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各单元教学辅导

基础写作各单元教学辅导
基础写作各单元教学辅导

《基础写作》各单元教学辅导

各单元教学辅导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理解分析题和作文题。这里的教学辅导(重点)也可作为远程教学学生的复习重点。其他学生可供参考。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一)

《绪言》

一、基本问题:

1.基础写作课的性质是什么?

2.基础写作课的任务是什么?

3.写作者应加强哪些基本修养?

二、作文题

往事漫忆

谈珍惜自己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二)

《作文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感发

2.积淀意识

3.构想

4.起草

二、基本问题

1.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2.确定写作目的时要考虑哪两个基本条件?

3.构想时要注意哪几点?

4.为什么要编写提纲?

5.起草时应注意哪几点?

6.怎样修改文章?

三、理解发挥题

. 阅读【英】《达尔文致华莱士书》(见《文鉴》15页至16页第14行),回答:(1)达尔文在这里所谈的问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问题意识?

(2)文章在构想上有什么特点?

四、作文题

绿叶

谈“瞬间”与“永恒”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三)

《确定写作目的》

1.主题 2.课题 3.论题

4.主题句 5.标题 6.发想

7.联翩思维 8.发散思维 9.聚合思维

二、基本问题

1.如何理解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2.如何理解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

3.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4.拟定标题一般从哪两个方面入手?

5.拟定标题的要求有哪些?

6.确定主题要考虑哪三个条件?

7.如何对主题进行限定?

8.为什么要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9.发想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10.在写作中,用于发想的变形思维,常用哪几种方法?

11.在创意的整合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哪几点?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美】柯利·文丁的《夜色》(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37页),分析文章是如何进行理想性变形的?

2.阅读【俄】柯罗连柯的《火光》(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36-37页,要求:

(1)写出该散文的主题;

(2)写出主题句。

3.阅读夏铁肩的《南楼听雨》(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38-39页,要求对照课本关于确定主题的几点要求,分析该文在这方面有什么特点。

4.阅读梁羽生的《打上帝的耳光》中的一段文字(见《文鉴》129页第10行至130页第8行),要求:

(1)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

(2)概括出这部分文字的主要思想内容。

5.阅读《左拉上法国总统书》中的一段文字(见《文鉴》19页倒2行至20页第16行),回答:

(1)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读者意识?

(2)作者是如何分析读者意识的?

6.阅读【美】《威廉·詹姆斯致学生书》(见《文鉴》222页,结合原文概括分析作者是围绕什么中心怎样进行发散和收束思维的。要求:

(1)写明作者的发散思维所围绕的中心;

(2)紧扣原文写出发散思维的具体步骤(思路的展开);

(3)全文的收束点?

四、作文题

雨后

谈“实惠”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四)

《材料的获取的使用》

1.材料 2.素材3.题材

4.资料5.直接材料6.间接材料

7.发展材料8.观察9.体验

10.问卷11.一般积累12.专题积累

13.普遍调查

二、基本问题

1.材料的出处有哪些方面?

2.简述材料的几种主要获取方式?

3.对观察者有哪几点要求?

4.对体验者有什么要求?

5.调查有几种常用方法?

6.抽样调查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7.抽样调查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8.采访要注意哪些问题?

9.积累的方法有哪几种?

10.写作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有几种?

11.取材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韩少华的《灯光》(见《文鉴》232页第7行至21行),回答:

(1)以上文字在材料安排上用了哪种顺序?其效果如何?

(2)这里运用的是哪几种观察方法?

2.阅读丰子恺的《散沙与沙袋》(见《文鉴》79-80页),回答:

(1)结合原文解释作者是如何对材料进行解释的?

(2)写出第一、二两段的段旨及全篇的结论。

3.阅读【英】弗朗西斯·培根《论美》(见《文鉴》65页),回答:

(1)联系原文举例说明材料的出处。

(2)写出每一段的段旨。

4.阅读【台湾】龙应台《不要遮住我的阳光》(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65-68页),分析其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作文题

我学写作

谈“难”与“易”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五)

《材料的安排》

一、基本概念

1.列举的顺序2.叙议结合的顺序3.递进的顺序

4.对照的顺序5.阐述的顺序6.自然的顺序

1.列举材料安排的一般类型。

2.自然的顺序有几种?请简要加以说明。

3.对应联系的顺序有“一般与特殊”、“原因与结果”、“全体与部分”三种顺序,请对

其中的每一种顺序作简单的说明。

4.简单说明“叙议结合的顺序”。

5.简单说明“阐述的顺序”。

6.简单说明“论述的基本顺序”。

7.在安排材料时,能使读者“增强印象”的方法有哪几种?

8.简单说明“容易了解的顺序”。

9.编写提纲有什么意义?

10.简单介绍编写提纲的方法。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英】伯特兰·罗素《爱的知识与同情》(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90页),说明文章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2.阅读陈克环《书香·洒香》(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93-94页)回答:

(1)本文在取材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在安排材料上运用了哪几种顺序?

3.阅读【美】斯通《从一个孩子身上学到的教训》(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96页),结合文章回答:

(1)分析作者是如何完成其写作目的的?

(2)文章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4.阅读《小路大起大伏》(节选)(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99-100页)回答:

(1)通过分析,说明文章(节选部分)的写作目的;

(2)本部分文字在材料获取和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3)节选部分是以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4)节选部分在思路的展开上是如何发想的?

5.阅读徐迟《枯叶蝴蝶》(见《文鉴83-84页》,回答:

(1)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运用了多种顺序,试分析它如何运用了增强印象的顺序?

(2)为什么说这篇文章的选材是富有魅力的?

6.阅读【法】《布朗宁夫人与拿破仑三世书》(见《文鉴》25页第14行-第25行),回答:(1)联系这段文字的内容,谈一谈作者在材料安排上运用了哪种顺序?

(2)从段的变化上看,作者运用了哪种技巧?

四、作文题

我心中的大树

谈“路在何方”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六)

《构段》

一、基本概念

1.段2.自然段3.意义段

4.兼意段5.单意段6.过渡段

7.层次 8.段旨 9.段中主句

10.(段的)顺接11.(段的)逆接 12.(段的)急接

13.(段的)缓接14.(段的)近接 15.(段的)远接

16.(段的)明接17.(段的)暗接 18.(段的变化)开阖

19.(段的变化)抑扬20.(段的变化)层迭 21.(段的变化)疏密

22.(段的变化)虚实23.(段的变化)宾主 24(段的变化)擒纵

25.(段的变化)正反

二、基本问题

1.简要说明“段”在篇中的位置和作用。

2.换行缩格是否都是自然段?

3.层次与段落有什么区别?

4.构段的要求?

5.何谓段旨明?何谓段旨隐?

6.段中主句有什么作用?

7.段中主句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8.段旨在段中展开应注意的问题?

9.段中句子连接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10.一般文章的开头有什么要求?

11.一般文章的结尾有什么要求?

12.如何看待段的衔接?

13.写作中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过渡段?

14.写作中一般如何使用照应?

15.段的变化的常见的技巧有哪几种?

16.构段时常用的侧重方法有哪些?

17.“以位置表示侧重”有哪些具体做法?

18.文章为什么要分段?

19.过渡段的写作要求?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于志恭《阳翰笙同志二三事》(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24-125页),回答:(1)文章的几个段落划分是否合理?为什么?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3)试举文中三、四段为例,说明段落的组织是否符合构段的要求。

2.阅读李进的《冬暮》(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35-137页),评述其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方法。

3.阅读肖复兴的《深深怀念叶圣陶先生》、王承英的《试论作家人才成功的一般规律》、苏成雪的《散文式新闻的写法》、涂怀章的《超脱意趣:燃烧一隅隐秘——读张若愚的散文〈故乡与方言〉》、李同旭的《一种新型杂文的崛起——试说荒诞杂文》(以上文章均为节选取)(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38-141页),判断各文每两段之间衔接的类型。

4.阅读任寰的《死也浪漫》(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42页),说明文中构段的变化技巧。

5.阅读边卫荣的《芦苇情》(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44-145页),说明文中构段的侧重方法。

6.阅读贾平凹的《风雨》(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149-150页),划分段落并说明其理由。

7.阅读梁启超《学问之趣味》(见《文鉴》4页第7行至第20行),

(1)写出文中的段中主句;

(2)具体说明“凡属趣味,我一概……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他是趣味。”句子间连接关系的类型。

8.阅读梁启超《学问之趣味》(见《文鉴》6页第6行至第15行),

(1)写出段中主句,说明段中主句的位置及好处。

(2)研读“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了出来”,试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关系。

9.阅读《左拉上法国总统书》(见《文鉴》20页第17行至21页第1行),回答:(1)从技巧方面看,上述几段文字是如何衔接的,即用了哪些衔接技巧?

(2)归纳说明这些衔接技巧的好处。

四、作文题

我的读书生活

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

(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七)

《造句》

一、基本问题

1.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造句的“清晰明确”指的是哪些内容?

3.造句的“重点突出”指的是哪些内容?

4.造句的“通顺流畅”指的是哪些内容?

5.造句的“富于变化”指的是哪些内容?

6.造句的“虚实变化”指的是哪些内容?

7.造句的“动静变化”指的是哪些内容?

8.造句中一般通过哪些特殊句式强调?

二、作文题

1.知己

2.街头小议

要求: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八)

《措词》

一、基本问题

1.何谓措词要纯粹?

2.说明措词纯粹的几个要求?

3.何谓用词恰当?

4.怎样做到措词要恰当?

5.何谓用词要平易?

6.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平易?

7.何谓用词生动?

8.怎样才能做到用词生动?

二、作文题

1.故乡之春

2.前进中的湖南

要求: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九)

《文面》

一、基本问题

1.文面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2.文面的要求有哪些方面?

3.写错字的原因有哪几种情况?

4.写别字的原因有哪几种情况?

二、作文题

1.街边,他(她)需要帮助

2.尊师重教说

要求:任选一题,千字以上,行款格式规范。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四)

《叙述》

一、基本概念

1.叙述2.主观性叙述3.客观性叙述4.完整的叙述5.不完整的叙述6.人称

7.第一人称8.第三人称9.描写

10.客观性描写11.主观性描写12.倒叙

13.插叙14.补叙15.详叙

16.略叙17.总叙18.分叙

19.粗笔20.工笔21.白描

22.拟声23.拟态24.拟人

25.比喻26.夸张27.衬托

28.对比29.象征

二、基本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第一人称?

2.第一人称的长处和不足有哪些?

3.如何正确理解第三人称?

4.第三人称的长处和不足有哪些?

5.如何正确看待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

6.叙述与描写的审美要求有哪些?相互关系是什么?

7.倒叙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8.插叙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9.补叙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0.如何处理好详叙和略叙的关系?

11.总叙和分叙怎样结合运用?

12.运用粗笔应注意哪些问题?

13.运用工笔应注意哪些问题?

14.运用白描应注意哪些问题?

15.描写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其好处是什么?

16.如何正确认识象征?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美】布伦特·阿什利的《永恒的记忆》(见《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以下简称《学习指导书》)225页),分析文章对主、客观叙述描写的运用。

2.阅读萧乾《鼓声》中的一个段落(见《学习指导书》228页),具体说明“这是一种完整的叙述”。

3.阅读菡子的《无名礼赞(节选)》(见《学习指导书》229-230页),分析文中人称的变化和这样写的好处。

4.阅读冯骥才《书桌》中的一段文字(见《学习指导书》230-231页),指出其叙述和描写是怎样结合运用的。

5.阅读朱自清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和张明的《桌上的表(节选)》(见《学习指导书》232-233页),指出哪一个是客观性描写,哪一个是主观性描写,为什么?

6.阅读《登山》(习作)、张扬的《第二次握手》(片段)、韩少华的《继母》(片段)(见《学习指导书》234-235页),指出它们各自是以什么样的线索进行叙述和描写的?并用叙述和描写的审美要求去评价。

7.阅读莫泊桑《一生》中的两段文字(见《学习指导书》236-237页,分析其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时间线索的。

8.阅读韩蔼丽《阴霾的夏日(节选)》(见《学习指导书》237-238页,指出其叙述笔法的变化。

9.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文字(见《学习指导书》240页),分析文中叙述与描写的“深厚蕴藉”。

10.阅读维洲的《鄱阳日出(节选)》(见《学习指导书》241-242页),分析其描写的笔法和写作上的特点。

11.阅读碧野的《奔流(节选)》(见《学习指导书》246页),分析说明其在描写上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以及运用了哪几种写法。

12.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见《文鉴》250页第5行至第22行),回答:(1)这是主观性描写还是客观性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描写笔法?

(2)作者的叙述与描写达到了怎样的审美要求?

13.阅读柯灵的《乡土情结(节选)》(见《文鉴》118页第7行至第24行)回答:(1)这段文字是怎样做到“明确突出重点的方向”的?

(2)这段文字如何运用了“总——分”的叙述笔法?

14.阅读柯灵的《乡土情结(节选》(见《文鉴》116页第16行至117页第7行)回答:(1)这段文字在叙述上主要运用了哪些笔法?

(2)这段文字在造句上是怎样做到文气贯通的?

15.阅读韩少华《灯光》开头的两段文字(见《文鉴》229页第1行至第5行),回答:(1)分析它在全文的作用;

(2)结合教材中叙述与说服的理论分析这两段文字的主要特点。

四、作文题

1.×××记游(写一篇游记)

2.青年人应有的价值观

要求: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十)

《说明》

一、基本概念

1.说明2.下定义说明3.介绍说明

4.注释说明5.分类说明6.举例说明

7.比较说明8.引用说明9.数字和图表说明

10.分解说明11.比喻说明12.归类说明

二、基本问题

1.说明的对象有哪几种?如何正确地把握说明对象?

2.说明的要求是什么?

3.说明中,如何才能做到解说明晰?

4.下定义应符合哪些要求?

5.介绍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哪些?

6.运用介绍的方法应符合哪些要求?

7.如何正确理解注释并广泛地运用它?

8.运用注释的方法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9.分类说明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0.运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要符合哪些要求?

11.举例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12.引用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13.比较说明的方法有哪几种?

14.运用比较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15.运用数字和图表说明有什么好处?

16.运用数字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17.常用的图表有哪些可用来说明?

18.运用图表说明应符合哪些要求?

19.其他常用的说明方法还有哪些?

20.说明与其他基本表达方式是如何结合使用的?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叶圣陶的《坐羊皮筏到雁滩》(见《学习指导书》269页),回答:

(1)根据说明的性质分析这段文字属于哪一种说明?

(2)这段文字符合说明的哪些要求?

(3)结合说明的知识理论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为什么猫从高处落下不易受伤?》(见《学习指导书》271-272页),指出其说明的方法(要有分析)。

3.阅读王泽农的《新时期,茶叶的黄金时代》(见《学习指导书》274-275页),分析其是怎样对“茶有三大功能”进行说明的。

4.阅读查志华的《读书的阶梯》(见《学习指导书》276页),分析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5.阅读【英】斯蒂芬·霍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见《学习指导书》279-280页,分析其文是如何用说明的方法介绍一位历史人物的。

6.阅读袁泊的《半坡姑娘的锥形瓶》(见《学习指导书》280-281页),分析其文是如何说明一个抽象的事理(“利用重心和定倾中心的相对位置跟浮体稳定性的关系”的力学原理)的。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作者是怎样做到解说明晰的。

世间万事万物,凡立得住站得稳的,无不是结构得好。大处看如天与地,如太阳与月亮;小处看如鱼与水,如针与线,如琴与弦。试想若没有高山,哪来江海;没有草原,哪来骏马。绿树虽好,却不免单调,于是天又生出鲜花,用红花配绿叶。红花绿叶虽好,却只有意态,没有音响,于是天又生出鸟儿。绿中摇曳鲜花畔,鸟儿啼唱树林间,这岂不是结构得好。

提示:本段是为了说明世间万事万物无浊“结构得好”。这就明确了说明的问题点。万事万物又是如何结构的呢?这就是读者要求作者回答的“疑问”之点了。作者又是怎样科学地把握问题点的呢?当然离不开对大自然及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了解、分析和认识,也离不开客观、科学的解说,即恰如其理,恰如其分。又由于作者的行文富有条理,从大到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角度去说,所以,解说是很容易为读者所理解的。至于解说得明晰,那完全是因为既抓住了事物的个性,又抓住了事物的共性;既注意了事物之间的规律,又能从对应联系、容易了解的顺序做富于条理的说明;语言也明白无误,通俗有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作者是怎样运用介绍笔法的。

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是人类的一大祸害。但是,倘若没有台风,人类将更遭灾殃。

目前,全世界水荒严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都感不足。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台风给日本海、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中东南部带来了大量的雨水,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四分之一。

赤道地区受日照最多,干热难耐,如果没有台风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没有台风,我们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常青的广州。

台风最大时速为200公里左右,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凭借这个能量使地球保持热平衡。

提示:介绍,是使人们对被说明的对象有一个概括的基本的了解的说明方法。

介绍的对象十分广泛,凡有貌象声色者,均可介绍之。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作者着重介绍了台风除了其祸害的一面外,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一面。文章从不同地域所受台风之益处的角度,介绍了它“给日本海、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了大量的雨水”;若没有它,“热带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它能永远“使地球保持热平衡”。由此,读者就对台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

四、作文题

1.给一件新产品写一份说明书

2.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要求:任选一题;

文字繁简适当,具体字数视说明的内容而定,注意运用具体的说明方法。

《基础写作》单元教学辅导(十一)

《说服》

一、基本概念

1.说服2.焦点3.论据

4.论证方式5.反驳6.归纳

7.演释8.对比(论证)9.类比(论证)10.反证11.因果互证12.归谬法

13.诠释14.形象化的说服

二、基本问题

1.说服的目的是什么?

2.说服的态度及其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要了解读者的观点?怎样才能了解读者的观点?

4.一般来说,读者的观点有哪几种情形?

5.最难改变读者观点的是哪一种情形?

6.为什么要以读者的观点看问题?

7.为什么要找到问题的焦点?

8.如何才能适合读者的需要?

9.如何才能做到面对浮浅的观点立足深刻?

10.如何才能面对片面的观点立足全面?

11.如何面对谬误的观点立足否定?

12.如何面对偏执的观点立足诱导?

13.按照面对偏执的观点进行说服的三个步骤进行有哪些好处?

14.说服中,要适合读者的需要并改变读者的观点,应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

15.论据分哪几种?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16.为什么要提供使读者接受其观点的论据?

17.如何做到“容易为读者理解”?

18.怎样才能做到“所写的内容具有可信度”?

19.说服的方式有哪几种?

20.“以引起共鸣的说服”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21.“以事实证明的说服”如何理解?

22.“以逻辑论证的说服”如何理解?

23.“形象化的说服”包括哪几种?

24.“哲理性的说服”是如何进行的?

25.“抒情性的说服”有什么特点?

26.归纳推理分为哪两类?

27.归纳和演绎的关系是什么?

28.论证中的“对比”有几种?“对比”的好处是什么?

29.论证中的“类比“应注意什么问题?

30.因果互证包括哪些方法?应注意什么?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吕叔湘的《语言和文字(节选)》,(见《学习指导书》303-304页),回答:

(1)节选的这段文字中是怎样体现出作者是了解读者的观点的?

(2)了解读者就要在头脑中有具体的读者,文中是怎样点明的?

(3)文章是如何以读者的观点看问题的?

(4)问题的焦点在哪里?

2.阅读钱伟长的《怎样记好笔记》(见《学习指导书》306-307页),回答:

(1)分析文中所选取的论据材料是否是能够使读者接受其观点的材料?

(2)文章是否做到了“容易为读者理解”?

3.阅读钱伟长的《与大学生谈学习方法(节选)》(见《学习指导书》307-308页)),回答:

(1)给上面的文字加上标题并说明理由;

(2)上面的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4.阅读钱伟长的《与大学生谈学习方法(节选)》(见《学习指导书》309-310页),回答:

(1)概括出这段文字的论点;

(2)具体说明这段文字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5.阅读曹聚仁的《节操》(见《文鉴》187页第11行至25行),回答:

(1)从以上两段看,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这里采取了怎样的说服方式?运用了什么论据?这组论据具有怎样的特点?

6.阅读梁启起的《学问之趣味》(见《文鉴》第5页倒8行-第6页第5行),回答:(1)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采用了什么说服方式?

(2)运用这种说服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7.阅读萨默塞特·毛姆的《谈读书》(见《文鉴》11页第4行-21行),回答:

(1)作者为适合读者需要并改变读者观点采取了怎样的说服步骤?

(2)按照以上步骤可以获得哪些好处?

四、作文题

1.他(她),是这样的一个人

2.小议“说真话”

要求:任选一题,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按导论、写作准备、写作过程、写作方式、文本要求、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为课程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既有侧重,更有联系,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课程将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活动指点路径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了辅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并增强写作兴趣。 (二)电视录像资源 录像教材为专题讲授型,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张杰教授主讲,主要以文字教材涉及的几个大专题为讲授核心,突出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强化学生写作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学习、练习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主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三)网上辅导 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及时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辅导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2.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直播课堂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争取利用双向视频直播。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基础—怎样写人物简介素材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高考英语写作……怎样写人物简介 一. 教学内容: 英语写作……怎样写人物简介 二. 重点、难点: (一)人物简介的写作步骤 1. Birthday and birth place 2. Family background 3. Education 4. Big events in his or her life ( in order of time ) 5. Evaluation (二)人物简介写作中常用的词组及句子 1. Birthday and birth place ——was / were born on…in… , 2. Family background —— 1) a poor / rich family 2) his (her) family was so poor that……, 3) with the help of his parents , 4) his father was very strict with him……, 5)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 6) when he was a small boy , 7) as a child , 8) during his (her) childhood , 9) spend his childhood in……, 10) live a happy (hard ) life , 11) a boy of 15 3. Education—— 1) graduate from……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 2) When at college , he majored in……, 3)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 4) get higher education 5)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 4. Big events in his life—— 1) be interested in … , 2) work hard at … , 3) devote his lifetime to … , 4) do research about / into … 5) make a big decision .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6) do sth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 7) be fond of… , 8) be strict in sth. 9) have a … way of doing sth. 10)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11) encourage sb to do sth. 12) fight for , give up one’s life for sb / sth. 13) win a prize in … competition . 14) be good at . 15) make rapid progress in … , 16) set a new world record of … 17) become a member of … 18) study hard . train hard . 19) win a gold medal . 20) work so hard as to improve… 21) have a gift for… 5. Evaluation——

公安应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1)

《公安应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掌握有关应用写作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技法; 二、学生能掌握公安应用写作知识的规律性,提高学生正确、科学地 运用公安写作知识,合乎规范地制作各类公安文书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 的实际写作能力; 三、使学生了解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考察重点,熟悉常见题型的应 试技巧,提高申论考试的应试能力。 四、通过全面有序地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公安工 作的需要,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教学对象: 本科:全体本科生 教学时间: 第六学期,总学时:48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授课内容学时数(48)第一章公安应用基础写作概述 2 第二章写作内容构成要素 2 第三章写作形式构成要素 2 第四章写作表达方式 2 第五章行政公文概述 1 第六章行政公文的撰写10 第七章事务文书概述 1 第八章事务文书撰写 4 第九章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概述 1 第十章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撰写10 第十一章警犬使用应用文书概述 1 第十二章警犬使用应用文书的撰写 2

第十三章申论8 第十四章毕业论文 2

《公安应用写作》课讲授大纲 第一章公安应用基础写作概述(2学时)重点: 公安应用文的特点、写作特点和作用 难点: 写作特点 第一节公安应用文的含义和特点 一、公安应用文的含义 二、公安应用文的特点 三、公安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第二节文体类别 一、文学创作类 二、应用写作类 第三节警犬技术专业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内容 一、基础理论知识 二、文体写作训练 第五节公安应用文的作用 思考题: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2110460课程名称:实用写作 英文名称:Practical Writing 课程性质: 必修通识课程 总 学 时:36学 分:2 适用对象: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学语文,大学语文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实用写作》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实用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学习实践类、校园文化类、求职就业类、行政公文类等应用文文体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四个部分,重点是学术论文、消息、求职信、求职简历、行政公文等实用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学习实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用写作》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注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整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强化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酽锕极額閉镇桧 猪訣锥顧荭。 (五)实践环节 无。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用写作》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它 小 计 1 绪论 1 1 1 3 多媒体 2 校园篇:请假条、证明信、调查报告、学术论 文、消息、通讯、计划、总结、 10 1 4 1 16 多媒体 3 求职篇:求职信、个人简历、演讲词、申论 5 1 2 1 9 多媒体 4 职场篇:广告文案、合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处理办法、通知、通告、通报、请示、报告、函、 8 1 2 1 12 多媒体

开放教育(专科)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开放教育(专科)《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 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基础写作属于基础实践课。它的相关课程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等,专科阶段后续课程《应用写作》、本科阶段的《写作专题》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基础写作》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写作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 本课程以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了辅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并增强写作兴趣。 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掌握; 2.文字教材的编写全面系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音像教材的制作要做到形象、活泼,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尽可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收听收视录像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文字教材的预习,课后布置必要的思考题或作业。提倡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以巩固所学知识; 4.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好本课程的印刷媒体、音像媒体(建设中)、网络媒体等三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网上教学活动,发挥好教师导学、助学和促学三种作用,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促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的统一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求一般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掌握”既要求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绪言 第一节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任务 一、基础写作课的性质 二、基础写作课的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写作者的基本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二、积累生活经验 三、扩展知识 四、学习语言 五、磨练写作技巧 第一章第一章作文过程 第一节写前的准备 一、感知和发现 二、确定写作目的 三、选取材料 四、形成构想 五、编写提纲 第二节起草 一、每段盘算好才能动笔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 三、注意文脉的贯通 四、初稿一气呵成 第三节第三节修改定稿 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 二、改好表现形式 三、用原稿纸誓清 第二章第二章确定写作目的 第一节写作必先确定目的 一、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二、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 三、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确定主题 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确定主题的要求 三、主题的限定

第三节第三节明确读者 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二、明确读者的要求

第三节 第三节 材料的使用 第四节 第四节 选择材料的要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材料的安排 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第四节 发想 一、 发想的一般过程 二、 创意的整合 第三章第三章 材料的获取和使用 第一节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材料 素材、题材 资料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获取和积累 一、材料的出处 材料的获取 材料的积累 一、 材料的解释和结论 二、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是主题形成的基础 三、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一、 材料要确实 二、 材料要有力地支持主题 三、 材料要有魅力 四、 选材还要考虑文体和篇幅 一、 列举 二、 自然的顺序 三、 对应联系的顺序 四、 叙议结合的顺序 五、 阐述的顺序 六、 论述的基本顺序 七、 容易了解的顺序 八、 增强印象的顺序 九、 习惯的顺序 十、以上各种类型的交织运用 第二节第二节 编写提纲 一、 编写提纲的意义 二、 编写提纲的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构段 第一节段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 段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辅导课教案

《人物的外貌描写》作文辅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3.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 主要教法:主体性作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我们做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描写一个同学,你们猜猜老师描写的是谁?(出示文字) 例子:1她是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乍一看,她中等个子,不胖也不瘦,显得很健康。 例子:2她是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乍一看,她中等个子,不胖也不瘦,显得很健康。细看,她乌黑的头发,绑成两条可爱的小辫子,辫梢上总是一左一右地扎着两只卡通发夹,显得十分活泼。光滑白净的脸庞上,她的一双眼睛很漂亮,细细长长的,很有神采,一笑就变得弯弯的。她平时常穿的是一件红汗衫,把皮肤衬得更加白净。

(学生猜测。) 作文,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人物描写。描写好人物外貌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学会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在平时作文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人物外貌描写不传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让你的外貌描写更传神。 二、外貌描写的内容。 外貌描写主要描写人物的那些地方?(容貌、身材、衣着打扮、表情)。 三、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出示例子:她是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不胖也不瘦,显得很健康。细看,她乌黑的头发,绑成两条长长的大辫子,静静的垂在胸前,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卡通发夹,显得十分可爱。光滑白净的脸庞上,一双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谁要惹她生气了,他就会瞪大眼睛盯着对方。不开心时,她会紧紧的抿着嘴唇一声不出。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件黄毛衣。 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它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做游戏:猜猜他们是谁:(出示文字)提示:古典名著中的人物

英语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英语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语基础写作 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三、教学时数:周学时数2,总学时数68 四、学分:4 五、开课时间:第3-4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专业 七、教学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八、教学目的:《英语写作》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理论、不同种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及基本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 九、课程内容: (1)文体:exposition, narration, description, argument, etc. (2)文体拓展方法:illustratio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making analogy, classifying and dividing the subject, repetition, etc. (3)基本写作技巧:ways of brainstorming, ways of beginning, ways of conclusion, ways of development, readership awareness, genre awareness, peer editing, peer respon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responding to teacher feedback, how to use dictionaries, how to search and make use of internet resources, etc. 十、教学时间安排: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文写作 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范畴:文秘教育专业 学分数:2 学时数:40 一、教学大纲讲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公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专门强的课程,它以党和国家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为指导,要紧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政职权和实施治理的过程中公文形成与办理的差不多规律与方法。其内容具有政治性、综合性、规定性与应用性的特点。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把握行政机关公文与处理的差不多理论, 差不多知识与差不多技能,认识机关公文形成和处理的差不多规律,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现行的公文种类、体式稿本、行文规范、写作要求以及公文办理、公文立卷与归档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升撰拟公文和处理公文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有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胜任工作需要。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综合课堂的讲授、习题、讨论及课外资料的查询、分析等方法来传授知识。教学手段要紧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外资料查询、分析利用网络、图书馆进行。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独立性较强,前期若能开设《应用写作》对本课程较有关心,学完该课程,对学生大四开展的毕业论文写作较有关心。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本课程教材: 岳海翔.公文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教材: 胡双宝.有用公文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公文 要紧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的含义,公文的产生与进展的差不多想讲;认识公文的特点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文分类的意义,方法以及我国现行的公文名称。 公文概述 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公文的分类与名称 第二章公文写作 要紧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公文写作的差不多要求;明确公文写作的一样步骤、方法以及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素养修养。 公文写作概述 公文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 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 要紧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体式的含义及文体特点;懂得并把握公文结构各要素的含义及其在文面上的格式安排,了解并熟悉公文的外观形式及装订要求;懂得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文稿与文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 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 1、2 学分 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广告文案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文案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090036 英文名:Advertising Copy 课程类别:类别选修课 前置课:文学概论、广告学概论 后置课:广告营销与策划、优秀广告案例分析 学分:3学分 课时:51课时 主讲教师:何卫东、陈锦伦等 选定教材:张微,广告文案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概述: 本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广告文案的整体概述和基本分类,分为文学型文案和说理性文案两大类,重点为分类的特性与交叉;第二部分为文案创作技能,包括创意、语言应用、体裁、结构等等,重点为文案创意、体裁掌握和语言应用;第三部分为分类广告文案创作,主要包括报刊广告文案、广播广告文案、电视广告文案、网络广告文案、商业和公益广告文案等,重点为各类广告文案写作实践训练。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广告管理与策划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着重掌握广告文案的基本概念、广告文案的本质和类型、创意构思、语言运用等等,引用国内外优秀的广告文案范例,加以评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识别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准,使得同学具备创作广告文案的构思与写作能力,能写出合格的、有一定水平的广告文案。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为主。一、在主要运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调动、采用色彩、图案、光线、音乐、声响、表演、造型、电影蒙太奇等多种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段进行训练。二、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互相评判作品,促进学生熟练地使用广告语言。三、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广告文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文案写作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广告文案的整体审视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广告文案的概念和概貌,着重了解广告文案的本质和类型。作业以思考为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广告文案的本质 一、广义 二、狭义 三、定义: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符号,传达出创作主体某种特定的广告构思和诉求的篇章。 第二节广告文案的类型 一、从创作主体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分:文学型文案、说理型文案。 二、以发布广告的媒体作为分类标准:小众媒体广告文案、大众媒体广告文案、高科技媒体广 告文案等。 三、以表现形式为标准:诗歌式、散文式、戏剧式、新闻式、戏曲式、说明式、论证式等等。 四、以功能为标准:直接型广告文案、间接型广告文案。 五、以是否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标准:商业型广告文案、公益型广告文案。 六、以创作方法为标准:现实主义型、浪漫主义型、现代主义型、后现代主义型等等。 思考题: 1、广告文案的定义、 2、简述广告文案的类型 3、你认为广告文案还可以如何分类?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写作》课程教学大 纲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3000、0933001 课程名称:写作(1)、写作(2) 总学时数:40+40=80学时 实验学时:15+15=30学时(另见“实验大纲”)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和任务 《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传授写作理论(含传统与现代),指导写作实践,培养专业素质和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写作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分析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讲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写作四体”、“写作过程”和“写作技法”;讲授并训练写作的基本文体“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理论写作”和“应用写作”四大类型。 学生应了解写作的特性,熟悉文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能写出文风端正、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 4.教学重点、难点 上学期,即《写作》(1)着重讲解写作“四体理论”,即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写作过程”理论,涉及到思维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相关知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下学期,即《写作》(2)着重介绍各大类型文体的特征以及写法,着重训练各大类文体中的基础文体。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应用文的实用性操作也是教学的难点。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当堂实验操作法、课后自我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训练为主,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以课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辅。讲评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课程教材: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年6月版 主要参考书: ①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版 ②张佐邦主编.《现代写作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版 ③刘孟宇,诸孝正主编.《写作大要》(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④姚承嵘著.《写作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⑥张德实主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⑦尹德刚,周胜著.《当代新闻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⑧康贻祥编著.《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⑨江少川主编.《新编大学实用写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⑩江少川,张泽萱主编.《新编大学实用写作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7.其他 (1)关于本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严格按照《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程(试行)》编写,以“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为本大纲的教学体系,并注意运用“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成果”;我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为非师范类学生,因此,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写作教程》中的“写作教学论”等章节未被纳入。在具体使用中应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和当代写作新现象、新规律以及写作学的新理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以适应新世纪写作技能的需要。 (2)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总课时为96,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N+2模式”: 3≤N≤5,占50%;1为课堂笔记,占10%;1为期末考查占40%。 二、正文部分

基础写作——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注意掌握并背诵一些有用的表达和句型,并能够灵活运用. A. 【介绍出生:】 1.出生于某地某时间: be born in swh in/on sometime 2.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富裕之家. Quan Xuesen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3.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富裕之家, 他是我国航天事 业的先驱. Quan Xuesen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and he was the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并列 句) Quan Xuesen , the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同 位语) Quan Xuesen, who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was the pioneer of a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定语从句) Quan Xuesen ,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was the pioneer of a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非谓语作定语) B. 【介绍年龄身高:】 1. 17岁的女孩: a 17-year-old girl, a girl of seventeen, 2. 在17岁时: at the age of 17, aged 17 3. 白云, 年龄27岁, 在24岁时毕业于哈佛大学. BaiYun, who is at the age of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定语从句) BaiYun, aged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非谓语 作定语) BaiYun, a woman of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同位语) 4.1.80 metres tall / in height, …with a weight / height of … 他1米8的个头,体重70公斤。他很受同伴的欢迎,因为他很乐观、外向、自 信,乐于助人。 He is very popular with his fellow students, as he is optimistic, out-going, confident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with a height of 1.80 meters and a weight of 70 kilos. C. 【介绍人物性格爱好】

人物介绍 写作指导

关于描写人物的英语作文怎么写 描写伟人或名人,就是要对伟人或名人的生平,主要事迹和贡献进行介绍。首先,对伟人或名人的出生时间,地点,家庭背景进行描述,时态常用一般过去时。其次,介绍伟人或名人的主要经历,事迹或主要贡献,成就等。写作时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时态常用一般过去时。 (一)人物简介的写作步骤;(概,貌,育,平,估) 1)概.age, sex, birth-place, background 2) 貌,.)appearance ,character 3)育,education 4) 平, big events in his or her life ( in order of time ) 5)估.evaluation (二) 语法,句法高分tips A. 概况(尽量用同位语结构,使文章简洁,通顺) 如; 1) Born in Poland on Nov. 7 , 1867, Madam Curie is a great scientist. 2) Abraham Lincoln,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was born i n Kentucky on February 12th, 1809. 3) Born of a poor clerk's family, Charles Dickens, a grea t novelist, had little schooling. 4) Sun Showier, a world champion in diving, is a boy of 14 from Guangdong. 模拟练习: 1. 雷锋是一位模范士兵。Lei Feng was _a model soldier.. 2. 他于1940,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小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On December 1 8,1940,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rmer’ s family in a little mountain village of Hunan Province. 把1和2两句合成一个句 子: LeFeng, a model soldier, was born of a poor peasant’s family in a little mountain village of Hunan Province on December 18, 1940. Born of a poor peasant’ s family in a little mountain village of Hunam Province on December 18, 1940, Lei Feng was a model solder. Ler Feng was a model soldier who was born of ------. 3..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medical scientist) Li Shizhen _was a famous medical scientist in the Ming Dyna sty. 4. 他出生于 1518. He was born in 1518. 把3和4两句合成一个句子: Lishizhen, a famous medical scientist in the Ming Dynasty, w as born in 1518. 5. 我的新同桌,名叫张涛,是一个16岁的男生,来自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理论+实践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12 制定日期制定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应用写作》是我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是本门课程的 主要特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写作知识和方法,获取必 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他们的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作业写作做好充 分的知识准备。 具体地说,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完成以下三项教学任务: 第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 要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必须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选用 那些写得规范的文章。 第三,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 写作技巧。勤写多练,一直是在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也不例外。光讲不练,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 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尤其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 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三、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应用类文章的基本特征,大致了解应用写作的涵义 以及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途径。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2110460 课程名称:实用写作 英文名称: Practical Writing 课程性质: 必修通识课程 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对象: 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学语文,大学语文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实用写作》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实用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学习实践类、校园文化类、求职就业类、行政公文类等应用文文体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四个部分,重点是学术论文、消息、求职信、求职简历、行政公文等实用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学习实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用写作》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注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整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强化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五)实践环节 无。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用写作》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它 小 计 1 绪论 1 1 1 3 多媒体 2 校园篇:请假条、证明信、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消息、通讯、计划、总结、 10 1 4 1 16 多媒体 3 求职篇:求职信、个人简历、演讲词、申论 5 1 2 1 9 多媒体 4 职场篇:广告文案、合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通知、通告、通报、请示、报告、函、会议简 8 1 2 1 12 多媒体 合计 24 3 9 4 40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程,其前提是学生多年语文课程学习中积累的素养,将为学生以后各门课程学习之后提交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打下一定基础;也将为学生的求职就业准备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实用写作》 时遂营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年 参考书: 1、《当代实用写作》(第二版) 方守金,郝长海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12年 2、《新编现代实用文写作教程》(第2版)王大江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 陈秋雷 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九)说明

二轮复习 经典写作分步实施指导之五:人物介绍

二轮复习经典分步实施指导之五:人物介绍 [试题] 某英语报社正在举办主题为“My favourite teacher”的征文活动。请你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参加此次活动,短文内容主要包括: 1.老师的人格魅力; 2.教学方法; 3.你的观点。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一]写作分步实施 第一步:准确审题,理行文脉络,拟写作要点 1.审题:①文体:人物介绍②人称:主要是第三人称 ③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 2.拟点:通过研读题目,根据写作背景介绍和内容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作。 ①开头:概括介绍我的老师。(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谁,我和同学对他的态度) ②主体:具体说明王老师的人格魅力(外向热心,易于相处)和教学方法。 ③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 要点1-①:我最喜欢的老师是王老师。 My_favourite_teacher_is_Mr.Wang. 要点1-②:我和我的同学都很喜欢他。 My_classmates_and_I_all_like_him_very_much. 要点2-①:他性格外向也很热心。 He_is_outgoing_and_warm-hearted. 要点2-②:他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 He_is_a_person_easy_to_get_along_with. 要点2-③:他用幽默的方式教英语。 He_teaches_English_in_a_humorous_way. 要点3:这就是我喜欢的老师,深受每个人的尊重和爱戴。 Such_is_my_favourite_teacher,_respected_and_loved_by_everyone. 第二步:添加细节,文意更丰满,表达更亮眼 为了使内容更充实,我们需要对要点进行必要的拓展,让要点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更丰满。例如: 1.要点1-①中可添加“他一个月前开始教我们英语”并使用定语从句; 2.要点1-②中添加让步状语从句“虽然他是一名新老师”; 3.要点2-①添加“他性格外向”的具体体现; 4.要点2-②中具体介绍容易相处的体现; 5.要点2-③中添加教学方法带来的好处“我们学习时也感到轻松愉快”等; 6.在要点2后可增加结论句:我相信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英语会有很大的提高。 拓展要点1-①:我最喜欢的老师是王老师,他一个月前开始教我们英语。(定语从句) My_favourite_teacher_is_Mr.Wang,_who_began_to_teach_us_English_a_month_ago. 拓展要点1-②:虽然他是一名新老师,但我和我的同学都很喜欢他。(让步状语从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