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一条短信几天间迅速传遍全国,于是全中国的柑橘滞销了,这被人们称之为“广元橘子事件”。广元橘子事件引发蝴蝶效应,远在几千里外的江西南丰县著名的南丰蜜橘也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广元橘子事件对整个柑橘产业造成的损失将不下百亿元。不仅是橘子,因一篇文章谈到的香蕉普通病变,逐渐以讹传讹地演变成“人吃了会致癌”,海南香蕉由于受到各种谣言影响价格持续低迷,最低价仅1毛3分钱一斤,村民只好将香蕉当猪饲料或喂养家禽。广元橘子事件,海南香蕉的“谣言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此庞大的农产品产业,却是这样的弱不禁风,毁于一条短信或者以讹传讹的文章,这不禁让人陷入沉思。

笔者认为各种“谣言”根源在于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建立的任何信任。农民是弱势的群体,农产品的危机处理需要靠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来,但是我们的政府除了要抓“造谣”者,辟谣外,显得束手无策,再不过是当地的行政长官亲自吃橘子做做秀或者下到销售现场卖橘子走走过场,当然是于事无济。政府不能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也不能及时处理危机事件,农民当然更不具有这种能力。不久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我国乳制品行业剧烈震荡,但是北京的“三元”却可以避过风头,是因为当“蒙牛”、“伊利”等行业领袖都检出含有三聚氰胺时,“三元”却没有上质检局的“黑名单”,由此北京的幼儿园可以兴奋地告诉家长,我们给孩子喝的是“三元”,“三元”也得以逆市收购“三鹿”,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能消除不利事件的影响,也可以消除消费者的不信任。

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信任感,关键还不是因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发,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相应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这个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这需要长期的过程,当然我们的农民兄弟不能静静地等待。本人一直关注农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本人认为可以用品牌建设来树立消费者的信任,以弥补我国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三元”就是很好的例证。品牌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商标,用来区别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消费者信任品牌,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承诺,代表一个产品的品质以及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良心,是对消费者责任和承诺,消费者认可品牌,是对品牌所有者的信赖。消费者可以受到广元橘子事件的影响,不放心其他橘子的品质,但是如果是品牌橘子,消费者

基于对品牌的信任,该品牌的橘子可以像“三元”一样在滔天巨浪中独善其身。

我国的农产品普遍不注重品牌,我们买到的农产品,尽管外包装可以做到很漂亮,但是漂亮的包装上,无品牌(商标),无生产厂家,无产品质量说明,属于“三无产品”,这是与工业产品的最大区别。现在很多地方也开始注重品牌,很多农产品的销售者开始申请商标,但是尽管该销售者是当地的销售大户,但就其销量在全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一定销售量的支撑,这种品牌无法推广,无法让全国消费者或者一定地域范围的消费者普遍认知,当然不可能让众多消费者产生由衷的信赖,发挥不了品牌的作用。我们以江西的南丰蜜橘为例,南丰蜜橘有一千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为皇家的贡品,被称为“贡桔”,属于上乘的蜜橘品种,南丰蜜橘很早就获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南丰县的农民80%以种植南丰蜜橘为业,产量高达十几亿斤,产品销售全国各地以及多个国家。但是和中国其他农产品一样,基本依靠散兵游勇式的当地人进行销售,没有形成销售量占到很高份额的销售龙头企业。尽管当地销售者注册了几百个商标,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商标形成了知名度。品牌建设不是申请了商标就叫品牌,品牌是有内核的,蒙牛的牛根生将品牌归纳为三品:品质、品格和品味。品牌建设本身需要很高的品牌运营能力,由当地农民组织起来的销售者对品牌的理解程度以及品牌建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一定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才能担此重任,所以笔者认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要以农业产业化的大型龙头企业为主力,笔者在多种场合一再建议地方政府应当扶持当地的大型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当地的“地方品牌”,其次是大型龙头企业的“企业品牌”。农产品有个先天的资源是工业产品基本不具备的,这就是地理标志(含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产品),这个资源是上天对某个地方的恩赐,是由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以及悠久的历史传统形成的,这是和其他地方相同产品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当地最有价值的品牌,只要将这个地方品牌做好,就能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但是对于地理标志这个地方品牌的建设,目前我国还鲜有成功者,这些地理标志基本被政府部门控制,成为某些政府部门用来寻租的权利,这是阻碍农产品树立地方品牌的最大障碍。在很多地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志和证明商标标志是公开明码标价的,几乎可以说只要给钱就可以买到,地方政府部门只想出售牟利,

根本就不注重维护,所以该地理标志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使金字招牌黯然失色,这是我国目前农产品品牌建设非常惨淡的现实。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地方政府下定决心,破除部门利益,将该地理标志交由非政府的协会组织托管,并建立品牌使用的游戏规则。地方品牌形象的破坏者往往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的侵权。当地不良居心销售者或生产者,他们以破坏品牌形象获得私利,这是农产品地方品牌难以建立的另一个原因。破解这个问题并不太难,只要建立利益与共的规则,让大家明白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那么不遵守规则者不规矩的行为侵犯的就是左邻右居的私利,左邻右居互相成为监督者,不守规则者将成为过街之鼠,不规矩的行为无所遁形,无法得逞。这样首先从内部开始,使人人自觉维护这个地方品牌,这样才能逐步将地方品牌树立。

按照西方的思维,人都是自私自利,大家可以做到自觉去维护,但是恐怕难以做到人人去自觉建设。从一个博弈的心态而言,普通的农民都会选择静候别人去推广品牌,自己搭便车享受品牌带来的收益。尽管地方品牌可以委托协会组织来托管,但是农业的协会组织具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我国目前农业协会组织普遍不规范,所以完全将品牌的打造寄托在协会组织上,显然是有巨大风险的。所以光有地方品牌是不够的,还要形成一两个龙头企业的品牌,这样龙头企业可以作为领头羊,带动提升地方品牌。龙头企业作为一个企业有利益上的诉求,打造一个好的品牌会有经济上的收益。大型的龙头企业的市场敏感程度也比协会组织高,对品牌的运作能力也比较强,龙头企业打造的企业品牌可以是对地方品牌的补充和完善。

粗放的农业生产时代已经过去,即便是再优良的农产品也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时代已经到来。没有品牌的农产品极容易受到各种事件的波及,只有品牌农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坚韧地走出各种不良事件的阴霾,并且步入辉煌。因而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应当受到地方政府以及龙头企业们的高度重视。

毕业论文-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浅析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 毕业论文 题目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浅析 系别继续教育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工商管理 学号HSHB061325001 姓名翟光华 指导教师苏伯文 完成日期2015年6月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目录 摘要 (3) 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背景与意义 (3) (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背景 (3) (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3) 二、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分析 (4) (一)中小企业创建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4) 1、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优势 (4) 2、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劣势 (5)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6) 1、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机会 (7) 2、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 (8) 三、中小型企业品牌建设的措施 (9) (一)、强化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9) (二)、建立全面的品牌战略规划 (9) (三)、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 (9) (四)、提炼并提高品牌的核心价值 (10) (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的管理模式 (10) 结束语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浅析 [摘要]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方式由有之前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上升到品牌的综合竞争。中小企业要想摆脱被市场淘汰的险境,实现企业发展,必须走品牌发展之路。而中小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的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了品牌的重要性,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创建品牌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基于此点,本文将通过对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背景与意义、品牌战略分析以及品牌建设的措施的分析,为中小企业创建品牌提供现实的意义,为中小企业创建品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品牌策略 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背景 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品牌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什么是品牌怎样创建品牌仍有模糊及困惑。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成功的创建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溢价。如今随着买方市场的来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竞争方式由价格竞争、质量竞争等上升到品牌层面的综合竞争。在市场上如下说法被广泛传播: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先拥有占有优势的品牌是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而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谁拥有了占有优势的强势品牌,谁最后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享有最大的话语权。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的管理与运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意义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经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实施品牌经营,可以让众多中小企业树立品牌战略目标,激发品牌意识,牢记品牌经营理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为未来的大企业。 其次,实施品牌经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局限于追求产品质量,消费方式由纯粹的有形物质消费方式向通过物质消费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品牌成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决定因素。实施品牌经营可以强化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理念,提高他们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降低他们购买产品的风险,节约购买时间,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再次,实施品牌建设是竞争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市场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一条短信几天间迅速传遍全国,于是全中国的柑橘滞销了,这被人们称之为“广元橘子事件”。广元橘子事件引发蝴蝶效应,远在几千里外的江西南丰县著名的南丰蜜橘也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广元橘子事件对整个柑橘产业造成的损失将不下百亿元。不仅是橘子,因一篇文章谈到的香蕉普通病变,逐渐以讹传讹地演变成“人吃了会致癌”,海南香蕉由于受到各种谣言影响价格持续低迷,最低价仅1毛3分钱一斤,村民只好将香蕉当猪饲料或喂养家禽。广元橘子事件,海南香蕉的“谣言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此庞大的农产品产业,却是这样的弱不禁风,毁于一条短信或者以讹传讹的文章,这不禁让人陷入沉思。 笔者认为各种“谣言”根源在于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建立的任何信任。农民是弱势的群体,农产品的危机处理需要靠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来,但是我们的政府除了要抓“造谣”者,辟谣外,显得束手无策,再不过是当地的行政长官亲自吃橘子做做秀或者下到销售现场卖橘子走走过场,当然是于事无济。政府不能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也不能及时处理危机事件,农民当然更不具有这种能力。不久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我国乳制品行业剧烈震荡,但是北京的“三元”却可以避过风头,是因为当“蒙牛”、“伊利”等行业领袖都检出含有三聚氰胺时,“三元”却没有上质检局的“黑名单”,由此北京的幼儿园可以兴奋地告诉家长,我们给孩子喝的是“三元”,“三元”也得以逆市收购“三鹿”,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能消除不利事件的影响,也可以消除消费者的不信任。 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信任感,关键还不是因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发,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相应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这个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这需要长期的过程,当然我们的农民兄弟不能静静地等待。本人一直关注农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本人认为可以用品牌建设来树立消费者的信任,以弥补我国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三元”就是很好的例证。品牌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商标,用来区别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消费者信任品牌,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承诺,代表一个产品的品质以及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良心,是对消费者责任和承诺,消费者认可品牌,是对品牌所有者的信赖。消费者可以受到广元橘子事件的影响,不放心其他橘子的品质,但是如果是品牌橘子,消费者

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论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

摘要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日趋明显,品牌战略已被众多企业所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企业的总体,涉及到每个员工和每个经营过程,是一个有着整体高度的战略决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品牌的多少息息相关,企业的品牌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我国许多企业品牌战略方面还略显逊色,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如何强化品牌意识,正确的实施品牌战略,关注品牌的管理工作,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财富,品牌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品牌战略问题的研究是促进我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品牌;品牌战略;品牌管理

目录 摘要 ............................................................................................................................................ I 前言 (1) 一、品牌战略概述 (2) (一)品牌的概念与作用 (2) (二)品牌战略的定义与目的 (3) (三)品牌战略的八大要素 (4) 二、品牌战略管理 (6) (一)品牌竞争战略 (6) (二)品牌价值管理 (7) (三)品牌公共关系 (7) (四)品牌国际化战略 (8) 三、我国实施品牌战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8) (一)品牌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力 (8) (二)品牌缺少创新能力 (9) (三)将广告作为经营品牌的重点 (9) (四)不重视品牌管理 (9) (五)品牌缺少抗风险能力 (9) (六)品牌国际化能力弱 (10) 四、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10) (一)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10) (二)合理进行品牌延伸 (10) (三)增强企业开发与创新能力 (11) (四)强化品牌的法律保护意识 (11) (五)建立完善的品牌战略管理体系 (11) (六)树立品牌营销观念 (12)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了建成农业强县,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我县建成农副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能够给创建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财富的商标或标识。它既是有形财富,也是无形资产。创建品牌就是以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为根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 一、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商品量较高。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在全市、全省不仅占有靠前的位次,且总量较大。加之我县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有保证。借此天然优势,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今年初,全县已注册41 个农业品牌商标。有"、"鑫禾""桂山"3 个精制大米品牌;""、"2 个食用油品牌;"芙蓉"、"董河"、"绿阳春"3 个茶叶品牌;""草鱼、""草鱼、鳙鱼、"大闸蟹"3 个水产品品牌;"天宝"、"绿杨桥"、"状元郎"等6个酒类品牌;"、"" 、""3 个鱼面品牌;还有"金绿环"葡萄、""藕粉、""豆油等其他品牌。其中"和"天宝"、"状元郎"是省精品品牌,是著名商标;"食用油、"董河"茶叶、""草鱼、""草鱼、鳙鱼等6 个品牌中,有29 个品种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 这些品牌产品,部分已进入中百等大型超市或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所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我县尽管创出了一些农业品牌,但与先进地区、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存在"五个不足"。 一是商标品牌意识不到位,重申报注册轻保护。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注册的41 件农业品牌中,被闲置的农产品商标达11 件,占%。失效达8 件,占%,注销1 件,占%,转让1 件,占%。超过一半品牌商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品牌企业无规模,"作坊"多,市场占有量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大米去年才生产万多吨,不仅在全省的市场所占份额很有限,与蕲春县的"珍米"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的一些品牌规模更小,甚至是小作坊。 如"芙蓉"茶年产不过5 吨,鱼面是我县较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商品,但在当地却有

品牌建设的论文-精品文案范文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是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兴衰的标志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培育品牌,实际就是培育新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好的品牌,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并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省的1/5,占宜春市的100%;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6个,占宜春市的1/3;国家免检产品2个,占宜春市的1/2;江西名牌产品11个,占宜春市的4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占全省9.1%;省著名商标22个,占全省的5%,宜春市的34.9%,并荣获宜春市唯一一个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市。在地方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免检产品等的集群效应,作为县级市,在全省独占螯头,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20xx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7亿元,工业增加值17.4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上缴税收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1.5%、31%、69.92%,是“十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一年。最具说服力的是:四特酒20xx年销量全国排名第10;以“春丝”和“变色龙”品牌为龙头的××面条,占全省面条市场份额80%,其中“春丝”进入全国面条企业前8名;以“金虎”保险设备为龙头的16家制造企业,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仁和药业有限公司名列全国中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起重机跻身中国起重“十强”。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名牌产品的支撑,就不会有企业的兴旺;没有企业的兴旺,就不会有产业的发达;没有产业的发达,就不会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进名牌战略进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争名牌贵在观念新 1、竞争的观念。商场如战场,产品卖得动不等于有市场,产品今天有市场不等于明天有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农业品牌建设访谈

农业品牌建设访谈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解决农业发展理念问题——实现农业生产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政府行政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 湖南日报:中央历来重视“三农”工作~至今年已经连续14年颁布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无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的~这是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那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文胜:我国农业已进入亟待加快转型实现历史跨越的窗口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保障农产品数量、特别是粮食数量摆在第一位。因此~我们所有的思路、所有的发展理念都是保数量~能够有饭吃就不错了~没有什么品质的要求。但自2004年开始粮食“十二连增”~中国缺粮现象得到改变。但过来过度注重粮食产 量忽视质量~使农产品核心竞争力逐步丧失~使今天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供需不对称的过剩特征~造成了粮食高产量、高进口和高库存的“三高”现状。比如现在湖南的大米、东北的玉米大多放在仓库里面~尽管卖不出去~但因为有最低保护价~卖不出去农民还是继续生产~生产出来继续都放到仓库里去。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生产没有跟消费对接。原来我们每餐吃四两米都还吃不饱~现在一天能吃多少米,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农业生产结构没有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粮食生产~只低头生产~不抬头看销路~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不与市场对接~不以市场为导向~就必然没有竞争力。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解决农业发展理念的问题。随着我们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数量的保障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应将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障上升到品种和质量保障的大转型~农业生产的数量导向要向质量导向转变~政府的行政导向要向市场导向转变。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战略跨越的关键阶段~提出实现农 业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型。 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对农产品以及农资价格进行政府直接干预和补贴~有力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了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保护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但过多的保护~扭曲了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影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仅推动了国内产量增加导致农产品库存积压~也形成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刺激粮食进口量大增。毋庸臵疑~当前政府直接干预农产品价格的调控体系已难以持续~必然要求发挥市场供求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臵资源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不二之选。 加快转型实现历史跨越~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绝不能仅仅定位于确保自己吃饭的单纯粮食安全。在当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保护、环境调节、生物能源、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国际竞争等多重功能。特别是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农业具有强国民生存之根、固国家经济之本、增国际竞争之力的多重战略作用~必然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促进国民经济转 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等多重战略目标。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实现路径:壮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产品品牌分类按面向市场不同,可分为出口型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国家战略安全型农产品品牌和内销型农产品品牌。;按照品牌知名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级农产品品牌、地区级农产品品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国际级农产品品牌和世界级农产品品牌。 按照品牌拥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标记、符号及其组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简称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发展特点:从地区来看,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分布基本呈现东部地区最多、“三品一标”发展最快,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最慢的状态;从农产品品牌的种类来看,我国现有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农产品(瓜果蔬、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和初加工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结构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主体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0%-20%,而在其他产业中,该比例还不到2%。 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与经营 (一)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定位可从产品特征、文化理念和竞争导向三个方面进行 (二)质量提升与优势创新 (三)品牌整合与规模扩张

企业品牌建设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成功的创建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溢价。品牌是企业个性、产品特性意义上的阐释和延伸,是对企业经营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的合理诠释和理解,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企业发展下去的理由。房地产企业作为近十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类别之一,品牌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建设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的日渐成熟而显得异常重要,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课题来源于在国内发展20多年的较成熟的房地产企业——新城地产的品牌建设过程,详细介绍了新城地产的发展、品牌战略的规划及目标,对国内房地产及其他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规划及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我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市场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下的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产品供过于求,部分工业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不管是何种企业,要想赢得消费者,就必须更新观念,创建适合当前市场和潜在市场需要,在“质量、性能、价格、营销、服务、声誉”等多方面发展,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的品牌。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的管理与运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就房地产企业而言,近年来随着该类企业规模、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加强,规范了房产、土地等市场,加速了房地产业的成熟及消费观念的理性化。经过十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后,房地产商要想从纷繁复杂的楼市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调整经营思路,实施品牌战略。 新城地产作为一个诞生在常州,扎根并成长在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它的品牌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通过对新城地产品牌建设的研究,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一个房地产企业是如何在20年的发展洪流里茁壮成长,它的企业价值和品牌理念对其发展究竟有何意义,探索出国内房地产企业乃至其他企业建设品牌的策略方案,从而为其发展指引道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品牌研究现状: 品牌观念的产生源于17世纪的英国,广告代理商首先出现。18-19世纪初,品牌对广告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专业。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品牌的概念最终形成,全球广告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这一时期随着广告意识的觉醒和广告公司的大量涌现,更新更多的技术运用到广告中,品牌得到了专业推广,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品牌都在这个时期诞生。与此同时众多的关于品牌建设的理论也应运而生。 品牌资产的鼻祖大卫·艾克对品牌延伸及品牌权益资产理论的研究十分具有导向作用。他的专著《管理品牌资产》[4]引发了众多的学者的重视,对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行了研究。使品牌研究的理论得以提高,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为当今企业产品实践和品牌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 西方品牌理论发展了200多年,对于品牌的建设、发展、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熟,现在已经从这些传统的品牌研究转移到了对品牌延伸、品牌资产等理论的研究,同时已经开始关注品牌的保护、品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关乎品牌长久发展的理论。 2.国内品牌研究现状: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是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是一具国家或地区兴衰的标志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哺育品牌,实际算是哺育新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好的品牌,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市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并在进展经济,提高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省的1/5,占宜春市的100%;江西省重点爱护产品6个,占宜春市的1/3;国家免检产品2个,占宜春市的1/2;江西名牌产品11个,占宜春市的4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占全省9.1%;省闻名商标22个,占全省的5%,宜春市的34.9%,并荣获宜春市唯一一具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市。在地点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免检产品等的集群效应,作为县级市,在全省独占螯头,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20xx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7亿元,工业增加值17.4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上缴税收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1.5%、31%、69.92%,是“十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一年。最具说服力的是:四特酒20xx年销量全国排名第10;以“春丝”和“变色龙”品牌为龙头的××面条,占全省面条市场份额80%,其中“春丝”进入全国面条企业前8名;以“金虎”保险设备为龙头的16家创造企业,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仁和药业有限公司名列全国中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起重机跻身中国起重“十强”。因此,我们认为,没有名牌产品的支撑,就可不能有企业的兴盛;没有企业的兴盛,就可不能有产业的发达;没有产业的发达,就可不能有区域经济的快速进展。在推进名牌战略进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有以下几点体味: 一、争名牌贵在观念新 1、竞争的观念。商场如战场,产品卖得动别等于有市场,产品今天有市场别等于改日有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坚固树立竞争意识。××市经过引导企业主动做好市场调研,摸清自身优势,熟悉对手底细,作好市场定位,以最佳的产品占据市场,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去参与市场竞争。 2、以人为本的观念。金牌、银牌别等于名牌,名牌的实质是“民牌”,即生产的产品能被消费者所认同,能确信。在这一点上,××市经过引导企业在生产中牢记“以人为本”的观念——那个本算是:生产让百姓放心、安心、顺心、可心的产品,从而拥有“民”的信赖,真正打造成公认的名牌。 3、效益的观念。品牌算是效益,名优产品能占据市场,这是市场的必定规律。有了品牌,市场有了销路,自然企业利润就有了,企业有了利润,政府也就有了税源。没有质量的振兴,名牌的集群,企业就难以生存进展,也就难以促进地点经济的进展。 二、创品牌重在敢投入 打造品牌,关键是企业要练好内功。许多产品,如保险柜、面条等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别能在市场上起引领者的作用,而是处于追随者的地位,缺少妨碍力强的知名品牌,其深层次原因算是企业开辟能力别强,缺少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为破解这一难题,××市经过别断在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治理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1、人才的投入。争创名牌关键靠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挥人才作用,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首先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近年来,××市从市财政中拨出专款,环绕“全民创业、质量兴市、名牌兴企、工业强市、优化环境”等主题开设了“××工业经济专家论坛”,定期请国内专家进行说课培训,重点培训对象为企业老总、股东、各级干部,大大增强了工业经济人力资源的素养。其次是加大对企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企业培训职员并在企业工作6个月以上的,每人次补助300元,极大提高了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仁和药业、四特集团、金虎保险设备创造集团等名牌企业,每年都很多于2次的职工

企业品牌建设论文品牌与营销论文

企业品牌建设论文品牌与营销论文 南昌企业品牌建设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和南昌企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在基于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法上,深入分析南昌市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南昌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南昌企业品牌现状 一、南昌市企业品牌发展现状 品牌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南昌市工商局大力帮扶企业开展创知名品牌活动,引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先后帮助英雄乳业打赢了“英雄”品牌保卫战,赴湖南打假维护江西华春企业集团品牌荣誉。2009年6月1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了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江西省有五家企业入选,其中有三家是南昌企业,如表1所示。 表 1 2009年中国500最具有价值排行榜(南昌市部分) 排名品牌名称品牌拥有价值(亿元) 主营业务 171 江铃 46.98 汽车 217 江中 39.24 医药

417 汇仁 14.98 医药 2009年,南昌市创建“知识产权城市”成果显著,南昌在获得全国第10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基础上,又被列为全国6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之一,其中,南昌市下辖的南昌县还被中华商标协会评为“2009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之一。在市工商局和各有关部门的带领下,南昌市知名品牌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市注册商标总数已突破2万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有到13件,占全省的46%;中国著名商标已有122件,占全省的20%。但是,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表2所示。 表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品牌情况 城市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数目中国驰名商标数目中国免检产品数目中国名牌产品数目 南昌 3 13 14 182 长沙 7 36 40 740 武汉 5 15 34 376 郑州 4 10 22 179 合肥 1 14 18 168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_2020年]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3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发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38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湖州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率先发展,以市委“四新”主题实践为载体,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湖州农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湖州农业品牌建设向更高品质、更高水平迈进。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市场监管,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品牌定位、

形象塑造和传播推介。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讲好湖州农业品牌故事,培养消费者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提升湖州农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品牌培育、发展、宣传、保护体系,形成优势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创建农业品牌强市。 1.农业品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业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农业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培育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个,其中“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40亿元;新增40个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0件;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示展销活动60个。 2.品牌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

品牌建设的论文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是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兴衰的标志 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培育品牌,实际就是培育新的战略资源,谁拥 有更多更好的品牌,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并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省的1/5,占宜春市的100%;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6个,占宜春市的 1/3;国家免检产品2个,占宜春市的1/2;江西名牌产品11个,占 宜春市的4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占全省9.1%;省著名商标22个,占全省的5%,宜春市的34.9%,并荣获宜春市唯一一个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市。在地方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免检产 品等的集群效应,作为县级市,在全省独占螯头,在全国也占有一 席之地。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20xx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7亿元,工业增加值17.4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上缴税收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1.5%、31%、69.92%,是“十五”期间增 速最快的一年。最具说服力的是:四特酒20xx年销量全国排名第10;以“春丝”和“变色龙”品牌为龙头的××面条,占全省面条市场份额80%,其中“春丝”进入全国面条企业前8名;以“金虎”保险设备为龙头的16家制造企业,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仁和药业有限公司名列全国中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起重机跻身中国起重“十强”。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名牌产品的 支撑,就不会有企业的兴旺;没有企业的兴旺,就不会有产业的发达;没有产业的发达,就不会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进名牌战略 进程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争名牌贵在观念新 1、竞争的观念。商场如战场,产品卖得动不等于有市场,产品今天有市场不等于明天有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 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市通过引导企业主动做好市

农业品牌建设完整版

农业品牌建设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形成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同时,选择一批重点产品,引导一批相关企业,积极申报“三品”认证,培育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论文

黑龙江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

摘要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日趋明显,品牌战略已被众多企业所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企业的总体,涉及到每个员工和每个经营过程,是一个有着整体高度的战略决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品牌的多少息息相关,企业的品牌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我国许多企业品牌战略方面还略显逊色,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如何强化品牌意识,正确的实施品牌战略,关注品牌的管理工作,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财富,品牌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品牌战略问题的研究是促进我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品牌;品牌战略;品牌管理

Abstrac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role of the ba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brand strategy has become valued by enterprises. Implement of brand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process, include all the employees and each process. It becomes a high degree strategic decisi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rand of quantity. Corporate brand strategy get much attaches by the state, but many of our corporate brand strategy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countries do much better than us. China’s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brand awareness a nd implement the brand strategy, also concerned about brand management. I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Brand is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corporate. Brand building can enhance the core of competitive posi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brand strategy problem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enterpris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words brand; brand strategy; brand management.

农业品牌建设情况座谈会交流材料

农业品牌建设情况座谈会交流材料 尊敬的XX市长,各兄弟区同仁、各位商界精英: XX区是株洲市的发祥地,是一个以食品、服饰等产业为支柱的商贸老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多年城市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区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企业已颇具规模,农产品企业总数达到2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已达到10家,平均50%以上的产品销往市外地区,带动农户13万户,联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20万亩以上。 一、XX区品牌农产品现状 目前,XX区优质农产品国家、省级品牌总数保持全市前列: (一)名牌产品。全区共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骆驼牌猪饲料、骆驼牌水产饲料和唐人神牌的低温肉制品。共有湖南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好棒美公司的好棒美牌熟食品,唐人神集团的湘大牌鱼饲料和加乐牌禽饲料。 (二)著名、驰名商标。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唐人神牌香肠、腌腊肉与骆驼牌饲料,雪松公司的雪松牌苎麻产品等,好棒美公司的好棒美牌熟食品。共有湖南著名商标6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加乐牌动物饲料和大乐牌动物饲料,好棒美公司的好

棒美牌熟食品,神农米业的炎帝牌谷制品、米等,林之鹰公司的林之鹰牌胶贴合板,振辉木业公司的血宝牌胶板、木材。 (三)名牌农产品。全区共有名牌农产品2个,分别为湘圆合作社的鑫湘京牌丝瓜和鑫湘京牌冬瓜 (四)“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3个,分别为东方冲豆角、栗塘葡萄和五里墩新庄辣椒。 绿色食品。全区共有中国绿色食品2个,分别为湘圆合作社的鑫湘京牌丝瓜和鑫湘京牌冬瓜,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 农产品产地认证。无公害产地认证3 个,分别为新庄、东方冲、栗塘。大京残梅蔬菜生产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尚无有机农产品。 (五)科技成果、星火计划。好棒美公司的鲜活制品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好棒美公司的肉制品165℃反射红外线烘烤加工技术被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技术。 二、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保护意识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区政府出台了品牌建设意见以及一揽子政策,但一些企业和基层部门对品牌建设意义认识不足,投入力度不够。媒体、企业、政府、社团、协会、农民等各方力量在品牌建设上参与度还不够,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近期出现了一系列农产

浅谈企业品牌建设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品牌概述 (3) 1.1什么是品牌建设 (3) 1.2品牌建设的作用 (3) 1.3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 (4) 第二章品牌战略定位 (5) 2.1品牌定位 (5) 2.2品牌形象 (5) 2.3品牌个性 (6) 2.4品牌承诺 (6) 2.5品牌文化精神 (7) 第三章品牌管理 (8) 3.1品牌推广 (8) 3.1.1营业推广 (8) 3.1.2广告推广 (9) 3.1.3公共关系 (11) 3.1.4客户管理 (11) 3.1.5网络推广 (12) 3.2品牌渠道 (12) 3.3品牌延伸 (13) 总结 (14) 致谢辞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逐步确立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走过了三十一个年头,在这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激活民间资本的力量,采用西方自由市场贸易方式,中国GDP年年攀升,尤其是近十年平均达到10%以上的增速,即使在刚刚过去的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依然成功,成为寒冬中世界经济版图里唯一一抹亮色,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企业所发挥出来的活力。历经三十年,我国已经迅速崛起了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李书福、马云、张朝阳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也是这第一批企业家中的佼佼者。而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面临着凤凰涅槃的最后冲刺,这就是我国的众多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己经摆脱了创业初期的种种困境,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了各自的比较成熟的企业运营模式,但尚且无法形成大型企业那样的巨大影响力,想要赢得更大市场,扩大公司规模,“品牌”成为其瓶颈,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注重企业品牌形象,注重品牌管理。品牌的观念是舶来品,目前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己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共识。 关键词: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 ○易斌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农产品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农业的优势正在由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强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均有较大进步和长足发展,既有数量的增长又有质量的提升。我县有省级名牌产品1个,即武宁县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健人”牌橡子粉条;无公害基地19个,面积为5万余亩,主要包括玉米、茶油、吊瓜、甘蔗、西瓜、板笋、黄花梨、杨梅、柿子、蜜桔、椪柑、生姜、黑木耳、白菜、辣椒、雷竹笋等16个品种;绿色有机食品基地2个,面积35万亩,其中全国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原料(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涉及水域面积34万亩;绿色有机茶基地一个,面积3500亩。目前,我县还没有驰名或著名品牌农产品,处于一种有名品、少名牌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 1.品牌创建意识不强。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

农业生产者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和已有的销售渠道,对打造品牌缺乏应有的认识,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品牌建设力度不大,产品打入大市场的不多。不少农民、企业生产者存在依赖政府的心理,创建品牌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缺乏品牌意识。 2.品牌影响力不大。虽然有自己的品牌,但品牌的档次较低,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品牌产品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真正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不多,没有“驰名品牌”。 3.品牌产品规模偏小。品牌产品加工能力低下,生产分散,规模较小,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松散,对产业的带动性较弱。企业与产业之间比例失衡,出现有产业,无龙头;大产业,小龙头等现象。 4.农产品加工包装滞后。农产品大多集中于原材料、初加工、传统产业,初级产品比重大,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大众化,产品不“特”,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品牌建设。 三、对策思考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多个环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 一要强化领导,转变观念,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和竞争力,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品牌建设,创建名牌农产品,一是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