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 读《骆驼祥子》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 读《骆驼祥子》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 读《骆驼祥子》导学案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

2.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 3.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艺术欣赏力。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圈点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

下面常用的圈点勾画符号简表,可供参考(圈点符号可依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设定):

称 符号

用法说明

号 ①、②、③…… 1、2、3……

一、二、三……

句子序号

自然段序号

结构段序号

注释

符号 【 】

需要注音或注释的字、词

段与段之间标画

符号 层次

符号 ︳

段内分层次时用

要点

符号

中心句、关键句、论点句 要点

……

重要、精彩的词语

要点

号 ——

有欣赏价值的佳

句 要

表示不解或有异

义的地方

透露了自己的这段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

“骆驼祥子”。(称号由来)

5.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

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

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

己第二次买车而拼命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

整天累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

车厂。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做了错事,为躲

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拼命攒钱

想再买车。(二起)

6.被敲诈钱空: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的

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

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

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二

落)

7.被迫结婚:虎妞谎称怀孕,骗祥子结

婚。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

的”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

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

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8.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

庭生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

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

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

灭。(三起)

9.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

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车。同时因为生活

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

组建家庭的请求。

10.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四、圈点批注展示[见相关教学资源(官网可下载)]

五、艺术特色

1.“京味”特色

(1)取材: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

(2)语言艺术:运用老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2.采用传统小说的单线索结构方式

围绕祥子希望——奋斗——绝望直到堕落(三起三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线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祥子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六、主旨探讨

背景: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争权夺势的混战接连不断,城市买办阶层、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无处不在,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1.社会背景——社会批判

小说所写的“逃匪”“侦探”等的欺压,都映现出二三十年代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得祥子的悲剧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2.自身缺陷——“批判国民性弱点”

祥子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作品表现了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老舍在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他认为这是“老中国的儿女”的弱点,是落后的经济文化的产物。这样,《骆驼祥子》中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纳入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主题中。

3.对于人性与命运的深刻体察

祥子的顽强生命,仅仅表现在肉体的吃苦上,表现在正面的人生努力上,而不表现在对灾难的承受力和反抗力上。憨厚沉默的祥子实际上也生着一颗多愁善感且脆弱的心。他显然不是挣扎到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放弃人生追求的,而是从生活经验中预计到未来也是黑暗,就停止奋斗。当外在的力

量压迫生命的时候,祥子总是既没有去分析压迫的根源,引出抗争的愿望;也没有去内省自己的个性,增强反抗的力量。每一次的打击,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他总是自问:要强又怎么样呢?烟、酒、色都对他更增添一份诱惑力。在虎妞和夏太太的情节中,固然是她们设好圈套让祥子钻,但同时也是由于祥子缺少足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本能冲动。

小马儿祖父说“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里包含着对过往悲惨生活的沉痛诉说,也包含着对群体共同抗争的深切呼唤。但祥子显然忽略了后面一层意思,祥子这一生命意志方面的缺陷,使得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客观上已经超越了城市贫民、下层劳动者的范围,而指向对普遍人性的思考。

对下层劳动人民群体中精神麻木现象的批判,对个人向群体靠拢过程中逐步堕落现象的揭示,使得老舍在认同群体团结力量的同时,对群众的庸俗、混沌有着充分的警觉。这是启蒙思想家的警醒,与鲁迅在《阿Q正传》《药》等经典作品中对庸众劣根性的批判一脉相传,是老舍对“五四”优秀作家所开创的新文学启蒙传统的继承。它对普遍夸大群体道德力量的革命文学进行了极为难得的补充,使得现代文学对个人与群体关系、对群体正负作用的思考更趋于辩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