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其实就是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1
黄安新:80后“云财雅思”教育培训校长的创业故事
黄安新,一个来自江西的阳光大男孩儿,从云南财经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市场自主创业。他是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务市场里摸爬滚打五六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大学毕业就创业
黄安新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偏偏对教育最有兴趣。抓住某机构在校园招聘兼职的机会,黄安新在大二时就成为了大学生拓展训练的校园代理。开朗的性格,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的授课风格让他很快成为人气教练,积累了最初的教学经验,也在心里暗自埋下了当培训师的职业“种子”。
此后,黄安新自学考取了体验式中级培训师中级职称、团体心理培训师高级职称。为他的“培训师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1年,黄安新大学毕业,正值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于是,他一个人去注册了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那时听说经开区的创业大厦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开到了经开区。”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黄安新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创业大厦给的条件非常好,50平米办公室,办公桌、电脑、饮水机都是免费配套的,网络也不用交费。”
初尝创业的艰辛
解决了基础配套的问题,黄安新轻装上阵,和同学一起开始做起企业培训,却遭受了市场的当头一棒。“很多企业做培训都会选择教育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尤其是给大企业做过培训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培训机构,他们的眼光总是不信任的”。
没有经验,是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共同面临的困难,但黄安新并不气馁,而是一家一家地问企业要不要培训,挨家挨户地推广自己的培训产品。“幸运的时候,别人和我多聊两句,大多数时候是被直接拒绝。”黄安新几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却收获甚微。“跑几百家才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说,但只要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就投入100%的热情和责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时光,黄安新逐步摸索企业经营的方向,积累了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初期经验。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012年,母校云南财经大学要找机构合作开办雅思培训,黄安新的企业成为云南财经大学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创立了云财雅思品牌。从那时起,黄安新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校长,麾下有15名海归教师。

过引入现代西方的教学理念,加上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撑,黄安新的“云财雅思”迅速成为后起之秀。“我们的学生有拿雅思满分的,有被哈佛、伦敦政经、纽约大学等名校录取的。”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接下来,黄安新还将把教育服务延伸到中学课程辅导,“我正在积极与母校临川一中、临川二中联系,希望接下来能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引入国内优质中学的教育资源,为云南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黄安新说。
在黄安新的规划里,金凯瑞教育培训学校将提供“一站式”国际教育培训,即从3岁的幼教阶段到出国前的高中阶段,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英语教学服务。而对于“双创”时代的幸运儿,他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可能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最贫困、最需要的地方,“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希望有我的一份力”。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2
田井新:拉起团队建“咕噜Grooo”外卖平台创业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田井新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同搭建了一个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平台——“咕噜Grooo”。这个平台由开发运营团队的30个人、一个APP、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网站、众多商家组成。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苏泊,田井新的同系同学。今年年初,苏泊提出和几个同学开一家超市,大家认为虽然开超市能挣钱,但没啥意思,不如做一个“o2o”的生活服务平台,就从送外卖开始。大家一拍即合。同学焉诗豪负责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来自计算机系的闻一鸣负责写APP。假期过后,软件和网站基本成型,接下来就看运营了。
运营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田井新和几个同学负责这一块。他们和一个个外卖店联系,“刚开始跟商家说话都害羞,现在好多了。”田井新说。与外卖店谈合作很顺利,只是很多店主年纪较大,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需要帮店主下载、安装,然后再交给店主用。好多时候,店主当时说学会用了,但第二天电话就打过来,说接不了单了。遇到这种情况,田井新他们就得赶紧赶过去。
送外卖,配送是个大问题。好多外卖店都抱怨,需要一个专门的配送人员,增加了开支。针对这一情况,田井新和他的小伙伴们组建了自己的配送队伍帮外卖店配送。配送是个累活,报酬少了没人干,报酬多了又给不起。他们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配送时间固定在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左右,网上订单下好后,配送人员集中取一次,然后发给各个宿舍楼负责配送的同学,这些学生就住在本栋宿舍楼,他们下课回宿舍的时候顺便就捎上去了,所以配送不用付出太大精力。
 

 现在除了送外卖,他们的业务还扩展到超市等。从4月份到现在,他们的配送额有7万多元,“平台能得到配送额的10%到15%作为利润,大家还是有信心做下去的。”田井新说。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篇3
刘事超:卖自制遥控飞机月入5000元
刘事超是燕山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二学生,他在今年4月份开始在网上卖遥控飞机,生意有声有色。
刘事超小时候喜欢遥控飞机,上了大学依旧喜欢。可是一个体积稍大的飞机要卖一两千元钱,他觉得很贵,而且遥控器也大,携带很不方便,就想能不能自己做一个遥控飞机,把遥控器体积缩小,最好用手机就能控制。去年3月份,他开始动手自己做遥控飞机。飞机做起来没那么容易,首先要控制材料成本,做一架比买一架还贵就不值了。电路板、电机、螺旋桨……制作一架遥控飞机需要很多零件,为此他用了很长时间停留在卖这些元件的淘宝店上,但有时整宿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零件。
刘事超制作第一架遥控飞机用了他一年的时间,半年花在写遥控程序上。以前的遥控飞机与遥控器连接用的是蓝牙2.0技术,刘事超想用上能耗更小、传输距离更远的蓝牙4.0技术,所以遥控程序必须自己开发,于是他体会到了一名程序员的痛苦。满屏的程序语言,可能就因为一个逗号点错了,指令就运转不起来,要紧盯电脑屏,一行一行地找。有段时间他晚上闭上眼,脑子里出来的都是计算机语言符号。电路板也很难搞定,有一段时间,他的飞机两三分钟之内能飞得好好的,但突然就会砸下来,他花了一个星期找出原因,原来是电路板上两条线画得太近。从开始到做成,电路板换过七个版本。
“开网店才有意思呢。”刘事超说。为了省包装盒的钱,他和对象曾去翻垃圾桶,把人家不要的快递包装盒捡回去,他们经常搬着这些捡来的包装盒穿梭在校园里,以至于看到的同学很纳闷,经常问他俩是不是又收到快递了。他的网店最初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现在已经涨到5000元,除了作为主要顾客的大学生,一些公司也找刘事超谈合作。“先积累点资本,等时机成熟了,开一家专门做遥控飞机的公司。”刘事超说。
?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