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文件

编号:BZ-GY-1015-00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2014年11月制定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1 目的:

建立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作为麝香止痛浸膏生产的基准性技术文件使该品种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制造过程。

3 职责:

本品生产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本工艺规程负责,QA人员、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

4.1产品概述

4.1.1产品名称

4.1.1.1麝香止痛浸膏

4.1.2产品代码:

4.1.2.1麝香止痛浸膏:JG015

4.1.3产品用途:供麝香止痛贴膏生产使用。

4.1.4性状

4.1.4.1本品为棕黑色浸膏;气芳香。

4.1.5包装规格

4.1.

5.1 50kg/件。

4.1.6贮存条件:密闭,遮光,置冷处保存。

4.1.7贮存期限:暂定3个月。

4.2所用原辅料清单及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1所用原辅料清单

4.2.2 物料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2.1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中药制剂的生产均应以中药饮片投料,标准处方中

的投料量均为中药饮片的投料量;川乌等十二味为粉碎成粗粉的量。

4.2.2.2 若购进的为原药材,则需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量以中药饮片计算。

4.2.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WS

3

-B-0469-90)。

4.3工艺流程图

4.3.1. 提取工艺流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图1—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4.4 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4.4.1 中药材炮制过程

4.4.1.1 中药材领取:根据批提取指令单,按《领料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领取中药材,认真核对品名、物料编码及包装质量。

4.4.1.2 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规定。

4.4.1.3 炮制方法:按《中药前处理操作规程和前处理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皮子药、当归、川芎、白芷、泽兰、干姜、红花、桃仁炮制过程如下:

4.4.1.3.1皮子药:

4.4.1.3.2当归:

a、净选:将当归原药材置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包括非药用部分。

b、洗制:操作人员将当归置于洗药容器中,洗至当归表面无泥沙和杂质,显当归本色。

c、干燥:将当归置CT-C-Ⅱ热风循环烘箱中,于60℃以下干燥至水分小于15.0%。

4.4.1.3.3川芎:

a、净选:将川芎原药材置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包括非药用部分,大小分开。

b、洗制:将川芎置于洗药容器中,洗至川芎表面无泥沙和杂质,显川芎本色。

c、干燥:将川芎置CT-C-2热风循环烘箱中,于60℃~80℃干燥至水分小于12.0%。

4.4.1.3.4白芷:

a、净选:将白芷原药材置洁净的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包括非药用部分,大小个分开。

b、洗制:将白芷置于洗药容器中,大小条分开洗至白芷表面无泥沙和杂质,显白芷本色。

c、干燥:将白芷置CT-C-2热风循环烘箱中,于60℃以下干燥至水分小于14.0%。

4.4.1.3.5泽兰:

a、净选:将泽兰原药材置洁净的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包括非药用部分。

b、洗制:将泽兰置于洗药容器中,洗至泽兰表面无泥沙和杂质,显泽兰本色。

c、干燥:将泽兰置CT-C-2热风循环烘箱中,于60℃~80℃以下干燥至水分小于13.0%。

4.4.1.3.6干姜:

a、净选:将干姜原药材置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包括非药用部分和已腐烂变黑及发霉的。

b、洗制:将干姜置洗药器中,略泡,抢水和刷洗,洗至干姜表面无泥沙和杂质,显干姜本色。

c、干燥:将干姜加入CT-C-2热风循环烘箱中,于60℃以下干燥至水分小于19.0%。

4.4.1.3.7红花:

a、净选:将红花原药材置筛子内,筛去杂质灰屑,拣去花萼、花柄及叶、梗。

4.4.1.3.8桃仁:

a、净选:将桃仁原药材置拣药台上,除去杂质泥沙,用时捣碎。

4.4.2 中药提取

4.4.2.1 备料

岗位作业人员和车间有关管理人员按《备料岗位操作规程》到仓库领取生产所需中药饮片。

4.4.2.2 配料称量、复核

4.4.2.2.1 配料称量由独立复核人现场进行复核,复核内容包括物料信息、称量环境、仪器状态、称量操作和记录过程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并予以记录;

4.4.2.2.2 称量环境按生产前检查要求进行检查,应符合要求;

4.4.2.2.3 检查确认称量器具已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4.2.2.4 检查确认所领用中药饮片的名称、代码、批号和标识等,应与生产指令相符;

4.4.2.2.5 称量人按要求对称量器具进行校准,复核人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称量操作;

4.4.2.2.6 每称完一种中药饮片后应及时清理磅秤,分别置盛装容器中存放,做好物料标识,注明已称量物料的对应产品的名称、产品批号、物料代码、物料名称、物料批号、物料数量等信息;

4.4.2.2.7 所有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应集中存放,备用。

4.4.2.2.8 称量、独立复核记录均须签字确认,并纳入批生产记录中。

4.4.3 粉碎:

4.4.3.1将川乌等十二味饮片分别投入WF-30型粗粉碎机内,过24目筛粉碎。

4.4.4 回流提取

4.4.4.1 生产操作前再认真核对所领用中药粗粉的名称、代码、批号和标识,确保生产所用中药粗粉正确且符合要求;

4.4.4.2 将蒸汽、水、药液排放阀门关闭,再将中药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95%乙醇使浸没中药粗粉(乙醇高出药材表面20~25cm),并浸渍8小时;

4.4.4.3 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快沸腾时,打开冷却水进、出口阀,按《TZQV-3多功能提取罐操作规程》进行回流提取作业;

4.4.4.4 回流提取时蒸汽压力应以维持药液微沸为度,加热温度:78~85℃,并随时观察蒸汽压力表以控制气量和提取罐的工作状况,防止液冲;

4.4.4.5 回流提取4小时后,关闭蒸汽阀门,稍冷,打开出液阀,收集提取液另器保存,并做好状态标志,标明品名、批号、日期、数量等内容;

4.4.4.6关闭出液阀,加入95%乙醇(乙醇高出药材表面20~25cm),按上述步骤操作。合并二次提取液,备用。

4.4.4.7 工艺参数说明

4.4.4.1 开始回流之前药粉需浸渍一定的时间,浸渍时间为:8小时。溶媒为95%乙醇。

4.4.4.2气压控制在0.05~0.1Mpa,蒸汽压力应以维持药液微沸为度;

4.4.4.3两次回流时间均为4小时,以溶媒沸腾时开始计时。

4.4.5回收乙醇及浓缩

4.4.

5.1 先开启真空设备,打开真空口阀,使ZJN-1000型多功能酒精回收浓缩器内的真空上升至-0.05~-0.08Mpa;

4.4.

5.2 开启进料阀门,将上述渗漉液经开真空抽至罐内,当料液上升到蒸发室下视镜1/3处时,关闭进料阀门,开启蒸汽阀门升温加热,温度40℃~55℃,并按《ZJN-1000型多功能酒精回收浓缩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回收乙醇操作。

4.4.

5.3 根据蒸发速度,及时补料至原来的位置;

4.4.

5.4 收集稀乙醇:当受水器稀乙醇液位上升至玻璃视镜1/2处时,关闭受水器上两阀门(放气阀、放水阀),打开下端排水阀,收集稀乙醇至稀乙醇储罐内。至回收的乙醇浓度在20%以下时即停止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5-1.19(50℃)的清膏。

4.4.

5.5 收浓缩液:关闭蒸汽阀及真空阀,待浓缩罐内压力恢复常压后,打开出料阀,在洁净区将浓缩液收集至洁净容器中,并及时填写中间产品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等内容,放至室温,备用。

4.4.

5.6工艺参数说明

4.4.

5.

6.1回收的乙醇浓度低于20%时即停止回收乙醇,转为浓缩阶段。

4.4.

5.

6.2蒸汽压力控制在0.1-0.15Mpa,回收乙醇时蒸汽压力应尽量关小,以能保证正常回收乙醇即可。

4.4.

5.

6.3罐内负压值控制在-0.05~-0.08Mpa。

4.4.

5.

6.4清膏比重均为1.15-1.19(50℃)。

4.4.

5.

6.5浓缩温度:40℃~55℃。

4.4.

5.7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4.4.

5.7.1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浸膏;气芳香;

4.4.

5.7.2相对密度: 浸膏比重均为1.15-1.19(50℃)。

4.4.

5.7.3微生物限度:细菌数:≤2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数:≤20cfu/ml,大肠埃希菌:每1ml不得检出。该质量指标经工艺验证确认,日常生产时不再检测。

4.4.

5.8中间产品放行

浸膏经QA人员确认质量符合要求后,交下工序作配制使用,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相关交接记录;或入冷库暂存,办理入库手续,并填写相关入库记录。

4.5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4.6 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4.6.2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点

4.8 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4.8.1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

4.8.2技术经济指标 4.8.2.1技经指标计算方法

成品总收率:成品重量(Kg )/原料重量(Kg )×100% 4.8.3原料消耗定额

损耗重量(Kg )/成品重量(Kg )×100% 4.8.4经济指标

4.8.4.1 成品收率7%-12%

计算公式:合格产品产出量/所投药材的重量×100% 4.9各工序物料平衡及计算公式

%100?=

理论值

实际值

物料平衡率

理论值:为按照所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实际值:为生产过程实际产量。

包括:本工序产出量、回收料、可见损耗量。

物料平衡率:

4.10 工艺卫生、环境卫生及人员卫生及其他工艺要求

4.10.1工艺卫生

4.10.1.1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规程,并由专人负责。药品生产车间、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4.10.1.2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4.10.1.3物料应在脱包间进行外包装的清洁、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洁净区。洁净区内的物料放在不影响气流的位置,并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4.10.1.4生产结束后,将剩余物料整理并包封好,贴上状态标识并及时结料、退库,操作间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

4.10.1.5操作间、设备、管道、设施、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识。

4.10.1.6生产用具、容器具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上次遗留物,使用后应及时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消毒)。并填写清洁、消毒记录。

4.10.1.7产尘、产汽设备应密封,并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设施。

4.10.1.8使用后的设备、容器、工具应及时清洁,接触药品的设备、容器、工具内表面用纯化水清洗后,使用前再用75%乙醇消毒。

4.10.2、环境卫生

4.10.2.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

4.10.2.1.1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4.10.2.1.2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及

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4.10.2.1.3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4.10.2.1.4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

4.10.2.1.5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

4.10.2.1.6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用品和个人杂物。

4.10.2.1.7定期进行一般生产区的清洁操作,并填写清洁记录。

4.10.2.2 D级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

4.10.2.2.1达到洁净区的要求,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达到自净以后才能开始。4.10.2.2.2洁净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洁净室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脱落物,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4.10.2.2.3洁净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更衣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

4.10.2.2.4洁净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4.10.2.2.5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气锁,人、物流走向合理。气锁的两侧门不得同时打开,工作时关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进、出洁净区严格执行“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洁净区人数,非生产人员及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

4.10.2.2.6 洁净区内设置洁具间,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工具要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

4.10.2.2.7 D级洁净区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及动态下检测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洁净区的净化空气如可循环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净化空气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记录。

4.10.2.2.8洁净操作间内尽量不设壁架、橱柜,必须设置的,应易于清洗和消毒。

4.10.2.2.9洁净区内合理安排生产,每天要有足够的清洁和消毒时间。

4.10.2.2.10定期进行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操作,并填写清洁(消毒)记录。

4.10.2.2.11生产过程中有关物料、用具等应按定置要求定点放置,保持生产的良好生产秩序。

4.10.3、生产人员卫生管理

4.10.3.1人员卫生

4.10.3.1.1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4.10.3.1.2生产人员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清洁。

4.10.3.1.3洁净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4.10.3.1.4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4.10.3.1.5洁净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限制。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对进入洁净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

4.10.3.1.6进入生产区必须按规定洗手,穿戴好清洁、完好且符合本区域卫生要求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等。进入洁净区严格执行人员净化程序。手清洗消毒后不再做与生产无关的活动,也不能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4.10.3.2工作服管理

4.10.3.2.1工作服、鞋、帽等不得穿离本区域。

4.10.3.2.2工作服的选材、样式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

4.10.3.2.3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洁净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4.10.3.2.4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

4.10.3.2.5洁净工作服的设计要求:发尘量小,不易发生纤维剥落、断丝现象;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耐有机溶煤,耐清洗,耐蒸汽灭菌;洗涤后不易皱折,能保持平直;透明度低,柔软,穿着舒适,不妨碍动作;不发霉;易加工逢制;面料有涤纶、棉纶、聚酯等。

4.10.3.2.6工作服清洗周期:一般生产区3天1次。D级洁净区工作服每天清洗。

4.10.3.2.7洗涤和消毒:洗涤前检查工作服破损情况,按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接触有毒有害药物的工作服,洗涤前要妥善处理,且单独进行洗涤。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整衣应在与使用环境的结净级别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洁净工作服干燥后应装入洁净袋内存放,防止污染。

4.10.3.2.8工作服的保管和发放:洁净工作服要编号,专人专用,专人保管,专人发放,登记使用。工作服使用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报告并更换。4.10.4、其他工艺要求

4.10.4.1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尾料,集中收集,生产结束后带出洁净区集中处理。

4.10.4.2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由操作者采取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车间工艺员、车间主任以及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如为质量问题,同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待情况解决方可恢复生产。

4.10.4.3清场:各岗位在操作结束后,应立即按照《清场标准操作规程》对房间、设备、用具等进行清场清洁。清场结束后,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

4.10.

5. 设备维修及度量衡器检验

4.10.

5.1设备维护与使用

4.10.

5.1.1所有设备要保持清洁,挂设备状态标示,按照设备预防性维修检修内容计划定期进行检修。

4.10.

5.2 度量衡器的检查与校正

4.10.

5.2.1正常生产前对所用台称、天平进行日常校对。

4.10.

5.2.2使用的度量衡器具必须由计量部门进行校正,应有“合格证”,并在校验期内。

4.10.

5.2.3全厂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的管理归设备部统一管理。

4.10.6、注意事项:

4.10.6.1检修机器,必须停机进行。

4.10.6.2进行任何清洁工作时,必须停机。

4.10.6.3一定要严防消毒剂(如酒精、新洁尔灭等)溅入电器开关。

4.10.6.4车间各岗位的专业人员、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均需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4.11.1、技术安全

4.11.1.1工艺规程等技术资料为公司的一级技术文件,要做好技术保密工作,未经公司总经理许可,任何人不得与外交流。

4.11.1.2.严格执行工艺纪律,认真遵守工艺规程和生产过程的相关管理规程。

4.11.1.3.严格执行各类设备有关操作规程,并认真做好维护工作。

4.11.1.4生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生产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并遵守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4.11.1.5凡上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发上岗证持证上岗。

4.11.1.6生产车间内电器设备开关、仪表等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定期校验,专人管理,严禁用水冲洗电闸、配电盘等部位。公司设有专用变压器,配电室,装置总闸,特殊情况自动吊闸,各车间配有分闸,下班拉闸断电源,各分闸均用要拉手以防触电;中道有关电器和线路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找电工处理。电气设备和照明装置必须遵守电气安全规程,要符合电气防爆要求。

4.11.1.7生产车间内应设防火器材及消防设备并经常检查是否灵敏。

4.11.1.8 乙醇要单独存放,并有防火标识,其周围10m内不允许明火作业,车间内明火作业要按规定程序进行。

4.11.1.9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考核,合格后上岗。

4.11.1.10各班组工作岗位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4.11.1.11在人流、物流走廊设防火安全通道、外包装等场所设有灭火器或消防栓。

4.11.1.12洁净区、外围走廊设有安全通道、安全门、应急灯。

4.11.1.13中药材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操作应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设施。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4.11.2、劳动保护

4.11.2.1工人进入生产区必须穿戴本区域规定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特殊岗位的劳保用品要按国家及湖北省的有关规定配发,并按规定更新。

4.11.2.2 机器运转部分应有防护罩或有注意安全的警示标志;严禁在没有通知同伴的情况下独自开机;禁止在转动设备上放置杂物及工具。

4.11.2.3 机器设备及电、汽、计量仪表由专职人员负责安装及维修,非专职人不准修理或

安装。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

4.11.2.4 清洁机器必须在切断机器电源、电器完全停止运转后进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要加消音装置。

4.11.2.5洁净区生产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11.2.6粉碎岗位要安排防尘装置,以减少粉尘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4.11.2.7每年组织职工做一次体检,特殊工种的要按规定做特殊检查。

4.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标准生产周期

4.13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工业废水通过处理达标后排放。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有捕集措施,无废气、废水、废渣污染。

4.14 附录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名词解释: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混入。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污染。

遮光:系指用棕色容器或其它不透光容器包装。

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材料封严,以防止空气与水份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2.法定计量单位,国际符号含义

2.1 长度:以m(米)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米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μm 纳米 n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2.2 质(重)量

千克(公斤)kg 克 g

毫克 mg 微克μg

1kg=1000g 1g=1000mg 1mg=1000μg

2.3 体积

升 L 毫升 ml 微升μl

1L=1000ml 1ml=1000μl

2.4压力

以Pa(帕)或KPa(千帕)表示

1atm(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KPa

1KPa=1000Pa 1mmHg=133.322Pa

2.5 百分比:

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纯度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溶液百分比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g。

% (g/g)表示100g中含有若干g

% (ml/ml)表示100ml中含有若干ml

% (ml/g)表示100g中含有若干ml

% (g/ml)表示100ml中含有若干g

3.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4.温度以“℃”表示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系指70—80℃

室温系指10—30℃

5.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6.切制品的规格

(1)片除另有规定外,薄片为1~2mm; 厚片为2~4 mm。

(2)段除另有规定外,为10~15 mm。

(3)块除另有规定外,为8~12 mm。

(4)丝除另有规定外,皮类药材为2~3 mm;叶类药材为5~10 mm。

7.药筛规格分等如下:

******文件终结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模板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 卫生部令第79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已于 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经过, 现予以发布, 自 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 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 坚持诚实守信,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 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 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 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 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 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 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 一) 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 二) 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 三) 管理职责明确; ( 四) 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 五) 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 六) 确认、验证的实施; ( 七)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 八) 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 九) 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SC/JB/GY/01600 当归炮制 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1-2mm 稍润 水份应不超过10%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进行炮制 5.3.2 浸润 将洗净的原药材置于润药池内,稍润30分钟,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合格后在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需浸润的药材按其大小、粗细、软硬程度,浸润方法,并根据操作时间的季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 剂型、规格 (3) 2. 生产工艺流程 (3)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4.质量控制要点 (6)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6) 6.工艺过程中的SOP (7) 7.中间产品的控制 (7) 8.验证工作要点 (7) 9.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8) 10.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8)

一、制剂类型:非最终灭菌口服液生产,500ml 规格,洁净塑料瓶包装。 二、流程图: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加粗部分为主要控制点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证”。 1.2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合格” 标示。 1.3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使用。 1.4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否已准备齐全。 2 称量、配料 2.1原辅料或中间产品,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 对称量室内的案称、天平、量筒等计量器具进行校零。称量人核对原辅料、中间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 称量必须复核,复核人对品名、数量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配好的批量辅料、中间产品装入洁净密闭容器中,附上标志,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称量人、日期。 3 配制、过滤 3.1口服液的质量,采用纯水配制。称量好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加入到500L 配液罐中,注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进行配制,配制好的药液应作性状、PH、相对密度、定性、定量等质量检验。配制中添加的防腐剂、抑菌剂的品种和用量应当无害、不影响疗效,对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无干扰。 3.2要求选用适宜的滤材及过滤方法(经验证确认的方法),过滤后药液先经 含量、澄清度检查合格后打入灌装室。 4 灌装、旋盖、封口 4.1瓶子必须是不低于10万级净化环境生产,并经微生物检验合格的产品。 灌装前检查所用瓶子是否有检验合格证,包装是否完好、洁净。开机灌装初期应检查装量,调整至装量符合要求后,正式操作。配制好的药液应在当天灌装完毕。 4.2旋盖、封口时检查瓶盖的紧密度,质量符合要求后正式操作。操作过程 中随时检查装量和旋盖、封口质量,剔除不合格品。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 工 艺 规 程 *******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规程,形成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总则,使生产能按规定的工艺程序进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全过程。 3责任者:口服溶液剂生产线生产人员负责实施,生产部及质保部负责监督。4正文: 一、产品概述: 通用名:双黄连口服液 商品名:/// 剂型: 口服溶液剂 规格: 250ml/瓶 包装规格:250ml/瓶×30瓶/件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处方:

每批投料量(75000ml)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提取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

制剂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级洁净区

四、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 中药前处理过程: 1. 依据配料单对药材进行验收,核对其品名、数量、规格、件数、批号、质量、日期等,确认后,开始下列步骤。 2. 投料量为处方量的整倍量,但不超过多功能提取罐80%的量。批次划分以多功能提取罐一次为标准 3.提取、浓缩: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1.0~2.0,加温1小时,静止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做好原始记录。 C2 × V1 V = --------- C1 - C2 V为需加入浓乙醇体积(ml);V1为浓缩药液的体积(ml);C1为加入乙醇的浓度(%);C2为所需达到的含醇量(%)。

炭素生产成型车间工艺流程及设备

炭素生产成型车间工艺 流程及设备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五章炭素原料的破碎与筛分 ?炭素物料的破碎原理及破碎比 ?原料的破碎原理-外力克服固体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将大块碎解为小块或细粉的过程——破碎、磨粉。 ?常见的破碎方法有: ?(1)压碎:给物料以压力,使其破碎。适于较硬物料的破碎。 ?(2)劈碎:是利用机械的尖劈扎入物料而产生的劈力来完成破碎的。,适用于脆性材料的破碎。 ?(3)磨碎:是对物料施加一个剪切力而把物料磨碎。适用于细颗粒料的粉碎。 ?(4)击碎:是利用碰撞作用而把物料击碎,适用于破碎较硬和脆性材料。 ?(5)剪碎:物料在两个破碎工作面间受集中载荷的两支点(或多支点)的外力作用而破碎。多用于硬、脆性大块物料的破碎(颚)。 物料的破碎方法 ?破碎操作共分为三个级别: ?(1)粗碎(或称预碎):由200mm左右的大块物料破碎到50~70mm(一般指原料在煅烧前的破碎)。 ?(2)中碎:由50mm左右块度的物料破碎到1~20mm(一般指煅烧料进一步破碎到配料所需的粒度)。 ?(3)磨粉(或称细磨):将1mm左右的物料磨到以下。 ?破碎比 ?破碎比是物料在破碎前后尺寸大小变化及破碎程度的量。 ?破碎比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 (1)用物料在破碎前的最大粒度Dmax与破碎后的最大粒度(dmax)的比值来确定。 ?式中: Dmax—破碎前物料的最大块直径(mm)。 ? dmax—破碎后物料的最大块直径(mm)。 ?(2)用破碎机的给料口的有效宽度和排料口的宽度的比值来确定 ?式中: :进料口有效宽度? S—破碎机排料口的宽度(mm)。 ? (3)用平均粒度来确定 ?式中:D平均—破碎前物料的平均直径(mm):? d平均—破碎后物料的平均直径(mm)。 破碎和粉碎的原则 ?破碎或粉碎物料时,必须遵守“不作过粉碎” 的基本原则。 ?为防止“过粉碎”,可采用下列措施: ?(1)尽量做到“自由粉碎”。碎成料不作滞留,尽快离开粉碎机,避免“闭塞粉碎”;——弹性衬垫的包裹、缓冲 ?(2)物料在进行粉碎前,必须先进行筛分处理; ?(3)使粉碎功真正只用在物料的粉碎上,粉碎机金属件的磨损会降低粉碎效率。 ?破碎机械

炭素生产原料

2 炭素生产用原材料 生产炭和石墨材料的原料都是炭素原料。由于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其化学结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能均存在很大差异。按照物态来分类,它们可以分为固体原料(即骨料)和液体原料(即粘结剂和浸渍剂)。其中,固体原料按其无机杂质含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多灰原料和少灰原料。少灰原料的灰分一般小于1%,例如石油焦、沥青焦等。多灰原料的灰分一般为10%左右,如冶金焦、无烟煤等。此外,生产中的返回料如石墨碎等也可作为固体原料。由于各种原料的作用和使用范围不同,对它们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炭素生产中还使用石英砂等作为辅助材料。 2.1 固体原料(骨料) 骨料的种类、制造方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归纳于表2-1。 表2-1 骨料的种类、制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 石油焦的来源 石油焦是各种石油渣油、石油沥青或重质油经焦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由于焦化的方式不同,石油焦可分为延迟焦和釜式焦。目前,石油行业生产的是延迟焦,釜式焦已被淘

汰。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油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其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还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石油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渣油的性质,同时也受焦化条件的影响,我国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所产石油焦的性质列于表2-2。 表2-2 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石油焦的性质 渣油首先与分馏塔馏出的馏分气进行间接换热,然后经加热炉加热到500±10℃,此温度已达到渣油的热解温度,但由于油料在炉管中具有较高的流速(冷油流速达1.4-2.2m/s),来不及反应就离开了加热炉,使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中进行,故这种焦化工艺称为延迟焦化。随着油料的进入,焦炭塔中焦层不断增高,直到达到规定的高度为止。生产中,一个焦炭塔进行反应充焦,另一个已充焦的焦炭塔经吹蒸汽与水冷后,用10-12Mpa的高压水通过水龙带从一个可以升降的焦炭切割器喷出,把焦炭塔内的焦炭切碎,使之与水一起由塔底流入焦炭池中。焦炭池中的焦炭经脱水后即得生石油焦。每个焦炭塔一次出焦约250t,循环周期约为48h。分馏塔是分馏焦化馏分油的设备,为了避免塔内结焦,要求控制塔底温度不超过400℃。同时,还须采用塔底油循环过滤的方法滤去焦粉,提高油料的流动性。延迟焦化的典型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延迟焦化法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但所得焦挥发分较高,结构疏松,机械强度较差。 石油焦的性质与质量要求 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暗灰色的蜂窝状焦,焦块内气孔多数呈椭圆形,且一般相互贯通。 对其使用影响较大的有灰分、硫分、挥发分和煅后真密度。 (1)灰分石油焦的灰分主要来源于原油中的盐类杂质。原油经脱盐处理后残留的

70082煅磁石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 品名:煅磁石,成品代码CP70082。 1.2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碎块或颗粒。表面黑色。质硬而酥。无磁性。有醋香气。 1.3 性味与归经: 咸,寒。归肝、心、肾经。 1.4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1.5 用法用量:19?30g ,先煎。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干燥处。 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磁石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 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 取原药材,净制、锻制。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 “已清洁”标志。 “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4.2备料 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

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 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 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 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 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 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3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煅磁石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并移至“已加工”区域,杂质倒入废弃桶内。 4.4锻制:设定炒药机温度为600℃,按启动炒药机预热约30分钟,至设定温度时,净制好的材料倒入炒药机内炒炙,每锅炒炙数量不超过20公斤,炒至药材表面颜色变深黄色,取出。 4.5包装: 4.6生产结束 各工序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作好清洁、清场、收率计算、物料结退以及批生产记录等工作。 4.6.1 清洁与清场 4.6.1.1作业人员在加工作业结束后,先将加工好的物料转移到指定处。 4.6.1.2清理设备、容器、室内产品遗留物。剩余物料能回收的可作上标示,待下批生产同品种时掺入,不能回收的要及时处理。 4.6.1.3整理室内器具,清除废物贮器中的废物。 4.6.1.4按清洁操作规程对室内设备、器具、场所进行清洁。 4.6.1.5 QA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程序重新清场。 4.6.2结料与退料 4.6.2.1每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物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应符合规定定额; 4.6.2.2剩余的原辅料经检查质量、数量后应及时封装,防止污染。包装上注明名称、剩余数量、封装日期、封装人、复核人等,退库或退回车间暂存间,并做好记录。 4.6.2.3当物料结算发生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并记录。 4.6.3批生产记录: 4.6.3.1批生产记录各岗位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QA员审核签字,后交车间工艺员汇总、整理、审核。

生产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生产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文件名:生产工艺卫生管理规程编号:WS/SMP/00500 制定人:制定日期:版次:第一版 修订人:修订日期:印数: 3 审核人:审核日期:颁发部门:办公室 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至: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修订情况: 1. 目的:加强生产工艺卫生管理,确保工艺卫生符合GMP要求。 2. 范围:各生产车间原辅料、设备、生产工序等的卫生。 3. 责任部门: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 4. 内容: 4.1 生产区工艺卫生: 4.1.1 原辅料的卫生 4.1.1.1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 鼠咬等,各种标记齐全,符合药用标准,有检验报告书方可进入车间。 4.1.1.2 原辅料存放在规定区域,按照品种、规格码放整齐,有状态标记,必须 放在垫仓板上。 4.1.1.3 原辅料进入操作间,应脱去外包装保证清洁、无尘,整齐码放在操作人员使用的规定位置,不能随意堆放。 4.1.1.4 工作结束后,应将使用剩余的原辅料整理、包装好并注明品名、批号、 重量。要及时结料、退料。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避免交叉污染。 4.1.2 生产过程的卫生 4.1.2.1 各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应根据品种及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清洁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清洁范围,清洁实施的条件,清洁所用的设备,清洁设备的清洗,清洁设备的存放,允许使用的清洁剂及配制方法,使用浓度、清洁的频率、清洁方法、

清洁效果的评价等内容,以保证药品生产过程卫生状态良好。 4.1.2.2 不得存放与药品生产无关的物料或杂物。 4.1.2.3 清洁用具及清洁剂、消毒剂应分别存放于相应的车间,以避免药品生产过程造成污染。 4.1.2.4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潮湿,高 湿地区(或区域)应注意防止发霉及微生物污染,不得有霉斑。以防造成对药品的污 染。 4.1.2.5 走廊清洁通畅,无杂物堆放。 4.1.2.6 在生产工作间,设备、机械均应有卫生状态标记。 4.1.2.7更换品种时要严格执行清场制度,保证容器、设备、包装物清,场地清。 4.1.3 设备卫生 4.1.3.1 机器、设备、管道应按照规定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定期检查、 维修、清洗、保养。 4.1.3.2设备主体要清洁、整齐,设备见本色。设备周围要做到无油垢、无污水、无油污及杂物。 4.1.3.3 设备表面与加工的物料接触后不得发生反应,不得向加工物释放出物质或吸附加工物,不得结垢。 4.1.3.4 设备使用的润滑剂或冷却剂不得与药品原料、药品本身接触。应将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尽可能与设备和产品接触的开口处或接触表面分隔开,防止对药品产生污染。 4.1.3.5要求所有的管道要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标明内容物和流 向。 4.1.3.6 不用的工具不得存放在厂房内,应存放在指定的地点。 4.2 生产过程卫生 4.2.1 更换品种(或每日工作结后)必须按相应的厂房与设施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

新版gmp及完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发布 2011年02月12日发布 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今天对外发布,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品GMP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截至2004年6月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符合药品GMP的条件下生产的目标。新版药品GMP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篇幅大量增加。新版药品GMP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药品GMP的修订是药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关注民生、全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将进一步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的实施,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药

品GMP的技术标准得到很大的提升,新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更新和涌现,我国现行药品GMP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国际药品GMP发展趋势,也是药品安全自身的要求。 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体上呈现多、小、散、低的格局,生产集中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实施新版药品GMP,是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生产力;有利于调整医药经济结构,以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新版药品GMP修订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增加了对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条款和内容,进一步明确职责。如,新版药品GMP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的资质和应履行的职责。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在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的偏差处理、发现问题的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品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增加了供应商审计、变更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制新制度和措施,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

炭素工艺学资料

74 如何评价炭材料生产用石油焦的质量?炭材料生产用石油焦的质量可用灰分、硫分、挥发分、锻后焦真密度、粉焦量和杂质元素含量来衡量。灰分含量是石油焦的主要质量指标,硫分对于炭材料生产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石油焦的挥发分高低显示了焦炭的焦化程度,其对锻烧操作有较大的影响。锻后焦的真密度大小标志着石油焦的石墨化难易程度,锻后焦真密度越大,石油焦越易石墨化,并且石墨化产品电阻率较低。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炭材料用石油焦的使用性能,有时还需要检测石油焦的堆积密度、振实密度与锻后焦的电阻率、热膨胀系数和机械性能长可破碎性、脆性和磨损率)。 101 什么是煤沥青,煤沥青具有哪些用途? 煤沥青全称为煤焦油沥青,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如轻油、酚油、蔡油、洗油和葱油等)后的残留物。煤沥青常温下为黑色固体,无固定的熔点,呈玻璃相,受热后软化,继而熔化。煤沥青主要用途为:( l )生产各种类型炭材料的勃结剂和浸渍剂,这一部分产量最大;( 2 )生产针状焦和炭纤维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不大,但附加值很高;( 3 )防水防腐材料和筑路材料。 123 什么叫锻烧?炭质原料锻烧的目的是什么? 炭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排出所含的挥发分,并相应地提高原料理化性能的生产工序称为锻烧。煅烧目的:( 1 )排除炭质原料所含的挥发分;( 2 )排除炭质原料所含的水分;( 3 )提高炭质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4 )提高炭质原料的导电性能;( 5 )提高炭质原料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25 影响混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l )混捏温度。混捏温度降低,混捏不均,不易成型,并且生坯疏松且结构不均匀。混捏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混捏质量以及糊料的成型( 2 )混捏时间。混捏时间短,糊料混捏不均匀,混捏时间过长,使干料粒度组成发生变化,糊料质量变差。( 3 )干料性质。干料颗粒表面粗糙,糊料塑性好。( 4 )载结剂用量。勃结剂用量过少、,糊料塑性变差。勃结剂用量增大,糊料的塑性就越来越好。 280 什么是炭材料的成型?炭材料成型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哪些制品的成型? 炭材料的成型是指混捏好的炭质糊料在成型设备施加的外部作用力下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压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实度和强度的生坯(或称为生制品)的工艺过程。在炭材料生产中,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模压法、挤压法、振动成型法和等静压成型法。 ( l )模压法。模压法是先按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制成模具,然后将混捏好的糊料按一定数量装入模具内,对糊料施加压力,使糊料压缩成型,最后将压制好的生坯从模具中顶出即可。根据对糊料施加压力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单向模压(从上部或下部对糊料施加压力)和双向模压(上、下同时对糊料施加压力)。模压法适用于压制3 个方向尺寸相差不大、密度均匀以及结构致密的制品。模压法常用设备为立式液压机。( 2 )挤压法。挤压法是将糊料装入油压机的糊缸内,用压机的主柱塞对糊料施加压力,糊料不断密实和运动,最后通过可更换的嘴子挤出所需形状的生坯,达到要求的长度后用切刀切断。在炭材料生产中挤压成型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压制各种制品的毛坯,具有生产量大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压制长条形的圆柱状或管状生坯。挤压法可半连续生产。挤压成型常用设备有卧式液压挤压机(油压或水压)和螺旋挤压机。 ( 3 )振动成型法。振动成型法是将糊料装入模具内,同时在糊料上放置重锤和液压装置施加压力,利用机械的高速振动(频率20 一3OHz ,振幅0 . 1 一3mm ) ,使装在成型模内的糊料处于强烈的振动状态,从而使糊料密实成型。振动成型适合于生产3 个方向尺寸相差不大的粗短生坯和异形生坯。振动成型主要设备为振动成型机。 ( 4 )等静压法。等静压法是将磨好的糊粉装入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弹性模具内,封好放入高压容器内,用超高压泵打入液体介质(油或水),对装有糊粉的弹性模具从各个方向均匀加压,使糊料受压成型。等静压成型适合生产各向同性生坯和各种异形生坯。等静压成型设备为等静压成型机。 用途:模压成型主要用于电炭行业生产电刷块和机械密封用炭材料的生坯,也可用于尺寸不太大的冷压石墨生坯的生产。挤压成型广泛应用于石墨电极生坯的生产,也可用于炭块和石墨块生坯的成型。振动成型主要用于预焙炭阳极、炭块和炭电极生坯的生产。

烫狗脊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品名:烫狗脊,成品代码CP10782。 本品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性状:1.2 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 苦、甘,温。归肝、肾经。性味与归经:1.3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功能主治:1.4 6~12g。用法用量:1.5 1.6规格与包装规格: 1kg/包、2kg/包、5kg/包。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贮存:1.7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烫狗脊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包材消耗及岗位工时。 2.3制法 取原药材,净制,砂烫。 3.生产工艺流程图 狗脊 净制砂烫筛选 中间产品检验 包材

成品检验 包装入库 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4.1.1.4 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白表格。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8 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4.1.1.9 物料准备4.1.2 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 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4.1.2.1 等,应准确无误。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4.1.2.2 现场检查4.1.3 4.1.3.1检查生产 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洁、清场合格证。需用的设备、设施应完好,有正常标志。4.1.3.2 4.1.3.3容器具应符合清洁要求,并有“已清洁”标志。,对生产用的测试 仪器、仪表按要求进4.1.3.4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记录4.1.44.1.4.1操作人员检查后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名。岗位负责人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签名确认。4.1.4.2. 4.1.5安全检查 4.1. 5.1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4.2备料 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 4.2.1.1备料人员根据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 4.2.1.2核对无误后,开出领料单由车间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到仓库领料; 4.2.1.3发现以下问题时领料不得进行; 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 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 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 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 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2.2物料的称量: 4.2.2.1称量原辅料的衡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2.2.2物料称量所用的容器要求不影响物料的化学性质。严禁用同一容器两次(或多次)称量不同的物料; 4.2.2.3称量时所用的取样器,必须预先作清洁处理,不影响和污染物料;

制剂工艺规程模板

1 目的 建立****制剂工艺规程,保证工艺控制和工艺步骤严格的按规定执行。 2 范围 适用于****-的生产过程和中间控制。 3 职责 生产管理部、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制定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 中国药典(*****年修订); (标准的名称、编号、以再注册上为准); ***制剂工艺验证报告(编号:**)。 5 程序 5.1 产品名称、剂型、规格 产品名称:***** 汉语拼音: 产品代码: 剂型:以再注册上为准 规格:以再注册上为准 有效期:以注册证或补充批件为准 性状:以最新质量标准描述一致。 药品批准文号: 批代表量:**万片。

5.2 处方 5.3 产品的法定质量标准和内控标准 5.3.1 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质量标准

5.3.1.1 原料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见: 5.3.1.2 辅料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见: 5.3.1.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如有) 5.3.1.4待包装产品质量标准见: 5.4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5.4.1工艺流程图 5.4.2、环境区域划分

5.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5.1工序名称 5.5.1.1操作前准备(如清洗、组装、校准等)所采用的方法或相应操作规程编号。 5.5.1.2本工序所需物料的计算公式; 5.5.1.3具体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如物料的核对、加入物料的顺序、煎煮时间、温度等); 5.5.1.4本工序中间产品的抽验要求(需注明抽验人、抽验数量、控制方法、中间体标准等); 5.5.1.5本工序所产中间产品的存储要求(注明盛装容器材质、容积、清洁要求、状态标志要求、封口要求、堆码高度、存放地点、存放条件、存放时间)。 5.5.1.6物料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范围。 5.5.1.7清场:注明清场顺序、清场的状态、标识、清场记录,设备清场标准见**清洁操作规程。 5.5.1.8记录的交接,注明完整记录必须包含的内容、记录移交时间、移交去处。 5.5.1.9本工艺涉及文件及其使用范围。 5.5.1.10本工序关键控制点:

碳素生产工艺知识试题

碳素生产工艺知识试题 1. 炭素生产的混捏工艺中,随着沥青加热温度的升高,沥青与干料之间的润湿接触角变小,毛细渗透压增加,所以( C )。 (A)沥青发生氧化缩合现象。 (B)轻馏分跑掉,沥青老化。 (C)沥青对干料湿润现象好。 (D)造成糊料塑性降低。 2、 炭阳极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火焰系统移动好后,应先(C )。 (A)点火燃烧,然后恢复负压 (B)恢复鼓风,后恢复排烟 (C)恢复负压,然后点火燃烧 (D)恢复鼓风,后点火燃烧3.炭素制品如果骨料粒度过大时,则比表面积小,骨料与粘结剂接触面小,造成生坯焙烧时粘结剂迁移,容易使产品( D )。 (A)产生横裂 (B)产生纵裂 (C)产品表面不规则裂纹 (D)产生变形 4.炭阳极焙烧系统冷却区的管理主要是对降温的管理,温度在( B )降温速度不易太快。 (A)1300-900℃之间 (B)1200-800℃之间 (C)1000-700℃之间 (D)800℃以下时 5.炭阳极块焙烧的中温剧变阶段,制品的温度在( D )。 (A)300-7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400-850℃之间。 (B)100-5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250-650℃之间。 (C)350-75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500-900℃之间。 (D)200-7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350-850℃之间。 6.炭阳极块焙烧的低温预热阶段,是制品从( B )。 (A)室温升到100℃,明火温度大约为250℃ (B)室温升到200℃,明火温度大约为350℃ (C)室温升到250℃,明火温度大约为400℃ (D)室温升到300℃,明火温度大约为450℃ 7.炼焦工业中煤焦油经过蒸馏得到的残渣便是( B ) 。 A、冶金焦 B、煤沥青 C、沥青焦 D、焦炭 8.炭素生产的混捏中,如果糊料质量波动,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影响糊料混捏质量的因素除温度外( D )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A)干料温度 (B)沥青温度 (C)混捏温度 (D)混捏的时间 9.炭素生产中,在粉碎机中有滞留碎成料现象,影响破碎效果,这种现象( B )。 (A)称“自由粉碎” (B)称“闭塞粉碎”

益母草流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益母草流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简介 【中文名】益母草流浸膏 【汉语拼音】Yimucao Liujingao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 【制剂】益母草颗粒。 【有效期】12个月。 【贮藏】密封。 2. 标准依据 2.1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80页。 2.2 原材料质量标准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03页“益母草”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2.3 生产批量处方

3、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 4、制备方法 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过。滤渣用45%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放冷,滤过,调整乙醇量至规定浓度,并使总体积为1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5、生产操作过程、工艺技术条件及操作要点 5.1 中药材的前处理 5.1.1 生产指令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签字,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批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三份分发至质量管理部一份,作为质量监控与检验依据;物料部一份,作为物料

发放依据;生产车间一份,作为生产和物料领取依据。 5.1.2 称量配料 生产车间核算员按照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交仓库保管员备料,并同领料员、车间质检员一起到仓库,按“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1-01”进行称量配料、领料,并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净制进行交接。 要点:重点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物料放行审核单、称量核对。 5.1.3 前处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的规定、《药材炮制规范》(修订本)。 5.1.4中药材前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5.1.4.1净制 按“净制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操作。在挑选工作台上手工净制生产,净制完毕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检查中药材收率范围与规定的物料消耗定额核对,填写“物料周转单DXC/021-01”,产品与下一个生产工序切制进行交接。 要点:(1)除杂、除尘; (2)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规定收率:≥99.5%。

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2020年版)

附件1 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2020年版) 一、目的和范围 为规范药品委托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指导、监督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和受托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受托方)履行药品质量保证义务,通过签订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以下简称质量协议)落实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各项质量责任,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持有人和受托方签订质量协议。 二、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其他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 质量协议双方应当遵守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 —1 —

求,履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质量协议的各项规定,并各自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质量协议应当详细规定持有人和受托方的各项质量责任,并规定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负责。 双方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质量协议中确定技术质量直接联系人,及时就质量协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当变更控制、偏差、检验结果超标/检验结果超趋势、质量投诉等方面工作出现争议时,双方应当及时开展沟通协调,确保在合法依规、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妥善解决,沟通结果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记录,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保存。 质量协议的起草应当由持有人和受托方的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其技术性条款应当由具有制药技术、检验专业知识和熟悉GMP的主管人员拟订。 质量协议应当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由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可以委托质量负责人)签署后生效。 (二)持有人要求 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负责,不得通过质量协议将法定只能由持有人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委托给受托方承担。 质量协议签订前,持有人应当对受托方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2 —

炭素工艺学

炭素材料的制备原料 1、石油焦 2、沥青焦 3、冶金焦 4、无烟煤 5、煤沥青 6、其他辅助原料 1、石油焦 石油焦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石油经过常压或减压蒸馏,分别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剩下的残余物称为渣油。将渣油进行焦化便得到石油焦。因而石油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渣油的种类。 石油焦是生产各种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这种焦炭灰分比较低,一般小于1%。 石油焦在高温下容易石墨化。石油焦的特性对炭素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 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 (1)焦化反应 石油焦是由渣油经过焦化工艺而制得的产品。渣油的组成很复杂。渣油与原油同样都是由各种烃类和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在渣油中还有沥青质组分。它与沥青焦有相似之处,但它含有较多氧、氮、硫。在重柴油馏分中沥青质脱去一个脂族基便能转化为树脂质。树脂质和沥青质在高温下会进行缩聚反应,最后可得焦炭。 渣油的焦化反应可归纳为: 1) 渣油中的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 渣油中的芳香烃等—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3) 渣油中的烷烃、环烷烃、带长侧链稠环—芳香烃—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石油焦的分类 根据石油焦结构和外观,石油焦产品可分为针状焦、海绵焦、弹丸焦和粉焦4种。 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硫焦和低硫焦。 石油焦按照硫含量、挥发分和灰分等指标的不同,分为3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按质量分为A、B两种。 根据原料渣油的不同,石油焦又分为裂化石油焦、常减压石油焦和页岩石油焦 2、沥青焦 沥青焦是一种含灰分和硫分均较低的优质焦炭,它的颗粒结构致密,气孔率小,挥发分较低,耐磨性和机械强度比较高,其来源是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高温干馏(焦化)的方式制备而得。 沥青焦虽然也是一种易石墨化焦,但与石油焦相比,经过同样的高温石墨化后,真密度略低,且电阻率较高、线膨胀系数较大。沥青焦是生产铝用炭素阳极和阳极糊的原料,也是生产石磨电极、电炭制品的原料。 生产沥青焦的原料是中温沥青和高温沥青,高温沥青是中温沥青在氧化釜中用热空气氧化而成。高温沥青粘度大,装炉温度较高,挥发分含量小,有利于装炉操作。 由于沥青焦成焦温度较高,达到1300~1350℃,所以不经煅烧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沥青焦从炼焦炉中推出后采用浇水熄火,一般水分含量大,所以在生产中它与石油焦一起按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