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哲原理必背

马哲原理必背

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要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C、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辩证法

联系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

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全面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重要意义

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对于矛盾本身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是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

方法论: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不切实际的教条经验主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属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从特殊性(个性)到普遍性(共性)再到特殊性认识的方法;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要求我们既要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②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④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结构,搞好局

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两点论和重点论

重点论是指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中,要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是指以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量质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是指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在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渐进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的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量变;飞跃性是指事物在质上的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就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体现。

⑴、要坚持适度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⑵、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⑶、要重视量的积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⑷。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量变过程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信念、毅力常常会半途而废,所以成功者毕竟不是多数。不仅量变的终点是有意义的,而且量变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这意义的来源之一是质变的回溯。质变目标的回溯使量变过程的艰难困苦具有意义。

⑸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

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x0d(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x0d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x0d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x0d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x0d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x0d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x0d(3)意义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x0d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要重视研究事物发展中的因果联系.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善于估计工作的后果.社会实践中要求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具体分析工作成败的原因,不断增长才能,搞好工作.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①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较为充分根据,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和条件,因此在将来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③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做事情应从最坏的可能着想,争取使事物向最好的可能方面发展.④要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对于可能性还要注重量上的区别,区分可能性程度的大小,努力增大有利的可能,减少和避免有害的可能.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同.可能不是

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创造条件使有利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活动的成功.第一,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使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第二,可能向现实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动性,才可以创造有益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三、认识论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认识,克服和反对错误的认识。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践和调查研究、丰富的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制作。)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的重大意义是: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有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2)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的客观矛盾。从客观方面看,其一,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推进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发展的规律和意义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把握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意义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防止和克服各种“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2)认识运动总规律要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这个规律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认识发展总规律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内容客观;二、检验标准客观

(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为什么说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只有具体的真理。真理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对具体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变化,构成了客观事物的具体性,所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也是具体的。

真理具体性的原则要求人们在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不应该从抽象概念出发,而是要有时间感、空间感、状态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如果从抽象概念出发,去争实际问题的是非,它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正确解决,反而只能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

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的特点。

区别: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

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四、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2019考研英语必背5500词汇表(R)

2019考研英语必背5500词汇表(R) 1rabbit n.兔子 2race n.赛跑;人种,种族;属,种 v.赛跑 3racial a.种的,种族的 4rack n.挂物架,搁物架 v.使痛苦,折磨 5racket n.球拍 6radar n.雷达 7radiant a.发光的,辐射的,容光焕发的 8radiate v.放射,辐射;散布,传播 9radical a.差不多的,重要的;激进的,极端的;全然的 10r adioactive a.放射性,放射引起的 11r adius n.半径,半径范围,有效航程,范围,界限 12r ag n.抹布,破布,碎布 13r age n.愤慨 14r aid n/v..袭击,搜查 15r ail n.栏杆,围栏;(pl.)铁路;铁轨;横杆,栏杆 16r ailroad n.(railway)铁路 v.由铁道运输 17r ain n.雨;雨天;下雨 vi.下雨 vt.使大量落下 18r ainbow n.虹 19r aise v.举起,提升;增加;饲养;引起;竖起;提出 20r ake n.耙子,耙机 v.耙;搜索,探究 21r ally v.重整,恢复,振作 n.聚集,集会,拉力赛 22r andom a.随机的,随意的 n.随机,随意 23r ange n.范围,领域;排列,连续;(山)脉v.排列成行 24r ank n.军衔,社会阶层;排 v.分等级,把…分类 25r ap n.叩击,轻拍,斥责 v.敲,拍,打,斥责,使着迷 26r ape n./vt.掠夺,蹂躏,强奸 27r apid a.快,急速的 n.(pl.)急流,湍滩 28r are a.稀有的,难得的,珍奇的;稀薄的,稀疏的 29r arely ad.很少,难得,特别地 30r ash a.轻率的,鲁莽的 n.皮疹 31r at n.鼠 32r ate n.速率;等级;价格,费用 v.估价;评级,评价 33r ather ad.相当,有一点儿;宁愿,宁可 34r atio n.比,比率 35r ational a.理性的,合理的 36r aw a.未煮过的,生的;未加工过的,未经训练的 37r ay n.光线,射线 38r azor n.剃刀 39r each v.抵达;(out)伸手,够到 n.能达到的范围 40r eact v.反应,起作用;(against)反对,起反作用

考研马哲原理必背

马哲原理必背 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要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C、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辩证法 联系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

2019年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2019年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考研的复习非常重要,在复习的时候多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他们不仅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发现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孕育着新社会因素,并对未来社会作出预见。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以上述科学方法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些基本的方面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化工原理专业课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 1.饱和液体进科时,q=___1____;L′=__ L+F___;V′=___V_____。 2.精馏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气体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___溶解度____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3.知q=1.7,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是1:1 。 4.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的精馏过程,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越_____小_______,对分离越______不利________。 5.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气液两相呈__气相____接触,在板上气液两相呈__液相___接触。 6.任写出板式塔三种不正常操作状况:漏液;雾沫夹带;液泛;气泡夹带;液相量不足(任意三个) 7在填料塔中气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液体流量越大,液膜越厚,压降越大。 8.对流干燥的特点是传热、传质方向相反的过程。 9.常压下,空气中水汽分压为20mmHg时,其湿度H=__0.0168__。 10.相对湿度φ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小;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绝干气。 二、选择题 1.精馏塔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中轻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 液相中轻组分进入汽相 B. 汽相中重组分进入液相 C. 液相中轻组分、重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轻组分较多 D. 液相中轻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重组分进入液相同时发生 2.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B )。 A.平衡线 B. 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 线 3.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 1比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值为( C )A. 0.5 B. 1 C. 0.75 D. 0.6 4.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全回流操作,已测得相邻实际塔板上液相组成分别为7.01n x 、 5.0n x (均为易挥发组份摩尔分率)。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对 挥发度为3,则以液相组成表示的第n 板的单板效率L m E ( B )。 A. 77.5% B. 76.2% C . 80% D. 71.3% 全回流时,10.7 n n y x * 1,* 10.4375 0.70.5 76.2% 0.70.4375n n n mL n n n x x x E x x 5.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 C )的场合。 A. 节约再沸器 B. 任意混合液体 C. 混合液体为水溶液,且对塔底馏出液浓度要求不高 6.为了使通过填料塔的压降小,应选( A )大的填料。 A. 空隙率 B. 比表面积 C. 体积 7塔板上降液管出口处布置安定区的目的是为了( C )。 A. 防止漏液量过大 * ** 3,0.71112n n n n n x x y x x

2019年考研英语词汇:必背大纲5500词(88)

2019年考研英语词汇:必背大纲5500词(88) 2018考研英语词汇:必背大纲5500词(88) 1 shame n.羞耻,耻辱;可耻的人(或事物) v.使羞愧 2 shampoo n.洗发膏,香波;洗发,洗头 v.洗发,洗头 3 shape n.形状,外形;情况,状态;种类v.成型,塑造 4 share v.(with)分配,共用;分担n.一份,份额;股份 5 shark n.鲨鱼 6 sharp a.锋利的;轮廓分明的;急转的ad.(指时刻)正 7 shatter n.碎片;粉碎v.粉碎;使疲惫;使震骇 8 shave v.剃,刮,刨,削 n.刮脸 9 she pron.(主格)她 10 shear v.剪,修剪 11 shed v.流出;发散,散发,脱落,脱去 n.棚,小屋 12 sheep n.(绵)羊;易受人摆布的人 13 sheer a.纯粹的,十足的,全然的;陡峭的,险峻的 14 sheet n.被单;(一)张,(一)片,薄片;大片 15 shelf n.架子,搁板 16 shell n.壳,贝壳;炮弹 17 shelter n.掩蔽处;掩蔽,保护 v.掩蔽,躲避,庇护 18 shepherd n.牧民,牧羊人

19 shield n.防护物,护罩;盾,盾状物 v.保护,防护 20 shift v.替换,转移n.转换,转变;(轮)班,(换)班 21 shilling n.先令 22 shine v.照耀,发光;擦亮 n.光泽,光 23 ship n.船舶,舰艇 v.装运,航运,运送;发货 24 shipment n.装船,装运;装载的货物,装货量 25 shirt n.衬衫 26 shiver v./n.战栗,发抖 27 shock n.震动;电击,触电;休克v.(使)震动/震惊 28 shoe n.鞋 29 shoot v.发射;掠过,疾驰而过 n.嫩枝,苗,射击 30 shop n.商店,店铺;工厂,车间 v.买东西 31 shopkeeper n.店主 32 shore n.海滨,湖滨 33 short a.短的,矮的;(of)缺乏,不足 n.(pl.)短裤 34 shortage n.不足,缺少 35 shortcoming n.短处,缺点 36 shorthand n.速记 37 shortly ad.立刻,不久;不耐烦地,简慢地 38 shot n.开枪,射击;投篮;弹丸,炮弹,子弹 39 should aux.v.应该;万一;可能,该;就;竟然会

2019年考研必背常考英语词组(二)

2019年考研必背常考英语词组 (二) 必背词组——短语动词 benefit from通过……获益;从……中受益;得益于[真]得益于 2008年阅读Text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Some Founding Father benefit politically from slavery.[B]Slaves in the old days did not have the right to vote.[C]Slave owners usually had large saving accounts. [D]Slavery was regarded as a peculiar institution. blame on把责任推给……;归咎于[真]归咎于 2013年翻译 When we are deprived of green,of plants,of trees,most of us give into 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 which we usually blame on 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until one day we find ourselves in garden and feel the expression vanish as if by magic. bring about 引起;导致 [真]引起 2007年阅读Text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A]financial risks tend to outweigh political risks [B]the middle class may face greater political challenges[C]financial problems may bring about political problems[D]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is an indicator of political status

马哲原理

1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意识的能动性……影响生理 2生活要往前看,不要回头看过去。我们如果不知道探索前方,一味地回顾往事,只有悲伤,人也会无精打采、昏沉度日。因为,我们不知今日该如何做,从而会为明日烦恼。所以,人不要活在回忆中,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学会让自己从自己悲伤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爱的事情中,排解心中的不快。时间的一维性。意识影响心理。意识……实践……意识、 3有一次,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老婆希拉里去一加油站,加油站一小工是希拉里的初恋。克林顿自我得意的跟老婆吹嘘说:“你要是不嫁给我,你老公可能还是一加油站小工。”希拉里看了眼初恋小工对克林顿答说:“我要是嫁给他,当总统的可能是他,哪里会轮得到你?”矛盾的特殊性。因果联系。现象和本质 3弱者从来不懂得宽容,宽容是强者的特质。矛盾的特殊性。因果联系。现象和本质4. 【人生处处是天堂】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快乐便是天堂。人生天堂其实并不遥远,欲望满足了就是天堂,满足不了便是地狱;管好自己欲望,人生处处都是天堂。价值评价是主体性。主观唯心主义5初生的路,跟着父母走;学生的路,跟着老师走;社会的路,跟着名人走;这已成了人们成长的模式。其实,跟着是要学会独立,而不是随从,更不是模仿。让心灵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结出与众不同的果,虽然可能要付出代价,经历风雨,但也会让你自豪,让别人羡慕。——运用相关哲理加以论述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6 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但却终究看不懂人心感性认识的局限 7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幸与不幸,总须坚持到最后才能知道。有时候,明明很幸运的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乐极生悲倒大霉;而有时明明很倒霉的人,只因平静地面对不幸,反而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所以,人生的好坏都取决于心态。你的心态好,坏事变好事;你的心态不好,好事也变成坏事。第一句:实践决定认识;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乐极生悲倒大霉——量变可以导致质变;平静地面对不幸——意识的能动性;你的心态好,坏事变好事——主观唯心主义 8 读经典,练翻译:“宗教是受压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失魂社会的灵魂。宗教是人们的鸦片”(卡尔.马克思)--Religion is the sigh of the oppressed creature, the heart of a heartless world, and the soul of soulless condition. It is the opium of the people.(Karl Marx)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9 【易中天语典】:“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死于忧患,生于安乐。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活着就要去旅游外因的作用。物质决定意识。矛盾的转化 10 生活中有很多不经常联系的人却一直在默默的关心着你真的很感动现象和本质 11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人之所不能成。天称其高,以无不覆;地称其广,以无不载;日川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忍的最高境界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能忍住痛苦,才能分享痛苦带来的成长;能容忍他人的短处,才有机会用到他的长处。不屑于什么,你必将与什么无缘。一,非理性因素。二,意识的能动性……指导实践 12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每个人都能会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熟。成熟的人,不为得而狂喜,不为失而痛悲,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而已;成熟的人,不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地生活。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心静气和,淡定从容。一,实践决定认识。经历阅历……实践,成长成熟……认识。二,量变质变规律。成长……量变,成熟……质变 13习近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

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1)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领土分割完毕。(2)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难点)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背诵提点 资本主义整体而言在积极改善,也在积极改变一些形式,但2018年考研小伙伴只需要记住,资本主义只是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经济全球化的考点,同学们重点拿下。 2018年考研秋季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不适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新增考点)

化工原理考研试题库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 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 50,热水流量为h m 360,冷却水在管 内 流动,温度从C 020升到C 0 45。已 知传热糸数K 为C m w .20002, 换热管为mm 5.225?φ的钢管,长 为3m.。求冷却水量和换热管数 (逆流)。

2019年考研必备的考研英语词汇书

2019年考研必备的考研英语词汇书 大概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 基础:四级飘过,六级当时考了3次没过。 背单词意愿:根……本……不……想……背…… 单词基础:800个,可能都没有这么多。 个人经历:(也是我要说的重点内容哦) 先买了本刘一男的单词本,刚开始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发现用来背单词没什么作用,而且有些解释很牵强。后来放弃了! 之后买了本新东方乱序,大砖头本,哈哈,非常吓人。反复背,背了3个Unit,坚持不住。后来发现了那个在句子里面记单词的《非常词汇》,这个词汇书,跟我这样的学渣很配哦,660个句子,每天10个,2个月就能记完。用这个方法,效效率明显提高,单词量也在增加,完了,可以再用4个赠本再把单词过一遍,绝对记的牢牢的。 如果有小伙伴觉得这样的方法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可以看看闪过英语《必考词汇应用全书》,作为一本新书,虽说我还没用过,但是被它“2周搞定必考词”的说法已经深深地折服了!我在他们家的天猫店看了一下,它主要是记必考词,不到2000个,记忆量真的很小,而且,手把手教你用单词,每个单词有4-6个短语,都是些常考的短语,记下来很实用,再也不用单词记了单词却不会用了。我看了一下,这本书其实效果很不错的,记忆量那么小,必考的单词又那么的突出,再加上单词的短语和用法,简直不要太幸福啦! 插播一下,给大家教一个背单词的方法:背单词的时候不需要记住每个单词怎么拼。我之前背单词,一边记一边写,想着第一次就要记住,然后背来背去就只背了3个单元,速度慢,效率低,还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后来就改成单词看过去,有个印象就行,一页

看完,再从后往前扫,一个uint背完,再扫。之后再从头默一边,没记住的就标记下,重点再看,也为以后背做标记。这样,速度快,有信心,而且背的成果也好。 言归正传:在背《非常词汇》的时候,同时做《考研真相》的真题,因为它本身就是适合基础比较差的人,再加上它是一词一句的解析真题,所以我觉得对于我补充基础一定炒鸡有作用。 在做真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就标记,记忆,有大神说,一般一个单词经常在真题中出现,那么下一年也一定会出现,真题的单词很重要,而且在文章中的单词容易记忆,并且要记文中的意思。这个方法也不错!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单词量少,很多单词都不知道,很伤自尊,刚开始连reveal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文中常出现,现在半年没背单词了,照样记住了意思,做到后期就越来越顺了。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 运动观: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4:发展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考研化工原理

2009年招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 有效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2 干燥过程中,物料中含有的水分如按照干燥推动力范畴可以分为————和————。干燥非结合水时,平衡蒸汽压随干燥过程的进行————,并等于————蒸汽压。干燥与固体结合较强的结合水时,随干燥进行平衡蒸汽压————。 3 在凉水塔中,塔上部分气液两相传热方向是————传质方向是————塔下部气液两相传热方向是————传质方向是———— 4 精馏操作中,全回流的特点是————和————全回流通常使用于————,————和————的情况。 5 离心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620mmHg,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15MPa,则该泵的进出口压差△P=————KPa。 6 已知湿空气的两个参数,可利用H-I图差得其他未知参数,这两个已知参数一般有三种给法,分别是——,——,—— 7 并联官路由2个支管组成,管内流体作定态层流流动,已知d1=2d2,l1=2l2。则u1:u2=————;hf1:hf2=————。 8 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用——和————参数来衡量。 9 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的预热目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 已知水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其速度分布呈抛物线,则该官路的摩擦因数λ可能是()A0.005B0.015C0.035D无法判断 2某离心泵正常工作较长时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此时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停泵,向泵内罐液B检查泵及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C降低泵的安全高度D检查泵的电极是否超负荷运行 3恒压过滤过程中,如果粘度降低20%,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加() A10%B20%C11.8%D0 4离心机的转鼓直径为1m。转速为600r/min,在其中沉降同一颗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的沉降快() A 101倍B20倍 C 201倍D21倍 5 两流体进行传热,冷流体从10摄氏度升到30摄氏度,热流体从80摄氏度降到60摄氏度,他们逆流流动时的平均传热温差比并流流动时的平均传热温差() A高2.8摄氏度B高28摄氏度 C 低2.8摄氏度D低28摄氏度 6 低浓度溶质的企业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定 7 在连续精馏塔中,若Xf,XD,R,q,D/F相同,塔釜由直接蒸汽加热改为间接蒸汽加热,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塔底流出液浓度() A增大,减小B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D增大,增大 8 用于真空精馏的高效低压降塔板是() A浮阀塔板B舌形筛板 C 泡罩塔板D林德塔板 9 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绝热温度D露点 10 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2019年考研英语必背长难词(18)

2019年考研英语必背长难词(18) determination [dit:minein] n.决心,果断 [真题例句] The goal of the supporting agencies is the praisable one of supporting “good” as opposed to “bad” science, but a valid determination is difficult to make.[1996 年翻译] [例句精译] 如果资助机构的目标是支持“有益的”而非“有害的”的科学,那就值得赞扬,但是很难对此做出准确抉择。 demonstration [demnstren] n.示范,实证 [真题例句] (39:Publication) of the letter came two days after Lord Irvine caused a (40:storm) of media protest when he said the (41:interpretation) of privacy controls contained in European legislation would be left to judges (42:rather than) to Parliament.[2001年完形] (41) [A] translation [B] interpretation [C] exhibition [D] demonstration [例句精译] Irvine勋爵说,对欧洲立法中所包涵的关于个人隐私监控权的解释,将留给法官,而不是议会,这招致新闻媒体的一片*。 此后两天,信被公之于世。 (41) [A] 翻译 [B] 解释,阐明 [C] 陈列,展览 [D] 示范,实 证 corresponding [krispndi,krspnd] a.符合的,相对应的,对应 的 [真题例句]Consequently, our feelings, thoughts and emotions have undergone a corresponding change.[2000年阅读3]

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 马哲原理

政治: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 马哲原理 2007年01月17日 16:03 来源:百灵教育 复习提要 【重点考点所在】重点是第三、四、五、六章,尤其是前三者。它们本身是该学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历年试题,尤其是辨析题和分析题这类主观大题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章,这就更证明了它们应该成为复习重点。其他各章主要考到选择题,其中某些知识点和原理有出到大题的可能性。 『出题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出题特点有:①题干部分常用历史典故、科学事例、社会现实事例来命制,考察考生对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但一般而言,不直接涉及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事例,相对而言与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②只要把握好考点,选择题和分析题都可以在相对脱离题干和材料的情况下解题。选择题多数只要是选项正确的就考虑选。分析题更侧重于要求答出较完整的原理。 『06年、07年分析题出题特点』06年所有分析题的出题特点是:问到两个以上的问题,考察到两个以上的跨章节考点。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考察方向。07年很有可能沿用这种出题特点。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的意义(选择题) 【96年理科第11题,97年文理科第11题】 第二章 唯物论 1、物质与运动、时空的不可分割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选择题) 【96年第1 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表明惠能的观点是。06年第1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2、实践的定义、特点、形式等(选择题)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多年考到的选择题) 【02年文科第1题,理科第1题,03年第2题,04年第2题,05年第34题】 4、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非常可能的选择题) 【99年文科第2题,00年理科第1题,01年文科第2题,理科第3题,02年文科第16题,理科第17题,05年第1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其哲学上的含义是】 第三章 辩证法

2020考研政治必背资料:马原经典语

2020考研政治必背资料:马原经典语 录(三) 1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xx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2019年考研必背常考英语词组(一)

2019年考研必背常考英语词组 必背词组——短语动词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介词、副词或其他词构成的词组,其作用类似于动词。短语动词的难点在于,有些词组里的词,单个看都认识,但一旦“在一起”后就发生化学变化,其意义不等于词组里单个词意思的简单相加。 例如:look at(注意)、look back(回忆)、look for(寻找)、look into(调查)、take for(误以为)、take on(采用)、take over(接管)、take to(开始从事)等。 accuse of 指责;指控[真]指责 2004年翻译 The newly described languages were often so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well studied languages of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that some scholars even accused Boas and Sapir of fabricating their data. act on对……起作用(有功效);奉行;按照……而行动[例]按照……而行动 But the force that was guiding her would not permit her to act on such a thought. adapt to变得习惯于……,使适应于[真]变得习惯于……,使适应于 2002年听力 What do people nowadays desire to do concerning their marriage?[A]To embrace changes of thought. [B]To adapt to the disintegrated family life. [C]To return to the practice in the60s’and70s’.[D]To create stability in their lives. add to增加,加强[真]增加,加强 2008年阅读Text1 Adding to a woman’s increased dose of stress chemicals,are her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for stress.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他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内容和形式: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