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1 设计要求工况分析

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切削阻力42000L F N =;运动部件所受重力7200G N =;快进、快退速度

m s 13ν=ν=0.1/,工进速度m s -32ν=0.85?10/;快进行程1260mm L =,工进行程2130mm L =;

往复运动的加速时间t 0.2s ?=;动力滑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0.2s μ=,动摩擦系数

0.1d μ=。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

负载与运动分析

(1)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即为切削阻力42000L F N =。 (2)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0.272001440fs s F G N =μ=?= 动摩擦阻力 0.17200720fd d F G N =μ=?= (3)惯性负载 72000.1

360100.2

i G F N N g t ?ν==?=? (4)运动之间

快进 3

11126010 2.60.1L t s s -?===ν

工进 3

223

213010152.940.8510

L t s s --?===ν?

快退

()3

3

3

3

26013010

3.9

0.1

L

t s s

-

+?

===

ν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0.9

cm

η=,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列。

表1 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根据液压缸在上述各阶段内的负载和运动时间,即可绘制出负载循环图F t-和速度循环图t

ν-,如图1所示。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所设计的动力滑台在工进时负载最大,在其它工况负载都不太高,参考表2和表3,初

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14.5

p MPa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鉴于动力滑台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这里的液压缸可选用单活塞杆式差动液压缸(),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工进时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的回油腔

应有背压,参考表4选此背压为

21.0

p MPa

=。

表2 按负载选择工作压力

表3 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

表4 执行元件背压力

表5 按工作压力选取d/D

表6 按速比要求确定d/D

注:1ν—无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2ν—有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由式1122cm

F

p A p A η-=

24216

2142720

119101.00.9 4.510

22cm F

A m m p p η-=

=

=??

????-?- ? ??

???

则活塞直径 0.123123D m mm =

=

==

参考表5及表6,得0.7187d D mm ≈=,圆整后取标准数值得125D mm =,90d mm =。 由此求得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2

2

24210.125123104

4

D A m m ππ-?=

=

=?

()()2

22224220.1250.0959.1104

4

A D d m m π

π

-=

-=

?-=?

根据计算出的液压缸的尺寸,可估计出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个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7所列,由此绘制的液压缸工况如图2所示。

表7 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值

注:1.p ?为液压缸差动连接时,回油口到进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取p=0.5MPa ?。

2.快退时,液压缸有杆腔进油,压力为1p ,无杆腔回油,压力为2p 。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选择基本回路

(1)选择调速回路 由图2可知,这台机床液压系统功率较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为阻力负载且工作中变化小,故可选用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引起运动部件前冲,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由于系统选用节流调速方式,系统必须为开式循环系统。

(2)选择油源形式 从工况图可以清楚看出,在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快进、快退行程的低压大流量和工进行程的高压小流量的油液。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2max min q /0.64/1.051061q -=?≈;其相应的时间之比()t 2.6 3.9/152.940.043=+=132(+t )/t 。这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小流量工作。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量角度来看,选用单定量泵油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可选用限压式变量泵或双联叶片泵作为

油源。考虑到前者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较大,工作平稳性差,且后者可双泵同时向液压缸供油实现快速运动,最后确定选用双联叶片泵方案,如图2a 所示。

(3)选择快速运动和幻换向回路 本系统已选定液压缸差动连接和双泵供油两种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考虑到从工进转快退时回油路流量较大,故选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换向阀式换向回路,以减小液压冲击。由于要实现液压缸差动连接,所以选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如图2b 所示。

(4)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本系统滑台由快进转为工进时,速度变化大(()312/0.1/0.8510118υυ-=?≈),为减少速度换接时的液压冲击,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接回路,如图2c 所示。

(5)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 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回路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调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未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需再设卸荷回路。

图2 选择的基本回路

组成液压系统

将上面选出的液压基本回路组合在一起,并经修改和完善,就可得到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为了解决滑台工进时进、回油路串通使系统压力无法建立的问题,增设了单向阀6。为了避免机床停止工作时回路中的油液流回油箱,导致空气进入系统,影响滑台运动的平稳性,图中添置了一个单向阀13。考虑到这台机床用于钻孔(通孔与不通孔)加工,对位置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图中增设了一个压力继电器14。当滑台碰上死挡块后,系统压力升高,它发出快退信号,操纵电液换向阀换向。

图3 整理后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小流量泵在快进和工进时都向液压缸供油,由表7可知,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

最大压力为1 3.95p MPa =,如在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

1.0p MPa ∑?=,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压差0.5e p MPa ?=,则小流量泵的最高工

作压力估算为

11(3.95 1.00.5) 5.45p e p p p p MPa MPa ≥+∑?+?=++=

大流量泵只在快进和快退时向液压缸供油,由表7可见,快退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1 1.24p MPa =,比快进时大。考虑到快退时进油不通过调速阀,故其进油路压力损失比前者

小,现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0.3p MPa ∑?=,则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

21(1.240.3) 1.54p p p p MPa MPa ≥+∑?=+=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

由表7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330.6410/m s -?,若取回路泄漏系数 1.1K =,则两个泵的总流量为

33331 1.10.6410/0.70410/42.24/min p q Kq m s m s L --≥=??=?=

考虑到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3/min L ,工进时的流量为531.0510/0.63/min m s L -?=,则小流量泵的流量最少应为3.63/min L 。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并考虑液压泵存在容积损失,最后确定选取YB-6/40型双联叶片泵。其小流量泵和大流量泵的排量分别为6/mL r 和40/mL r ,当液压泵的转速960/min p n r =时,其理论流量分别为5.76/min L 和38.4/min L ,若取液压泵容积效率

0.9v η=,则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12

69600.9/1000409600.9/1000/min 5.1834.56/min 39.74/min

p p p q q q L L L =+=??+??=+= 由于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若取液压泵总效率0.8P η=,这时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功率为

633

1.54104

2.2410 1.36600.810

p p

p

p q P KW KW η-???≥

==?? 根据此数值查阅产品样本,选用规格相近的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KW ,额定转速为

960/min r 。 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1)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

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和辅件规格如表8所列。其中,溢流阀9按小流量泵的额定流量选取,调速阀4选用型,其最小稳定流量为/min L ,小于本系统工进时的流量/min L 。

表8 液压元件规格及型号

r时的流量。

*注:此为电动机额定转速为960/min

(2)确定油管

在选定了液压泵后,液压缸在实际快进、工进和快退运动阶段的运动速度、时间以及进入和流出液压缸的流量,与原定数值不同,重新计算的结果如表9所列。

表9 各工况实际运动速度、时间和流量

表10 允许流速推荐值

由表9可以看出,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实际运动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表9数值,按表10推荐的管道内允许速度取/m s υ=,由式d =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相连的油管内径分别为

d mm =

=

=

d mm =

==

为了统一规格,按产品样本选取所有管子均为内径、外径的号冷拔钢管。 (3)确定油箱

油箱的容量按式pn V q α=估算,其中α为经验系数,低压系统,α=;中压系统,α=;高压系统,α=。现取α=,得

pn V q L L α===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由于系统管路布置尚未确定,所以只能估算系统压力损失。估算时,首先确定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然后计算各种工况下总的压力损失。现取进、回油管道长为l m =,油液的运动粘度取2/v m s =,油液的密度取3/kg m ρ=。

(1) 判断流动的状态

在快进、工进和快退三种工况下,进、回油管路中所通过的流量以快退回油流量

2/min q L =为最大,此时,油液流动的雷诺数

4e d

q

R v

dv

υπ=

=

== 也为最大。因为最大的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2000),故可推出:各种工况下的进、回油路

中的油液的流动状态全为层流。

(2) 计算系统压力损失 将层流流动状态沿程阻力系数

75754e dv R q

πλ=

= 和油液在管道内流速

2

4q

d

υπ=

同时代入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2

12

l p d υλρ?=,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后,得 14

4752vl

p q q q d

ρπ??=

== 可见,沿程压力损失的大小与流量成正比,这是由层流流动所决定的。

在管道结构 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管道的局部压力损失p ζ?常按下式经验计算 10.1p p ζ?=?

各工况下的阀类元件的局部压力损失可根据下式计算

2

v n n q p p q ??

?=? ???

其中的n p ?由产品样本查出,n q 和q 数值由表8和表9 列出。滑台在快进、工进和快退 工况下的压力损失计算如下:

①快进

滑台快进时,液压缸通过电液换向阀差动连接。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10、电液换向阀2,然后与液压缸有杆腔的回油汇合通过行程阀3进入无杆腔。在进油路上,压力损失分别为

li p q MPa MPa ∑?=== 0.1i li p p MPa MPa ζ∑?=∑?==

vi p MPa MPa ∑?==

i li i vi p p p p MPa MPa ζ∑?=∑?+∑?+∑?==

在回油路上,压力损失分别为

lo p q MPa MPaa ∑?=== 0.1o lo p p MPa MPa ζ∑?=∑?==

vo p MPa MPa ∑?==

o lo o vo p p p p MPa MPa ζ∑?=∑?+∑?+∑?==

将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折算到进油路上去,便得出差动快速运动时的总的压力损失

p MPa MPa ∑?==

②工进

滑台工进时,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2、调速阀4进入液压缸无杆腔,在调速阀4处的压力损失为。在回油路上,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2、背压阀8和大流量泵的卸荷油液一起经液控顺序阀7返回油箱,在背压阀8处的压力损失为。若忽略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则在进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i vi p p MPa MPa ∑?=∑?==

此值略小于估计值。

在回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o vo p p MPa MPa ∑?=∑?==

该值即为液压缸的回油腔压力,可见此值与初算时参考表4选取的背压值基本相符。

按表7的公式重新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022

11

F p A p MPa MPa A +=

== 此略高于表7数值。

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压差,则小流量泵的工作压力为

11p i e p p p p MPa =+∑?+?=

此值与估算值基本相符,是调整溢流阀10的调整压力的主要参考数据。

③快退

滑台快退时,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10、电液换向阀2进入液压缸有杆腔。在回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5、电液换向阀2和单向阀13返回油箱。在进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i vi p p MPa MPa ∑?=∑?==

此值远小于估计值,因此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的功率是足够的。

在回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o vo p p MPa MPa ∑?=∑?==

此值与表7的数值基本相等,故不必重算。

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为

21p i p p p MPa =+∑?=

此值是调整液控顺序阀7的调整压力的主要参考数据。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由于工进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占96%,所以系统的发热与温升可按工进工况来计算。在工进时,大流量泵经液控顺序阀7卸荷,其出口压力即为油液通过液控顺序阀的压力损失

2

2

p n n q p p p MPa MPa q ??

=?=?== ???

液压系统的总输入功率即为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1122

p p p p r p

p q p q p W W η+=

==

液压系统输出的有效功率即为液压缸输出的有效功率

2c p F W W υ===

由此可计算出系统的发热功率为

()r c H P P W W =-==

按式H

T KA

?=

计算工进时系统中的油液温升,即

T ?=

==

其中传热系数215/(K W m =?℃)。

设环境温2T =℃,则热平衡温度为

[]121T T T T =+?=≤=℃

油温在允许范围内,油箱散热面积符合要求,不必设置冷却器。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250克塑料注射祝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大型塑料注射机目前都是全液压控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粒状塑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旋推进器中,螺杆转动,将料向前推进,同时,因螺杆外装有电加热器,而将料熔化成粘液状态,在此之前,合模机构已将模具闭合,当物料在螺旋推进器前端形成一定压力时,注射机构开始将液状料高压快速注射到模具型腔之中,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冷却后,开模将成型的塑科制品顶出,便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 现以250克塑料注射机为例,进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机的工作循环为: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 │→螺杆预塑进料 其中合模的动作又分为:快速合模、慢速合模、锁模。锁模的时间较长,直到开模前这段时间都是锁模阶段。 1.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 1.1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⑴合模运动要平稳,两片模具闭合时不应有冲击; ⑵当模具闭合后,合模机构应保持闭合压力,防止注射时将模具冲开。注射后,注射机构应保持注射压力,使塑料充满型腔; ⑶预塑进料时,螺杆转动,料被推到螺杆前端,这时,螺杆同注射机构一起向后退,为使螺杆前端的塑料有一定的密度,注射机构必需有一定的后退阻力; ⑷为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 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如下: 螺杆直径40mm 螺杆行程200mm 最大注射压力153MPa 螺杆驱动功率5kW 螺杆转速60r/min 注射座行程230mm 注射座最大推力27kN 最大合模力(锁模力) 900kN 开模力49kN 动模板最大行程350mm 快速闭模速度0.1m/s 慢速闭模速度0.02m/s 快速开模速度0.13m/s 慢速开模速度0.03m/s 注射速度0.07m/s 注射座前进速度0.06m/s 注射座后移速度0.08m/s 2.液压执行元件载荷力和载荷转矩计算 2.1各液压缸的载荷力计算 ⑴合模缸的载荷力 合模缸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是轻载,其外载荷主要是动模及其连动部件的起动惯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要求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 液压传动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1.1 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选择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1.2 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1)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2)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6)自动化程序、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7)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 3.1制定基本方案 (1)制定调速方案 液压执行元件确定之后,其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控制是拟定液压回路的核心问题。 方向控制用换向阀或逻辑控制单元来实现。对于一般中小流量的液压系统,大多通过换向阀的有机组合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对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现多采用插装阀与先导控制阀的逻辑组合来实现。 速度控制通过改变液压执行元件输入或输出的流量或者利用密封空间的容积变化来实现。相应的调整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以及二者的结合——容积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一般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来调节速度。此种调速方式结构简单,由于这种系统必须用闪流阀,故效率低,发热量大,多用于功率不大的场合。

液压系统的设计说明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第1章液压传动概述 (4) 1.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4) 1.2 液压传动的特点 (5) 1.3 液压工作的介质 (6) 第2章总评方案 (8) 2.1 工况分析 (8) 2.2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9) 第3章确定主要参数 (15) 3.1 计算液压缸的尺寸流量 (15) 3.2 计算液压泵的电机功率 (19) 3.3 液压泵的气穴、噪声 (23) 第4章选择液压元件 (25) 4.1 选择阀的类型 (25) 4.2 选择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27) 总结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摘要 面对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领域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制造装备的改进,使得作为制造工业重要设备的各类机加工艺装备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孔加工,其在今天的液压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镗床液压系统的设计,除了满足主机在动作和性能方面规定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等一些公认的普遍设计原则。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液压工作方案、液压流量、压力和液压泵及其它元件的设计。 综上所述,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艰巨的工作。设计者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的辩证的思想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设计经验,向有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从事生产实践的工作者学习,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机械设计任务。 关键词:液压缸液压泵换向阀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⑴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⑵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⑶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⑷选择液压元件; ⑸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⑹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1.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⑴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⑵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⑶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⑷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⑸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⑹自动化程度、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⑺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⑻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通过工况分析,可以看出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为确定系统及各执行元件的参数提供依据。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压力和流量,它们是设计液压系统,选择液压元件的主要依据。压力决定于外载荷。流量取决于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和结构尺寸。 2.1载荷的组成和计算 2.1.1液压缸的载荷组成与计算 图1表示一个以液压缸为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计算简图。各有关参数已标注在图上,其中F W是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外部载荷。F m是活塞与缸壁以及活塞杆与导向

液压系统设计流程

液压系统得设计步骤就是: 一、工况分析与负荷确定. 二、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得确定。 三、液压系统方案得拟定. 四、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五、系统得初步计算与液压元件得选择° 六、液压系统验算。 七、编写技术文件。 —、工况分析与负荷确定 一般只能分析工作循环过程中得最大贞荷点或置大功率点,以这些点上得峰值作为系统设计得依携。 二、系统主要技术赛数得确定 (一)、系统工作压力 在液压系统设计中?系统工作压力往往就是预先确定得(依据设计机型参考相关资料选取),然后根据各执行元件对运动速度得要求,经过详细得计算,可以砌定液压系统流童. 在外负荷已定悄况下,系统压力选得越鬲,各液压元件得几何尺寸就越小,可以荻得比较轻巧紧凑得结构,特别就是对于大型挖掘机来说,选取校鬲得工作压力更为空要。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不等于系统得实际工作压力,要在系统设计完毕,根据执行元件得负載循环图,按已选定得液压扯两腔有效面积与液压马达排量,换舞并画出其压力循环图,再计入管路系统得各项压力损失,按系统组成得型式,最后得到系统负我压力及其变化规律。 确定工作压力,应该选用国家系列标准值,我国得“公称压力及流童系列"(JB824-66). 其中适用于液压挖振机得公称压力系列值有:8、10、12、5、16. 20、25. 32、40MPa。 (二)、系统流量 确定系统流量,应首先计算每个执行元件所需流量,然后根据液压系统采用得型式来确定系统流量? (三)、系统液压功率 三、液压系统方案得拟定 (一)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得选择 液压挖掘机得作业,除行走与回转外,主要靠双作用液压缸来完成得。双作用液压缸由于两腔面积不等,而且两腔交替频緊。因而只能使用开式系统?即各?元伴回油直接回油箱. 对挖振机得开式系统,由于布置空间得限制,油箱容积不能做得太大,一般仅就是主泵流量得广2倍,自然冷却能力不足,要附加油冷却器。 (二)泵数得选择 整个系统使用两个泵,各?自组成一个独立得回路。这种系统也称为双泵双回路系统.在双泵系统中,可将若千个要求复合动作得执行元件分配在不同得回路中。 小型挖掘机中,也为常用三泵系统,单独使用一个泵驱动回转机构与推土铲。 (三)变量系统与定量系统得确定 双泵双.回路变量系统:釆用两台憧功率变量泵,泵输出流童可根据外我荷大小自动无级变化,保持恒功率输出,提高整机得功率利用与生产率。双泵双回路变量系统通常有分功率变量与全功率变量两种. 四、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得一般画法就是: 仁先画执行元件. 2、画出各执行元件得基本回路,包括压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等?

液压系统设计步骤

第7章液压系统的设计 7.1液压系统简介 液压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能源装置------把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压力能的装置,一常见的就是液压泵。 2、执行元件------把流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装置,可以是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也可以是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 3、控制元件------对液压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装置,以及进行信号转换,逻辑运算和放大等功能的信号控制元件。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种以外的装置。如油箱、过滤器、管件等。 5、工作介质------传递能量和信号的介质。液压系统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 7.2液压系统的优点 与机械传动、电力拖动系统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8、液压元件属于机械工业基础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缩短机器的设计、制造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 7.3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及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7.3.1使用要求 砂轮回转试验机是用来检查砂轮回转强度的设备,在砂轮回转试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开关门可靠的关紧。

由于砂轮回转试验机需要自动化控制,要求开关门能够自动关紧和打开。因此要求 液压系统具备电磁换向阀,而非手动换向阀。要求换向信号发出后,阀芯能够灵敏地移到预定的工作位置;换向信号撤出后,阀芯能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常位。 液压系统工作在室内、噪声大、以及粉尘多的环境。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 开关门行程为870mm ,开门速度为0.01m/s ,关门速度为0.02m/s 。 7.3.2负载特性分析 开关门的材料为Q235钢,其密度3/7850m Kg =ρ。 开关门的体积为:303.003.0952.0045.1m m m m V ≈??= 开关门的质量为:235.5Kg 0.03m 7850Kg/m m 33=?=?=V ρ 开关门的重量为:2355N 10N/Kg 235.5Kg g m G =?=?= 由于工作时液压杆推动门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故液压缸的外负载为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摩擦负载即为开关门运动时候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N 5.0672355N 3.0μs =?==G F fs 动摩擦阻力 N 4712355N 2.0μd =?==G F fd 其中:静摩擦系数:3.0=s μ,动摩擦系数:2.0=d μ。 故液压缸的外负载.5N 1771471N 06.5N 7F =+=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9.0cm =η, 则液压缸的驱动力为:N N F F cm 3.13089.0/5.1177/===η总,为安全和方便计算,取N F 1310=总。 由于该回转试验机的开关门机构采用双根活塞杆推动,故单个液压缸的驱动力为: N N F F F 65521310221====总。 7.4液压系统的方案设计 7.4.1确定回路方式 选用开式回路,即执行元件的排油回油箱,油液经过沉淀冷却后再进入液压泵的进 口。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关键词:现代机械、液压技术、系统设计、小型液压机、液压传动。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工况分析 (3) 二.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 (4)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5) 1.确定供油方式 (5) 2.调速方式的选择 (5) 3.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6) 4.液压阀的选择 (8) 5.确定管道尺寸 (8) 6.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8) 7.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9) 8.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9) 9.缸盖厚度的确定 (9) 10.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9) 11.缸体长度的确定 (10) 四.液压系统的验算 (10) 1.压力损失的验算 (10) 2.系统温升的验算 (12) 3.螺栓校核 (12) 五.参考文献 (13)

二.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负载循环图如下 速度循环图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确定供油方式 考虑到该机床压力要经常变换和调节,并能产生较大的压制力,流量大,功率大,空行程和加压行程的速度差异大,因此采用一高压泵供油 2.调速方式的选择 工作缸采用活塞式双作用缸,当压力油进入工作缸上腔,活塞带动横梁向下运动,其速度慢,压力大,当压力油进入工作缸下腔,活塞向上运动,其速度较快,压力较小,符合一般的慢速压制、快速回程的工艺要求 得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

液压传动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1)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总体布局(及液压传动装置的位置和空间尺寸的要求)等; 2)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换向定位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6)自动化程度、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7)对防尘、防爆、防腐、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主机的工况分析

通过工况分析,可以看出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为确定系统及各执行元件的参数提供依据。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压力和流量,它们是设计液压系统,选择液压元件的主要依据。压力决定于外载荷。流量取决于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和结构尺寸。 主机工况分析包括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对复杂的系统还需编制负载和动作循环图,由此了解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负载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下对工况分析的内容作具体介绍。 运动分析 主机的执行元件按工艺要求的运动情况,可以用位移循环图(L—t) ,速度循环图(v— t) ,或速度与位移循环图表示,由此对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1.位移循环图L —t 液压机的液压缸位移循环图纵坐标L 表示活塞位移,横坐标t 表示从活塞启动到返回原位的时间,曲线斜率表示活塞移动速度。该图清楚地表明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分别由快速下行、减速下行、压制、保压、泄压慢回和快速回程六个阶段组成。 2.速度循环图v —t(或v —L) 工程中液压缸的运动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图为三种类型液压缸的v —t 图,第一种如图中实线所示,液压缸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到终点;第二种,如图中虚线所示,液压缸在总行程的前一半作匀加速运动,在另一半作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的数值相等;第三种,液压缸在总行程的一大半以上以较小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匀减速至行程终点。v —t 图的三条速度曲线,不仅清楚地表明了三种类型液压缸的运动规律,也间接地表明了三种工况的动力特性。 位移循环图速度循环图 动力分析 动力分析,是研究机器在工作过程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对液压系统而言,就是研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负载情况。 1.液压缸的负载及负载循环图 (1)液压缸的负载力计算。 工作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由六部分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word文档

10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本章提要:本章介绍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对于一般的液压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②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③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④发热及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⑤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上述工作大部分情况下要穿插、交叉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最后确定;在设计简单系统时,有些步骤可以合并或省略。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对液压系统设计的内容、步骤、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了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内容、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2.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教学难点: 1.泵和阀以及辅件的计算和选择; 2.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表示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内容、基本步骤和方法。

10.1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一部分,它除了应符合主机动作循环和静、动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满足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效率高,经济性好,使用维护方便等条件。液压系统的设计,根据系统的繁简、借鉴的资料多少和设计人员经验的不同,在做法上有所差异。各部分的设计有时还要交替进行,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下面对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予以介绍。 10.1.1 明确设计要求、工作环境,进行工况分析 10.1.1.1 明确设计要求及工作环境 液压系统的动作和性能要求主要有:运动方式、行程、速度范围、负载条件、运动平稳性、精度、工作循环和动作周期、同步或联锁等。就工作环境而言,有环境温度、湿度、尘埃、防火要求及安装空间的大小等。要使所设计的系统不仅能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还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良好的空间布局及造型。 10.1.1.2 执行元件的工况分析 对执行元件的工况进行分析,就是查明每个执行元件在各自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通常是求出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和负载值。必要时还应作出速度、负载随时间或位移变化的曲线图。下面以液压缸为例,液压马达可作类似处理。 就液压缸而言,承受的负载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即工作负载,导向摩擦负载,惯性负载,重力负载,密封负载和背压负载,现简述如下。 (1)工作负载w F 不同的机器有不同的工作负载,对于起重设备来说,为起吊重物的重量;对液压机来说,压制工件的轴向变形力为工作负载。工作负载与液压缸运动方向相反时为正值,方向相同时为负值。工作负载既可以为定值,也可以为变量,其大小及性质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基础之液压传动与控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姓名:王冉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班 学号: 2010105126 指导教师:谭宗柒 2013年 6 月 6 日至 2013年 6 月27 日

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用成型铣刀在加工件上加工出成型面的液压专用铣床,工作循环: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2.设计参数 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 ):F L =2.8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 ):F c =4.8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 ):G=2.8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N ):G c =35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 ):V 1=V 3=4.5 夹紧液压缸行程(mm ):L c=10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 ):V 2=45 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 ):t c=1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 ):L 1=350 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 =0.2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 ):L 2=85 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 =0.1 工作台启动时间(S ):?t =0.5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打印稿和电子版各1份)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字数:2500~3000。) 设计内容 1.负载与运动分析 1.1工作负载 1)夹紧缸 工作负载:N G F F d C C l 5.48031.0354800=?+=+=μ 由于夹紧缸的工作对于系统的整体操作的影响不是很高,所以在系统的设计计算中把夹紧缸的工作过程简化为全程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考虑夹紧缸的惯性负载等一些其他的因素。 2)工作台液压缸 工作负载极为切削阻力F L =2.8KN 。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第九章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液压系统设计的步骤大致如下: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初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估算液压系统性能。 6.绘制工作图和编写技术文件。 根据液压系统的具体内容,上述设计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对各步骤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节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并将其作为设计依据。 1.主机的用途、工艺过程、总体布局以及对液压传动装置的位置和空间尺寸的要求。 2.主机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要求,如自动化程度、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换向定位精度以及对系统的效率、温升等的要求。 3.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以及是否有腐蚀性和易燃物质存在等情况。 图9-1位移循环图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对主机进行工况分析,工况分析包括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对复杂的系统还需编制负载和动作循环图,由此了解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负载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下对工况分析的内容作具体介绍。 一、运动分析 主机的执行元件按工艺要求的运动情况,可以用位移循环图(L—t),速度循环图(v—t),或速度与位移循环图表示,由此对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1.位移循环图L—t 图9-1为液压机的液压缸位移循环图,纵坐标L表示活塞位移,横坐标t表示从活塞启动到返回原位的时间,曲线斜率表示活塞移动速度。该图清楚地表明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分别由快速下行、减速下行、压制、保压、泄压慢回和快速回程六个阶段组成。 2.速度循环图v—t(或v—L) 工程中液压缸的运动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图9-2为三种类型液压缸的v—t图,第一种如图9-2中实线所示,液压缸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液压集成块设计方法与解析

集成块其实就是油路块,集成式液压系统(Integrated Hydraulic Manifold Systems?IHMS)的核心单元是液压阀块(Hydraulic Manifold Bloeks-HMB),它是一个或多个特别的预先钻有多个孔的阀块体,其上安装有各种液压元件,如液压阀、管接头、压力表等,其内部的孔道与元件孔道相连通,构成液压集成回路(Hydraulic Integrated Circuit),实现系统控制要求。 一般一个阀块体上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有上百个,这些孔道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孔系网络。在阀块安装布局中,各种元件应尽可能紧凑、均匀地分布在阀块体各面,既要方便安装、调试,又要符合美学要求,而且,布局方案与连通要求一起成为孔道设计的起始条件。元件间通过内部孔道连通,无法直接连通的需设置工艺孔。同时,设计时还必须满足菲连通孔道问安全壁厚和连通孔道相交处通流截面等设计品质的要求。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传统的人工布局、孔道连通及校核异常困难,即使采用一般的CAD方法亦难以确保设计质量。 液压阀块上六个表面的功用(仅供参考): (1)顶面和底面 液压阀块块体的顶面和底面为叠加接合面,表面布有公用压力油口P、公用回油口O、泄漏油口L、以及四个螺栓孔。 (2)前面、后面和右侧面 (a)右侧面:安装经常调整的元件,有压力控制阀类,如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流量控制阀类,如节流阀、调速阀等。 (b)前面:安装方向阀类,如电磁换向阀、单向阀等;当压力阀类和流量阀类在右侧面安装不下时,应安装在前面,以便调整。 (c)后面:安装方向阀类等不调整的元件。 (3)左侧面 左侧面设有连接执行机构的输出油口,外测压点以及其他辅助油口,如蓄能器油孔、接备用压力继电器油孔等。 液压阀块块体的空间布局规划是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布置图等的设计要求和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进行的。经常性的原则如下: (1)安装于液压阀块上的液压元件的尺寸不得相互干涉。 (2)阀块的几何尺寸主要考虑安装在阀块上的各元件的外型尺寸,使各元件之间有足够的装配空间。液压元件之问的距离应大于5mm,换向阀上的电磁铁、压力阀上的先导阀以及压力表等可适当延伸到阀块安装平面以外,这样可减小阀块的体积。但要注意外伸部分不要与其他零件相碰。 (3)在布局时,应考虑阀体的安装方向是否合理,应该使阀芯处于水平方向,防止阀芯的自重影响阀的灵敏度,特别是换向阀一定要水平布置。 (4)阀块公共油孔的形状和位置尺寸要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来确定。而确定阀块上各元件的安装参数则应尽可能考虑使需要连通的孔道最好正交,使它们直接连通,减少不必要的工艺孔。 (5)由于每个元件都有两个以上的通油孔道,这些孔道又要与其它元件的孔道以及阀块体上的公共油孔相连通,有时直接连通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设计必要的工艺孔。阀块的孔道设计就是确定孔道连通时所需增加工艺孔的数量、工艺孔的类型和位置尺寸以及阀块上孔道的孔径和孔深。 (6)不通孔道之间的最小壁厚必须进行强度校核。 (7)要注意液压元件在阀块上的固定螺孔不要与油道相碰,其最小壁厚也应进行强度校核等等。

叉车液压系统设计

叉车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叉车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专业 机检3333班 设计者: 指导教师: 12月2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检班学生 课程设计课题:叉车液压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年 12 月 23 日至年 12 月 27 日 二、同组学生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 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料等): 1.目的: (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高效的液压系统; (3)熟悉并运用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2.设计参数: 叉车是一种起重运输机械,它能垂直或水平地搬运货物。请设计一台X吨叉车液压系统的原理图。该叉车的动作要求是:货叉提升抬起重物,放下重物;起重架倾斜、回位,在货叉有重物的情况下,货叉能在其行程的任何位置停住,且不下滑。提升油缸经过链条-动滑轮使货叉起升,使货叉下降靠自重回位。为了使货物在货叉上放置角度合适,有一对倾斜缸能够使起重架前后倾斜。已知条件:货叉起升速度 V,下降速度最高不超过2V, 1

加、减速时间为t,提升油缸行程L,额定载荷G。倾斜缸由两个单杠液压缸组成,它们的尺寸已知。液压缸在停止位置时系统卸荷。 3.设计要求: (1) 对提升液压缸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确定提升尺寸; (2) 拟定叉车起重系统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3) 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 对上述液压系统中的提升液压缸进行结构设计,完成该液压缸的相关计算和部件装配图设计,并对其中的1-2非标零件进行零件图的设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 许福玲.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08 [2] 陈奎生.液压与气压传动.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 [3] 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液压系统设计_百度文库.

1 设计题目 1.1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专用铣床,铣头驱动电机的功率为 7.0千瓦,铣刀直径为 120mm , 转速350转 /分,如工作台质量为 480公斤,工件和夹具的质量为 150公斤,工作台的行程为 400mm , 工进行程为 100mm , 快进快退速度为 4.5米 /分, 工进速度为 60~1000 毫米 /分, 其往复运动的加速 (减速时间为 0.05秒, 工作台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 0.2s f =,动摩擦系数 0.1d f =,试设计该机床的液压系统。 2 工况分析 2.1负载分析 根据给定条件,先计算工作台运动中惯性力 m F ,工作台与导轨的动摩擦阻力 fd F 和静摩擦阻力 fs F 63000.075963 9.810.05 G m F v F g t ??= = =??(N (2-1 12( 0.1(48001500 6300 fd d G G F f F F =+=?+=(N (2-2 12( 0.2(48001500 1260fS s G G F f F F =+=?+=(N (2-3 其中 , 11480104800G F m g ==?=(N

22150101500G F m g ==?=(N 12480015006300 G G G F F F =+=+=(N 由铣头的驱动电机功率可以求得铣削最大负载阻力 t F : t P F v = (2-4 其中 3503.140.12 2.19860 60 n d m v s π??= == 所以, 700031852.198 t P F v = == 同时考虑到液压缸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0.9m η= , 工作台的液压缸在各工况阶段的负载值列于表 2-1中, 负载循环图如图 2-1所示。 表 2-1 各阶段负载值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第九章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液压系统设计的步骤大致如下: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初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估算液压系统性能。 6.绘制工作图和编写技术文件。 根据液压系统的具体内容,上述设计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对各步骤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第一节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并将其作为设计依据。 1.主机的用途、工艺过程、总体布局以及对液压传动装置的位置和空间尺寸的要求。 2.主机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要求,如自动化程度、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换向定位精度以及对系统的效率、温升等的要求。 3.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以及是否有腐蚀性和易燃物质存在等情况。 位移循环图图9-1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对主机进行工况分析,工况分析包括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对复杂的系统还需编制负载和动作循环图,由此了解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负载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下对工况分析的内容作具体介绍。 一、运动分析 主机的执行元件按工艺要求的运动情况,可以用位移循环图(L—t),速度循环图(v—t),或速度与位移循环图表示,由此对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1.位移循环图L—t 图9-1为液压机的液压缸位移循环图,纵坐标L表示活塞位移,横坐标t表示从活塞启动到返回原位的时间,曲线斜率表示活塞移动速度。该图清楚地表明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分别由快速下行、减速下行、压制、保压、泄压慢回和快速回程六个阶段组成。 2.速度循环图v—t(或v—L) 工程中液压缸的运动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图9-2为三种类型液压缸的v—t图,第中实线所示,液压缸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9-2一种如图

液压系统经典毕业设计.

] 0225 序号(学生学号): % 液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班级:2011级本机制(2)班 学号:0225 · 设计者:汤特 指导老师:黄磊肖新华黄松林

2014年3月 一.序言 1.设计的目的 ~ 2设计的要求 二.工况分析 1. 动力分析(负载分析) 2. 运动分析(速度分析) 3.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三.确定液压缸 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2.液压缸主要尺寸 * 3.计算最大流量 4.确定液压缸的结构 5. 工况图的绘制 四.拟定液压原理图 1.速度回路的选择比较 2.压力回路的选择比较 3. 换向回路的选择比较 4. 泵的供油方式 ^ 5. 确定总的液压原理图(说明清楚各个动作的进油路和回油路的路线) 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 泵的选择 2.电动机的选择 3.液压阀的选择 4.辅助原件 六.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 1.压力损失验算 ,

2. 温升的验算 七. 总结 一.序言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很好的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项目、课题相结合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既让我们懂得了怎样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又让我们懂得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怎样用理论去解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和INTERNET成了我们很好的助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们受益非浅。 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自然而然,我的耐心便在其中建立起来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中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2、设计步骤和内容 设计步骤如下: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大致如下: (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3) 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5) 液压缸设计,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6) 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如果有些同学能力好,时间宽裕的话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压元件的设计。 以上步骤中各项工作内容有时是互相穿插、交叉进行的。对某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才能最后确定。在设计某些较简单的

液压系统的设计

10-1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否相同? 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或工作原理没有本质差别。二者设计内容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侧重静态性能设计,而后者除了静态性能外,还包括动态性能设计。通常,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只要略作调整即可直接用于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10-2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并符合哪些原则?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主机的设计是紧密联系的,所设计的液压传动系统应满足主机的拖动、循环要求,并符合结构组成简单、体积小、质量小、工作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经济性好等公认的设计原则。 10-3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何?何谓功能原理设计?何谓技术?10-30 <1>由于设计着眼点的不同,所以液压系统的设计迄今尚未确立一个公认的统一步骤。实际设计工作中,往往是将追求效能和追求安全二者结合起来,但由于各类主机设备对系统要求的不同及设计者经验的多寡,其中有些内容与步骤可以省略和从简,或将其中某些内容与步骤合并交叉进行。 <2>所谓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是指根据主机的技术要求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数量和动作顺序等,通过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系统主要参数,编制执行器的工况图,从而拟定和绘制出液压系统原理图,并选择、设计各组成元件,对系统性能进行计算。 <3>所谓系统的技术设计是指根据功能原理设计所得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及所选择或设计的液压元件和辅件及电磁铁动作顺序表等结果,进行液压装置的结构设计及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并编制技术文件。 10-4设计液压系统的主要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有哪些要求?10-31 设计液压系统的主要依据是机器设备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如下。 <1>主机的工艺目的、结构布局、使用条件、技术特性等。由此确定哪些机构需要采用液压传动,所需执行元件的形式和数量,执行元件的工作范围、尺寸、质量和安装等限制条件。 <2>各执行元件的动作循环与周期及各机构运动之间的连锁和安全要求。 <3>主机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如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传动效率、控制方式及自动化程度要求。 <4>原动机的类型及其功率、转速和转矩特性。 <5>工作环境条件,如室内或室外、温度、湿度、尘埃、冲击振动、易燃易爆及腐蚀情况等。 <6>限制条件,如压力脉动、冲击振动、噪声的允许值等。 <7>经济性要求,如投资费用、运行能耗和维护保养费用等。 10-5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时为何要进行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基本依据,包括每个液压执行元件的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目的是便于了解运动过程的本质,查明每个执行元件在其工作中的负载、位移及速度的变化规律,并找出最大负载点和最大速度点,但对于动作较为简单的机器设备,这两种图均可省略。 10-12在拟定液压系统图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液压回路? 构成液压系统的回路有主回路(直接控制液压执行元件的部分)和辅助回路(保持液压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状态的部分)两大类。通常应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工况图,参考这些现有成熟的各种回路及同类主机的先进回路进行选择。选择工作先从液压源回路和对主机性能起决定影响的回路开始,然后考其他回路。 <1>以速度调节、变换为主的主机(如各类切削机床),应从选择调压回路开始。 <2>以力的变换和控制为主的各类主机(如压力机),应从选择调压回路开始

第2章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第2章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 的一部分,它除了应符合主机动作 循环和静、动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外,还应当满足结构简单、工作安 全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经济性 好、使用维护方便等条件。 液压系统的设计没有固定的 统一步骤,根据系统的繁简、借鉴 的多寡和设计人员经验的不同, 在做法上有所差异。各部分的设 计有时还要交替进行,甚至要经过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图2.1所示为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 流程。 2.1 明确设计要求、 图2.1 液压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 进行工况分析 2.1.1 明确设计要求 1.明确液压系统的动作和性能要求 液压系统的动作和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有:运动方式、行程和速度范围、载荷情况、运动平稳性和精度、工作循环和动作周期、同步或联锁要求、工作可靠性等。 2.明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 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环境温度、湿度、尘埃、是否易燃、外界冲击振动的情况以及安装空间的大小等。 2.1.2 执行元件的工况分析 对执行元件的工况进行分析,就是查明每个执行元件在各自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大小、方向及其变化规律。通常是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和负载值列表表示,必要时还应作出速度和负载随时间(或位移)变化的曲线图(称速度循环图和负载循环图)。 在一般情况下,液压缸承受的负载由六部分组成,即工作负载、导轨摩擦负载、惯性负载、重力负载、密封负载和背压负载,前五项构成了液压缸所要克服的机械总负载。 1. 工作负载F W

—— 液压缸回油路的背压(Pa ),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前无法准确计算,可先按表 p b 2.5估计。差动快进时,有杆腔压力大于无杆腔,其压差p =是油液从有杆腔流入无杆 p b 腔的压力损失。 2.2.4 执行元件的工况图 各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确定之后,不但可以复算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循环各阶段内的工作压力,还可求出需要输入的流量和功率。这时就可作出系统中各执行元件在其工作过程中的工况图,即液压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随时间(或位移)的变化曲线图(图2.2为某一机床进给液压缸工况图)。当液压执行元件不只有一个时,将系统中各执行元件的工况图进行叠加,便得到整个系统的工况图。液压系统的工况图可以显示整个工作循环中的系统压力、流量和功率的最大值及其分布情况,为后续设计中选择元件、回路或修正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单个执行元件的系统或某些简单系统,其工况图的绘制可以省略,而仅将计算出的各阶段压力、流量和功率值列表表示。 图2.2 机床进给液压缸工况图 —快进时间;—工进时间;—快退时间 1t 2t 3t 2.3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液压系统原理图是表示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图样。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是设计液压系统的关键一步,它对系统的性能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 确定油路类型 一般具有较大空间可以存放油箱且不另设散热装置的系统,都采用开式油路;凡允许采用辅助泵进行补油并借此进行冷却油交换来达到冷却目的的系统,都采用闭式油路。通常节流调速系统采用开式油路,容积调速系统采用闭式回路。 2. 选择液压回路 在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时,应根据各类主机的工作特点和性能要求,首先确定对主机主要性能起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回路。例如,对于机床液压系统,调速和速度换接回路是主要回路;对于压力机液压系统,压力回路是主要回路。然后再考虑其它辅助回路,例如有垂直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