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

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它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等。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一百九”并非侈谈。

口水的营养成份与功用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口水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当首推由日本已故

医家绪方知三郎发现的腮腺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口水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返老还童”的荷尔蒙。

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肤间质、结缔组织的功能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能得到保持。然而,人到中年后,腮腺开始萎缩,分泌的激素就逐渐减少。常作咽津动作,可延后腮腺萎缩。

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口水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口水分泌不足,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枯、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便秘等情形,运用吞口水养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唾液对人体养生有8大神效

消化作用: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

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消炎作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清洗作用:平均每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可达1000-1500毫升。人的口腔中会积存食物残渣,给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就相当于对牙齿进行及时清洗,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护齿作用:唾液所含的钠、钾、磷酸、钙、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能维持口腔酸碱度,调节ph值。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溶解和沉积是个动态过程,唾液中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在保护珐琅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疗伤作用: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唾液中的富组蛋白能显著地缩短伤口愈合时

间。因此,在突然受伤、清洗不便的情况下,可以在伤口上涂些唾液。

抗癌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过程不仅在口腔中,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检测作用:科学家可利用唾液样本检查病人体内的药物含量。用唾液代替血液样本检查艾滋病也开始应用到实践中。目前,科学家还在研究通过唾液检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方法。唾液取样简单,操作方便,将成为医学发展的趋势。

抗衰作用: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口水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可见,“口水”是宝贵的,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有些口水可以杀死100%癌细胞

日本现代医学,对人的唾液用小白鼠、小兔子作临床观察发现,普通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七、八十的癌细胞,而有的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百的癌细胞。――去年中国死亡人口统计中――死于癌症的

人数,占死亡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口水里面居然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啊。如果你身上有一些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的条件,口水就可以对癌细胞造成威胁甚至杀灭。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口水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俗谚有云:“口咽口水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咀嚼30秒唾液搞定致癌物

我们的唾液中含有13种消化酶、11种矿物质、9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其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

的解毒功能最强。它们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这些酶可以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唾液之所以具有抗癌作用,在于唾液中的酶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变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

此外,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美国乔治亚大学曾有科学家做实验,将人体口腔中分泌出的唾液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以及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从实验中得知,唾液含有过氧化物酶,可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所以起到抗癌作用。

在饭店或食堂里,甚至在家庭里,常见用餐人用餐之迅速,如风卷残云,又如猪八戒吃人参果,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实在是

配得上“电光石火”。但正如实验所揭示,加入唾液的致癌物在30秒内才完全降解,“细嚼慢咽”,才符合养生之道,也才能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因为只有细嚼慢咽,才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解毒作用。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进餐时狼吞虎咽,很快就放下筷碗,食物刺激时间短,那么唾液的分泌量一定就少,唾液量少,抗癌功效一定会打折扣;如果进餐时慢慢品尝,细嚼慢咽,在食物的持续刺激下,唾液就一定会分泌得多,抗癌功效自然会增强。

更为关键的是,只有细嚼慢咽,才能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并且搅拌时间持续较长,这样才能让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食物里的致癌物质,从而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

口水过多过少多是病在脾肾

口水多,常常是脾肾虚、精失摄纳而外溢的征兆。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为“口水”正一下名。大家都习惯称口水为口水,

其实并不确切。口水,既包括唾,又包括液。唾,也就是唾沫,是从舌根分泌出来的,不是有个词--唾弃吗?就是往地上吐唾沫表示不满、瞧不起,可见,唾沫是人为吐出来的。而液又叫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水,它往往是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的,也就是大家戏称的“流哈喇子”。

为什么唾沫和口水异常是脾虚、肾虚所致呢?《内经》中说得明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意思是说,出汗异常可以从心脏上找问题,鼻涕多了要看肺有没有问题,眼泪不正常了要从肝上找根源,相应的,口水和唾沫异常就是脾和肾的问题了。

虽然唾和液分别出自脾和肾,但脾肾往往互病,且总司于肾,所以唾沫和口水经常同时出现。唾多而且黏稠,且口中发苦,往往是脾热,这时候一定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牛、羊肉也尽量少吃,可以吃一些清脾热的药,像栀子和连翘等。口水多,且有咸味儿的话,这是肾虚的征兆。

很多人也存在睡觉流口水的尴尬,这主要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导致脾胃上火而致。这时,就要注意不要再吃辛辣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太饱,尤其是晚上,一定要少吃。

口水多了是问题,少了同样是问题。口水过少,说明津液不足,是内燥的表现。古书上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生病了,人消瘦无力,被请来看病的大夫心想,莫非是未出阁之人患了相思之病,但望闻问切下来发现并不是“情志”方面的疾病。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大夫不好看小姐的舌苔,正好旁边有人说小姐几日来口干得厉害。

口干说明津液不足,大夫在思虑津液枯干的原因时恰好瞥见门下有堆瓜子壳。他恍然大悟,随即让人把那些瓜子壳收起来熬水,让小姐喝,说喝下去就好了。小姐的父亲摸不着头脑,就问大夫这是何故。大夫说:“令嫒瓜子嗑得多了,口水流失,津液不足,导致脾胃难以运化食物,所以消瘦;消瘦又

导致脾失健运,肾虚而不足,津液稀少;瓜子壳上有小姐的口水,熬水喝下去,就可以把流失的口水补回来了。”

这么说来,爱嗑瓜子的朋友,要节制一下,不能一次吃太多瓜子。一旦出现口干、没有食欲等情况,记得多用舌头漱些口水,分三次下咽,再就是多吃些酸味儿的水果来补充津液,梨子和葡萄都不错。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 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它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等。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一百九”并非侈谈。

口水的营养成份与功用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口水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当首推由日本已故

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

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尝试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提高分析推理和操作、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完成。2、唾液的收集。 三、教学情境设计: 馒头是北方最普通的食品,将馒头放在口中,你细细品尝,会发现馒头越嚼越甜。馒头为什么会变甜?什么使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在馒头变甜的过程中,谁起到了主要作用?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唾液在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吗? 四、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中起什么作用呢? 2、根据常识和所学知识,做出假设: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 3、材料用具:含淀粉物质(如淀粉糊、馒头、米饭等)、试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消毒棉絮、镊子、温度计、开水、碘液、酒精灯等。 4、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每小组自行设计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安排对比实验。教师提示: (1)本次实验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单一变量是谁?其他条件应如何控制? (2)用其他实验材料取代馒头做这个实验行不行? (3)收集唾液的方法都有哪些?用何种方式取唾液更加方便、快捷? (4)应该使试管保持在什么样的温度下? (5)能否在加热前先滴加碘液? 学生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选取相应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6、整理试验用具:把废液倒在废液缸内,把试管等用具清洗干净,与其他材料用具一起摆放整齐。 五、评价方案:

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1、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 据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使将婴儿全身紧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接近婴儿每天维生素D全部需要。 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2、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 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3、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4、晒太阳能心情愉悦 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5、晒太阳能心情愉悦能增强新陈代谢 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6、晒太阳能够增强性欲 晒太阳能够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强性欲,提高精子质量。因为人体血液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还再次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7、晒太阳能防止贫血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早晨6点至10点这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 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

七年级生物: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已经开始被消化。 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制备淀粉糊并取定量;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所以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

每人做一步,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淀粉糊的制备、唾液的收集方法由教师提供并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淀粉糊的浓度不宜太大,以免消化不完全。还应给学生解释不同人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不等,为确保淀粉消化完全,收集的唾液应尽可能纯一些,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收集唾液之前要漱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太行山脚下,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简陋,但我校为重点中学,教学设施与本县其他学校相比又较为优越,但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探究需求,只能以小组探究模式展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探究的内容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一课多探。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但学习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假设的提出、方案设计和验证假设等是教师引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利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探究的结果。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和已

生理第六章消化及吸收试题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二、填空题 1.机械性化学性 2.减弱增强 3.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营养作用 4.唾液淀粉酶延髓 5.游离酸结合酸 1.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混合并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的消化方式称_____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来完成的消化方式称_______消化。 2.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消化道活动___ _;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消化道活动______。 3.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唾液所含的消化酶有_______;吞咽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5.胃酸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和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C 2.C 3.D 4.C 5.A 1.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 B.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C.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 B.K大量内流 C.Ca内流 D.Cl大量外流 E.Ca 大量外流 3.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织胺 4.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以上都不是 5.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 B.下丘脑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而理解消化液在消化食物时发挥的作用。 2、通过实验了解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在消化食物时发挥的作用。 3、初步了解消化酶的一些特性。 设计思路: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可以通过淀粉的这一特性来检验馒头中的淀粉是否已被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人体口腔内的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应保持37℃左右的温度。 材料器具: 试管、小刀、滴管、烧杯、搅拌棒、碘液、唾液、清水、新鲜馒头、小木板、温度计、冰水 实验过程: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C块不作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2、收集唾液,先用冷开水漱口,然后头部略向前倾,伸出下唇搁在试管口上,舌头舐上颌门齿的基部,不久就会有清洁的唾液沿唇

流入试管,收集2~3毫升后,稀释2倍备用。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①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②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ml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③将C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不进行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5~10min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①试管(1)中的馒头碎屑不呈现蓝色,而呈现碘液的颜色(棕黄色); ②试管(2)中的馒头小块呈蓝色; ③试管(3)中的馒头小块接触到唾液的部分呈现碘液的颜色,未接触到唾液的部分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生理期末题库参考.docx

1.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 B 肺的扩大和缩小 C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 A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C 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 肺弹性回缩压与肺内压之差 E 胸廓弹性回位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3.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 组织液 B 细胞内液 C 毛细血管血液 D 动脉血液 E 静脉血液 4.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5.正常人平静呼吸时的频率为 A 6-8次/分钟 B 8-10次/分钟 C 10-12次/分钟 D 12-18次/分钟 E 20-25次/分钟 6.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 A 潮气量 B 残气量 C 补呼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补吸气量 7.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那一时期内 压低于大气压 A 吸气过程中 B 呼气末 C 吸气末 D 呼气过程中 E 呼吸暂停而气道通畅时 8.肺内压在下列哪一时相内压等于大气压 A 吸气中和呼气中 B 吸气中和呼气末 C 吸气末和呼气中 D 吸气末和呼气末 E 呼气中和呼气末 9.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 A 胸膜脏层和壁层紧贴 B 胸膜腔与外界封闭 C 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 D 吸气肌收缩 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10.对肺泡气体分压起缓冲作用的是 A 补吸气量 B 补呼气量 C 深吸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残气量 11.能较好地反映通气功能好坏的指标 A 肺活量 B 用力呼气量 C 补吸气量 D 补呼气量 E 肺扩散容量 12.胸膜腔内压的错误错误叙述 A 等于肺内压与肺回缩压之差 B 总是低于大气压 C 可用食管内压间接表示 D 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E 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13.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 内压均为负值,主要考虑 A、肺的生长速度比胸廓的快 B、胸廓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 C、肺的回缩力小于胸廓回缩力 D、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E、胸廓的弹性阻力大于肺内压 14.中枢化学感受器 A、对O2含量变化敏感 B、对CO2浓度变化敏感 C、对血中H+浓度变化敏感 D、在低O2时对维持呼吸十分重要 E、接受刺激后迅速引起呼吸反应 15.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的适宜刺激是它所 处环境的 A 氧分压 B 氧含量 C 氧容量 D 氧饱和度 E 氧利用系数 16.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 A CO2 B O2 C H+ D 2,3-DPG E CO 17.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错误叙述的是 A 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 滑肌层中 B 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至延髓 C 可促进吸气时转入呼气 D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 要调节作用 E 有明显种属差异 18.缺氧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 列哪一部位而实现 A 延髓呼吸中枢 B 中枢化学敏感区 C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D 脑桥呼吸中枢 E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19.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正确 叙述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伸展性小 C.收缩缓慢 D.自律性频率较高且稳定

黄煌八大体质详解 王晓军整理

黄煌八大体质详解 按:八大体质学说是黄煌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用于病的人的诊治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该学说而较为便捷的运用于实际临床,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人不揣浅陋,将黄煌教授整理的八大体质结合具体药物作一个较为粗浅的梳理,非为自炫,乃备诸同好采择而已,倘能有小助于同道则余甚慰! 一寒体 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经延后、经量少或闭经的人;经常大便不成形或腹胀腹泻的人;疲倦懒言而思睡的人;口不干渴、小便清长的人;脉象沉细微弱迟缓的人。 调体药物 (1)麻黄发汗、平喘、利尿、通经、兴奋。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所谓黄肿是指面色黄暗而浮肿或有浮肿貌者,患者多见小便量少。 咳喘则是麻黄的兼治证之一,这种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黄肿者的咳喘,用麻黄最为适宜。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乃是一组综合症状。这种恶寒是指虽不当风而感觉有寒冷感;无汗的互词是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急感。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者;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恶寒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体疼痛均是属于患者的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特别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其皮肤多见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其肤色多黄暗而缺乏光泽。张仲景在判定使用麻黄后的疗效时,常以患者服药后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麻黄体质:是寒体中相对来说较为充实的体质,具体特征是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较肥满,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搏有力,心脏功能较好,无心脏病。 常用麻黄类方: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杏甘石汤等。(2)干姜温中化饮,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所谓涎唾即涎沫,即唾液及痰涎,多痰涎者,即口内唾液较多,或咳吐痰涎较多。而干姜所主的涎唾多清稀透明,或多泡沫,患者多无口渴感,或虽渴而所饮不多。临床见此等症,其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粘液,这种舌象表现正是所谓的“干姜舌”。 一般来说,干姜证多出现于下列情况:1,反复的服用攻下的药物后----凡误下或屡下后仲景多使用干姜;2,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脉微而肢冷时;3,以咳嗽或咳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4,以腰部冷痛为表现的骨关节疾病等;5,部分出血性疾病。 干姜体质:是寒体中以脾胃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类型,特别是易于呕吐、易于腹胀、腹泻,而进食生冷时容易导致发病者。 干姜类方:甘草干姜汤、理中汤、甘姜苓术汤(肾着汤)等。 附:生姜 功可散寒温中,主治恶心呕吐,亦多伴见口内多稀涎,或者吐出清水,患者口不干渴,甚至腹中水声漉漉,例如生姜泻心汤证所描述的那样“胁下有水饮,腹中雷鸣”;干姜为老姜之干燥品,偏于治疗腹泻,而生姜则可发汗而善于治疗呕吐;干姜可以化饮,常配细辛、五味子使用而其效甚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 1.右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1 2 加入物质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温度 37℃ 0℃ 加入碘液 不变蓝 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C.需要适宜的温度D.效率很高 2.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双缩脲试剂(边加边振荡),用沸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 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②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4.某同学想知道自己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作用,他取三只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③。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号12345 ①②③ 加入加入2毫升清水 2毫升加入2毫升唾液 淀粉糊加入2毫升唾液 充分 振荡 放在37℃ 水浴中 10分钟 滴碘液 加碘液后,①、②、③号试管中物质不变蓝色的是: A.①B.②C.③D.②③ 5.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该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A.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具有高效性试管 1 2 加入物质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温度碘液检验 37℃不变蓝 0℃变蓝

中考阅读《奇妙的唾液》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时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 2.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晒太阳的保健功效

晒太阳的保健功效 晒后背,脾胃和。 “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专家指出:“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医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专家介绍:“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春天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洪昭光说,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

作用。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晒太阳最好。 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又避免伤害皮肤;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要注意每次晒太阳不超过1小时。 不要隔着玻璃晒。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处,紫外线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应选择性地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在阳台上也可以。 最好穿红色衣服。 不要穿白色衣服,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强的夏季,白色衣服会将紫外线反射到脸上或裸露的胳膊上,让皮肤受伤。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不要戴帽子,否则遮挡阳光,失去

生理学练习一题库

动物生理学练习 第1章消化 [001]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A. 交感神经的支配B. 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E.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 [002] 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 唾液B. 胃液C. 胆汁D. 胰液E. 小肠液 [003]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 激活胰蛋白酶原B. 促进淀粉水解C.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 中和胃液E. 杀灭细菌 [004] 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 胆色素B. 胆酸盐C. 胆固醇D. 脂肪酸 [005] 下列关于大肠机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B. 大肠有保护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C.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D. 进食后往往可发生集团蠕动 E. 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对消化起重要作用 [006]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 内流B. Na+ 内流C. Ca2+ 内流 D. Ca2+ 与K+ 内流E. K+ 与Na+ 内流 [007] 下列属于胃泌素族激素的是()。 A. 促胰液素B. 抑胃肽C. 胆囊收缩素 D. 血管活性肠肽E. 胰高血糖素 [008] 下列哪项pH值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 A. 2.0~3.0B. 4.0~5.0C. 6.0~7.0 D. 8.0~9.0E. 12.0~13.0 [009] 下列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A. 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 B. 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

《奇妙的唾液》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 奇妙的唾液(16分)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时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 用的毒性物质几乎 ..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11、唾液有哪些作用?(4分)

生活养生-晒太阳有八大神奇功效

文章导读 俗话说,“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不过,人们最容易得到的往往最不珍惜。一项调查显示,国人晒太阳的时间远远不够,只有不到三成人常晒太阳,很多人不知道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8大好处应牢记 预防近视。 澳洲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缺乏阳光照射可能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阳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帮助避免眼轴变长,进而防止进入眼睛的光线在聚焦时出现焦点扭曲。因此,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能帮助“书呆子”降低近视风险。 文章导读 减少感冒。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常晒太阳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研究者认为,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问题。与更少晒太阳的人相比,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 文章导读 血管更健康。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更高。 多项研究也证实,在紫外线比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适当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使体内炎症减少,对血管健康更有利。 文章导读 延长寿命。 从 1980年起,丹麦科研人员对440万丹麦人进行了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延长寿命。

丹麦癌症研究所的英格亨士普·克莱门森也认为,那些常晒太阳的人,比总呆在家里或办公室的人,更常去户外运动,这也是有益健康的重要原因。 文章导读 提升激素水平。 最价廉的天然“伟哥”之一可能就是多晒太阳。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体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维生素D含量的波动而变化。 每年入秋后,人体内维生素D和睾丸激素的水平都会同步下降,并在来年3月降至最低。这与人们晒太阳少有一定关系。研究还称,每天晒太阳1小时,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文章导读 降低癌症风险。 美国圣迭戈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较低纬度的女性和高纬度者相比,卵巢癌发病的危险较低,因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长,摄入维生素D的含量高,比后者更利于防癌。 文章导读 少得抑郁症。 研究发现,在充足的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这将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指出,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阴雨天气就会失眠、胸闷、烦躁。日照时间的减少是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原因之一。 文章导读 增强免疫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告诉记者,晒太阳有补阳气,补正气的功效。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 人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阳气来支撑,阳气充盈,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正气则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 文章导读 抓住两个最佳“晒点”

人体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人体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一、教学内容: 人体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二、良好开端 1、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成功之旅 【知识点1】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特性 如图所示,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其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的组织细胞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那么,人体的组织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呢? 《红楼梦》中有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body fluid)。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1、细胞外液的组成 一般成年人体重的60%左右是由体液组成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如图所示

2、细胞外液的成分 研究表明,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例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 ④激素、氨基酸和呼吸氧化酶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内环境的理解,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氧化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 2、CO 2、胰岛素等激素、氨基酸和葡萄糖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答案:A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 ?????---+左右。维持在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等离子有关。和,它的稳定与为接近中性,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和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与无机盐、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C 37HPO HCO 45.7~35.7pH Cl Na ,243 联系实际: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答: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维持渗透压的Na +和Cl -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是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②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 2是怎样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 ①提示:Na +和Cl -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

晒太阳对人的好处和最佳时间

晒太阳对人的好处和最佳时间 天气温暖的时候妈妈就喜欢去晒太阳,晒太阳对人的好处和最佳时间是哪些啊,妈妈退休在家闲来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会和几个比较好的邻居一起在室外晒太阳,一边晒太阳一般聊家常,妈妈一告诉我去晒太阳,我就说好,可好在哪里就说不明白了。有时妈妈一晒就是多半天,就问我什么时间晒太阳是最佳的时间啊,我就上网查找晒太阳有关的资料,马上就传达给大家。 晒太阳可以延缓衰老。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 水平较高者比维生素D较低者的机体平均年轻5岁左右。人体所

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这种类型的维生素有助于倡导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而维生素D也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晒太阳能够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强性欲,提高精子质量。因为人体血液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体内维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还再次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唾液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唾液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导语:对于唾液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唾液当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蛋白质碳酸盐等营养物质,点可以杀菌消炎消化食物,还可以清洁口腔保护我们的牙齿, 对于唾液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唾液当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蛋白质碳酸盐等营养物质,点可以杀菌消炎消化食物,还可以清洁口腔保护我们的牙齿,因为通过对唾液的化验还可以检测出,艾滋病传染病等等,所以唾液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是有代表性的作用的,唾液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口腔黏膜表面不受损害。 唾液中的蛋白质以黏蛋白为主,其他蛋白质含量较低。黏蛋白是黏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覆盖于全部口腔黏膜表面。唾液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黏蛋白,即高分子量黏蛋白和低分子量黏蛋白,它们在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均有所区别。其中含有的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对牙齿能带来化学的保护作用;其中含有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成分能对抗细菌;能清洁口腔;通过检测唾液可验出癌、艾滋病。 唾液通过带有病菌的人体,唾液也可传播疾病。前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后者则相对较低。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分解蛋白质;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唾液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 对于正常的唾液分泌来说,是一个人消化系统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表现,,如果唾液较为黏稠,即有可能是体内淤积的毒素过多,导致阴虚火旺,口腔唾液中的消化酶对于消化的食物,充分吸收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并且还可以让牙齿,口腔都处在较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口水”的功效

“口水”的功效 养生保健 06-06 10:01 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它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等。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一百九”并非侈谈。 口水的营养成份与功用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

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口水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当首推由日本已故医家绪方知三郎发现的腮腺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口水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返老还童”的荷尔蒙。 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肤间质、结缔组织的功能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能得到保持。然而,人到中年后,腮腺开始萎缩,分泌的激素就逐渐减少。常作咽津动作,可延后腮腺萎缩。 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口水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口水分泌不足,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枯、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便秘等情形,运用吞口水养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1、消化作用 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2、消炎作用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3、清洗作用

《唾液的消化作用》教学设计

《唾液的消化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该实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的一个探究性实验。传统教学中,实验时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逐步完成,最后得出结论:说明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现在,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切的感受到实验就是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手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 二、实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唾液的消化作用》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中的一个学习内容,这个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己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并且在小组之间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唾液的消化作用这部分知识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非常渴望知道,因为他们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经验:当我们细细的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因此这部分内容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他们好动、好奇、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但是,本探究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而教材没有说得很具体,这就需要老师细心引导。 (三)教学条件分析 由于学校实验仪器不全,大多数实验无法进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同时班内学生较多,实验过程有所困难。

老中医说:口水也是中药 对人体有8大好处

老中医说:口水也是中药对人体有8大好处 *导读:老中医说:口水也是中药对人体有8大养生功效。口水,我们并不陌生,但您知道吗?口水有8大神奇的保健养生功效,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以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口水除含有水分外,还含有人体健康必需的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乳酸胆铁、磷酸钙、氨基酸、钾、钙、氯等多种成分。这些物质成分对人体来说有很大的保健养生功效。 中医养生 功效一:润滑作用 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 功效二:抗衰作用 口水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功效三:消化作用 口水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功效四:止血作用 口水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口水可帮助止血。导读:老中医说:口水也是中药对人体有8大养生功

效。口水,我们并不陌生,但您知道吗?口水有8大神奇的保健养生功效,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以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功效五:稀释作用 当酸、苦等刺激性东西进入口腔时,口水分泌增加,把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 功效六:抗菌作用 口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养生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 功效七:治伤作用 口水中有一种神经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显著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能加速烧伤皮肤的愈合。 功效八:冲洗作用 医生提醒牙膏仅能清洁口腔但不可美白牙齿。而口水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见,口水具有冲洗牙齿和保护口腔清洁的养生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