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

1. (4分)“受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________制成的,刻度一般在________,

“泄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________制成的,刻度一般在________。

2. (5分)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3. (2分)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4. (1分)像钟摆这样的运动叫做________ 。

5. (2分)观察下面两个摆的装置图,推测可能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1)我的猜测:图________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2)我的分析: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 (2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7. (2分)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一瞬间开始,到第二天再从东方升起大约需要24小时。

8. (2分)子夜是指一昼夜。

9. (2分)滴漏实验中,可乐瓶中的水位高低会影响水滴流动的速度。

10. (2分)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来回摆动次数越多。

11. (2分)中国古代最早的水钟是受水型水钟。

12. (2分)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

13. (2分)老人的脸上有许多皱纹,这是时间在我们人的身上留下的痕迹。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 (2分)下列各种计时器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是()。

A . 日晷

B . 沙漏

C . 水钟

15. (2分)小丽同学观察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发现早上升旗时和下午放学时,旗杆的影子()。

A . 长短和方向都相同

B . 长短一定相同

C . 方向一定相反

16. (2分)如图,开始时摆锤是用匀质木头制成的长方体,后来又在摆锤的正中加了一个金属圆片。加金属圆片后,摆的快慢会()。

A . 变快

B . 变慢

C . 基本不变

17. (2分)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现象。

A . 速度逐渐加快

B . 摆幅逐渐增大

C . 摆幅逐渐减小

18. (2分)宋朝的()等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

A . 苏颂

B . 张衡

C . 鲁班

19. (2分)子夜是指()。

A . 晚上9点到11点

B . 晚上12点

C . 凌晨5点

20. (2分)下面三个摆,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A .

B .

C .

21. (2分)小红做的摆一分钟摆动55次,要让它一分钟摆动50次,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增加摆绳的长度

B . 增加摆锤的重量

C . 减少摆绳的长度

22. (2分)三个组的同学在做滴水计时实验时,甲组滴得最慢,可能的原因是()。

A . 滴孔最小

B . 水位最低

C .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3. (2分)下列与蜡烛钟原理相似的是()。

A . 燃油钟

B . 日晷

C . 水钟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4. (5分)小明这样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反复测试三次。接着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时改变摆锤的重量,使摆锤的重量也为原来的两倍,观察改变后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也反复测三次。

请分析小明在实验中做得好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

25. (5分)某位同学正常步行时,呼吸10次用了28秒,他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数到自己呼吸了300次,则他家到学校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 (11分)五一放假,小华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看到一个秋千架,小华赶紧上去玩

了起来。这时爸爸提出了几个科学问题,小华被难住了,请你思考并回答。

(1)秋千和摆有什么联系?

(2)妈妈(较重)和小华(较轻)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为什么?

(3)小华想要飞起来的感觉,让爸爸把秋千荡得更高、幅度更大一些,你的办法是:________。

27. (10分)下表是某小学的学生在研究摆时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第八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51次

第二次测50次

第五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72次

第二次测70次

(1)两个小组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2)如果要使两个组在1分钟内摆动同样的次数,应该怎么做?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28. (

5分)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细线无弹性)、小球,依照科学学习中的实验方法,按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O点到小球

中心的距离

l/m 小球持动时距

中心线最大距

离s/m

小球往返摆动

10次所用时间

t/s

小球往返摆动

1次所用时间

t0/s

①200.80.1018.0 1.80

②20 1.00.1420.0 2.00

③20 1.20.1022.0 2.20

④30 1.00.1420.0 2.00

⑤30 1.00.1020.0 2.00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

29. (8分)下面是一组“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

摆绳长度(厘米)102030405060

平均摆动次数(次)906351444037

数据分析: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影响的折线图。

(2)从折线图中,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折线图所呈现的信息推测:

当摆绳长度为70厘米时,这个摆的摆动速度约为每分钟________次。要使这个摆每分钟摆动60次,摆线的长度约为________厘米。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5-2、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4-1、

25-1、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1、

26-2、

26-3、

27-1、

27-2、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1、情境导入 1.1 你听说过火山和地震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思考火山和地震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2.探索新知 1.2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火山和地震使地表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来了解火 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1.3 图中苏尔特塞岛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请阅读课本第一段文字) 1.4 1963年,冰岛以南的大西洋中,一艘渔船在海面作业,人们突然看到那里的海水汹涌翻 滚,烟柱腾空而起,结果一昼夜之内在海面升起了一座岛屿——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苏尔特塞岛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和堆积形成了新岛屿。 1.5 2007年,所罗门群岛发生的八级地震,使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拔高了3米,岛屿周 围的瑚珊礁受此影响露出水面。

1.6 1920年12月16日宁夏南部海原县8.6级大地震,这次地震山崩地陷,山地开裂,河流 堵塞,最终形成堰塞湖。 1.7 从以上的几个事例中,我们发现火山和地震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和地貌。引起火山和地 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阅读课本后并讨论3分钟) 1.8 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从外到内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火山和地震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和地壳及地幔的岩浆活动有关系。

1.9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 使它分裂成六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10 这些大陆板块通过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4,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1、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5 是, 是比的前项,是比的后项,比值是。 2、一个课外科技小组,6人共做了78件模型,这个小组所做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3、某工厂男职工人数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8:5,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 倍,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 1的比。 4、写出3个比值都是 3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6、甲数是乙数的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7、把5克盐放入50水中,盐占盐水的比是。 3=():16= 24 =()÷24 8、 8 9、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4: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 是, 周长比是。 二、判断。(8分) 1、:化简后是2. () 2、如果a:b=6:5,那么a一定等于6,b一定等于5. ()

3、如果a :b=6,那么a 是b 的6倍。 ( ) 4、从学校到电影院,小兰要10分钟,小明要8分钟,小兰与小明的速度比是4:5. ( ) 三、选择。(4分) 1、下面与52:21比值相等的比是( )。 a 、: b 、5:4 c 、20:25 d 、41:51 2、一个比,它的( )。 a 、前项不能是0. b 、后项不能是0 c 、比值不能是0 3、如果m :n=3:2,那么( ) a 、m 比n 多31 b 、m 比n 少31 c 、n 比m 多31 d 、n 比m 少31 4、:20cm 化简后是( ) a 、1:50 b 、50:1 c 、2:1 d 、1:2 四、化简下面各比。(18分) 36:24 32:54 : 1:41 :10 : 五、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5分) 9:36 : 43:169 65:101 1:4 1 六、解决问题。(36分) 1、一个农场计划在15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已知大豆和玉米播种的面积比是2:3,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2、把一批书按4:5的比例分配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知六年级分到120本,五年级分到多少本? 3、混凝土是水泥、沙子和石子混合而成的,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40吨这样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检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检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某校男教师与女教师人数的比是5: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女教师比男教师少40% B.女教师占全校教师人数的37.5% C.男教师比女教师少全校教师的40% D.男教师是女教师的 2.比的前项是3,比值是,后项是() A.15 B.C. 3.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比值就() A.不变B.扩大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 4.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2:5,它们的体积比是() A.2:5 B.4:25 C.8:125 D.6:15 5.如果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A.2:5 B.2:3 C.5:3 D.3:2 6.0.3m:15cm化简后是() A.1:50 B.50:1 C.2:1 D.1:2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是3:4:7,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 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56 B.256 C.19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9÷=:56==(小数) 10.:10的比值是,如果把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0倍,比值是。

11.5.4: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2.1.2:=(×10):(×)=:。 13.六(1)班体育达标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24:25,即:100 1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15.甲、乙两数的比是5:6,两数的和是66,两数的差是。 16.小磊生病住院用去医药费3760元,根据儿童医疗保险规定,个人负担和医院报销的比是1:4,小磊可以报销元医药费。 17.一个长方形操场,周长是180m,已知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m2. 18.9:=27:=÷40=。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4.(判断对错) 2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4:5.(判断对错) 21.如果a除以b等于5除以3,那么a就是b的.(判断对错) 22.在一个比中,当后项大于1时,比值一定小于前项.(判断对错) 23.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4.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5:450.13:2.6::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5.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2:1. (2)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我们的小车》 ●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给小车装上动力》 ●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时能产生弹力。橡筋的弹力能够带动小车运动。 ●橡筋产生的弹力越大,带动小车运动的速度也越快。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旋转的螺旋桨会对空气产生作用力,空气也会对螺旋桨产生反作用力。 ●用螺旋桨可以带动小车运动,螺旋桨旋转得越快,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吹足气的气球能产生反冲力,气球产生的反冲力能带动小车运动。 《小车载重》 ●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小车的运动速度与小车的载重量是有关系的:载重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慢。 ●小车的载重量的大小与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力的大小也是有关系的: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启动小车力量就越大,阻止小车运动的力量也越大。 《运动与摩擦力(一)》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表面凸起的地方会相互碰撞并破坏,即产生摩擦。摩擦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相同重量的物体,一般在滚动状态下比在滑动状态下产生的摩擦力要小。

《运动与摩擦力(二)》 ●小车的运动,有时需要增加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增加物体间的摩擦力,或减少物体间的摩擦力。如:改变接触面的大小、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式等。 《控制小车的快慢》 ●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改变其中的影响因素来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 《设计我们的小车》、《制作我们的小车》 ●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车可以通过不断的改进,不断地提高运动速度。 本单元核心概念 ●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质量(本单元使用载重来表达)也影响着运动。 第二单元时间(测量) 《时间在流逝》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工具,秒针转动一圈为一分钟,分针转动一圈为一小时……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测时间。 《在时钟发明之前》 ●古时候的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把昼夜交替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随着时间的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古人制成了“日晷”用于计量时间。 《夜间的计时器》、《用水测量时间》、《做一只水钟》 ●古人还利用燃烧的蜡烛、流动的沙子、流动的水等制成计时的工具,因为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用摆计时的钟》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章节课名第三单元第五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雨水能侵蚀土地,使土地表面形态发生变化。 2.了解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 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4.能够作出推测并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侵蚀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5.能够关注到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页码内容 1.教师上课 1.情境导入 1.1 同学们请看下图,为什么土地会有那么多的沟壑?

(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2 有的同学认为是风的作用,有的认为是雨水冲走了土壤,留下了沟壑。那么,雨水会 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流过土地的雨水会变成什么样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探索新知 1.3 下雨是我们常常经历的天气现象,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下雨后土壤和雨水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吗? (提示:学生交流2分钟)

1.4 同学们的想法和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看 看雨水是如何影响土地的。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装土壤的容器、喷水器、接水 容器。 然后将土壤装入容器中,将其中一边垒高,做成一个“斜坡”, 并用小铲子把土壤拍紧。 再用喷水壶向斜坡洒水,观察“斜坡”表面有什么变化,接水 容器中的水有什么变化。 1.5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实验视频,仔细观察当“雨水”降落到“斜坡地形”上时,发 生的现象,以及雨水的变化。 1.6 交流一下你们在实验中的发现。下雨时,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雨水落到土地时,雨 水怎样了?比较接水容器里的径流和雨水,它们有什么不同?还有其他发现吗?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30=30÷( )=5 3= ) (24 =( )(小数) 2、五(1)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比是( ). 3、从学校到图书馆,甲用15分,乙用18分,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乙与甲每分所走的路程比是( ). 4、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 () (,女生分得( )根. 5、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山羊只数和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比山羊少(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7:1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二、计算. 1、化简比. 0.875:1.75 20 7 :43 4厘米:20千米 2、求比值. 0.13:2.6 20 9 :61 2:0.5 三、解答 1、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 :5,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2 :5,它的顶角与底角各是多少度? 3、红、黄、蓝三种铅笔支数的比是2:3 :5,红铅笔是12支,黄铅笔、蓝铅笔各有多少支? 四、应用题. 1、在一块铜和锡的合金中,铜和锡的重量比是5:3.已知合金的重量是400千克,其中铜和锡各重多少千克?

2、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4.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某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72,数学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0 3 ,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 1 .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各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 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个有多少人? 4、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比是3:2:7.其中苹果树有60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5、饲养场白兔和灰兔的比是5:2,白兔比灰兔多60只,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6、六年级共有学生280人,男生是女生的5 3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三个数的比是1:2:3,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及解答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手将水面上的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潜水艇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会由于电线受冷收缩,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4、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比非金属强。 5、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比较液体体积轻重的仪器叫比重计。 8、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9、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把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叫做热传导。 10、一个沉的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7.5N,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2.5N_。 11、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4N。 12、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托勒密、布鲁诺、哥白尼。 13、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_长短_和__方向_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14、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重无关。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17、日晷利用光影计时,水钟利用滴水的等时性原理计时,摆钟的出现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18、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三种。 19、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 20、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2、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膨胀_,受冷时体积__收缩__,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_热胀冷缩_。 23、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4、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2牛__。 25、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0度经线。 二、判断题: 1、沉在游泳池水底的实心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陈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姓名: 一、计算。 1、化简下列比。 12﹕21 0.25﹕1 2﹕4 1 52﹕4 1 0.3﹕0.4 16﹕20 2、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12﹕5 0.875﹕8 3 3.6﹕2.4 32﹕4 3 3、解方程。 X ÷43=65 2521 ÷ X=42 X —41X=24 85X —53=5 2 二、填空。 1、正兴小学6(1)班有男生28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占全班 人数的 )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2、把11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水占盐水的 ) ( )( ,盐与水的比是( )﹕( )。 3、甲数比乙数少 3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甲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 ),乙与甲乙两数之差的比是( )﹕( )。 4、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6个月完成,乙队单独修8个月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时间的 比是( )﹕( ),工作效率的比是( )﹕( )。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 2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6、正兴小学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倍,正兴小学今年与去年植树棵数的 比是( )﹕( )。 7、长方形的宽比长少 7 2 ,宽与长的比是( )﹕( )。 8、甲乙两数的比是7﹕4,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 () (。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0、A :B=3﹕7,则S A ﹕S B=( )﹕( )。(S ≠0) 11、甲拿出糖果的 7 1 给乙,则甲乙两人的糖果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人糖果的 比是( )﹕( )。 1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 比是( )﹕(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 ),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 面积的比是( )﹕( )。 13、2.25=( )∶( )= 27÷( )=( ) 24 三、判断题。(错的请改过来) 1、 40分:0.6小时化简成最简比是2﹕3。( ) 2、 小明与小丽的年龄比是6﹕7,五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3、 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同小圆周长的比值相等。( )

(完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班级姓名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35、塑料块在食用油中会沉。

小学数学新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计算(28分)。 1、化简下列比(12分)。 12﹕21 0.25﹕1 2﹕ 4 1 52﹕4 1 0.3﹕0.4 16﹕20 2、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8分)。 12﹕5 0.875﹕8 3 3.6﹕2.4 32﹕4 3 3、解方程(8分)。 X ÷43=65 2521 ÷ X=42 X —4 1 X=24 85X —53=52 二、填空(26分)。 1、正兴小学6(1)班有男生28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男生人 数占全班 ) ()(。 2、把11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水占盐水的 ) ( )(,盐与水的比是( )﹕( )。

3、甲数比乙数少 3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甲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 ),乙与甲乙两数之差的比是( )﹕( )。 4、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6个月完成,乙队单独修8个月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时间的比是( )﹕( ),工作效率的比是( )﹕( )。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 2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6、正兴小学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倍,正兴小学今年与去年植树棵数的比是( )﹕( )。 7、长方形的宽比长少 7 2 ,宽与长的比是( )﹕( )。 8、甲乙两数的比是7﹕4,甲比乙多 )( )(,乙比甲少) ( ) (。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0、A :B=3﹕7,则SA ﹕SB=( )﹕( )。(S ≠0) 11、甲拿出糖果的7 1 给乙,则甲乙两人的糖果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人糖果的比是( )﹕( )。 1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 ﹕(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 ),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 13、如图,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正方形的61,相当于小正方形的4 1 ,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 三、判断题(5分)。 1、 40分:0.6小时化简成最简比是2﹕3。( ) 2、 小明与小丽的年龄比是6﹕7,五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3、 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同小圆周长的比值相等。(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期中考试 五年级试卷(答案附后)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填空题。(10分) 1、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 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 ,它就会慢慢 到水底了。 2、船是人类的伟大 。 3、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 他们所受到的浮力是不 的。 4、热总是从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 5、锑和铋这两种金属不像其他金属那样热胀冷缩,而是 。 二、判断题。(16分) ( )1、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3、直接用测力计来测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比较困难, 如果在容器底部安装一个小滑轮, 测起来就容易一些。 ( )4、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 ( )5、把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会浮起来。 ( )6、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 ( )7、我们把温度计放到一件没有穿在身上的毛线衣里面, 过一会儿,温度计的读数就上升了。 ( )8、木勺与钢勺相比,木勺的传热速度要快一些。 三、选择题。(24分) 1、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 A. 它的重量 B. 液体浓度 C. 它的体积 2、马铃薯放入( )中会浮起来。 A. 很淡的盐水 B. 清水 C. 浓糖水 3、我们把塑料块放入( )中,它会下沉。 A. 清水 B. 食用油 C. 浓盐水 4、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物体热量的散失。 A. 加快 B. 减慢 C. 不改变 5、下列几种物质中,( )不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热量。 A. 棉衣 B. 太阳 C. 食物 6、( )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A. 大多数 B. 很少 C. 所有 四、填表题。(12分) 1、看图,再根据要求填空。 把图中容器里的物质由轻到重排列 顺序 1 2 3 4 5 物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题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检测题题库 一、口试题。 第一单元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会发生改变吗? 答: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什么有关? 答:质量和体积。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怎样?轻的物体容易怎样?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怎样?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怎样? 答:沉,浮;沉,浮。 4.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什么来实现沉浮的? 答:轻重。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什么? 答:排开的水量。 6.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怎样?它的装载量也怎样? 答:上浮,增大。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什么? 答: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什么? 答: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9.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0.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什么测出浮力的大小? 答:测力计。 1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就会怎样?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怎样? 答: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2.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相同吗? 答:不同。 第二单元 13.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至少说三种) 答:运动、吃食物、用取暖器、晒太阳、烤火等都能让自己热起来。 14.衣服能给我们提供热量吗? 答:不能,衣服的作用是保温。 15.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怎样?轻的物体容易怎样?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怎样?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怎样? 答:沉,浮;沉,浮。 1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瓶里的液体不装满是给液体一定的空间,不要液体满出来。17.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它与水比有什么特别的区别? 答:有。空气的变化比水更明显,空气变化得更快。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4)--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30=30÷( )=5 3= ) (24 =( )(小数) 2、五(1)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比是( )。 3、从学校到图书馆,甲用15分,乙用18分,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乙与甲每分所走的路程比是( )。 4、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 () (,女生 分得( )根。 5、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山羊只数和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比山羊少(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7:1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二、计算。 1、化简比。 0.875:1.75 20 7 :43 4厘米:20千米 2、求比值。 0.13:2.6 20 9 :61 2:0.5 三、解答 1、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 :5,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2 :5,它的顶角与底角各是多少度? 3、红、黄、蓝三种铅笔支数的比是2:3 :5,红铅笔是12支,黄铅笔、蓝铅笔各有多少支? 四、应用题。 1、在一块铜和锡的合金中,铜和锡的重量比是5:3.已知合金的重量是400千克,其中铜和锡各重多少千克?

2、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4.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某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2,数学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0 3 ,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 的5 1 。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各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个有多少人? 4、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比是3:2:7.其中苹果树有60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5、饲养场白兔和灰兔的比是5:2,白兔比灰兔多60只,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6、六年级共有学生280人,男生是女生的 5 3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三个数的比是1:2:3,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8、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 1、“运动和力”单元: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的探究和制作活动。 研究不同的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重力、弹力、反冲力) 研究小车载重以及摩擦力 研究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动力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设计和制造一辆小车,举办一个赛车会 2、“时间”单元:循着人类计量时间的技术发展史的轨迹,引领学生感受时间 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 估算时间活动 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白天和夜间的计时方法 研究蜡烛钟、水钟、摆钟的计时原理 从摆钟的计时原理深入研究重力摆运动快慢的规律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认识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3、“生物与环境”单元:侧重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从观察一处花丛开始,从花丛里动物的食物入手,研究生物之间的联系,探讨不同生物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从建造和观察生态瓶、改变生态瓶条件的观察活动,发展到探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认识。 4、“地球的运动”单元:引领学生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 从不同侧面对昼夜和四季现象进行探究和思考,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和逻辑推理的工具,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了解人类为认识这个客观事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从以上内容看出,本册教材的内容已从前出几册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物质的特性以及变化过渡到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方面。如: 相互关系:小车的运动速度和小车质量、摩擦力、动力大小的关系;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力摆的摆动快慢和摆线长短的关系; 昼夜和四季变化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 运动规律: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利用; 重力摆运动的规律以及利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二、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物质的质量(载重)也影响着运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

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 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 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 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 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 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 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 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 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 1--4单元复习提纲1-2-3套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1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