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七夕节(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道德腊,英文名:Double Seventh

Festival)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7月7日。七夕节民间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1、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2、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6、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7、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9、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10、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1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3、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14、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

15、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16、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17、登楼谁问牛郎事,只看银河意已凉。

18、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1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20、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2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2、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2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4、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25、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26、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27、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8、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29、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30、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节的诗句

1、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2、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3、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4、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5、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6、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7、度金针、漫牵方寸。——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8、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9、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10、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1、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2、陈迹晓风吹雾散。——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3、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7、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8、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七夕节古诗大全

1、沉醉东风·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2、鹧鸪天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3、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5、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6、鹊桥仙富少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7、韩庄闸舟中七夕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8、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9、鹊桥仙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0、七夕夜女歌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11、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12、和长孙秘监七夕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13、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15、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6、七夕醉答君东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17、七夕·闺女求天女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18、七夕·河边织女星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相关文章:?描写美丽春景的古诗诗句

?古代表达相思的诗句集锦100句?描写雪的古诗词10首精选

?描写春天的古诗10首

?关于相思的诗句80句

?关于星星的诗句

?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词1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10首

?关于秋天的经典古诗句100句

?有关秋天的诗句精选100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导读:诗句大全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6、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12、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3、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4、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5、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宋·吴文英《杏花天·重午》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2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1、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22、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 七夕节(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道德腊,英文名:Double Seventh Festival)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7月7日。七夕节民间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1、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2、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6、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7、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9、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10、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1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3、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14、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 15、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16、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17、登楼谁问牛郎事,只看银河意已凉。 18、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1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20、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2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2、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2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4、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25、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26、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27、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8、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29、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30、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节的诗句 1、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2、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3、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篇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 > > > 端午节古诗词大全端午节古诗词大全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而阳历则每年都不同。例如2010年端午节是阳历6月16号。 查看更多>> 【篇二: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五月五日 北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文天祥

七夕节古诗词: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七夕节古诗词: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翻译及赏 析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防碍了吧! 注释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牧《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纵浮槎(chá)”三句: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很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

在很遥远的天宫中。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此三句 系对张华上述记载的隐括,借喻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 鹊为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文选·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 相望。”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 孙也。”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 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 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 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 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 赏析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大约是词人同丈夫婚后又离居的时期。主要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七月七日夜里,人们遥望天 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想起关于他们的美丽传说,无不感叹。这样的 日子里,正受别离之苦的词人,感触更深。“草际鸣蛩,惊恐梧桐”。写的是凄清之景:夜是那么静,草丛中蟋蟀的叫声是那么清晰,连梧 桐的叶子掉地上也能听到。这两句从听觉入手,不但增强了下句的感 伤情调,而且给全词笼罩上一层凄凉的气氛。“正人间天上愁浓”是 作者仰望牵牛、织女发出的悲叹。“天上”暗点出牵牛、织女。七夕 虽为牛、女相会之期,不过相会之时即为离别之日,倾诉一年来的别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朗诵精选10篇.doc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朗诵精选10 篇 端午节诗歌:篇 1 是谁打翻了桌面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里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乐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端午节诗歌:篇 2 长河污秽横溢 国土被外敌蚕食 悲愤纵身一跳将身躯 化作一支利剑 直击苍穹激起一个民族的斗志 《离骚》《天问》《九歌》《怀沙》 似明矾撒向长河 澄清污秽的江水 滋养炎黄子孙爱家爱国的灵魂 一个勤劳坚韧不屈的民族 用这清澈 洗濯艾蒿两千年 蒸煮粽子两千年 酿造雄黄酒两千年

竞赛龙舟两千年 磨砺长剑两千年 两千年的求索 两千年的传承 沉淀出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图腾生生不息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梦想代代相传端午节诗歌:篇 3 去年端午节令人难忘 一帮文化艺术爱好者 来到了上海敏航农庄 要过一个特色的节日 王庄主为此亲自下厨 准备满满十大盆美味 粽子鸡蛋自然少不了 五月五是个悲壮日子 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 曹娥救父投向曹娥江 屈原不屈投向汨罗江 端午,端午 二千多年的不尽眼泪

早已汇成了涓涓细流 三个事件蕴含了气节 那是民族的崇高品格 支撑起国家坚实脊梁 后来这天成为了节日 端午,端午 生活在莺歌燕舞今天 我们拿什么来祭祀你 大家参观了农庄大棚 拍摄了缤纷花卉植物 河塘边完成祭祀仪式 文人们开始作诗对吟 书画家挥笔泼墨献技 尽情的抒发内心感受 同一题材,共祝安康 端午节诗歌:篇 4 循着粽叶飘香 掬一把幽情 和着那支千古如斯的招魂曲 把汩罗江畔的悲情再度点燃 一位长发行吟的诗人

所有关于七夕的爱情诗词精选

七夕爱情诗词精选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日夜女歌九首(汉乐府)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燕歌行 (三国·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 隋·陈子良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曝衣篇七夕 (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

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 本文是关于经典七夕的诗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历代文人骚客都为七夕留下了千古绝句,在今天仍然被汉家儿女唱、传、讲、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月五日[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七夕诗句汇总_节日诗句

七夕诗句汇总 描写七夕的诗句一一《行香子-七夕》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际 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 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描写七夕的诗句一一《行香子-七夕》行香子七夕》原文草际 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 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七夕一道鹊桥 横渺渺》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 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 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 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七夕一道鹊桥 横渺渺》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 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 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 关于七夕的诗句别离还有经年客》七夕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1 / 10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关于七夕的诗句别离还有经年客》七夕诗句天阶夜色凉如 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爱情诗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 桥仙》鹊桥仙作者:秦观年代: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爱情诗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 桥仙》鹊桥仙作者:秦观年代: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句子》关于七夕的句子,由成 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关于七夕的句子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七夕的句子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 无尽心丝君知晓?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 关于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句子》关于七夕的句子,由成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关于七夕的句子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七夕的句子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无尽心丝君知晓?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 2 / 10

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

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 七夕古诗(一)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诗意: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

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

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句(最新)

【篇一】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句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5、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篇二】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导读:1、七夕穿针 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2、七夕二首·其一 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3、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5、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七夕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7、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8、荔枝香近·七夕 吴文英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9、诉衷情·七夕 吴文英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 10、韩庄闸舟中七夕 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11、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12、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描写端午的诗词(30篇)

描写端午的诗词(30篇) 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

有关七夕的诗词

有关七夕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情人庙庙联 真情无人见,假情天有知。 (情人庙供奉牛郎织女,位于台北) 情人庙鸡心石上刻小诗 情人双双到庙来,不求儿女不求财, 神前跪下起过誓,谁先变心谁先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关于端午的古诗

关于端午的古诗 篇一: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篇二: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篇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篇四: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篇五: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篇六: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篇七: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唐·殷尧藩《七律·端午》 篇八: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篇九: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南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篇十: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篇十一: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李隆基《端午》 篇十二: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唐·卢肇《竞渡诗》 篇十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篇十四: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_古诗大全

精心整理描写乞巧节的诗句_古诗大全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1) 《壬申七夕》原文 ②何逊《七夕》诗:“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演。” ③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嫣:同蔫,蔫萎不鲜活。 ④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⑤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仁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榆,星榆。天上群星罗列,如白偷林立。榆高星斜,谓斗转星移,银河影斜。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2)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苍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描写乞巧节的诗句(3) 直截,” ,是纤薄的云层。“弄巧”是写纤薄云层很轻柔,随风飘动,形态不断变化,像是巧妙地织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传说织女手很巧,善于纺织,所以古代民间习俗,妇女就在七月七日晚上摆出瓜果食品向织女“乞巧”,同时用线穿针,希望织女给予她们纺织刺绣的工巧。词人在这里以“纤云”的千姿百态,想象为织女的巧手织出的各式各样的云锦。这都表现出词人善于扣住题目去展开描写,而不流于浮泛。“飞星传恨”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讲解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关于七夕的古诗大全

关于七夕的古诗大全1、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2、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3、七夕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4、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5、拟迢迢牵牛星诗 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 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 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 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 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 引领望大川。双涕如霑露。 6、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7、鹊桥仙·碧梧初出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8、七夕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9、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年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10、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11、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2、辛未七夕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本文是关于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5、《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7、《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9、《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齐天乐》 宋·杨无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