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文化的个性与特点

日本政治文化的个性与特点
日本政治文化的个性与特点

摘要: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构成多样、内容丰富的政治文化。从文化源流的角度看,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有三大方面:一、本土生成的传统文化;二、源自中国的儒家文化;三、吸收从西方传来的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源流的多源性导致了日本文化结构的多重性与复合性。从文化发展演变的阶段看,上述三个文化源流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又先后占据主导性地位,使日本文化的发展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看,日本政治文化有以下几大要素:神国思想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这几大要素虽然不足以涵盖日本政治文化的全部内容,但却构成了日本政治文化最具特色和基础性的

本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基本要素

林晓光(法学博士)

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构成多样、内容丰富的政治文化。其政治文化的形成既有本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浸润,也有对外来文化、尤其是对于古代东方文化和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东、西两大文化在日本这样一个岛国上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使其政治文化具有多源、多重、多样的特点。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有三大方面:一、本土生成的传统文化;二、源自中国的儒家文化;三、从西方传来的基督教文化。文化源流的多源性导致了文化结构的多重性与复合性。因此日本政治文化的要素构成和结构特征又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而且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二是外来文化的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具有压倒性、主导性的作用和地位。三是在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利用、融会贯通的同时,基本上保持了本土的原生性文化的精髓。日本政治文化有以下几大要素:神国思想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这几大要素虽然不足以涵盖日本政治文化的全部内容,但却构成了日本政治文化最具特色和基础性的主体部分。从这几个角度入手,也许还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日本政治文化的整体框架和丰富内涵,但至少揭示了日本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多少可以提供一个分析平台,用于解读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行为特征、日本政府政治运营的核心理念及其对外政策的决策思想等政治行为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基于政治文化的考察视点,我们考察和研究的主要是文化对于国家政治外交、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问题,因此基本上不涉及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物态文化,而是兼及文化的制度、行为、精神等三个层面,并集中于文化思想对于政治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治行为反映出来的文化底蕴。从这一点考察日本的政治文化,我们就不能不将考察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放在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等方面。因为笔者认为:对日本政治、外交,乃至民众心理、

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作为复合型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潮,对日本民族的发展和国家和民族的近代化、统一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央政权的建立,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不失为积极的作用。但但日本近代历史告诉我们,作为一把“双刃剑”,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的过分张扬和推崇,尤其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政策理念的全面又使之自我异化,走向极端化、沙文化,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实行扩张主义政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理念,成为法西斯军国主义蒙蔽国民,驱使国民为其侵略战争卖命的意识形态工具。由此可见,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与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和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成为考察和解读日本近代政治文化的一把钥匙、一个切入点。

在对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的政治文化进行考察时,笔者并未全面考察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的历史源流、发展演变,也没有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它思想渊源或理论观点,而是主要考察民族主义对于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日本政治变动和外交决策的过程中,民族主义作为文化环境所起到的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在二战以后的在民主改革中,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的被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皇集权、军部擅权的法西斯专政体制被废除,政教分离,神道与国家政治分离,民主、和平思想的传播,议会内阁制的政权体制的建立,普选制的实行,这一切都有助于民主和平的政治文化在日本的形成。至少在国家政治外交的层面,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已经大为削弱,不再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思潮、民族心理的深层,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仍然存在并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存在着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的多方面作用,不应、也不可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不能不注意的是,冷战后在日本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神道思想和民族主义似乎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将对日本政治产生何种影响?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政治外交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值得

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日本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基本要素

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构成多样、内容丰富的政治文化。从文化源流的角度看,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有三大方面:一、本土生成的传统文化;二、源自中国的儒家文化;三、吸收从西方传来的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源流的多源性导致了日本文化结构的多重性与复合性。从文化发展演变的阶段看,上述三个文化源流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又先后占据主导性地位,使日本文化的发展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看,日本政治文化有以下几大要素:神国思想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这几大要素虽然不足以涵盖日本政治文化的全部内容,但却构成了日本政治文化最具特色和基础性的主体部分。从这几个角度入手,多少可以提供一个着眼点或分析平台,用于解读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行为特征、日本政府政治

运营的核心理念及其对外政策的决策思想等政治行为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基于政治文化的考察视点,我们考察和研究的主要是文化对于国家政治外交、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问题,因此基本上不涉及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物态文化,而是兼及文化的制度、行为、精神等三个层面,并集中于文化思想对于政治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治行为反映出来的文化底蕴。

一、日本政治文化的结构与渊源

东亚文化发源于中国,中华文化是东亚地区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古代中国社会的策源地在黄河流域,它从这里扩展到长江流域。远东社会的策源地把这两个流域都包括在内,然后一方面沿着中国海岸向西南方扩展,另一方面向东北扩展到了朝鲜和日本。”[1]这就清楚地描述了古代东亚文化扩展流布的脉络,进而说明了中日文化关系的源与流、原发与继发的联系。成熟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日本原始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尤其是代表古代中国宗法伦理、道德纲常的儒家学说,实际上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古代东亚各国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制度的精髓和准则,显示了强有力的文化自生创造性。与此相比,日本文化则具有突出的移植模仿性,日本的儒、佛、道诸家学说思想,甚至文字、习俗、政治法律制度,都是自中国移植模仿而来。这种移植模仿性又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非但不排斥外来文化,反而通过积极地吸收、消化、改造,充分利用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使之适应日本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加速日本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旦日本发现西方文化具有比中华文化更先进的成分时,就竭力突破中华文化的封建桎梏,积极向西方文化学习,摆脱中华文化的束缚和局限,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蛙跳式”的发展跃进,成为东亚地区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跻身于西方列强之列。这又反映出日本文化的随机性和应变能力强的特点。

1、外来文化与日本政治文化的结构、源流

日本是一个岛国,是公元一万多年以前由于海水上涨才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其本土文化一方面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结合大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大陆文化进行改造加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形成于农耕社会确立和统一民族国家成立的弥生时代至大化改新时期。[2]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日本进入弥生文化时代,稻作农耕获得了迅速地发展,水利的利用,农具的制造,祭祀活动以及对于这些事务的管理,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大约公元前1世纪,在日本的九州和畿内地区出现了国家。其中奴国(今福冈县福冈市)出土的西汉铜剑、铜矛和“汉倭奴国王”金印,证明了日本早期国家与中国汉王朝存在的联系。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在日本出现了更为强大的地域性国家,邪马台就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个。[3]公元四世纪初,日本的地域性国家逐步发展成为以畿内地区为中心的大和王国。随着统一国家政权的建立,日本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日本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在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的情况下,自成一体地发生和成长起来的,相对于其他许多大陆国家而言,日本的早期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国产文化”,具有相当强的“原生性”。这既是日本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和组成部分之一。

公元592年12月,推古女王继位掌握朝政大权。第二年又立圣德太子掌管朝政。他们两人进行了多项改革,史称“推古朝改革”。主要的改革内容有:1、制定《冠位十二阶》,按照儒家的德、仁、礼、信、义、智,规定六级十二阶冠位的高低。2、制定《十七条宪法》,遵循儒家的“礼治”思想,强调“治民之本,要在乎礼。上不礼而下不齐,下无礼以必有罪,是以君臣有礼,位次不乱;百姓有礼,国家自治;其中14条涉及官吏的行为准则。3、尊崇佛教,“当今朕世,祭祀神祗,岂有怠乎”,“群臣共为竭心,宣拜神祗”。4、积极开展对隋朝的外交。607年,小野妹子使隋所持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当年9月大和国使者来隋所呈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天皇”。是日本统治者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天皇”的称号。[4]通过典章制度和对外交往,极力体现王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尊严地位,是日本国家意识和权力意识的形成与强化。646年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大力模仿和吸收中国唐朝文化的时期。随着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文物被大量复制、移植到日本,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形成了“唐风化”的热潮。到平安时代(794—1192年),进入日本的唐朝文化被改造、更新,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交融,实现了“国风化”。幕府时期(1192—1868年),在武士政权的统治下,日本完成了对佛教和儒学的“日本化”。德川家康曾指出:“吾国乃神国也,尊神崇佛,……佛即神,神亦佛,两者同一。固君臣之道,坚守国家统一,乃吾日本向神誓忠及崇仰神之明证也。……仁、义、礼、智、信之理,亦皆含于神意之中。”[5]这里谈到了神、佛、儒三种文化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文化上的意义。神佛同一,但神在佛先,文化思想上的“佛主神从”转化为“神主佛从”。以儒学之伦理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则皆存于神意之中,而对神的忠诚与崇敬又体现于政治上的君臣之道、国家统一,以及“士农工商”的区别身份尊卑的社会等级制度。显然,神国学说已超越于佛、儒之上,成为日本政治文化的主导性构成。同时,早已经传入日本的中国道教也发生了质变,与日本传统的神国学说结合,转化成深入社会、并深刻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神道教。[6]至此,日本文化的演进完成了吸收融合中华文化的精华、促进本土文化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第二阶段,而日本文化的构成中也增加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部分,中华文化成为日本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源流和组成部分。在日本文化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儒、佛、道各家思想学说对于形成社会行为规范,维系道德伦理准则,都有一定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日本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三个源流和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和传播产生的“兰学”。16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文化逐步传入日本,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技术、基督教、“兰学”。西方技术文明传入日本的物质载体主要是兵器。1543年8月25日(公历9月23日),一艘中国帆船因风暴漂流到日本南部的种子岛,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手执铁炮(日语称步枪为铁炮),试之,果然不同凡响。”[7]通过学习铁炮的制造和使用,日本开始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以及技术文明。1548年8月,耶稣会传教士方济各到大日本的鹿儿岛开始传教活动,揭开了基督教(天主教)文化传入日本的序幕。天主教在日本迅速传播。到1582年,有教堂200多座;到1605年,教徒达75万人。日本史学家称之为“天主教世纪”。[8]

日本天主教徒人数增长情况简表:

资料来源:[日]福尾猛市郎:《日本史史料集成》,第一学司社1980年,第149页。

随着天主教的传播,西方教育、西方文化艺术也在日本传播开来。西式学校(包括神学院)讲授拉丁文、葡萄牙文、音乐、绘画、戏剧、天文、地理、几何、算术、医学、哲学,到1583年,已有200多所,学生累计1.2万人。[9]1582年,耶稣会为了宣扬自己在东方传教的业绩,从有马的教会学校选拔了4名学生远赴欧洲。他们1590年回到日本时,带回了西洋乐器、活字印刷机、地球仪、和《世界地图册》、《世界城市图册》,是日本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去”学习西方文化,在日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天主教的传播和教徒人数的不断扩大使日本封建统治者感到潜在的威胁。1587年6月19日,丰臣秀吉发布“驱逐传教士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禁教、”“锁国”的文化自我封闭时期。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日本统治者接连发布五次“锁国令”,实行极为严厉的禁教政策,取缔天主教。直到1720年的德川幕府时期,第八代幕府将军德川吉宗才对于从荷兰输入的天主教以外的西方书籍、主要是自然科学的书籍开禁,并以长崎作为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与荷兰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由于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化,如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等的输入主要是以荷兰语为媒介,所以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之为“兰学”。随着西方科技文明被介绍到日本,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平等观、哲学思想,以及启蒙思想和文艺复兴的文化成果也大量进入日本,造就了一批具有近代文明意识的日本知识分子。他们以西方文化为武器,批判封建制度和锁国政策,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向富国强兵。日本统治者对这些“异端邪说”非常恐惧,从18世纪末开始奉行镇压“兰学”的政策,惩治抓捕兰学者。1828年,逮捕并驱逐德国人西博尔德,其门下弟子数十人也相继被捕。1839年,幕府有大兴“蛮社(尚齿会,又名蛮学之社)之狱”,迫使多名兰学者自杀。这就使得随“兰学”的兴起而在日本广为传播的西方文化也受到禁止和打击。19世纪,西方列强纷纷倚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亚洲国家的大门。1854年3月31日,美国舰队兵临日本海岸,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欧洲列强也纷至沓来,先后迫使幕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口通商。西方文化再一次大规模传入日本,被称为“洋学”,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洋学者,创办庆应义塾大学的福泽谕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比较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指出前者的落后性与后者的先进性,主张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10]这是日本文化发展史的第三个阶段—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阶段。

2、明治维新、文明开化与日本政治文化的演进

明治政府时期,日本又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文化的高潮。1868年1月3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以天皇名义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成立维新政权。维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举措。2月0日,设置“三职七科”,2月25日改为“三职八局”。4月4日,以天皇名义发表“五条誓约”,作为施政纲领,宣称要“破历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6月11日,发布“政体书”,实行“太政官制”,设置“七官二局”。10月12日,天皇举行即位大典。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689年2月,西方国家相继承认明治政府为日本的合法政府。[11]

为学习西方文明,通过国内的“文明开化”推进政治经济的改革,明治政府决定派出大规模考察团赴西方。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称之为:“外交内治,前途大业,其成与否,在此一举。”[12]1871年12月23日,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全权大使、包括107人的使团从横滨出发,历时1年另10 个月,耗资百万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财政收入的2%以上),考察了12个西方国家,[13]进一步认识到日本文化与西方的差距,认识到要想使日本“富国强兵”,就必须吸纳西方文明成果,实行“文明开化”。这一文化变革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为主,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和近代文明的一场社会“运动”。

在政治领域,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首先翻译出版大量有关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书籍。如:《万国公法》(1865年)、《荷兰议员选举法》(1872年)、《法国政典》(1873年)、《泰西政治沿革志》(1874年)、《民选议院纲领》(1875年),使西方政治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从思想理论深入到政治理念、政治文明的层面,对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其次进行政府体制的改革。1868年,明治政府以美国的三权分立为参照,公布《政体书》,建立了以西方政治制度为模式的近代日本政治体制。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度,设立包括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等各部的内阁。1869年7月25日,天皇下诏另各藩主“版(领地)籍(户籍)奉还”。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建立近代府县制度,全国划分为1道3府72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贵族院令》、《议院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等法律,初步形成了近代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天皇专制主义的法制体系。[14]

在产业科技领域,提出“殖产兴业”的口号,主张以“东洋道德”为基本,以“西洋艺术(技术)”为器用,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引进火车、轮船、纺织机,发展工商业,促进了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奠定了日本近代化的物质基础。

在教育领域,改革教育制度。1871年设立文部省,统管全国教育行政。同年成立学制调查委员会,研究学制改革问题。1872年颁布《学制》,把全国划分成8大学区,各设大学1所,每个大学区下设32个中学区,各设中学1所,每个中学区下设210个小学区,各有小学1所。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学制。1879年、1880年,先后发布《教育令》、《修改教育令》,推行国民教育。1886年,发出《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

学校令》、《小学校令》,兴办帝国大学、师范学校,聘请外籍教师,引进西方教学内容,使日本走上了以欧美为摹本的近代教育之路。但1879年的《教育大旨》和1890年的《教育敕语》把“忠君爱国”作为教育目标,使神道思想、神国学说渗透进学校教育。[15]

在军事领域,明治政府提出“富国强兵”的口号,并且把“强兵”作为“富国之本”,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军事科技,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首先是军事管理体制的改革。1870年,宣布废除原由藩兵体制,全国陆军统一采用法国军制,海军采用英国军制。1872年,把兵部省管理全国军队的旧制,改为欧美式的陆海军分离制,分别成立陆军省、海军省。1873年,建立常备军、后备军、国民军三种军队。1874年,仿照德国的军政、军令二元组织的模式,在陆军省设立参谋局。不久后,把参谋局升格为参谋本部,从陆军省独立出来。并设立监军本部,使陆军的管理和指挥形成陆军省、参谋本部、监军本部三大军事机构并立的体制。其次是军事教育制度的改革。1874年,陆军兵学寮改为陆军士官学校。1876年,海军兵学寮改为海军兵学校。1883年,成立陆军大学。采用欧美军事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近代化的军事人才。第三是在吸收西方先进军事科技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军事工业,创办兵工厂。这一系列军事改革开始了日本军队近代化的进程。[16]

在社会生活方面,明治政府废除封建等级制。1870年,允许平民有姓氏,允许贱民享有平民权利,宣布“四民平等”。1871年,颁布《断发脱刀令》,允许人们剪短发、不佩刀。1872年,宣布废除阴历,规定从1873年1月1日起采用公历。废除幕府时代的武家服饰,以西式礼服为官服,提倡穿西装。饮食习惯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欧美人吃牛肉、喝牛奶,把以前认为肮脏的牛肉、牛奶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饮食习惯的变化促进了饮食行业的发展,西餐厅不断开张,日本人成为西餐厅的常客,甚至以吃不吃西餐视为是否文明的标志。明治政府还积极宣传欧化,引导和推动全社会的欧化。报道天皇穿西装、喝牛奶、剪短发和出洋旅行的消息。社会生活习俗的改变推动了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变更,促使日本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美国著名学者卢恩·本迪尼克认为:“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17]

客观的说,明治维新以后近代天皇制的确立,以及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的实施,从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到社会规范、国民心理,发挥了权威性功能,对于日本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政治文化意义上的规范作用。

[1]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版,上册第28页。

[2] 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6页。

[3]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华书局1963年。

[4] 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11—13页。

[5] [日]佐佐木润之介:《日本民众的历史》,三省堂1974年,第3卷,第276页。

[6] [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先进技术与日本式心理》,TBS布列塔尼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7] [日]《铁炮记》,转引自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8] 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9] [日]海老泽有道:《南蛮文化》,第61页;转引自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10] 参见,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982年第3次印刷。

[11]《明治维新基本文献史料选译》,《明治维新的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68—169页。

[12] [日]大久保利谦:《岩仓使团研究》,宗高书房1976年,第161—162页。

[13] [日]烟山专太郎:《征韩论实相》,楚南拾遗社1900年译印,第231页。

[14] [日]维新史料编纂会:《维新史》,吉川弘文馆1983年,第5卷,第790—791页。

[15] [日]大久保利谦:《近代日本史史料》,吉川弘文馆1975年,第98—99页。

[16] 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17] [美]卢恩·本迪尼克:《菊花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41页。

偶像变迁与时代文化

偶像的变迁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变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偶像。偶像是一个时代所造就出来的,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偶像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的。偶像伴随着一代代的人成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雷锋、陈景润、邓丽君;八十年代的张海迪、老山英雄、北岛、三毛等等。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不同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 六十年代的标志偶像:雷锋、保尔?柯察金、王进喜。 七十年代的标志偶像:陈景润、邓丽君、李小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除了继承六十年代已有的偶像之外,并没有增加多少新人物。但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歌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在改革开放的前后,中国的重心由政治斗争转为经济建设,人们的偶像也开始改变,变成了当时的那些台湾,香港,西方的富人、歌手、影星。邓丽君,是一位台湾歌手,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偶像,她人美,歌声更美!无与伦比!!音容笑貌,一举手一投足是那么的到位,另人难以忘怀。更让人欣赏和敬佩是她的歌总是能触及人们心灵深入最柔软的部分,仿佛在娓娓诉着你的心事,使人产生共鸣,旋律优美,无论自己的唱的好不好,任何场合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低声吟唱!她的歌充满温暖感,如春风吹拂,是一种有情不在声高的浅唱低吟,使人联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李小龙是一位香港的影星,是大家熟悉的、喜欢的。有民族气节李小龙的功夫,洗脱了60年代世界各国对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李小龙的功夫并非暴力,而是“我武维扬”的精神。李小龙超越了民族也超越了这个时代,你可以看到即便是被李小龙在电影中不断嘲弄的日本人也心服口服,将其奉为“武之圣者”。李小龙的影片正如他的名言:“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人们喜爱李小龙源于他的个人魅力,由于技术等方面的缘故,李小龙的电影大部分是相当粗糙的,但李小龙的表现仍然魅力四射。生命可以死去,形象却是不朽的。电影形象只是李小龙个人魅力的一部分,李小龙是多才多艺的,他的诗、画、舞、哲学思想都令专业人士所佩服;他的截拳道理论对人们的启发绝不止于武术一道,所以他的崇拜者来自各种不同的职业。在功夫电影方面,李小龙是一位伟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其他很多方面甚至是后无来者的。 八十年代从单一走向多元。标志偶像:张海迪、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偶像,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还有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这些偶像,以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继续成为大众景仰和学习的对象。另一类偶像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文学界,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大陆产生了一大批“迷”和跟随者。 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大陆,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版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那个惟妙惟肖的黄蓉——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日本的《血疑》带来山口百惠。这个时期的港台歌星则有BEYOND、张雨生、费翔以及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的张明敏等等。 与六七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的“偶像”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

日语高考日本文化常识题背诵题

日本国基本概况以及民族风俗 一、基本概况 1、国名全称为日本国。 2、地理位置 是本是一个地貌特征奇特的群岛国家。它多山地、多地震、多温泉、多火山、多森林、多河流、多湖泊,但平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濒颚霍茨克海,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黄海、东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日本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日本列岛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 900多个小岛组成,四个大岛的合计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日本地域狭长,四面临海,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约达3.4万千米。 3、山川河流 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部面积的75%,其中一般山地和丘陵占65%,火山地和火山麓占10%。并湾山系和南湾山系纵横贯穿四个大岛,相汇于本州中部。主要山脉有奥羽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山脉、越后山脉、飞弹山脉、日高山脉、四国山地、九州山地等。富士山为全国第一高峰,世界著名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该山海拔3776米。 日本列岛河流密布,共有河流上百条,主要有利根川、信浓川、石狩川、北上川、天盐川、木曾川六大水系。其中信深川最长,为367千米,而利根川流域面积最广,达16840 平方千米,为日本第一大河。湖泊较多,共有600多个,最大的是琵琶湖,面积为672平方千米;最深的是田泽湖,最深处达423.4米。 4、气候 日本列岛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多雨、多雪、多台风。终年比较温和湿润,夏季东海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秋之交多台风,年均降水量在1700-1800毫米左右。 日本的平均气温多在10摄氏度以上,最冷的月份一般为1月和2月,最热的月份一般为7月和8月,梅雨和台风也是日本气候的特点。 5、人口、民族 日本人口为1.2594亿,人口总数居世界第八位。 日本人主要是大和族,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占人口的99.3%以上,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有1.24亿人。少数民族只有阿伊努族,旧称"虾夷"族。 6、行政区划 日本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制。全国共分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下设662个市、1993个町、81个村和23个特别区。 7、宗教 日本是多宗教国家。神道教和佛教是并立的两大宗教,为多数日本人所信奉,其次是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信徒较多。 8、教育 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专2-3年。实行9年义务教育。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08094020 张家瑞 2012/05/16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徐福人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进步起了推动作用。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 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篇一: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摘 要: 寒暄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 ,但其具体 内容和表达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分析日语寒暄语表 达的独特性可以管窥到日本民族的深层社会文化。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 语言特征 文化 人们在交谈中离不开寒暄语,日语寒暄语是日本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作为日 语学习者,我们必须掌握日语寒暄语,以实现与日本人的顺利交流。日语的“挨拶”一词源于古代 汉语。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禅宗和尚们为了悟道,常常进行一对一的问答,这被称为“挨拶”。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挨拶”一词的含义较广,日本语言学家渡边 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 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社仪性行为之一。”由此可见,“挨拶”是以语言行为 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为方式。 所谓动作,可以想象到的如见面或分别时的点头、 握手、 鞠躬、拥抱和亲吻等。“挨拶”还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用以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 系。事实上,所谓“挨拶”行为,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因为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两个 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彼此相见时,总需要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相互确认对方的存在 ,增进感情,建 立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寒喧虽然是人类社 会的普遍行为,但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譬 如中国人喜欢握手,日本人喜欢鞠躬,西方人则更习惯于拥抱,诸如此类都有很深的社会渊源。在 语言表达上,更是互不相同,例如,中国人见面时说“幸会”“你好”,而日本人则说“早安”“晚安”,甚至 于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类有关天气的情况来打招呼。所有这些,都与各民族的历史、社 会文化乃至人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对日语寒暄语表达作考察。 一、日语寒暄语表达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集团主义归属心理 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 山地和火山占国土面积的 74%。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 恶劣,与外界交流很少,外来影响很难进入日本 ,而且日本列岛内部的各地域之间相对隔绝的环 境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团结互助、居安思危和竞争的意识,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民族集团意 识。日本是一个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社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缘故,日本人对其所在的集团形 成了“家”的意识,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家靠家庭,在社会靠企业,而企业靠国家。所以欧美人说, 整个日本就像一家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日语日常寒暄语表达也反映了这一点。日本人在离家 出门时,通常对家人说:“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 ”而家里人则说一声:“い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呀)。 ” 外出回来的人在进门时要说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而在家的人则说:“お帰りなさい (你回来 啦)。 ”这种“挨拶”不仅仅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在学校、 公司,在凡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均普遍 1 / 9

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从现象到原因 摘要: 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日本人将死美化,升华,从情死到剖腹,死甚至成为一种艺术。这受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宗教和哲学因素额影响,并与武士道息息相关,死在日本成为一种人格的昭示,象征着忠诚,也释放出自己的精神以求永生。且日本人的生死观不分善恶、不分是非,是一种“善人尚能往生,何况恶人哉”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自杀似乎成为了日本社会摆脱不掉的毒瘤。透过其表面的原因---日本社会的生存压力过大,很大一部分应该归于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中国人在提倡积极入世的儒学的影响下,具有“重生安死”的倾向,而日本人“惜生崇死”1。西方的基督教反对自杀,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处置,否则是对上帝的冒犯。日本文学评论家加藤周一谈到日本人的生死观时指出:“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日本人之所以自杀率高居不下,除了日本人天性的脆弱和爱走极端之外,这种传统的死亡观恐怕难辞其咎。 一、情死与剖腹 日本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都以“情死”为主题,从近松门左卫门1703年的《曾根崎情死》到渡边淳一的《失乐园》,都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浪漫的殉情自杀甚至成为一种时髦的事情。在日本人看来,死是悲哀而美丽的,死的一霎那就是美的极致,如同樱花飘落般,让人震撼和难忘。而为了人世间最美的感情—爱情而死,更是双双放弃了对尘世的眷恋,那一霎那灵魂和肉体完美结合,重新回归人类最初的伊甸园。 除了情死,日本人很重要的另一种典型死法是剖腹。 日本历史上剖腹而死的不胜枚举,与“武士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直是武士和近代军人最崇尚的自杀方式。虽然剖腹并非自杀的理想部位,并不能很快致死,相反是异常痛苦的。据日本有关记载,没有“介错人”帮忙,最快毙命也需要6小时以上,长的则达72小时才能血尽而亡。因此,剖腹并非单纯为了实现死亡的目的而自杀,而是一种仪式行为。剖腹除了显示自杀者的勇敢和留下确凿的自杀证据2外,更主要的是源于日本人对“腹”的信仰。日本古代,男性以大腹便便为美,时至今日的相扑,也反映了日本一种传统的审美倾向。“腹”在日语中有丰富的含义,可以表示心、思想、情感、勇气、豪志等,认为“魂在腹中”。剖腹既表明忠诚与勇敢,昭示生者,震慑敌人,也释放出自己的精神以永生。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这样连自杀也发展成为一种程式甚至艺术。 二、独特的生死观 坦然面对死亡,甚至于欣赏死亡,是日本民族的一个特性。正如日本人喜欢樱花,是因为樱花象征着生命霎那间的魅力,刚刚盛开,便瞬间凋谢3。生命因死而得到超脱,进入永恒,美因死亡达到了极致。在日本人看来,人的肉体生命就仿佛烟花,绚烂而短暂,而人的灵魂不灭,可以永生。同时,不像中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那种有善恶、有是非的生死观,日本人认为,一个人,无论生前是善还是恶,是是还是非,死后都将成佛,其牌位、理应放入神社,受后人供奉。所以说,日本人的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世界特有的生死观。 1《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李泽厚 2因在战斗中或平时以自刎或其他方式自杀,事后旁人很难判断是否是他杀 3引自《樱花的过渡---日本文化的面貌与精神》王永娟姜俊燕

《从日本电视剧看中日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学科分类号0702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从日本电视剧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日文):日本のドラマから見られた中日文化の差異姓名曹玲 学号200704002206 院(系)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年级日语专业2007级 指导教师余建平 2010年12月15日

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论文(设计)题目 从日本电视剧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日本のドラマから見られた中日文化の差異 作者姓名曹玲所属系、专业、年级外语系日语专业2007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余建平讲师预计字数8000 开题日期2010.12.15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中日两国之间有两千年以上的交流历史。两国在文化方面,既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为了强化中日关系,必须要加深相互之间文化的理解。一国的电视剧可以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所以,从日本电视剧可以很好的理解日本的电视剧。通过中日文化的比较,可以清楚的了解两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后,希望可以为加深中日两国的交流和理解有一些帮助。 2、中日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文化上的共同点有目共睹,在文字、饮食等习俗中都可以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发别国市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这一环节不能少。从日本电视剧这个角度来看中日文化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电视剧中可以联系中国实际有一个很好的比较。国内外很多对中日文化研究领域都就这一视觉,做了很好的对比研究。本文将探究的重点放在对日本电视剧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并结合时代背景,生活习惯,对中日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洞悉其艺术世界,以期弥补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主要内容: 前言:日本电视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加深,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量也越来越大,并拥有超大的粉丝群体,影响极其广泛。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对日本电视剧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电视剧中可以发现中日在风俗习惯、交流沟通等很多方面的不同,并就中日文化的差异做出很鲜明的对比。 第一章:日本电视剧中的关键词里日本人的心 第一节:电视剧中怎样表达日本人内心的感情 第二节:在现实生活中,日本人怎样用语言表达感情 第三节:怎样看待日本人的家庭观念 第二章:日本的电视剧与中国的电视剧有什么区别 第一节:日本电视剧和中国电视剧的差异 第二节:日本电视剧的精髓 第三章:中日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日本电视剧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第二节:我眼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结束语:本文将探究的重点放在对日本电视剧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并结合时代背景,生活习惯,对中日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洞悉其艺术世界。

日语专业论文 日本电视剧的文化及其影响

日本电视剧的文化及其影响 外国语学院09级应用日语5班 日本ドラマの文化と影響 外国語学院09級応用日本語5組 摘要:日本电视剧的类型有很多,并深受观众的喜欢。它们不仅带动了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还使电视剧的相关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电视剧在故事内容上既有对古代日本社会的复原也有紧紧把握时代的动向,对社会的新思潮,产生的新问题都进行了一些解读,对观众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关键词:日剧社会文化新问题影响 要旨:日本のドラマのタイプが多いし、観衆もきにいっています。それは日本のドラマ残業の発展することを促進するだけでわなく。ドラマの関連製品に大きな経済効果も促せています。日本のドラマの内容は古代の日本社会の情景の復元したし、時代の方向をも把握しています。社会の新しい思潮、新しい問題を示すものとなっていることで知らないうちに、観衆に影響を持て来ます。 キーワード:ドラマ社会の文化新しい問題影響 一、日本电视剧的发展 (一)日剧的类型 日本电视剧通常以爱情为主,还有描写职场生活的,也有根据小说或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总的来说日本电视剧比较偏重于现实。日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纯爱剧、青春校园剧、悬疑剧、职场剧、家庭剧、时代剧。 1.纯爱剧 纯爱剧是日剧里最普遍的,我们首先接触的日剧也是纯爱剧。90年代我们比较熟悉的日剧《东京爱情故事》、《悠长假期》、《恋爱世纪》等都是那时纯爱剧的代表,也是至今纯爱剧的代表,地位不可撼动。纯爱剧主要就是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但是日剧中纯爱剧中的爱情不是空洞的,它会让观众从中体会到许多感悟,但那种感悟又不是

轰轰烈烈的,让你从心底体会到爱。 2.青春校园剧 青春校园剧主要是采用年轻的偶像演员来演,受到众多学生的喜欢,也是众多年轻演员成名的重要途径。青春校园剧大致有两种模式第一,GTO式热血+友情戏模式第二,残酷青春模式。前者的主要代表作就是《GTO》这部剧在日本播出时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每一所学校都回响着“真希望有这样的老师啊”,这个呼声从中学生扩展到大学生、粉领族、家庭主妇,赢得了所有国民的支持。“鬼冢老师”也成了当时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由它贯入的“怪老师碰见坏学生—坏学生变好学生—齐力拯救学园”的模式迄今仍是日本校园剧举一反三的八股套路。《极道鲜师》、《龙樱》等都是这种模式。后者的代表就是“野岛伸司校园三部曲”即《高校教师》、《人间失格》、《未成年》,一改往日积极向上的友爱主题,而将禁断的师生恋、黑暗的校园暴力、少年的叛逆逃亡毫不留情地曝露在光天化日下。从而让你体会到青春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 3.悬疑剧 日本的悬疑推理剧一向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大多数悬疑剧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木村拓哉主演的《沉睡的森林》。女主角心中隐藏十年像森林一样隐秘的记忆﹐被唤醒时﹐隐藏在罪恶背后的真相终于暴露在日光下。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是天使与恶魔共存的个体。这部剧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了,近几年较优秀的悬疑剧有根据东野圭吾的小说改编的《白夜行》、《神探伽利略》等。《白夜行》是启用的年轻演员绫濑遥和山田孝之出演,尽管年轻,却不负众望,演的淋漓尽致。雪惠与亮之间的那种似爱又非爱的那种感觉演的恰到好处。他们的愿望只是在太阳下一起散步,可是最终因为人的欲望而没能实现。《神探伽利略》则启用的演技派演员福山雅治搭档柴崎幸。福山将汤川学演的既让人感到严肃又觉得非常可爱。利用物理知识查明案件是这部剧的特点。 4.职场剧 职场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大多描写医生、厨师、警察、新闻主播、律师、还有就是不得不提的OL。在日本,医疗题材的电视剧会特别受欢迎,《白色巨塔》、《医龙》、《救命病栋24小时》、《code blue》等都是收视很好的医疗题材的电视剧。一般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描写的是医院里的许多黑幕,医生出色的救助病人等。最特别的就是以OL为题材的剧集。一过30岁的粉领族,恋爱工作样样告急。于是,越来越多的职场OL 剧应运而生,替粉领族抱不平,也描绘出职业女性的美不是因为时髦的发型、化妆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电影《忠犬八公》讲述了一只日本秋田狗对主人的忠诚和爱,从侧面也反应出了一些日本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最为明显地体现为如下特征: 一、忠诚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忠诚,员工忠于上司、忠于企业、公司忠于员工。 日本企业不仅推崇能力,更看重忠诚。 同时,日本企业员工也同时把忠诚企业作为自己人生的荣耀。 在日本,不忠诚的人是被人唾弃的。 日本员工时时处处维护自己企业的荣耀,不允许任何人有辱自己的企业。 日本年轻人一旦进到一家大公司,就把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企业是员工的家,情感的纽带,道义和责任的要求都使得企业不会轻易辞退员工,员工跳槽的现象也也十分罕见,从一而终任劳任怨是日本企业员工所只能从的道德准则。 此外,日本企业一般不轻易解雇员工,使员工产生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心理。 日本员工行为中往往表现出无条件服从企业,为企业发展忍受各种苛刻的条件。 日本人的忠的意识除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还因为自身的忧患意识浓重,日本的耻感文化特色,资源短缺,受灾频繁,是日本人必须强调一种忠的意识,才能更好的生存,从忠于天皇、忠于国家、忠于企业,日本人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文化资源。 二、以人为本,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日本民族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耕民族,种族单一,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具有长期的家族主义文化传统,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日本民族主义传统和与此相联系的团队精神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各种制度、方法、习惯之中,使企业全体员工结成“命运共同体”。 员工与企业之间保持着叫深厚的“血缘关系”,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矩,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日本企业把“以人为本”的细想贯彻到企业文化中,把培养团队精神视为企业文化的灵魂。 正是这各方面的综合,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激励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一个个真正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从而爆发出勃勃生机和很强的创造力,完全不同于美国企业的机械性组织。 团队精神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日本企业重视团队能力,个人能力被置于其次地位。 日本企业采取年供序列工资制,晋升主要凭年资相应的职务晋升也主要凭年资,资历深、工龄长的员工晋升的机会较多,并保证大部分员工在退休前都可升到中层位置。 这种制度是以论资排辈为基础的,员工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比能力更重要。 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要成长为一名受重用的优秀员工,要被派往多个地点去任职,要经历多种岗位和工种,虽然有些工作貌似琐碎无聊,与企业似乎无关,但能否安心兢兢业业地做好这些工作,却是企业考察员工的适应性与团队意识的重要手段。 日本企业内部往往没有鼓励员工相互竞争的机制,要求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团结协作,过分的自我表现会收到无情的打击,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员工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评判事物,二是要以群体的和谐为评判标准。 在日本,集体活动甚至于下班后去喝酒都不能够轻易不参加。 三、精细日本作为地域狭小的岛国,资源匮乏,为应对这种局面,日本人养成了精细的文化习惯,甚至有人认为日本人太过于拘泥小节。

日本饮食文化特色介绍

日本饮食文化特色介绍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感觉,好似男人与男人或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同类感。日中交流了数千年,正因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舟船 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 深切的文化血缘。没有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懵懵懂懂,把中国 文化当做一种"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一种"子文化"。中国的文 化是鸡,日本的文化是鸡蛋。中国人何须再向日本人多看一眼。至 于文化,老师还需要向学生学习什么呢?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也是天大的误解。日本文化在它的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文化机体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是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 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 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 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 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 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 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 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从偶像明星谈大众文化影响力的建构

从偶像明星谈大众文化影响力的建构 不朋友对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化创意的现状感到不满,觉得缺少全球传播,也没有什么全球或东亚有影响的明星。因此感到中国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还存在很多局限。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正常的现象。现在看,其实已经有一些好的兆头,其实不少本土的年轻明星受到本土年轻人的喜爱其实就是好的征兆。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正视当下的状况的同时需要在大众文化领域中不断努力。 文化的影响力当然有很多方面,但大众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其实往往对社会产生更重要和切实的作用,往往影响公众对一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人们认为美国文化“软实力”很强,其高端的文化固然有作用,但其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其实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方面许多年的积累,众多的偶像明星其实是其“软实力”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不理解大众文化传播的意义,不能在大众文化领域中具有影响力,一个社会或国家的“软实力”就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也是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的现象。在这个领域中,影视创作、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方面的发展是重要的。其中大众流行偶像的作用也不能轻忽,现代的消费社会,在中产化之后,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力和影响力都在彰显。他们对于偶像明星的追求,当然有其一定的负面效应,也都引起了关切,但偶像明星所形成的认同方面的影响,任何社会都不容小觑。如果没有青少年喜爱的偶像明星,其实文化的传播力就会有相当的局限。这也是构成文化影响力强弱的一个现实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大众文化的传播也是有规律的,它相对于经济的发展往往相对滞后。在大众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只有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支撑之下才可能有更大的彰显,这也是具有规律性的现象。美国其实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GDP就已经超越英国,但真正文化上影响力在全球确立要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直到二战结束才彻底形成支配性的地位。美国当年有许多全球风靡的偶像明星,其影响力的全球传播对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至于日本经济起飞是在六十年代,韩国经济起飞是八十年代,但真正形成东亚的文化影响力却有二十年左右的滞后。日本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偶像和日剧才风靡。韩国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影响力才真正起来。而且有个特点,光有综艺节目或好剧还不行,一定要有很强的年轻偶像。这种积累的时间还是不可少的,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规律。因为文化的传播就是比经济滞后些,它门槛更高,运作更复杂,需要的支撑力更多。最典型的是韩国的例子,九十年代初,日本偶像在东亚影响巨大,当年都认为韩国明星很土很不入流,都看不上。但韩国先在本土发力,到九十年代后期有了一些个别亮点,但现在似乎已经影响力远超日本。这也是有规律的,也无需自卑。 产业发展需要有很多方面,偶像的培养等其实也是一个方面,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模仿的过程。日本经历过对美国文化的模仿或挪用的阶段。韩国也经历过对日本的模仿阶段。这其实有些像制造业的发展,一开始都经历过山寨的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货在西方也是便宜质量不行的,到了七八十年代 1

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

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 日本经历了漫长的史前发展,于公元初进入文明阶段。中国《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倭国王入贡后汉,得光武帝“汉委奴国王”印缓。《魏志?侯人传》记载公元146——188年间倭国动乱。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统一国家,公元239年派使臣至中国带方郡。公元645年,经大化改新开始确立以古代豪族为基础的天皇专制主义。公元1192年源赖朝创立镰仓幕府,使日本走上封建社会道路,一直延续至1868年明治维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前,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从未受到异国异民族的统治。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日本的地理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它的文学特征。 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备押韵的条件,因而日本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诗化。日本随笔、日记文学,都很讲求文体的优美。散文的发展促进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达。十一世纪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其结构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的,前后衔接松散,叙述简单,时间推移与人物性格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即使长篇小说,其结构也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整部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江户时期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长篇小说,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雪国》,明显地具有《源氏物语》的那种结构和描写方法。日本作家在短小、单纯的结构中追求精炼的艺术表现手法。短短三两句的短歌或俳句,往往能准确地表达日本歌人、俳人的感情世界。随笔和物语中的情节描写,也极少有长段落。 第二,文学性格纤细、含蓄。雄伟崇高,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文学除很少例外,与激烈的阶级冲突一般都没有联系。即使是少数例外,作家的表现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 第三,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论为这种优美的境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日本短小的文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家的艺术技巧和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作家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第四,长于摹仿,变革迅速。大化革新后,日本全面向中国大陆开放。汉字、汉语乃至汉诗、汉文,原样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学的重要分支——汉文学。在吸收中国文学的同时,日本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体文,大量吸收中国词汇,创作了独具民族形式的文学作品。大化革新后经过近百年时间,日本文学有了飞跃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奈良平安文学及江户元禄文学。明治维新在资产阶级文学没有成长起来的条件下发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里,为日本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终于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文学发达国家的行列。 日本文学史的分期 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 选秀课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考核情况表 20 09 —20 10学年第 2 学期学院:外语学院——园艺学院 课程名称: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学分: 2 学号姓名: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考核内容:日本文学与日本电影 评语: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论文《浅谈日本的动漫文化》,从《浅谈日本的动漫文化》所处于的社会现实、从《浅谈日本的动漫文化》的特色、从《浅谈日本的动漫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从《浅谈日本的动漫文化》对日本思想的影响、日本文学的不足之处等方面描写了日本文学的特点,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日本文学有较深刻认识。但是只写表面现象,在深入分析研究问题方面还存有不足之处。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用文学分析的视角、美学和比较文学的观点,分析掌握日本文学的特点是学习日本文学的捷径。 成绩: 教师签名: 时间: 2010.06.15

浅析日本的动漫文化 学院:园艺学院学号:姓名: 摘要:从单幅漫画、四联漫画、连环画到现在的动漫,日本动漫历史性的飞跃离不开手冢冶虫这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创了日本动漫的新时代,创造了日本动漫的神话。原本被人认为简单、幼稚的动漫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产业,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在日本,动漫作为第三产业不仅对日本的文化市场起着支撑作用,也对日本的经济起着带动作用,在各个舞台展示着它的非凡魅力。 关键词:动漫产业;手冢冶虫;电影拍摄手法;精神内涵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日本,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熟悉是因为几十年前,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害;陌生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习俗知之甚少。抱着想了解日本文化的好奇心,我这学期选了日本文学与电影这门课。一个学期下来,看了很多部日本经典电影,通过这些电影,我对日本的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只是皮毛而已。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接触日本文化和电影,是通过看日本动漫电影,《机器猫》,《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高达》等等,这些都是我曾经的最爱,我被那完美的剧情深深的吸引,但说实话,我一直是停留在电影画面本身,对其发展过程和内在文化表现了解很少。因此借这次课程论文的机会,我想系统了解一下日本动漫文化知识,浅析日本的动漫文化发展。现在喜欢动漫的人越来越多,日本的动漫充斥着中国市场,甚至很多人将文化侵略和日本动漫画上了等号。有人曾惊呼:“日本动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孩子的生活、审美和美术创作,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如果说日漫都是肤浅低级之作,那就大错特错。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远的寓意。这份寓意,源于对现实的不满。他曾表示,东京碰口碰面都是拜金主义者,人们根本不肯放弃“金钱万能”的观念。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日本动漫! 正文: 所谓动漫,包括动画和漫画两种,而我们一提到动漫,脑海里就会习惯性地浮现出让人感觉简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徐静波3 内容提要:日本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体现在饮食中的日本文化的特征,它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但更多的是通过饮食揭示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二是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三是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著追求。这三个特征大抵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感觉文化的发达。 关键词:饮食文化 审美意识 感性文化 特征 3  一 饮食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演进 饮食文化无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所论述的日本饮食文化,重点不在饮食本身,而是透过饮食的表象来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以及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联性。说到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范围自然极为广泛,论者间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它一定是某一民族之所以能成立的基本前提。美国学者亨廷顿说:“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 素都是语言和宗教。”①语言是该民族圈内用于交流和表述的基本媒介, 其发音、句式结构和词汇自然包含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因子,但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亨廷顿这里所说的宗教,未必是仅仅由信仰和仪式构成的狭义的宗教,而是基于民族宗教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即该民族全体所认同的基本伦理和对事物(物象)是非美丑的判断基准,其范畴应该还包含了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无疑也是广义宗教的重要内涵之一。— 401—3①作者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  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构成了某一族群或民族的精神内核。当然这种精神内核的最终形成都有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一旦基本形成,就将长期成为该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标志(当然它也会随着与外界的交流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最终形成,大致取决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该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是该民族所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审美意识更多的往往来自于后者。也许,自然环境这一词语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1889—1960)使用了“风土”一词,并撰写了同名著作,试图从风土的角度来阐释日本人的国民性和艺术。按照他的理解,风土是某一区域的气候、气象、地质、土质、地形、景观等的总称,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现象,它与生活于这一土地上的人(族群或民族)彼此发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样式和艺术形态。食物也是如此。“与食物的生产关系最深的就是风土。”风土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形式是畜牧还是渔业,决定了人们是选择兽肉还是鱼肉,“这种料理的样式表现了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风土性的自我理解”。这一现象在文 艺、美术、宗教、风习等所有的人的生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①囿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于其他的文化领域,日本饮食文化的最终形成和成熟是比较晚的,相对而言,它受其他相关领域文化的影响也颇为明显。 1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遣唐使的废止和唐朝的没落,新的外来文化影响相对减弱,此前传自大陆的文化逐渐与原有的本土文化融通交汇,慢慢催生出一种本土色彩鲜明的新的文化形态,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国风”,以区别于外来的唐风。那一时期,朝廷的政权操纵在外戚的摄政、关白以及上皇手中,宫廷中的王公贵族和拥有巨大庄园的豪族们则悠游岁月,游园、宴饮、吟诗作歌,差不多成了贵族们的主要生活内容。由此积聚和滋生出的精神,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受的纤细精致,另一是气象的狭小萎靡,这虽是平安中后期贵族阶级的精神,却对后来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另有一个表现在艺术 — 501—①和辻哲郎 風土 、岩波書店、2005年、9—17頁。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1、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

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2、茶道 以"茶道"为例,大体地说,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它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展现的是一个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