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数据

量表数据
量表数据

一搜宝宝儿科网站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081352666.html,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

胎龄平均值标准

百分位数

第3 第5 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389

1475

1715

1943

1970

2133

2363

2560

2708

2922

3086

3197

3277

3347

3382

3359

3303

302

331

400

512

438

434

449

414

401

368

376

371

392

396

413

448

418

923

963

1044

1158

1299

1461

1635

1815

1995

2166

2322

2457

2562

2632

2659

2636

2557

931

989

1086

1215

1369

1541

1724

1911

2095

2269

2427

2560

2663

2728

2748

2717

2627

972

1057

1175

1321

1488

1670

1860

2051

2238

2413

2569

2701

2802

2865

2884

2852

2762

1325

1453

1605

1775

1957

2147

2340

2530

2712

2882

3034

3162

3263

3330

3359

3345

3282

1799

2034

2255

2464

2660

2843

3013

3169

3312

3442

3558

3660

3749

3824

3885

3932

3965

1957

2198

2423

2632

2825

3004

3168

3319

3458

3584

3699

3803

3897

3981

4057

4124

4184

2071

2329

2563

2775

2968

3142

3299

3442

3572

3690

3798

3899

3993

4083

4170

4256

4342

体征出生后1分钟内分钟

二评

分钟

三评

0分1分2分

心率(次/分)

呼吸

肌张力

刺激反应

肤色

松弛

紫或白

<100

浅表,哭声弱

四肢屈曲

有些动作

躯干红,四肢紫

>100

佳,哭声响

四肢活动好

反应好

全身红

注:括号内数值单位为mg/dl,1mg/dl=17.1μmol/L

湿度保持在40%~60%。

表1-10 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

体重(克) 平均胎龄(周) 每日增加体重(克) 500 22 11

750 25~26 17

1000 27~28 17

1500 30~32 22

2000 33~34 26

表1-6新生儿电解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需要量

电解质和矿物质每日mmol/kg

微量元素

每日μmol/kg

维生素

每日总量

钠2~3 铁2.0 A 250~750IU

钾1~2 铜0.6~1 B1 0.3mg

氯2~3 钴1.7 B2 0.4mg

钙0.25 锌0.6 B12 0.3mg

磷0.133~0.267 碘0.04 C 30~50mg

镁0.125~0.225 D 400~800IU

E 1.5mg

K 0.1mg

烟酸5mg

叶酸60μg

表1-9 各胎龄新生儿神经、肌肉、成熟度

临床表现

项目

胎龄

30~32周33~34周35~36周37~38周39~40周前臂弹回无无或极慢较慢慢迅速

围巾征毫无阻力毫无阻力稍有阻力肘不过中线明显阻力

胭窝角180°160°120°90°<90°

足跟触耳无阻力无阻力稍有阻力明显阻力足跟不能触耳扶坐竖颈无力无力无力头略向前头向前片刻觅食反射无或弱需扶头强化有有有

交叉伸腿反射无无或屈腿屈腿屈腿-伸屈-伸-内收

拥抱反射无或弱伸臂外展伸臂外展屈臂内收屈臂内收

握持反射能抓住,弱能抓住,弱能抓紧能将上臂带起能将身体带起

表2-2新生儿窒息复苏常用药物表

药物浓度预备量剂量途径和速度备注

肾上腺素 1:10000 1ml 0.1~0.3ml/kg IV 或IT 快给 IT 加NS 1:1 碳酸氢钠 5%

10ml 2~3ml/kg IV 慢!1.0ml/min 有效换气后才用,稀释成等张液 扩容剂

自身胎盘血、全血、血浆、5%人体白蛋白、生理盐水

40ml

10ml/kg

IV15~30min 给完

纳洛酮 0.4mg/ml 1mg/ml 1ml

0.1mg/kg

IM 、IV 、IT 或SC 快给

多巴胺 或/及 多巴酚丁胺

6×体重kg = 每100mlGS 内加药的mg 数

开始时5μg /kg·min (或二药各半),必要时渐加至20μg/kg·min

静脉点滴,严格控制滴速

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 注:IT 为气管内滴注, SC 为皮下

表2-4 不同给氧方式与气浓度的关系

给氧方式 流量(L/min )

FiO 2 鼻管 0.5-2 30% 面罩 2-3 40% 头罩

5-8

40%-60%

表2-5 不同肺顺应性状态下呼吸机各种参数的初调值

应用呼吸器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呼吸器初调参数常为FiO 20.6~0.8,吸气峰压(PIP )1.96~2.45kPa (20~25cmH 2O ),PEEP 0.39~0.59kPa (4~6cmH 2O ),吸/呼比1:1.0~1.2,呼吸频率30~40次/分。MAP 维持在0.98~1.37kPa (10~12cmH 2O )。

呼吸机参数 肺顺应性正常 肺顺应性降低 肺顺应性增高 PIP (cmH 2O) 12~15 20~25 20~25 PEEP(cmH 2O) 2~3 4~6 0~3 RR(次/分) 20~25 30~40 35-45 Ti (秒) 0.5~0.75 0.5~1.0 0.5~1.0 I :E 1:1.5~2 1:1~1.2 1:1.2~1.5 FiO 2 0.3~0.4 0.5~0.8 0.6~0.8 FR

6~8

8~10

8~10

适宜的血气分析值:pH7.30~7.45,PaO2 50~80mmHg,PaCO2 40~50mmHg。

每次参数的调节幅度PIP1~2cmH2O,PEEP1~2mH2O,RR 5~10次/分,Ti 0.1秒,FiO2 0.05~0.1。每次应只调节1个或2个参数,特别是降低参数时应先调整对患儿影响较大者,如PIP和FiO2每次调整后10~20分钟

FiO2 1.0<6小时,0.8<12小时,0.6<24小时。

当PIP<15cmH2O、PEEP 2~3 cmH2O、RR<5次/分,可直接拔管改用头罩吸氧,或用CPAP 方式维持通气,当CPAP<3cmH2O 、FiO2<0.4时血气分析值适宜,可拔管。

拔管前1小时给地塞米松0.5mg/kg、阿托品0.01mg/kg静注,拔管后立即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2mg、异丙肾上腺素0.25mg,每2小时1次,共2~3次。

表4-2新生儿休克评分表

评分四肢温度股动脉博动血压(收缩压)皮肤色泽前臂内侧毛细血

管再充分时间

0 正常正常>8.0kPa(60mmHg) 正常<3秒

1 凉至膝肘以下或肛-指

温差6-8℃弱 6.0-8.0Kpa

(45-60mmHg)

苍白3-4秒

2 凉至膝肘以上或肛-指

温差≥9℃

未触及<6.0kPa

(45mmHg)

花纹>4秒表4-3 动脉导管未闭评分标准

评分0 1 2

心率/分<160 160~180 >180

心脏杂音无收缩期连续性脉搏正常肱动脉搏动增强肱和足背动脉搏动增强心前区搏动无可触及看到

心胸比例>0.6 0.6~0.65 >0.65

表4-4消炎痛用量(mg/kg)

日龄首次量第2次第3次

>48小时0.2 0.1 0.1

2-7天0.2 0.2 0.2

>7天0.2 0.25 0.25

表5-2Rh和ABO溶血病的比较

Rh溶血病ABO溶血病

临床特点实验室所见频率

苍白

水肿

黄疸

肝脾肿大

第1胎受累

下一胎更严重

晚期贫血

母血型

子血型

不常见

显著

较常见

重度

显著

很少

大多数

可发生

Rh d、e、c

Rh D、E、C

常见

罕见

轻~中度

较轻

约半数

不一定

很少发生

O(多数)

A或B(多数)

贫血

抗人球蛋白直接法抗人球蛋白间接法红细胞形态显著

阳性

阳性

有核红细胞增多

改良法阳性

阳性

小球形红细胞增多

表5-3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类

表6-1 各类型颅内出血鉴别诊断

出血类型年龄原因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

硬膜下出血多见足月儿产伤轻者无症状,重者CT常见大脑镰、小脑幕

兴奋不安,惊厥高密度影像

蛛网膜下腔多见未成熟儿缺氧轻者无症状(轻症)CT蛛网膜下腔、脑沟、出血重者抑制状态、惊厥脑裂、脑池高密度影像

脑室周围-脑室多见早产儿缺氧轻者无症状,重者病B超脑室内强回声;CT

内出血极低体重儿情急剧恶化;抑制;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分四

呼吸不规则、暂停级,呈高密度影像

小脑出血多见早产儿缺氧病情严重,呼吸困难B超不规则回声增强;

极低体重儿产伤病情急剧恶化CT小脑实质高密度影像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分四级:Ⅰ级,室管膜下出血;Ⅱ级,Ⅰ+脑室内出血;

Ⅲ级,Ⅱ+脑室扩大;Ⅳ级,Ⅲ+脑实质出血。

注:①硬肿范围的计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②器官功能低下,包括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器官功能衰竭指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③无条件测肛温时,腋温<35℃为1分,<30℃为4分。

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一级计量师考试(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复习要点:测量误差的处理1 各种估计方法的比较 贝塞尔公式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但n很小时其估计的不确定度较大,例如n=9时,由这种方法获得的标准偏差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25%,而n=3时标准偏差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达50%,因此它适合于测量次数较多的情况: 极差法使用起来比较简便,但当数据的概率分布偏离正态分布较大时,应当以贝塞尔公式法的结果为准。在测量次数较少时常采用极差法: 较差法更适用于频率稳定度测量或天文观测等领域。 一级计量师考试(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复习要点: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什么是异常值 异常值(abnormal value)又称离群值(outlier),指在对一个被测量的重复观测中所获的若干观测结果中,出现了与其他值偏离较远且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个别值,它们可能属于来自不同的总体,或属于意外的、偶然的测量错误。也称为存在着“粗大误差”。例如:震动、冲击、电源变化、电磁干扰等意外的条件变化、人为的读数或记录错误,仪器内部的偶发故障等,可能是造成异常值的原因。 如果一系列测量值中混有异常值,必然会歪曲测量的结果。这时若能将该值剔除不用,就使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在有些情况下,一组正确测得值的分散性,本来是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测量的随机波动特性,但若人为地丢掉了一些偏离较远但不属于异常值的数据,由此得到的所谓分散性很小,实际上是虚假的。因为以后在相同条件下再次测量时原有正常的分散性还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正确地判别和剔除异常值。 在测量过程中,记错、读错、仪器突然跳动、突然震动等异常情况引起的已知原因的异常值,应该随时发现,随时剔除,这就是物理判别法。有时,仅仅是怀疑某个值,对于不能确定哪个是异常值时,可采用统计判别法进行判别。 一级计量师考试(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复习要点:测量误差的处理2 算术平均值的应用 由于算术平均值是数学期望的最佳估计值,所以通常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当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估计值时,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就是测量结果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 一级计量师考试(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复习要点:最大允许误差的表示形式1 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maIilnn permLsibl eerrors)是由给定测量仪器的规程或规范所允许的示值误差的极限值。它是生产厂规定的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又称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有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对称限,表示时要加±号。 最大允许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或它们的组合形式表示。 1.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例如,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说明书指出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1Ω。即示值误差的上限为+0.01Ω,示值误差的下限为-0.01Ω,表明该电阻器的阻值允许在0.99Ω~1.01Ω范围内。一级计量师考试(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复习要点:测量复现性的评定测量复现性是指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改变了的测量条件可以是: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测量地点、环境及使用条件、测量时间。改变的可以是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此,给出复现性时,应明确说明所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例如在实验室内为了考察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室主任请每一位计量人员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件被测件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按式(3-13)计算测量结果的复现性。此时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些 (1)

1、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些?各自特征 (1)定类尺度:计量层次最低;对事物进行平行的分类;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使用时必须符合类别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数据表现为“类别”;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2)定序尺度:对事物分类的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比定类尺度精确;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3)定距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但是倍数关系不成立(如气温可以有温差,但不能有倍数关系) (4)定比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数据表现为“数值”;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也可+或— ,倍数关系成立(如年龄可以有差值也可以有倍数关系) &以上四种计量尺度对事物的测量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逐步地进,高层次计量尺度有低层次计量尺度的全部特征,反之不成立。 ·对测量尺度层次的判断 (1)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低,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高。 (2)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多。 (3)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多。 2、条形图与直方图的不同 (1)直方图表示定量数据(定距、定比数据),条形图表示定性数据(定类、定序数据) (2)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3)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 (1)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2)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3)均值:易受极端值影响、数学性质优良、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当分布为适度偏态时,三者之间近似的数量关系是: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是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3倍,即:e M X M X -=-30 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关系式: 4、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如何运用离散系数判断平均数的代表性? (1)离散系数: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对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测度,消除了数据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用于对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用V 表示。公式如下: (2)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大,平均数代表性小;反之,离散系数小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代表性大。 5、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二者有何关系? (1)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π)等。 (2)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 (3)关系: 6、评价估计量优良的标准是什么? (1)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若,则称为的

计量检测数据交互格式(以JSON为例)

计量检测数据交互格式(以JSON为例) A.1 委托方信息数据项通过服务接口采集结果对象示例 [ /** 认证信息 **/ "IdenAuthInfo": { "Token": "令牌", "LoginId": "登录名", "UserName": "用户名", "Passwd": "验证编码" }, "CusInfoArray": { /** 委托方信息集合 **/ "CusInfo": [{ " CustumerName ": "委托方名称/委托人姓名", "SocialCreditCode": "委托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委托人身份证号码", " Linkman": "联系人", " Phone ": "联系电话", " Address ": "通讯地址", " SiteAddress": "现场检测地址", " Division;": "行政区划", " Industry ": "所属行业" } …… /** 多个组合 **/ ], } ]

A.2检测任务试验数据信息数据项通过测量设备采集结果对象示例 [{ /** 认证信息 **/ "IdenAuthInfo": { "Token": "令牌", "LoginId": "登录名", "UserName": "用户名", "Passwd": "验证编码" }, /** 检测任务试验数据组 **/ "TestResultArray": { /** 第一组检测任务试验数据 **/ "TestResult": [{ "TestItem": "检测参数", "MEMC ": "计量特性", "Specifications": "技术要求", "TestData ": "实测值", "MPEE ": "示值误差", "Uncertainty": "不确定度", "ItemResult": "单项判定" } /** 多个检测任务试验数据 **/ …… ], } ]

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一、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一)计量操作前准备工作 1.计量操作前,应对所用计量器具认真检查,计量器具要核准检定证书器号,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使用; 2.受检容器上,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用的计量口或其它口都应有适当的参照标记,并指明在检尺期间量油尺应保持的位置,参照标记应选择在尺铊不受任何阻碍就能接触到检尺板或容器底板的位置处;当容器设有多个计量口时,每个计量口都应有一个编号或清晰的标记,在计算容器容积表的计量口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容器的计量口必须直接通到容器内液体中,常压容器如果使用计量管,必须有改善测量准确度的槽孔; 3.所有计量器具符合以下要求: 1)量油尺应符合GB l3236—91《石油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的要求; 2)检水尺应符合GB/T 13894—9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的要求; 3)温度计应符合GB/T 8927—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的要求; 4)密度计应符合SH/T 0316—1998《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 5)丁字尺(ZYC—800)专用汽车罐车空距尺,刻度全长800mm,最小分度值1mm,采用铜棒或透明管吸入式两种类型; 4.示油膏要求在15~20℃的120#溶剂汽油中,变色时间不超过10s,停留10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示水膏浸入15~20℃水中变化时间不超过5s,停留5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停留20s无脱落现象; 5.计量前稳油时间 1)当浮顶油罐浮顶有移动时,应等到罐内油品和浮顶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测量; 2)浮顶在未起浮状态和没有完全起浮或是低于漂浮的正常液面时,不应进行测量; 3)当容器内油品输转之后,在液面波动停止之前或油品表面有泡沫时,必须等到液面平稳或泡沫消失后方可测量; 4)液面稳定时间,通常轻质油不少于15min;重质油不少于30min; 5)只有在进油终止,液面已趋向稳定或泡沫消失时量油,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向容器内进油结束后,油面趋向稳定或泡沫大体消失的时间为: 立式油罐:轻质油不少于30min;重质油不少于3h; 罐车、卧式油罐、油轮(油驳):轻质油不少于15min;重质油不少于30min。

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

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将数据划分为三类:定距型数据(Scale )、定序型数据(Ordinal )、 定类型数据(Nominal )。 定距型数据通常是指诸如身高、体重、血压等的连续型数据,也包括诸如人数、商品件数等 离散型数据; 定序型数据具有内在固有大小或高低顺序,但它又不同于定距型数据,一般可以数值或字符 表示。如职称变量可以有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取值,可以分别用1、2、3等表示,年龄 段变量可以有老、中、青三个取值,分别用 A B C表示等。这里,无论是数值型的1、2、3还是字符型的ABC,都是有大小或高低顺序的,但数据之间却是不等距的。因为,低级和中级职称之间的差距与中级和高级职称之间的差距是不相等的; 定类型数据是指没有内在固有大小或高低顺序,一般以数值或字符表示的分类数据。如性别 变量中的男、女取值,可以分别用1、2表示,民族变量中的各个民族,可以用汉’回''满' 等字符表示等。这里,无论是数值型的1、2还是字符型的汉’回'满'都不存在内部固有 的大小或高低顺序,而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指代。 我觉得教育年限应该设置成定距型数据( Scale )吧。因为,教育年限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变 量,它不存在内在的大小或高低顺序问题。 将可变的数量标志抽象化就称其为变量,其取值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变量分为确定性变量 和随机变量。确定性变量是指受必然性因素的作用,各变量值呈现出上升或下降惟一方向性 变动的变量;随机变量是指受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变量值呈现出随机的混沌状态变动的变量。。根据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划分,有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是指在一个取值区间内可取无穷多个值。连续型变量值要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离散型变量是指在 一个取值区间内变量仅可取有限个可列值。离散型变量值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 离散变量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则为离散变量?例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只能按计量单位数计数,这种变量的数值一般用计数方法取得? 反之,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例如住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变量,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 如果变量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一实数,即变量的取值可以是连续的,这随机变量就称为连 续型随机变量, 1)无偏性。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设总体参数为0,所选择的估计量为B?如果E( 0 ?)=称,B ?为0的无偏估计量。 (2)有效性。一个无偏的估计量并不意味着它就非常接近被估计的参数,它还必须与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比较小。假定有两个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分别用m1和 m2表示,它们的抽样分布的方差分别用 D ( m1 )和D ( m2 )表示,如果m1的方差小 于m2的方差,即D ( m1) < D (m2 ),我们就称m1是比m2更有效的一个估计量。在无 偏估计的条件下,估计量方差越小估计也就越有效。(3) —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

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方式

一、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一)计量操作前预备工作 1.计量操作前,应对所用计量器具认真检查,计量器具要核准检定证书器号,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使用; 2.受检容器上,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用的计量口或其它口都应有适当的参照标记,并指明在检尺期间量油尺应保持的位置,参照标记应选择在尺铊不受任何阻碍就能接触到检尺板或容器底板的位置处;当容器设有多个计量口时,每个计量口都应有一个编号或清晰的标记,在计算容器容积表的计量口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容器的计量口必须直接通到容器内液体中,常压容器假如使用计量管,必须有改善测量准确度的槽孔; 3.所有计量器具符合以下要求: 1)量油尺应符合GB l3236—91《石油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的要求;2)检水尺应符合GB/T 13894—9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的要求; 3)温度计应符合GB/T 8927—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的要求;4)密度计应符合SH/T 0316—1998《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 5)丁字尺(ZYC—800)专用汽车罐车空距尺,刻度全长800mm,最小分度值1mm,采纳铜棒或透明管吸入式两种类型; 4.示油膏要求在15~20℃的120#溶剂汽油中,变色时刻不超过10s,停留10s 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示水膏浸入15~20℃水中变化时刻不超过5s,停留5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停留20s无脱落现象; 5.计量前稳油时刻 1)当浮顶油罐浮顶有移动时,应等到罐内油品和浮顶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测量; 2)浮顶在未起浮状态和没有完全起浮或是低于漂移的正常液面时,不应进行测量; 3)当容器内油品输转之后,在液面波动停止之前或油品表面有泡沫时,必须

计量设备失准时检测数据的评定与追溯管理制度

计量设备失准时检测数据的评定与追溯 管理制度 GB/T19000 (IS09000)系列标准要求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校准状 态时,应评定已检验或试验结果的有效性。根据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结合质量体系认证、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中的实践,分析、探讨了对处于失准状态下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含计量器具、计量仪表等,文内简称计量设备)所出据的检测数据进行评定、追溯的有关办法。 为满足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确保企业计量检测体系规范运行并为产品的高质量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必须完善对处于失准状态下的计量设备的控制,对其已出据的影响检验或试验结果的检测数据实施评价和必要的追溯。 本制度就此假定在有关计量设备上次检定(校准)的有效性、校准方法和频次、人员培训及计量设备的适用性的评审等软件环境完好有序的前提下,重点针对计量设备失准的硬件环境规范管理。 1?实施数据评定追溯的思路 实施检测数据的评定与追溯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失准计量设备在未被察觉时投入使用后所出据的检测数据影响已检验的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从计量设备投入使用后的产品(即检测数据)于企业追求最佳质量成本的影响考虑,生产检测、大宗物料的进出、能源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计量数据影响程度很大,则有必要在此类计量数据出现可疑时开展检测结果的评定工作,必要的实施追溯;联系实际,可确定具体实施工作应从量值传递系统到计量设备服务对象的诸环节开展。 检测结果的评定、追溯流程应是: 分析失准计量设备 评定已出检测数据 版本:V1.0

评判检测数据影响、效能 追溯已检测产品等循序渐进的几个过程。 2?检测数据评定、追溯工作的实施范围和工作重点 2.1检测数据评定、追溯工作的实施范围 通过分析计量设备失准的类型及程度、计量设备的使用及作用效能的影响, 可确定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量值传递(量值溯源)系统和计量设备服务领域(重点是生产检测领域)实施失准计量设备检测数据的评定追溯工作。 (1)对企业量值传递(量值溯源)系统,是对在用计量标准失准时开展工作,完成数据评定,必要时对已开始的检定(校准)工作重新进行,并分析对计量设备服务对象的影响。 ⑵对企业生产检测领域,是对影响产品质量(即影响检验或试验结果)的在用计量设备失准时才开展工作,并依据该计量设备失准的类别、程度及所出具检测数据的用途、重要性等因素决定进行追溯的程度。而对不影响产品质量、仅起辅助、指示监控作用的在用计量设备失准时,不进行数据追溯。 (3)大宗物料进出、能源及安全环保等几方面的计量数据的作用效果往往是 定性的、不易追溯到实物的,则适宜采取预防补救措施。当发现其中配置的重要的在用计量设备失准或因评定发现在用计量标准失准可能导致用该标准检定的在用计量设备不可靠时,需立即对此类计量设备进行评定、分析,必要时迅速重新检定、调校合格或更换同等级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尽力停止使用已出据的计量数据,可能的话,追溯已出具计量数据的影响。 2.2检测数据的评定与追溯工作的实施重点 联系实施数据评定追溯的思路、实施范围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可确定在企业范围开展工作的重点为:产品检验、最终检测(即某产品加工过程中或部件、半成品、成品最后一道工序的检测)、关键工序中重点检测点、大宗物料进出检测点、能源安全环保领域重要检测点及提供计量保证服务的计量检定、计量测试、理化分析等几方面。 版本:V1.0

基本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中高级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其上允许的基本运算。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我们通过穿插一些实例介绍如何应用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1 数据类型的概念 2.1.1 为什么程序设计语言中要引入“数据类型”这一概念? 2.1.2 数据类型的概念 数据类型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数据类型呢? 数据类型是由该类型的数据的值域(即值集)和在这些数据上所有施加的运算的集合(即运算集或操作集)组成。值域指出了每一种数据类型的变量合法的数据取值范围,而运算集合则规定了每一种数据类型的变量和数据其上所允许进行的运算。值域和运算集是数据类型的两个基本属性。在下面介绍Pascal语言的数据类型的有关章节中,对每一种数据类型均将说明这两种属性。 2.1.3 数据类型的代数理论基础 一个数据类型是一个二元组(D,R)。其中,D是一个数据类型的值域,R是建立在D上的运算(操作)的集合。这个二元组构成了一个代数系统。其中,D叫做该系统的基集。从本质上说,一个代数系统就是一个带运算的集合,而一个数据类型就是一个代数系统。 从这个概念出发,程序设计语言理论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些数据和类型的代数理论。这些理论属于程序设计语言语义学的范畴,将来,有兴趣的学生在具备了比较深入的基础之后,可以作进一步的了解。 2.1.4 Pascal语言中数据类型的分类 Pascal语言的优点之一是有丰富的数据类型,按照其定义者的不同可分为下面几类,如表2-1所示。 整数类型 实数类型 系统预定义的数据类型布尔类型(逻辑类型) 基本(标准)数据类型 字符类型 Pascal 枚举类型 数据类型子界类型 数组类型 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记录类型构造型数据类型 集合类型 文件类型 指针类型 图2-1 Pascal的数据类型 2.2 基本数据类型 本节介绍四种基本数据类型(Elementary Date Type),它们是整数类型、实数类型、布尔类型(逻辑类型)和字符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又称为标准数据类型(Standard Date Type),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它改称为需求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是语言系统预先定义或规定的数据类型。 2.2.1 整数类型 整数类型(Integer Date Type)简称整型,在Pascal语言中用类型标识符integer表示整数类型。整型的数据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其中,正整数和零可以省略“+”号。 1.整数类型的值域 任何计算机系统由于受机器字长的限制,它所能表示的整数只是数学中整数集合的一个有穷的子集合。其中,最大整数为maxint,它的值与具体机器的字长有关。一般地,若机器的字长为W时(假设用一位表示数符),由于整数在机器内采用二进制补码表示,因此,

计量经济学截面数据异方差检验

某家庭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需要研究 一、经济理论陈述,变量确定 某家庭对某消费品的消费需要可以由该家庭的消费支出来表示,消费支出受商品价格、家庭月收入两个因素影响。用EVIEW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Y) 解释变量为:商品单价(X1)、家庭月收入(X2)二、模型形式的确定:散点图 通过OLS可得模型的散点图如下: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该家庭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Y)和商品单

价(X1)、家庭月收入(X2)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 三、建立模型 利用书P105页第11题数据,建立截面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假设建立如下线性二元回归模型: Y=C+β1X1+β2X2+μ 其中,Y表示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X1表示商品单价,X2表示家庭月收入,μ表示随机误差项。 1、参数估计: 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μ满足古典假定,可以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运用计算机软件EViews作计量经济分析。通过OLS可得:

参数和估计结果为: =∧Y 626.5093-9.79057X1+0.028618X2 2、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β1=—9.79057,说明商品单价每提高1元,可导致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减少9.79057元。β2=0.028618,说明家庭月收入每提高1元,可导致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增加0.028618元,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 3、统计学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 2=0.90221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商品价格”、“家庭月收入”对被解释变量“该家庭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2)统计学检验: C 的t 检验值为15.61195,β1的t 检验值为-3.061617,β2的t 检验值,4.902030,绝对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8的临界值025.0t (7)=2.365。 C 的Prob=0<0.05,β 1的Prob=0.0183<0.05,β2的Prob=0.0017<0.05,因此,在置信度α=0.05时,Y 与X1、X2之间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

计量数据管理办法

计量数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保证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数据传递 的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的计量点设置、 生产过程中的计量数据和贸易结算计量数据的管理。 第二章职责 计量中心是计量数据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对计量数据 的采集、出具、分析及确认等全过程管理。 综合计划处、生产调度处依据确认的计量数据开展数据 统计工作。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辖范围内计量点的数据采集和填 报,并对本部门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完好负责,计量器具出现问题要及时报计量中心进行处理。 第三章计量数据管理原则 计量交接数据原则以供方计量为准。如果供方没有合适 的计量方法,则以收方计量或双方协议的计量方式为准。 计量数据采集及计算执行国家现行标准。 贸易交接、关联交易计量应同时采取两种以上计量方式, 以计量交接协议进行交接;两种方式计量后相互比对,超出计量允许误差范围时要及时调查原因。 计量数据原始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并采用法定计

量单位。 第四章计量点设置 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生产具体情况提出调整或增加计量 点的设置方案,经计量中心审核后报批并组织实施。 计量中心负责组织确定计量点的交接方式及计量器具 的选型方案。 贸易计量交接用计量仪表原则上不安装副线,若必须 安装应采取措施防止副线泄漏。 计量仪表的副线、支线由计量中心负责组织施加铅封, 严禁使用部门随意开启。 第五章计量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原始记录是在计量交接过程中对实际检测结 果或对所有产生现象的实际记载,不允许事后补记。 计量数据原始记录不允许涂改,确实无法避免时,应 在有误的记录内容上划“双横线”,在附近或备注栏填写正确的内容,注明更改原因,并签字或盖章,修改情况符合质量认证要求。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数据修改时需经第二人确认。 各部门负责计量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计量数据进行认真 审核,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未经计量中心确认的数据不能作为统计和核销的依 据。 第六章异常数据处理 发生计量数据争议时,由计量中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复核记录和处理结论及时存档。

《测量数据处理及计量专业务实》-试卷2016年

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2016年考题) 1、用标准电阻箱检定一台电阻测量仪,被检测量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对误差)为±0.1%. 标准电阻箱评定电阻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10-4(包含因子k为2),当标准电阻箱分别置0.1Ω,1Ω,10Ω,100Ω,1000Ω.1MΩ时。被检表的示值分别为 0.1015Ω,0.9987Ω,10.005Ω,100.08Ω,999.5Ω,1.0016MΩ。检定员判断该测量 仪检定结论为( )。 A:不合格 B:合格 C:不能下不合格结论 D:不能下合格结论 2、在检定水银温度计时,温度标准装置的恒温槽示值为100℃,将被检温度计插入恒温槽后 被检温度计的指示值为99℃,则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为( )。 A: +1℃ B:+1% C:-1℃ D:-2% 3、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 )。 A:测量设备 B:测量仪器 C:测量基准 D:测量标准 4、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 A:分辨力 B:灵敏度 C:稳定性 D:漂移 5、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 A:被测量的期望值 B: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C:被测量的真值 D:被测量的近似值

6、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得到估计的标准偏差为( )标准不确定度。 A:A类 B:B类 C:合成 D:扩展 7、 ( )是对测量所包括的硬件和软件的统称。 A:测量设备 B:测量仪器 C:测量基准 D:测量标准 8、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 )的计量学特性。 A:特定要求 B:国际标准 C:规要求 D:国家标准 9、 关于测量仪器控制的运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型式批准、检定、检验,三项容缺一不可 B: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作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C:其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 D: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10、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A:误差 B:测量准确度 C:测量不确定度 D:测量精密度 11、 开展计量校准的技术依据是()。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些

1、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些各自特征 (1)定类尺度:计量层次最低;对事物进行平行的分类;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使用时必须符合类别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数据表现为“类别”;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2)定序尺度:对事物分类的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比定类尺度精确;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3)定距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但是倍数关系不成立(如气温可以有温差,但不能有倍数关系) (4)定比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数据表现为“数值”;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也可+或— ,倍数关系成立(如年龄可以有差值也可以有倍数关系) &以上四种计量尺度对事物的测量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逐步地进,高层次计量尺度有低层次计量尺度的全部特征,反之不成立。 ·对测量尺度层次的判断 (1)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低,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高。 (2)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多。 (3)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多。 2、条形图与直方图的不同 (1)直方图表示定量数据(定距、定比数据),条形图表示定性数据(定类、定序数据) (2)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3)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 (1)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2)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3)均值:易受极端值影响、数学性质优良、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当分布为适度偏态时,三者之间近似的数量关系是: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是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3倍,即:e M X M X -=-30 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关系式: 4、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如何运用离散系数判断平均数的代表性 (1)离散系数: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对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测度,消除了数据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用于对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用V 表示。公式如下: (2)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大,平均数代表性小;反之,离散系数小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代表性大。 5、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二者有何关系 (1)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π)等。 (2)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 (3)关系: 6、评价估计量优良的标准是什么 (1)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若,则称为的无偏估计量。 (2)有效性:作为优良的估计量,除了满足无偏性的要求外,其方差应比较小。假定 、 为总体参数 的两个无偏估计量,其抽样分布的方差分别用 和 表示,若 ,则称为比更有效的估计量。在无偏估计条件下,估计量方差越小,离散程度越小,估计越有效。

测量过程和计量检测数据管理程序

测量过程和计量检测数据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计量检测的控制和评价,保证检测过程的实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规定的范围内。 2.范围 适应于企业能源计量、经营管理计量、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的计量测量活动。 3.职责 3.1、质计部负责组织编制企业现有测量设备操作规范(或规程)级维修保养规程,保证测量设备使用人员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定期统计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检测率。 3.2、物管部负责统计原材料消耗的计量检测。 3.3、生产部、人事部负责统计企业能源消耗的计量检测。 3.4、公司办定期将企业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及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检测情况加以汇总分析,将所得结果报总经理。 3.5、电仪部负责确定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制定检验规程及过程测量方法,确定工艺及质量检验参数测量所需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 3.6、所有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测量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能力。 3.7、办公室负责组织测量设备使用者的培训和考核。 4、工作程序 4.1、工艺及产品质量计量检测过程工作程序及内容 4.1.1、确定工艺与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参数 电仪部应根据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及顾客的测量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和参数,保证测量与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并满足顾客的质量需求。在确定工艺与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参数时其工作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进厂原材料的检验:指进厂的原料、辅料、外购外协件(包括零部件、元件、器件、工装、模具等)的进厂质量把关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 b.生产过程中特殊工艺参数控制的检验:指特殊工艺过程参数监测控制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电流密度、电压、) c.零部件、成品的终端检验:指零部件的工艺文件,成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中规定的计量检测项目和参数。

数据及其分类

数据及其分类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云计算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对于业外读者来说,云计算可谓“博大精深”。业外公众要学习云计算,有必要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关云计算的一系列基础知识。本文作为《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和笔者学习云计算的笔录之一,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数据概述 1、数据的一般概念 ⑴、数据的定义 数据(data)是指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符号、数字、文字、图像、声音,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等等。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⑵、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在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的意义在于能够传递信息。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的解读。 数据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和符号组合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以获得一组数据所载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数据+背景=信息。 2、计算机科学对数据的解释 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

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其中,模拟量是指变量在一定范围连续变化的量;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定义域)内可以取任意值(在值域内)。而数字量则是分立量而不是连续变化量,只能取几个分立值,如二进制数字变量只能取两个值。 二、数据分类 1、按性质分类 ⑴、定位数据:表示事物位置特征的数据,如各种坐标数据; ⑵、定性数据: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如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⑶、定量数据: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⑷、定时数据: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按表现形式分类 ⑴、数字数据:是指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离散的值,如符号、文字。 在数据通信中,数字数据(Digital data)又称为数字量,相对于模拟数据(模拟量)而言,是指取值范围是离散的变量或者数值。 ⑵、模拟数据:是指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连续的值,如声音、图像。模拟数据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如点、线、面;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如声音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等。 模拟数据(Analog data)又称为模拟量,相对于数字数据(数字量)而言,是指取值范围是连续的变量或者数值,如声音、图像、温度、压力。 3、按记录方式分类 分为:地图、表格、影像、磁带、纸带。 4、按数字化方式分类 分为:矢量数据、格网数据等。 矢量数据是指在直角坐标系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尽可能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表现得准确无误。 格网数据又称为网格数据,是指计算机中以栅格结构存贮的内部数据。它适用于屏幕显示和行式打印输出,适用于数字地形模型和遥感图像等信息的存储。与矢量数据相比,其软件设计较简单,缺点是数据存储量大。 5、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指由电子计算机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些

(1)定类尺度:计量层次最低;对事物进行平行的分类;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使用时必须符合类别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数据表现为“类别”;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2)定序尺度:对事物分类的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比定类尺度精确;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3)定距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但是倍数关系不成立(如气温可以有温差,但不能有倍数关系) (4)定比尺度:对事物的准确测度;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数据表现为“数值”;有绝对零点;具有 或 的数学特性,也可+或— ,倍数关系成立(如年龄可以有差值也可以有倍数关系) &以上四种计量尺度对事物的测量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逐步地进,高层次计量尺度有低层次计量尺度的全部特征,反之不成立。 ·对测量尺度层次的判断 (1)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低,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高。 (2)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多。 (3)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多。 2、条形图与直方图的不同 (1)直方图表示定量数据(定距、定比数据),条形图表示定性数据(定类、定序数据) (2)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3)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 (1)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2)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3)均值:易受极端值影响、数学性质优良、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当分布为适度偏态时,三者之间近似的数量关系是: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是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3倍,即:e M X M X -=-30 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关系式: ()X M M X X M e e 2330-=--= 320X M M e += 230M M X e -= 4、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如何运用离散系数判断平均数的代表性? (1)离散系数: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对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测度,消除了数据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用于对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用V 表示。公式如下: (2)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大,平均数代表性小;反之,离散系数小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代表性大。 5、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二者有何关系? (1)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π)等。 (2)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 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 (3)关系: 6、评价估计量优良的标准是什么?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Part I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 又称类别尺度,按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 (只能测度事物之间的类别差,其他差别无法得知例:按照性别将人口分为男、女两类,按肤色分为白种人、黄种人、棕种人、黑种人四类,按洲别分为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澳洲人五类。 (二定序尺度 又称顺序尺度, 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和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 (不能测量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只能比较大小,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数学运算例:人可以根据年龄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等类。满意程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没有不满、不满意、很不满意几类。 (三定距尺度 又称间隔尺度, 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距离的测度。该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单位作为计量尺度。例:30°C 和 20℃之间相差 10℃, -30°C 和 -20℃之间也是相差 10℃。再比如, 1等星比 2等星亮 10倍, 0等星比 1等星亮 10倍, -1等星又比 0等星亮 10倍。定距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其原因为定距尺度中没有绝对零点(定距尺度中的“0”是作为比较的标准,不表示没有。 (四定比尺度 又称比率尺度,由于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者是理论上的极限。因此, 不仅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例如, 绝对温

度 300K(27℃时理想气体的体积 273K(0℃时的 1.1倍, 温度比也是 1.1倍, 则绝对温度和体积都是定比尺度。一般来说, 定比尺度的数据不可能取负值。一般也不会取零值, 因为要么就是不存在了, 要么就是极限情况。如, 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 不可能完全达到。如果一个物体的体积为零, 那么它要么不存在, 要么是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比如,几何中的点、线、面的体积都为零。而一个人的年龄为 0时呢?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可以认为它是极限(开始 ;作为生物学上的人,则是定距尺度的。 通常:定比尺度的数据取对数,就会变成定距尺度的数据。比如,声音的频率, 人感觉到的是声音高多少, 不是频率之差, 而是频率之比:高 1个八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2倍, 高 2个八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4倍, 高 3个八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8倍;低 1个八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1/2,低 2个八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1/4; [高 1个五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3/2, 高 2个五度就是频率变为原来的 9/4(按照五度相生律 ,五度的频率比不要求掌握 ]。声音的强度与分贝的关系也是这样。声音每增加 20分贝,强度就增加 10倍。 二、数据的类型 统计数据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定性的数据和定量的数据。 定性数据也称品质数据, 它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 是不能用有一个统一单位 的数值来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定量数据也称数量数据, 它说明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 是能够用有一个统一单位的数值 (比如, 身高可以用 cm , m 或英寸等, 体重可以用 kg 或磅, 温度可以用℃或 K ,声音的频率可以用赫兹或弧度 /秒;这里的“统一单位”是指对不同的变量值都可以使用这个单位,而不是一定要使用这个单位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