D.面积相等` 5.计算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式不正确的是( ) A.3×4 B.4×2 C.6×2 四、仔细审题,合理计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420+580=910÷13=3×7÷3×7=110×8= 350×0= 36万+25万= 880÷80= 680-420= 125×8= 57万-23万= 2.脱式计算。(能简则简)(8分) 320-(59-570÷30)25×32×125 & 36×101-36 75×7+25×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是三(1)班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 1.三(1)班共有学生69人。() 2.三(1)班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的人最少。() 3.三(1)班语文及格的人数比数学及格的人数要少。() 4.语文成绩良好的人数比数学成绩良好的人数多2人。() 5.三(1)班语数都及格的有6人。() 二、下面是小猴、小兔、小狗摘的水果记录表。(每题4分,共12分) 1.小兔摘的()最多,()最少。 2.()摘的橘子最多,()摘的桃最少。 3.小狗一共摘了()个水果。 三、某商场今年6、7月份家电销售情况如下表。(每题3分,共15分)

1.7月份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多?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少? 2.这两个月电视机的销售量相差多少台? 3.这两个月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好?一共有多少台? 4.从6月份到7月份,()的销售量增加得最多,()的销售量减少了。5.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8月份你会怎么进货?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438÷6=△908÷3= 400÷9=△553÷5= 五、下面是三(1)班同学动手操作的得分情况。(1题6分,4题4分,其余每空2 分,共18分) 第一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杨涛刘刚沈阳黄楠 成绩96889778 第二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陈新张力李欢夏天 成绩75949691 1.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2.第一组得优的有()人,及格的有()人。 3.第二组得优的有()人,得良的有()人。 4.如果三(1)班一共有这样的9组,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2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 16分) 三(1)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304510 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451540 1.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精选考试类及教育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 cm,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和是(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 cm,它的棱长总和是( ),它的表面积是( ),它的体积是( )。 4.一个长12 cm、宽9 cm、高7 cm的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最大面的面积是( ),最小面的面积是(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棱长和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6.一个无盖正方体水槽的表面积是20 dm2,这个水槽的底面积是

( )dm2,容积是( )L。 7.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9 m2,高是6 dm,它的体积是( )dm3。8.1.5 dm3=( )cm32030 mL=( )L 600 dm3=( )m3 180 cm2=( )dm2 370 L=( )m3 3650 cm3=( )mL=( )L 8509 dm3=( )m3( )dm3 736 cm2=( )dm2500 dm3=( )mL=( )m3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 )。 A.不变B.增加2 dm2C.减少2 dm2D.减少 3 dm2 2.棱长为4 cm的正方体木块可以切割成( )块棱长是2 cm的小正方体。 A.2 B.4 C.6 D.8 3.表面积是96 cm2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cm3。 A.36 B.48 C.64 D.72 4.要求做长方体通风管道用多少铁板,是求这个管道( )个面的面积。 A.3 B.4 C.5 D.6 5.A是一个棱长为9 cm的正方体,B是一个棱长为3 cm的正方体,A的表面积是B的( )倍,A的体积是B的( )倍。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 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 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 中后整个液体变 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 同温度下的运动 情况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 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 隙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A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卷A卷 (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 )的21倍是4.41,35的1.3倍是( );91.2是3.8的( )倍。 2、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大19.8,原来的数是()。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 4、8.594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保留整数约是( )。 5、9除以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可写为(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6、在0.303303……、0.3031、0.303333……、0.30303……、0.304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 7、0.5÷1.8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可写为(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8、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37÷9 0.37÷4.1 1.43÷8.9 ( ) ( ) ( ) 9、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填下面各数。 0.37÷0.25=( )÷2.5 0.81÷0.6=( )÷6 0.157÷1.5=( )÷15 0.3÷0.005=( )÷5 10、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11、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 1.337 1.377÷1.9 ○ 1.377 2.85÷0.6 ○ 2.85×0.6 3.76×0.8 ○ 0.8×3.76 12、1.2×()=0.48 ()÷4.2=0.25 95.2÷()=3.4 13、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4、做一件衣服需要2.5米布,一块37.8米的布可以做()件衣服。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2、 4.83÷0.7 、48.3÷7和483 ÷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3、3.54545454的循环节是54。() 4、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5、一个数除以一个比1小且大于0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三、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 A. 1.7474…… B. 15.438438438 C. 0.7777 2、两数相除,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必须() A. 扩大100倍 B. 缩小100倍 C. 不变 3、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是() A. 0.9×0.9 B. 1÷0.90 C. 0.9÷1 4、与19.95÷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 199.5÷57 B. 1995÷57 C. 19.95÷57 5、下面除法算式中,a表示大于0的数,商最大的算式是() A. a÷1.5 B. a÷0.5 C. a÷0.9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结果。(12分) 3.6÷1.2= 0.72÷0.9= 2.6÷13= 4.8÷0.4= 4.4÷4= 0.78÷6= 7.2÷0.4= 1÷0.25= 5.5÷11= 4÷8= 0.18÷2= 5.6÷1.4= 2、竖式计算(9分) 0.06÷0.12= 78.6÷11= 5.63÷7.8≈ (计算并验算)(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以分为三类病毒、病毒、病毒。 3、病毒的形态有三种,,。 4、细菌是一类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腐生细菌在生命活动中,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 和。 6、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 有种,它主要包括、 和。 7、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家庭制作的甜酒时要用到 制作酱油时要用到而制作馒头时则离不开。 8、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和进行 生活的。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A.球形 B、杆形 C、蝌蚪形 2、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 A草履虫 B病毒 C、细菌 3、下列菌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4、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 A、细菌 B、霉菌 C、真菌 5、蘑菇的生活方式是() A、寄生 B、腐生 C、寄生核或腐生 6、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A、菌伞 B、菌盖 C.菌褶 三、判断题 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并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育有害的一面。() 4、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5、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6、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7、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8.酱油、酸醋、豆腐乳的制作中都是要用到多种霉菌。() 四、简答题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采到蘑菇,说说怎样识别有毒的蘑菇。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活动特点是什么? 3、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