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市场报告

硫酸铵市场报告
硫酸铵市场报告

硫酸铵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硫酸铵性能概述 (5)

1.1 基本概念 (5)

1.2 肥料特性 (6)

1.3 中国硫酸铵发展历程 (6)

第二章中国氮肥现状和发展趋势 (7)

2.1 总量变化 (7)

2.2 产品结构 (7)

2.3 地区平衡分析 (9)

2.4 中国硫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

第三章国际硫酸铵市场及中国进出口分析 (10)

3.1 国际硫酸铵市场分析 (10)

3.2 中国硫酸铵出口分析 (11)

第四章中国硫酸铵生产情况分析 (16)

4.1硫酸铵来源及生产工艺简述 (16)

4.2 硫酸铵产量变化分析 (16)

4.3 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及产量情况 (17)

4.4 重点硫酸铵企业简介及产品销售策略 (18)

4.5 硫酸铵产能增长趋势预测 (20)

第五章中国硫酸铵消费结构分析 (21)

5.1硫酸铵消费结构 (21)

5.2 农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3 工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4 硫酸铵的销售特征 (23)

5.5 不同来源硫酸铵产品质量及用户对其质量的认可情况 (24)

第六章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竞争力比较 (25)

6.1 硫酸铵的优点和缺点 (25)

6.2 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相互替换因素分析 (25)

6.3 部分地区施肥禁氯等政策对硫酸铵的影响 (26)

6.4 硫酸铵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26)

第七章硫酸铵市场潜力分析 (26)

第八章硫酸铵价格分析 (27)

8.1 随化肥市场波动而波动 (27)

8.2 不同地区硫酸铵价格差异分析 (29)

8.3 硫酸铵出口价格与国内销售价格差异分析 (30)

8.4 硫酸铵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第九章2011年上半年硫酸铵市场走势分析 (32)

附件一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产量 (35)

摘要

一、硫酸铵是比较有特色的氮肥品种,国内外普遍施用

硫酸铵含有氮、硫两种营养元素,主要用作氮肥,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硫肥之一。全世界硫酸铵主要来自工业领域的副产,主要生产国家有30多个,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国际贸易量占产量的48%。

与尿素、碳铵、硝酸铵、氯化铵等氮肥相比,硫酸铵具有分解温度和临界相对湿度高的特点,因此物理化学性质最为稳定,不易吸潮结块;不含氯和缩二脲等有害成分,适宜作复混肥的原料,适宜的作物更加普遍,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以及各种经济作物;作为铵态氮肥,肥效快,适宜作追肥、种肥和基肥。

硫酸铵比较适合缺硫土壤、碱性土壤,对喜硫作物如柑橘、大豆、甘蔗、甘薯、花生和茶叶等增产效果更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或同一地块连续多次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研究资料,中国30%的耕地缺硫,面积为4千万公顷;有20%的耕地潜在缺硫,中国需要增施硫肥的耕地面积约占1/2,碱性土壤约占1/2,因此,硫酸铵有广阔的肥料施用空间。除作肥料外,硫酸铵还广泛用作硫酸钾、过硫酸铵、稀土开采、医药、染料、皮革加工药剂的原料等,目前年用量约30万吨。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继续稳定增长,对工业硫酸铵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目前硫酸铵在中国化肥市场比重较低,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世界农业及肥料组织积极推动硫肥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对硫肥的需求不断增加。2009年,世界硫酸铵消费量1900万吨左右,约占氮肥总量的3%,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比例更高,如西欧达到6.4%,拉美18%,东盟22%。2009年,中国硫酸铵产量约280万吨,出口88万吨,工业原料约30万吨,国内肥料消费量只有160-170万吨左右,仅占氮肥消费总量的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硫酸铵消费比例偏低。

2015年,中国氮肥纯养分消费量将达到5000万吨左右(折纯量),如果按照4%的消费比例估算,中国硫酸铵肥料需求量可达到1000万吨左右(实物量),进一步考虑出口及工业领域的消费,中国硫酸铵的市场潜力在1000万吨以上。

目前,中国硫酸铵主要用于蒸汽团粒法复混肥的原料,具有可改善造粒性能、含硫、不含氯等优点。中国复混肥生产每年消费硫酸铵和氯化铵的量约1000万吨。随着《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标准》2010年6月1日起的正式实施,中国进一步提高肥料复合化率的需求,

以及BB肥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复混肥企业采用硫酸铵作为原料的积极性。2015年,中国复混肥产量预测将达到6800万吨,此领域对硫酸铵的潜在需求在400-500万吨以上。

碳铵是中国独有的氮肥品种,近十多年来,产能逐渐萎缩,从1996年历史最高峰的600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600万吨左右,预计还将继续萎缩,空出的市场空间由其他有竞争力的氮肥品种代替。因为氯化铵含氯、硝酸铵易制炸药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难以进一步增加,尿素、磷复肥和硫酸铵将成为补充碳铵市场空间的主要力量。此领域对硫酸铵的潜在市场需求可达到400-500万吨以上。

中国硫酸铵出口无关税,2007年曾达到105万吨,主要出口氮肥短缺的东南亚地区,该地区的硫酸铵总进口量约在270万吨左右。随着中国合成氨工业及副产硫酸铵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东南亚地区氮肥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硫酸铵出口潜力可达到200万吨左右。

此外,中国工业用硫酸铵消费预计可从目前的30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40-50万吨。

总之,2015年中国硫酸铵的市场容量在1000万吨以上。目前产量只有280万吨,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中国硫酸铵主要来自非化肥企业的副产,“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目前,中国硫酸铵副产主要来自三大领域:焦化、己内酰胺和其它行业,硫酸铵产量分别占52%、30%和18%。其它行业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电力脱硫等。

中国己内酰胺供应不足,产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副产硫酸铵将达到210万吨;焦化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家严格控制发展,副产硫酸铵缓慢增加,2015年将达到190-200万吨;其他行业中,电力行业氨法脱硫工艺近年来发展很快,2015年副产硫酸铵量可能超过300万吨。因此,2015年预计中国硫酸铵的产量可能达到700-800万吨左右,约占氮肥产量的2-3%,成为中国氮肥供应和消费的重要组成。

四、中国合成氨企业分布广,产能大,可以满足非化肥企业副产硫酸铵的用氨需求,且随中国煤化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液氨成本将不断降低

2009年,中国仍有合成氨企业500家左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产能约6300万吨,产量5130万吨,能力闲置在1000万吨以上。

2009年,化肥生产企业用氨约4650万吨(含氯化铵),工业领域用氨约500万吨,中国液氨商品量在800万吨左右。化肥领域用氨中,碳铵生产消耗合成氨约620万吨。由于碳铵生产效益低下,多数碳铵企业有外供液氨的积极性。此外,国内甲醇市场过剩严重,价格低下,部分联醇企业也有增产液氨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仍将规划建设众多合成氨、化肥生产项目,包括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预计到2015年,中国

合成氨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左右,继续呈现产能过剩的态势。因此,中国合成氨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非化肥生产企业的用氨需求。

商品氨的合理价格建立在液氨的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基础上。2009年,中国合成氨产能比较集中的地区生产成本平均在1900-2000元/吨左右,外加合理利润,合成氨的合理出厂价格在2200-2300元左右。对于在煤炭产地采用先进煤气化工艺建设以及天然气供应充足的西南地区建设的大型合成氨装置,生产成本更低,在液氨出厂价格2000元时,将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中国煤化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合成氨的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五、电力行业脱硫副产硫酸铵价格承受能力强,产能的增加可进一步提高合成氨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氮肥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硫酸铵及原料液氨的价格季节性波动较大,都主要随氮肥主导产品尿素价格的波动而变化。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资料分析,过去5年,硫酸铵与尿素、氯化铵、碳铵的出厂价格比值平均分别为0.44、1和1.33,而氮养分比分别为0.44,0.83和1.18,说明硫酸铵的折氮养分价格与尿素基本相同,高于氯化铵和碳铵,进而说明1吨液氨转换为硫酸铵比转化为氯化铵或碳铵增值效果更为明显。

氮肥生产企业的氮肥生产成本都是在液氨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下游装置投资折旧、维修及动力、人工消耗等,而电力脱硫企业作为环保投入,计算硫酸铵成本时可以不考虑装置区的折旧、动力、人工消耗等,因此,电力脱硫副产硫酸铵对液氨以及氮肥市场价格的承受能力高于碳铵以及氯化铵产品。

此外,副产硫酸铵享受出口无关税、增值税50%即征即退、铁路运输享受化肥运价、化肥淡储资金支持等政策,电力企业采购液氨与销售硫酸铵带来的增值税抵扣可与液氨的运输费用基本抵消,进一步增强了硫酸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硫酸铵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左右,在国际上也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由于非化肥生产企业所需液氨主要来自现有合成氨装置,因此,硫酸铵产能的增加不改变中国氮肥总量平衡。液氨商品量以及硫酸铵产量的增加对提高合成氨行业的经济效益、改善产品结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目前中国硫酸铵的消费结构较为单一,需要开拓直接施肥市场

目前,中国硫酸铵作为肥料在国内的消费主要用于蒸汽团粒法复混肥的原料,约有150-160万吨,直接施肥量只有10-15万吨。

在复混肥原料领域,硫酸铵的竞争对手是氯化铵,氯化铵也是工业副产,作为复混肥原

料的消费量约800万吨。硫酸铵的性能优于氯化铵,因此,替代氯化铵的市场空间很大,但竞争比较激烈。

中国氮肥的复合化率只有20-25%左右,因此,还有6000万吨实物量的氮肥不经复合直接施用,包括大部分碳铵和部分尿素等。碳铵市场继续萎缩,“十二五”期间预计还将减少800-1000万吨,是硫酸铵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因此,硫酸铵企业应大力开拓直接施肥市场,优化市场消费结构,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

七、硫酸铵造粒有利于市场的开拓,提高经济效益

焦化及电力行业副产硫酸铵呈粉状,作为复混肥原料比较适合,但开拓直接施肥市场,必须进行造粒。

粉状肥料有许多缺点,如难以控制结块、流动性差、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等,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

颗粒肥料物理性能好,装卸时不起尘、长期存放不结块,流动性好,施肥时易撒布,并可实现机械播肥、减少损失等要求,同时还可起到缓释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大小相近的颗粒肥料可实现直接掺混生产低成本的BB肥,具有和复合肥同样的肥效。

随着中国BB肥以及机械化施肥的推广,对颗粒肥料的需要不断增加。硫酸铵进行造粒,由粉状转化为1-4mm的大颗粒肥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市场大颗粒肥料的价格比普通粉状产品价格高100-200元/吨,硫酸铵造粒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八、副产硫酸铵的企业需要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农化服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硫酸铵产量仅占中国氮肥总产量的1%左右,但生产企业多达上百家,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多数焦化企业、电力企业副产的硫酸铵产品质量不高,没有得到农资销售、农化服务等部门的重视,市场比较混乱。随着大型硫酸铵生产企业的增加,必将进一步提高硫酸铵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并引起化肥销售以及农化服务部门的重视。

副产硫酸铵企业也需要积极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外观,特别是要控制灰尘等杂质含量,提高产品的纯度、白度以及结晶颗粒度,加强农化服务,引导农民正确施用,大力开拓海外出口市场,促进硫酸铵肥料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硫酸铵性能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物理、化学性能

硫酸铵简称硫铵,分子式:(NH4)2SO4,分子量为132.14,含氮量21%,含硫24%。1.1.2 主要用途简述

国内外普遍用作化肥使用。此外,在化学工业、医药、纺织、制革和食品等工业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硫酸铵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备硫酸钾、过硫酸铵、稀土开采、医药、染料、皮革加工药剂的原料等。

1.1.3 产品质量标准

与硫酸铵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有四个,分别是GB535-1995硫酸铵国家标准、电力行业副产硫酸铵标准DL/T 808-2002和GB/T 23349-200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标准,以及试剂硫酸铵标准GB/T 1396-1993。农业中主要使用前两个,主要参数指标分别如下所示:

表1-1 硫酸铵国家标准

注:*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过去,电力行业采用氨法脱硫工艺副产硫酸铵时,因工艺锅炉烟气含尘高等原因,硫酸铵品质较低,因此制定了行业标准以利于副产硫酸铵的市场销售。

表1-2 DL/T 808-2002电力副产硫酸铵产品标准

项目指标

外观白色或灰白色粒状或粉末状,无可见机械杂质

总氮(N)含量≥18.0

水分(H2O)≥ 1.5

游离酸(以H2SO4计)含量≤ 2.0

注:产品的游离酸含量不大于1.0%时,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产品的游离酸含量大于1.0%时,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1.2 肥料特性

1.2.1 肥料特性

与尿素、硝铵、碳铵相比,硫酸铵分解温度高,因此,不易分解,性质稳定;与其他氮肥品种相比,硫铵的临界相对湿度最高,因此,吸湿性小,不易结块,易于储存。

硫酸铵属生理酸性肥料,所以经常施用硫铵或会提高土壤酸度。因此,在酸性土上施用硫铵,应配合有机肥和石灰施用,以便中和酸性,补充钙素和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

1.2.2 施肥方法

硫酸铵和氯化铵的肥效很相近,但是对于忌氯作物来说,如烟草、葡萄、块根块茎类作物,以及甘蔗和柑桔,必须施用硫酸铵。硫酸铵一般比较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甘薯、麻类、果树、蔬菜等作物。

基肥、追肥、种肥均可使用硫酸铵,不过需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将硫酸铵肥料与其它碱性肥料或碱性物质接触或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2)使用硫酸铵时,可适量地配合施用一些石灰或有机肥,一般两者的配合施用要相隔3~5天。

1.3 中国硫酸铵发展历程

硫酸铵是最早的氮肥品种。远在18世纪末,欧洲已从煤气洗涤液中回收氨时制取硫酸铵。到19世纪,随着冶金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炼焦炉数量激增,因而从焦炉气回收氨以制取硫酸铵获得了迅速发展。1913年,德国BASF公司实现了合成氨工业化生产,从而实现了合成法生产硫酸铵,使硫酸铵的生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同年,德国人又实现了以石膏为原料生产硫酸铵的方法。

中国于1925年开始生产硫酸铵,当时在石家庄建成了奥托废热式20孔焦炉,用硫酸吸收焦炉气中的氨生产硫酸铵;1937年,南京永利錏厂开始生产硫酸铵。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焦化工业发展很快,从焦化厂回收的硫酸铵也逐步增长。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硫酸铵是氮肥的主要品种,也是提供作物营养元素硫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高浓度氮肥品种迅速发展,致使硫酸铵产量在氮肥中比重逐步下降。由于经济上不合算,用硫酸和氨直接合成的工艺逐渐被淘汰,现在硫酸铵大多是焦炉煤气、煤气和己内酰胺等生产中回收的副产品。随着这些工业的发展,中国副产硫酸铵的产量逐年提高,成为中国氮肥和硫肥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中国氮肥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总量变化

中国氮肥的发展从硫酸铵起步,主要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改性使用)、氯化铵和硫酸铵。几十年来,随着氮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尿素已占据了氮肥的主导地位。2009年氮肥产量为4863.68万吨,2009年氮肥制造业现价工业总产值1830.86亿元,现价销售总产值达1815.63亿元。中国氮肥企业装置规模小而分散,生产布局较广,现有氮肥生产企业485家,其中尿素生产企业194个,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及西南各省,近两年内蒙古和新疆的新建项目较多。全国小氮肥企业数量远多于大中氮肥企业,占85%以上,大氮肥全部达到经济规模,中型氮肥企业单套规模不到经济规模的50%,小氮肥单套规模为经济规模的10%左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氮肥企业的整合步伐加快,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制等措施扩大规模,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2 产品结构

2009 年,中国氮肥总的实物产量1.05亿吨,其中尿素产量6374万吨,占氮肥产量的60.3%;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和硫酸铵产量分别为2632万吨、918.5万吨、335.7万吨和282万吨。

图2-1 氮肥产品结构

十二五期间,尿素、硫酸铵的产能将进一步增加,而碳酸氢铵的产能将进一步萎缩,硝酸铵、氯化铵的产能维持缓慢增长。而硫酸铵在氮肥产品中的比例增长较快。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由于养分含量低、粉状多、易挥发、易结块等缺点,所以今后产量将进一步萎缩。

硝酸铵:军工、运输等复杂。而且2002年国务院以国办发[2002]52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形式,将硝酸铵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并从通知发布之日起执行。根据该通知规定,没有经过改性的硝酸铵就不能作为化肥直接施用。所以今后硝酸铵的增长潜力不大。

氯化铵:中国纯碱产能已经过剩,而氯化铵作为纯碱行业的副产品,今后产量增长也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标准》中对低氯、中氯、高氯都做了指标限定,所以氯化铵作为化肥施用也受到限制,今后产量会维持缓慢增长。

硫酸铵:硫酸铵除了可以作为铵态氮肥,还可以作为硫肥,今后几年产量增长预计较快。

因此,到2015年,中国的氮肥产品结构预测下:

表2-1 2015年中国氮肥产品结构

单位:万吨,实物量,%

产量占氮肥总量比例尿素7400-7600 62.7 碳酸氢铵1600-1800 5.3

氯化铵1000-1100 4.8

硝酸铵400-450 2.7

硫酸铵700-800 2.9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图2-2 2015年中国氮肥产品结构预测

2.3 地区平衡分析

由于资源、地区之间工业基础的不同等各方面因素,虽然全国范围内氮肥已经供过于求,但不同地区氮肥供需并不平衡,一些有着资源优势的地区氮肥产量越来越高,供过于求严重。2008年氮肥产量居于前5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和山西,这5个省的产量占氮肥总产量的48.62%。

2.4 中国硫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硫是植物生长需求的重要中量元素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对硫肥的生产和消费比较重视,但是中国一直未把硫作为一种养分来计算,并没有真正重视硫肥的施用。近些年来,农业部与国际硫研究所开展了多项研究活动,促进了中国硫肥直接施用的进程。据估计,中国缺硫土壤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缺口较大。

今后硫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比较看好,随着农业生产对硫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业生产中在使用高浓度磷复肥的同时,需要对硫进行一定的补充。过磷酸钙仍将在硫肥中占最大份额,但随着其产量的逐渐减少,供应硫源将会越来越少。而一些新的硫肥逐渐被市场接受,例如硫酸钾、硫酸铵、硫包衣尿素等。

从目前主要硫肥品种来看,硫酸铵含硫高达24%,硫含量较高,作物吸收较好,发展前景较好。

第三章国际硫酸铵市场及中国进出口分析

3.1 国际硫酸铵市场分析

3.1.1 国际硫酸铵行业概述

同中国一样,世界硫酸铵均为其他行业副产(尤其是己内酰胺副产),硫酸铵在世界氮肥消费中的占有率约为3%,工业用硫酸铵只占硫酸铵世界消费总量的5%,另外还有少量用于动物饲料、医药和化学品生产中。2008年,世界硫酸铵产量大约为1903万吨,贸易量914万吨,占产量比例达到48%。硫酸铵生产主要分布在世界较发达地区,东亚、西欧和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地区,产量分别为450万吨、379万吨和253万吨,总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23.7%、19.9%和13.3%。世界硫酸铵供需基本平衡,东南亚是世界硫酸铵最大的消费区,消费量396万吨,占比20.8%;其次是拉美,消费量353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8.5%;然后是西欧,消费量324万吨,占比17%。硫酸铵主要进口地区是东南亚、西欧和拉美,进口量分别占进口总量的29.3%、25.6%和24.5%。西欧、东亚、东欧/中亚和北美是世界大的硫酸铵出口地区,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1.6%、22.0%、19.9%和16.0%。

3.1.2 东南亚硫酸铵市场分析

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铵生产和消费区域,同时也是主要的进口和出口地区。东南亚在硫酸铵方面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大概25%的表观消费量需要进口。未来该趋势将会继续维持。

2008年东南亚地区硫酸铵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7%。其中,中国台湾、印尼和泰国的硫酸铵产量占该地区产量的98.3%。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铵进口区,占世界进口贸易份额的将近29.3%。马来西亚约占该地区进口份额的34.1%,越南占24.9%,印尼占18.1%,菲律宾占15.1%,泰国占7.3%。东南亚硫酸铵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的 4.1%。中国台湾约占整个东南亚硫酸铵出口贸易的71.0%。

由于东南亚市场是国际上硫酸铵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这将给未来中国硫酸铵的出口形成较好的国际大环境。

表3-1 2008年东南亚硫酸铵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实物量国家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